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7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全国通用版:营造地表形态的学案Word版含答案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考情回顾 考纲展示 命题趋向 岩石圈物质循环 2016·江苏卷,21 1.地壳物质循环。 2.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1.以地质构造图为载体,考查地质构造的类型及其实践意义、不同地层的形成过程。 2.以景观图、统计图为载体,考查山地河流地貌的形成、特点及影响 内力作用与地貌 2017·天津卷,3;2017·江苏卷,5~6; 2016·北京卷,4;2016·浙江卷,5~6 外力作用与地貌 2017·全国卷Ⅱ,9~11;2016·全国卷Ⅰ,7~9;2016·天津卷,1~2 第13讲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1.内力作用 (1)能量来源 主要是地球内部__放射性元素衰变__产生的热能。 (2)表现形式及影响 表现形式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地壳 运动 水平运动 形成绵长的__断裂带__和巨大的__褶皱山__ 垂直运动 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__海陆变迁__ 岩浆活动 岩浆只有喷出地表才能直接影响地表形态 变质作用 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3)结果:使地表变得__高低不平__。 2.外力作用 (1)能量来源:主要是__太阳辐射能__。 (2)主要表现形式 表现 影响因素 作用 温度、水、__生物__ ①使岩石发生__崩解__和__破碎__; 风化作用 ②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条件 侵蚀作用 水、冰川、空气等 ①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进行破坏; ②常使被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并在原地形成__侵蚀__地貌 搬运作用 风、__流水__、冰川等 ①移动风化或侵蚀的产物; ②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大量物质 堆积作用 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 被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 (3)结果:使地表起伏状况趋向于__平缓__。 3.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主要的岩石类型 A为__侵入__型岩浆岩,B为__喷出__型岩浆岩,C为__沉积__岩,D为__变质__岩。 (2)主要的地质作用 a代表__冷却凝固__作用,b代表__固结成岩__作用,c代表__变质__作用,d代表__重熔再生__作用。 一 内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1.地壳运动——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内力 运动类型 水平运动 垂直运动 岩层运动方向 地壳运动方向平行于地表,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化 地壳运动方向垂直于地表,使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 对地形的影响 形成断裂带和褶皱山脉 常形成高原、断块山及盆地和平原等地貌 举例 东非大裂谷、喜马拉雅山 台湾海峡的形成、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的变迁 相互关系 ①它们相伴发生;②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两者常有主次之分;③就全球而言,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2.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力作用 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态的塑造 岩浆活动 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 岩浆喷出冷凝形成火山 火山地貌,如富士山、夏威夷群岛、五大连池 变质作用 岩石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发生变质 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3.板块运动与地貌 板块运动 张裂 相撞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互挤压碰撞 大陆板块与大洋板块相互挤压碰撞 对地球面貌的影响 形成裂谷或海洋 形成高峻山脉和巨大高原 海沟、岛弧、海岸山脉 举例 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 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 马里亚纳海沟、亚洲东部岛弧、美洲西岸山脉 边界类型 图示 内力作用形成的典型地貌 (1)水平运动形成的典型地貌 ①喜马拉雅山:是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水平挤压作用,使岩层弯曲变形形成的褶皱山脉。 ②东非大裂谷:是由地壳强大的水平张裂运动,使岩层发生断裂而形成的。 (2)垂直运动形成的典型地貌 台湾海峡:在远古时代,台湾是与大陆相连的,约在几百万年前,由于地壳运动,部分陆地下沉,海水进入,形成台湾海峡,将台湾岛与大陆隔开。 [例1](2016·上海卷)火山是地球奉献给人类最伟大的奇观之一。据此完成(1)~(2)题。 (1)2016年,日本九州南部的樱岛活火山频频喷发。该火山形成于板块的消亡边界。下列火山中,同样形成于消亡边界的是( A ) A.南美大陆西部圣何塞火山 B.大西洋中脊上的冰岛海克拉火山 C.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火山 D.东非大裂谷中的乞力马扎罗火山 (2)樱岛火山岩浆喷出地表形成的岩石类似于( A ) A.黑色玄武岩 B.灰色石灰岩 C.褐色沉积砂岩 D.肉红色花岗岩 解析 第(1)题,南美大陆西部地处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多火山地震;大西洋中脊的火山、太平洋中部的夏威夷火山及东非大裂谷的火山都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A正确。第(2)题,黑色玄武岩是火山喷发形成的;石灰岩、砂岩都是外力作用形成的沉积岩;花岗岩是岩浆侵入形成的侵入岩。A正确。 特殊板块及地区分布 (1)澳大利亚、南亚、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斯里兰卡岛、塔斯马尼亚岛位于印度洋板块;中南半岛、东南亚、小亚细亚半岛、太平洋西部岛弧链位于亚欧板块;格陵兰岛、西印度群岛、火地岛属于美洲板块;马达加斯加岛属于非洲板块。 (2)冰岛——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大西洋“S”形海岭上——生长边界。 (3)新西兰南、北二岛——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消亡边界。 (4)科迪勒拉山系:海岸山脉和落基山脉为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安第斯山脉为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碰撞形成。 二 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1.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外力作用使地表形态更加丰富多彩,其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各种外力作用互为条件、紧密联系、共同作用,塑造各种地貌,其中侵蚀作用和堆积作用形成的地貌尤为普遍。 2.主要外力作用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外力作用 形成的地貌形态 分布地区 侵 蚀 作 用 风化作用 使地表岩石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注:土壤是在风化壳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普遍(例:花岗岩的球状风化) 外力作用 形成的地貌形态 分布地区 风力侵蚀 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 干旱、半干旱地区(例:雅丹地貌) 流水侵蚀 侵蚀 使谷地、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型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红色沙漠”“石漠化” 湿润、半湿润地区(例: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地表) 溶蚀 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 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地区(例:桂林山水、路南石林) 冰川侵蚀 形成冰斗、角峰、“U”型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等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例:挪威峡湾、中欧—东欧平原、千湖之国——芬兰) 海浪侵蚀 形成海蚀柱、海蚀崖、海蚀穴、海蚀平台等海蚀地貌 滨海地带 堆 积 作 用 冰川堆积 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流水堆积 形成冲积扇(出山口)、三角洲(河口)、冲积平原(中下游) 颗粒大、密度大的先沉积,颗粒小、密度小的后沉积(具有明显的分选性) 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例:黄河三角洲、恒河平原等) 风力堆积 形成沙丘(静止沙丘、移动沙丘)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 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例:塔克拉玛干沙漠里的沙丘、黄土高原的黄土) 海浪堆积 形成沙滩等海岸地貌 滨海地带 3.外力作用的影响因素及地区差异 (1)外力作用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 分析某一地区的主要外力作用类型,往往可以综合许多因素。 ①气候因素:主要从气温与降水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a.干旱、半干旱地区:昼夜温差大、降水少,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风化作用和风力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 b.湿润地区:降水丰富、地表径流量大,外力作用主要表现为流水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 ②地质地貌因素:主要分析基岩和地势两个方面的影响。 石灰岩地区,由于岩石易被溶蚀,故外力作用往往表现为流水的溶蚀作用。地势较高的地区往往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作用;地势较低的地区往往表现为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地势差异较大的地区往往表现为流水的侵蚀作用。 ③生物因素:主要分析植被覆盖率高低的影响。 植被覆盖率低的地区,往往以侵蚀、搬运作用为主;植被覆盖率高的地区,生物风化作用显著。 (2)不同区域外力作用的差异 ①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堆积地貌。 ②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堆积地貌。 ③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型谷、冰碛丘陵等地貌。 ④沿海地区多海水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 [例2](2016·全国卷Ⅰ)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1)~(3)题。 (1)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 C ) A.向陆地方向推进 B.向海洋方向推进 C.位置稳定 D.反复进退 (2)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 B ) A.形成新的贝壳堤 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 C.形成河口三角洲 D.迫使河流改道 (3)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 D ) 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 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 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 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 解析 第(1)题,贝壳堤是大量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所以,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位置相对稳定,这样大量死亡的贝类生物才能在海水的作用下在同一位置集中堆积形成贝壳堤。第(2)题,当一条贝壳堤形成后,海水搬运大量的泥沙在此堆积,意味着海岸线将向海洋推进,所以加大了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第(3)题,由图可知,渤海湾沿岸该地区形成了多条贝壳堤,且自西向东分布,反映了自陆地向海洋方向的海岸线变迁,同时说明河流向入海口输送了大量的泥沙。所以,入海口有大量泥沙沉积,导致海岸线多次变动。 三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岩石圈的物质在内外力作用下不断运动和变化,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周而复始,形成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可归纳为下面的模式: 原物质 地质作用 生成物质 岩浆 冷却凝固作用 岩浆岩 岩浆岩、变质岩和已生成的沉积岩 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 沉积岩 岩浆岩、沉积岩和已生成的变质岩 变质作用(高温、高压) 变质岩 各类岩石 重熔再生作用 岩浆 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技巧 (1)自岩浆始,至岩浆终,且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为岩浆岩。 (2)沉积岩与变质岩可以相互转化,有两个箭头指向的为沉积岩或变质岩。 (3)三大类岩石都可以在地下重熔再生,形成岩浆,所以有三个箭头指向的为岩浆。 2.三大类岩石的形成和用途 类型 形成 特点 常见岩石 有用成分举例 岩 花岗岩 浆 岩 侵入岩 地下岩浆在内力作用下,侵入地壳上部,冷却凝固而成 矿物结晶颗粒较大 花岗岩是坚固、美观的建筑材料;多种金属矿是工业生产的原料 喷出岩 地下岩浆在内力作用下,沿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冷凝而成 矿物结晶颗粒较小,有流纹或气孔 流纹岩、玄武岩、安山岩 沉 积 岩 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受到破坏,碎屑物质被搬运到低处沉积、固结而成岩石 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 石灰岩、砂岩、页岩、砾岩 石灰岩是建筑材料和化工原料;钾盐是化工原料;煤、石油是当前世界最重要的能源 变 质 岩 岩石受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影响,在一定温度、压力条件下使原来成分、结构发生改变而形成新岩石 片理构造 大理岩、板岩、石英岩、片麻岩 大理岩是建筑材料;铁矿石是钢铁工业的重要原料 [例3]下图中字母、数字代表地质作用。读图,回答(1)~(2)题。 (1)上图中图例甲、乙的岩石类型分别是( D ) A.变质岩、沉积岩 B.侵入岩、沉积岩 C.沉积岩、变质岩 D.沉积岩、喷出岩 (2)上图中字母与地质作用匹配正确的是( A ) A.E——变质作用 B.F——岩浆活动 C.G——地壳运动 D.H——固结成岩 解析 第(1)题,由图示信息知,甲岩石是由外力沉积作用而形成的,为沉积岩;乙岩石是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形成,乙岩石为喷出岩。第(2)题,侵入岩经过E而成为变质岩,E表示变质作用;侵入岩经F后被抬升出露地表,受外力侵蚀,说明F为地壳运动;G为固结成岩作用;沉积岩经H后变为岩浆,说明H表示的是重熔再生。 读下面景观图片,回答1~2题。 1.甲景观图的形成,突出反映了( B ) A.地壳的水平运动 B.地壳的垂直运动 C.剧烈的火山活动 D.外力的强烈侵蚀 2.乙图中地质构造及出露的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 ) A.岩层受挤压后被侵蚀 B.岩层受挤压后经沉积 C.岩层受张裂后被搬运 D.岩层受张裂后经沉积 解析 第1题,由甲图可知,景观悬崖壁立(是我国著名的华山景观),突出反映了地壳岩层沿断裂面相对上升形成的地貌。第2题,由乙图可知,岩层受挤压形成褶皱,褶皱一般埋藏在地下,只有经外力侵蚀或地壳上升后才出露地表。 下图示意长江口部分沙岛群演变过程。读图完成3~5题。 3.1880~1945年,①②③④四处侵蚀速率大于堆积速率的是( A ) A.① B.② C.③ D.④ 4.据河口沙岛群的空间演变趋势,推测长江河口地区一百多年来( D ) A.河口不断拓宽,河道不断变深 B.海水侵蚀作用大于河流堆积作用 C.北航道航行条件始终好于南航道 D.海平面上升速率小于泥沙沉积速率 5.近年来长江口水下沙洲淤积速度变慢,其原因可能是流域内( C ) A.河流输沙量增大 B.湖泊面积减小 C.植被覆盖率提高 D.降水强度变大 解析 第3题,读图,根据图例,比较1880~1945年的沙洲0米线位置,①处看不到1945年的沙洲0米线,说明侵蚀速率大于堆积速率,A项正确。②③④三处1945年沙洲0米线范围比1880年扩大,说明堆积速率大,B、C、D项错误。第4题,据河口沙岛群的空间演变趋势,长江河口地区,一百多年来河口沙洲面积不断拓宽,河口变窄,河道可能变深,A项错误;沙洲向海洋推进,海水侵蚀作用小于河流堆积作用,B项错误;北航道泥沙淤积多,航行条件始终比南航道差,C项错误;沙洲面积扩大,说明海平面上升速率小于泥沙沉积速率,D项正确。第5题,近年来长江口水下沙洲淤积速度变慢,其原因可能是流域内植被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减轻,河流含沙量减小,C项正确;河流输沙量减小,A项错误;降水强度变大会加剧水土流失,使河流含沙量更大,会加剧淤积,D项错误;河流含沙量减少,会减轻与长江干流相连的湖泊的淤积,使湖泊面积缩小趋缓,但是湖泊内泥沙对长江干流的含沙量影响不大,湖泊面积减小,不是长江含沙量减少的原因,B项错误。 (2018·安徽四校摸底)徐霞客曾不辞辛苦,长途跋涉来到腾冲,亲自登上打鹰火山,发现“山顶之石,色赭赤而质轻浮,状如蜂房,为浮沫结成者,虽大至合抱,而两指可携”。下图为打鹰火山地质剖面图,据此回答6~7题。 6.“山顶之石”属于( B ) A.侵入岩 B.喷出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岩石1质地致密且密度较大 B.火山形成前此地为向斜构造 C.在岩石2中可能找到古生物化石 D.石灰岩c的形成早于石灰岩d 解析 第6题,由材料信息可知“山顶之石”属于岩浆岩,根据“山顶之石”的颜色(赭赤,指红褐色)、密度(质轻浮)、外观(状如蜂房)可知,“山顶之石”属于喷出岩。第7题,由上题分析可知,岩石1为喷出岩,质轻浮,密度较小,排除选项A;火山形成前,此地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构造,排除B;岩石2紧邻侵入岩,属于变质岩,不可能找到古生物化石,排除C;在背斜构造里,中部岩层老,两翼岩层新,因此石灰岩c的形成早于石灰岩 d,故选D。 [例]下图示意在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的某监测剖面上,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起始点是位于海岸一侧的固定点。读下图,完成(1)~(2)题。(8分) (1)1975~2004年,该剖面近岸海域海底侵蚀、淤积的变化趋势是( ) A.持续淤积 B.先侵蚀、后淤积 C.持续侵蚀 D.先淤积、后侵蚀 (2)推测1992~1997年期间( ) A.黄河流域年均降水量增加 B.黄河入海年径流量减少 C.黄河流域植被覆盖率降低 D.黄河沿岸农业灌溉面积减少 [答题送检]来自阅卷名师报告 错误 致错原因 (1) 易错选B。不能根据不同年份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的距离分析堆积作用、侵蚀作用的不同特点 (2) 易错选A或C。对1992年~1997年间海域的主要外力作用形式及泥沙的来量多少不能作出正确判断 [解析] 第(1)题,若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以沉积为主,则海水变浅,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距离会越大。反之,若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以侵蚀为主,则海水变深,水深2米的位置与监测起始点距离会越小。图中两者距离在1975~1978年间扩大,此后总体减小,故先以淤积为主、后以侵蚀为主。第(2)题,1992~1997年期间两者距离缩小,说明泥沙沉积作用减弱,黄河入海泥沙减少,只有B项所述能出现这一现象。 [答案] (1)D (2)B (2016·江苏卷)中国山水画家多师法自然,其作品往往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下图为我国四幅山水画作品。读图回答1~2题。 1.画中描绘江南丘陵景观的是( D ) A.① B.② C.③ D.④ 2.画③中描绘的地貌类型形成原因是( C ) A.冰川作用、风力作用 B.流水作用、冰川作用 C.风力作用、流水作用 D.生物作用、流水作用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①图中的谷地平直,两岸壁立,呈“U”型,是冰川侵蚀地貌;②桂林山水,属于喀斯特地貌;③是沟谷发育比较好的地形,属于我国的黄土高原;④地形有一定的起伏,但是相对高度不是很大,属于丘陵地形。第2题,③地属于我国的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早期是风从西北地区吹来的尘埃沉积而形成的高原,后来主要是受到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 课时达标(十三) 马里亚纳海沟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沟,大约形成于6 000万年前。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a位置的地形为( B ) A.平原 B.大陆架 C.大陆坡 D.洋盆 2.下列地形与马里亚纳海沟成因相同的是( D ) A.地中海 B.阿尔卑斯山 C.东非大裂谷 D.喜马拉雅山 解析 第1 题,据右图所示,马里亚纳群岛附近应该为大陆架。大陆架是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一般在冰川期露出海面成为陆地, 在间冰期被海水淹没成为浅海。第2题,马里亚纳海沟是太平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形成的,喜马拉雅山是印度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之下形成的,两者都是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形成的。 冰楔作用是指在岩石裂缝内所含的冰融水经反复冻融,体积时涨时缩而造成岩层破碎的作用。读图回答3~4题。 3.冰楔作用属于外力作用中的( A ) A.风化作用 B.流水搬运作用 C.冰川侵蚀作用 D.流水侵蚀作用 4.图示现象在下列哪一地区表现最显著( C ) A.中南半岛 B.华北平原 C.青藏高原 D.山东丘陵 解析 第3题,岩石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地方,在温度变化、水、大气及生物的影响下发生的破坏作用,叫做风化作用。冰楔作用属于水对岩石的物理破坏作用,应为风化作用。第4题,该现象是由冻融交替出现而形成的,冻融交替现象表现最显著的地区是青藏高原。 在浙江台州市分布着国内罕见的珊瑚岩景观,它是典型的火山熔岩地貌造型的代表作(下面左图)。下面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5~6题。 5.形成珊瑚岩的物质来自于( B ) A.地壳 B.地幔 C.地核 D.岩石圈 6.该珊瑚岩形成的主要过程与右图中序号直接相关的是( A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第5题,珊瑚岩是岩浆喷出地表冷却形成的,而岩浆来自上地幔的软流层部分,故来自于地幔。第6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所有岩石都可以转化为丙,因此丙为重熔再生作用(④)形成的岩浆,甲为冷却凝固(①) 形成的岩浆岩;乙为经过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及固结成岩过程(②)形成的沉积岩,变质岩为高温高压变质作用(③)下形成的。与珊瑚岩形成直接相关的是①冷却凝固。 土耳其的卡帕多奇亚拥有世界上梦幻般的地质景观“蘑菇石”(如下图)。蘑菇石顶部岩石呈灰黑色,含有气孔,底部的岩石呈灰白色,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据此完成7~8题。 7.底部岩石按成因属( C ) A.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 8.该景观的形成过程为( A ) A.沉积—火山喷发—风化侵蚀 B.火山喷发—地壳抬升—沉积 C.沉积—地壳抬升—火山喷发 D.地壳抬升—火山喷发—风化侵蚀 解析 第7题,根据材料可知,底部岩石有分层现象,可判断为沉积岩,故C正确。第8题,根据蘑菇石顶部岩石呈灰黑色,含有气孔,可以判断顶部为喷出岩。岩浆喷发应发生在沉积岩形成之后,再经历风化侵蚀形成现在的景观,故A正确。 我国太行山东侧发育有嶂石岩地貌。图1是“某处嶂石岩景观的素描图”,呈现出自上而下呈三级阶梯状的陡崖,其形成过程如图2中的①~④所示(图例Ⅰ~Ⅳ分别代表不同岩层)。读图完成9~11题。 9.图例所示岩层中,岩性最松软的是( C ) A. Ⅰ B.Ⅱ C.Ⅲ D.Ⅳ 10.该处三级陡崖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 )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地壳抬升 D.冰川侵蚀 11.下列地貌的形成过程,与图2类似的是( B ) A.华山陡崖 B.海蚀崖 C.雅丹地貌 D.峡湾地貌 解析 第9题,读图知,Ⅲ岩层最先遭受侵蚀,说明Ⅲ岩层岩性最松软。第10题,太行山东侧为半湿润区,降水较多,外力作用应以流水作用为主。第11题,华山陡崖为断层所致,为地垒;雅丹地貌为风力侵蚀地貌;峡湾地貌为冰川地貌;海蚀崖为海蚀地貌。 下图为“某地区地质剖面图”。读图完成12~13题。 12.图中地貌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B ) A.冰蚀 B.水蚀 C.风化与风蚀 D.褶皱、断层 13.从图中各岩石的形成顺序看,图中侵入岩大约在( A ) A.石灰岩形成之后 B.页岩形成之前 C.变质岩形成之后 D.石灰岩形成之前 解析 第12题,据图可知图中地貌为喀斯特地貌,是流水的溶蚀、侵蚀作用形成的。第13题,侵入岩已侵入到石灰岩层,故侵入岩一定是在石灰岩形成后侵入的。 14.读“南美洲西部某沿海地区地质地貌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形成图中①②两处岩层形态的主要地质作用是________。 (2)试从内、外力两方面分析,甲地貌的形成原因。 (3)与我国西北地区相比,图中所示地区更为突出的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有哪些? 解析 第(1)题,岩层的弯曲变形和断裂是由内力作用导致的。第(2)题,甲地貌为冲积扇。结合图示,从地面下沉与河流外力作用进行分析。第(3) 题,图示位于沿海地区,其流水作用更为突出。 答案 (1)内力作用 (2)甲地貌为冲积扇。 内力作用:岩层断裂下陷;外力作用:河流流出山口,流速减慢,泥沙淤积,流水沉积作用而成。 (3)流水侵蚀、流水搬运、流水沉积。 1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的湖畔、河边和海滨,偶见规模较小的沙丘群。其形成的主要条件为所在地区沙源丰富、多风、植被稀疏。下图所示区域中,M处发育了规模较小的沙丘群;H县城附近是著名的风口,冬春季节风力尤为强劲;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 (1)分析M处附近沙源较丰富的原因。 (2)分析H县城附近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的原因。 (3)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对M处的沙丘群规模是否会扩大产生了争论,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观点。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为其提供论据。 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解析 第(1)题,根据题中信息可知,河流发源于黄土高原地区,会带来大量泥沙,枯水季节水位较低,河床泥沙裸露,风出风口后,M处附近风力减小会导致风沙沉积。第(2)题,冬春季节我国北方地区盛行西北季风,图中信息显示,河谷走向和风向大体一致,且河谷地形加剧了风势,故冬春季节风力强劲。第(3)题,先表明观点,然后说明支持自己观点的理由。如选择观点A沙丘群会扩大,则要根据题干中介绍的沙丘群形成的条件说明理由,即风和河流带来泥沙导致沙源丰富,河床裸露、风力减小导致泥沙沉积。如选择观点B沙丘群不会扩大,则要说明泥沙来源减少的原因,以及限制沙丘群扩大的因素。 答案 (1)(M处附近的)河流从黄土高原携带大量泥沙,在河边、河床沉积,该地为季风区,河水水位季节变化大,枯水期河床裸露;风沙在此沉积。 (2)该县城在冬春季节盛行西北季风(偏北风);河谷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基本一致;H县城附近为河谷交汇之地(形成风口,导致狭管效应)。 (3)观点A:M处沙丘群规模会扩大。 论据:该区域西临黄土高原,北临内蒙古高原。大风可将沙尘吹到此处; 河流持续搬运泥沙;人类生产、生活用水量增加,导致河床裸露期增长;风出风口后,在M地速度降低,风沙在此沉积。 观点B:M处沙丘群规模不会扩大。 论据:位于半湿润区,降水较丰富,风沙发生季节短(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河流源地及流经地区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使河流搬运的泥沙量减少);沙源集中分布在河床与河边,面积较小,不足以形成面积较大的沙丘群;位于山区,附近有水库,沙丘群难以向周围扩展。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