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7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解析版)
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第Ⅰ卷(选择题共75分) 本卷共30个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选项的字母填入该大题后面的答题栏中。 2019年11月15日,自然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公布雇广西那坡县发现了世界级天坑群,其洞穴中的钟乳石保存完好。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形成那坡天坑群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 断裂下陷 B. 流水溶蚀 C. 风力侵蚀 D. 风化作用 2. 该天坑群广泛分布的岩石属于 A. 沉积岩 B. 变质岩 C. 侵入岩 D. 喷出岩 【答案】1. B 2. A 【解析】 【1题详解】 广西多石灰岩分布,而且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形成那坡天坑群的主要地质作用是流水溶蚀作用,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B对,故本题选B。 【2题详解】 该天坑群广泛分布的岩石多是石灰岩,石灰岩按成因分属于沉积岩,A对,故本题选A。 地球现有陨石的63%采集于南极大陆。下图示意南极冰流域和陨石采集点分布。据此成下列小题。 3. 南极陨石富集的原因是 ①大陆面积广大 ②低温干燥,冰雪覆盖,利于保存 ③冰盖流动受地形阻挡易于富集 ④空气稀薄,摩擦力小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4. 南极科考人员寻找陨石需克服的困难主要是 A. 生态脆弱 B. 干燥缺氧 C. 频降暴雪 D. 酷寒烈风 5. 影响冰盖流动方向的主要因素是 A. 气温变化 B. 气压差异 C. 地势起伏 D. 风向风速 【答案】3. B 4. D 5. C 【解析】 【3题详解】 南极大陆面积并不广大,而且大陆面积大也不是陨石富集的原因,①错;空气稀薄,陨石会在各地分布,而不会在某地集中,在图上可以看到有陨石采集点,说明陨石集中分布在某些地区,所以空气稀薄不是陨石富集的原因,④错;南极地区低温干燥,冰雪覆盖,有利于陨石的保存,②对;冰盖由高处向地处流动,受地形阻挡,使陨石堆积,形成富集区,③对。故本题选B。 【4题详解】 南极洲最显著的气候特点是:酷寒、干燥和烈风,所以南极科考人员寻找陨石需克服的困难主要是酷寒烈风,D对;生态脆弱不是面临的主要困难,A错;南极地区没有缺氧,B错;由于受极地高压控制,降水少,降雪少,没有频降暴雪,C错。故本题选D。 【5题详解】 结合南极地区的地形特点可知,南极冰盖在重力作用下,由高处流向低处,所以,影响冰盖流动方向的主要因素是地势起伏,C对,气温变化、气压差异、风向风速都不是影响冰盖流动方向的主要因素,ABD错,故本题选C。 下表是39°N附近某大陆东西部两个观测站1月、7月的气候资料。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6. 导致甲、乙两地降水季节变化不同的主要因素是 A. 距海远近 B. 大气环流 C. 地形地势 D. 沿岸洋流 7. 冬季甲、乙两地的盛行风向分别是 A. 东北风、东南风 B. 西北风、西南风 C. 西南风、西北风 D. 东南风、东北风 8. 甲、乙两地的自然植被分别是 A. 常绿阔叶林、温带草原 B. 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 C. 落叶阔叶林、常绿硬叶林 D. 常绿硬叶林、落叶阔叶林 【答案】6. B 7. C 8. D 【解析】 【6题详解】 根据表格中的气候资料可知,甲地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雨热不同期,为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大陆西岸,夏季被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被西风控制;而乙地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为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大陆东岸,被季风环流控制。所以,导致甲、乙两地降水季节变化不同的主要因素是大气环流不同,B对;故本题选B。 【7题详解】 甲为地中海气候,冬季甲被西风带控制,北半球的西风为西南风;而乙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季被西北季风控制,C对,故本题选C。 【8题详解】 甲为地中海气候,对应的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乙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对应的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D对,故本题选D。 温度带划分的主要依据是日平均气温稳定≥10℃的日数,其对农作物生长有重要意义.下图示意1961-2014年辽宁省日均温稳定≥10℃的日数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9. 据图可知,辽宁省 A. 1968年出现极端最低温 B. 日均温稳定≥10℃日数总体呈上升趋势 C. 1997年出现极端最高温 D. 日均温稳定≥10℃日数的增幅逐渐上升 10. 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 冬季风影响整体减弱 B. 夏威夷高压势力减弱 C. 暖锋系统控制时间长 D. 城市的热岛效应增强 11. 该变化趋势加强,将造成辽宁省 A. 耕地复种指数降低 B. 中温带面积扩大 C. 作物生长周期变长 D. 暖温带向北扩展 【答案】9. B 10. C 11. D 【解析】 【9题详解】 读图可知,1961-2011年辽宁省日均温稳定≥10℃日数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有波动,不是增幅逐渐上升,B对;D错;1968年出现日均温稳定≥10℃日数最少,但并不是出现极端最低温,A错;1997年出现日均温稳定≥10℃日数最多,但并不是出现极端最高温,C错。故本题选B。 【10题详解】 上述变化是日均温稳定≥10℃日数总体呈上升,说明暖锋系统控制时间长,C对;冬季风影响整体减弱不是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A错;夏威夷高压势力增强,B错;城市的热岛效应增强只影响城市,不是大范围的影响,D错。故本题选C。 【11题详解】 若该变化趋势加强,积温增加,将造成辽宁省耕地复种指数升高,A错;暖温带向北扩展, 使辽宁省属于暖温带的面积扩大,B错;D对;热量更充足,作物生长快,生长周期变短,C错。故本题选D。 2018年7月1日,参加“金球杯”单人环球帆船赛的帆船从法国某海港出发,一个月后穿过赤道,经过230天完成环球航行。下图示意该帆船赛的航行线路。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2. 帆船途径①海域时,当地 A. 天气晴好 B. 和风细雨 C. 北风呼啸 D. 电闪雷鸣 13. 航行途中经过风大浪急的海域是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 14. 帆船航行至③海域时 A. 顺风顺水 B. 顺风逆水 C. 逆风逆水 D. 逆风顺水 【答案】12. A 13. D 14. C 【解析】 【12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①位于北回归线附近,非洲大陆西岸地区海域,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又有加那利寒流经过,降温减湿,所以天气晴好,A对;故本题选A。 【13题详解】 读图可知,④地处400S附近,属于南半球的西风带,受西风影响,而且海面辽阔,所以风大浪急,D对,①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②地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③地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都是风浪小,ABC错,故本题选D。 【14题详解】 读图可知,③海域位于南回归线附近非洲大陆西岸海域,帆船自北向南航行至③海域时,经 过东南信风带,所以帆船逆风航行,而附近有本格拉寒流自南向北流动,所以帆船逆水航行,ABD错,C对,故本题选C。 洋流对大陆沿岸的气候和海洋生物影响很大。下图示意世界某海域的水温和洋流分布。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5. M洋流的性质及形成因素是 A. 暖流冬季风 B. 暖流东南信风 C. 寒流夏季风 D. 寒流东北信风 16. M洋流的沿岸区域 A. 荒漠广布 B. 绿草茵茵 C. 森林茂密 D. 青苔遍地 17. M海域鱼群较多的月份可能是 A. 1月 B. 4月 C. 7月 D. 10月 【答案】15. C 16. A 17. C 【解析】 【15题详解】 据图可知,图示海区为北印度洋,据图中海水等温线数值可以判断为北半球的夏季。夏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偏转成西南季风,西南季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形成离岸风,驱动索马里沿岸的洋流向北运动。西南季风将表层海水吹走,深层冷海水上泛,形成索马里寒流。C对,故本题选C。 【16题详解】 M(索马里)洋流的沿岸区域,由于地处低纬度,终年高温,冬季受东北信风控制,降水少,夏季受沿岸索马里寒流影响,降水少,所以M洋流的沿岸区域形成热带荒漠景观,荒漠广 布,A对;BCD错;故本题选A。 【17题详解】 夏季,M海域盛行西南季风,西南季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形成离岸风,离岸风将表层海水吹走,深层冷海水上泛,将深层海水的营养盐类带到表层,有利于浮游生物繁殖和生长,为鱼类提供丰富的饵料,渔业资源丰富,所以M海域鱼群较多的月份可能是7月。ABD错,故本题选C。 珠峰旗云是一种奇妙的地形云,它是由高空风与山地坡面气流叠加形成的对流性积云。旗云看上去好像从山的一侧不断喷薄而出,随风飘扬。根据其飘动的位置和高度,可推断峰顶风力的大小,因此珠峰旗云有“世界最高风向标”之称。下图是珠峰旗云景观。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8. 下图中与旗云形成原理相符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9. 珠峰旗云常出现在 A. 阴云的白天 B. 晴朗的白天 C. 阴云的夜晚 D. 晴朗的夜晚 【答案】18. B 19. B 【解析】 【18题详解】 据材料可知,珠峰旗云是由高空风与山地坡面气流叠加形成的对流性积云。山地坡面受太阳照射升温快,热空气上升,部分冰雪受热升华给上升气流输送水汽,高空冷空气下沉,因此形成对流性积云。图②正确,图③、图④坡面气流下沉,错误;图①没有形成对流,错误。 故本题选B。 【19题详解】 晴朗的白天,太阳辐射强烈,坡面增温更快,上升气流强烈,更容易形成对流性积云。B对,ACD错,故本题选B。 美国是世界龙卷风多发地区之一。当湿热气团强烈抬升,会产生携带正电荷的云团。一旦正电荷在云团局部大量积聚,吸引携带负电荷的地面大气急速上升,在地面就形成小范围的超强低气压,带动汇聚的气流高速旋转,形成龙卷风。下图示意美国本土龙卷风发生频次的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0. 影响美国龙卷风多发区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 太阳辐射 B. 大气环流 C. 海陆位置 D. 地形地势 21. 美国龙卷风和飓风相比 A. 形成源地不同 B. 旋转方向相反 C. 移动路径相同 D. 上升气团性质不同 22. 美国龙卷风高发的季节及其原因是 A. 秋季地面降温快,暖湿气团势力增强 B. 冬季南北温差大,锋面活动频繁 C. 夏季南北温差小,大气较稳定 D. 春季南北温差大,冷暖气团交汇频繁 【答案】20. D 21. A 22. D 【解析】 【20题详解】 据图可以看出,美国龙卷风多发区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地区,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对气流旋转阻挡作用弱,而且平原南北延伸,面积广大,利于南北向冷暖气团交汇,容易形成龙卷风,D对;太阳辐射、大气环流、海陆位置对龙卷风多发区分布影响不大,ABC错,故本题选D。 【21题详解】 美国龙卷风和飓风相比,形成源地不同,飓风形成源地是大西洋,龙卷风形成源地在美国中部平原;A对;都是受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影响,旋转方向相同,B错;移动路径不同,龙卷风没有固定的移动路径,C错;上升气团性质相同,都是暖湿气团,D错。故本题选A。 【22题详解】 美国中部平原面积广大,在春季时,中低纬度由于太阳辐射强,升温快,而中高纬度升温慢,因此导致了南北温差加大,水平气压梯度力加大,导致冷暖气团的交汇比较频繁,导致龙卷风多发。D对,ABC错,故本题选D。 澳大利亚常遭受火灾威胁。下图示意澳大利亚2019年某月某时刻海平面等压线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3. 该月最有可能是 A. 10月 B. 1月 C. 4月 D. 7月 24. 此时澳大利亚最有可能发生火灾的地点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5. 此时 A. ①地草木葱茏 B. ②地干热风大 C. ③地天高云淡 D. ④地阴雨连绵 【答案】23. D 24. A 25. C 【解析】 【23题详解】 据图可以看出,澳大利亚大陆形成高压中心,说明陆地与海洋相比,陆地冷,盛行下沉气流, 形成高压,所以判断为南半球的冬季,即7月。ABC错,D对,故本题选D。 【24题详解】 读图可知,此时为南半球的冬季,①地为热带草原气候,冬季天气干燥,草木枯黄,而且此时吹来自内陆的干燥的东南信风,所以容易发生火灾,A对;②为地中海气候区,冬季温和多雨,而且此时吹来自海洋的西风,所以不容易发生火灾;③地为热带沙漠,植被稀少,不容易发生火灾;④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不容易发生火灾,BCD错,故本题选A。 【25题详解】 读图可知,此时为南半球的冬季,①地为热带草原气候,冬季草木枯黄,A错;②为地中海气候区,冬季温和多雨,B错;③地为热带沙漠气候,此时高压中心控制,天气晴朗,天高云淡,C对;④受高压脊控制,天气晴朗。D错。故本题选C。 下图示意太原市小明桌日22时使用电脑软件查看的实时全球昼夜分布状况,其中亮部为白昼,暗部为夜晚。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6. 此刻,全球与太原市处于同一天的范围约占地球面积的 A. 1/12 B. 1/4 C. 11/12 D. 3/4 27. 该日,太原市 A. 日出东南方向 B. 正午太阳高度较春分大 C. 昼长较广州长 D. 12时人影朝向正北方向 【答案】26. C 27. A 【解析】 【26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北京时间1200E为22时,则可以计算出1800为次日2时,则属于新一天的日期范围占2小时,而太原处在旧一天,则旧一天的范围占22小时,全球与太原市处于同一天的范围约占地球面积的11/12,C对,ABD错。故本题选C。 【27题详解】 读图可知,此时,南极附近为极昼现象,则判断太阳直射南半球,则除极昼极夜地区除外,其余地区是日出东南,日落西南,A对;该日太阳直射南半球,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则与春分日相比,太原市离直射点的距离更远,正午太阳高度角小,B错;直射南半球,越往南,昼越长,越往北昼越短,与广州相比,太原在北,昼长较广州短,C错;当地地方时12时,人影朝向正北方向,C错。故本题选A。 下图示意北半球一年中大气上界每日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单位:MJ/m2)阴影部分表示无太阳辐射。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8. 图中甲到乙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 A. 北半球,向北移动 B. 北半球,向南移动 C. 南半球,向北移动 D. 南半球,向南移动 29. 与Q地相比,P地太阳辐射 A. 季节差异小 B. 日变化大 C. 受地形影响大 D. 总量较小 30.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Q地乙日期时太阳升落轨迹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28. B 29. D 30. C 【解析】 【28题详解】 读图可知,丙日期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丙日期为冬至日,则甲为夏至日,乙为秋分日,丁为春分日。则甲夏至到乙秋分期间,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动,B对; ACD错,故本题选B。 【29题详解】 读图可知,Q地位于北回归线,P地位于北极圈,与Q地相比,P地太阳辐射季节差异大,A错;日变化小,B错;由于纬度高,P地太阳辐射总量较小,D对;该图为大气上界每日接收到的太阳辐射,不受地形影响,C错。故本题选D。 【30题详解】 读图可知,乙日期为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则日出正东,日落正西,而这日直射点位于Q地的南边,所以正午太阳在正南,所以能正确表示Q地乙日期时太阳升落轨迹的是③,故本题选C。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75分) 本卷共5小题,共75分。 31.下图示意2019年11月某时刻亚洲部分地区的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状况(单位:百帕)。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判断Q锋面性质并说明判断理由。 (2)说出此时与甲相比,乙地的天气特征并分析成因。 (3)预测丙地将要发生天气变化。 【答案】(l)冷锋。在低压(气旋)中,南下冷空气与北上的暖空气相遇,形成锋面,气旋逆时针旋转,冷空气东移南下,形成冷锋。 (2)受冷气团(冷高压)控制,气温低;位于内陆地区,降温快,温差大;盛行下沉气流,天气晴朗。 (3)冷锋过境,气温下降,风力加强,可能伴有阴雨天气:冷空气控制后,气温进一步降低,天气转晴。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常见的天气系统及其控制下的天气特点。 【详解】(1)由图中等压线数值可知,图中甲为北半球的气旋,而北半球的气旋其水平气流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南下的冷空气与北上的暖空气相遇,形成锋面,Q锋面由高纬冷气团向低纬暖气团移动,说明冷气团势力强大,判断为冷锋。 (2)由图中等压线数值可知,乙地为高压中心,是由于深居大陆内部,降温快,气温低,盛行下沉气流,形成高压;受冷高压控制,天气低温,晴朗,昼夜温差大。 (3)读图可知,丙地位于冷锋锋前,即将受到冷锋过境的影响。冷锋过境时,气温下降,风力加强,可能伴有阴雨天气;冷锋过境后,受单一冷气团控制,气温进一步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3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青海南部的囊谦县,地处青藏高原末部,境内山脉纵横。囊谦县是历史悠久的泉盐产区。与常见的地下凿井汲取卤水不同,囊谦地区卤水多自涌成泉,该地一般采用引盐泉水入盐田,卤水自然结晶的方法来制盐。图甲示意囊谦盐泉的形成过程,图乙示意囊谦县月平均气温与降水的变化。 (1)说明囊谦地区盐泉的形成过程。 (2)说明当地人民是如何利用有利地形兴建盐田的。 (3)推测囊谦县盐场的生产旺季,并说明理由。 【答案】(l)海拔较高地区的大气降水下渗、扩集,沿地层裂隙流动;水流沿裂隙(断层)移动过程中不断与周围岩层发生物质交换,溶虑地下含盐层,在压力作用下,最终沿裂隙上升,出露地表,形成盐泉。 (2)盐泉(出水口)海拔大多高于盐田,可自流入盐田;依山就势,在山麓缓坡和平地处筑地为田。 (3)春季。春季气温回升快;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多风,利于蒸发。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盐泉形成的过程,以及有利于盐场生产的条件。 【详解】(1)囊谦地区盐泉的形成过程结合图示描述即可。囊谦位于青海省,处于青藏高原,则在海拔较高地区形成大气降水,地表径流沿着地层裂隙下渗形成地下水;地下水在流动过程中遇到岩盐层,盐类物质融入地下水;含盐地下水沿裂隙上升,出露地表,就形成了盐泉。 (2)读图甲可知,盐泉海拔较高,当地人民依山就势,在山麓缓坡和平地处筑地为田;让盐泉水自流入盐田。 (3)读图乙可知,春季气温回升快,气温较高;春季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春季多大风,都有利于水分的蒸发,盐场的生产量大,所以盐场的生产旺季为春季。 33.某河流发源于我国东北山区,下图示意该河流上游流量的季节变化。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l)说明该河段3-5月流量变化及其成因。 (2)与5月相比,分析8月河水深度的变化。 【答案】(l)春季随气温的回升,3月季节性积雪融化并补给河流,流量增加;4月季节性积雪消融量最大,流量最大;5月积雪消融量减少,河流补给量减少,流量减小;同时气温较高,蒸发量增大,也导致河流流量减少。 (2)深度变大。8月以雨水补给为主,河流水位上涨;流量变大,流速加快,河床下蚀加剧,深度变大。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东北地区河流的补给。 【详解】(1)根据材料可知,该河流发源于我国东北山区,我国东北地区纬度较高,冬季积雪较多,3月气温回升,积雪融化,积雪融化补给河流,流量增加;4月季节性积雪消融量最大,流量达到最大;5月积雪消融量减少,河流补给量减少,流量减小。而且5月份气温较高,蒸发量增大,所以导致河流流量减少。 (2)与5月相比,8月河水深度变大。因为8月夏季风到达华北东北地区,多暴雨,降水量大,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河流水位上涨幅度大;而且流量变大,流速加快,河水下 蚀作用强烈,河床下蚀加深,所以河水深度变大。 3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湿润系数指年平均降水量与蒸发力的比值。蒸发力指在一定气象条件下水分供应不受限制时,某一固定下垫面的最大可能蒸发值。下图示意俄罗斯平原地区的自然带和湿润系数分布。 (1)说出甲自然带的名称,判断其分布地区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 (2)说出该区域自然环境变化的主要地带性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3)比较A、B两地湿润系数的大小,并解释形成差异的原因。 【答案】(l)亚寒带针叶林带。其分布地区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2)纬度地带性分异;受到热量和水分的影响。 (3)A地湿润系数大于B地。西风经黑海带来丰沛的水汽,受地形抬升降水丰富;B地处于山地的背风坡,降水少。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相关知识。 【详解】(1)读图可知,甲自然带南侧为针阔混交林,北侧为苔原带,根据由赤道到两极的自然带的分异规律,甲应该为针叶林带;读图可知,该区域的湿润系数大概为1.25-1.50, 据此可以判断该地区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2)读图可知,该区域的自然带呈东西方向延伸,呈南北方向更替,随着纬度的升高,水热条件减少,自然带发生变化,所以该区域的自然环境变化的主要地带性规律属于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主要是受到热量和水分变化的影响。 (3)读图可知,A地位于黑海的东岸,西风的迎风坡,西风经黑海带来丰沛的水汽,受地形抬升降水丰富;而B地处于大高加索山地的背风坡,降水少。所以可以判断A地湿润系数大于B地。 3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有“冰与火之国”之誉的冰岛,海洋性冰川发育。海洋性冰川的主要标志是冰川层的平均冰温接近0℃,冰温较高。冰岛冰原(被大量冰雪覆盖的大面积陆地)中发育有大量的冰川洞穴。冰川融水是冰洞的始作俑者。当冰川内部融水蓄积过多,一旦冲破禁锢破冰而出,就会释放出巨量的洪水,并形成一个开放的冰洞。图甲示意冰岛冰原及火山带分布,图乙示意冰厚冰洞内部融水的蓄积过程。 (l)说明冰川内部融水的蓄积过程。 (2)冰岛冰洞有着明显的季节变化,“冰岛冰洞得而复失,失而复得,为人类认识冰川不断开关着窗口,而这些窗口的生命似乎越来越短暂,变得愈发宝贵。”请从气候角度,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1)位于火山带,冰川底部地热丰富,地热导致冰川融化,形成融水;冰温较高,夏季气温升高,冰川表面的融水、充沛的雨水及河湖水在冰表流动,通过冰裂隙和落水洞进入冰体;之后通过冰下通道到达冰川底部,加之途中产生冰隙融水,共同蓄积为冰内融水(层)。 (2)冰岛冰川温度接近0℃。冬季冰洞内气温较低,融水量减少,冰洞稳定性强;夏季冰洞内气温升高,融水量增多,冰洞变得不稳定甚至坍塌;全球变暖让冰洞的生命更短暂。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冰岛的自然环境特点。 【详解】(1)读图文材料分析可知,在火山带内,由于冰川底部地热资源丰富,地热导致底部冰川融化,形成融水;而且由于冰川层的平均冰温接近0℃,冰温较高,当夏季气温升高时,冰川表面的融水、充沛的雨水及冰川表面的沼泽水、河流水、湖泊水在冰川表面流动,然后通过冰裂隙和落水洞进入冰体;然后再通过冰下通道到达冰川底部,还有途中产生冰隙融水,共同蓄积为冰内融水层。 (2)据材料可知,冰岛海洋性冰川发育,冰川层的平均冰温接近0℃,冰温较高。冬季冰洞内气温较低,融水量减少,冰洞稳定性强;而夏季冰洞内气温升高,融水量增多,冰洞容易坍塌,所以“冰岛冰洞得而复失,失而复得”有着明显的季节变化。而全球气候变暖,温暖期变长,使冰洞的生命更短暂。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