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2019年秋四川省泸县第二中学高二年级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区位指数是综合了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交通、能源、劳动力、经济、科技、政府管理等多项自然、社会指标的量化参数。读“我国区位指数分布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1. 关于图中区位指数的正确说法是(  )‎ A. 我国区位指数由南向北递减 B. 我国东部沿海省份区位指数较高的主要原因是资源丰富 C. 乙地区区位指数小于10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环境恶劣 D. 丙地区区位指数较低的主要原因是交通落后 ‎2. 东部经济地带与中、西部经济地带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东部较中、西部具有资源优势 B. 中、西部较东部具有区位优势 C. 东部较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高 D. 中、西部较东部发展速度快 ‎【答案】1. C 2. C ‎【解析】‎ 本题组以我国区位指数分布为背景设置两道试题,考查学生对地理信息的获取和描述能力,考查学生对我国东西部地区区域差异的了解程度。‎ ‎【1题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我国区位指数大致由东向西递减,选项A描述不正确。相对于我国西部地区来说,我国东部沿海省份资源相对贫乏,选项B 不正确。新疆、甘肃、青海和西藏等省区,虽然资源丰富,但由于自然环境恶劣、科技水平低等原因,区位指数最低,选项C正确。丙地区位于我国中部地区,其交通条件比其西边地区要好,但区位指数却其西边地区低,说明交通落后不是丙地区区位指数较低的主要原因,选项D不正确。所以选C。‎ ‎2题详解】‎ 相对于中、西部来说,东部地区资源紧张,特别是矿产资源紧张;图中中、西部区位指数低于东部,因此中、西部较东部整体上不具有区位优势;因东部整体上具有区位优势,经济发展水平比中、西部高;因东部整体上具有区位优势,过去相当长的时期内经济发展速度快于中、西部。所以选C。‎ 今后我国三个地带的发展,应当在国家统一规划指导下,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分工、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本地带的优势。下图表示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带GDP(亿元)的增长。‎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3. 能分别正确反映东、中、西部三个地带GDP增长的折线依次是(  )‎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4. 关于三个地带发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东部最发达,中部其次,西部较落后 B. 三个地带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有所缩小 C. 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三个地带的经济差距仍将继续拉大 D. 三个地带经济发展速度:①>②>③‎ ‎5. 有关①经济地带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交通便利 B. 经济国际化程度较高 C. 能源、原材料丰富 D. 环境问题严重 ‎【答案】3. D 4. B 5. C ‎【解析】‎ ‎【3题详解】‎ 我国东中西部经济均处于发展之中,东部最高、西部最低,故东中西部折线分别为①、②、③。‎ ‎4题详解】‎ 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东部最发达,中部其次,西部较落后。近期内或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三个地带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有所扩大。近期的三个地带经济发展速度:①>②>③。‎ ‎【5题详解】‎ 根据上题结论,可知①经济地带为我国东部经济地带,东部经济地带资源、能源不足,C项错误,即选C。‎ 下图示意一固定沙丘某年5~9月土壤水分含量()随深度的变化。该沙丘位于毛乌素沙漠的南缘,无人为扰动,多年保持稳定。‎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6 该固定沙丘 ‎①浅层土壤含水量低 ‎②深层土壤含水量低 ‎③6~8月土壤含水量高 ‎④6~8月土壤含水量低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7. 6~8月,该固定沙丘土壤含水量明显不同于其他月份的原因是 ‎①风速较大 ‎②降水较少 ‎③气温较高 ‎④蒸发量较大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8. 为维护生态安全,毛乌素沙漠的南缘适合 A. 种草 B. 自然演化 C. 栽灌木 D. 植树 ‎【答案】6. A 7. C 8. B ‎【解析】‎ ‎【6题详解】‎ 由题可知,该沙丘浅层与深层在大多数时候水分含量差异大,浅层水分含量小,深层水分含量大,①对;6~8月,浅层与深层水分含量数值差异小,都比较低,因此水分含量低,④对,故选A。‎ ‎【7题详解】‎ ‎6-8月为当地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导致土壤水分含量较低,C对;风速会影响水分蒸发,但是此处冬季风速更快,夏季风风速小;沙地全年降水少。‎ ‎【8题详解】‎ 本区域内长期无人干扰,沙地也保持稳定,因此应该让其自然发展,避免人为干扰,B对。‎ 身在江南水乡的人们,到河中钓鱼是一大乐事。河中垂钓,钓点是关键,钓点宜选在饵料丰富且易于观察浮漂之地。某次中雨过后,小军来到下图所示河段垂钓。此时,他发现河水已漫过人工堤坝,河中沙洲仍出露水面。完成下列各题。‎ ‎9. 有关图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堤坝的东侧较西侧容易垮塌 B. 河中沙洲主要受流水侵蚀作用 C. 堤坝上游河段:东侧河水较西侧深 D. 小军垂钓时:丁处河水较丙处浑浊 ‎10. 本次垂钓,钓钩最适宜投放于( )‎ A. 甲处 B. 乙处 C. 丙处 D. 丁处 ‎11. 图中堤坝较低矮,主要是考虑( )‎ A. 蓄洪 B. 灌溉 C. 发电 D. 排水 ‎【答案】9. D 10. C 11. A ‎【解析】‎ ‎【9题详解】‎ 图中丁处位于河流的凹岸,流速较快,以侵蚀作用为主,河水较混,丙处位于沙洲背水处,受沙洲阻挡,水流速度较慢,河水相对较清,D正确;河中沙洲主要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河流自北向南流,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堤坝的西侧水流量大且流速快,更容易受侵蚀,更容易垮塌,水更深。‎ ‎【10题详解】‎ 由材料“钓点宜选在饵料丰富且易于观察浮漂之地”可判断出丙处最适宜,从图中看丙地位于沙洲的背水处,受沙洲阻挡,水流速度最慢,泥沙易沉积,饵料丰富,且河水相对较清,易于观察浮漂,C正确。‎ ‎【11题详解】‎ 该地位于我国江南地区,降水丰富,低矮堤坝有利于排水,A正确;堤坝越高,朋库容量越大,因此高坝有利于蓄洪、发电和灌溉。‎ 读某海域等深线和表层年平均等温线分布图(下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2. 甲处所在的大洲可能为 A. 欧洲 B. 北美洲 C. 非洲 D. 大洋洲 ‎13. 乙处海底地形为 A. 大陆架 B. 大陆坡 C. 海岭 D. 海沟 ‎【答案】12. B 13. C ‎【解析】‎ ‎【12题详解】‎ 图为某海域等深线和表层年平均等温线,等深线为0米处是大陆海岸线,图示区域位于大陆东岸。根据等温线数值和凸出方向,图示洋流向南流,呈逆时针方向,是寒流。大陆东岸的逆时针方向的寒流分布在北半球中高纬度,甲处所在的大洲可能为亚洲、北美洲,B对。欧洲西岸是暖流,东边是亚洲,A错。非洲、大洋洲在南半球,C、D错。‎ ‎【13题详解】‎ 根据等深线数值变化,乙处的深度小,且等深线呈闭合曲线,说明地势比两侧高,海底地形为海岭,C对。大陆架部分深度小于200米,A错。大陆坡深度变化快,等值线不闭合,B错。海沟处等深线数值增大,D错。‎ ‎【点睛】等深线为0米处是大陆海岸线,图示区域位于大陆东岸。根据等温线数值和凸出方向,图示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是寒流。大陆东岸的逆时针方向的寒流分布在北半球中高纬度。乙处的深度小,且等深线呈闭合曲线,说明地势比两侧高,海底地形为海岭。‎ ‎2015年是“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积极推进年。下图为“一带一路”主要线路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4. 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西部沿海地区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东部人口稠密,西部地广人稀 B. 东部城市化进程快,西部城市化水平高 C. 东部产业结构层次高,西部资源密集型产业发达 D. 东部农业机械化程度高,西部农牧业发达 ‎15. 某年6月至8月,一艘邮轮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福州出发,经孟买到威尼斯,下列对沿途地理现象的描述可信的是 A. 经南海时,遭遇梅雨阴雨连绵 B. 经阿拉伯海时,多逆风逆水 C. 经红海时,可见沿岸大片森林 D. 经地中海时,遭遇连日狂风暴雨 ‎【答案】14. B 15. B ‎【解析】‎ 本题考查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14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丝绸之路经济带”地跨亚欧两洲,东部、西部人口都稠密,中部地广人稀,答案A错误,东部主要是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当前城市化进程快,西部主要是欧洲,多属于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答案B正确,东部产业结构层次低,多资源密集型产业,西部产业结构层次高,经济发达,答案C错误,东部农业机械化程度较高,西部属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产业结构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农牧业比重小,答案D错误,故答案选B。‎ ‎【15题详解】‎ 邮轮航行时间是6月至8月,阴雨连绵的梅雨是发生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答案A错误,此时阿拉伯海盛行西南风,洋流自西向东流动,所以多逆风逆水,答案B正确,红海两岸绝大部分属于热带沙漠气候,不可能看见大片森林答案C错误,此时地中海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天气炎热干燥,答案D错误,故答案选B。‎ 二、综合题 ‎1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盐城拥有江苏省最长的海岸线、最大的沿海滩涂、最广的海域面积,同时也是丹顶鹤的家园、麋鹿的故乡,在沿海滩涂上建有麋鹿和丹顶鹤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被誉为 “东方湿地之都,仙鹤神鹿世界”。‎ 材料二 “皖电东送”工程每年可从安徽淮南(我国重要能源基地)向上海输电 500 亿度。‎ 材料三 长江三角洲及周边地区地图。‎ ‎(1)分析盐城湿地广布的原因。 ‎ ‎(2)说明盐城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的理由。 ‎ ‎(3)说明实施“皖电东送”工程对上海市地理环境的影响。‎ ‎【答案】(1)沿海地带地势低洼,排水不畅;沿海滩涂众多;降水较丰富;河水泛滥等。‎ ‎(2)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劳动力丰富,有利于水稻种植;河湖众多,邻近上海等大城市,有利于渔业发展。‎ ‎(3)缓解上海市能源供应紧张;调整上海市能源消费结构;有利于改善上海市大气环境质量;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上海市经济发展等。‎ ‎【解析】‎ ‎【详解】(1) 盐城拥有江苏省最长的海岸线、最大的沿海滩涂、最广的海域面积,沿海地带地势低洼,排水不畅,容易积水形成沼泽。沿海滩涂众多,降水较丰富。河水泛滥也是地势低洼处积水多的原因。‎ ‎(2)盐城位于江苏南部,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劳动力丰富,有利于水稻种植。河湖众多,邻近上海等大城市,渔业市场广阔,有利于渔业发展。所以有有“鱼米之乡”美称。‎ ‎(3) 根据材料三,“皖电东送”工程每年可从安徽淮南向上海输电 500 亿度。有利于缓解上海市能源供应紧张状况。电能是清洁能源,有利于调整上海市能源消费结构,改善上海市大气环境质量。能源供应充足,有利于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上海市经济发展等。‎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交通为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交通建设受控于地理环境,亦深刻影响着地理环境。‎ 材料一 中泰铁路示意图。‎ 材料二 交通可以缩小时空距离。不同形式和层次的交通运输网,使不同地域间相互交流、联系,实现互补。今日世界交通运输联系不仅仅局限于一国之内,而且扩大到国与国之间、洲与洲之间。中泰铁路北起中国昆明,经西双版纳进入老挝,南止于泰国曼谷,有“21世纪新丝绸之路”之称。2015年12月20日,随着中老和中泰铁路的奠基,泛亚铁路中线初具雏形。‎ ‎(1)分析中泰铁路建设的不利自然条件。‎ ‎(2)列举两例修建该铁路可能给沿线地区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3)运用所知识、地域差异知识,说明中泰铁路对沿线各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答案】(1)地势起伏大(或山谷相间),地质条件复杂(或喀斯特地貌发育),选线受限制大(或工程量大);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多暴雨、洪水等气象灾害;沿途多河流,增加了施工难度。‎ ‎(2)泥石流、滑坡等灾害加剧;原始森林遭破坏;水土流失加剧;野生动物生存环境受到影响等。‎ ‎(3)中泰铁路是我国与东南亚联系的一大通道;该铁路为沿途各国贸易的发展(或旅游合作)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我国与东南亚各国物产(或自然、人文景观)差异显著,互补性强;可以将我国的工农业产品运往东南亚各国;也可以将东南亚各国丰富的资源运往我国;同时也极大促进了东南亚各国之间的经贸往来。‎ ‎【解析】‎ 试题分析:‎ ‎(1)铁路建设的自然条件可从地形、地质、水文、气候等方面来回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泰铁路建设的不利自然条件有地势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多暴雨、洪水等气象灾害;沿途多河流,增加了施工难度。‎ ‎(2)建该铁路会破坏沿线的原始森林,野生动物生存环境受到影响,生物多样性减少;植被破坏会加剧水土流失、泥石流、滑坡等灾害频发。‎ ‎(3)铁路对沿线各国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是促进物资和人员交流、促进旅游业发展、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等。中泰铁路是我国与东南亚联系的一大通道;该铁路为沿途各国贸易的发展(或旅游合作)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我国与东南亚各国物产(或自然、人文景观)差异显著,互补性强;可以将我国的工农业产品运往东南亚各国;也可以将东南亚各国丰富的资源运往我国;同时也极大促进了东南亚各国之间的经贸往来。‎ ‎【考点定位】交通运输的区位因素及影响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