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一轮复习人教版精品资料专题16-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教学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年一轮复习人教版精品资料专题16-1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教学案)-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资源调配及相关工程的建设情况。 3.资源跨区域调配对输出地和输入地的影响。 一、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及影响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 2.西气东输工程概况 (1)西气东输的原因 ①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能源相对贫 乏,但需求量大;西部地区受经济水平的限制,丰富的能源得不到充分开发利用。 ②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我国能源构成中以煤炭为主,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 北煤南运给我国的铁路和公路运输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③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我国天然气资源分布总体特征是西多东 少,北多南少。 (2)西气东输的线路 ①一期工程线路:由新疆塔里木盆地的轮南油气田,经甘、宁、陕、晋、豫、 皖、苏最后到达上海。 ②二期工程线路:主干由新疆霍尔果斯口岸,向西与中亚天然气管道相连, 南至广州。 3.西气东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对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①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②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2)对东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①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状况,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②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及用户管网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3)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东西部的协调发展 将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与东部地区的经济、技术优势合理配置,利于东、西 部地区协调发展。 (4)对环境的影响 ①东部地区:天然气部分代替煤炭,有利于改善大气质量。 ②沿线农村地区:推广使用天然气,缓解因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 【易错提醒】 1.天然气是清洁能源,但并非没有污染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仅为煤的 40%左 右,相对于煤炭、石油等能源来说,具有使用安全、热值高、洁净等优势。但天 然气并非没有污染,只是污染较轻。 2.城市分布并非是影响西气东输管线走向的唯一因素 城市分布决定了天然气市场消费量,是最重要的经济因素,但地形、地质、 河流、补充气源等也影响管线的走向。 【知识拓展】我国能源进口战略通道 (1)西北通道:中哈原油管道和途经中、土、哈、乌四国的中国—中亚天然 气管道。(该通道与我国西气东输三线工程的实施密切关联) (2)西南通道:中缅原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 (3)东北通道:中俄原油管道和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 (4)海上通道:经马六甲海峡、中国南海运往中国的原油和液化天然气海运 通道。 (5)中巴油气管道(瓜达尔港—喀什)有望成为第五大能源战略通道。 【要点突破】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 资源跨区域调配是在经济、社会发展必需的前提下进行的,根本原因是能源 资源生产与消费的地区差异,而且已经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分析往往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经济、社会发 展条件与资源配置状况入手。如下表: 2.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 对资源跨区域调配意义的分析要从资源调入地区和资源调出地区的资源、经 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态环境改善等方面入手。分析如下: 意义 方面 对调入地区 对调出地区 资源 缓解资源短缺问题 促进资源开发 经济 促进资源消费结构的调整 形成资源相关产业链,增加经济 收入 社会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设施 的完善 带动地区城市化发展,提高生活 水平 生态环 境 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 活水平 利于生态环境保护 二、我国重要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读我国重要的资源调配工程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重要的资源调配工程 (1)工程名称:甲为西电东送工程;乙为南水北调工程;丙为西气东输工程。 (2)工程目的:甲、丙主要为我国东部地区输送能源资源;乙主要为我国北 方地区提供水资源。 2.工程基本特点 (1)南水北调 中线:主要从丹江口水库输水到华北 西线:主要从长江上游输水到我国西北 (2)西电东送 ①A 地区资源以煤炭为主,电力调配工程输出以火电为主。 ②B 地区建有我国最大的水电站三峡水利枢纽,电力调配工程输出以水电为 主。 ③C 地区能源资源有煤炭、水能,能源调配工程输出既有水电,也有火电。 3.区域经济发展决定资源调配工程建设 (1)能源调配工程的目标市场主要是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速度 快,对能源需求量大。 (2)电力能源的调入,最突出的环境效益是保护和改善大气质量。 【知识拓展】 晋煤外运 类型 主要线路 东西运 煤通道 通往东北 集通线、京包—京沈线 通往 华北 京包—京沈线、大秦线(在秦皇岛港出海)、神骅线(在黄骅港 出海)、焦作—兖州—日照线(在日照港出海)、石太—京石—京沪 线(在天津港出海)、陇海线(在连云港出海)等 南北运煤通道 宝成—成昆线、同蒲—太焦—焦柳线、京广线、京九线、京 沪线 沿海运煤通道 以海港为枢纽 【要点突破】 1.南水北调 (1)南水北调三线方案比较 线路 西线 中线 东线 调水源地 在长江上 游通天河和支 流雅砻江、大渡 河上游筑坝建 库 加坝扩容后的丹 江口水库,后期三峡水 库输水到丹江口水库 长江下游江苏扬州附近 线路走向 开凿穿过 巴颜喀拉山的 输水隧道,调长 江水入黄河上 游 沿唐白河流域西 侧过秦岭后,经黄淮海 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 以西过黄河,沿京广铁 路西 侧继续北上,基本 上可以自流到京、津 利用大运河提水北送,连 接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 东平湖。然后分两路:一路向 北,经隧道穿越黄河至天津; 另一路向东,经济南,输水至 胶东地区 可调水量 较小 较大 大 源地水质 最好 较好 差 地形、地势 的影响 地形复杂, 工程量大 虽然地势较复杂, 但地势南高北低,水可 自流向北 黄河以南需动力提水,黄 河以北可顺地势北流 (2)南水北调工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有利影响:有利于回补地下水;遏制因缺水造成的生态环境恶化,保护湿 地和生物多样性。 ②不利影响:中线和东线使北方灌区土壤产生次生盐渍化;中线还会对汉江 中下游的水位、流量等产生较大影响。 2.西电东送 线路(主力电源) 对输入地的影响 对输出地的影响 北线:晋、陕、内蒙古(火电)和 黄河上中游(水电)→环渤海地区 ①缓解能源紧张局 面,促进经济发展; ②改善能源结构,减 轻环境污染; ③减轻铁路运输压 力 ①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 优势; ②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 加就业机会; ③缩小东西部差距,对社 会安定起重要作用 中线:三峡和金沙江(水电)→华 东地区 南线:乌江、澜沧江、南盘江、 北盘江、红水河(水电)和黔、滇(火 电)→珠江三角洲地区 【知识拓展】世界著名的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1)美国北水南调 加利福尼亚北水南调工程最为著名。加利福尼亚北部湿润,南部地势平坦, 光热条件好,是著名的阳光地带,但干旱少雨,通过调水,加利福尼亚州的洛杉 矶等城市的生活和工农业用水得到了保证。 (2)埃及西水东调 从尼罗河三角洲地区,引尼罗河水向东穿过苏伊士运河,到达干旱的西奈半 岛。通过调水,苏伊士运河西岸将新增耕地 380 万亩,促进当地的发展和繁荣。 (3)澳大利亚东水西调 澳大利亚政府在大分水岭东侧河流上游修建水利工程,通过自流或抽水,将 东坡河水一部分调入西侧墨累—达令盆地。这些水利工程不仅可以供水,还可利 用落差发电供应东部城市。 (4)以色列北水南调 把北方较为丰富的水资源输送到干旱缺水的南方。利用南部充足的光热条 件,发展水果、蔬菜、花卉等产业,使之成为国家赚取外汇最多的产业之一。 高频考点一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背景分析 读下图,回答 1~2 题。 1.第一条西气东输管道没有直接在东南直出甘肃,而是绕道宁夏、陕西北 部与山西,其主要原因是( ) A.节约管道建设成本 B.带动宁夏、陕西等地的经济发展 C.补充气源 D.保护东部的生态环境 2.图中反映出我国油气分布与消费方面的特征是( ) A.油气资源分布西多东少 B.油气资源分布西少东多 C.油气消费西多东少 D.油气消费东西平衡 【变式探究】2015 年 9 月,俄罗斯批准了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俄方区段“科 维特卡—萨扬斯克—伊尔库茨克”建设项目。读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走向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1)试从自然条件方面分析俄罗斯在东线天然气管道铺设时需要克服的困 难。 (2)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部分路段采用地下埋设,试分析其优点。 (3)说出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经过大庆和上海的原因。 【解析】第(1)题,俄罗斯在东线天然气管道铺设时需要克服的困难可从气 候、土壤、地形、交通等方面回答。第(2)题,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部分路段采 用地下埋设,其优点主要从保护耕地资源和保证管道运输安全等方面回答。第(3) 题,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经过大庆的原因可从利用当地基础设施、补充气源等方 面分析,经过上海的原因主要从市场需求等方面回答。 【答案】(1)气候寒冷;多年冻土;地形复杂;交通不便等。 (2)保护耕地资源;保证管道运输安全。 (3)经过大庆的原因:利用当地基础设施;补充气源。经过上海的原因:市 场需求量大。 高频考点二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特点及影响 兰郑长管道起于甘肃省兰州市,止于湖南省长沙市,途经甘肃、陕西、河南、 湖北和湖南 5 省 67 个县、市。该工程是国家实施西油东送、北油南调战略工程 的具体体现。读兰郑长输油管线示意图,回答 4~6 题。 4.兰郑长管道跨越的地形区包括( ) A.青藏高原 B.黄土高原 C.四川盆地 D.内蒙古高原 5.在沿途的配套油库中,中石油投资 3.6 亿元打造的郑州油库扩建工程, 在河南 7 个油库中容量最大。扩建郑州油库的主要原因是( ) A.地理位置优越 B.交通便捷 C.市场需求量大 D.运营成本低 6.修建兰郑长输油管线的积极意义有( ) ①实现西部资源与石油消费地区供需的对接 ②有利于油品安全、平衡、高 效运输 ③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能源短缺问题 ④为国家的能源安全战略部署提 供保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方法技巧】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分析方法 我国先后实施了若干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如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 输等,而这些问题亦成为地理学科中较重要的问题。要掌握此类问题,需按以下 思路进行分析: 1.跨区域调配资源原因的分析思路 (1)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 ①资源的地区分布差异。 ②资源的地区供求关系差异。 ③资源在区域间一般不具流动性。 (2)调入地资源紧张的原因: ①本地少。 ②消耗量大(工农业发达,人口密集)。 ③利用不合理(浪费、污染)。 2.解决该资源短缺途径的分析思路 开源节流(资源跨区域调配,寻找替代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防治生态 破坏和环境污染)。 3.跨区域资源调配线路选择的分析思路 (1)稳定的资源供应和市场消费能力。 (2)新建线路短、施工难度小、建设成本低。 (3)安全系数高。 (4)对沿线自然环境的影响小。 【变式探究】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缅油气管道分布图。 材料二 中缅油气管道是继中亚油气管道、中俄原油管道、海上通道之后的 第四大能源进口通道。2013 年 7 月 28 日中缅油气管道(从中东进口,再通过管道 输送)开始向中国输送天然气。 (1)结合图文材料从地质、地形和气候角度分析中缅油气管道缅甸段工程建 设不利的自然条件。 (2)与传统的海上油气运输航线相比,铺设中缅油气管道有哪些好处? (3)试述中缅油气管道的开通对我国能源安全与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 【答案】(1)位于板块交界附近,地壳活动频繁,岩石破碎;经过众多山地 河流(或山河相间的地形),地势起伏大;雨季多暴雨,容易引起滑坡和泥石流。 (2)可缩短运输距离和时间;增加油气运输量;不受天气、气候影响等。 (3)可增加我国能源供给的多样性,实现石油进口渠道多元化;减小能源风 险;保障能源安全;可增加中国和缅甸的经济贸易联系;缓解我国能源紧张状况 等。 高频考点三 南水北调工程分析 下图为华北某城市 2003 年和 2013 年供水、用水对比图。读图,回答 1~2 题。 1.与 2003 年相比,2013 年( ) ①水资源循环利用率提高 ②供水总量增大 ③用水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④生活用水增幅最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南水北调对该市的影响有( ) ①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②水资源短缺得到解决 ③降低用水的使用成本 ④利于减少地下水的开采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变式探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把长江的水调往北方的调水工程,调水线 路主要为大运河。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线路图,完成第 3~4 题。 3.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①可以解决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 ②有利于改善丙地大运河航运条件 ③丙至戊段可以自流引水 ④可缓解戊地的用水紧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长江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可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 B.可促使长江的泥沙向海洋输送 C.可降低甲地咸水入侵发生的可能 D.可改变长江口外海洋潮汐的规律 高频考点四 西电东送工程分析 据估计到 2020 年,由于高强度超高压输电技术发展,我国跨区域输电量将 占到发电总量的 6%。下图为我国 2020 年分区域发电装机容量构成模拟图。读图, 完成 5~7 题。 5.据图可知,2020 年( ) A.风电快速发展,将成为我国最主要的电力来源 B.东北地区水电比重较大,占比仅小于华中地区 C.电力能源结构地区差异较大,但仍以火电为主 D.华东和华中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电力消费区 6.据图可知,我国电力跨区调配的主要流入区是( ) A.华北、华东、华中 B.西北、东北、南方 C.东北、华北、南方 D.华北、华东、南方 7.电力的跨区域调配,对调出区环境的影响是( ) A.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B.增加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排放,环境污染加剧 C.促进资源开发,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地方收入 D.开发利用清洁再生能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高频考点五 资源跨区域调配类题目 【命题特点】 命题视角 设问特点 分析区域资源调配的原因 常用“分析”“说明”“评价”“指出”“判断”等 行为动词引领,结合区域资源调配路线图及相 关统计图表点明设问方向及内容。 评价资源调配线路的选择 分析区域资源调配的意义或影响 山东省南部的南四湖,由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组成,是南水北 调东线工程的重要通道,沿湖地区工业以煤炭、电力、造纸为主。根据材料,结 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南四湖地理位置示意图。(下图) (1)分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后对南四湖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 (2)为了满足调水的水质要求,南四湖沿湖地区工业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1)南四湖水量增加,湖面扩大,使周围地区气候湿润;改善局部地区 的气候;利于水生生物的生长,增加生物的多样性;水量增加,利于通航;利于 发展养殖业及旅游业。 (2)禁止沿湖地区发展污水排放量较大的工业;加强工业污水处理技术及循 环使用;加强对沿岸工业监督检查,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方法技巧】 一、快解题按思维流程 解答资源调配类问题的主要思维流程总结如下。 角度一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其思维流程为: 角度二 资源跨区域调配线路的选择,其思维流程为: 角度三 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其思维流程为: 二、得高分用答题术语 1.资源跨区域调配原因 思考方向 满分术语 资源分布状况 ①资源地区分布不均; ②资源在空间上不具有流动性 资源消费状况 ①资源输出区:资源丰富,经济较落后,资源生产大于消费; ②资源输入区:资源缺乏,经济发达,资源生产小于消费 2.资源调配线路的选择 思考方向 满分术语 消费能力 稳定的资源供应和市场消费能力 线路长短; 施工难度 线路长(短),地质复杂(稳定),施工难度大(小),建设成本高(低) 对环境影响 线路经过生态稳定(脆弱)地区,避免(会)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 3.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 思考方向 满分术语 对调入区 的意义 环境意义 改善生态环境;缓解区域能源、资源的短缺;促 进资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社会经济意义 对调出区 的意义 环境意义 有利于环境保护;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带动 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社会经济意义 对两区域的协调发展 加强了区域间的交流;有利于带动文化、经济的 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有利于社会的繁荣和稳定 【变式探究】下图是美国的北水南调和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示意图,图中箭 头表示调水方向,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美国太平洋沿岸为什么北部水资源富余,南部水资源贫乏?造成澳大利 亚墨累—达令盆地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从工程建设的角度看,美国的北水南调和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哪个难 度大、投资高?理由是什么 (3)澳大利亚东水西调实施后,西部调入区出现土壤盐碱化加重的现象。请 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治理措施。 【答案】(1)①美国太平洋沿岸北部是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较多,南部是 地中海气候,降水较少;②南部城市和人口比北部多,水资源需求量大。墨累— 达令盆地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是农业生产需水量不断增大,且该地位于大分水 岭的背风坡,降水少。 (2)澳大利亚的东水西调难度大、投资高。理由:美国输水路线位于盆地, 与山脉走向一致;而澳大利亚输水路线与山脉相交,需开凿隧道,工程量大。 (3)西部调入区土壤盐碱化加重的原因:大量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治理 措施:①建设排水工程,做到有灌有排;②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③调整 种植结构,减少耗水量大的农作物种植面积等。 (2015·广东高考)山东省南部的南四湖,由微山湖、昭阳湖、独山湖、南阳湖 组成,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通道,沿湖地区工业以煤炭、电力、造纸为主。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南四湖地理位置示意图。(下图) (1)分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通水后对南四湖地理环境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 (2)为了满足调水的水质要求,南四湖沿湖地区工业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 【答案】(1)南四湖水量增加,湖面扩大,使周围地区气候湿润;改善局部地区 的气候;利于水生生物的生长,增加生物的多样性;水量增加,利于通航;利于 发展养殖业及旅游业。 (2)禁止沿湖地区发展污水排放量较大的工业;加强工业污水处理技术及循 环使用;加强对沿岸工业监督检查,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1.(2014·浙江文综,1~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把长江的水调往北方的调水工程,调水 线路主要为大运河。读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线路图,完成(1)~(2)题。 (1)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①可以解决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 ②有利于改善丙地大运河航运条件 ③丙至戊段可 以自流引水 ④可缓解戊地的用水紧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D (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长江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可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 B.可促使长江的泥沙向海洋输送 C.可降低甲地咸水入侵发生的可能 D.可改变长江口外海洋潮汐的规律 解析:南水北调工程是为了解决或缓解北方缺水的问题,必须保证水源地的水质不出现 问题,这样可以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A 项正确。南水北调,使得长江的径流入海量 相对减少,不会促使长江的泥沙向海洋输送,B 项错误。南水北调使长江的入海径流减少, 可能使甲地咸水入侵的概率加大,不会降低咸水入侵问题,C 项错误。长江口外海洋潮汐规 律是由日、月、地球相互间的作用力产生的,不会受南水北调工程的影响,D 项错。 答案:A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