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7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陕西省吴起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吴起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地理试卷 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 (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据人民日报2016年8月12日报道,我国预计在“十三五”规划的末年,即2020年左右发射一颗火星探测卫星。读地球和火星资料对照表,回答下列问题。 1. 火星表面的均温为-23℃,低于地球表面均温,主要原因是( ) A. 与太阳平均距离比地球远 B. 质量和体积比地球小 C. 大气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 D. 公转周期比地球长 2. 大量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形成大气层,其主要原因是( ) A. 地球公转和自转周期适中 B.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C. 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 D. 太阳系中各天体的共同作用 【答案】1. A 2. B 【解析】 考查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及原因。属于知识性试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并能灵活运用于分析解答。地球上生命物质存在的条件和原因。 【1题详解】 行星温度主要由于太阳距离决定的。由表格数据火星距日比地球较远,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少,所以气温较低,A正确。故选A。 【2题详解】 地球上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原因是地球的质量和体积适中,其引力可以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形成地球大气层,地球大气经过漫长的演变,形成了以氮和氧为主的大气,其中氧适宜生物的呼吸,B正确。故选B。 我国探测器“嫦娥四号”于北京时间2018年12月8日2时23分,在四川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并于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软着陆于月球背面,实现了人类探测器的首次月背软着陆。 根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3. “嫦娥四号”选择在西昌而非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是因为这里 A. 海拔高,接近卫星所在的大气层 B. 气候干旱,大气的能见度高 C. 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 D. 设备先进,科技力量雄厚 4. “嫦娥四号”探测器从发射到软着陆期间,洛阳地区 A. 昼长夜短,且昼先变长后边短 B. 昼短夜长,且昼先变短后变长 C. 日出时间一直延后 D. 正午太阳高度角先变大后变小 5. 美国旧金山(西八区)华人华侨观看发射直播,应选择的当地时间为 A. 7日10:23 B. 9日10:23 C. 6日10:23 D. 8日2:23 【答案】3. C 4. B 5. A 【解析】 【3题详解】 西昌比酒泉纬度低,自转线速度大,卫星发射时可以节省很多能源,故C正确。西昌与酒泉虽然海拔高度不同,但都位于大气层的对流层,而卫星应位于地球大气层之外,故A错误。西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而酒泉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因此西昌较酒泉气候湿润,故B错误。二者设备与科技力量相近,故D错误。 【4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探测器从发射到软着陆期间的时间为2018年12月8日2时23分到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该时间段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移动方向为先向南移,然后再向北移。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则北半球白昼逐渐变长,因此洛阳地区昼短夜长,且昼先变短后变长。故B正确。 【5题详解】 北京时间为东八区的区时,比旧金山(西八区)早16小时,“早加晚减”,因此卫星发射时,旧金山(西八区)时间为2018年12月7日10时23分,故A正确。 【点睛】本题组涉及知识点多,综合性强,难度较大。 2018年5月9日出现了木星冲日现象。冲日是指某行星和太阳正好分处地球的两侧,三者几乎成一条直线(如图所示)。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6. 下列不会出现冲日现象的天体是( ) A. 土星 B. 金星 C. 火星 D. 海王星 7. 木星冲日现象体现了行星公转运动的( ) A. 方向相同 B. 轨道近圆 C. 轨道共面 D. 安全稳定 【答案】6. B 7. C 【解析】 【6题详解】 冲日是指某行星和太阳正好分处地球的两侧,三者几乎成一条直线,即出现冲日现象的行星是地外行星。不会出现冲日现象的天体是金星,是地内行星,B对。木星、火星、海王星可能出现,是地外行星,A、C、D错。 【7题详解】 木星冲日现象体现了行星公转运动的轨道共面,即太阳、地球、木星等位于同一轨道平面上,C对。方向相同、轨道近圆、安全稳定的宇宙环境,是指的行星的共同特征,不包括太阳,A、B、D错。 太阳辐射以平行光线的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上,称为太阳直接辐射。下图为贵州贵阳和新疆塔中(塔里木盆地中部)太阳直接辐射的年变化。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8. 导致塔中春、秋季太阳直接辐射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春季( ) A. 正午太阳高度低 B. 白昼时间短 C. 阴雨天气少 D. 风沙天气多 9. 塔中和贵阳太阳直接辐射差异明显,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纬度 B. 气候 C. 地形 D. 植被 【答案】8. D 9. B 【解析】 【8题详解】 塔中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春季与秋季相比,均降水少,日照时间相差不大,甚至春季稍长些,但春季地面缺乏植被保护,风沙天气多,风沙导致太阳辐射被削弱,从而使春季直接太阳辐射少,选D。 【9题详解】 塔中属于大陆性气候,降水少,晴天多,获得直接太阳辐射多;贵阳则是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多,阴雨天气多,获得的太阳直接辐射少,选B。 2017年9月4日至9月11日,太阳表面爆发黑子群。下图为某同学在天文台望运镜中观测黑子后绘出黑子位置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0. 该同学在望远镜中看到的是太阳的( ) A. 光球层 B. 色球层 C. 日冕层 D. 太阳风层 11. 有关太阳黑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黑子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之一 B. 从数量众多到数量稀少,黑子的周期是11年 C. 黑子和耀斑的变化同步起落,说明太阳活动具有差异性 D. 黑子是出现在太阳表面的黑色区域 12. 这次太阳活动可能的影响是( ) ①地球上发生磁暴 ②部分地区的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 ③引发钱塘江大潮 ④可能出现极光现象 ⑤日本阿苏火山喷发 ⑥印尼爪哇深海6.5级地震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②③⑤ D. ①②④ 【答案】10. A 11. A 12. D 【解析】 【10题详解】 太阳大气层由里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观测到的为太阳黑子,黑子位于光球层,A正确。故选A。 【11题详解】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黑子和耀斑,故黑子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之一,A正确;从数量众多到下一次数量众多,黑子的周期是11年,B错误;黑子和耀斑的变化同步起落,说明太阳活动具有相关性,C错误;黑子并不黑,是出现在太阳表面的温度较周边低的区域,D错误。据此分析选A。 【12题详解】 太阳活动可能会引发磁暴现象,①正确;带电粒子流会使电离层受到干扰,从而使部分地区的无线电短波通信受到影响,②正确;钱塘江大潮为天体引潮力形成,与太阳活动无关,③错误;太阳活动发出的粒子流与两极地区的稀薄大气摩擦可能出现极光现象,④正确;日本阿苏火山喷发、印尼爪哇深海6.5级地震都属于地球内能释放的形式,是地球内力作用的表现,太阳活动对火山地震的爆发有相关性,但没有这么直接的影响,⑤⑥错误。据此选D。 【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扰乱地球电离层 太阳活动增强时发出的电磁辐射和高能带电粒子流强烈干扰高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甚至会使各类无线电通信产生短时间的中断现象。 2、干扰地球磁场 当太阳活动增强时,来自太阳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会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磁针剧烈震动而不能正确指示方向的“磁暴”现象。 3、产生极光 高能带电粒子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并与那里的稀薄大气相互碰撞,从而出现美丽的极光。 4、自然灾害 地球上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水旱灾害等。 读二分二至日时地球的位置图。 回答下列各题。 13. 当大家在享受国庆黄金周的时候,地球公转位置在下列( )点附近 A. a B. b C. c D. d 14. 从5月1日劳动节到9月10日教师节,地球公转的速度变化是( ) A. 持续变快 B. 逐渐变慢 C. 先变慢再变快 D. 先变快再变慢 【答案】13. B 14. C 【解析】 考查地球公转特征。 【13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a、b、c、d分别表示夏至、秋分、冬至、春分。则国庆假期是十一前后,应位于b附近,B正确。故选B。 【14题详解】 从劳动节到国庆节,中间经过7月初,远日点,此时地球公转最慢,所以从劳动节到国庆节,地球公转的速度变化是先变慢再变快,C正确。故选C。 15.下图中的虚线是水平运动物体的原始方向,实线是其偏转方向,正确的图示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物体水平运动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B正确; A物体向南过赤道后应该左偏,A错误; C物体向北过赤道后应该右偏,C错误; D物体在南半球运动过程中应该左偏,D错误。 【点睛】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偏移的规律是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16.下面有关四季更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天文意义看四季,夏季是一年中白昼最长的季节 B. 在北温带的许多国家,一般把7/8/9月划分为夏季 C. 全球各地均有明显的四季变化 D. 四季更替是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之一 【答案】A 【解析】 【详解】从天文意义看四季,夏季是一年中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的季节,故A正确。在北温带的许多国家,一般把6/7/8月划分为夏季;温带地区有明显的四季变化,在热带和寒带无明显的四季变化;四季更替是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之一。故B、C、D错误。 下图所示为我国东南福建省沿海地区被海风“吹弯了腰”的草丛。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7. 下列能正确示意图中风向形成原因的是 A. B. C. D. 18. 该地一年中盛行风向也因海陆间温度差异发生季节变化。盛行风从海洋吹向陆地的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答案】17. B 18. B 【解析】 【17题详解】 依据图中草的倒伏方向可知,当时风从海洋吹响陆地。由于水的比热容大于陆地,白天升温慢,海洋近地面形成高压,陆地近地面形成低压,故近地面风从海洋吹向陆地,B正确。故选B。 【18题详解】 夏季,陆地升温快于海洋,陆地近地面形成热低压,海洋近地面形成高压,因此风从洋吹向陆地,冬季相反;春、秋海陆气温差异小,风向不明显,B正确。故选B。 19.如下图所示,昼夜温差最小的地点是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于海陆性质差异大,陆地吸热、放热快,海洋吸热、放热慢,因此海洋地区气温的日较差小; D图中为海洋地区阴天时的状态,大气的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都强,白天气温不会太高,晚上气温不会太低,所以气温日较差最小。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20.深秋或寒冬,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主要是( ) A. 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强 B. 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C. 无大气保温效应 D. 地面辐射弱,大气辐射强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大气的热力作用。晴天晚上云少,故大气逆辐射弱,保温效应差,晚上大气降温,故剧烈降温,容易形成霜冻。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下图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1. 下列关于图中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②代表地面辐射 B. ①所代表的辐射波长大于③ C. ①代表的辐射能量大于③ D. ④代表的辐射与天气状况无关 22. 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主要是因为 A. ①减弱 B. ②减弱 C. ③增强 D. ④减弱 23. 利用人造烟雾来防御霜冻的原理是 A. 减弱① B. 增强② C. 改变③的辐射方向 D. 增强④ 【答案】21. C 22. B 23. D 【解析】 本题考查大气的受热过程。图示①②都是太阳辐射都是短波辐射,②是被大气削弱了的太阳辐射;③是地面辐射的长波辐射;④代表是大气的逆辐射与天气状况密切相关,云层厚时大气的逆辐射强。白天多云时,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地面升温慢,气温比晴天低。人造烟雾可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它能强烈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然后大气增温,增强大气的逆辐射,起到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来防御霜冻。 【21题详解】 温度越高发射的波长越短,图示②来自太阳,代表太阳辐射; ①所代表是太阳的短波辐射,③是地面辐射的长波辐射,①辐射波长小于③;①代表的太阳辐射能量大于③所代表的地面辐射能量;④代表是大气的逆辐射与天气状况密切相关,云层厚时大气的逆辐射强。选C正确。 【22题详解】 白天多云时,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即②减弱导致地面升温慢,气温比晴天低;与其它要素相关性不大。选B正确。 【23题详解】 人造烟雾可增加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它能强烈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③,然后大气增温,增强大气的逆辐射④,起到对地面的保温作用,来防御霜冻;夜晚炊烟,不影响太阳辐射①和②;不能改变地面辐射的方向。选D正确。 24.地面上不同地区的热量差异会引起空气流动。下图符合热力环流原理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热力环流。 【详解】白天陆地和海洋相比,由于陆地的热容量小,升温快,比海洋温度高,海洋形成高气压中心,陆地形成低气压中心,近地面风从海洋吹向陆地,A错误;市区和郊区之间,近地面风从郊区吹向市区,C错误。受地表冷热不均的影响,受热的地方空气膨胀上升,冷却的地方空气收缩下沉,D错误。晚上山顶降温快,气流沿山坡下沉,山谷上升,B正确。故选B。 【点睛】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了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获取信息并调用相关知识进行解答. 下图示意某一等高面。M、N为等压线,其气压值分别为PM、PN,M、N之间的气压梯度相同。①~⑧是只考虑水平受力,不计空气垂直运动时,O点空气运动的可能方向。回答以下问题。 25.若此图表示北半球,PM>PN,则O点风向为( ) A. ⑥或⑦ B. ②或⑥ C. ④或⑧ D. ③或④ 26.若此图表示高空等高面,PM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 当前文档收益归属上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