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地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教案:第一章第1讲地球与地图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高三地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教案:第一章第1讲地球与地图

第1讲 地球与地图 考纲 考点 考法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2.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常用图例与注记。‎ ‎3.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深)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1.经纬网的应用。(重难点)‎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重难点)‎ ‎3.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判读。(难点)‎ ‎1.在高考中直接考查经纬网的题并不多,它往往与区域图相结合进行考查。‎ ‎2.等高线地形图始终是命题热点,可以单独命题(以选择题为主),也可以以区域等高线地图为载体考查(综合题常见)。‎ ‎3.地形剖面图多与地质剖面图等结合起来考查。‎ ‎ 经纬网及其应用(5年2考)‎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观察上图可知:地球赤道半径大于极半径,故地球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2.地球仪 ‎(1)地轴:地球仪上,地球绕其自转的轴,其倾斜方向不变——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2)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 ‎(3)经线与纬线 经线 纬线 概念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 地球仪上同赤道平行的线 特点 形状 半圆 圆 方向 指示南北方向 指示东西方向 长度 都相等(约2万千米)‎ 自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 间隔 任意两条经线间的间隔在赤道上最大 任意两条纬线间的间隔相等 关系 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 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 ‎(4)经度和纬度 经度 纬度 图示 划分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划分180°‎ 从赤道向南、向北各划分90°‎ 分布规律 东经的度数越向东越大,西经的度数越向西越大 北纬的度数越向北越大,南纬的度数越向南越大 半球划分 ‎20°W~0°~160°E为东半球,160°E~180°~20°W为西半球 以赤道为界,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特殊经纬度 ‎ ‎①0°和180°经线为东西经度分界线②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界线重合 ‎①30°纬线是中、低纬度分界线;60°纬线是中、高纬度分界线②23°26′纬线是热带、温带分界线,66°34′纬线是温带、寒带分界线 ‎ 定位置 ‎1.确定具体经纬度位置 ‎(1)经纬网图上经纬度位置的确定。在经纬网图上确定经纬度,首先要判断出经纬线,然后根据度数确定出经纬度。‎ ‎(2)北极星的仰角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如北极点上北极星的仰角为90°,赤道上北极星的仰角为0°,该度数即为当地的纬度数。‎ ‎2.确定半球位置 可根据经纬度确定半球位置,如东西半球、南北半球、水陆半球等。‎ ‎3.确定纬度带和温度带位置 ‎4.确定区域位置 根据经纬度确定所在的地形区、气候区、自然带、大洲、大洋等区域。‎ ‎ 定方向 理论依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方格状经纬网图 ‎(1)确定南北方向 在南、北半球的两点,北半球的在北,南半球的在南;同在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北;同在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南。‎ ‎(2)确定东西方向 同在东经度,经度值大者在东;同在西经度,经度值大者在西。若分别在东西经,如图所示:‎ 若下图中A、B两点的经度差<180°,则A在B的西北方向;若下图中A、B两点的经度差>180°,则A在B的东北方向。‎ ‎2.弧线式经纬网图(以极地经纬网图为例)‎ ‎(1)图中A、B两点位于同一纬线上,根据自转方向判断B在A的正东方。‎ ‎(2)图中B、C两点位于同一经线上,根据极点位置判断C位于B的正南方。‎ ‎(3)图中C、A两点既不在同一经线上,也不在同一纬线上,根据以上方法分别判断东西方向、南北方向,可确定C在A的东南方。‎ ‎3.不在同一经纬网图上的两点方向的判断 若已知两点不在同一经纬网图上,或只知两点的经纬度,则需要把两点转绘到同一经纬网图上再判断方向。如图1中甲在乙的什么方向可以通过转绘的图2来判断,甲在乙的东南方向。‎ ‎ 定距离(最短距离)、定范围 ‎1.定距离 ‎(1)根据纬度差定经线长度:纬度相隔1°的实际经线弧长处处相等,约是111 km,如图中AB。若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只要知道两地的纬度差,就可以计算出两地之间的距离。‎ ‎(2)根据经度差定纬线长度:经度相隔1°的实际纬线弧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约是111 km×cos φ(φ表示该纬线的纬度),如上图中AC。‎ ‎(3)图中BC的距离可根据勾股定理估算出。‎ 注意:也可以根据距离计算经纬度差,从而确定经纬度位置。‎ ‎2.定最短距离(航线、航向)‎ 在地球表面上,两地间的最短距离是通过这两地的球面大圆的劣弧(两点间的弧度小于180°)长度。‎ ‎(1)可以利用现成大圆,如经线圈、赤道、晨昏圈。处于不同经线但位于同一经线圈的两点间的最短航程须经过两极点中的一个(如下图B)。赤道上的两点,沿赤道向正东或正西走劣弧即可(如下图A)。晨昏圈上的两点,其最近航线就是沿晨昏线走劣弧(如下图C)。‎ ‎(2)没有现成大圆,作大圆劣弧。①北半球两点的大圆劣弧如下图所示,应是向高纬(或者向极点)弯曲,所以若从E到F,则走向为东北—东—东南,若从F向E,则走向为西北—西—西南;②南半球的大圆劣弧也应向高纬弯曲,如下图中从G到H,则走向为东南—东—东北,从H到G,则走向为西南—西—西北。‎ ‎3.定范围 ‎(1)跨经纬度数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 ‎(2)图幅相同的两幅图,中心点纬度数相同,则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如下图中,四个阴影区域中实际范围最大的是④。‎ ‎ 定位置 ‎1.(2015·高考全国卷Ⅰ)甘德国际机场(如图)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当时几乎所有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该机场补充燃料。如今,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不再需要经停此地。一架从甘德机场起飞的飞机以650千米/小时的速度飞行。1小时后该飞机的纬度位置可能为(  )‎ A.66.5°N B.60°N C.53°N D.40°N 解析:选C。图中显示,甘德机场位于50°N纬线以南不远处,如果该飞机沿经线向北或者向南飞行,在1小时内飞过650千米,根据纬度相隔1°的经线长度约111千米,可推算出飞机大致飞行了6个纬度,因此1小时后飞机所在纬度位置最北约56°N,最南约44°N。‎ ‎2.(高考全国卷Ⅱ)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如图)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定单。甲国位于(  )‎ ‎ ‎ A.欧洲 B.非洲 ‎ C.北美洲 D.南美洲 解析:选D。甲国大部分处于60°W~70°W、0°~10°N,说明该国位于南美洲北部,故选D。‎ ‎3.下图中N为北极点,A、M、B位于地球表面,NP为经线,NM的球面最短距离为2 553千米。则M点的纬度为(  )‎ A.23°N B.67°N C.23°S D.67°S 解析:选B。图中N为北极点,根据MN的球面最短距离为2 553 千米,可计算出NM跨23°。根据N点为90°N可知,M点的纬度为90°-23°=67°N。‎ ‎ 定方向 ‎4.(2015·高考山东卷)某地理兴趣小组在一次野外考察中,选择了一条与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垂直的路线,观测出露的地层,记录了观测点的相关信息并绘制了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下表为观测点相关信息表。该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为(  )‎ 地层新老关系 地层代号 观测点坐标 C ‎(31°38′13″N,117°50′12″E)‎ ‎(31°37′54″N,117°50′59″E)‎ D ‎(31°38′10″N,117°50′19″E)‎ ‎(31°37′57″N,117°50′52″E)‎ S ‎(31°38′05″N,117°50′32″E)‎ ‎(31°38′01″N,117°50′43″E)‎ A.南北方向 B.东西方向 C.西北—东南方向 D.东北—西南方向 解析:选D。判断方向时可根据表中各点的坐标绘制成下图再进行判读。‎ 从图中可知考察路线大致为西北—东南方向,根据题干中“与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垂直”可知,该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应为东北—西南方向。‎ ‎ 定距离(最短距离)、定范围 ‎5.(高考天津卷)假设一架客机于北京时间6月22日12时从北京(116°E,40°N)起飞,7小时后途经a地(165°W,67°N)上空,14小时后抵达芝加哥(87.5°W,42°N)。结合图文信息判断,与该客机飞行过程中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客机的飞行路线比H路线长 B.客机航向与太阳视运动方向相同 C.飞经a点时,乘客能看到太阳位于正北方 D.飞经a点时,客机受到向北的地转偏向力 解析:选C。客机飞行路线与经过北京和芝加哥两城市地球大圆上的劣弧大致相吻合,这是两城市之间的最短距离,故A错;客机大致由西向东飞,而太阳视运动是由东向西,故B错;根据客机起飞时北京时间是12时,到达a点的途中用了7个小时,可计算出飞经a点时当地地方时为0时,由于a点位于北极圈内,此时发生极昼现象,太阳直射点又位于与a点所在经线正相对的15°E经线上,因此,乘客在a点看到的太阳位于正北方,故选C;飞经a点时飞机大致由西向东飞行,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因此客机应受到向南的地转偏向力,故D错。‎ ‎ 地图的三要素(5年1考)‎ ‎1.比例尺 ‎(1)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2)表现形式 举例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 km ‎1∶500 000‎ 形式 文字式 数字式 线段式 ‎(3)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范围和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 图幅大小相同时 ‎①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但表示的内容越详细 ‎②比例尺越小,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③大范围地图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小范围地图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 实地范围相同时 ‎①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内容越详细 ‎②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越小,内容越简略 ‎ 1.如图为某区域经纬网,图示四条线段围成一个正方形,则图中各线段比例尺的大小是ab>cd>ac=bd。‎ ‎2.比例尺的大小对地形坡度、风力大小有何影响?‎ 提示:①若等高距和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坡度越陡;比例尺越小,坡度越缓。‎ ‎②若等压差和等压线疏密相同时:比例尺越大,风力越大;比例尺越小,风力越小。‎ ‎③若等高(压)线疏密、比例尺、图幅相同时:等高距(等压差)越大,坡度越大(风力越大);等高距(等压差)越小,坡度越小(风力越小)。‎ ‎2.方向 地图类型 方向判定 一般地图 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地图 根据指向标定向,箭头指示北方 经纬网地图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 3.某校学生在一场暴雨后,对该县城以上的河流进行考察,路线如下图,图中河流总体流向为自西南向东北。‎ ‎3.图例和注记 中“▲”属于图例,“珠穆朗玛峰”和“8 844.43米”为注记。‎ ‎ 比例尺及其应用 ‎1.比例尺的缩放 缩放地图时首先要缩放比例尺。将原地图放大,就是用更大的图幅表示同样的范围,比例尺也相应变大。需要注意的是图幅(面积)增加的倍数和比例尺(边长)所增加的倍数是不等同的。‎ 比例尺缩放的计算 ‎①将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n ‎②将原比例尺放大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n)‎ ‎③将原比例尺缩小到1/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n ‎④将原比例尺缩小1/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1/n)‎ 比例尺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 ‎①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原图面积×比例尺放大到的倍数之平方。如将比例尺放大到原图比例尺的2倍,则放大后的图幅面积是原来的4倍 ‎②比例尺缩小后的图幅面积=原图面积×比例尺缩小到的倍数之平方。如将比例尺缩小到原图比例尺的1/3,则图幅面积为原图的1/9‎ ‎2.比例尺的应用 ‎(1)量算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 比例尺知识最常见的应用形式是量算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第一,要注意看比例尺;第二,要准确量出图上距离;第三,根据公式“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进行计算。计算出的实地距离应换算成千米或米表示。‎ ‎(2)计算面积 实地面积=图上面积÷地图比例尺的平方 ‎(3)比例尺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的应用 ‎①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比例尺所表示的两点间的实地距离只是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它不考虑两点之间地势的高低。‎ ‎②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度大小的判断:等高距相等时,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反之坡度越小。‎ ‎ 比例尺及其应用 ‎1.(高考重庆卷)下图示意某GIS软件显示的某校部分建筑分布的地图窗口及其属性(如用途、建筑面积、建筑高度等)的浏览窗口(面积单位:m2;高度单位:m)。若在该GIS软件中量算到学校局部用地的长为300 m,宽为220 m,要将此用地的平面图用1∶1 000的比例输出,则选用纸张幅面最小的是(  )‎ A.A4纸(29.7 cm×21 cm)‎ B.B4纸(36.4 cm×25.7 cm)‎ C.A3纸(42 cm×29.7 cm)‎ D.B3纸(51.5 cm×36.4 cm)‎ 解析:选B。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由题干可知,比例尺为1∶1 000,若局部用地的长为300 m,则其在图上距离为30 cm;用地宽为220 m,则图上距离为22 cm。结合选项可知,A4纸长度和宽度均不够,B4纸、A3纸、B3纸都能输出完整的平面图,其中B4纸幅面最小,B项正确。‎ ‎2.(高考北京卷)图1为某校地理小组设计的校园景观指示牌,图2为校园图局部。读图,指示牌在图2中的位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选B。从指示牌上的信息看,校训碑位于指示牌的正前方80 m处,气象站位于指示牌右侧150 m处,老校门位于指示牌左侧200 m处,地理园位于指示牌前方350 m处,再结合图中的比例尺,即可反推得出指示牌位于图2中的②处。‎ ‎3.将某教堂附近等高线分布图(比例尺1∶20 000)的比例尺增大1倍,则(  )‎ A.同样实地距离的图上距离为原来的1/2倍 B.同样图幅面积表示的实地范围是原来的4倍 C.教堂的布局在图中更加清晰 D.如果等高距不变,等高线更加密集 解析:选C。同样实地距离的图上距离为原来的2倍;同样图幅面积表示的实地范围是原来的1/4;如果等高距不变,等高线将更加稀疏。‎ ‎ 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5年2考)‎ ‎1.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在地形图上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接而成的线。‎ ‎(2)地形部位 部位 地形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的表现特点 A 山顶 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一般图中有黑三角图例)‎ B 山谷 等高线向海拔高的方向弯曲 C 山脊 等高线向海拔低的方向弯曲 D 陡崖 多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一般图中用“”符号表示 E 鞍部 两侧均为闭合的等高线(两个山顶之间),山谷的最高处,山脊的最低处 ‎2.地形剖面图:可以直观地反映出沿剖面线地势高低起伏的变化状况和坡度大小的状况。‎ ‎ ‎ ‎1.图中河流流向大致是由西北向东南流。‎ ‎2.降落到Y点的雨水汇入河流的正确方向是C,理由是地面上的水流总是垂直于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流。‎ ‎ 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和坡度的判断 ‎1.判断地形部位 ‎(1)山顶(峰):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 ‎(2)盆地:等高线闭合,中间低、四周高。‎ ‎(3)山脊:等高线弯曲,凸向低处。‎ ‎(4)山谷:等高线弯曲,凸向高处。‎ ‎(5)陡崖:多条海拔不等的等高线的重合处。‎ ‎(6)鞍部:两个山顶(峰)之间的低地。‎ ‎(7)峡谷:海拔中间低、两侧高,且两侧等高线密集。‎ ‎2.判断地形类型 ‎(1)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较为平直。‎ ‎(2)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不大,等高线较稀疏。‎ ‎(3)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较密集。‎ ‎(4)高原:海拔高(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地区密集,而内部明显稀疏。‎ ‎(5)盆地:倒置地形,中间较低,一般等高线较稀疏;四周较高,等高线较密集。‎ ‎(6)大陆架:海水深度小于200米,且等深线稀疏(坡度较小)。‎ ‎(7)大陆坡:海水深度大于200米,且等深线密集(坡度较大)。‎ ‎3.判断地势高低 ‎(1)等高线数值越大,地势越高,反之越低。‎ ‎(2)根据示坡线判断地势高低,示坡线总是指向坡度降低的方向。‎ ‎4.判断坡度大小 ‎(1)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坡度的大小 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分布越密集,则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则坡度越缓。可根据“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来确定。‎ ‎(2)不同等高线地形图上坡度的大小 ‎①比例尺和等高距相同,则看等高线的疏密程度,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小。例如,下图中(数值单位:米)的坡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A>D>B。   ‎ ‎②比例尺相同,等高距不同,则相同的水平范围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大;等高距越小,坡度越小。例如,下图中(数值单位:米)的坡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D>A>C。‎ ‎③比例尺不同,等高距相同,则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比例尺越小,坡度越小。例如,下图中的坡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C>D>B。‎ ‎ 等高线地形图中高度的判断 ‎1.等高线地形图中高度的判断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首先要找出图中最大等高线的数值(H大)和最小等高线的数值(H小)及等高距d。如图所示,图中最大等高线H大=500米,最小等高线H小=100米,等高距d=100米。据此可进行以下计算:‎ ‎(1)图中最大海拔高度(H最大)‎ H大≤H最大b,即“大于大的”。‎ ‎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1.判断水系、水文特征 ‎(1)水系特征 ‎①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 ‎②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 ‎③山脊常形成河流的分水岭(山脊线)。‎ ‎④山谷常有河流发育(山谷线)。‎ ‎⑤等高线穿越河谷时向上游弯曲,等高线在山脊处向低处弯曲。‎ ‎(2)水文特征 ‎①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流速快、水能资源丰富,在陡崖处形成瀑布。‎ ‎②河流流量除与降水量有关外,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面积)有关。‎ ‎③河流流出山口处常形成冲积扇(洪积扇)。‎ ‎2.河流流向及流域面积 ‎(1)流向:由海拔高处流向低处。发育于河谷,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 ‎(2)流域面积:根据山脊线作为河流的分水岭,确定河流的流域面积。‎ ‎3.判断气候特征及差异 ‎(1)判断气候特征:气候特征应结合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势高低、坡向(阳坡气温高,蒸发强;阴坡气温低,蒸发弱)等因素进行判断。‎ ‎(2)气候差异及判断 ‎①气温差异:求出高度差,再利用气温垂直递减率0.6 ℃/100 m计算温度差,地势越高气温越低。‎ ‎②降水差异:迎风坡降水多于背风坡。‎ ‎③光照差异:阳坡多于阴坡,同一种植被在阳坡的分布上界高于阴坡。‎ ‎4.地形状况与区位选择 ‎(1)选点 水库建设 坝址 应选在等高线密集的河流峡谷出口最窄处,其次还应避开地质断裂地带,并要考虑移民、生态环境等问题 库区 宜选在河谷、山谷地区或洼地、小盆地 港口 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等深线密集的海湾地区,即陆域平坦、港阔水深的避风港湾 航空港 应建在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即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当、易排水的地方;地质条件好;注意盛行风向且与城市保持适当的距离等 气象站 应选在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点 疗养院 应建在坡度较缓、气候适宜、空气清新的地方 ‎(2)选线 ‎①公路、铁路线 选线要求:选择坡度平缓、线路平直、弯路较少的线路。‎ 注意事项:避免通过陡崖、沼泽、永久冻土区、地下溶洞区等,尽量少过河建桥,以降低施工难度和建设成本,并保证运行安全。‎ ‎②引水线路:线路尽可能短,避免通过山脊等障碍,并尽量利用地势使水自流。‎ ‎③输油、输气管线:线路尽可能短,尽量避免通过山脉、大河等。‎ ‎(3)选面 ‎①农业生产布局:地势平缓的地区发展种植业,地势陡峻的地区发展林牧业。‎ ‎②工业区、居民区选址:一般选在靠近水源、交通便利、等高线间距较大的地形平坦开阔处。‎ ‎ 地形剖面图 ‎1.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 步骤 具体内容 定剖面线 根据要求在需绘制剖面图的两点之间作出一条直线 定比例尺 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多采用原图的比例尺(有特殊要求时除外);为了使剖面图所表达的地形起伏更加明显,垂直比例尺一般都要适当放大 建坐标 剖面图的水平基线一般与剖面线长度相等。纵轴的高程应根据垂直比例尺确定,图上的高程间距要与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相等 描点 将剖面线与等高线的所有交点尤其是特殊点(如最高点、最低点)按其水平距离和高程转绘到坐标图中 连线 用平滑曲线将各点顺次连接,注意相邻两点间的升降趋势 ‎2.地形剖面图的判读方法 判读地形剖面图,主要抓住以下“三看”‎ ‎3.通视问题的分析方法 通视问题可通过作地形剖面图来解决。如果过已知两点作的地形剖面图无障碍物(如山地或山脊)阻挡,则两地可互相通视。常见的有以下两种情况:‎ ‎(1)根据坡度陡缓情况。注意“凹形坡”与“凸形坡”的不同。从山顶向四周,等高线先密后疏,为“凹形坡”,可通视;等高线先疏后密,为“凸形坡”,“凸形坡”容易挡住人们的视线。(如图1)‎ ‎(2)是否穿越沟谷。如果穿越沟谷,由于后半部分地势会升高,即使地势再降低,也会因为地形阻挡而无法通视。(如图2)‎ ‎ 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和坡度的判断 ‎(2016·高考上海卷)等高线图可以反映一个地方的地貌特征。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图。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主体部分表示的地表景观最可能是(  )‎ A.新月形沙丘 B.山地梯田 C.三角洲平原 D.滨海沙滩 ‎2.图中河流的流向及河流与水渠的关系是(  )‎ A.河流自南向北流,河流水补给水渠 B.河流自北向南流,河流水补给水渠 C.河流自北向南流,水渠水汇入河流 D.河流自南向北流,水渠水汇入河流 解析:第1题,图示地区海拔较高,等高线分布较均匀,水渠贯穿其中,由此判断是山地梯田;新月形沙丘的等高线是新月形的,呈闭合状态;三角洲海拔低,等高线稀疏;滨海沙滩海拔低,等高线稀疏。第2题,图中河流是区域的最低处,水渠是流向河流的;河谷处的等高线是向高处弯曲的,可判断河流自北向南流。‎ 答案:1.B 2.C ‎(2015·高考上海卷)等高线图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地貌特征。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m)图。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两条400米等高线之间部分表示的地形单元是(  )‎ A.山脊 B.陡崖 C.断块山脉 D.峡谷 ‎4.图中310米等高线相邻的灰色部分最可能是(  )‎ ‎①崩塌堆积物 ‎②突出小基岩 ‎③河中的沙洲 ‎④低矮的山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第3题,两条400米等高线之间地势落差大,且呈带状分布,为典型的峡谷地形,D项正确。第4题,图中灰色部分等高线向海拔较低的地区凸出,应该为地势较高的地形,但高度不大,且靠近陡崖,有可能是崩塌堆积物,也有可能是陡崖上突出的小基岩,A项正确。‎ 答案:3.D 4.A ‎ 等高线地形图中高度的判断 ‎(高考新课标全国卷)读下图,完成5~7题。‎ ‎5.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  )‎ A.50 m B.55 m C.60 m D.65 m ‎6.图中①②③④附近河水流速最快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7.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计坝高约13 m。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宜建坝处的坝顶长度约(  )‎ A.15 m B.40 m C.65 m D.90 m 解析:第5题,根据图中等高线的海拔可以推算,图中右上角(东北部)海拔最高,大于80 m,小于85 m;图中右下角(东南部)海拔最低,大于20 m,小于25 m。据此可知,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大于55 m,小于65 m,正确答案为C。第6题,河水流速取决于坡度大小,等高线越密,坡度越大,流速越快;反之,流速越慢。从图中可以看出,③‎ 附近等高线最密集,坡度最大,河水流速最快。第7题,根据题目要求可以判断,水库大坝应建在图中河流①②之间的河谷处,据图可知,该处河谷最低处海拔在40~45 m之间,要使坝高达到13 m,坝顶海拔需达到55 m左右。根据比例尺估算该处两侧两条55 m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即坝长,约为40 m。‎ 答案:5.C 6.C 7.B ‎ 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 ‎(2016·高考江苏卷)5月初,几位“驴友”到我国东南部某山区旅游。下图为该山区地形示意图,图中①~⑥处为露营和观景的备选地点。读图回答8~9题。‎ ‎8.最适宜作为露营地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9.最适宜观日出的地点是(  )‎ A.③ B.④‎ C.⑤ D.⑥‎ 解析:第8题,露营地应该远离危险地段:如独立的树下易遇电击、悬崖下方有落石之虑、高凸山区和山谷风口易受强风吹袭、草叶繁茂的地方多蛇虫,所以这些地点都应避免。5月我国东南部已经进入雨季,降水较多。①靠河流太近,地势低洼,一旦河水上涨可能淹没;②地势平坦开阔,且有一定的坡度,距河有些距离,比较适宜露营;③处于陡崖下面,有落石之虑;④高凸山区易受强风吹袭。第9题,最适宜观日出的地点是山地的东侧,且地势较高,前面没有障碍物。结合图中的指向标,从图中可以看出③④⑤⑥四地中⑥位于山地的东侧,且向东越来越低,没有任何障碍,最适宜观日出。‎ 答案:8.B 9.D ‎10.(2015·高考福建卷)下图示意某地的等高线分布,从a河谷到b、c河谷的地层均由老到新。读图,若a、c两河的支流相连,则流量显著增大的地点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选B。①③两地位于河流的上游,故支流相连后,河水流量不会发生改变;从图中等高线的分布特点可以看出,c河河床地势高于a河河床,故a、c两河的支流相连后,c河支流上游的河水将流向a河支流,则②地河水流量显著增大。‎ ‎ 地形剖面图 ‎11.(2015·高考天津卷)某矿物形成于上地幔软流层,后随岩浆活动到达地表。人们在如图所示古火山的岩浆岩及河滩泥沙中均发现了该矿物。读图,剖面图中绘制的火山坡度,与实际的火山坡度相比(  )‎ A.变陡了 B.变缓了 C.无变化 D.无法判断 解析:选A。坡面的坡度即为坡面垂直高度与水平距离(或长度)的比值,坡度越大,坡面越陡;坡度越小,坡面越缓。图示火山高度约300米,而火山锥底部的水平距离有数十千米,可知火山实际的坡度很小。但该图中的火山垂直高度(图上距离)和水平距离(图上距离)的比值较大,则相较于实际的火山坡度,剖面图中绘制的火山坡度变大,即坡面变陡。‎ 新颖等值线图的判读 等值线类型繁多,新颖等值线层出不穷,这类试题的特点是以等值线的形式呈现某种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及变化,重点考查等值线的数值特征、分布特征及其形成原因。在判读新颖等值线图时,注意利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分析影响等值线的因子及等值线对其他地理事物的影响。‎ 图1 渤海及附近区域年平均气温≤-4 ℃日数的分布 图2 某冶炼厂周边土壤中污染物铜含量等值线图 图3 某地区1961~2008年霾的年平均日数分布 ‎1.等值线的主要类型 等值线是指某一坐标平面上数值相等的点的连线。常见等值线有等高线、等压线和等温线等,除常见等值线以外的其他等值线,有的地方称之为新颖等值线。‎ ‎2.等值线的特征 ‎(1)同线等值:同一条等值线上各点的数值相等。‎ ‎(2)等值距全图一致:同一幅图中相邻两条等值线间的差相等或为0。‎ ‎(3)等值线的闭合:从理论上讲,所有等值线都是闭合的,等值线不闭合实际上是由于图幅所限。局部小范围内的等值线闭合,表示其可能是高值点或低值点。‎ ‎(4)等值线的疏密:同一幅图中,等值线的疏密表示其代表的要素变化大小——等值线越密集,变化越大;等值线越稀疏,变化越小。‎ ‎(5)等值线的弯曲:等值线凸出或凹进处,表示比四周值高或低,且弯曲度越大,表示差别越大。根据“高低低高”法则判断,等值线向高值凸出处为低值区,向低值凸出处为高值区。‎ ‎3.等值线图通用判读方法 无论是常见等值线图还是新颖等值线图,都有类似的特征,在判读时都遵循通用的判读方法。‎ ‎(1)等值线模式图 ‎(2)判读步骤 第一步,看图名:由图名可知等值线类型,推知所要反映的地理事物,有利于确定考查的主干知识。‎ 第二步,看疏密:表明等值线数值的变率或变化幅度。等值线越密集,则单位水平距离的差值越大。‎ 第三步,看走向与递变:走向表明等值线的延伸特点,可以判断主要的影响因素;数值的递变可以反映等值线的分布特点,体现等值线所反映的地理现象的变化规律(递增或递减)。‎ 第四步,看弯曲与闭合:等值线弯曲表明影响该等值线的因素在弯曲部位发生了改变;如果两条数值不同的等值线中间有闭合的等值线,则要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确定其数值。‎ 第五步,看特殊:关注等值线图中特殊的地方,如等高线图中几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表示陡崖,等压线非常密集且气压较低的环形区域可能存在台风。‎ 下图为我国北方某冶炼厂周边土壤中污染物铜含量等值线图。读图回答(1)~(2)题。‎ ‎(1)最可能是(  )‎ A.510 B.480‎ C.330 D.280‎ ‎(2)是(  )‎ A.河流、地形 B.河流、距离冶炼厂远近 C.盛行风风向、河流 D.盛行风风向、距离冶炼厂远近 ‎[标准答案] (1)B (2)D ‎(高考安徽卷)根据材料和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题。‎ 霾是一种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其形成和分布通常主要由污染源和气象条件决定。上图表示某地区1961~2008年霾的年平均日数分布。图中甲地霾日数夏季少于冬季。‎ 描述图示地区霾的年平均日数空间分布特点,并分析甲地霾日数夏季少于冬季的原因。‎ 解析:分析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点时主要从数量、分布及其变化趋势入手。从年等霾日数线分布图中可以看出,图中各地霾日数差别很大,‎ 重点描述多发区和少发区的差异即可。分析一个地区霾日数的多少主要从产生霾的条件入手,即大气环流、降水多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及植被的净化作用等方面。‎ 答案:总体上,中部、西南部多,自中部和西南部向周边地区减少,西南部最多;太行山东麓、燕山南麓多(冬季风背风坡多),华北平原东南部较少,坝上高原少;城市地区较多,乡村地区较少。 与冬季相比,甲地夏季盛行东南风,气流沿太行山东坡上升,加上近地面气温高(逆温现象少),空气对流旺盛,有利于干尘粒扩散;夏季降水多,空气较湿润,有利于干尘粒沉降;生活用煤量少,烟尘排放少;植被茂盛,吸烟滞尘作用强。‎ ‎(2017·湖南长郡中学一模)读某运河图,回答1~2题。‎ ‎1.该运河长度约为(  )‎ A.小于50千米 B.110千米 C.190千米 D.240千米 ‎2.依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运河是两个大洲和两个国家的分界线 B.运河是欧洲西部通往亚洲东部的最短航线 C.甲为加勒比海,乙为太平洋 D.运河穿过海拔500米以上的地区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运河的两端纬度大约相差1°,纬度相差1°的实地距离相差111千米。第2题,从图中经纬网可以看出,该运河是巴拿马运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但不是两个国家的分界线,A错;该运河不是欧洲西部通往亚洲东部的最短航线,B错;运河穿过的地区地势低,D错;甲为加勒比海,乙为太平洋,C对。‎ 答案:1.B 2.C ‎(2017·广东七校联合体一模)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该地最大相对高度接近(  )‎ A.600米 B.650米 C.700米 D.800米 ‎4.甲、乙间修建一条山区公路,比较合理的筑路方案是(  )‎ A.方案1 B.方案2‎ C.方案3 D.方案4‎ 解析:第3题,图示等高距为100米,图中海拔最高处是左下角山峰,海拔为700~800米。根据等高线递变规律可知,最低处在右上角,海拔为0~100米,则高差为600~800米,故该地最大相对高度接近800米,D正确。第4题,山区修建公路应尽量少穿越等高线。甲、乙间修建一条山区公路,比较合理的筑路方案是方案3,穿越的等高线条数较少,坡度较小,故C正确。方案2在甲处基本垂直等高线,坡度太大而不合适。方案1在乙附近穿越等高线条数较多且密集,因此不合适。方案4沿线高差太大,且穿越等高线密集的陡坡,因此不合适。‎ 答案:3.D 4.C 下图为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某区域等高线(单位:米)分布示意图,图中水库水面海拔165米。读图完成5~7题。‎ ‎5.图中古牌坊与甲山峰之间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1 050米 B.985米 C.915米 D.790米 ‎6.图中村落因多古祠堂、古民居、古牌坊等而著名,驴友小王想拍摄村落全貌,在①②③④处应选择的拍摄点是 (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7.每年三四月份,该地油菜花盛开,平地、山坡一片金黄,蔚为壮观。乙处山坡上分布有坡耕地和梯田,开垦初期,坡耕地上的油菜亩产量要高于同等条件(海拔、土壤、油菜品种等)的梯田,主要原因是(  )‎ ‎①坡耕地日照时间长于梯田 ‎②油菜生长季节坡耕地单位面积上获得的平均太阳辐射量大于梯田 ‎③坡耕地的油菜植株接受太阳辐射的表面积比梯田上的大 ‎④坡耕地的保水效果好于梯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第5题,图中水库水面海拔165米,古牌坊所在地的海拔在165~200米,甲山峰海拔在1 000~1 100米,故两地的相对高度在800~935米,C项符合。第6题,①处地势较低,不能俯瞰村落全貌;②处东南部有山脊阻挡视线,因不能通视,不能看到村落全貌;③处有小山丘阻挡视线,也不能看到村落全貌。④处地势较高,视野开阔,是理想的拍摄地点。第7题,乙处为向阳地带的缓坡,且此时为春季,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小,坡耕地上地面与太阳光线之间的夹角比水平梯田上大,单位面积上获得的平均太阳辐射量大于梯田;坡耕地南低北高,南面的植株对北面的植株遮挡少,植株接受太阳辐射的表面积比梯田上的大;坡耕地日照时间与梯田相差不大;坡耕地的保水效果比梯田差。‎ 答案:5.C 6.D 7.B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