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7 发布 |
- 37.5 KB |
- 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届二轮复习艺术生文化课备考练案:专题二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讲常见的天气系统作业
第三讲 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单选题 2018年1月3日,名为格雷森的“炸弹气旋”袭击了美国东部。“炸弹气旋”是在冷气团与暖气团相遇时形成的气旋,其中心气压在24小时内下降超过24百帕。该类气旋爆发强、发展快,会带来强烈的暴风雪和降温,威力如同炸弹,故被称作“炸弹气旋”。下图为美国东部1月3日降雪量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降雪量( ) A. 最低值出现在伊利湖东南岸 B. 从阿巴拉契亚山脉向两侧递减 C. 最大值出现在东北沿海 D. 布法罗少于亚特兰大 2.“炸弹气旋”格雷森( ) A. 生成于热带洋面 B. 属于温带气旋 C. 中心盛行下沉气流 D. 东南侧盛行偏北风 3.美国东部海面冬季容易形成“炸弹气旋”的主要条件有( ) ①盛行由内陆到沿海的寒冷气流 ②气温较高导致空气的对流强盛 ③内陆的低压吸引海洋暖湿气流 ④沿海暖流的增温增湿作用较强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1.D 2.A 3.B 【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等值线的综合判读。读图分析可知,图中的最低值出现在图示区域的东南部,A错误;区域的降雪量最大值并非在阿巴拉契亚山脉,也没有呈现出从阿巴拉契亚山脉向两侧递减的特点,B错误;图示最大值出现在东北沿海,C正确;图中的布法罗降雪量介于3-6之间,亚特兰大的值小于1,因此布法罗大于亚特兰大,D 错误。故答案选C项。 2.由材料分析可知,“炸弹气旋”是在冷气团与暖气团相遇时形成的气旋,由其所在的纬度位置可知,该天气系统主要发生在中高纬度洋面上,由于冷暖空气相遇,暖空气抬升,形成低压,因此属于温带气旋,故答案选B项。 3.由材料分析可知,“炸弹气旋”的形成需要冷暖空气相遇,由材料分析可知,该地处于温带地区,冬季冷空气南下,风由内陆吹沿海;沿海地区为暖流,受暖流增温增湿作用,海洋空气为暖湿空气,因此当寒冷的气流与海洋的暖湿气流相遇,容易形成锋面,从而导致暖湿空气强烈上升,从而形成“炸弹气旋”,因此①④正确。故答案选B项。 下图为安徽省某日11时和20时天气形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从l4时到20时,合肥 A. 风向变化较小,风力变小 B. 风向变得相反,风力变大 C. 风向变化较小,风力变大 D. 风向变得相反.风力变小 5.根据图示信息推测 A. 14时宿州气温比合肥高 B. 14时宿州降水比合肥少 C. 20时合肥空气质量好转 D. 20时黄山受冷气团控制 【答案】4.C 5.C 【解析】4.读图,从l4时到20时,合肥有冷锋过境天气,风向变化较小,B、D错。等压线变密集,风力变大,C对,A错。 5.根据图示信息,14时宿州受冷气团控制,气温比合肥低,A错。冷锋降水在锋后,14时宿州降水比合肥多,B错。20时合肥是雨后,空气质蹙好转 ,C对。20时黄山位于冷锋锋前,受暖气团控制,D错。 一个较为稳定的气旋某月3~9日自西向东作匀速运动经过南昌市。下图是南昌市某学校气象站记录的该时段部分天气要素变化情况。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6.6日降水强度明显增大的原因是( ) A. 冷锋过境 B. 暖锋过境 C. 上升气流控制 D. 下沉气流控制 7.导致6~9日气温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 湿度减小 B. 风力减小 C. 偏北风影响 D. 天气转晴 8.6日的最低气温是13℃,则7日的最低气温可能是( ) A. 12℃ B. 11℃ C. 10℃ D. 9℃ 【答案】6.C 7.C 8.D 【解析】6.由图可知,6日气压最低,说明此时为低压中心控制,气流上升显著,因此降水较多。故选C。 7.据材料可知,气旋某月3~9日自西向东作匀速运动经过南昌市,6-9日南昌市位于气旋西侧,风向为西北风,具有降温作用。故选C。 8.据图可知,6日最高气温为18℃,最低气温为13℃,气温日较差为5℃。7日天气转晴,昼夜温差应加大,图中7日最高气温为15℃,则最低气温可能是9℃。故选D。 【点睛】常见的天气系统有:暖锋指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暖气团前缘的暖空气沿冷空气团边缘徐徐爬升,其中水汽冷却凝结,产生云、雨等天气。暖锋降水易发生在锋前,多为连续性降水。暖锋过境后,暖气团占据了原来冷气团的位置,于是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暖。当冷气团主动移向暖气团时,较重的冷气团前缘插入暖气团下方,使暖气团被迫抬升。暖气团在抬升过程中冷却,其中水汽容易凝结成云、雨。如果暖空气中含有大量水汽,那么可能带来雨雪天气。冷锋移动速度较快,常常带来较强的风。所以冷锋过境时容易出现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等天气现象。冷锋过境后,冷气团替代了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所以气温湿度骤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低压气旋系统垂直方向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高压反气旋系统垂直方向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干燥天气。 2016年7月9日,今年第1号台风“尼伯特”在福建泉州石狮沿海登陆。下图为“尼伯特”台风移动路径局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9.台风中心过境台湾期间,高雄 A.风向由东南风转东北风 B.风速先变慢后变快 C.风向由西北风转西南风 D.风速变得越来越快 10.台风登陆泉州时,泉州 A.气温降低,气压降低 B.多艳阳高照 C.多连续性降水 D.气温上升,气压升高 【答案】 9.C 10.A 【解析】9.据图可知,台风过境前,高雄位于台风中心的左侧,风向为西北风,过境后台风中心位于高雄西北方向,高雄的风向为西南风。由于台风中心不过高雄,所以风速一直较快,故选C。 10.台风过境会带来降水,台风过境后,降水就会停止,不会形成连续性降水,多狂风暴雨,BC错。台风是低压系统,气压会降低,D错。台风过境,带来狂风暴雨天气,气温降低,气压降低,A对。故选A。 下图是中央气象局发布的某城市2016年1月19—22日天气预报。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图示连续4天内,影响该城市的天气系统为( ) A. 气旋 B. 反气旋 C. 冷锋 D. 暖锋 12.下列为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绘制的该城市4天内天气要素变化示意图,最接近实际状况的是( ) A. B. C. D. 【答案】11.C 12.B 【解析】11.图示中央气象局信息,说明是我国某城市,开始时是南风,后转为偏北风开始降雨,偏北风来自较高纬度,表明是冷气团主动前进,推动锋面移动,所以是冷锋降雨,冷锋过后,该地受冷气团控制,天气晴朗。C对。A、B、D错。 12.结合前面分析,该天气系统过境过程中,原来气温高,气压低,风力弱,过境时,气温下降,气压升高,风速增大,过境后,气温低,气压高,风速较小。所以B对。A、C错。该天气系统过境时,天气是晴间多云-阴雨-多云转晴,所以云量先增加,后减少,D错。 下图a为北半球海平面某区域图,图b示意沿甲乙线的气压变化,图c示意沿丙丁线的气压变化。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3.根据图示信息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地降水概率小于乙地 B. 甲地气温日较差小于乙地 C. 丙地近地面风速大于丁地 D. 丙地近地面气压低于丁地 14.未来几天,乙地将要经历的天气变化过程最可能是 A. 气压降低,天气转晴 B. 气温降低,刮风下雨 C. 连续阴雨,风力加大 D. 湿度增加,风和日丽 【答案】13.B 14.B 【解析】 13.根据图示气压变化信息,可以判断图示区域内是一低压槽,如图所示。 槽线穿过丙丁两地,丁地靠近低压中心,即槽线在低压中心的西侧,锋面气旋西侧(左侧)槽线处为冷锋,甲位于冷锋锋线后,降水概率大,气温日较差小;乙地位于冷锋锋前,受单一暖气团控制,晴朗天气,温差较大,故B正确,A错误。气压曲线丙处斜率小,丁处斜率大,说明丁处附近气压变化大,所以水平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大;读图c可知,丙地近地面气压高于丁地。故C、D错误。 14.乙地位于冷锋锋前,未来几天,乙地将要受到冷锋影响,可能出现降温、狂风暴雨天气,故B正确。气压降低,天气转晴为冷锋过境后的天气;连续阴雨为暖锋过境时的天气;风和日丽主要是受暖气团影响。故A、C、D错误。 二、综合题 15.下图为我国10月29日20时-30日20时全国降水量预报图,读图回答。 (1)说出霜冻线A、B分布特征差异的主导因素。 (2)简述①处霜冻线向北凸出的原因。 (3)简要分析②区域未出现霜冻的原因。 (4)描述造成长江流域此次降水的天气系统的形成过程。 【答案】(1)地形 纬度 (2)此处为河谷地带,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沿河谷深入,导致此地气温较东西两侧高 (3)该日此地为阴雨天气,夜间大气逆辐射强,气温较高,未出现霜冻 (4)来自西北的冷气团势力强,主动向暖气团移动,较重的冷气团插入暖气团下方,使暖气团被迫抬升,暖气团在抬升过程中冷却形成降水 【解析】(1)A大致呈南北方向延伸,且分布区与我国一、二级阶梯相似,影响A分布的主导因素是地形;B大致呈东西走向,与纬线方向相似,影响B分布的主导因素是纬度。 (2)①处霜冻线向北凸,说明该地温度较高,①处为雅鲁藏布江谷地,河谷地带地势低,印度洋暖湿气流沿谷地深入,气温高。 (3)霜冻多出现在晴天,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差,地面温度低;而图中②区位此时为雨天,云层厚,大气保温作用强,气温较高,不易出现霜冻。 (4)本题主要考查冷锋天气系统的形成过程。此时为秋季,冷空气活动频繁,当来自西北的冷气团势力强,主动向暖气团移动,较重的冷气团插入暖气团下方,使暖气团被迫抬升,暖气团在抬升过程中冷却形成降水。 16.下图为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地的气压值范围。 (2)判断B地所处的天气系统名称并说明理由;若该天气系统加强,可能引发哪种气象灾害。 (3)与D地相比,判断C地的风力大小,并简述判断理由。 【答案】1)1 010—1 015百帕。 (2)气旋(低压)。从图中可以看出风向(气流)从四周吹向中心(向中心辐合)。台风。 (3)C地的风力小于D地。C地等压线(较)稀疏,水平气压梯度(较)小,风力(较)小。 【解析】 【分析】(1)图中等压差是5百帕,A为锋面气旋,为低压系统,所以A的气压值为1 010~1 015 百帕。 (2)根据B地周围的风向标可知,该地气流呈逆时针方向从四周向中心辐合,那么此天气系统是气旋(或低压)。B位于西北太平洋,时间为秋季,所以该天气系统加强最可能引发的气象灾害是台风。台风的预防主要从监测和预报、建沿海防护林、加固堤坝等方面进行。 (3)比较C、D两地的等压线疏密情况,C地的等压线稀疏,气压梯度力小,所以风力小。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