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通用2018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30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学案新人教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课标通用2018版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第30讲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学案新人教版

第30讲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及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考纲解读] 1.掌握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内涵和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2.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明确个人和社会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 考点一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原则 ‎1.可持续发展——人类的必由之路 ‎(1)背景: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口增长、资源危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 ‎(2)目的: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存环境,促进共同发展。‎ ‎(3)行动纲领:《21世纪议程》。‎ ‎2.可持续发展基本内涵 ‎(1)定义: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2)核心思想: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 ‎(3)目标: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3.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1)发展的观念:社会经济发展是人类共同的、普遍的权利,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其社会经济发展是第一位的。‎ ‎(2)公平的观念:代际之间的公平:当代人的发展不能损害后代人生存发展的基础;区际之间的公平:不同国家、地区、种族、民族、性别、年龄或各种文化信仰的人群,应享有平等的地位。‎ ‎(3)环境的观念: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彼此联系,互为因果。发展社会经济和提高生活质量需要足够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依托。‎ ‎(4)权利的观念:全人类都应享有过健康而富裕的生活的权利;每个国家和地区都享有平等发展的权利;每个人都享有在发展中合理利用资源的权利和享有清洁、安全、舒适环境的权利。‎ ‎4.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原则 内容 要求 公平性 原则 同代人之间、代际之间、人类与其他生物种群之间、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公平 人类的发展不应危及其他物种的生存;各国有权根据需要开发本国资源,并确保不对其他国家的环境造成损害;人类需要和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 持续性 原则 地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 人类应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保持适度的人口规模,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共同性 原则 各国共同参与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地区的决策和行动应该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 解决全球性环境问题,必须进行国际合作;对于全球共有的资源,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 ‎[方法技巧] 可持续发展三大原则和四大观念的区分方法 可持续发展的三条原则之间是既有区别又密不可分的。公平性强调享有的平等,侧重的是权利;持续性强调发展的协调,侧重的是发展;共同性强调保护的必然,侧重的是义务。在实际解题时,最常见的是侧重分析某一条原则或观念,注意体会和提取所给材料包含的信息。‎ 可持续发展的四种观念各有侧重点。发展的观念强调人类社会的经济发展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权。公平的观念强调人与人的平等权,这种人与人的关系既体现在同代人之间又体现在代际之间。环境的观念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统一性。权利的观念强调人们享受的权利,既包括物质生活享受,又包括环境享受。‎ ‎[深挖高考命题点]‎ ‎1.[填空]“国际慢城”是一种具有独特地方感的宜居城镇模式,要求人口在5万人以下、环境质量好、提倡传统手工业、无快餐区和大型超市等。下图为“国际慢城”桠溪镇的大山村土地利用今昔对比图。(2015·江苏卷改编)‎ ‎ ‎ ‎(1)与“国际慢城”要求相符合的生产、生活方式是________(①骑单车出行;②经营手工业作坊;③去速食店就餐;④建大型游乐场。)‎ ‎(2)大山村在成为“国际慢城”前后,产业结构从种植业到________相结合,从较单一的农作物到________作物。‎ 答案:(1)①② (2)种植业与服务业 多种经济 解析:第(1)题,综合题干材料“环境质量好、提倡传统手工业、无快餐区和大型超市”①项正确;骑单车出行减少了环境污染,利于环境的保护,如②项正确;大型游乐场容易造成环境问题,不符合“国际慢城”的要求,④项错误。第(2)题,比较两图可以看出,该地由原来单一的水稻、小麦、油菜作物的种植转变为发展茶园、果园、苗圃、菜地等,并且出现了游客中心、池塘水景和大山塔风景区等,说明第三产业得到发展。‎ ‎2.[问答]下图示意我国某省地理环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2014·福建卷)‎ 材料一 在21世纪海洋经济、网络经济的背景下,打造具有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对沿海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重大。‎ 材料二 都市农业位于城市内部和周边地区,是农业、科教、观光相结合,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农业。近年来,该省北部涌现出许多都市农业园区。‎ 近年来在P地区形成“淘宝村”,主要利用进口木材加工木制品,并通过“淘宝网店”进行销售。人们对这种经济发展方式是否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争论,选择你支持的一种观点,并为其提供论据。‎ 观点A: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 观点B:不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 答案:观点A:有利 论据: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收入;快速扩大木制品销售和服务范围;促进交通、物流业的发展;带动相关企业的转型与升级,推进工业化、城镇化;有利于森林资源的保护,缓解生态环境压力。(答四点即可。)‎ 观点B:不利 论据:易对传统商业造成冲击;产业、人口集聚,加大基础设施压力;山区人才、技术力量薄弱,竞争力较低;造成农业劳动力的流失;导致森林破坏,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答四点即可。)‎ 解析:若支持观点A,则要从对社会、经济、生态等方面的有利影响提供论据;若支持观点B,论据可从对传统商业造成冲击,加大基础设施的压力,人才短缺、农业劳动力流失、生态环境破坏等方面分析。‎ 中共十八大报告论述了“生态文明”,并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据此回答1~2题。‎ ‎1.“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基础是(  )‎ A.经济可持续发展 B.社会可持续发展 C.生态可持续发展 D.文化可持续发展 ‎2.下列人类活动中,符合“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理念的是(  )‎ A.退耕还林还牧,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B.扩大地下水开采,满足城市发展需求 C.围湖造田,扩大农作物种植面积 D.全面关停重化工业,大力治理环境污染 答案:1.C 2.A ‎2015年3月28日‎20:30~21:30,世界多地的地标性建筑再次熄灯,以参加全球性环保活动“地球一小时。”据此回答3~4题。‎ ‎3.这一活动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 A.持续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阶段性原则 ‎4.“地球一小时”活动主要针对的问题是(  )‎ A.酸雨蔓延 B.水污染严重 C.全球气候变暖 D.生物多样性减少 答案:3.C 4.C 解析:第3题,材料中“世界多地参与”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第4题,“地球一小时”也称“关灯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在2007年向全球发出的一项倡议,以此来激发人们保护地球的责任感以及表明对全球共同抵御气候变暖行动的支持。‎ 可持续发展内涵和观念分析 可持续发展思想是人类在反思所面临的严峻的生存和发展问题后提出的,其内涵与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 ‎1.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仍是“发展第一位”,即发展的观念 ‎2.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生态环境良性发展,即环境的观念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是人类社会发展所需物质和能量的来源,因此,环境保护是基本目标。‎ ‎3.可持续发展的实施依赖世界各国共同的努力,即公平的观念 不仅是代内区际间要公平,不能互有损害;而且代际之间也要公平,当代人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后代人生存和发展为代价。‎ ‎4.可持续发展的实施也需依靠相互尊重,即权利的观念 人类与环境、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富有人群与贫穷人群,不论哪一部分,都享有平等发展的权利。‎ ‎[典例名师指妙招]‎ ‎[例] (2013·江苏卷)《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提出可持续发展五大支持系统。报告以1995年全国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为100,下图表示2010年五大支持系统的能力指数。读图,回答(1)~(2)题。‎ ‎(1)1995~2010年发展支持系统发展最快,其代价有(双选)(  )‎ A.大量消耗资源 B.大量排放污染物 C.科教投入不足 D.人口增长缓慢 ‎(2)为保障各支持系统协调发展,应大力加强(双选)(  )‎ A.社会保障建设 B.经济基础建设 C.农业基础建设 D.生态与环境建设 ‎[名师指导解题]‎ ‎[答案] (1)AB (2)CD 考点二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 ‎1.控制人口规模 ‎(1)目的: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 ‎(2)地位:协调人地关系的根本措施。‎ ‎2.转变发展模式 发展模式 目的 生产与 消费方式 影响 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 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产量和提高消费水平 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 使人类陷入严重的资源、环境危机 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 强调环境承载能力和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 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 减少经济活动所造成的环境压力和资源耗竭 ‎[提示] 两种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出发点不同,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只注重经济增长,生产循环过程表现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则强调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的协调,生产循环过程表现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 ‎3.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资源类型 可持续利用措施 土地资源 防治土地荒漠化,治理水土流失和土壤污染,保护基本农田,工矿废弃地复垦等 森林资源 合理利用,妥善保护森林资源 水资源 节约、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 海洋资源 伏季休渔、禁止滥捕、污染治理 ‎[提示] (1)不可再生资源:应在加强节约和合理利用的同时,加强资源勘探,增加后备储量并积极寻找新的替代品。‎ ‎(2)可再生资源: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在利用过程中促使其不断更新。‎ 可持续发展由观念走向实践的关键是公众参与。只有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才能被接受并得以实施,观念才可能转变为现实。‎ ‎4.中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原因 ‎(1)发展中大国。‎ ‎(2)人口压力巨大:人口数量庞大,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低,新增人口绝对数量较多。‎ ‎(3)资源严重不足:我国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但人均自然资源占有量较少,对自然的利用率比较低,造成资源需求量大、人均占有量少且利用率低的问题。‎ ‎(4)环境问题严重:以大气、水体、固体废弃物、噪声为重点的环境污染仍在发展,并迅速由城市向乡村蔓延;以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的范围仍在扩大,程度在加剧。‎ ‎5.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循环经济 含义 特征 产品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废弃物高效回收,综合效益突出、实现良性循环,使经济活动生态化 具体形式 工业:清 洁生产 生产 模式 在原料开采—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废弃物处理的全过程中,既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把对人类的危害减至最小,又能充分满足人类的需要,使社会经济效益最大 含义 清洁的能源、清洁的生产过程、清洁的产品 农业:生 态农业 原理 生态系统原理 方式 调整生产结构,生产多样化经营,协调经济和环境效益 目的 生态和经济良性循环 典型 代表 北京“留民营”模式、南方山区立体农业、珠三角基塘农业 ‎6.分析某地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思路 ‎(1)首先分析区域的区位特性、地理环境、人类活动与人地关系等地理环境背景。‎ ‎(2)分析区域发展的优势条件(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交通、科技、市场等)。‎ ‎(3)分析区域发展的限制因素(自然灾害、资源短缺、环境问题、基础设施、产业结构、对外开放程度等)。‎ ‎(4)分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①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发展优势和特色产业。‎ ‎②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③发展科技,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④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推进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⑤促进对外开放。‎ ‎7.传统发展模式和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对比 发展模式 传统发展模式 可持续发展模式 模式图 发展目标 以经济发展为目标,经济的增长就意味着发展 以社会全面发展为标准,其终极目标是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发展 增长方式 高投入、高消费、低产出 低投入、低污染、高产出 消费模式 提倡高消费 提倡适度消费 文明标准 建立的是物质文明,主要考虑经济利益 建立物质文明的同时,还要考虑社会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 时间尺度 满足当代人的最大需求 强调代际公平 空间尺度 从区域利益出发,采取封闭式、掠夺式和转嫁的方式 从全球利益出发,是一种互补式的发展方式 调控手段 依靠市场经济手段 强调政府的宏观调控 结果 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带来环境问题 经济和生态效益相结合 ‎8.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异同 循环经济 低碳经济 不同点 提出背景 应对因经济高速发展而引发的全球资源环境问题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全球气候 关注重点 资源的循环利用和高效利用 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定位 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强调资源综合循环利用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开发利用清洁能源 共同点 根本目标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发展要求 都应贯穿于经济发展的过程 基本保障 都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以制度创新为保障 ‎[深挖高考命题点]‎ ‎ [判断]结合图文材料。(2014·天津卷改编)‎ 上图所示的大型商城,以汇集国际品牌商品、价格优惠为经营模式。某地理小组学生实地考察了该商城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同学们针对如何新建这类大型商城各抒己见,判断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观念。‎ ‎(1)增加商城数量,提供更多就业岗位。(  )‎ ‎(2)扩大商城规模,带动周边城镇发展。(  )‎ ‎(3)立体建设商城,集约开发利用土地。(  )‎ ‎(4)商城靠近景点,吸引游客休闲购物。(  )‎ 答案:(1)× (2)× (3)√ (4)× ‎ 解析:注意该题强调的是“生态”可持续发展,增加商城数量,会破坏自然环境,占用更多耕地;扩大商城规模,带动周边城镇发展,同样破坏自然环境;立体建设商城,集约开发利用土地,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商城靠近景点,吸引游客休闲购物,但可能破坏景区环境。‎ 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的设计、组织、调整和管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系统。下图为我国某地区生态农业园区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生态农业将物质和能量多层次地循环利用,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  )‎ A.鱼塘、沼气池、果园 B.鱼塘、果园、沼气池 C.沼气地、鱼塘、果园 D.沼气池、果园、鱼塘 ‎2.该地生态农业园区建设对当地的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  )‎ ‎①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减少环境污染 ‎②减轻水土流失和土地盐渍化现象 ③增加就业机会 ④增加农民收入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答案:1.C 2.B 解析:第1题,图中甲输出沼渣、沼液和能源,必然是沼气池;乙提供塘泥和水面,必然是鱼塘;丙自然是果园。第2题,生态农业园的意义具体体现在可持续发展的三个内涵方面,即生态可持续发展(减少废弃物的排放,保护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增加收入)、社会可持续发展(增加就业)等。‎ 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中原经济区规划了六大生态区(如图),到2020年,区域森林覆盖率要从现在的22%增长到25%,初步实现区域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据此回答3~4题。‎ ‎3.西部三个山地生态区防治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土地沙漠化 B.水土流失 C.土壤次生盐碱化 D.大气污染 ‎4.除了建立生态区,本区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还有(  )‎ A.西部地区进行大规模梯田改造,减少地表径流 B.河流上游进行梯级开发,有效防治洪涝灾害 C.东部地区推广新型灌溉方式,节约用水 D.关停所有有污染的产业,保护环境 答案:3.B 4.C 解析:第3题,中原经济区的西部为黄土高原,由于沟壑纵横,坡度大,地表植被覆盖率低,加上多暴雨,使黄土高原地区成为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第4题,图示区域的东部地区是我国盐碱化最严重的区域之一。盐碱化的发生主要由不合理灌溉引起,因此,推广先进的灌溉技术,是有效防治盐碱化的措施之一。‎ 地理关联图的判读 ‎1.读图名,把握关联图的中心内容。如图1展示了某循环农业模式,图2展示了某地生态农业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图3展示了某商品网购流程。‎ 图1 某循环农业模式图 图2 某地生态产业园区循环经济模式图 图3 某商品网购流程示意图 ‎2.明确关联图中的各要素,把握各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注意图中的各环节、图框、箭头及箭头指向,即关联图中的关联性。一般图框表示环节,箭头表示关联过程,箭头指向表示关联的因果关系。如图2中,a是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为污水处理厂;b的产品为棉布,应为棉纺厂。‎ ‎3.依据图框所指要素及箭头逐个分析图框之间的关联性、图中各环节包括哪些要素、箭头由哪个环节指向哪个环节等。如图3中提交物流箭头指向③,通过③环节送货至用户,故③为物流配送。‎ ‎4.进行各部分间的因果推理,找出规律,并进行文字表述。地理关联图的分析就是逻辑推理过程,关键是将关联图所表达的地理原理、过程或规律用文字表达出来,进行图文转换。如图1反映了循环农业不仅有利于提高经济效益,还能提供清洁能源,具有环境效益;图2反映了该生态产业园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 ‎5.在推理时要充分利用已知条件,从最简单、最有把握的图框入手,当已知条件逐渐增多时,再推理其他空白处的内容就相对容易了。在完成了各框内容之后,利用所掌握的概念、原理、分布规律等将所填内容验证一遍,确保其正确性。‎ ‎[典例名师指妙招]‎ ‎[例] 晚稻收割后,郊区的农民又开始大面积燃烧秸秆。秸秆的燃烧,成为造成最近几日雾霾的罪魁。秸秆如何变废为宝,成为亟待解答的问题。下图是专家给出的秸秆利用方式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有关图中秸秆利用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增加能源供应来源,释放矿物质养分 B.②减轻环境污染,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C.③增加当地就业,促进工业产业升级 D.①③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循环再利用 ‎(2)图中④利用方式的优势是(  )‎ A.区域农业投入大大减少 B.有效增加土壤肥力 C.能源消费结构明显调整 D.该地水土流失减少 ‎[名师指导解题]‎ ‎1.名师指点 ‎①方式提供生活能源,将秸秆作为燃料,养分损失得多,资源利用率低。②方式将秸秆用作饲料,牲畜粪肥可用作制取沼气的原料,有利于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的改善。③方式将秸秆用作工业原料,造纸、编织、发电等均为传统工业,并不能促进工业产业升级。④将秸秆作为制取沼气的原料,提供生活能源,而沼渣和沼液又作为肥料肥田,有利于补充土壤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这是④环节最大的优势。‎ ‎2.信息提取 ‎[答案] (1)B (2)B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