2018—2019学年内蒙古包铁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内蒙古包铁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2018—2019学年内蒙古包铁一中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右图为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图”(甲)和“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图”(乙),据此完成1~2题。‎ ‎1.关于地球运动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 ‎ ‎①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 ‎②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都是7月初较慢,1月初较快 ‎ ‎③地球公转的线速度是均匀分布的 ‎ ‎④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都是7月初较慢,1月初较快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2.甲图M点的纬度、乙图N点的月份分别是(  )‎ A. 30° 1月 B. 60° 7月 C. 60° 1月 D. 30° 7月 ‎3.北京(40°N)某校学生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对太阳能热水器进行了重新设计(如图),把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装在一个玻璃箱里,并将支架改造成活动方式.一年中,活动支架最长的日期是(  )‎ A.12月22日 B. 9月23日 C. 6月22日 D. 3月21日 读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完成4~6小题。 ‎ ‎4.当太阳直射点位于A点这一天( )‎ A. 亚洲大部分地区为冬半年 ‎ B.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 C. 太阳黑子数目最多 ‎ D. 晨昏线与经线大致重合 ‎5.当太阳直射点位于B点这一天( )‎ A. 南极圈出现极昼 B. 北极圈出现极昼 C. 南半球中高纬度昼长夜短 D. 北京伦敦莫斯科圣保罗昼夜平分 ‎6.当太阳直射点位于D点这一天( )‎ A. 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B. 地球公转速度最快 C. 地球自转速度越来越慢 D. 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 右图为“某河流弯曲处的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图中的四幅河床横剖面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沿EF断面的是(  )‎ ‎8.有关该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若规划在E、F两地建一河港,应选择E地 B.此河流位于南半球 C.若规划在E、F两地建一河港,应选择F地 D.此河流位于北半球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简称党的十九大)于2017年10月18日至10月24日在北京召开。据此完成9~10小题。‎ ‎9. 党的十九大召开期间,北京 (  )‎ A. 日出东南,日落西北 B. 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C. 日出东北,日落西南 D. 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10. 党的十九大召开期间,天气晴朗。在我国同一间坐北朝南的房屋内观察到的正午太阳在地面上的照射面积(  )‎ A. 逐渐增大 B. 逐渐减少 C. 先增大,再减少 D. 先减少,再增大 ‎11.地质学家经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下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底储有石油的是(实线为纵波,虚线为横波)(  )‎ A      B C      D 下图表示夏至日或冬至日四个不同纬度地区的昼夜长短情况(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据此回答12~14题。‎ ‎12.四地纬度从低到高的正确排序是(  ) ‎ A.①③④② B.①②③④ C.③①②④ D.④③②①‎ ‎13.若上图中四地代表的是北半球夏至日的昼长情况,则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北方某农户冬季利用大棚栽培草莓,取得了可喜的收成。该农户利用大棚主要改善了作物生长的(  ) ‎ ‎ A.热量条件 B.水分条件 C.土壤条件 D.光照条件 ‎ “血迹石”是约三亿年前,海水中一些具有钙质硬壳骨骼的海生生物的遗体,在沉积期间,与海水中的氧化铁和氧化锰成分发生作用后形成的一种奇特岩石。“千人石”为距今一亿五千万年的中生代侏罗纪时代喷发的岩浆凝结而成。据此回答15~16题。‎ ‎15.与“血迹石”和“千人石”成因类型相同的是(  )‎ A.花岗岩和石灰岩 B.大理岩和砂岩 C.石灰岩和玄武岩 ‎ ‎ D.砂岩和片麻岩 ‎16.关于“血迹石”和“千人石”的形成,叙述正确的是(  )‎ A.“血迹石”的形成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B.“血迹石”的形成经历了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和地壳运动等过程 C.“千人石”一定具有层理构造 D.“千人石”的形成经历了变质作用和冷凝作用 右图为某地地层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17~19题。‎ ‎17.图中岩层,形成较晚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⑤ D.④⑥‎ ‎18.如果④是石灰岩,则⑤为(  )‎ A.花岗岩 B.砂岩 C.大理岩 D.板岩 ‎19.①处岩石在地表的部分常具有的特征是(  )‎ A.含有生物化石 B.有较多的气孔 ‎ C.由方解石组成 D.有明显的层理构造 太姥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闽浙边界。下图左为太姥山花岗岩球状风化地貌“夫妻峰”景观图,下图右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20~21题。‎ ‎ ‎ ‎20.组成“夫妻峰”景观的岩石类型属于右中的(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1.该景观形成所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 A. 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 B. 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 C. 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 D. 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 ‎22.图为某区域海陆轮廓和板块示意图,图中所示板块的边界类型属于(  )‎ A.板块生长边界 B. 板块消亡边界 ‎ C. 海洋区域边界 D. 陆地区域边界 板块构造学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科学成果之一。下图为某种类型的板块边界示意图,读图回答23~24题。‎ ‎23.图示的板块边界是(  )‎ A.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的碰撞边界 B.大洋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 C.大洋板块向大陆板块的俯冲边界 D.大陆板块内部的生长边界 ‎24.以下地貌单元中,成因与图示原理相似的是(  )‎ A. 东非大裂谷 B. 日本列岛 C. 阿尔卑斯山脉 D. 落基山脉 ‎25.下图中字母与其所对应的地质构造和地貌,组合正确的是(  )‎ A.S—向斜—山谷 M—背斜—山地 V—断层—山谷 B.S—背斜—山谷 M—向斜—山地 V—断层—山谷 C.S—向斜—山谷 M—断层—山谷 V—背斜—山地 D.S—断层—山谷 M—向斜—山谷 V—背斜—山地 鱼鳞坑是为减少水土流失,在山坡上挖掘的交错排列、呈鱼鳞状的半圆形或月牙形土坑,它能够拦截地面径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读右图,回答25~26题。‎ ‎26.鱼鳞坑有利于物质的(  )‎ A.风化 B.侵蚀 C.搬运 D.沉积 羚羊峡谷是世界上著名的狭缝型峡谷,位于美国亚利桑纳州的沙漠,常年处在干涸的河道之中。看它的外观如同地表的沙体被流水冲出的细沟(图)。但当人们深入谷底则会发现谷壁岩石表面像被精心打磨,纹层顺着岩壁流淌,如同万年前的波浪被定格在这峡谷中。阳光从峡谷顶部进入,幻化出奇异的色彩。据此完成27~28小题。‎ ‎27.人们游览羚羊峡谷的最佳时间是在当地( )‎ A. 8点前后 B. 12点前后 C. 16点前后 D. 20点前后 ‎28.羚羊峡谷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 A. 流水侵蚀和风力侵蚀 B. 岩石风化和流水侵蚀 C. 岩石风化和风力侵蚀 D. 生物作用和冰川侵蚀 下图为某盆地周边环境及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29~30题。‎ ‎29.该盆地形成经历的地质作用是(  )‎ A.岩层水平挤压后向上凸起 ‎ B.背斜顶部受张力后被侵蚀 C.岩层断裂下陷后泥沙沉积 ‎ D.断层间岩块上升并受挤压 ‎30.图中甲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流水沉积 B.流水侵蚀 ‎ C.风力搬运 D.岩浆活动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40分) ‎ ‎31.(14分)下列两图中,图甲为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图乙为地球外部圈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 ‎(1)图中a、b表示不连续面,其中a为_____面,a、b界面之间的圈层名称为_____。(2分)‎ ‎(2)①②③合称__________,④为__________。(2分)‎ ‎(3)从图中可以看出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显著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简述图中C圈层与地球上其他圈层的关系。(3分)‎ ‎(5)简要分析利用地震波研究地球内部圈层的物质组成和结构特征的基本原理。(4分)‎ ‎32.(9分)某大学地理系科考队暑假期间对图CB213所示地区进行了地质、地貌、人文等野外考察。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图CB213‎ ‎(1)出发前老师提示:“此次考察要注意安全,特别是A 区域,常出现火山喷发、地震等地质灾害。”请解释其中的原因。(2分)‎ ‎(2)考察中,同学们发现庐山的地质构造与图中C地的非常相似,简述其成因。(4分)‎ ‎(3)当同学们到达B山山麓地带休息时,老师要求对照该图说出B山地貌形态形成的原因。(3分)‎ ‎33.(17分)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图甲)及地球公转到A位置时从北极上空俯视的放大图(图乙),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地球处于A位置时为夏至日(6月22日前后),指出图乙中表示晨线与昏线的线段,并补画箭头表示地球的自转方向。(3分)‎ ‎(2)与M地相比,P地的自转线速度__________。(1分)‎ ‎(3)该日,M地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Q地日出地方时为________时,P地日落时间为________时。(3分)‎ ‎(4)该日,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__,Q地的日出方位为________。(4分)‎ ‎(5)当地球公转到C位置时,该日全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是什么?(6分)‎ 包铁一中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 高一地理答案 一、单选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B A D B A D A B A A A D A C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A C C B D C A A C D D B A C A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40分) ‎ ‎31. (1)莫霍 地幔(每空1分)‎ ‎(2)岩石圈 软流层(每空1分)‎ ‎(3)厚度不均(1分) 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2分)‎ ‎(4)C是生物圈,是自然地理环境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生物的生命活动改造着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3分)‎ ‎(5)地震波的传播速度随所通过的介质不同而变化,纵波的传播速度比横波的快;(2分)纵波能通过固体、液体、气体传播,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2分)‎ ‎32. (1)该区域位于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的碰撞地带,地壳运动活跃。(2分)‎ ‎(2)背斜受内力作用挤压,岩层断裂、错位形成断层,(2分)断层相对上升的一侧形成山地。(2分)‎ ‎(3)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外力侵蚀,反而成为山岭。(3分)‎ ‎33.(1)PM为晨线,MN为昏线(2分)。画图略(逆时针方向自转)。 (1分)‎ ‎(2)较大(1分)‎ ‎(3)24  3  18 (每空1分)‎ ‎(4)(23.5°N,0°)  东北 (每空2分)‎ ‎(5)南半球昼长夜短,且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发生极昼现象;北半球反之;(4分)赤道上昼夜平分。(2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