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7 发布 |
- 37.5 KB |
- 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内蒙古包钢一中2020届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
地理试卷 第I卷(选择题) 在下面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44分。 为了研究山谷风环流中的湖泊效应,地理学者对我国某湖泊T时刻的气温进行了监测并沿25.60N绘制了湖泊上空的等温面示意图(如下图,单位:℃)。同时,该学者运用相关模型对湖泊周围的气温和气流进行了去湖(湖水干涸)模拟,结果表明去湖之后的山谷风环流与实际情况有明显差异。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数据表明,T时刻是 A.夏季的正午前后 B.夏季的子夜前后 C.冬季的正午前后 D.冬季的子夜前后 2.T时刻湖泊西岸近地面的盛行风是 A. 西南风 B.东南风 C.西北风 D.东北风 3.与T时刻的实际情况相比,去湖模拟中,湖泊西岸 A.风向基本不变,风力增强 B.风向基本不变,风力减弱 C.风向改变明显,风力增强 D.风向改变明显,风力减弱 一架飞机从甲地(60°N,100°W)起飞,沿最近航线匀速飞行8小时抵达乙地(60°N,80°E)。据此回答4~5题。 4.飞机飞行航线 A.一直不变 B.先向东北后向东南 C.先向西北后向西南 D.先向北后向南 5.这架飞机若以同样的速度,沿60°N纬线飞行,抵达乙地大约需要 A.8小时 B.12小时 C.16小时 D.20小时 6.关于下面三幅等高线图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图①等高距最小,坡度最缓 B.图③海拔最高,坡度最陡 C.图①水平距离最小,坡度最陡 D.三幅图等高距不同,比例尺不同,无法判断坡度大小 2018年元旦北京时间7:40北京迎来了新年的第一缕曙光。结合下图回答7~8题。 7.据此推断当天北京时间的日落时间应为 A.16:04 B.16:20 C.16:36 D.16:52 8.此时,已进入2018年的区域约占全球面积的 A.近1/3 B.近1/2 C.近2/3 D.近3/4 下图示意我国30°N某地正午时房屋内的光照情况,表格数据为正午时阳光照射在室内地面上的面积统计。据此回答9~10题。 时间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面积(m2) 7 6.99 6.98 6.97 6.98 9.根据图文材料信息,判断该地可能位于 A.青藏高原 B.四川盆地 C.江南丘陵 D.华北平原 10.下列地理现象中,符合该地此时期情况的是 A.地球公转速度加快 B.正处于6月 C.白昼逐渐增长 D.黑夜逐渐增长 人们可用观测日影的方法来测量所在地的纬度。如图甲所示,OL为当地一竖立直杆,OP和OQ是某日不同时刻OL的日影。图乙中两条曲线分别示意某两地3月份到7月份的昼长变化。读图完成11~12题。 11.直杆所在地的纬度 A.80°S B.80°N C.75°S D. 65°N 12.观测当日①②两地昼长分别约为 A.8小时 14小时30分 B.10小时 13小时30分 C.16小时 9小时30分 D.17小时 10小时30分 冷巷是我国传统庭院建设的精髓,其特点是“高墙窄巷”,仅容1~3人并排通行,如下图所示。冷巷有利于通风降温,这种现象被称为冷巷现象。据此完成13~14题。 13.冷巷主要分布于我国 A.南方地区 B.北方地区 C.青藏地区 D.西北地区 14.窄巷的设计有利于自然通风,主要是因为 ①窄巷走向与盛行风基本垂直 ②巷口较窄,狭管效应显著 ③窄巷的长度较长,风向稳定 ④巷内外存在温差形成环流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在全球范围内,云层分布面积、纬度或高度的变化将影响全球的温度。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低空云能遮挡入射阳光(强于云层的温室效应);高空云能大量困住云层下的热量(强于云层的削弱作用)。研究发现,自19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云层多少没有明显变化,但高空云升高(云层厚度和成分无明显变化)、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移动的趋势明显。据此完成15~17题。 15.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移动表明 A.极地东风减弱 B.中纬西风减弱 C.低纬信风减弱 D.副热带高压减弱 16.高空云升高较明显的季节及其气候效应是 A.夏季、变冷 B.夏季、变暖 C.冬季、变冷 D.冬季、变暖 17.中纬度低层云向两极移动将加剧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是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A.中低纬度增多,高纬度也增多 B.中低纬度减少,但高纬度增多 C.中低纬度增多量大于高纬度减少量 D.中低纬度增多量少于高纬度减少量 湖陆风包括湖风(出湖风)和陆风(进湖风),是较大湖泊与陆地之间形成的以24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风。如图示意位于洞庭湖东北部岳阳市某日6~14时的气温与湿度变化。读图,完成18~19题。 18.该日,湖陆风的转变及对应的时刻是 A.陆风转湖风 8:30~9:30 B.陆风转湖风 10:00~11:00 C.湖风转陆风 12:00~13:00 D.湖风转陆风 13:00~14:00 19.与夏季相比,冬季 A.陆风转湖风提前 B.湖陆风转变均提前 C.湖风转陆风提前 D.湖陆风转变均推迟 纳瓦里诺岛是智利的岛屿,位于火地岛的南面。岛屿面积2 473平方千米,人口1 677人(2012年),人口稀少。岛上最高点海拔1 195米,岛的北部年降水量467毫米,南部年降水量800毫米。最热月平均气温为9.6 ℃,最冷月平均气温为1.9 ℃。岛上有一些农场。下图示意纳瓦里诺岛位置。据此完成20~22题。 20.纳瓦里诺岛南部降水多于北部的原因可能是 A.位于盛行西风迎风坡,多地形雨 B.濒临德雷克海峡,有暖流流经 C.受极锋影响,多锋面气旋雨 D.山脉西北走向,利于西风深入 21.纳瓦里诺岛最热月平均气温较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海陆位置 B.纬度位置 C.气压带与风带 D.地形地势 22.纳瓦里诺岛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条件恶劣 B.冻土冰川遍及全岛 C.自然资源短缺 D.土地生物生产力低 第Ⅱ卷(非选择题) 阅读分析材料,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56分) 23.读“中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14分) (1)描述图示区域内的地形、地势特征。并说出AB河段的河流流向。(4分) (2)估算甲聚落与朝阳峰之间的相对高度。(2分) (3)某同学在登上当地最高峰朝阳峰时,只看到了图中所示的三个村镇。请说出他不能看到的村镇,并简述原因。(2分) (4)当地拟修建一座水坝,其坝顶海拔为500米,水坝选址有A处和B处两个选择方案。请选择其中一个方案简述其主要的利与弊。(6分) 24.图甲为世界某区域1月、7月等压线(百帕)与主导风向示意图,那不勒斯、巴里的降水量(mm)如图乙所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6分) (1)调查发现,位于卡昂的风力发电机组单位时间的发电量冬季远大于夏季,据图简析原因。(2分) (2)简述那不勒斯和巴里的降水差异,并解释其原因。(6分) (3)分析地中海对图示地区地中海气候的影响。(8分) 25.俄罗斯亚马尔半岛的涅涅茨人自古以驯养驯鹿为生。驯鹿能刨食雪下一定深度的苔原植被并适宜在较寒冷的地带生活。涅涅茨人每年随驯鹿南北迁徙,在迁徙途中会生食少量富含维生素的鲜鹿肉。21世纪初,随着天然气资源的开发,亚马尔半岛传统的驯鹿游牧业受到了冲击。2017年12月8日,中俄亚马尔项目产出的天然气首次由LNG(液化天然气)船通过北方航道(北冰洋白令海峡—太平洋)运往中国。下图示意亚马尔半岛及周边地理事物分布。(16分) (1)说明亚马尔半岛驯鹿迁徙方向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6分) (2)分析涅涅茨人随驯鹿迁徙途中会生食鲜鹿肉的原因。(4分) (3)简述亚马尔半岛油气资源开发对传统游牧业的冲击。(6分) 26.[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10分) 香榧是一种名贵干果,因其原产区和主产区在浙江诸暨东北部的枫桥地区,又称枫桥香榧。这里打造香榧森林公园,每年夏季以举办“香榧节”为契机,吸引杭州、绍兴、宁波等城市的游客。 分析枫桥地区借香榧发展旅游业,把客源地定位在周边城市的主要原因。 27.[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10分) 我国部分沿海地区人们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效益,在陆上修建高位养虾池。高位虾池底部铺设隔水层,引海水养虾,养虾过程中要投饵料、换海水,废水多经地表流入海洋。引水、蓄水、排水过程都有渗漏。 分析高位虾池对当地环境的不利影响。 地理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C B D B C D B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B A C A D A B 题号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C B C C B D 23. (1)地形、地势特征:该区域为盆地地形;地势是四周高,中间低,高度变化较大。AB段河流流向:先由北向南,再向东南。(4分) (2)800~1 200米之间。(2分) (3)看不到丁村,有山脊阻挡视线。(2分) (4)A方案:库区面积和蓄水量小;淹没土地少;工程量小;人口迁移量小。B方案:库区面积和蓄水量较大;淹没土地多;工程量大;人口迁移量大。(6分) 24. (1)冬季欧洲西部地区等压线较夏季密集,单位距离上的气压差(气压梯度力)大,风速快,发电量大。(2分) (2)那不勒斯年降水量大于巴里,降水季节差异大。冬季那不勒斯地处西风迎风坡,冬季降水多;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旱少雨。(或巴里年降水量小于那不勒斯,降水季节分配较均匀。巴里冬季地处西风背风坡,受西风影响小,降水少,冬夏季节之间降水差异小。)(6分) (3)地中海增强了沿岸地区的地中海气候(加大降水季节变化,缩小气温年较差),扩大了地中海气候的分布范围(使地中海气候分布范围向北扩展);地中海水域辽阔,冬季因气温较周边陆地偏高形成局部性低压,使周边地区增温、增加降水;夏季地中海上的气温较周围陆地低,气压较高,对副热带高压起加强作用,形成稳定的晴朗干燥天气。(8分) 25. (1)春夏季节向北迁徙,秋冬季节向南迁徙。冬季北方黑夜漫长,气候严寒,气温过低;冬季积雪深度较厚,刨食困难,故向南迁徙;夏季南方气温回暖(有蚊虫叮咬),驯鹿喜欢北方气温较低的环境;北方夏季苔原植被丰富,食物充足。(6分) (2)涅涅茨人以驯养驯鹿为主;亚马尔半岛纬度高,气温低,不能生产蔬菜,迁徙途中生食鲜鹿肉可以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亚马尔半岛位于苔原带,植被稀少,燃料不足。(4分) (3)天然气开发为当地人提供了就业,使涅涅茨人从事传统游牧业的人口减少;天然气开发破坏了苔原植被、水源等,使驯鹿在迁徙过程中食物来源减少;开发设施(道路、管道等)的建设会影响驯鹿迁徙的路线。(6分) 26. 原因:附近杭州、宁波、绍兴等城市经济发达,居民收入高,区域交通便利;与周边城市相比,该地附近多低山丘陵,夏季气温相对较低,自然环境较优越,适宜避暑;品牌影响不大,难以吸引省外游客。 27. 养殖过程海水渗漏,导致地下淡水咸化、附近表土盐碱化,影响农作物和地表植物的生长,影响当地居民的生活。废水造成附近海域污染、海水富营养化。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