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骄子之路》(人教版)大一轮复习学案:第一章第4讲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骄子之路》(人教版)大一轮复习学案:第一章第4讲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学案)

第4讲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1.掌握地球公转的轨道、方向、周期和速度。‎ ‎2.理解黄赤交角的产生及其影响。‎ ‎3.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纬度变化及其成因。‎ ‎1.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重点)‎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重点)‎ ‎3.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重难点)‎ ‎4.昼夜长短的计算。(难点)‎ ‎5.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重难点)‎ ‎ ‎ 考点一 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和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学生用书P26]‎ ‎1.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1)定义:地球绕太阳的运动。‎ ‎(2)方向:自西向东 ‎(3)周期:一个恒星年(365日6时9分10秒)。‎ ‎(4)轨道与速度 ‎ 如何区分近远日点和冬夏至日?‎ 提示:①时间上的区别:近日点为1月初,冬至日为12月22‎ 日前后;远日点为7月初,夏至日为6月22日前后。‎ ‎②在公转轨道上的区别:近日点的位置较冬至日靠东,远日点的位置较夏至日靠东。‎ ‎2.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 (1)地球公转轨道平面(即黄道平面)同赤道平面的交角就是黄赤交角。目前的黄赤交角是23°26′。‎ ‎(2)黄赤交角的影响(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①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移动,形成四季更替。‎ ‎ 如何区分春分和秋分?‎ 提示:春分:太阳直射点由南半球进入北半球经过赤道时的节气;秋分:太阳直射点由北 半球进入南半球经过赤道时的节气。‎ ‎②决定了五带的范围 a.回归线度数=黄赤交角的度数。‎ b.极圈的度数=90°-黄赤交角的度数。‎ ‎③决定了有无直射现象和极昼、极夜现象的范围 a.南、北回归线及其之间有太阳直射现象。‎ b.南、北极圈及其以内有极昼、极夜现象。‎ ‎ ‎ 若黄赤交角增加或减少1°,对五带范围有何影响?‎ 提示:黄赤交角增加(减少)1°,热带范围增加(减少)2°,寒带范围增加(减少)2°,温带范围缩 小(增加)4°。‎ ‎ 若黄赤交角变为0°,对气候、四季和五带有什么影响?‎ 提示:若黄赤交角变为0°,则太阳始终直射赤道,不会有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就不会形成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地球上将不会存在四季的更替现象,也不会出现五带。‎ ‎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1.掌握线线关系、线面关系和面面关系的方法 ‎(1)地轴与赤道平面是垂直的。‎ ‎(2)太阳光线始终与晨昏线垂直。‎ ‎(3)地轴与黄道平面成66°34′交角。‎ ‎(4)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成23°26′交角。‎ ‎2.黄赤交角的影响 ‎(1)引起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 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返运动,运动规律见下图。‎ ‎ 关注“一向三线六点”即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南、北回归线和赤道,二分二至日和近、远日点。要能判断一年中任何一天太阳直射点的南北半球位置和移动方向,它对我们掌握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有很大帮助。‎ ‎(2)黄赤交角变化带来的具体影响 黄赤交角变大(小)‎ 黄赤交角等于0‎ 太阳直射 的范围 扩大(缩小)‎ 直射赤道 出现极昼和 极夜现象的 范围 扩大(缩小)‎ 无极昼、极夜 续 表 黄赤交角变大(小)‎ 黄赤交角等于0‎ 五带的范围 热带和寒带的范围 扩大(缩小);‎ 温带的范围缩小(扩大)‎ 无五带划分 正午太阳高度 的年变化 年变化幅度增大(减小)‎ 无变化 昼夜长短的 年变化 年变化幅度增大(减小)‎ ‎(赤道与寒带除外)‎ 始终昼夜平分 季节的变化 变化明显(不明显)‎ 无季节变化 ‎ 下图为黄道平面与地球球面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图中①点为黄道平面与地球球面交接线的最北端,②为该交接线上一普通点。读图,完成(1)~(2)题。‎ ‎(1)若太阳直射点到达①点时,北京时间刚好为18时36分,则①点所在经度为(  )‎ A.30°E          B.159°W C.21°E D.无法确定 ‎(2)已知②点的纬度为15°N,某年太阳直射点移动到该点的日期恰好为5月1日。据此推测,这一年11月1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最可能为(  )‎ A.10.5°S B.15°S C.19.5°S D.24°S ‎[解析] 第(1)题,太阳直射点到达①点时,即①点地方时为12时,比120°E的地方时(即北京时间)晚6小时36分钟,经度相差99°,所以①点所在经度应该在120°E以西99°,即21°E。第(2)题,太阳直射点两次出现在同一纬度的时间相对于二至日具有对称性,据此可知,5月1日距离夏至日的时间间 隔与11月1日距离冬至日的时间间隔相当,则11月1日太阳直射点纬度距离南回归线的纬度应与5月1日太阳直射点纬度距离北回归线的纬度相当,故11月1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可能为15°S。‎ ‎[答案] (1)C (2)B ‎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2014·高考江苏卷)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图1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图2 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读图,回答1~2题。 ‎ ‎1.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  )‎ A.地球公转速度相同 B.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同 C.日地距离相同 D.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 解析: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则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及其运动方向与以太阳为参照系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及其运动方向相反,所以图2中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动方向应为自右向左。第1题,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应在夏至(6月22日)之前且靠近6月22日处,故应为丁。第2题,图中显示,甲、乙两点关于冬至点对称,而非关于近日点对称,所以日地距离不同;而地球公转速度与日地距离相关,故公转速度也不同,所以A、C错;冬至日为昼长的极值点,而甲、乙分居冬至日两侧,所以同一个地点在这两个日期昼长相同,昼长变化趋势相反,日出方位相同,故B错、D对。‎ 答案:1.D 2.D 考点二 昼夜长短的变化[学生用书P27]‎ 昼夜长短的变化 ‎(1)典型图示 ‎(2)变化规律 时间 变化特点 北半球 夏半年 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 图1中北半球各纬度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 北半球 冬半年 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 图3中南半球各纬度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 续 表 时间 变化特点 春、秋 分日 图2代表的时间是每年的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与昼夜长短有何关系?‎ 提示:①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②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半球,南(北)半球昼长夜短 ‎,南(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 ‎ 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与昼夜长短变化有何关系?‎ 提示:①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北半球相反。②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南半球相反。‎ ‎      昼夜长短的分布和变化规律 ‎1.看昼夜弧长→定昼夜长短 晨昏线把经过的纬线圈分割成昼弧与夜弧,所求地所在的纬线圈上,若昼弧长于夜弧,则昼长夜短;反之则昼短夜长。赤道上全年昼夜等长。(如图示)‎ ‎2.看太阳直射点位置→定昼夜长短分布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决定昼夜长短的状况。太阳直射在哪个半球(南、北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向该半球的高纬度地区白昼时间越长。(如图示)‎ ‎3.看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定昼夜长短变化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趋势,纬度的高低决定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太阳向哪个半球(南、北)移动,哪个半球昼将变长,夜将变短;且纬度越高,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大。(如图示)‎ ‎4.看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定极昼、极夜范围和变化 ‎(1)太阳直射点纬度与出现极昼、极夜的最低纬度互余。‎ ‎(2)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北极点周围极昼范围变大;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南极点周围极昼范围变大。(见上图)‎ ‎5.看太阳直射点位置→定日出、日落方位 直射点位置 日出方位 日落方位 昼夜长短 北半球 东北 西北 北半球昼长夜短 南半球昼短夜长 赤道 正东 正西 昼夜等长 南半球 东南 西南 北半球昼短夜长 南半球昼长夜短 注:当极圈内有地区出现极昼时,若是北极圈,则出现极昼的地区正北日出、正北日落(0时日出、24时日落);若是南极圈,则出现极昼的地区正南日出、正南日落(0时日出、24时日落)。‎ ‎ (2014·高考全国卷Ⅱ,T4)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如图)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定单。2011年6月21日,该定单的首批产品从徐州发货。这一日,徐州与甲国首都相比(  )‎ A.徐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较高 ‎ B.徐州的白昼较短 ‎ C.两地正午物影方向相同 ‎ D.两地日出方位角相同 ‎[解析] 6月2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徐州(约34°N)比甲国首都(约10°N)更靠近北回归线,因此徐州的正午太阳高度比甲国首都高,故A对;由于太阳直射北半球,越往北白昼越长,因此徐州的白昼较长,故B错;甲国首都与徐州此日分别位于太阳直射纬线的南北两侧,因此两地正午物影方向相反,故C错;两地虽然都日出东北,但纬度较高的徐州日出方位角较大,故D错。‎ ‎[答案] A ‎      昼夜长短的计算 ‎(1)根据日出时间、日落时间计算昼长、夜长 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24-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 夜长=2×日出时间=2×(24-日落时间)‎ ‎(2)根据昼(夜)弧跨越的经度计算昼(夜)长 昼(夜)长=昼(夜)弧跨越的经度数÷15°/时 ‎(3)赤道上永远昼夜等长:昼长=夜长=12小时。‎ ‎(4)二分日全球昼夜等长:昼长=夜长=12小时。‎ ‎(5)同纬度的各地昼长相等,夜长相等。‎ ‎(6)南北半球纬度数相同的两地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北半球各地的昼(夜)长与南半球同纬度地区的夜(昼)长相等。‎ ‎(7)日出时间、日落时间的计算方法 日出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地方时,日落时间为该地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地方时。同一纬线上,日出、日落的地方时相同。其中,日出时间=12-昼长/2=夜长/2;日落时间=12+昼长/2=24-夜长/2。‎ ‎ 下图为我国某地二分二至日的日落时刻(北京时间)及方位图。读图,当太阳于方位①处落下时,该地当天的昼长为(  )‎ A.9小时         B.12小时 C.13小时 D.14小时 ‎[解析] 当太阳于方位②处落下时,为二分日,当地时间为18点,北京时间为20点。所以当太阳于方位①处落下时,即当地时间为16:30,则该地当天的昼长=2×(16:30-12)=9小时。‎ ‎[答案] A ‎      昼夜长短的分布和变化规律 ‎1.(高考天津卷)第30届奥运会将于2012年7月27日19时12分(零时区区时)在伦敦开幕。伦敦奥运会开幕当天,下列国家中白昼最长的是(  )‎ A.菲律宾 B.巴西 C.新西兰 D.英国 解析:选D。因为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根据“越往北,昼越长”的原理,结合英国纬度最靠北可排除A、B、C项。‎ ‎2.(2015·高考四川卷)2013年4月5日,我国帆船手驾驶“青岛号”帆船荣归青岛港,实现了中国人首次单人不间断环球航海的壮举。下图为此次航行的航线图。帆船返回青岛港当日,青岛(  )‎ A.日出东南方向 B.于地方时6时前日出 C.昼长较广州短 D.正午物影较春分日长 解析:选B。帆船于4月5日返回青岛港,该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青岛日出东北,故A错误;4月5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因此青岛于当地6时前日出,故B正确;4月5日北半球越往北白昼越长,青岛和广州均位于北半球且青岛在广州以北,昼长较广州长,故C错误;4月5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青岛正午太阳高度大于春分日,因而正午物影较春分日短,故D错误。‎ ‎3.(2014·高考福建卷)我国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泰山站(73°51′S,76°58′E)于2014年2月8日正式建成开站。下图示意某科考队员当日拍摄的一天太阳运动轨迹合成图。读图,次日泰山站(  )‎ A.日出正南 B.太阳高度变大 C.白昼变短 D.极昼即将开始 解析:选C。根据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2月8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动,因此,泰山站日出方向为东南;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继续变小;泰山站的昼长继续变短;泰山站极昼现象已经结束。‎ ‎      昼夜长短的计算 ‎4.(高考山东卷)某科考队结束了两个月的海上考察,于4月21日返回到P地。下图为P地所在区域当日某时地面形势图。读图,科考队出发日P地昼长为11小时,返回到P地时,P地当日的昼长约为(  )‎ A.10小时 B.11小时 C.13小时 D.14小时 解析:选C。由题干可知,科学考察经历了两个月,出发时昼长为11小时,时间是2月21日,到3月21日(春分日,全球昼夜平分),昼长是12小时,即一个月昼长增加了一个小时,由此推断,4月21日的昼长为13小时(符合北半球此时昼大于夜的特点)。‎ 扫一扫 进入91导学网(www.91daoxue.com)‎ ‎ 昼夜长短的变化 考点三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与四季更替和五带[学生用书P29]‎ ‎1.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纬度变化: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2)季节变化 北半球 节气 达最大值的地区 达最小值的地区 夏至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地 南半球各地 冬至 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各地 北半球各地 春分、秋分 赤道 南、北极点 ‎2.四季更替和五带 ‎(1)四季成因:由于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导致太阳辐射随季节有规律的变化。‎ ‎(2)四季的划分 ‎①天文四季 ‎②北温带许多国家的四季:3、4、5月为春季,依次类推,每三个月划分为一个季节。‎ ‎(3)五带的划分 ‎      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和变化规律 看太阳直射点位置→定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 ‎ 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 ‎(1)同线相等规律: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2)对称规律:以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为对称轴南北对称的两条纬线,正午太阳高度相等。‎ ‎(3)近大远小规律:距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反之越小。‎ ‎ (2015·高考上海卷)下图为甲、乙两地某日从日出到日落太阳高度角日变化示意图,其中甲地位于北半球。据此回答(1)~(3)题。‎ ‎(1)据图推测,乙地位于(  )‎ A.东半球赤道上      B.东半球北回归线上 C.西半球赤道上 D.西半球北回归线上 ‎(2)据图推测,该日应该是北半球的(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3)甲、乙两地实际距离大约是(  )‎ A.1万千米 B.2万千米 C.3万千米 D.4万千米 ‎[解析] (1)依据图中甲、乙两地日出日落时间推算,甲地昼长为12小时16分,乙地昼长为12小时,因此,乙地位于赤道。同时乙地正午时刻(地方时12:00)对应北京时间24:00,因此乙地经度为60°W。综上可知,乙地地理坐标是(0°,60°W)。选C。(2)结合“甲地位于北半球”和甲地昼长为12小时16分可知,北半球昼长夜短,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同时赤道上的乙地该日正午太阳高度角为66°34′,因此直射点位于23°26′N,对应节气是夏至。选B。(3)据图可知甲地正午时刻(地方时12:00)对应北京时间12:00,因此,甲地经度为120°E,与乙地经度(60°W)相差180°。而甲、乙两地昼长仅相差16分钟,因此甲地纬度很低,位于赤道附近。所以,两地距离接近半个赤道的长度,约2万千米。选B。‎ ‎[答案] (1)C (2)B (3)B ‎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和应用 ‎1.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 正午太阳高度=90°-两点纬度差(δ)。‎ ‎“两点”指观测点、太阳直射点。若两点同在北(南)半球,两点纬度差为大数减去小数;若两点分属于南北不同半球,两点纬度差为两点的纬度之和。‎ 如图所示:当太阳直射B点时,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H=90°-δ=90°-(40°-10°)=60°;C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是H=90°-δ=90°-(10°+23°26′)=56°34′。‎ ‎2.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 ‎(1)确定地方时 当某地太阳高度达一天中最大值时,就是一天的正午时刻,此时当地的地方时是12时。‎ ‎(2)判断所在地区的纬度 当太阳直射点位置一定时,如果知道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就可以根据“某地与太阳直射点相差多少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就相差多少度”的规律,求出当地的地理纬度。‎ ‎(3)确定房屋的朝向 为了获得最充足的太阳光照,各地房屋的朝向与正午太阳所在的位置有关。‎ 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 ‎(4)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 太阳直射点上,物体的影子缩短为0;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日影越短;反之,日影越长。正午是一天中日影最短的时刻。‎ 日影永远朝向背离太阳的方向,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北(北极点除外),冬至日日影最长,夏至日日影最短;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南(南极点除外),夏至日日影最长,冬至日日影最短;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正午日影夏至日朝向正南、冬至日朝向正北,直射时日影最短(等于0)。‎ ‎(5)计算楼间距、楼高 为了保证一楼全年有阳光照到,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建楼房时,两楼之间的最短距离应大于L=h·cot H(H: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 ‎(6)计算热水器的安装角度 集热板与地面之间的夹角和当天正午太阳高度角互余,如图,α+H=90°时效果最佳。‎ ‎ (2014·高考海南卷)某纬度φ的正午太阳高度H=90°-|φ-δ|,其中δ为太阳直射点纬度,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下图示意某地北京时间18时的太阳位置。据此完成(1)~(2)题。‎ ‎(1)该地经度为(  )‎ A.30°E           B.30°W C.60°E D.60°W ‎(2)该地纬度可能为(  )‎ A.10°N B.10°S C.50°N D.50°S ‎[解析] 第(1)题,根据题干可知北京时间为18时,而该地为12时,利用时差可计算出该地的经度为30°E,A项正确。第(2)题,因为题干并没有交代图示为具体哪一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因此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分别计算出夏至日和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即可,太阳直射点纬度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负值。经计算,该地的纬度介于21.5°和68.5°之间,只有C和D项符合,再依据图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确定该地为北半球,只有C项符合。‎ ‎[答案] (1)A (2)C ‎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分布规律 ‎1.(2014·高考全国卷Ⅰ,T3)太阳能光热电站(如图)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若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其高塔正午影长与塔高的比值为P,则(  )‎ A.春、秋分日P=0       B.夏至日P=1‎ C.全年P<1 D.冬至日P>1‎ 解析:选D。由题干可知P值等于高塔正午影长与塔高的比值(如图)。在北回归线上建一太阳能光热电站,二分日时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约为66°34′,影长不为0,影长与塔高比值P不等于0,A错;夏至日时,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为90°,影长为0,P=0,B错;北回归线上全年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大约在43°08′~90°,P不全都小于1,C错;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为43°08′,影长大于塔高,P>1,D对。‎ ‎2.(高考安徽卷)下图为安徽省平原地区某中学的操场和行道树示意图(晴天8:00前后,东操场大部分被行道树的树荫覆盖)。读图,下列日期中,阳光照射行道树产生的阴影在地面转动角度最大的是(  )‎ A.5月1日 B.6月1日 C.7月1日 D.8月1日 解析:选C。该题考查的地球运动规律是:一天之内地物的影子在地面转过的角度反映了昼长状况。转过的角度越大,昼长越长,转过的角度越小,昼长越短;也就是说,昼长越长,转过的角度越大,昼长越短,转过的角度越小。据此,本题应选昼长最长(即离夏至最近)的7月1日。‎ ‎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和应用 ‎3.(2015·高考浙江卷 ‎)右图为某地地方时12时的太阳周年位置轨迹示意图。若甲、乙两个位置的太阳高度之和为90°,则乙位置太阳高度为(  )‎ A.47°‎ B.43°‎ C.23.5°‎ D.21.5°‎ 解析:选D。图中显示了某地正午太阳周年位置轨迹示意图。据图可知,太阳轨迹始终在天顶一侧,并且甲、乙两个位置太阳高度之和为90°,可以用我国中纬度地区来计算。甲位置是夏至日时的 正午太阳高度,乙位置是冬至日时的正午太阳高度。根据正午太阳高度计算公式,H=90°-|φ-δ|,H甲=90°-|φ-23.5°|,H乙=90°-|φ+23.5°|,计算出该地地理纬度是45°N,代入公式H乙=90°-|φ+23.5°|,算出H乙=21.5°,故选D项。‎ ‎4.(2015·高考海南卷)高考刚结束,小明同学到我国某省进行为期半个月的旅游。旅游期间,小明既领略了高原风光,又穿越了高山峡谷,还参观了橡胶园。某天下午1点20分,太阳直射小明头顶。此时他可能位于(  )‎ A.23°N,100°E       B.23°N,120°E C.24°N,100°E D.24°N,120°E 解析:选A。根据题干“太阳直射小明头顶”,说明该地有太阳直射现象,排除C、D项。北京时间下午1点20分时该地地方时为正午12:00(太阳直射头顶),通过计算得出该地经度为100°E,故A项正确。‎ 扫一扫 进入91导学网(www.91daoxue.com)‎ ‎ 正午太阳高度 ‎[学生用书P31]‎ 正午太阳高度图的判读  正午太阳高度图多以坐标图的形式呈现,一般纵坐标表示正午太阳高度,横坐标表示时间或地点(也有相反的),主要有柱状图、曲线图和折线图等形式。如下所示:‎ 图1 正午太阳高度柱状图 图2 某地住宅建筑冬夏正午日照示意图 图3 正午太阳高度折线图 图4 太阳高度变式图 正午太阳高度图的判读关键有以下四方面,一是关注纵横坐标,二是数值大小,三是变化规律,四是正午太阳高度与时间的对应关系,具体以下图为例加以说明。‎ ‎1.正午太阳高度为90°时,说明有阳光直射:图中①②③地均有太阳直射现象,④地没有太阳直射现象。‎ ‎2.正午太阳方向能够反映某地所在的半球:图中②地的正午太阳方向均朝北,说明②地位于南半球;③地、④地的正午太阳方向均朝南,说明位于北半球。‎ ‎3.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状况能够反映出纬度信息 ‎①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内变化呈现南北对称分布特点,说明位于赤道上;②地、③地最大值均为90°,且一年中正午太阳方向一直在北部天空或南部天空,最小值相同,说明分别位于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上;④地的最小值为0°,说明位于北极圈以内。‎ ‎(高考福建卷)福建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可调节窗户遮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下图示意遮阳板设计原理,据此回答(1)~(2)题。‎ ‎  ‎ ‎(1)遮阳板收起,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大值时(  )‎ A.全球昼夜平分    B.北半球为夏季 C.太阳直射20°S D.南极圈以南地区极昼 ‎(2)济南某中学生借鉴这一设计,若两地窗户大小形状相同,则应做的调整是(  )‎ ‎①安装高度不变,加长遮阳板 ②安装高度不变,缩短遮阳板 ③遮阳板长度不变,降低安装高度 ④遮阳板长度不变,升高安装高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问题探究 ‎(1)正午太阳高度大小与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的大小有何关系?‎ 提示: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越小,反之越大。‎ ‎(2)不同纬度的地区遮阳板的安装有何不同?‎ 提示:①若安装高度不变,纬度越低,遮阳板越短;纬度越高,遮阳板越长。②若遮阳板长度不变,纬度越低,遮阳板安装高度越高;纬度越高,遮阳板安装高度越低。‎ ‎2.信息解读 ‎[标准答案] (1)D (2)A ‎(2016·河南实验中学质检)读某地某时间段正午物影变化示意图,完成(1)~(3)题。‎ ‎(1)图中N点日期可能为(  )‎ A.6月6日左右 B.8月9日左右 C.9月9日左右 D.2月2日左右 ‎(2)该地纬度最可能位于(  )‎ A.赤道 B.11°34′S C.11°34′N D.23°26′N ‎(3)若测得某日正午太阳高度为55°,则该日可能为北半球(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M点到6月22日,经历了48天左右,而6月22日到N点也经历相同的时间,所以是8月9日左右,B项正确。第(2)题,图中5月5日正午物影为0,所以该地在北半球,A、B错误;不可能是北回归线,所以C项正确。第(3)题,根据第(2)题,该地在11°34′N,所以该地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是90°-(11°34′+23°26′)=55°,因此D项符合题意。‎ 答案:(1)B (2)C (3)D ‎[学生用书P32]‎ ‎(2016·福建质检)2015年1月1日当地区时8点,我国南极科考站“泰山站”(73°51′S,76°58′E)工作人员在南极冰盖上举行了升国旗仪式。据此完成1~2题。‎ ‎1.该日“泰山站”升国旗时,旗杆影子大致朝向(  )‎ A.东方         B.南方 C.西方 D.北方 ‎2.北京天安门广场升国旗时间一般与日出同步,该日,天安门广场和“泰山站”两地升国旗时间间隔大约为(  )‎ A.0.5小时 B.3.5小时 C.5小时 D.6.5小时 解析:第1题,1月1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南极“泰山站”应该出现极昼,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0时位于正南方,当地区时8点太阳应位于偏东位置,则旗杆影子朝向偏西。第2题,该地经度为76°58′E,当地区时为8时,北京时间约为11时;该日北京昼短夜长,日出时刻约为7时左右,故两地升国旗时间间隔大约为4小时,则B项更符合。‎ 答案:1.C 2.B ‎(2016·河北衡水中学三模)某人随队友于12月进行极地考察,他发现考察站某物体的影子达到一天中最短,随即拍下了照片(如图所示),休息了12个小时,正好是19点(中时区),他观察到物体的影子变长了很多。据此回答3~4题。‎ ‎3.图示的照片他是从哪个方向拍摄的(  )‎ A.东 B.西 C.南 D.北 ‎4.据此推测他们所在的考察站的位置最有可能是(  )‎ A.70°W 75°N B.75°E 80°S C.75°E 68°S D.105°W 80°S 解析:第3题,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时,物体影子最短;极地考察应该在极地气温高、昼长较长时;结合12月可判断位于南极附近,南极附近正午太阳位于正北方,影子朝向正南方;图中照片影子在左侧,太阳应该位于右侧;结合东南西北方位,可判断该照片从东方拍摄。第4题,结合材料可知,拍摄时该地为12时,中时区为7时,则该地经度为75°E;休息12小时后应该是当地0时,物体还有影子,说明该地为极昼;南极圈只有在12月22日为极昼,则12月为极昼,最有可能是较高纬度地区,故选B项。‎ 答案:3.A 4.B ‎(2016·三明模拟)某开发商分别在北京(约40°N)和福州(约26°N)开发了两个楼盘。两地各有朝向和楼高相同的户型结构如下图(甲图)所示。读图完成5~6题。‎ ‎5.若福州楼盘每层2.8米共20层,南北楼距为28米。乙图①栋10层住户一年中正午不能直接获得太阳照射的时间最接近(  )‎ A.11个月 B.9个月 C.7个月 D.3个月 ‎6.在上级部门对两地小区楼盘规划设计图(乙图)审批时,几乎相同的设计在北京却没有通过,被要求修改。最终修改的方案可能是(  )‎ A.降低南侧楼房的高度 B.缩小南北楼的楼间距 C.扩大东西楼的楼间距 D.降低北侧楼房的高度 解析:第5题,根据题意可知,乙图①栋10层只要正午太阳高度低于45度,就不能直接获得太阳照射,根据H=90°-纬度差,可计算出太阳直射点位于19°S以南时,10层住户不能直接获得太阳照射,最接近的时间是3个月。第6题,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小,考虑采光条件,尽量减少南楼对北楼太阳光线的遮挡,应降低南侧楼房高度。‎ 答案:5.D 6.A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