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湖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浙江省嘉兴市第一中学、湖州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

‎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地理试题 命题:嘉兴一中 审题:湖州中学 满分[100]分 ,时间[90]分钟 2019年4月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3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下图是世界部分区域某清洁能源电站的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图中清洁能源最有可能是 A. 风能 B. 潮汐能 C. 太阳能 D. 地热能 ‎2. 目前,该清洁能源发电量较小的原因可能是 A. 适合发电地有限,离大城市较远 B. 发电量不稳定,有季节变化 C. 资源蕴藏量小,难以大规模利用 D. 能源较分散,难以集中利用 ‎【答案】1. D 2. A ‎【解析】‎ 本题以世界部分区域某清洁能源电站的分布示意图为背景材料,考查了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题详解】‎ 从题图中该清洁能源电站分布与板块边界的相关性分析,电站主要分布在板块边界附近,说明该清洁能源的形成与板块运动相关,由于板块边界处,地壳薄弱,由于地球内能的释放,地热资源丰富,所以该清洁能源最可能是地热能;图中的某些区域处在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范围内的,盛行下沉气流,风力微弱,风能资源比较贫乏,故A错误;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高温多雨,太阳能资源比较贫乏,故C错误,潮汐能都分布在沿海地区,图中也有几处不在沿海,B也错。‎ ‎【2题详解】‎ 地热能与板块运动有关,没有季节变化;地热能源储量大,分布集中;地热资源分布地区地壳活跃,人口和城市分布较少,位置偏僻,离大城市较远选项A正确。‎ 地理信息系统(GIS)可以应用于大气污染研究及城乡规划。下图为“华北某大城市远郊区相关信息图层”。完成下列各题 ‎3. PM2.5浓度 A. 自东向西逐渐减小 B. 在重要居民点均超过340μg/m³‎ C. 低值区人口密度小 D. 在高速公路沿线变化幅度最大 ‎4. 图中 A. 休闲商业区16点以后人流量减少 B. 石化工业区冬季对居民区影响更大 C. 高端制造业区邻近居民区利用廉价劳动力 D. 都市农业区主要发展粮棉种植 ‎【答案】3. C 4. B ‎【解析】‎ ‎【3题详解】‎ 将PM2.5浓度图层与居民点分布图层叠加可知,图中PM2.5浓度低值区小于240处是地质公园,无居民点分布,人口密度小。故选C项。‎ ‎【4题详解】‎ 结合生活实际,17时以后下班工人增多,休闲商业区人流量增加,A项错误;该地位于华北平原,冬季盛行西北风,石化工业区位于冬季风的上风向,冬季石化工业区对居民区影响更大,B项正确;高端制造业是工业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具有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业,主要的依靠是高新技术和高端装备的竞争优势。故高端制造业区需求的是高技术劳动力,C项错误;都市农业区主要发展乳肉禽蛋农副产品生产、休闲采摘等,满足城市市场需求,D项错误。故选B项。‎ 我国某地的高台民居(左图)是世界上最奇特的民居之一。建在高40多米、长800多米的黄土高崖上,三面临河。房屋搭建随意,以土坯和杨木作为建材。有些房屋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右图是该区域河流径流及气温变化图。‎ 完成下面小题。‎ ‎5. 高台民居最有可能位于我国的 A. 云贵高原 B. 东北平原 C. 塔里木盆地 D. 四川盆地 ‎6. 将民居建在高崖上,主要原因是 A. 保持室温,冬暖夏凉 B. 便于雨季排水 C. 避免受夏季洪水影响 D. 利于冬季防风 ‎【答案】5. C 6.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意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总体难度一般,只要掌握不同地区的气候及河流特征即可正确解答。‎ ‎【5题详解】‎ 读图可知,该地冬季气温在0°以下,不会在我国南方地区,排除AD。由于该地河流流量较小,汛期集中在夏季,不会在东北平原(东北平原河流流量大,且有春和夏汛),应位于塔里木盆地,故选C。‎ ‎【6题详解】‎ 读图结合上题分析,该民居位于我国塔里木盆地地区,将民居建在高崖上,不利于保温,A错。该地气候干旱,没有明显的雨季,B错。避免夏季洪水影响,C对。建在高台上,会受到冬季风的影响较大,D错。故选C。‎ 雁荡山为浙江省著名的旅游地,其中在不同时期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地层中发育的多级岩嶂、岩槛瀑布尤为独特。下图为该类景观的发育过程中的某三个阶段。‎ 完成下面小题。 ‎ ‎7. 构成该地景观的主要岩石可能是 A. 大理岩 B. 流纹岩 C. 石灰岩 D. 石英岩 ‎8. 该类景观发育过程及主要内力作用是 A. ③②① 地壳下沉 B. ②①③ 地壳下沉 C. ②①③ 流水侵蚀 D. ②①③ 地壳抬升 ‎【答案】7. B 8. D ‎【解析】‎ ‎【分析】‎ 本题以雁荡山的地貌景观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地球圈层结构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7题详解】‎ 该地岩层是岩浆在地层中冷却凝固形成,后来地壳运动,隆起抬升,受外力侵蚀,形成独特的地貌景观,所以是岩浆岩,故B对,石英岩是一种主要由石英组成的变质岩,大理岩也属于变质岩,石灰岩属于沉积岩,ACD错。‎ ‎【8题详解】‎ 读图,根据岩层的弯曲变化,景观发育过程是②①③,水平岩层受内力作用,逐渐隆起抬升,然后受外力作用侵蚀形成的地貌景观。故D对,ABC错。‎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认真阅读题干中的文字材料,结合图示可判断组成该地貌的岩石是岩浆岩。‎ 高黎贡山脉两侧自然景观差异显著。左图为高黎贡山脉南段两侧部分区域略图,本区域山地冰川的雪线海拔高度在4800m左右,右图为左图中密支那和保山的气候统计图。‎ 完成下面小题。‎ ‎9. 密支那的自然带类型与主要成因,组合正确的是 ‎①海拔高度低 ‎②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③深受西南季风的影响 ‎④地处山地迎风坡 A. 热带季雨林带,①③④ B.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②③④‎ C. 热带季雨林带,①②③ D.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①②④‎ ‎10.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老师的带领下从怒江河谷Q点向西北方向攀登如图中高黎贡山,考察其自然景观的垂直变化。他们自Q点到山顶依次看到的自然景观排列正确的是 ‎①常绿阔叶林 ‎②针阔叶混交林 ‎③干暖灌丛 ‎④针叶林 ‎⑤高山草甸 ‎⑥高山冰雪 A. ①②④⑥ B. ①④⑤⑥ C. ③①②④ D. ③②④⑤‎ ‎【答案】9. A 10. C ‎【解析】‎ ‎【分析】‎ 本题以高黎贡山脉的自然地理环境为背景材料,考查了气候以及自然带的分布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9题详解】‎ 读图可知密支那位于,伊洛瓦底江的河谷地带,海拔较低,气温较高,故①正确;该区域季节性的受到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故②错误;密支那一带地处中南半岛之上,夏季深受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多,读图可知密支那北部的海拔较高,南部的海拔较低,为西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故④正确,结合图中的降水和气温统计资料图可知密支那的气候为热带季风气侯,其植被带为热带季雨林带,因此,可知BCD错误,故A正确。‎ ‎【10题详解】‎ 读图可知Q点位于中南半岛之上,该地气候为热带季风气候,其基带植被为热带季雨林带,该兴趣小组自Q点向西北方向攀爬时随着海拔的山高其热量条件逐渐变差,水分条件也会有所变化,因此,植被也会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发生变化,可知他们自Q点到山顶依次看到的自然景观是干暖的灌丛、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针叶林即③①②④,该区域的山体海拔还不足够高,因此,不会出现高山冰雪带,可知ABD错误,故C正确。‎ ‎【点睛】第2题容易误选C项;第3题容易误选D项,该区域的山体海拔还不是很高,因此,不会出现高山冰雪带。‎ 下图中四图为某区域24小时内不同时刻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根据天气系统的发展过程,四幅天气图的先后排序为 A. ①④②③ B. ②①④③ C. ③②④① D. ③④②①‎ ‎12. 图示时期,甲地风向的变化是 A. 偏西风转偏东风 B. 偏西风转偏南风 C. 西北风转西南风 D. 风向变化不大 ‎【答案】11. A 12. D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某区域24小时内不同时刻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为背景材料,考查了等值线判读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1题详解】‎ 图示地区为我国东部地区,图中雨带是位于冷锋锋后区域,高气压中心和雨区由西向东推移,根据图中雨区自西向东的先后顺序,可知四幅天气图的先后排序为①④②③。所以A正确。‎ ‎【12题详解】‎ 结合上题分析并结合题干中的四图的等压线可以画出四图中的风向,风向垂直等压线,由高压区指向低压区,四幅图都是从西向东吹,再结合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偏,四幅图中甲的风向都大致为西北风,则可知其风向变化不大,即ABC错误,故D正确。‎ ‎【点睛】在解答本题时注意图中的图例,尤其是H和L所对应的天气系统不要搞错了。‎ 下图为世界某国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3. 图示地区降水量东南多、西北少,与其成因无关的因素是(  )‎ A. 距海远近 B. 地形 C. 洋流 D. 大气环流 ‎14. 有关该国人文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目前面临的主要人口问题是老龄化严重 B. 城市的主要分布特点是内陆多、沿海少 C. 城市化起步早、水平高、速度慢 D. 工农业生产发达,主要分布在沿海平原 ‎【答案】13. A 14. B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世界某国示意图为背景材料,考查了气候以及人文地理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3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读图可知东南部地区降水多是因为地处东北信风的迎风坡、沿岸暖流的增温增湿,与据海远近无关,而且图示地区为岛屿,距海都较近,BCD错误,故A正确。‎ ‎【14题详解】‎ 图示地区是墨西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墨西哥属于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老龄化现象不明显,因此,A错误;墨西哥地处热带,内陆的高原气温相对温和,该区域更适宜人类生存,因此其城市的主要分布特点是内陆较多、沿海较少,故B正确;墨西哥的城市化特点是起步晚、速度快,因此,C错误;墨西哥属于发展中国家,工农业相对落后因此,D错误。‎ ‎【点睛】第1题在解题时一定认真解读题干,要注意题干问的是“是无关的因素”而不是相关的因素;本题组第2题容易误选D项。‎ 下图为我国城乡劳动人口增量和我国总人口变化示意图(2011年以后为预测数据)。完成下面小题。‎ ‎15. 图中可反映出 A. 城市劳动人口数量逐年下降 B. 2025年前劳动人口比重增加 C. 农村劳动人口数量先降后升 D. 2025年后出现总人口负增长 ‎16. 影响城市与农村劳动人口增量明显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 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B. 农村人口迁出比率较高 C. 城市老龄化问题较严重 D. 农村计划生育执行力差 ‎【答案】15. D 16. B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我国城乡劳动人口增量和我国总人口变化示意图为背景材料,考查了人口以及人口迁移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5题详解】‎ 读图可知此时劳动人口数量并不是逐年下降的,故A错误;目前,我国劳动人口比重已经出现下降的现象,故B错误;读图可知农村劳动人口数量总体是在减少的,并不是先降后升的,故C错误;读图可知2025年人口达到峰值后总人口逐渐进入负增长的态势,故D正确。‎ ‎【16题详解】‎ 农村经济等方面的条件较差,城市经济等方面的条件较好,农村大量劳动力进入城市,使得农村的劳动力流失较为严重,从而影响了城市与农村劳动人口增量,可知ACD错误,B正确。‎ ‎【点睛】本题在审题时要认真读图,尤其是图中的图例所代表的具体含义要一一对应,不要搞错。第2题容易误选A项。‎ 下表示意我国某两个省(市、区)2016年三次产业产值比重、城市化水平与GDP的对比。完成下面小题。‎ ‎17. 甲、乙两省(市、区)最可能是 A. 浙江、西藏 B. 上海、黑龙江 C. 上海、西藏 D. 浙江、黑龙江 ‎18. 关于甲、乙两省(市、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农业总产值很低 B. 乙处于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 C. 甲对外开放程度低 D. 乙区域内部发展差异仍较大 ‎【答案】17. A 18. D ‎【解析】‎ 本题以我国某两个省(市、区)2016年三次产业产值比重、城市化水平与GDP的对比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7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以二、三产业为主且以第三产业为主,2016年其城市化率为67%,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种产业结构和城市化水平可知其符合浙江省,上海的第三产比重比表格中还要高,因此,甲不可能是上海。黑龙江是煤炭大省,其第二产业的比重应该是最高的,其又是著名的商品粮基地,可知其第一产业的比重也比较高,因此,可知乙,不可能是黑龙江,可知BCD错误,故A正确。‎ ‎【18题详解】‎ 表格中的数据反应的产业所占的比重,无法反应产值的问题,故A错误;由表格中的产业结构构成可知乙的产业结构还不够合理,因此,不能说乙处于高效益综合发展阶段,故B错误;甲是浙江,其外向型经济比较典型,对外开放程度较高,故C错误;根据第1题可知乙是西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藏的内部发展差距是比较大的,故D正确。‎ 下图为某城市(46°N,127.5°E)公司办公楼周围有四处露天停车位。完成下面小题。‎ ‎19. 6月份某日天气晴好,胡先生8点(本题均为北京时间)将车停到当日蔽荫条件最好的停车位,办公楼刚好为汽车挡住阳光,为确保在胡先生16时下班前爱车不被阳光暴晒,他 A. 最迟14:30前要移车位 B. 最迟15时前要移车位 C. 最迟15:30前要移车位 D. 下班前不必将车移位 ‎20. 图示办公楼影子转动角度最大的那天,与该城同时日落的地点位于该城的 A. 东南、西北 B. 东南、东北 C. 西南、东北 D. 西南、西北 ‎【答案】19. B 20. C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某城市(46°N,127.5°E)公司办公楼周围有四处露天停车位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9题详解】‎ 根据材料,该地经度为127.5°E,当北京时间8点停车时,当地时间为8点30分,此时办公楼刚好挡住阳光。即停在图中d处。到当地正午12点有3.5个小时,上午与下午光照对称,所以在当地时间15点30分前要移动车位,才能避免阳光暴晒。即北京时间15时前移动车位,故B正确,ACD错。‎ ‎【20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示办公楼影子转动角度最大的那天是夏至日,由“与该城同时日落”这一信息可知二者应该同处于昏线之上,由题中材料可知,此时是北半球的夏季,北半球的夏季昏线是西南东北走向的,因此与该城同时日落的的地方要么位于该城的西南方要么位于该城的东北方,因此,ABD错误,故C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在读图时不要忽视了图中左上角所给的方向标,方向标的运用对于解答本题来说较为重要。第1题容易误选C项。‎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两小题,共计40分)‎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美国西部中央谷地及周边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图甲)。‎ 材料二 中央谷地是美国的大粮仓,也是名副其实的水果主产区,其出产的水果、蔬菜与其它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以品质高见长。谷地东侧山地9~11月经常发生森林火灾。‎ 材料三 旧金山(37.5°N,122.4°W)是美国西部著名城市,夏季经常出现浓雾,图乙为旧金山金门大桥的大雾景观,图丙为旧金山气候资料图。‎ ‎(1)说明中央谷地农产品品质高的主要原因。‎ ‎(2)分析中央谷地东侧山地9~11月森林火灾多发的原因。‎ ‎(3)试分析旧金山夏季多雾的原因。‎ ‎【答案】(1)位于地中海气候区,夏季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病虫害较少(或病虫害防治技术高);生物育种技术发达,品种改良力度较大。‎ ‎(2)前期夏季降水少,使得秋季植被非常干燥(可燃物多);9~11月降水依然较少;9~11月盛行从东侧吹来的风,风力大;且气流从高到低,背风坡下沉增温(形成焚风效应)。‎ ‎(3)夏季气温高,海水蒸发旺盛,水汽充足;沿岸寒流流经,气温下降,水汽凝结;夏季受副高控制,大气稳定,风力小。‎ ‎【解析】‎ ‎【分析】‎ 本题以美国的中央谷地何旧金山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影响农业区位因素以及影响气候的因素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结合所学知识由材料可知中央谷地属于地中海气候,该区域夏季炎热干燥,降水较少,光照充足,利于农作物进行光合作用;夏季多晴天,昼夜温差较大,利于农作物积累营养物质;该区域夏季气候炎热干燥,不利于病虫害的滋生,农药的使用量较少;该区域农业科技发达,优良农产品的更新速度较快。‎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央谷地属于地中海气候,该区域夏季炎热干燥,降水少,夏季积累了大量的可燃物;读丙图可知该区域9~11月仍未进入主汛期,降水依然较少;9~11月该区域盛行来自北美大陆的东北风,来自大陆内部的气流较为干燥;东北风在北美西部翻过高大的山体后进入中央谷地时形成下沉气流,下沉气流较为干燥,在该区域形成焚风效应。‎ ‎(3)旧金山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气温较高,蒸发较为旺盛,为雾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水汽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旧金山西部有加利福尼亚寒流在此经过,具有一定的降温作用,水汽容易凝结;该区域夏季深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风力较小,大气较稳定,形成的雾不易扩散。‎ ‎【点睛】第1题主要从气候条件和农业科技方面去组织答案;第3题主要从气候、洋流、大气环流等方面去组织答案。‎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广东省珠海市陆地分布及其周边示意图。‎ 材料二 珠海市陆地面积1701平方千米,是珠江三角洲上海岸线最长的城市,海岸带分布有大片红树木。近年来,珠海市大力开展填海造陆工程,计划到2020年全市围填海造地16758公顷。下表为珠海市1998~2008年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变化状况(单位:公顷)。‎ ‎(1)珠海市陆地分布分散,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珠海市大规模填海造陆对周边海岸带环境的危害。‎ ‎(3)描述1998~2008年珠海市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1)位于珠江入海口,河网密布;濒临海洋,多岛屿。‎ ‎(2)破坏沿海红树林(或沿海湿地);减少生物多样性;增加海潮(风暴潮)入侵频率。‎ ‎(3)变化特征:土地面积总体增加;耕地、林地、与未利用地面积减少(或建设用地、水域大幅度增加)。原因:填海造陆使总面积增加;快速工业化城市化占用,使耕地与林地面积减少,建设用地增加;水产养殖业发展,使水域面积增加。‎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广东省珠海市陆地分布及其周边示意图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城市以及城市化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珠海市位于珠江的入海口处且附近的河流众多,地块被河流分割的比较破碎;珠海市是沿海城市境内海岛众多,众多的岛屿对分散的地块也起到了一定的分割作用。‎ ‎(2)由材料二可知珠海市沿海地带有众多的红树林,填海造陆会破坏红树林;填海造陆的开展会破坏沿海滩涂和红树林,破坏生物的栖息地,从而破坏生物多样性;由于填海造陆生成的陆地多位于海岸地带,因此,受到台风的影响会加大,增加风暴潮入侵频率。‎ ‎(3)变化特征:由表格内容可知珠海市1998~2008年的土地总面积是增加的;耕地、林地、与未利用地面积有所减少,而建设用地、水域面积增加的幅度较大。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98~2008年珠海市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速度较快,建设用地占用了大量的耕地和林地,因此,耕地和林地的面积有所减少;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珠海市对水产品的需求量大幅逐渐,水产养殖业的发展使得水域面积增加。‎ ‎【点睛】在回答第1题时容易忽略“濒临海洋,多岛屿”这一答案要点;在解答第3题时要先总的概括珠海市土地面积变化的总特点。‎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