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7 发布 |
- 37.5 KB |
- 2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
南阳一中2019年秋期高二开学考试 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早晨5:00,生活在上海的小丽与在西藏拉萨工作的爸爸通话。 小丽:爸爸,已经天亮了,您起床没? 爸爸:还没有,我这边天还没亮呢。 小丽:那天上的星星一定很多吧? 爸爸:不会哟,拉萨夜晚总是下雨,难得看见星星啦!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上海已经天亮了,而拉萨还没天亮,其主要原因是( ) A. 海拔不同 B. 纬度不同 C. 经度不同 D. 天气不同 2. 小丽与爸爸通电话的这天,最有可能是( ) A. 3月28日 B. 5月13日 C. 10月1日 D. 12月28日 3. 拉萨夜晚总是下雨的主要原因是( ) A. 受暖湿的西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 B. 地面降温迅速,近地面水汽易凝结成雨 C. 近地面形成逆温层,水汽易凝结成雨 D. 盛行上升气流,水汽易凝结成雨 【答案】1. C 2. B 3.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和气候特征成因。 【1题详解】 上海位于拉萨东侧,受地球自转影响,不同经线产生不同地方时,在昼夜交替时,东侧时刻较早先日出。C选项正确。 【2题详解】 上海位于120°E附近,北京时间5:00已经日出,说明上海昼长夜短,且昼长较长,说明此时太阳直射点应位于北半球且距北回归线较近的时间。结合选项中的日期,5月13日的可能性最大。 【3题详解】 拉萨夜晚总 下雨,说明其多夜雨,应位于山谷中。青藏高原地区,人口城市和农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而拉萨也位于拉萨河谷地区。山谷内易形成山谷风,夜间盛行上升气流,水汽凝结成雨,因此多夜雨。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4. 甲、乙、丙三艘船同时出发驶向180°经线,而且同时到达,速度最快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乙和丙 5. 有关甲、乙、丙附近三个阴影区域比例尺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的比例尺最小,丙的比例尺最大 B. 乙的比例尺最小 C. 甲大于乙,乙大于丙 D. 甲、乙、丙的比例尺相同 【答案】4. B 5. B 【解析】 试题分析: 4题详解】 图示三地距180°的经度差相同,所以乙地纬度最低,船舶行驶的距离最大,而用时相同,所以从乙地行驶的船速最快。故选B。 【5题详解】 图示三地图上距离相同,而乙地纬度最低,所以实际距离最大,比例尺应最小,甲地纬度最高,所以实际距离最小,比例尺最大。故选D。 考点:地图、经纬网 酱油是我国的主要调味品之一,下图所示为广东优质酱油生产过程。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6. 长期以来,福建、广东地区成为国内知名酱油生产基地的主要原因是( ) A. 降水丰富,水源充足 B. 光热充足,利于生产 C. 科技发达,人才众多 D. 原料充足,市场广阔 7. 广东地区酱油厂多数采用东北大豆作为主要原料的主要原因是( ) A. 东北大豆病虫害少,品质高 B. 利用河运输往广东,成本低 C. 我国南方地区无法种植大豆 D. 东北生产周期长复种指数高 【答案】6. B 7. A 【解析】 【6题详解】 酱油生产晒制发酵是重要环节,长期以来,福建、广东地区成为国内知名酱油生产基地的主要原因是光热充足,利于生产,B对。水源充足,不能保障发酵环节,A错。酱油生产不需要高技术,科技、人才不是主要因素,C错。原料黄豆北方地区充足,D错。 【7题详解】 广东地区酱油厂多数采用东北大豆作为主要原料的主要原因是东北大豆病虫害少,品质高,A对。利用铁路、海运输往广东,成本低,B错。我国南方地区无法种植大豆不是采用东北大豆的主要原因,C错。东北纬度高,生产周期短,复种指数低,一年一熟,D错。 点睛:酱油生产晒制发酵是重要环节,福建、广东地区成为国内知名酱油生产基地的主要原因是光热充足,利于生产。广东地区酱油厂多数采用东北大豆作为主要原料的主要原因是东北大豆病虫害少,品质高。 下图为某山区公路的卫星照片,该公路被称为世界上“最险恶”的公路之一。图中呈白色线状的是公路,呈白色块状的是高山积雪。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 图中公路被设计成曲折多弯是为了 A. 降低公路坡度 B. 便于游客观光 C. 跨越多条河流 D. 增加驾驶乐趣 9. 图示路段冬季经常被关闭,最主要的原因是 A. 车辆及人流量大 B. 便于养护和施工 C. 地震、滑坡频发 D. 受冰雪灾害影响 【答案】8. A 9. D 【解析】 本题考查公路选线。 【8题详解】 根据课本相关知识可知,山区地形崎岖,交通线路的修建受地形影响较大,山区公路为减缓坡度,公路被设计成曲折多沿沿等高线来修筑.A正确。 【9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山顶有大面积的高山积雪,且公路弯曲度较高,说明山地坡度较大,冬季气温较低,受冰雪灾害影响,经常被关闭,D正确。车辆及人流量大、养护和施工及地震、滑坡都与冬季无关。 如图为“环境、资源、人口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0. 图中甲表示( ) A. 资源 B. 环境 C. 人口 D. 社会 11. P过程中最有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 A. 酸雨 B. 臭氧层破坏 C. 生态破坏 D. 土壤盐渍化 【答案】10. B 11. C 【解析】 【10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为生产活动提供资源,容纳废弃物,应为环境,乙为资源,丙为人口,故选B。 【11题详解】 读图可知,P为人类活动向环境索取资源,进行生产的过程,在获取资源时,不注重环境保护,会导致生态破坏,而酸雨和臭氧层破坏是由于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导致的环境污染问题,土壤盐渍化是由于人类利用资源过程中出现的,故选C。 如图为四个地区农业发展的基本情况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2. 四地区所属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分布区可能是( ) A. ①—游牧业—内蒙古高原 B. ②—商品谷物农业—珠江三角洲 C. ③—季风水田农业—恒河三角洲 D. ④—商品谷物农业—城市近郊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地牲畜以牛、羊为主,为粗放农业 ②地市场适应性强,形成良性生态系统 ③地农业生产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 ④地产品运输对冷藏保鲜技术要求高 A. ②③ B. ①②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12. C 13. A 【解析】 本题考查农业地域类型特点。 【12题详解】 读三维坐标图可知,①农业特点是畜牧业占80%以上,商品率高80%以上,大牧场放牧业或乳畜业;②畜牧业占40%,种植业50%,商品率80%,为混合农业;③种植业约70%,商品率30%,为季风水田农业;④种植业85%,商品率80%,为商品谷物农业,大规模生产,占地广,远离城市。故选C。 【13题详解】 图中①地为集约农业,错误。②畜牧业占40%,种植业50%,商品率80%,为混合农业,混合农业优点有形成良性生态系统,市场适应性强,可以进行合理的农事安排等,正确。③地为季风水田农业,农业生产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正确。④地为商品谷物农业,产品运输对冷藏保鲜技术要求不高,错误。故选A。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关于右边等高线地形图的正确叙述是( ) A. 等高线向高处凸出处为山脊 B. 等高线向高处凸出处为山谷 C. 等高线密集处,代表地形为陡崖 D. 等高线密集处,地面坡度小 15. 四条线处不可能形成小河的是(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14. B 15. D 【解析】 【14题详解】 结合等高线图的读法可知,等高线向低处凸出处为山脊;等高线向高处凸出处为山谷;等高线相交处处,代表地形为陡崖;等高线密集处,地面坡度大。据此分析选B。 【15题详解】 河流发育于山谷中,在地形图上,山谷表现为一组等值线向数值大的方向弯曲,根据图示,四条线处,①③是凸向高值的山谷,可能会有小溪发育,②④是凸向低值的山脊,是分水线,不可能形成小河,据此分析选D。 【点睛】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 地形名称: (1)山顶:也可称山峰,山岭。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数值中部高四周低,则中部为山岭 (2)山脊: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弯曲的地方 (3)山谷: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弯曲的地方 (4)盆地: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数值中部低四周高,则中部为盆地 (5)鞍部:等高线地形图中,两个相邻的山岭之间相对较低处 (6)陡崖: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相交的地方 (7)陡坡与缓坡: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密集处为陡坡;等高线稀疏处为缓坡。不同等高线地形图中,要根据比例尺确定。 (8)阳坡与阴坡:等高线地形图中,阳光照射较多的为阳坡,反之为阴坡。阳坡与阴坡的确定要联系南北半球与纬度。 2. 相关线面: (1)示坡线:画在等高线一侧,由地势高处指向地势低处 (2)脊线: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弯曲,各等高线最大弯曲处的连线 (3)槽线: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弯曲,各等高线最大弯曲处的连线 (4)分水岭:等高线从高出向低处凸出,最大弯曲处的连线是脊线,也叫分水岭 (5)集水线:等高线从低处向高处凸出,最大弯曲处连线就是山谷线,也叫集水线: 3.绝对高度与相对高度: (1)海拔高度: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海拔高度。在地图上用海拔高度表示地面高度;等高线图上所标的注记数字均为海拔高度,非相对高度。 (2)相对高度:地面某个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相对高度的数值可能比海拔高度小,也可能比海拔高度大。 据我国第28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报告,南极中山站当地时间2011年12月8日21时20分,考察队配置的“雪鹰”号直升机在执行“雪龙”号船至中山站(69°22′24″S,76°22′40″E)物资吊挂运输作业任务空载返回“雪龙”号船途中失事。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昆仑站(80°25′01″S,77°06′58″E)分别位于长城站及中山站的( ) A. 西北方向、东南方向 B. 东南方向、东南方向 C. 东北方向、西南方向 D. 东南方向、西南方向 17. 中山站与昆仑站的直线距离约为( ) A. 1200千米 B. 3000千米 C. 800千米 D. 2200千米 【答案】16. B 17. A 【解析】 【16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昆仑站(80°25′01″S,77°06′58″E),中山站(69°22′24″S,76°22′40″E),长城站(62°13′S,58°55′W ),同在南半球,纬度越高越靠南,同为东经度,经度数越大越靠东;若经度分别为东西经,且经度和小于180°,则东经在东,西经在西。据此,昆仑站分别位于长城站及中山站的东南方向、东南方向,选B。 【17题详解】 结合上题可知,昆仑站(80°25′01″S,77°06′58″E),中山站(69°22′24″S,76°22′40″E),则昆山站与昆仑站的直线距离约为二者的纬度差距离,约为(80°25′01″-69°22′24″)×111千米≈1221千米,据此分析选A。 【点睛】1.利用经纬网定“最短航线” 地球上两点间最短航线为球面最短距离,即经过两点的大圆劣弧长度。(注:所谓大圆指过地心的平面与球面的交线) (1)同一经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就在经线上。 (2)同一纬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向较高纬度凸起(赤道上除外)。 (3)晨昏线上的两点,由于晨昏线本身就是一个大圆,故两点最短航线就是两点之间的较短晨昏线(即劣弧线)。 2.利用经纬网定“距离” (1)任一经线上:纬度1°的间隔长度都相等,约是111千米。 (2)任一纬线上:经度1°的间隔长度的计算公式为:111千米?cosθ (θ为该纬线的纬度数)。 (3)不同经线和纬线上:计算两点间距离时可进行估算。一是可以先假设两点的经度相同或纬度相同,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扩大或缩小;二是可以先算出比例尺,进而算出两点间的距离。 下表是三个城市的气候资料,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8. 城市①、②、③可能分别是( ) A. 东京 莫斯科 曼谷 B. 杭州 巴塞罗那 孟买 C. 北京 雅典 雅加达 D. 纽约 开普敦 悉尼 19. 城市①所属的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 ) A. 大陆西岸 B. 大陆东岸 C. 大陆内部 D. 赤道地区 【答案】18. B 19. B 【解析】 【18题详解】 根据表格可知,城市①、②、③的气候分别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据此结合选项,B项最有可能,莫斯科不是地中海气候,北京是温带季风气候,悉尼是亚热带湿润气候,ACD均不符合表格信息。据此分析选B。 【19题详解】 结合表格可知,城市①所属的气候类型应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该气候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主要分布在大陆的东岸,选B。 【点睛】世界气候类型特点、成因、分布 气候类型 分布规律 成因 气候特征 热 带 热带雨林气候 南北纬10°之间 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全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 南北纬10°—回归线之间(雨林两侧) 赤道低压、信风带交替 全年高温,干湿季交替,年降水量<1000mm,最高月少于400mm 热带季风气候 南北纬10°—回归线大陆东岸(印度半岛中南半岛) 风带气压带移动及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全年高温,旱雨两季,降水1500-2000mm,最高月400mm以上 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回归线—30°大陆内部、西岸 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 全年高温少雨 亚 热 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 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季风性湿润气候 北美、南美、澳大利亚东南部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但季风不明显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交替 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 温 带 温带季风气候 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北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温带海洋气候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全年受西风带控制 冬季温和,夏季凉爽,全年湿润 温带大陆气候 南北纬40°—60°大陆内部 距海洋远,大陆气团控制 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降水较少,略集中在夏季 亚 寒 带 亚寒带大陆气候 北极圈附近 极地大陆(海洋)气团 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促,降水较少,略集中夏季 寒带 苔原带气候 北半球极地附近临海 极地气团控制 全年严寒 冰原气候 南半球极地附近内陆 极地气团控制 全年酷寒 高山 高原 高山高原气候 高大的山地、高原地区 气温和降水随高度变化而变化 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降水山腰最多 20.关于东亚区域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整个东亚地区季风气候都非常显著 B. 地势西高东低,许多大河从西往东注入太平洋 C. 沿海和内陆经济差异明显,但自然环境差异不明显 D. 东亚5国都发展中国家 【答案】B 【解析】 【分析】 考查东亚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意在考查学生对东亚地区自然、社会经济等地理环境特征的掌握程度和运用知识分析选项的能力。 【详解】东亚包括了日本、朝鲜、韩国、中国和蒙古,其中日本、韩国、朝鲜、中国东部地区为季风气候,但中国西北部和蒙古国为温带大陆气候,中国青藏高原为高山高原气候,因此整个东亚地区季风气候显著说法错误,A错;中国西部和蒙古多为高山、高原,地势高,而中国东部多为丘陵、平原,地势较低,因此总体地形特征为西高东低,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东部的太平洋,B对;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内陆地区经济落后,且沿海和内陆的地形、气候、植被等自然环境差异也很大,C错;东亚五国中日本、韩国为发达国家,D错。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1. 关于图中表示的四地气候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①——冬温夏热;夏秋降水多,年变化大 B. ②——冬冷夏热;降水较多,分配较均匀 C. ③——全年高温,冬季多雨,夏季少雨 D. ④——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少雨 22. 图中表示的四种气候中,在我国有分布的是( )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21. D 22. C 【解析】 【21题详解】 读图分析可知,①气候在冬季温度在0摄氏度一下,因此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属于温带季风气候,A错误;②气候,冬季温度在0摄氏度以上,温差较小,终年温和多雨,B错误;③气候在冬季温度低于15摄氏度,因此冬季温和少雨,夏季炎热多雨,C错误; ④地,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少雨,D正确。故答案选D项。 【22题详解】 由上题分析可知,①地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在我国东部有分布,①对;②气候终年温和多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在我国没有分布,②错误; ③气候特征为冬季温和少雨,夏季炎热多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在我国东部有分布,③正确;④气候特征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少雨,属于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大陆西岸,在我国没有分布,④错误。因此①、③正确,故答案选C项。 河流形态万千,让人产生无限遐想,自古至今描写河流的诗句数不胜数。如图中绕旋在内蒙古草原上的河流弯曲景象,被称为“蛇曲”。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 造成图中河流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 A. 褶皱起伏 B. 断裂下陷 C. 流水侵蚀 D. 风沙堆积 24. 下列诗句中能体现河流堆积地貌的是( ) A.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B.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C.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D.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答案】23. C 24. B 【解析】 【23题详解】 褶皱起伏是内力作用形成的,图中河流河道弯曲,是外力侵形成, A错。断裂下陷形成的是裂谷,也是内力作用形成,B错。在平原地区,水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导致河道弯曲,形成曲流,C对。这里有河流,是草原地区,没有沙丘存在,不是风沙堆积影响形成,D错。据此分析选C。 【24题详解】 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口”只写了水流,没有写到沉积作用,A错。诗句“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中,白鹭洲将水流中分。一分为二,就是河心由于泥沙沉积形成了沙洲,B对。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只写的河流景象,没有沉积,C错。 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体现的是航行快,与沉积无关,D错。据此分析选B。 【点睛】河流地貌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地貌之一。按照成因,可以将河流地貌分为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它们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与外力作用有关。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并掀起地表的物质,形成侵蚀地貌。河流侵蚀地貌是由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共同作用形成的。河谷是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横剖面呈“V”字形。堆积地貌多见于河流中下游地区,包含冲积扇、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等,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河漫滩平原一般分布在中下游地区,三角洲平原分布在河口地区。 25.在下面的两幅海水等温线图中,虚线表示洋流,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①是暖流,位于北半球 B. ②是暖流,位于南半球 C. ①②均向北流动 D. ①位于大陆东岸,②位于大陆西岸 【答案】B 【解析】 洋流的流向与等温线的弯曲方向一致,据图,①②均向北流动;洋流由温度高的区域流向温度较低区域是暖流,反之为寒流,据此,①为暖流,②为寒流。无论南北半球,气温总是由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递减,故①为北半球,②为南半球。结合洋流模式图可知,①位于大陆东岸,②位于大陆西岸。据此,选A。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就易形成雾。下图中,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并影响S市。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6. 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 ) A. 降水较少 B. 气温较高 C. 风力较弱 D. 光照较强 27. 夏季,S市主要受( ) A. 季风影响 B. 西风带影响 C. 低压控制 D. 高压控制 【答案】26. C 27. D 【解析】 试题分析: 【26题详解】 多风的天气有利于雾的消散。该地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风力较小;冬季受盛行西风控制,风力较大,故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是因为风力较弱,C项正确。降水较少、气温较高、光照较强,都有利于雾的消散,故排除A、B、D三项。 【27题详解】 该地位于北纬30°N—40°N大陆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主要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降水稀少,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故D项正确。 考点:大气环流,雾的分布及形成原因 读下图回答下列小题: 28. 有关图示大洲与大洋关系及所处半球正确叙述是( ) A. 濒临两大洋,地跨东西两半球 B. 濒临两大洋,位于西半球 C. 濒临三大洋,地跨南北两半球 D. 濒临三大洋,位于北半球 29. 关于图中所示大洲地理位置的正确叙述是( ) A. 地处南温带和南寒带 B. 有回归线和极圈通过 C. 西北、东北及南面均有海峡与其他大洲分开 D. 南部有三大半岛 【答案】28. D 29. B 【解析】 试题分析: 【28题详解】 图中横坐标表示经度,从图中看经度数向西增加为西经度,位于80W~120W的大洲为北美洲,北美洲西临太平洋,东临大西洋,北临北冰洋,濒临三大洋,A、B错。南北美洲分界线是巴拿马运河,因此北美洲位于北半球,C错,D正确。 【29题详解】 图中所示大洲为北美洲,有北回归线和北极圈通过,B正确。因有回归线和极圈通过,地处热带、北温带和北寒带,A错。西北面有白令海峡与亚洲分开,东北面有丹麦海峡与欧洲分开,南面有巴拿马运河与南美洲分开,C错。南部有三大半岛的是欧洲而不是北美洲,D错。 考点:该题考查北美洲位置特征。 下图是中南半岛的山河和城市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30. 下列有关中南半岛山河分布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山河南北纵列 ②山河东西横列 ③山环水绕 ④山河相间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1. 中南半岛的城市 A. 大多沿河流分布 B. 大多沿海洋分布 C. 大多集中分布在南部平原 D. 大多集中分布在北部山地 32. 缅甸首都从仰光迁到内比都的原因可能是为了 A. 缓解内比都城市化问题 B. 加强对内陆地区的管理 C. 加强与东南亚国家合作 D. 促进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农业开发 【答案】30. D 31. A 32. B 【解析】 【30题详解】 据图中信息可知,中南半岛的山河分布特点是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分布。 【31题详解】 中南半岛山河相间,南北纵列分布,城市、人口受河流和地形的影响,中南半岛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 32题详解】 缅甸原首都仰光位于沿海地区,距离内陆较远,不便于对内陆地区的管理;内比都位于国土的中部,可加强对内陆地区的管理。 考点:中南半岛的地理环境特征、城市分布特点;缅甸的城市分布。 2000年5月,印度官方人口数字首次突破10亿大关。而到了2015年,印度总人口已经达到12.89亿,占世界总人口的17.6%。下图分别为印度人口增长示意图和印度2009年人口年龄结构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33. 下列关于印度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人口增长快慢取决于出生率 B. 人口老龄化严重,缺乏劳动力 C. 人口增长模式为过渡型 D. 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合理 34. 印度庞大的人口数量,带来的压力主要有 ①人均收入增长缓慢 ②生态环境恶化,土地荒漠化严重 ③失业问题较严重 ④粮食供应不足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35. 为缓解印度的人口压力,下列措施合理的是 A. 扩大耕地面积,满足人口对粮食需求 B. 利用本国矿产资源,发展资源导向型工业 C.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D. 提倡移民国外,减少国内人口数量 【答案】33. C 34. D 35. C 【解析】 【33题详解】 印度为发展中国家,其人口增长模式为过渡型;人口增长的快慢,取决于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据印度人口年龄结构图可知,印度15~64岁人口比重高,劳动力丰富,老龄化不严重;0~14岁人口比重过高,其人口年龄结构不合理。 【34题详解】 印度庞大的人口数量,给社会经济发展、就业和粮食等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印度为热带季风气候,因人口增多,可能会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引起水土流失等问题。 【35题详解】 缓解印度的人口压力,应从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两方面入手。 考点:印度的人口。 读某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36. 我国1月0 ℃等温线与33°N纬线基本吻合,而日本1月0 ℃等温线与38°N纬线基本吻合,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地形因素 C. 海陆位置 D. 大气环流 37. 从自然条件考虑,在朝鲜半岛适宜种植的作物是 A. 青稞 B. 水稻 C. 天然橡胶 D. 可可 【答案】36. C 37. B 【解析】 【36题详解】 日本1月0 ℃等温线的纬度高于我国,说明日本比我国同纬度位置气温高。因为日本是太平洋中的岛国,受海洋的影响大,故冬季气温较高。 【37题详解】 朝鲜半岛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宜种植水稻。青稞主要分布在高寒气候区,天然橡胶和可可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 考点:东亚的气候和农业。 发生在日本本州岛东部海域(142.6°E,38.1°N)的9.0级大地震,导致了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事故。下图是福岛核电站泄漏辐射范围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38. 日本此次地震的主要原因是该地位于 A.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碰撞挤压交界处 B.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交界处 C. 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交界处 D. 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张裂交界处 39. 日本核电比重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A. 常规能源缺乏,核电技术成熟 B. 靠近核燃料地,运费低 C. 核能是清洁能源,没有污染 D. 经济发达,能源消耗量大 40. 导致福岛核电站核泄漏辐射范围向东扩展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风向 B. 洋流、海陆分布 C. 地形、海陆分布 D. 风向、洋流 【答案】38. A 39. A 40. D 【解析】 【38题详解】 日本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两板块碰撞挤压,地壳运动活跃,故日本多火山、地震等地质灾害。 【39题详解】 日本科技水平高,核电技术成熟;石油、天然气、煤等常规能源储量少,能源消耗量大,故日本大力发展核电,核电占能源消费比重较高。 【40题详解】 直接从图示可以看出,日本核污染的扩散主要是自本土经太平洋扩散到北美等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处受北太平洋暖流和西风带的影响,使核泄漏的污染物向东扩展。 考点:日本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和能源消费特征。 二、综合题 41.下图是甲国地图,甲国是美国重要的服装进口国,服装生产中心在 A 城;首都 B 城是该 国重要的工业中心,纺织、食品、制糖是其主要工业部门。 (1)简述甲国的地理位置。 (2)与甲国东部城市比较,指出该国西部城市分布的突出特点。 (3)分析 A 城成为该国服装生产中心的主要区位因素。 【答案】(1)该国位于北半球、西半球,位于低纬度地区(或位于热带);东临加勒比海,西频太平洋;地处北美洲南部;北接洪都拉斯,南连哥斯达黎加。 (2)主要分布在铁路沿线(或湖、海沿岸及其附近);城市分布较密集;多等级较高的城市。 (3)邻近纺织工业中心B城,接近原料地;A城有铁路通往美国(或海港),交通便利;距美国较近,接近消费市场;甲国是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低。 【解析】 试题分析: (1)由图可知:甲国地处中美洲地区,西经840-860间,在150N以南,在马拿马运河以北;该国位于北半球、西半球,地处北美洲南部;位于低纬度地区(或位于热带;东临加勒比海,西濒太平洋;北接洪都拉斯,南连哥斯达黎加。 (2)与甲国东部城市比较,该国西部城市主要分布在铁路沿线、近湖、海,东部地区交通相对不发达;西部城市分布较密集;且首都和大多等级较高的城市分布在西部。 (3)A城成位于甲国中部,A城市有铁路联通美国,还有海港, 交通便利;距首都和美国较近,接近消费市场;邻近纺织工业中心B城,即接近原料产地;甲国是发展中国家, A城市附近城市密集,人口多,劳动力成本低。发展劳动密集型的服装产业条件好。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地理特征及经济发展。 下图所示国家人口稠密,经济以传统农牧业为主,森林覆盖率为29%.完成下列要求。 42. 简述该国地形、地势特点。 43. 推测该国降水特点及成因。 44. 分析该国水资源的开发条件。 45. 说明该国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人为原因。 【答案】42. (绝大部分为)高山地区(山地),北高南低,地表高差悬殊(山高坡陡)。 43. 特点:(除北部高山地区外,)年降水量丰富(降水量多),集中于夏(雨)季。成因:夏(雨)季,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带来丰沛的水汽,受地形抬升(降水丰富)。(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降水较少。) 44. (山高谷深,)河流多,水量大;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经济落后,)经济投入不足;技术力量缺乏。 45. 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森林破坏和水土流失 人为原因: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少),(经济落后),传统农牧业发展对生活能源需求,(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很大)。 【解析】 考查区域地理特征。该国是尼泊尔,该题的区域定位方法主要是:①经纬度,②地势变化,该国地势从8000多米向南一直降到不到200米,另外8844米是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位于中国和尼泊尔边境线上。 【42题详解】 该国地形为高山地区,地势北高南低,地表高差悬殊。 【43题详解】 由于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带来丰沛的水汽,受地形抬升年降水量丰富 【44题详解】 河流多,水量大;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是该国水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经济落后,经济投入不足;技术力量缺乏则为限制因素。 【45题详解】 该国的生态环境问题与西南地区我国类似。 46.读印度主要农作物和工业原料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印度半岛东、西两侧沿海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______ 。 (2)试分析印度半岛发展该农业地域类型的有利区位条件。 (3)对该地农业和河流汛期有重要影响的季风是_______ (填方向)季风,其成因是_______和________。 (4)加尔各答是印度的麻纺织工业中心,孟买是印度的棉纺织工业中心,结合两图推测印度的麻纺织工业和棉纺织工业按照影响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分类属于______导向型工业。 (5)印度的班加罗尔以电子技术产业闻名于世,被称为“南亚硅谷”。试分析其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有利区位条件。 【答案】(1)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 (2)该地为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热充足;东西沿海为平原,地形平坦,且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印度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当地人喜食稻米。 (3)西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4)原料 (5)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环境优美;科技力量强;交通便捷;国家政策支持等。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 【详解】(1)印度半岛的东北部和东西两侧沿海地区多为平原地区,其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故为水稻种植业地区。 (2)本题为条件分析类题,关键词“该农业地域类型”,答题方向“有利区位条件”。一般影响农业生产的条件可从自然条件: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和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科技、政策、劳动力、农业基础等方面思考。结合所学知识,气候上: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热充足;地形上:东西沿海为平原,地形平坦;土壤:土壤肥沃;水源:水源充足;劳动力:印度国家人口众多,劳动力充足;市场上:当地人喜食稻米,风俗习惯。 (3)该地为热带季风气候,受到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低纬度地区的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影响。正常情况下为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由于季节北移,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向右偏,季风为西南风。 (4)加尔各答是印度的麻纺织工业中心是因为接近黄麻产地;孟买是印度的棉纺织工业中心,靠近棉花产地。所以是为了靠近原料,是原料导向型。 (5)本题为条件分析类题,关键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答题方向“有利区位条件”。一般影响高新技术产业的区位因素可从位置、气候、科技教育、交通和国家政策等角度进行思考。气候:班加罗尔位于德干高原上,虽然也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但是气候较为舒适;位置和交通:地理位置优越,航空、航运和铁路线交通条件好;班加罗尔是印度科技研究的枢纽,科技力量强;班加罗尔很早就被国家选择作为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企业的基地,国际大企业进驻较多,国家政策支持等。 【点睛】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分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 自然条件包括,气候(热量,光照,水分,昼夜温差),水资源,地形,土壤; 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需求,交通,国家政策,农业生产技术,劳动力。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