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7 发布 |
- 37.5 KB |
- 2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地理新导学大一轮课件:必修①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学科关键能力提升5课件(人教版,江苏专用)(24张PPT)
学科关键能力提升 5 必修① 第五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典 例 1 读 “ 某地区地质图 ” ,回答 (1) ~ (2) 题。 (1) 图示地区经历过的主要地质过程依次是 A. 固结成岩 — 岩浆侵入 — 褶皱运动 — 侵蚀搬运 B. 地壳抬升 — 侵蚀搬运 — 岩浆侵入 — 褶皱运动 C. 固结成岩 — 褶皱运动 — 岩浆侵入 — 侵蚀搬运 D. 褶皱运动 — 岩浆侵入 — 侵蚀搬运 — 地壳抬升 一、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 解析 根据 图中岩层形态可知,图示地区经历过的主要地质过程先是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层,然后受内力挤压,发生褶皱运动,岩层弯曲;后来又有岩浆侵入,形成岩浆岩层,地表沉积岩层和岩浆岩层缺失,说明发生侵蚀搬运过程, C 对。 解析 读图,图中 ① 岩层处被侵蚀成谷地, A 错 。 ② 岩层处形成山岭,抗风化侵蚀能力最强, B 对 。 ③ 是后来沉积形成, C 错 。 ④ 岩层没有出露地表,无法判断, D 错。 (2) 图中显示抗风化侵蚀能力最强的地层是 A.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 思考: 你从上图中解读到了哪些与本章相关的信息? 答案 岩层新老关系的判断:沉积岩中位置越靠下,其岩层年龄越老;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侵入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地质构造 ( 褶皱 ) 的形成以及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地质过程的判断。 典例 2 读 “ 全球地壳运动速度矢量 ( 矢量是一种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 ) 图 ” ,完成 (1) ~ (2) 题。 (1) 由图中信息可以判断 A. 板块边界的运动速度大于板块内部 B. 同一板块内部运动速度相同 C. 箭头线越长表示地壳越稳定 D. 太平洋板块最不稳定 √ 解析 由 图示可以看出,太平洋板块内部运动速度很大, A 错 ; 图 中各板块内部的运动速度并不相同, B 错 ; 箭头 线越长表示地壳运动越快,地壳越不稳定, C 错 ; 太平洋板块 运动最快,最不稳定,选项 D 正确。 (2) 关于图中四地地壳运动特征示意图,正确的是 A. 甲 B . 乙 C . 丙 D . 丁 解析 甲在太平洋板块内部,太平洋板块是由其中部海岭向两侧移动, A 错 ; 乙 是印度洋中部海岭,是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间的张裂带,不是俯冲带, B 错 ; 丙 是大西洋中部海岭,是非洲板块与美洲板块间的张裂带, C 正确 ; 丁 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间的俯冲带, D 错。 √ 思考: 你从上题材料中获取和解读到哪些与本章相关的信息? 答案 板块位置;板块类型 ( 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 ) ;板块边界类型;板块运动与地貌的形成。 典例 3 下 图为 “ 河流阶地形成示意图 ” 。读图,回答 (1) ~ (2) 题。 (1) 图中河流阶地的形成过程是 A. 先地壳抬升,后流水侵蚀 B. 先地壳下降,后流水侵蚀 C. 先流水沉积,后地壳抬升 D. 先流水沉积,后地壳下降 √ 解析 地壳运动 是间歇性的,在地壳相对稳定期间,河流以侧蚀作用和堆积作用为主;在地壳上升运动期间,河流以下切侵蚀作用为主。这样就在河谷两侧形成多级阶地。图中河流阶地先流水沉积,后地壳抬升。 解析 当河流流经地区的地壳上升时,河床纵剖面的比降加大,水流侵蚀作用加强,使河流下切形成阶地,图中一级阶地比二级阶地形成晚,河谷不断变宽,阶地不适于建设大型港口,河床海拔逐渐升高,所以 D 正确。 (2) 图中 A. 一级阶地比二级阶地形成早 B. 河谷不断变窄变深 C. 阶地适于建设大型港口 D. 河床海拔逐渐升高 √ 思考: 你从上题材料中获取和解读到哪些与本章相关的信息? 答案 河流的侵蚀和堆积作用与地壳运动的关系。 二、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 典例 4 下图为 “ 某旅游爱好者于 9 月下旬拍摄到的沙漠日出景观图 ” 。读图,完成下题。 图示区域盛行风向最可能是 A. 东南风 B . 西北风 C. 西南风 D . 东北风 √ 思考: 在解答上题时,你调用了哪些知识,用到了哪些技巧? 答案 9 月下旬,日出方位大约在正东;新月形沙丘迎风坡缓,背风坡陡。 参照太阳方位,画出四个基本方向,再画出风向箭头 ( 技巧 ) 。 典例 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海拔 1 200 米的盘吉尔塔格山岩体多为火山岩,岩石中含丰富的碳酸钙,形成独特的火成岩石林景观 ( 如图 ) 。据此完成 (1) ~ (2) 题。 (1) 该地岩石主要由 A. 流水挟带泥沙固结形成 B. 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形成 C. 大规模的海陆变迁形成 D. 干旱区风化物沉积形成 解析 由材料可知,图中岩体多为火山岩,火山岩是岩浆向上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形成的,故选 B 。 √ (2) 形成该石林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物理风化和风力堆积 B. 冰川侵蚀和流水侵蚀 C. 风力侵蚀和流水侵蚀 D. 流水侵蚀和风力堆积 解析 图中火成岩石林景观的形成首先是岩浆向上喷出地表冷却凝固形成火成岩,再经过地壳运动,向上抬升使该地凸出地表,最后通过外力的风化、侵蚀 ( 风力侵蚀和流水侵蚀 ) 形成,故选 C 。 √ 思考: 解答上题时,你调用了哪些知识? 答案 组成该山体的火山岩为岩浆冷却凝固形成;该山位于新疆,气候干旱,且海拔不高 (1 200 米 ) ,主要受到风力侵蚀作用;从景观图知,该山棱角分明,由材料知,岩石富含碳酸钙,可见受到较强流水溶蚀作用;综合分析,该地兼具风力侵蚀和流水侵蚀。 典例 6 下 图是 “ 我国东南地区某河流顺直河道附近的地质剖面图 ” 。完成 (1) ~ (2) 题。 (1) 该河流的流向是 A. 自东南向西北 B . 自东北向西南 C. 自西南向东北 D . 自西北向东南 √ 解析 读 图 可知 , 河流有东南岸和西北岸 , 所以河流流向为东北 — 西南或者西南 — 东北 , 根据河流中的沉积物在东南岸 , 说明该岸为沉积岸 , 西北岸为侵蚀岸 , 北半球河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侵蚀右岸 , 淤积左岸 , 所以河流由东北流向西南 , 故选 B 。 (2) 近年来, M 处出现丰水期水位下降,沉积物减少的趋势,其原因最可能是 A. 上游拆除水电站 B . 上游城市化进程加快 C. 下游整治疏通河道 D . 下游修建跨河大桥 √ 解析 上游拆除水电站,会导致流量增加,泥沙在水库附近沉积的少,带到下游的多, A 错 。 上游 城市化进程加快,水土流失会加剧,泥沙含量增加, B 错 。 下游 整治河道,排水能力增强,泥沙沉积减少, C 对 。 下游 修建跨河大桥,与泥沙淤积量无关, D 错。故选 C 。 思考: 解答上题,你调用了哪些知识?用到了哪些技巧? 答案 (1) 我国的河流,右岸侵蚀,左岸堆积。 参照指向标画出基本方位和河流流向,即可知河流流向 ( 技巧 ) 。 (2) 丰水期水位下降,沉积物减少,可能有两种原因:一是上游来水来沙量减少,二是本河段及下游排水排沙能力增强。第一种可能是因为上游地区植树种草或修建了水库,保持水土或蓄水拦沙;第二种可能是因为下游疏通河道,增大落差或修直河道,从而增大流速。 三、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 答案 表现形式:外力作用,如流水侵蚀、流水沉积;内力作用,如地壳抬升 ( 或地壳运动 ) 。 典例 7 阅读 图文材料,完成下题。永定河沿岸的耕地多分布在河流阶地上 ( 下图 ) 。阶地的形成首先是河流侧向侵蚀,使谷地展宽;汛期时,河流带来的泥沙大量在沿岸堆积,形成宽阔的河漫滩;最终经过地质作用使原有河漫滩形成阶地。 说出河流阶地形成过程中地质作用的具体表现形式。 答案 第一步从堆积的角度描述形成河漫滩的外力作用;第二步从内外力共同作用的角度分析河漫滩变为阶地的地质作用。 思考: 解答上题,你想从哪些方面描述? 典例 8 下图是 “ 我国东部地区某河流示意图 ” 。读图,完成 (1) ~ (2) 题。 (1) 分析 AB 截面河谷深邃的原因 。 答案 位于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裂隙发育;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流水侵蚀作用强。 (2) 分析 CD 截面所在河段成为 “ 地上 河 ” 的原因。 答案 河道弯曲,流速较缓,导致泥沙沉积;人为加高堤坝。 思考: 解答上题,你想从哪些方面分析和描述? 答案 由于缺少地形、地势信息,只能依据剖面图和结论逆推落差和流速。 AB 处可对背斜部位进行分析; CD 处可根据河流形状来分析。 学科关键能力提升 5 必修① 第五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