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四川省雅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四川省雅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解析版)

四川省雅安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5题)‎ 据央视2014年2月2日报道,印尼北苏门答腊省的锡纳朋火山2月1日发生喷发,熔岩流至火山东南方向4.5 km处,目前已造成14人死亡。据此回答下面各题。‎ ‎1. 此火山口喷出的大量岩浆可能来源于(  )‎ A. 岩石圈 B. 地壳 C. 地核 D. 软流层 ‎2. 岩浆物质冲破了岩石圈的束缚后喷发出来,下列关于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岩石圈属于地壳的一部分,是由岩石构成的 B. 岩石圈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 C. 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 D. 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密切 ‎【答案】1. D 2.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地壳物质循环及岩石分类,意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难度一般。‎ ‎【1题详解】‎ 软流层为岩浆的发源地,故选D。‎ ‎【2题详解】‎ 岩石圈是岩石组成的,地壳及上地幔顶部为岩石圈,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密切,故选D。‎ 下图是南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3. 图中①是(  )‎ A. 副热带高气压带 B. 赤道低气压带 C. 副极地低气压带 D. 极地高气压带 ‎4. 在②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 A. 热带季风气候 B. 温带海洋性气候 C. 热带雨林气候 D. 温带大陆性气候 ‎【答案】3. A 4. B ‎【解析】‎ ‎【3题详解】‎ 结合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图可知,图中①位于30°S附近,其南北两侧气流向外辐散,故①对应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选A。‎ ‎【4题详解】‎ 结合图示可知,②为南半球的西风带,受②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温带海洋性气候,选B。‎ ‎【点睛】全球气压带风带图示如下:‎ 读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5. 近地面大气最重要、直接的热源是( )‎ A. 太阳辐射 B. 大气逆辐射 C. 地面 D. 地热能 ‎6.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②是大气短波辐射 B. ①是太阳长波辐射 C. ③是大气逆辐射 D. ①是大气直接热源 ‎7. 夜晚,当大气云量增多时,将出现的现象是( )‎ A. ①增强 B. ②增强 C. ③增强 D. ④增强 ‎【答案】5. C 6. C 7. C ‎【解析】‎ 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 ‎【5题详解】‎ 太阳辐射是指太阳向宇宙发射的电磁波,其能量主要集中在短于4um波长范围内;地球表面在吸收太阳辐射的同时,又将其中的大部分能量以辐射的方式传送给大气地表面这种以其本身的热量日夜不停地向外放射辐射的方式,称为地面辐射;大气吸收地面长波辐射的同时又以辐射的方式向外放射能量,大气这种向外放射能量的方式,称为大气辐射,大气辐射中射向地面的部分,称为大气逆辐射。近地面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能力较弱,而对地面长波辐射有很强的吸收能力,故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故C正确,ABD错误。‎ ‎【6题详解】‎ 熟悉大气受热过程是解题的关键。图中的箭头①②指能量从太阳传递到地面的过程,其中①表示达到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表示达到地面的太阳辐射,属于短波辐射,是大气根本的热源,因此ABD错误;箭头③是能量从大气传递到地面的过程,表示大气逆辐射,C正确,故选C。‎ ‎【7题详解】‎ 结合上题分析,图中①表示达到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表示达到地面的太阳辐射;③表示大气逆辐射;④表示地面辐射射向宇宙空间。所以当大气中的云量和水汽增加时,大气的保温作用和削弱作用增强,箭头①、②减弱,③增强,箭头④减弱。故选C。‎ 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释放出大量废气和废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从而引起城市和郊区之间的小型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风。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8. 一般情况下,与郊区相比,市区近地面( )‎ A. 气温高,气压高 B. 气温高,气压低 C. 气温低,气压低 D. 气温低,气压高 ‎9. 如果要在图中布局火电厂,为了减少城市风对市区空气的污染,应选择( )‎ A. 甲 B. 乙 ‎ C. 丙 D. 丁 ‎10. 森林具有净化空气的功能,今后城市要向提高市区环境质量,造林重点一般都在( )‎ A. 甲附近 B. 丁附近 ‎ C. 丙附近 D. 都不可以 ‎【答案】8. B 9. C 10. B ‎【解析】‎ ‎【8题详解】‎ 据图分析,城市为“热岛”,说明其气温较郊区高,由于气温较郊区高,故盛行上升气流,故近地面气压降低,而郊区气温较低,盛行下沉气流,故近地面气压升高,故判断市区较郊区相比,近地面的气温较高,而气压较低。选B。‎ ‎【9题详解】‎ 火电厂属于严重的大气污染企业,故在城郊环流中,大气污染企业应布局于城市风的下沉距离之外,可减少大气污染随城市风而形成市区,故丙处最合理。‎ ‎【10题详解】‎ 为了保护城市环境,一般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选B。‎ ‎【点睛】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城市热岛环流的基本原理,并能结合大气的垂直运动判断对近地面气压的影响;掌握城市热岛环流中大气污染企业和绿化带的一般布局原则是解题的关键。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于下沉距离之外。‎ 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若该图为“热力环流模式”,M线代表地球表面,则甲、乙、丙、丁四点的气压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 )‎ A. 甲>乙>丙>丁 B. 乙>甲>丙>丁 C. 甲>丙>丁>乙 D. 乙>丁>丙>甲 ‎12. 若该图为“海陆间水循环模式”,M线代表地球表面,则( )‎ A. 乙表示海洋,甲表示陆地 B. 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是环节③‎ C. 环节②一定不受洋流影响 D. 环节①的运动距离与地形无关 ‎13. 若该图为“太平洋局部洋流示意图”,M线代表赤道,则( )‎ A. 该海域位于南半球 B. 洋流④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C. 洋流③为西风漂流 D. 丙处海域形成北海渔场 ‎【答案】11. B 12. B 13. B ‎【解析】‎ 试题考查热力环流、水循环、洋流分布规律 ‎【11题详解】‎ 同一地区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气压甲大于丙、乙大于丁;同一高度处气流由高压指向低压,乙大于甲,丙大于丁,因此四地气压为乙>甲>丙>丁,B正确。‎ ‎【12题详解】‎ 水汽输送是从海洋上空输送到陆地上空,甲表示海洋,乙表示陆地;①表示水汽输送、②表示降水、③表示径流、④表示蒸发,人类活动影响较大的是环节③径流,B正确;环节②降水受洋流影响,暖流影响下降水量会增加,寒流影响下降水会减少;环节①表示水气输送,运动距离受地形影响,山地会阻挡水汽输送。‎ ‎【13题详解】‎ 图中M线表示赤道,图示洋流位于赤道以北,该海域位于北半球;图中料流④从赤道向北流,为暖流,对沿岸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B正确;洋流③为北赤道暖流;丙处海域形成渔场为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位于大西洋。‎ ‎14.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对世界沿海地带造成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 A. 海岸侵蚀加强    B. 土地盐碱化加剧 ‎ C. 港口、航道功能受影响 D. 高纬度降水减少 ‎【答案】D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气候变暖所产生的影响,试题难度中等,解题关键是掌握气候变暖所带来的影响。‎ ‎【详解】‎ 气候变暖,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会使海岸侵蚀加强;海平面上升也会使港口、航道功能受影响;气候变暖使蒸发加剧,进而使土地盐碱化加剧;大气中的水汽增多,高纬度降水增多。故选D。‎ 该图是“三种陆地水体转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5. 图中P代表的水体可能是 ( )‎ A. 雨水 B. 积雪 ‎ C. 地下水 D. 冰川水 ‎16. 箭头b、d代表的现象最集中出现的月份是 ( )‎ A. 1~2月 B. 3~4月 ‎ C. 6~7月 D. 9~10月 ‎【答案】15. C 16. C ‎【解析】‎ ‎【15题详解】‎ 图示与长江水与洞庭湖水形成互补关系的是地下水。河湖水和雨水、地下水、冰川水不能相互补给。故选C。‎ ‎【16题详解】‎ 图示b、d表示河流水、湖泊水补给地下水,反映为长江的雨季,故为6—7月。故选C。‎ ‎17.下列等温线图中示意南半球有暖流经过的是( )‎ A. B. ‎ C. D. ‎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温度判断南北半球,南半球水温向南降低,所以A和B为南半球,暖流为由水温高处往水温低的地方流,所以B为暖流。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读北半球1月份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回答以下问题。‎ ‎18. 有关甲、乙气压中心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为亚洲高压,因空气强烈受热收缩下沉而形成 B. 甲切断的气压带是副热带高气压带 C. 乙为阿留中低压,其中心盛行下沉气流 D. 乙为被保留在太平洋上的副极地低气压带 ‎19. 此季节,有关丙、丁两地的风向或成因表述正确的是(   )‎ A. 丙地盛行东南风,温暖湿润 B. 丁地盛行西北风,寒冷干燥 C. 丙地风向的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D. 丁地风向的成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答案】18. D 19.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大气环流。‎ ‎【18题详解】‎ A. 甲为亚洲高压,因空气强烈受冷收缩下沉而形成,不是受热。故A错误。‎ B. 甲为高压,被它切断的气压带是副极地低气压带,高压不能切断高压带。故B错误。‎ C. 乙为阿留中低压,其中心盛行上升气流,因为空气上升才能形成低压。故C错误。‎ D. 甲为高压,使得低压带仅仅保留在海洋上,所以乙为被保留在太平洋上的副极地低气压带。故D正确。‎ 本题正确答案为D。‎ ‎【19题详解】‎ 因为亚欧大陆被冷高压控制,所以此季节为北半球的冬季。‎ A. 首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然后风向向右偏,可以判断出丙地盛行西北风,这与我国冬季盛行西北风是一致的,西北风来自大陆内部寒冷中心的蒙古-西伯利亚地区,所以性质为寒冷干燥。故A错误。‎ B. 首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然后风向向右偏,可以判断出丁地盛行东北风,这与南亚季风冬季盛行东北风是一致的,其性质为低温少雨。故D错误;‎ C. 蒙古-西伯利亚高压的形成就是因为冬季大陆受冷快,形成冷高压,所以丙地风向的成因也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故C正确;‎ D. 丁地此时东北风风向的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丁地夏季的西南风的成因才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故D错误。‎ 本题正确答案为C。‎ ‎20. 造成我国南方某些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主要有( )‎ A. 总量不足 B. 地区分布不平衡 C. 季节分布不均 D. 水质污染 ‎【答案】D ‎【解析】‎ ‎【详解】‎ 我国南方降水丰富,理论上不缺乏水资源,部分地区缺水主要来自于水质污染。故选D。‎ ‎21.下面四幅图表示的热力环流中,不正确的是(  )‎ A. B. ‎ C. D. ‎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热力环流的应用。‎ ‎【详解】近地面温度高气体膨胀上升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温度低气体收缩下沉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大气在水平方向上从高压流向低压,从而形成热力环流,A图相反,故不正确,A符合题意;夜晚陆地气温低,气流下沉,形成高压,吹陆风,故B正确但不符合题意;白天山坡气温高,气流上升,山谷气温低,气流下沉,形成谷风,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城市气温高,气流上升,近地面从郊区吹向城市,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A。‎ ‎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渗水、蓄水、净水,干旱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2019年6月25日,西安市政府网站公布了《西安市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根据方案西安将实现海绵城市由科研向产业转换,未来将西安市建设成为我国西北地区独具地理区域特点的海绵城市典范。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2. 西安市建设“海绵城市”对水循环的影响是( )‎ A. 减少大气湿度 B. 减少植物蒸腾 ‎ C. 减少地下径流 D. 增加下渗 ‎23. 西安市建设“海绵城市”,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主要有( )‎ A. 减轻酸雨危害 B. 防止沙漠化 ‎ C. 提高地下径流水位 D. 减轻土壤侵蚀 ‎【答案】22. D 23. C ‎【解析】‎ ‎【22题详解】‎ ‎“海绵城市”的建设,使下渗量增多,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多,D正确,C 错;“海绵城市”使城市绿地增多,植物蒸腾增强,当地空气变得湿润, A、B错。故选D。‎ ‎【23题详解】‎ ‎“海绵城市”的建设,使下渗量增多,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多,提高地下水位,C正确;“海绵城市”不能减轻酸雨危害,A错;西安离西北地区荒漠化严重区域较远,荒漠化现象不突出,B错。城市里硬化路面较多,“土壤侵蚀”相对较轻,减轻土壤侵蚀不是主要影响,D错。故选C。‎ ‎2018年12月1日,一股较强冷空气自西向东影响我国,北方多地发布寒潮蓝色预警。下表为新疆乌鲁木齐城区11月30日~12月3日的部分天气信息资料。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4. 11月30日~12月3日,新疆乌鲁木齐城区( )‎ A. 气温持续降低,每日降温幅度相同 B. 气温维持在0℃以下 C. 风力由强变弱的趋势 D. 降水逐渐增多 ‎25. 此次寒潮天气属于( )‎ A. 温带气旋天气 B. 热带气旋天气 ‎ C. 暖锋天气 D. 冷锋天气 ‎【答案】24. C 25. D ‎【解析】‎ ‎【24题详解】‎ 根据表中数据进行判断,11月30日至12月3日期间,气温总体下降,但是12月2日和12月3日两天的气温相同,且每日降温的幅度不同因此A错误;11月30日最高气温大为7℃,B错误;期间风力6-7级减少到小于3级,C正确;期间降水量经历少-多-少的过程,D错误,综上分析本题选择C。‎ ‎【25题详解】‎ 本题考查天气系统的判断,此次寒潮来袭给乌鲁木齐带来强降温、大风和中雪天气,属于北方强冷空气南侵,属于冷锋天气系统,故选D。‎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26.读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气压带的名字:A______ B______ C______ D______。‎ ‎(2)写出图中风带的名字H________ I______ J______。‎ ‎(3)A气压带控制下的天气_______(晴朗还是阴雨);B气压带控制下的天气_______(晴朗还是阴雨)‎ ‎【答案】(1)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2)东北信风 盛行西风 极地东风 (3)阴雨 晴朗 ‎【解析】‎ ‎【分析】‎ 本替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详解】(1)此题考查气压带的分布:0°赤道附近为赤道低气压带;30°附近为副热带高气压带;60°附近为副极地低气压带;90°附近为极地高气压带。且南北半球对称分布,因此A为赤道低气压带;B为副热带高气压带;C为副极地低气压带;D为极地高气压带。‎ ‎(2)此题考查风带的分布:0-30°之间近地面的风带是信风带,北半球风向是东北风,南半球风向是东南风;30-60°之间的近地面风带是西风带,北半球风向是西南风,南半球风向是西北风;60-90°之间的近地面为极地东风带,北半球的风向为东北风,南半球风向是东南风,据此判断H为东北信风带;I为盛行西风带; J极地东风带。‎ ‎(3)本题考气压带对降水的影响,A为赤道低气压带,终年盛行上升气流,带来阴雨天气;B气压带为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带来晴天。‎ ‎27.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___形成的;图甲中,B地空气_____(上升或下沉),其近地面气温_____(高于或低于)A地。‎ ‎(2)请将甲图中①、②、③、④处的气压值按由大到小排列_____。‎ ‎(3)促使甲图中①、②之间大气发生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_____。‎ ‎(4)乙图所示的海陆间热力环流现象通常出现在_____(白天或夜晚)。如果乙图代表的是季风环流,则代表的是____(冬季或夏季)。‎ ‎【答案】(1)冷热差异 上升 高于 (2)①②④③ (3)水平气压梯度力 (4) 夜间 冬季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热力环流的基本知识,难度较低,结合教材所学知识即可解决。‎ ‎【详解】(1)热力环流是由于近地面冷热不均,引起大气的垂直运动,热的地区空气上升,冷的地方空气下降,引起水平方向气压差异,导致空气水平运动,形成热力环流。由图可知,空气在水平方向上由AC流向B,证明B地气压较低,因此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气温较高。‎ ‎(2)由图可知,②为低压,则①为高压,盛行下沉气流,高空③为低压,④为高压,因此气压由大到小排列为①②④③。‎ ‎(3)空气水平运动的动力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4)由图可知,此时近地面风由陆地吹向海洋,此时陆地气压较高,海洋气压较低,则陆地气温较低,海洋气温较高,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出现的时间为晚上或者冬季。‎ ‎28.2005年是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郑和下西洋比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远洋航行早了近100年,完成下列各题。‎ ‎(1)为了利用盛行风和洋流顺风顺流航行,郑和下西洋一般选择_______(填冬或夏)季节出发。此时印度洋的季风环流为_______(顺时针或逆时针)郑和7月返航时,途经北印度洋受_______风(填风向)影响顺风顺水航行,途经我国东部海域时,受_______风(填风向)影响顺风顺水航行。‎ ‎(2)哥伦布1492年8月3日首次远洋航行,此时家乡意大利(地中海气候)的气候特征_______。‎ ‎【答案】(1)冬 逆时针 西南 东南 (2) 炎热干燥(高温少雨)‎ ‎【解析】‎ ‎【分析】本题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详解】(1)为了利用盛行风和洋流顺风顺流航行,郑和下西洋一般选择冬季出发,此时印度洋洋流在东北季风的吹拂下,呈逆时针旋转。返航时,途径北印度洋时是夏季,受西南风影响顺风顺水航行,途经我国东部海域时,受东南风影响顺风顺水航行。‎ ‎(2)哥伦布1492年8月3日首次远洋航行,此时北半球是夏季,家乡意大利(地中海气候)收副热带高压控制,气候特征是炎热干燥。‎ ‎29.请简述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答案】洋流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促进高低纬度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平衡;暖流增温增湿,寒流降温减湿。‎ 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在寒暖流的交汇处,一般是冷水性鱼类和暖水性鱼类聚集的海域。同时,当寒暖流交汇时,冷暖海水发生搅动,引起上下层海水对流,下层营养物质被带到表层,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吸引大量鱼类,形成渔场。‎ 洋流对航海事业的影响:顺洋流航行可以节约燃料,加快速度;逆洋流航行则减慢航速,多耗费时间和燃料。‎ 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洋流可以把某个海域的污染物质带到其他海域,加快净化速度;但使其他海域因此而受到污染,使污染范围扩大。‎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结合教材知识进行回答。‎ ‎【详解】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气候的影响,主要影响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由于洋流的性质不同,因此对流经沿岸地区气候的影响也不同,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要高,叫暖流,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例如,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就是直接得益于暖湿的北大西洋暖流。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洋流,水温比流经海区温度低,叫寒流。寒流对沿岸荒漠环境的形成起降温减湿作用。例如,沿岸寒流对澳大利亚西海岸、秘鲁太平洋沿岸荒漠环境的形成起了一定作用。‎ ‎(2)洋流对生物分布的影响。教材中只提到洋流与渔场的关系,洋流和渔场分布有密切的关系。鱼类经常性的饵料是浮游动物,浮游动物依靠浮游植物生活,而浮游植物的分布又由营养盐类的多寡来决定。海底营养盐类一般较丰富,怎样才能把海底营养盐类上升到表层呢?寒暖流交汇和上升流都能把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寒、暖流相汇处,海水受到扰动,引起上下翻腾,于是把下层丰富的营养盐类物质带到表层,促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各种鱼类都集中到这里来觅食,这就形成了渔场。世界著名的三大渔场都分布在寒暖流交汇的海区。黑潮和亲潮(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的海区形成西北太平洋渔场(日本北海道渔场) ;北大西洋暖流与东格陵兰寒流,以及挪威暖流与北极寒流的交汇处形成东北大西洋渔场;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寒流的交汇处的海区形成西北大西洋纽芬兰渔场;我国著名的舟山渔场则分布在台湾暖流与大陆沿岸交汇的海区;秘鲁渔场则是上升流把下层的营养盐类带到表层而形成的。‎ ‎(3)洋流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表现在陆地上的污染物进入海洋以后,洋流可以把近海的污染物携带到其他海区,这样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加快了净化速度,但是别的海域也可能因此受到污染,使污染范围扩大。‎ ‎(4)此外,洋流对航海事业的影响是很明显的,海轮顺着洋流航行可提高速度,省时间、省燃料;逆着洋流航行的速度慢,多耗费时间和燃料。‎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