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7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贵州省铜仁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试题
铜仁一中2020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 日晷(guǐ)仪也称日晷,是观测日影记时的仪器,主要是根据日影的位置,以指定当地的时辰或刻数,是我国古代较为普遍使用的计时仪器。下图为2019年10月31日王老师在铜仁一中校园拍摄的日晷照片。 阅读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1. 拍摄照片时约为北京时间 A. 8:00 B. 9:00 C. 9:40 D. 10:44 2. 此时,下列地理现象可信的是 A. 地球公转速度由快变慢 B. 铜仁的昼开始变短,夜变长 C. 东非高原动物大规模由北向南迁徙 D. 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小麦播种忙 【答案】1. C 2. C 【解析】 【1题详解】 10月31日太阳始终位于我国的南面,此时日影位于6时到12时中间的位置,应为当地时间9时左右,贵州省位于110°E以西(巫山经度约为110°E,铜仁位于东经109度左右),至少比北京时间晚40分钟左右,故为9:40左右。故选C。 【2题详解】 1月初地球公转速度最快,10月31日地球公转速度由慢变快,A错误。铜仁的昼开始变短、夜变长的时间是6月22日之后,B错误。此时马上进入北半球冬季,东非高原动物大规模由北向南迁徙,C正确。南半球夏季,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小麦收割忙,播种为秋季,D错误。故选C。 沃克环流是指通常情况下发生在赤道附近太平洋洋面上空的一种热力环流。回答下列问题。 3. 图中沃克环流正常的情况下,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地多晴天 B. 甲地垂直方向气流下沉 C. 乙地为低压 D. 近地面空气由乙地流向甲地 4. 图中沃克环流反常,厄尔尼诺出现时,降水可能增加的地区是 A. 马达加斯加岛东岸 B. 印度尼西亚东部 C. 澳大利亚东部 D. 秘鲁沿海 【答案】3. D 4. D 【解析】 本题考查大气环流。 【3题详解】 根据近地面的等压面分布,乙处等压面向上凸,为高压,故垂直方向上盛行下沉气流,而甲处等压面向下凹,为低压,故垂直方向上盛行上升气流,故近地面的气流由乙到甲;高空气流由甲到乙,形成环流。故选择D。 【4题详解】 若乙地海水温度持续异常升高,即形成厄尔尼诺现象,则乙处因水温高,而下沉气流减弱,甚至形成上升气流,故降水会有所增加。故选择D。 2019年6月17日晓,四川长宁发生6.0级地震,其附近的宜宾、乐山等地居民通过电视、手机等收到了预警信息,地震预警进入了公众視线。地震发生时,P波上下振动且震动幅度较小,S波水平振动且破坏性较大。地预警是利用电磁波比地震波“跑得快”的特点,在S波到来前几秒到几十秒发出地震警报,以减小損失。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开发地震预警系统的主要理论依据是 ①P波比S波传播速度快 ②S波比P波传播速度快 ③S波较P波破坏性强 ④电磁波传播速度较地震波快得多 ⑤地球内能释放可提前预测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⑤ D. ③④⑤ 6. 下图各点所代表区域最需要建立地震预警系统是 A. A地 B. B地 C. C地 D. D地 【答案】5. B 6. C 【解析】 【5题详解】 地震发生时,P波上下振动且震动幅度较小,S波水平振动且破坏性较大,③正确。地预警是利用电磁波比地震波“跑得快”的特点,④正确;P波比S波传播速度快,在S波到来前几秒到几十秒发出地震警报,①正确。故选B。 【6题详解】 自西向东减小的为西经,A为(160°W,20°N),B为(80°W,40°N),C为(120°W,60°N),D为(160°E,40°N),ABD均位于太平洋板块内部,地震较少,C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交界处,多地震,故最需要建立地震预警系统。故选C。 下图为某大陆沿海轮廓图。甲图中陆地地势较为平坦,阴影部分为水域;乙图中年径流量曲线是从甲图中A、B两处所在河流测得的。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 有关该地区说法正确的是 A. 气温最高月为7月 B. 此时降水较少 C. 沿岸暖流流经 D. 受信风带影响 8. 甲图所示河流 A. 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B. 此时河流水补给湖泊水 C. 流向大致为从南向北流 D. 秋末春初出现凌汛现象 【答案】7. B 8. C 【解析】 【7题详解】 最热月陆地气温高于海洋,陆地等温线向南弯曲,说明为南半球,气温最高月为1月,该地区位于30°S-40°S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此时为夏季,降水较少,B正确。大陆西岸沿岸寒流流经。地中海气候,此时为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影响。故选B。 【8题详解】 图乙中水位季节变化小的为B曲线,说明B地河水受湖泊的调节作用明显,B地位于湖泊下游地区。因此河流流向大致为自南向北流,C正确。地中海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径流量季节变化大,A错。此季节因降水少,处于枯水期,B段河流接受湖泊补给,B错。亚热带河流无结冰期,自然无凌汛现象,D错。 2018年2月11日,人民网刊登了一篇关于“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设想的文章,引起了广泛热议。“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分为一条主线、三条支线,工程计划从雅鲁藏布江取水,采取“山区打隧洞、河道修水库、平原开明渠”的方式,沿青藏高原边缘全程自流。输水至我国西北缺水地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红旗河”采取平原开明渠的好处是 ①减少工程量 ②运水比较节约 ③调节沿途湿度 ④减少水污染 A. ①③ B. ③④ C. ①② D. ②④ 10. “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面临的最大障碍是 A. 资金相对欠缺 B. 技术水平较低 C. 地质环境复杂 D. 气候条件恶劣 【答案】9. A 10. C 【解析】 【9题详解】 ①项,与修建暗渠相比,修建明渠的建设成本相对较低;可以有效减少工程量;故①项正确;③项,明渠使得渠中的水体可以与大气充分接触,有利于调节沿途的小气候,故③项正确;②项,明渠的渠道裸露,导致蒸发量较大,并不能节约水资源,故②项错误;④项,明渠的渠道裸露,容易受到污染物的影响,因此不能减少水污染,故④项错误;故选A。 【10题详解】 “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主要经过我国西南部地区,这里地壳运动活跃、地形崎岖、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故C项正确;我国工程建设技术先进、经济发展迅速,因此资金和技术不是主要障碍;故A项、B项错误;和复杂的地质条件相比气候恶劣并不是“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的主要障碍,故D项错误;故选C。 【点睛】首先,需要认真阅读材料,找到“红旗河”调水工程的线路走向和分布。 其次,需要结合区域地理的基本知识,分析该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对输水工程的影响。 11.七星岩因岩峰布列恰似北斗七星而得名,现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景点。位于肇庆城北,由七座石灰岩组成的山峰。下图为其发育过程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题。 七星岩景区地貌的形成过程可能是 A. 流水堆积—固结成岩—地壳运动—流水侵蚀 B. 地壳运动—流水侵蚀—流水堆积—固结成岩 C. 风力堆积—固结成岩—地壳运动—风力侵蚀 D. 地壳运动—风力侵蚀—风力堆积—固结成岩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材料七星岩由七座石灰岩组成的山峰,可推测七星岩是由流水堆积然后固结成岩形成的沉积岩,从图可以看出,地壳运动形成的褶皱,向上拱起,露出地面,顶部受到张力,岩石破碎,又受流水侵蚀而成。故选A。 古诗云:“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当江南”。图1为祁连山——居延海自然景观剖面图,该区既具有南国风韵,又具有塞上风情,雪景、冰山、林海、草地、湖泊、碧水、沙砾相映成趣。图2为祁连山地“阴阳脸”图片,山坡林木葱郁的一侧为“阴脸”,山地草地青翠的一侧为“阳脸”。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2. 关于图1所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推测图示区域的主要交通线沿冲积扇边缘呈东西走向 B. 山麓地带沙砾的形成与流水作用无关 C. 该地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属外流河 D. 古诗描述体现的是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13. 造成祁连山山地“阴阳脸”的主要原因是 A. “阳脸”为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丰富 B. “阳脸”为陡坡,土层薄,土壤肥力低 C. “阴脸”为阳坡,光照强,热量充沛 D. “阴脸”为阴坡,光照少,蒸发较弱 【答案】12. A 13. D 【解析】 【12题详解】 图示区域居于内陆,降水少,山地起伏大。故推测该区域的主要交通线最可能位于较为平坦且水分条件较好的冲积扇边缘,最可能根据图示信息及指向标,交通线沿冲积扇边缘大体呈东西走向,A正确;山麓地带沙砾的形成是流水堆积作用,B错;该地河流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属内流河,C错;古诗“不望祁连山顶雪,错将张掖当江南”描述的是祁连山的变化,体现的是山地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错。据此分析选A。 【13题详解】 根据图示及文字材料可知,图中“阴脸”为阴坡,光照少,蒸发较弱D正确;“阳脸”为阳坡,光照充足;坡度陡缓与阴坡、阳坡无关;阳坡是草地、阴脸是森林,阳坡并不比阴坡降水丰富。据此分析选D。 同一锋面气旋中,当冷锋锋面移动速度加快,追上暖锋锋面,则形成了锢囚锋。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对于图中天气系统,判断正确的是 A. 庚为高压中心 B. 该天气系统通常出现于高空 C. 该地为南半球 D. 锢囚锋前后降水概率都比较大 15. 下列图示能正确示意戊己之间锢囚锋锋面是 A. B. C. D. 【答案】14. D 15. A 【解析】 【14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冷锋降水出现在锋后,暖锋降水出现在锋前,当冷锋锋面追上暖锋锋面形成锢囚锋时,锋面前后的降水概率均比较高。故D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锋面气旋的中心为低气压。因为低压槽上气流以辐合为主,易形成锋面,而高压脊上气流以辐散为主,不易形成锋面。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锋面气旋出现在对流层中下部,主要影响近地面地区。故B项错误。冷锋锋后为冷气团,锋前为暖气团,观察图中西部的冷锋,冷锋北侧为冷气团,冷锋南侧为暖气团,锋面气旋北侧温度低于南侧,故本气旋位于北半球。故C项错误。故选D。 【15题详解】 锢囚锋是指暖气团、较冷气团和更冷气团相遇时先构成两个锋面,然后其中一个锋面追上另一个锋面,即形成锢囚锋。它们迫使冷锋前的暖空气抬离地面,锢囚到高空。由此可排除C、D选项。由图可判断出北部为冷气团,南部为暖气团,则此锋位于北半球。由于冷锋追上暖锋,根据图中锋面移动是从西南到东北的走向,前方是暖锋,后方是冷锋,锋面总是向冷气团一侧倾斜,两锋面中部是暖气团,故能正确示意戊己之间锢囚锋锋面的是A。A正确,B错误。故选A。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不同年份各年龄段人口数量占比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与2000年相比,2016年该城市 A. 人口总数减少 B. 老龄化加剧 C. 平均年龄减小 D. 劳动力增多 17. 影响该城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 自然增长 B. 医疗水平 C. 机械增长 D. 生育观念 【答案】16. D 17. C 【解析】 分析】 考查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判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一般。 【16题详解】 该图表示的是不同年龄段人口数量的占比而非人口的数量,因此无法判断人口总数的增加或减少A错误。人口老龄化指的是60岁以上人口大于10%, 65岁以上人口大于7% 2016年相对于2000年虽有所上升,但是明显没有超过5%,因此B错误。与2000年相比,2016年,该城市相对来说低于25岁人口占比下降,而26至50岁人口占比增加,因此整体来说平均年龄成增大趋势,而非减小趋势。C错误。劳动年龄人口,是指16到64岁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从图中可以看出劳动年龄人口比重相对增多,D正确。 【17题详解】 有第一题可知,2016年相对于2000年人口占比增加最大的主要是26至50岁的劳动年龄人口,也就是青壮年,由此可以推测,该城市就业条件好,吸引青壮年前来务工,引起了人口迁移,该城市低于25岁人口占比下降,有可能是教育因素影响,外出上学引起人口比重下降,因此影响该城市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是机械增长。而不是自然增长,正确答案选C 。医疗水平改善会延长人的寿命,因此年龄结构变化的主要为中老年人应当增多,与题意不符。生育观念以及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影响人口数量的变化尤其是青少年比重的变化,而图中变化最明显的主要是青壮年劳动力的增加。不符合题意,A B D错误。 【点睛】人口的机械增长就是由人口迁移引起的增长,自然增长是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引起的变化,主要指户籍人口。 当地时间2019年11月1日晚,据英国天空新闻报道,埃塞克斯警方发表声明称,10月23日在英格兰东南部埃塞克斯郡一工业园区内的一辆集装箱货车里发现的39具偷渡人员遗体应全为越南公民。 完成下面小题。 18. 若上述人员国籍身份属实,该国公民偷渡前往英国的主要原因是 A. 政策 B. 经济 C. 宗教 D. 自然环境 19. 20世纪90年代末,越南对发达国家家电组装工厂的投资吸引力已超过中国,但其发达国家资本的家电组装工厂数量却远少于中国,主要原因是中国 A. 基础设施水平高 B. 科技水平高 C. 劳动力素质高 D. 市场规模大 【答案】18. B 19. D 【解析】 【18题详解】 英国经济发达,有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收入,故该国公民偷渡前往英国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故选B。 【19题详解】 20世纪90年代末,虽然越南的劳动力价格比中国低,但是中国人口众多,经济发达,市场广阔,因此日资家电组装工厂数量远少于中国。家电组装工厂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对基础设施水平、科技水平、劳动力素质要求较低。故选D。 【点睛】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①劳动力因素:由于处于不断变化中,因此具有数量充足、高素质且价格低廉的劳动力资源的国家或地区,往往成为产业转移的目的地.②内部交易成本因素,③市场因素,④其他因素: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家政策的调整、土地规模和价格、环境污染。 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水位超过了临界水位和强烈的自然蒸发作用,使得含有盐分的地下水沿土壤毛细管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滞留在土壤表层。随着地上生物量的增加(绿色覆盖密度的增加),土壤表层的可溶性盐分逐渐减小。下图为“甘肃秦王川地区不同绿色覆盖下土壤盐分垂直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 4~7月间,该地表层土壤盐分的变化主要是由于 A. 地上生物量增加,根系吸收盐分多 B. 地上生物量增加,抑制盐分上升 C. 大气降水多,淋溶作用强 D. 灌溉用水量增加,地下水位上升 21. 若该地单一种植春小麦,春小麦收获后(7月底),导致该地土壤表层盐分变化的主要气候原因是 A. 光照强 B. 温差大 C. 天气炎热 D. 多大风天气 22. 若该地采取春小麦/毛苕子(牧草)套种的种植模式,其主要的生态效益是 A. 增加绿色覆盖密度,防风固沙 B. 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 C. 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发展多种经营 D. 延长绿色覆盖时间,减轻地表土盐碱化 【答案】20. B 21. C 22.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以及生态环境问题,掌握突然次生盐碱化形成的原因。 【20题详解】 图中可以看出4—7月间,该地表层土壤盐分变小,地上生物根系不吸收盐分,A错; 地上生物量增加,抑制水盐上升,B对;甘肃降水量较少,淋溶作用不强 ,C错;灌溉用水量增加,地下水位上升,容易导致盐分增加,D错。 【21题详解】 春小麦收获后(7月底),7月份天气炎热,水气蒸发量大,表层盐度增加很大,选择C。 【22题详解】 若该地采取春小麦/毛苕子(牧草)套种的种植模式,增加绿色覆盖密度,不是防风固沙 ,A错;不是 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B错; 可以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发展多种经营 ,但不是生态效益,C错; 延长绿色覆盖时间,减轻蒸发量,减轻表土盐碱化,D对。 发达国家在经历了20多年金融自由化后,金融危机重创了其过度膨胀的虚拟经济,危机过后,发达国家纷纷出台了再工业化的政策,掀起了再工业化的浪潮。下图示意再工业化的动力机制。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3. 再工业化使发达国家( ) A. 新兴产业比重下降 B. 资源环境问题加重 C. 传统工业部分复兴 D. 实体经济地位上升 24. 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对我国的影响是( ) A. 制造业升级换代进程延缓 B. 提供大量就业岗位 C. 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加大 D. 提高制造业的竞争力 25. 应对发达国家再工业化,我国应( ) A. 大量承接低端产业的转移 B. 大力推进新型工业的发展 C. 从“走出去”转向“引进来” D. 逐步取缔中小型民营企业 【答案】23. D 24. A 25.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产业转移。产业转移发生变化对世界经济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结合各国的实际条件进行分析各自受到的影响。 【23题详解】 再工业化是指升级制造业,不会使新兴产业比重下降,A错;一般也不会造成多大污染,资源环境问题不会加大,B错;不是简单复兴传统工业,C错;但可以扩大实体经济 ,促进实体经济地位上升,D正确。 【24题详解】 发达国家再工业化会导致资金回流和低附加值工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对我国的影响是延缓制造业升级换代进程,A正确;我国制造业受影响,不可能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B错; 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变小,C错; 降低制造业的竞争力,D错。 【25题详解】 发达国家再工业化,降低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我国要想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推进新型工业的发展,B正确;其他三个选项都是不可取的。 二、非选择题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委内瑞拉总统于2018年9月15日,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下图为委内瑞拉马拉开波湖地理位置及相关资料。 材料二 位于南美洲北端的马拉开波湖是该洲最大的湖泊。湖水原本仅通过一条狭窄的水道同加勒比海连接,海水很难进入湖区内。50多年前,当地为了发展湖内的采油业,开始将连接外海的水道拓宽、挖深,并定期清淤,湖水含盐度为15‰~38‰。 材料三 马拉开波湖也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富饶的湖泊。渔业资源十分丰富,盛产鱼虾。湖边的许多地方还搞起了水产养殖。湖岸四周有大片牧场,是委内瑞拉最重要的畜牧业基地。放眼望去,湖上井架林立。但是近几年,湖内许多地方由于污染已不能游泳,污染的湖水甚至都不能用来灌溉周围的农田。 材料四 湖岸城市马拉开波原为出口咖啡和农牧产品小港口,1918年因马拉开波湖发现大量石油而飞速发展,10年内成为著名的石油城,湖区原油产量最高时占全国总产量2/3。 (1)分析马拉开波湖污染严重的原因。 (2)结合材料四,说出石油大量开采后影响马拉开波市发展的区位因素的变化。 (3)描述马拉开波湖的水文特征。 【答案】(1)石油开采和运输量大,产生严重的石油污染;沿岸的水产养殖和农牧业的发展,产生较多的农业废水;沿线城市人口众多,排污量大;马拉开波湖与海洋交流少,自净能力较差。 (2)矿产资源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交通条件逐渐改善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力增强;科技发展水平对资源利用率影响大,成为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 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强,提高了城市的品牌和等级。 (3)湖泊的水量大;湖泊的水位(面积)季节变化大;无结冰期;盐度北高南低等。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以及交通条件变化所产生的影响,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详解】(1)湖内的采油业的发展,石油的开采和运输量大,产生严重的石油污染;湖边的许多地方还搞起了水产养殖,湖岸四周有大片牧场,是委内瑞拉最重要的畜牧业基地,沿岸的水产养殖和农牧业的发展,产生较多的农业废水;沿线城市人口众多,湖区周边城市生活污水排入,排污量大;马拉开波湖湖水仅通过一条狭窄的水道同加勒比海连接,与海洋交流少,自净能力较差。 (2)城市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主要包括气候、地形、资源、交通、科技等方面。湖岸城市马拉开波原为出口咖啡和农牧产品小港口,1918年因马拉开波湖发现大量石油而飞速发展,矿产资源成为城市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经济发展促进了交通条件逐渐改善,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力增强;搞高了科技发展水平,对资源利用率影响大,成为影响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10年内成为著名的石油城,湖区原油产量最高时占全国总产量2/3,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增强,提高了城市的品牌和等级。 (3)河流的水文特征从河流流量、流量的季节变化、冰期、盐度等方面分析。读图分析,该河河中下游地区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降水丰富,降水季节变化大,所以水量丰富,水位季节变化大,无结冰期。北部与委内瑞拉湾相连,盐度高,南部流入河流多,盐度低。 27.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4年12月26日,兰州铁路局开通兰州至乌鲁木齐首趟动车,标志着世界一次性建设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将全线开通运营。兰新高铁全线地质最复杂、海拔最高、建设标准最高的铁路,全长1776公里,共设31个车站。 材料二:图甲为兰新高铁线路图及沿线经过的站点,图乙为乌鲁木齐到吐鲁番地形略图 (1)列举祁连山南北两侧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差异。 (2)材料二图乙达坂城至吐鲁番附近一段被称为“30里风区”,简述“30里风区”多大风的原因。 (3)试评价兰新高铁对我国西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 【答案】(1)(6分) ①以南属青藏高原,处于第一级阶梯;以北以内蒙古高原为主,处于第二级阶梯;②以南为典型的高 原山地气候;以北为温带大陆性气候;③以南多大河源头,河流分布较密集,落差大,流速快;以北河流 分布较稀疏,流量不大,流速较慢等。(8 分,只要从位置、地形、气候、河流、土壤、植被等任选4 个方面,回答合理可斟酌给满分) (2)(8分) 多山口等特殊地形,加强了局部地区的风力(“狭管效应”,途经的风力得到加强);冬春季临近寒冷气流的源地,冬季风强劲;达坂城到吐鲁番地势高差大,顺着地势下滑风力增大;吐鲁番盆地以沙漠戈壁为主,比热容小,季节变化形成巨大的气压梯度必然导致强烈大风。(每点2 分,共6 分) (3) (8分) 使客货运输分离,有效提高西部铁路网综合运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形成以兰州为中心,辐射 三省区高铁旅游线;能增强民族团结,提升国防能力;能满足人们出行需要,可拓宽沿线优势资源的运 输通道,使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西部大开发进程;加强区际联系,缩短西部地区与中东部 和西南地区甚至是中亚的运输时间。(每点2 分,回答合理可斟酌给8 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分析一个地方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主要从位置、地形、气候(气温和降水)、河流、土壤、植被等方面来回答。依据西北地区与青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可知,①以南属青藏高原,处于第一级阶梯;以北以内蒙古高原为主,处于第二级阶梯;②以南为典型的高原山地气候;以北为温带大陆性气候;③以南多大河源头,河流分布较密集,落差大,流速快;以北河流分布较稀疏,流量不大,流速较慢等。 (2)多大风的原因,主要从地形、气压、局部小环境等方面来回答。从图形中可知,该地多山口,多山口等特殊地形,加强了局部地区的风力(“狭管效应”,途经的风力得到加强);冬季,陆地为冷高压,其中心在蒙古西伯利亚,距离此地不远,冬春季临近寒冷气流的源地,冬季风强劲;达坂城到吐鲁番地势高差大,顺着地势下滑风力增大;吐鲁番盆地以沙漠戈壁为主,比热容小,季节变化形成巨大的气压梯度必然导致强烈大风。 (3)审题知要从社会经济的角度来回答,不要涉及自然方面的知识点。交通线路的修建可以带动沿线地区经济的发展,加快西部地区的致富与开发,缩小东西部地区间的经济差距,也有利于加强东西部间的联系。使客货运输分离,有效提高西部铁路网综合运力,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形成以兰州为中心,辐射三省区的高铁旅游线;能增强民族团结,提升国防能力;能满足人们出行需要,可拓宽沿线优势资源的运输通道,使资源优势尽快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快西部大开发进程;加强区际联系,缩短西部地区与中东部和西南地区甚至是中亚的运输时间。 考点:区域自然环境的特征 风的形成 区域经济开发 28.【选修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火砖,是用特殊泥土用木材或者煤炭在高温火窑中烧制而成,坚固结实、耐风化。曾是建筑房屋的主要材料,但是现在随着其它各种砖的出现,如水泥砖、空心砖、多孔砖、灰砂砖等等,火砖渐渐被代替,现在已几乎不使用火砖了。 火砖消失不仅是因为有其它砖的出现,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被国家禁止使用了,2011年11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了《“十二五”墙体材料革新指导意见》,提出禁止使用粘土制品,关停、转产水泥砖厂等。 试分析国家禁止使用火砖的原因。 【答案】产生大气污染;减少土壤资源;耕地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等。 【解析】 【分析】 本题以火砖消失为材料,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详解】火砖烧制的过程中,会大量产生有害气体,并且全国各地的许多砖窑都是规模小,几乎没有环保设施的,也不会合理处理环境污染,这样就导致有害气体就直接排到大气中,产生大气污染。实心的红砖烧制需要大量的黏土才能完成,大量的消耗土地,耕地减少。地表破坏,生物生存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等。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