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一轮复习鲁教版:第1单元第4节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学案Word版含答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一轮复习鲁教版:第1单元第4节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学案Word版含答案

第四节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本节复习脉络:‎ 考点一| 地球自转特征 ‎ [识记—基础梳理]‎ ‎1.地球自转方向 下面是地球不同状态下的自转示意图,读图填空。‎ 甲     乙      丙 甲图为侧视图,方向为自西向东;乙图为北极上空俯视图,呈逆时针方向;丙图为南极上空俯视图,呈顺时针方向。‎ ‎2.周期:1恒星日=23时56分4秒。‎ ‎[易误点拨] ‎ 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地球自转360°。而常用周期为24小时,称为1太阳日,自转360°59′,此周期是昼夜交替周期,也是太阳高度变化的周期。‎ ‎3.速度 角速度 除极点外,任何地点都相等,约为15°/h 线速度 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两极点为零 ‎[理解—要点突破]‎ ‎1.正确认识地球的自转运动 ‎(1)关于地球自转方向 ‎①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地轴的北端指向北极星附近,因此在地球上东西方向是无限方向,南北方向是有限方向。‎ ‎②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③在北半球夜晚观察北极星,会发现北极星不动,其周围星辰围绕北极星顺时针转动。‎ ‎④在北半球夜晚,人们可以依据北极星来确定北方,且可以依据观察北极星的仰角确定当地的地理纬度。‎ ‎(2)地球自转的速度分布及影响因素 ‎①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均为0。‎ ‎②纬度相同的两点,自转的速度相同(海拔相同的情况下)。‎ ‎③60°纬线上的线速度是赤道上线速度的一半。‎ ‎④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运行的角速度与地面对应点的角速度相同,均为每小时15°,卫星运行的线速度大于地面上对应点的线速度。‎ ‎⑤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的因素。‎ 因素 影响 纬度 海拔相同的情况下,纬度相同,线速度相同;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 海拔 纬度相同的情况下,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2.航天发射基地、回收场地的区位分析 ‎(1)发射基地选址的条件 气象条件 晴天多、阴雨天少,风速小,湿度低,有利于发射和跟踪 纬度因素 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省燃料和成本 地势因素 地势越高,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大 地形因素 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跟踪观测 海陆位置 大陆内部气象条件好,隐蔽性强,人烟稀少,安全性强;海上人类活动少,安全性强 交通条件 内外交通便利,有利于大型航天装备的运输 安全因素 出于国防安全考虑,有的建在山区、沙漠地区,有的建在地广人稀处 ‎(2)航天器发射时间、方向的选择 时间 在一天中一般选择在晴朗无云的夜晚,主要是便于定位和跟踪观测 我国发射时间主要选择在北半球冬季,一是便于航天测控网对飞船的监控、管理、回收;二是我国有多艘“远望号”监测船在南半球纬度较高的海域,选择北半球冬季是为了避免南半球恶劣的海况 方向 一般与地球运动方向一致,向东发射可充分利用自转线速度,节约能源 ‎(3)回收基地选址的条件 ‎①地形平坦,视野开阔,便于搜救。 ‎ ‎②人烟稀少,有利于疏散人群,保证安全。‎ ‎③气候干旱,多晴朗天气,能见度高。‎ ‎④地质条件好。‎ ‎⑤无大河、湖泊,少森林的地区。我国的回收场地就选在了内蒙古自治区的中部地区。‎ ‎[运用—考向对练]‎ ‎◎考向1 地球自转规律及应用 下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读图,完成1~2题。 ‎ ‎1.据图判断,摄影师拍摄的地点位于(  )‎ A.低纬地区  B.中纬地区 C.北极附近 D.南极附近 ‎2.图中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50°,据此判断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为(  )‎ A.1个多小时 B.3个多小时 C.5个多小时 D.7个多小时 ‎[思维流程]‎ 第1题,‎ 第2题,‎ ‎1.A 2.B [第1题,图中能看到北极星,并且北极星的仰角很小,说明当地在北半球,且地理纬度较低。第2题,图中恒星的视运动实际上是地球自转运动的反映,天空中的恒星转过50°,说明地球自转了50°,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是15°/h,故正确答案为B。]‎ 读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分布示意图,R、T在同一纬线上。据此完成3~4题。‎ ‎3.该区域所在的位置是(  )‎ A.南半球低纬度 B.北半球中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D.北半球高纬度 ‎4.R点地形最有可能是(  )‎ A.丘陵 B.盆地 C.山地 D.高原 ‎3.A 4.B [第3题,等值线数值显示,越向南,地球自转线速度越小,该地应位于南半球。赤道的线速度为1 670 km/h,30°纬线的线速度为1 447 km/h,图中线速度数值介于二者之间,故位于低纬度地区。第4题,同一纬度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海拔越低,线速度越小。R比同纬度的T处线速度小,说明该地地势较低,地形类型应为地势较低的盆地。]‎ ‎◎考向2 地球自转与卫星基地建设 ‎2017年4月20日晚19时14分,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中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顺利发射升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5~6题。‎ ‎5.相对于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优势主要在于 (  )‎ A.降水少,晴天多,发射窗口期长 B.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可节省燃料 C.空中及海上交通都很方便,便于运输 D.人口稀少,发射后残骸不易危及人们安全 ‎6.相对于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不利条件是 (  )‎ A.地形平坦开阔,不利于国防安全 B.深居内陆,交通不便 C.纬度较高,燃料和成本相对较高 D.基础设施不完善,技术更新相对落后 ‎ ‎5.A 6.C [第5题,海南文昌位于季风气候区,多阴雨天气,而酒泉位于我国西北内陆,气候干旱,晴天多,有利于航天发射。第6题,海南文昌卫星发射中心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可以节省燃料和成本,而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相比较则纬度较高,不具备这一优势。]‎ 考点二|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 [识记—基础梳理]‎ ‎1.昼夜交替 ‎(1)图中甲位于夜半球,乙位于昼半球,AOB线为晨线。‎ ‎(2)甲、乙现象的成因: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 ‎(3)周期:1个太阳日(24小时)。‎ ‎[易误点拨] ‎ ‎(1)昼夜现象是指不发光、不透明的地球被分为昼夜半球的现象,而昼夜交替是某地由夜到昼,再由昼到夜的不间断的循环变化过程。‎ ‎(2)如果地球不自转只公转,也有昼夜交替现象,只不过周期为一年。‎ ‎2.产生时差 ‎(1)原因: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一纬度的地区,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时间要早。‎ ‎(2)地方时 ‎(3)时区与区时 ‎①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 ‎②区时: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准时。‎ ‎(4)日界线 ‎3.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方向发生偏转 ‎(1)偏转原因:地球自转产生地转偏向力。‎ ‎(2)偏转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图文助记] ‎ 手势法巧判水平运动物体的偏向 具体操作:面向物体的运动方向,手心向上“南左北右”,四指指向初始运动方向,则拇指所指方向即为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方向。‎ ‎[理解—要点突破]‎ ‎1.晨昏线的判读 ‎(1)晨昏线的特点 ‎①晨昏线是平分地球的一个大圆。‎ ‎②晨昏线所在的平面与太阳光线垂直,地球球面上的晨昏线与太阳光线垂直且相切。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 ‎③晨昏线平分赤道。晨线与赤道交点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为18时。‎ ‎④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变化范围为0°~23°26′,春分日、秋分日时与地轴重合,二至日时晨昏线与地轴夹角为23°26′。也可以说晨昏线与地轴的夹角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 ‎⑤晨昏线只有在二至日才与极圈相切。切点的地方时为0:00(24:00)或12:00。‎ ‎⑥晨昏线自东向西以15°/h的速度移动,与地球自转的方向相反。‎ ‎(2)晨昏线的判断方法 晨昏线是昼夜的分界线,能正确判断晨昏线是判读光照图的关键。‎ 自转法 顺着地球的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为晨线,由昼进入夜的为昏线 时间法 赤道上地方时为6时的是晨线,为18时的是昏线 方位法 夜半球东侧为晨线,西侧为昏线;昼半球东侧为昏线,西侧为晨线 ‎2.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 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都可依据“地球自转,东早西晚,转换时差,东加西减”的方法计算,计算时均可分为四个步骤。‎ ‎(1)地方时的计算 一定时,确定出用以计算的参照时间 昼、夜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分别为12时、24时(或0时),如ND、NB;‎ 晨、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分别为6时、18时,如NC和NA 二定向,确定两点的相对东、西方向 图中求E点的地方时,以D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E点位于D点以东,应选择“东加”;若求F点地方时,以B点作为已知时间点,则F点位于B点以西,应选择“西减”‎ 三定差,确定两点的经度差 如E点所在经线与ND经线相差45°‎ 四定值,所求的地方时=已知地方时±4分钟×经度差/1°‎ 如以D求E点地方时为12:00+=15:00,以B求F点地方时为24:00-=21:00‎ ‎(2)区时的计算 一定时区,确定出两地所在的时区 若已知某地经度,可根据经度确定出所在的时区,方法为:该地的经度数÷15°,所得商“四舍五入”保留的整数即为该地所在时区数,东西时区根据东西经确定 二定向,确定两时区的相对东、西方向 如果两地分别在东西时区,则东时区在东、西时区在西。如果两地都在东时区,区号大的在东,区号小的在西;如果两地都在西时区,区号大的在西,区号小的在东 如果两地分别在东西时区,‎ 三定差,确定两个时区相差的个数 相差的时区数即为两区号相加。如果两地都在东时区或西时区,相差的时区数即为两区号相减 四定值,所求时区的区时=已知时区的区时±时区差×1小时 如当东八区为18:00时,西五区为18-13=5:00;当零时区为3:00时,东三区为3+3=6:00‎ ‎[运用—考向对练]‎ ‎◎考向1 晨昏线与昼夜交替 比较下面四幅图(注:甲、乙、丙三图中,阴影区为黑夜,丙图所示为北半球某地区),回答1~2题。‎ ‎1.下列对各图中的晨昏线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图中的弧AC为晨线 B.乙图中的弧AO为昏线 C.丙图中的AB为昏线 D.丙图中的CD为晨线 ‎2.赤道上晨线与昏线经度间隔(  )‎ A.360°     B.180°‎ C.90° D.不确定 ‎1.A 2.B [解答该题的关键是首先要明确各图的地球自转方向(甲图为顺时针,乙图和丙图中的自转方向均是自左向右),然后判断各图的晨昏线,依次解答即可。第1题,判断晨昏线要动态地判断,顺地球自转方向由夜入昼的是晨线,由昼入夜的是昏线。第2题,赤道上始终是昼夜平分,6点日出,18点日落,晨线与昏线相距180°。]‎ 下图示意晨昏线与纬线的几种位置关系,读图,回答3~4题。 ‎ ‎3.如果Q点刚好位于极夜圈上,则能表示Q点的地方时为12:00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下列选项中可能表示春、秋分日晨昏线与纬线的位置关系的是(  )‎ A.② B.③ C.④ D.①‎ ‎3.D 4.A [第3题,假设①图为北半球,且晨昏线与极夜圈相切,可推知Q点的地方时为12:00;假设④图为南半球,又晨昏线与极夜圈相切,可得出此时该纬线圈以南为极夜,则Q点的地方时为12:00。第4题,春、秋分日,晨昏线与经线是重合的,与纬线是垂直的。]‎ ‎◎考向2 时间的计算 ‎(2017·北京高考)大数据显示,城市机动车流量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体现城市的生活节奏。机动车流量百分比是指某时段机动车流量占当日机动车总流量的比例。下图为甲城市工作日机动车流量变化图。读图,回答第5题。‎ ‎5.甲城市所处时区是(  )‎ A.西二区   B.西十区 C.东十区 D.东二区 B [读图可知,甲城市的工作时间为北京时间2:30~10:30,工作日机动车流量高峰值出现在上下班前后,城市工作时间一般为当地时间8:00~18:00。B对:若甲城市位于西十区,则工作时间为当地时间8:30~16:30,处于白天。A错:若甲城市位于西二区,则工作时间为当地时间16:30~00:30,大部分时间处于晚上。C错:若甲城市位于东十区,则工作时间为当地时间4:30~12:30,有一段时间处于凌晨。D错:若甲城市位于东二区,则工作时间为当地时间20:30~次日4:30,处于夜间。]‎ ‎(2017·江苏高考)某乘客乘航班从悉尼起飞,约9小时后抵达广州。下图为“航班起飞时的全球昼夜状况图”。读图回答下题。 ‎ ‎6.乘客抵达广州时的北京时间大约是(  )‎ A.12点 B.15点 C.18点 D.21点 C [图示为航班起飞时的全球昼夜状况,根据晨线与赤道交点(75°E,0°)的地方时为6点,位于东五区,可判断起飞时广州为9点,约9小时后飞机抵达广州,因此抵达广州时的北京时间大约是18点。]‎ ‎◎考向3 日期的变更 我国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于北京时间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据此回答第7题。‎ ‎7.发射时刻的国际标准时间(世界时)是2013年12月(  )‎ A.1日17时30分 B.1日21时30分 C.2日1时30分 D.2日9时30分 A [北京时间是120°E的地方时(东八区区时),国际标准时间是中时区的区时,与北京时间相差8个小时,根据“东加西减”的原则(中时区在东八区西侧),北京时间减去8小时就是国际标准时间,即1日17时30分。故选A。]‎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第8题。‎ 假设一架客机于北京时间6月22日12时从北京(116°E,40°N)起飞,7小时后途经a地(165°W,67°N)上空,14小时后抵达芝加哥(87.5°W,42°N)。‎ 客机飞行路线示意图 ‎8.客机抵达芝加哥时,属于‎6月22日的地区范围约占全球的(  )‎ A.1/4   B.1/3 C.1/2   D.3/4‎ D [日期范围的确定有一个简单可行的方法,即根据已知条件计算出180°经线的地方时,以180°经线的地方时确定新旧两天的范围(注:180°经线与国际日界线并不完全重合)。180°经线以西总是全球新的一天(即今天),以东是昨天,因此,180°经线的地方时是N时,进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就是N个小时。本题中已知客机出发时北京时间为‎6月22日12时,此时180°经线的地方时为‎6月22日16时,客机14小时后抵达芝加哥时,180°经线的地方时为‎6月23日6时,此时‎6月22日为旧的一天,可见,新的一天‎6月23日约占全球范围的1/4,那么旧的一天‎6月22日占全球的范围约为3/4。]‎ ‎ [解题技巧] ‎ 日期变更判断方法 ‎(1)180°经线和0时所在经线的判断方法 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自西向东),日期增加一天的界线为0时所在经线,日期减少一天的界线为日界线即180°经线,如下图中过OA向东日期自然加一天,则OA为地方时0时经线;过OB向东日期人为减一天,则OB为国际日期变更线,即180°经线。‎ ‎(2)日期范围的计算方法 ‎①数轴法 先画出表示全球范围的数轴,从180°经线处将地球展开,数轴的两头为180°经线。然后再按照时间计算的方法找出地方时为零点的经线,从而确定两个不同日期的范围。如下图90°E为零点时,新的一天范围占全球的1/4:‎ ‎②180°时间法 当180°经线为零时,全球同一个日期。随后,由于地球的自转运动,零时线向西移动1小时,180°经线为1:00,全球有1个小时的范围进入新的日期。因此,180‎ ‎°经线为几点,全球便有24分之几的范围进入新的一天。‎ 做题时需注意,需要求的日期范围为新日期的范围还是旧日期的范围。‎ ‎◎考向4 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转 ‎9.(2018·广州模拟)图中a为晨昏线,c为经线,b为c线上地球自转线速度最大的点。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表示b地水平运动物体方向的是(  )‎ C [由题干可知,b地位于赤道,赤道上无地转偏向力,物体无偏转现象,运动方向保持初始运动方向。]‎ ‎10.下面两幅图分别是两条大河的河口图,图中小岛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展,最终将与河的哪岸相连(  )‎ ‎①甲岸 ②乙岸 ③丙岸 ④丁岸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C [河水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在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结合图示纬度可判断两河河水分别向乙和丙方向偏,则甲和丁两岸附近水流速度较慢,图中小岛可能将会与甲、丁两岸相连。]‎ ‎ [方法规律] ‎ 河流沿岸人类活动的选址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河流冲蚀右岸,在左岸淤积,故港口、防洪堤坝一般建于右岸,聚落、挖沙场宜选在左岸,具体示意如下:‎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