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7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广东省佛山一中、珠海一中、金山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解析版
2017级高二下学期期中佛山一中、珠海一中、金山中学 三校联考地理 2019年5月 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笔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卷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3.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下图示意某岛国地处两大板块的交界地带,依图示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 有关该岛相关信息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东部为东半球,西部为西半球 B. 全部位于西半球、北半球 C. 东部为东时区,西部为西时区 D. 全部位于寒带,属于极地气候区 2. 有关该岛国板块的说法正确是 A. 东部是北冰洋板块,西部是欧亚板块 B. 东部是亚欧板块,西部是美洲板块 C. 东部是美洲板块,西部是亚欧板块 D. 该国地处板块消亡边界 3. 甲城市(首都)距离R火山约为 A. 420千米 B. 240千米 C. 140千米 D. 60千米 4. 该国积极开发本国能源,其主要的电力能源应是 A. 石油、天然气 B. 地热能、太阳能 C. 煤炭、风能 D. 水能、地热能 【答案】1. A 2. B 3. C 4.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板块构造、地图上距离的计算等相关知识。 【1题详解】 20°W穿过该国,东部为东半球,西部为西半球,A正确,B错误。从7 .5°W-7.5°E属于中时区或0时区,东西时区分别从7 .5°E和7.5°W开始划分,据图可知该国位于西时区,C错误。位于北极圈以南,全部位于温带,D错误。 【2题详解】 该国为冰岛,处在亚欧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东部是亚欧板块,西部是美洲板块,B正确。 【3题详解】 甲城市(首都)和R火山都位于64°N附近,甲城市(首都)距离R火山约相差经度3°,纬度60°附近经度相差1°是赤道上一半,故64°N附近相差经度3°,距离约小于为110*3/2=165km.C正确。 【4题详解】 由经纬网定位可知,该岛国为冰岛,位于美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东是亚欧板块,西是美洲板块,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地热能丰富。该国地势起伏较大,气候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水能资源丰富。D正确。 读世界某区域图(图A),其中①②③图均表示同一区域,且其图幅依次减少四分之三。柑橘是亚热带地区最重要的水果,夏季之后成熟。乙国西班牙(图B)和中国都是世界上重要的柑橘栽培国。西班牙柑橘集中成片种植,集约化经营,形成优势产区。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5. 图A中。若①图比例尺为1∶N,则②图、③图的比例尺依次为 A. 2∶N 、3∶N B. 1∶2N、 1∶3N C. 2∶N、 4∶N D. 1∶2N 、1∶4N 6. 西班牙柑橘种植区较我国柑橘优势产区纬度较高的主要原因为 A. 受陆地纬度的限制 B. 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C. 农业科技水平高 D. 冬季气候较温暖 7. 与中国很多果园喜欢除草不同,当地果园中柑橘树行间喜欢种植生草,种生草具有哪些好处? ①可增加土壤有机质 ②加大昼夜温差 ③利于果园生态平衡 ④提高地面反射率 ⑤保持水土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③④ D. ②③⑤ 【答案】5. D 6. D 7. 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比例尺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5题详解】 ①②③图均表示同一区域,且其图幅依次减少四分之三,表明图②是图①的四分之一,因此比例尺为原来的一半;图③是图①的十六分之一,因此图③的比例尺为原来的四分之一.若①图比例尺为1:N,则②图、③图的比例尺依次为1:2N、1:4N.故选D。 【6题详解】 读图,西班牙柑橘种植区纬度超过40°N,我国柑橘优势产区主要在秦岭-淮河以南,即34°N以南地区,分布比我国纬度较高的主要原因为西班牙冬季气候较温暖,D对。没有受陆地纬度的限制,A错。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与分布纬度高无关,B错。农业科技水平差异不明显,C错。故选D。 【7题详解】 种植生草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可增加土壤有机质,①正确。利于果园生态平衡,③正确。保持水土,⑤正确。缩小了昼夜温差,②错误。降低了地面反射率,④错误。选B。 【点睛】比例尺缩放的计算:将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原比例Xn. 将原比例尺放大n倍;原比例X(n+1). 将原比例尺缩小到1/n;原比例X1/n.将原比例尺缩小1/n;原比例X(1-1/n).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各题 8. 图中隧道 A. 穿过等高线密集区,设计不合理 B. 长度大约为8000米 C. 应建成“之”字形,以降低坡度 D. 出入口受地质灾害影响较大 9. 一辆汽车在秋分日由甲镇沿公路开往乙镇,北京时间12点行驶在I路段,司机此时可看到阳光从车的( )射入车内。 A. 右前方 B. 左前方 C. 右后方 D. 左后方 【答案】8. D 9. B 【解析】 【8题详解】 可知,图中隧道从鞍部穿过,选线合理;根据比例尺可以判断隧道长度大约为4km左右;出入口位于鞍部的山谷地带,加之该地位于我国西南,降水集中的季节易引发滑坡等地质灾害;隧道应尽可能短,不应建成“之”字型。 【9题详解】 104°E左右,北京时间12点的地方时大约为11点,太阳位于南偏东方向,根据图中I路段走向,可以判断位于I路段市,司机可以看到阳光从车的左前方方向射入车内,故选B。 2018年10月23日10时,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省珠海市举行。图甲为当日某记者拍摄的港珠澳大桥日落照片。港珠澳大桥的岛隧工程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海上沉管岛隧工程。沉管隧道总长度为5664m,由33节管节组成,每一节沉管有8万吨。 读图甲和图乙回答下列各题。 10. 如果记者要拍摄当天港珠澳大桥日出照片,相机镜头的朝向是 A. 西南 B. 西北 C. 东南 D. 东北 11. 港珠澳大桥中部设计了近7千米的海底隧道,主要是为了 A. 缩短通行距离,节约时间 B. 降低对珠江主航道的通航影响 C. 减小施工难度,降低成本 D. 方便旅客欣赏水下风景 12. 大桥在对隧道沉管进行浮运、安装过程中,部分工序对水文、气象条件有严格要求,推测最适宜开展该项工程作业的主要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13. 在实施沉管隧道作业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需要克服的问题不包括 A. 气象灾害多发,气象条件差 B. 航道通航量大,外界干扰多 C. 地处板块交界,地震频率高 D. 单节沉管沉重,吊装难度大 【答案】10. C 11. B 12. D 13. C 【解析】 【10题详解】 10月23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是冬半年,日出东南方向。照片拍摄时,相机镜头的朝向日出方向,是东南方向,C对。 【11题详解】 港珠澳大桥中部建设成海底隧道,主要是为了便于大型轮船通行,澳门的位置不如香港优越,香港的维多利亚港是一个天然良港.B对。 【12题详解】 台风、季风等复杂的气象水文条件影响施工海域,冬季受台风和冬季风影响小,便于施工,D正确。 【13题详解】 在实施沉管隧道作业过程中,工程技术人员需要克服的问题不包括 A. 受台风、季风等影响,气象灾害多发,气象条件差;香港是世界最繁忙的港口之一,航道通航量大,外界干扰多,每一节沉管有8万吨,单节沉管沉重,吊装难度大。地处板块内部地震少,C不包括,选C. 【点睛】澳门位于珠江口西侧,背靠珠江三角洲,由氹仔岛、路环岛和澳门半岛三部分组成,为了便于大型轮船通行,港珠澳大桥中部建设成海底隧道. “西北航道”是指从北大西洋经加拿大北极群岛进入北冰洋,再进入太平洋的航道。以往因冰封影响,航运受限,但最新卫星测量结果显示,“西北通道”有望提前通航。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4. 若不考虑地形等因素,一架飞机从甲地沿最近的线路飞往乙地,结合所学知识,该飞机飞行方向是 A. 一路向西 B. 先西北,后西南 C. 先东北,后东南 D. 先西南,后西北 15. 有关“西北航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西北航道可以大大缩短欧亚之间的航行距离 B. 臭氧层空洞是造成西北航道提前通航的主要原因 C. 西北航道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航道之一 D. “西北航道”的开通将对巴拿马、埃及和新加坡等国产生重大影响 16. 我国黄河科考站开站升旗,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的方向一般是 A. 向东北飘扬 B. 向西北飘扬 C. 向东南飘扬 D. 向西南飘扬 【答案】14. B 15. B 16. D 【解析】 本题考查地图相关知识。 【14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心极点为北极点,甲、乙两地经度的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呈逆时针,两地之间的最短航线是通过两地大圆的劣弧,乙地位于甲地西部,所以从甲地飞往乙地的方向应该为先西北,后西南。B正确。 【15题详解】 西北航道是经过北冰洋的航道,大大缩短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的航程,缩短欧亚之间的航行距离,A说法正确。全球气候变暖是造成西北航道提前通航的主要原因,B说法不正确。西北航道要经过北极地区,多冰山,是世界上最危险的航道之一,C说法正确。“西北航道”的开通将大缩短了欧亚之间的航行距离,故经巴拿马运河、埃及的苏伊士运河和新加坡马六甲海峡的船只减少,D说法正确。 【16题详解】 北极极地东风为东北方向,五星红旗向西南飘,D正确。 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每相邻两个节气相差一般为15天左右。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7. 我国古人制定“二十四节气”的依据应该是 A. 日、地、月的位置关系 B. 太阳直射点运动 C. 我国农业生产活动安排 D. 月亮的阴晴圆缺 18. 图中所示的二十四节气中,每条直径上相对的两个节气日最可能出现的是 A. 两节气日期都一定相差180天 B. 两节气日正午太阳高度都相等 C. 太阳视运动轨迹出没方位相同 D. 两节气日的昼夜长短正好相反 【答案】17. B 18. D 【解析】 【17题详解】 根据材料提示“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可知我国古人制定“二十四节气”的依据太阳直射点运动,冬至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之后向北移动,夏至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之后向南移动,主要的作用是方便农业生产活动安排。 【18题详解】 图6所示二十四节气中,每条直径上相对的两个节气日最可能出现的是两节气日的昼夜长短正好相反,所以D正确。 【点睛】二十四节气是指中国农历中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是根据地球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变化而制定的,每一个分别相应于地球在黄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二十四节气又分为12个中气和12个节气。 K湖和T湖位于柴达木盆地东北部,两湖一大一小、-咸一淡、一湖水质清澈,一湖鱼类丰富。两湖虽然相距很近,而且有着相似的生态环境和变迁历史,但目前两湖风貌却迥然不同。图甲为K湖和T湖位置示意图,图乙为T湖和K湖面积变化曲线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9. 与B河相比,有关L河突出的水文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 流量季节变化小 B. 有凌汛现象 C. 含沙量较高 D. 无结冰期 20. 有关对两湖泊和两河相关特点的判断,错误的是 A. K湖是咸水湖,T湖是淡水湖 B. K湖比T湖海拔高 C. B河流向为从东南流向西北 D. B河流图示河段等高线向东南方向凸出 【答案】19. A 20. A 【解析】 K湖和T湖位于柴达木盆地东北部,主要补给水源来自东北部山脉。冰雪融水经B河流入K湖,流量季节变化大。流向较高纬度,有凌汛现象。K湖水经L河流入T湖,所以K湖是淡水,T湖是咸水。 【19题详解】 K湖和T湖位于柴达木盆地东北部,主要补给水源来自东北部山脉,且一咸一淡,说明一湖有外泄通道,一湖没有外泄通道,故K为淡水湖,据此判断B河流入K湖,流量季节变化大,含沙量较大,流向较高纬度,有凌汛现象。L河是湖泊水补给,所以,流量季节变化小,含沙量较低。流向较低纬度,无凌汛现象。A正确。 【20题详解】 B河的水流入K湖,故K为淡水湖。K湖注入T湖,K湖比T湖海拔高。B河的水流入K湖,B 河流流向为从东南流向西北,图示河段等高线向高处凸出,即迥东南方向凸出。A说法错误,选A。 读我国某地冬、夏季山谷、山顶气温日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2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山谷 B. 山顶气温日较差大于山谷 C. 山顶气温日较差冬季大于夏季 D. 夜间的大气比白天稳定 22. 野生蓝莓是多年生灌木小浆果果树,多分布在该地较高的山坡上,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A. 水分充足 B. 冻害轻微 C. 土壤肥沃 D. 人类破坏少 【答案】21. D 22. B 【解析】 本题考查大气热力运动 【21题详解】 据图可知:冬季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山顶处,夏季最高气温出现在山谷处,A错;一天中山顶气温曲线变化最和缓,山顶气温日较差小于山谷,B错误;冬季的山顶气温日较差最和缓,夏季的山顶气温日较差曲线起伏大于冬季,C错;夏季夜间山顶气温高于山谷,出现逆温现象,对流运动弱,冬季夜间温差大于白天,故夜间的大气比白天稳定,所以本题D正确。 【22题详解】 读图可知,冬季山地较高处气温较高,蓝莓不易遭受冻害。故选 B。 下图为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绘制的某大陆局部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3. 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出图示地区位于 A. 北美洲 B. 大洋洲 C. 非洲 D. 南美洲 24. 以下为该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记录的该区域的地理环境特征,说法有误的是 A. 甲湖泊对丁河流CD段的径流量起到调节作用 B. 丙河谷地质构造上是背斜 C. 丙河流在该地冬季时流量最大 D. 丁河流下游无结冰期 25. 以下为该小组对图示海域的洋流及其影响的推测,符合实际的是 A. 该海域的洋流属于风海流 B. 与暖流交汇形成海雾,影响航运 C. 该处海洋等温线向低纬弯曲 D. 造成图示海岸处形成沙漠气候 【答案】23. D 24. C 25. C 【解析】 本题考查区域自然特征。 【23题详解】 读图,图中丙河注入乙湖中,是内流湖。根据图中剖面图判断,河道的东岸被侵蚀,结合图中河流的流向此处是自北向南流,可以判断地转偏向力是向左偏,所以图示区位于南半球。图中纬线是 南纬40°。根据所学知识判断,40°S不穿过北美洲、非洲、大洋洲的大陆部分,A、B、C错。只穿过南美洲大陆,所以D对。 【24题详解】 读图,甲湖泊位于对丁河流CD段的上游,对CD段径流量起到调节作用 ,A正确。据图判断,丙丙河谷岩层向中弯曲,地质构造上是背斜,B正确。丁河流下游位于地中海气候区,无结冰期,D正确。结合前面分析,丙河流是内流河,主要水源补给是高山冰雪融水,在该地冬季时气温低,冰雪融化的少,河流流量最小,C 错误,选C。丁河流下游无结冰期 【25题详解】 图示海域位于中低纬度的大陆西岸,结合前面分析,该海域的洋流是秘鲁寒流,属于垂直补偿流,A错。该区域只有单一的寒流,不是与暖流交汇形成海雾,B错。该处海洋有寒流经过,水温比同纬度的海域水温低,所以等温线向低纬弯曲 ,C对。结合前面分析,图示海岸处是地中海气候,不是沙漠气候,D错。 雾是由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天气现象,是近地面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据统计,新疆乌鲁木齐一年中大雾最多的月份是12月,一天中起雾的时间与我国东部地区不同。 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列各题 26. 推测12月乌鲁木齐一天中最常见的起雾时间是 A. 日出至正午 B. 午后至傍晚 C. 深夜12点 D. 下半夜 27. 导致乌鲁木齐该时段容易起雾的原因是 A. 夜晚地面辐射降温,出现逆温现象大气稳定 B. 凌晨气温一天最低,空气中的水分容易凝结,开始起雾 C. 上午生产生活繁忙,排放污染物形成凝结核,有利于起雾 D. 午后气温一天最高,地面积雪融化量大,水汽增多 28. 有关乌鲁木齐近些年冬雾持续时间更长的主要原因,错误说法是 A. 气温偏高 B. 前期降雪偏多,地面积雪多 C. 冷空气活动较少而且强度较弱 D. 地形封闭 【答案】26. B 27. D 28. D 【解析】 本题考查雾的形成。 【26题详解】 乌鲁木齐地处内陆地区,冬季空气干燥,午后气温一天最高,地面积雪融化量大,水汽增多,容易起雾,12月乌鲁木齐一天中最常见的起雾时间是午后至傍晚,B正确。 【27题详解】 据上题分析可知,乌鲁木齐该时段容易起雾的原因是午后气温一天最高,地面积雪融化量大,水汽增多。 【28题详解】 前期降雪偏多,地面积雪多,气温偏高,蒸发量大,空气湿度大,冷空气活动较少而且强度较弱,水汽不易扩散,故乌鲁木齐近些年冬雾持续时间更长。近些年地形并没有变化,故说法错误,选D。 下图为汉朝时期中国海上丝绸之路路线图和斯里兰卡地形图。在当时无动力条件下,航海完全要借助风力和洋流。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9. 商船从徐闻往返天竺,大多选择冬去夏回,但当时,商船从天竺返回我国多选择在6月,忌讳在8—10月这段时间回国,这主要是为了 A. 避开雨季 B. 避开大风浪期 C. 避免逆洋流航行 D. 借助风力和洋流 30. 随行有商人在已程不国(今斯里兰卡)生活多年,发现该国是个冬夏水灾都频发的国家,有关已程不国冬夏水灾的分布和原因的分析,说法错误的是 A. 夏季洪灾主要分布在该国西南部地区,冬季洪灾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地区 B. 冬夏水灾形成与南亚的盛行风有关 C. 冬夏水灾形成与该国地形有关 D. 冬夏水灾形成与该国是岛国无关 【答案】29. B 30. D 【解析】 【分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季风、洋流及时间问题。 【29题详解】 南亚是热带季风气候,西南季风和印度洋飓风影响是在6-9月最多,船要赶在西南季风来临前回到中国;如果是7-10月间回国,其间刚好在印度洋经历大风大浪的影响。选B正确。 【30题详解】 该国为岛国,中部为山地,夏季受西南季风受地形抬升影响,西南部降水多,洪灾主要分布在该国西南部地区,冬季肥实东北季风受地形抬升影响,东北部降水多,洪灾主要分布在东北部地区,故冬夏水灾形成与该国是岛国无关的说法是错误,选D。 【点睛】东亚和南亚都是季风气候,冬季风由陆地吹向海洋,印度洋冬季是东北季风,洋流是逆时针运动,所以冬季出行顺风顺水。夏季南亚盛行西南季风,6-9月是西风季风盛行的时期,也是印度洋飓风盛行时期,回中国要在6月前离开印度洋最好。 第Ⅱ卷 综合题(共40分)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被誉为“超级谷物”的藜麦,是唯一的一种单体植物即可满足人类基本营养需求的食物,原产于秘鲁、玻利维亚等地的安第斯山区坡地。近年来,藜麦及其加工制品开始热销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备受追捧、价格高昂。 材料二、经过藜麦引种试验,我国于2012年开始在多地进行规模化种植。下图为我国最适合生产藜麦的地区-----青海省以畜牧业为主的格尔木地区,亩产超过原产地记录的产量,被誉为中国最适合生产藜麦的地区;当地所产藜麦更因天然有机的品质成为行业价格标杆。当地政府牵头于2016年起每年定期举办了“中国藜麦节”,盛况不断。尽管科研人员不断改良,但“新贵”藜麦还是受到了病虫害问题的困扰和“传统霸主”枸杞的冲击。 材料三、格尔木市辖区的气候资料图 (1)结合材料,推测藜麦的生长习性。 (2)除气候条件外,说明格尔木地区在进行藜麦生产时能够保障品质并不断扩大生产的条件。 (3)格尔木地区的藜麦种植受到了病虫害和枸杞种植的影响,你是否支持格尔木扩大藜麦产业规模,请表态度并说明原因。 【答案】(1)喜光;喜凉;耐干旱;耐盐碱、贫瘠;适合生长在排水较好的区域。(任答4点) (2)保障品质:化肥农药施用少,农民多使用有机肥;环境优良(工业污染少);科研人员不断进行品种改良。(任答其中2点)扩大生产:政府的支持与宣传;后备耕地资源充足。 (3)支持生产:藜麦营养价值比枸杞更为全面;市场需求量大,国内外市场广阔;产品附加值高,利润丰厚;藜麦秸秆成为当地畜牧业牲畜饲料,发展生态农业;我国农业科技在不断进步,能够解决病虫害的问题。 反对生产:盲目扩大藜麦种植会占用枸杞生产土地,造成枸杞减产;枸杞产业基础好,产业链完善,且市场稳定;藜麦为外来物种,对当地环境的适应性较差,病虫害较难控制;不断扩大种植规模容易破坏当地生态环境,造成荒漠化等问题;可能导致农业结构过于单一,不利于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 【解析】 【详解】(1)格尔木地区被誉为中国最适合生产藜麦的地区,结合格尔木位置图和降水气温图,可知,藜麦具有耐寒、耐旱、耐瘠薄;喜光;忌高温、雨涝的生长习性。 (2)当地所产藜麦更因天然有机的品质成为行业价格标杆,故保障品质必须保障其天然有机的品质,可从化肥农药施用少,农民多使用有机肥;环境优良;科研人员不断进行品种改良等方面来说明。扩大生产:当地政府牵头于2016年起每年定期举办了“中国藜麦节”,政府的支持与宣传;青海地广人稀,后备耕地资源充足。 (3)支持生产可从藜麦是唯一的一种单体植物即可满足人类基本营养需求的食物,藜麦营养价值比枸杞更为全面;藜麦及其加工制品开始热销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备受追捧、价格高昂,市场需求量大,国内外市场广阔,产品附加值高,利润丰厚;以畜牧业为主的格尔木地区,藜麦秸秆成为当地畜牧业牲畜饲料,发展生态农业;我国农业科技在不断进步,能够解决病虫害的问题。 反对生产:枸杞是该地的主产业之一,盲目扩大藜麦种植会占用枸杞生产土地,造成枸杞减产;枸杞为“传统霸主”产业,产业基础好,产业链完善,且市场稳定;“新贵”藜麦还是受到了病虫害问题的困扰,藜麦为外来物种,对当地环境的适应性较差,病虫害较难控制,不断扩大种植规模容易破坏当地生态环境,造成荒漠化等问题;扩大生产可能导致农业结构过于单一,不利于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 3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火地岛西部植被茂密,以温带阔叶林为主,东部为温带草原和荒漠,雪线高度仅500—800米,现代冰川发育。位于火地岛南部沿海的乌斯怀亚港是南极科考的重要中转站,每年11月至次年3月都会有上千的科考和捕虾船队集结于此。南极磷虾为地球上资源量最大的单种生物之一,它们以微小的浮游植物作为食物,从中将初级生产而来的能量转化,来维持其生命活动。磷虾的成体适宜在低温和低盐的水域生活,它的适温范围仅在0.64摄氏度至1.32摄氏度,如果温度高于1.80摄氏度就可能给它带来致命的危险。下图所示为南极磷虾分布及火地岛周边洋流。 (1)指出火地岛东、西部区域自然景观差异的原因。 (2)说明南极附近的西风漂流为寒流的理由。 (3)分析南极大西洋西部沿岸磷虾数量多的原因。 (4)某远洋捕虾队从乌斯怀亚港出发欲前往图中甲海域捕获磷虾,推测其途中可能遭遇的主要困难。 【答案】(1) ①火地岛岛上山脉阻挡西风,西侧为迎风坡,气候温凉湿润,形成带阔叶林景观; ②东侧为背风坡,气候较干,形成温带草原和荒漠景观。 (2) ①南极大陆气温极低影响其周围水域的温度低;② 附近海域多冰山、浮冰,融化时吸收大量的热能,使海水温度低;③ 来自南极大陆强劲干冷的极地东风加剧了海水的降温。(任答两点) (3)①该海域有南极环流与西风漂流流经,海水扰动带来海底大量无机盐分;②该海域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磷虾提供充足的食物供应;③该海域受西风漂流和巴西暖流的能量交换影响,形成适宜的海水温度、盐度;④适宜生存的海域面积大;⑤该海域同类别生物数量较少,处于食物链的最底层,所似数量庞大。 (任答三点) (4)①海域狂风急浪;②海域中遍布浮冰和冰山;③酷寒冰冻。 【解析】 【分析】 区域自然景观主要回答植被类型,而植被类型和气候类型相对应,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大气环流、地形等。南极洲大西洋西部沿岸磷虾分布区域面积大、数量多的原因,可结合渔场形成原因来回答;也可用倒推的方法来思考,磷虾数量多说明生存条件好,饵料丰富。捕虾船队从乌斯怀亚港出发前往图中甲海域捕获磷虾,推测其途中可能遭遇的主要困难,应从所经过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角度分析。 【详解】(1)据材料可知,火地岛西部植被茂密,以温带阔叶林为主,东部为温带草原和荒漠。东西区域自然景观差异显著原因应从气候差异角度分析。火地岛地处西风带内,岛上山脉阻挡西风,西侧为迎风坡,降水较多,气候湿润,形成温带阔叶林景观;而东侧为背风坡,降水较少,气候较干,所以形成温带草原和荒漠景观。 (2)南半球的西风漂流是环绕南极大陆流动的,南极大陆气候终年酷寒,地面上常年覆盖着很厚的冰雪;在极地冰原气候的影响下使南大洋海水温度较同纬度北半球要低.从南极大陆延伸出来的冰舌,进入海面后形成了漂浮的冰山,这些浮冰融化时吸收大量的热能,从而使海水温度降低.南极大陆的强劲而干冷的极地东风使高纬度的海水北流,加剧了海水的降温. 4、西风漂流分布在南纬40度~60度的海域,纬度较高,太阳高度角小,年太阳辐射总 (3)据材料可知,磷虾以微小的浮游植物作为食物,从中将初级生产而来的能量转化,来维持其生命活动。磷虾的成体适宜在低温和低盐的水域中生活,对温度有一定的要求。生存条件好是该海域受西风漂流和巴西暖流的能量交换影响,形成适宜的海水温度、盐度;适宜生存的海域面积大;饵料丰富的原因是该海域有南极环流与西风漂流流经,海水扰动带来海底大量无机盐分;该海域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为磷虾提供充足的食物供应;该海域同类别生物数量较少,处于食物链的最底层,所以数量庞大。 (4)从图中可看出,从乌斯怀亚港出发到甲海域要穿越盛行西带,因此风大浪急;甲海域距南极较近,纬度高气候寒冷;海中有浮冰和冰山等。 【点睛】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环境特征以及读图分析和解读信息能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