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二次学分认定(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 新 人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二次学分认定(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 新 人教版

- 1 - 2019 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二次学分认定(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 8 页,满分为 100 分,考试用时 6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填写在 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第Ⅱ卷必须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 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 修正带和其他笔。 一、选择题(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宇宙,一个伟大的物质演化的史诗。地球,一个没有知觉的物质系统,创造了一个不可 思议的能够理解她的生物。请结合天体系统层次示意图(见下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3 题。 1.关于图中天体系统①~④名称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太阳系 B.②—银河系 C.③—总星系 D.④—地月系 2. 晴朗的夜晚,我们用肉眼看见的满天星星绝大多数是 A. 恒星 B. 行星 C. 卫星 D. 流星 3. 与地球上存在生命无关的因素是 A.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B. 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 C. 地球附近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D. 地球自西向东绕日公转 太阳辐射维持着地表温度,影响着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结合所学内容,回答 4-5 题。 4.下列地理事物的形成,与太阳辐射密切相关的是 - 2 - ①大气环流 ②石油、天然气资源 ③火山爆发 ④地壳运动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5. 地面获得太阳辐射能的多少,与下列各项要素成正比的是 ①太阳高度 ②地理纬度 ③大气厚度 ④大气透明度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读右侧的地球圈层结构图,回答 6-7 题。 6.地震波自下而上通过 C、D 之间的界面后 A.横波和纵波都增速 B.横波和纵波都减速 C.横波加速、纵波减速 D.横波减速、纵波加速 7.下列关于地球圈层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A.A 代表大气层,其底部的对流层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B.水循环只在 B 所代表的水圈内进行 C.软流层的物质组成与 C 层相似 D.生物圈的核心部分是大气圈的全部、水圈的上部和地壳的表面 地面上不同地区的热量差异会引起空气流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8-10 题。 8.下列图中能正确反映热力环流原理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9.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南半球近地面风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0.高空中,空气作水平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 3 - B.地转偏向力有利于加大风速 C.风向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 D.风向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成 90°角 读“北半球大气环流示意图”,完成 11-13 题。 11.受①②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A.地中海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12.正确反映③气压带两侧大气运动的是 13.常年受④风带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下面四幅图中的 2017 年 4 月 28-30 日,一场规模巨大的沙尘暴一夜之间席卷华北,陕西、山西、内蒙古、 北京、河北等多个省市同时沦陷,许多地方空气污染指数(API)增高。读图回答 14-17 题。 - 4 - 14.下图中,能正确反映沙尘暴源地近地面气流状况的是 15.该沙尘暴天气先后经过呼和浩特、北京、石家庄,它们依次是图中的 A. ①②③ B. ②①③ C. ③②① D. ②③① 16.与正常情况相比,沙尘暴天气时 A.水平气压梯度增大 B. 大气逆辐射减弱 C.气温水平差异减小 D.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多 17.要持续监测此次沙尘暴的移动和扩散过程,需要运用的地理信息技术为 A.GPS B.GIS C.RS D.数字地球 18.在城镇建设中,提倡用透水材料铺设“可呼吸地面”代替不透水的硬质地面。采用“可 呼吸地面”之后,“城市水循环示意图”图中四个环节的变化符合实际的是 A.a 增加 B.b 增加 C.c 减少 D.d 减少 下图为某河流局部水系及甲地月平均径流量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 19-20 题。 - 5 - 19.图中甲地河流搬运能力最弱的时期是 A.11 月至次年 1 月 B.2 月至 4 月 C.5 月至 7 月 D.8 月至 10 月 20.甲地径流峰值显著滞后于降水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A.蒸发旺盛 B.河道弯曲 C.地势起伏 D.湿地调蓄 2011 年日本大地震导致的核泄漏已经影响到多个国家。据此回答 21-22 题。 21. 核泄漏物质随洋流扩散,下列国家受其影响较大的可能是 ① 加拿大 ② 马来西亚 ③ 墨西哥 ④ 阿根廷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2.上述国家受影响海域,夏季表层海水等温线与下列示意图相符的是 ① ② ③ ④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读下图,回答 23-24 题。 23.甲地为峰林,同类景观多出现在 ①苏 ②湘 ③滇 ④新 ⑤桂 ⑥内蒙古 A.①② B.③④ C.⑤⑥ D.③⑤ 24.图中 A.甲处侵蚀作用最强烈 B.乙处由内力作用形成 C.丙处易发生滑坡现象 D.丁处是典型的背斜山 读“我国某省 1990—2014 年间常住人口数量变动示意图”,回答 25 题。 - 6 - 25.下列四图中,与该省人口增长率变化过程基本符合的是 26.老少比= 老龄(65 岁以上)人口数 少儿(0~14 岁)人口数 ×100。下表是 2009 年四个国家人口统计数据,其中人口 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是 国家 0~14 岁人口比重(%) 老少比 波兰 15 87 西班牙 15 113 白俄罗斯 15 93 匈牙利 15 107 A.波兰 B.西班牙 C.白俄罗斯 D.匈牙利 下图为“某年我国部分省市城乡 65 岁及其以上人口占各自总人口比重图”。读图回答 27-28 题。 - 7 - 27.城乡 65 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的分布反映了 A.东部超大城市的城镇老年人口占比高 B.中西部地区的城乡老年人口占比均高 C.经济发达的省市均已进入老龄化阶段 D.东北地区农村老龄化现象比城市明显 28.影响贵州、湖南等中西部省份农村老年人口占比高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出生率 B.人口迁移 C.人口死亡率 D.人口密度 读“1995-2009 年我国某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迁移变动情况图”(下图),结合所学知识, 完成 28-29 题。 29.1995-2009 年,该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 A.迁出率持续降低 B.迁入率持续上升 C.机械增长率缓慢下降 D.累计净迁入量逐年增加 30.从人口迁移模式看,该省级行政区域可能是 A. 河南 B. 河北 C. 广东 D. 广西 第Ⅱ卷( 40 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 3 道题。 2.第Ⅱ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需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纸规定的区域内,在 试卷上答题不得分。 31.(12 分)左下为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绘制的当地一周天气变化示意图,右下为两种锋面系 统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据图简要描述该地一周的天气变化。(4 分) - 8 - (2)该地 l0 日~11 日出现的雨雪天气,是 (甲、乙)天气系统过境形成的。(2 分) (3)图中显示,该地 11 日昼夜温差最小,试根据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说明原因。(6 分) 32. (16 分)读我国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地和丙地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和 。(4 分) (2)乙地地貌是 ,丁处地貌是 ,形成丁地貌的外力作用是 。(6 分) (3)图中①②③④所构成的水循环称作 循环。目前,人类主要通过改变 (填数码代 号)环节来影响水循环,其中主要通过 等方式来改变地表水的时间分配状况。(6 分) 33.(12 分)全国人口普查为国家进行宏观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信息基础,研究历次人口普查结果 还可以了解人口发展的历史以及社会发展的变化。读“我国四次人口普查金字塔图”,回答问 题。 - 9 - (1)2010 年与 2000 年人口相比,0~4 岁婴幼儿人口下降了大约____________%。(2 分) (2)2010 年我国 65 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 8.87%,比 2000 年上升 1.91%。____________ 年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 (2 分) (3)2000 年 10~14 岁人口比例明显偏高,2010 年 20~24 岁人口比例也明显偏高,这说明 ____________年到____________年我国曾出现过一次生育高峰。(4 分) (4)2015年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二孩”,中国人口政策逐步放开。结合个人的理解, 对其中的原因作出合理解释。(4分)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