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7 发布 |
- 37.5 KB |
- 2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高三地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教案:第一章第1讲地球与地图
第1讲 地球与地图 考纲 考点 考法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仪、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 2.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常用图例与注记。 3.海拔(绝对高度)和相对高度,等高(深)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1.经纬网的应用。(重难点) 2.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与应用。(重难点) 3.地形剖面图的绘制与判读。(难点) 1.在高考中直接考查经纬网的题并不多,它往往与区域图相结合进行考查。 2.等高线地形图始终是命题热点,可以单独命题(以选择题为主),也可以以区域等高线地图为载体考查(综合题常见)。 3.地形剖面图多与地质剖面图等结合起来考查。 经纬网及其应用(5年2考) 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观察上图可知:地球赤道半径大于极半径,故地球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2.地球仪 (1)地轴:地球仪上,地球绕其自转的轴,其倾斜方向不变——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2)两极: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的两点。 (3)经线与纬线 经线 纬线 概念 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 地球仪上同赤道平行的线 特点 形状 半圆 圆 方向 指示南北方向 指示东西方向 长度 都相等(约2万千米) 自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 间隔 任意两条经线间的间隔在赤道上最大 任意两条纬线间的间隔相等 关系 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 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 (4)经度和纬度 经度 纬度 图示 划分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划分180° 从赤道向南、向北各划分90° 分布规律 东经的度数越向东越大,西经的度数越向西越大 北纬的度数越向北越大,南纬的度数越向南越大 半球划分 20°W~0°~160°E为东半球,160°E~180°~20°W为西半球 以赤道为界,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 特殊经纬度 ①0°和180°经线为东西经度分界线②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界线重合 ①30°纬线是中、低纬度分界线;60°纬线是中、高纬度分界线②23°26′纬线是热带、温带分界线,66°34′纬线是温带、寒带分界线 定位置 1.确定具体经纬度位置 (1)经纬网图上经纬度位置的确定。在经纬网图上确定经纬度,首先要判断出经纬线,然后根据度数确定出经纬度。 (2)北极星的仰角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如北极点上北极星的仰角为90°,赤道上北极星的仰角为0°,该度数即为当地的纬度数。 2.确定半球位置 可根据经纬度确定半球位置,如东西半球、南北半球、水陆半球等。 3.确定纬度带和温度带位置 4.确定区域位置 根据经纬度确定所在的地形区、气候区、自然带、大洲、大洋等区域。 定方向 理论依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1.方格状经纬网图 (1)确定南北方向 在南、北半球的两点,北半球的在北,南半球的在南;同在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北;同在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南。 (2)确定东西方向 同在东经度,经度值大者在东;同在西经度,经度值大者在西。若分别在东西经,如图所示: 若下图中A、B两点的经度差<180°,则A在B的西北方向;若下图中A、B两点的经度差>180°,则A在B的东北方向。 2.弧线式经纬网图(以极地经纬网图为例) (1)图中A、B两点位于同一纬线上,根据自转方向判断B在A的正东方。 (2)图中B、C两点位于同一经线上,根据极点位置判断C位于B的正南方。 (3)图中C、A两点既不在同一经线上,也不在同一纬线上,根据以上方法分别判断东西方向、南北方向,可确定C在A的东南方。 3.不在同一经纬网图上的两点方向的判断 若已知两点不在同一经纬网图上,或只知两点的经纬度,则需要把两点转绘到同一经纬网图上再判断方向。如图1中甲在乙的什么方向可以通过转绘的图2来判断,甲在乙的东南方向。 定距离(最短距离)、定范围 1.定距离 (1)根据纬度差定经线长度:纬度相隔1°的实际经线弧长处处相等,约是111 km,如图中AB。若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只要知道两地的纬度差,就可以计算出两地之间的距离。 (2)根据经度差定纬线长度:经度相隔1°的实际纬线弧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约是111 km×cos φ(φ表示该纬线的纬度),如上图中AC。 (3)图中BC的距离可根据勾股定理估算出。 注意:也可以根据距离计算经纬度差,从而确定经纬度位置。 2.定最短距离(航线、航向) 在地球表面上,两地间的最短距离是通过这两地的球面大圆的劣弧(两点间的弧度小于180°)长度。 (1)可以利用现成大圆,如经线圈、赤道、晨昏圈。处于不同经线但位于同一经线圈的两点间的最短航程须经过两极点中的一个(如下图B)。赤道上的两点,沿赤道向正东或正西走劣弧即可(如下图A)。晨昏圈上的两点,其最近航线就是沿晨昏线走劣弧(如下图C)。 (2)没有现成大圆,作大圆劣弧。①北半球两点的大圆劣弧如下图所示,应是向高纬(或者向极点)弯曲,所以若从E到F,则走向为东北—东—东南,若从F向E,则走向为西北—西—西南;②南半球的大圆劣弧也应向高纬弯曲,如下图中从G到H,则走向为东南—东—东北,从H到G,则走向为西南—西—西北。 3.定范围 (1)跨经纬度数相同的地图,纬度越高,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 (2)图幅相同的两幅图,中心点纬度数相同,则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如下图中,四个阴影区域中实际范围最大的是④。 定位置 1.(2015·高考全国卷Ⅰ)甘德国际机场(如图)曾是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空枢纽之一,当时几乎所有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都要经停该机场补充燃料。如今,横跨北大西洋的航班不再需要经停此地。一架从甘德机场起飞的飞机以650千米/小时的速度飞行。1小时后该飞机的纬度位置可能为( ) A.66.5°N B.60°N C.53°N D.40°N 解析:选C。图中显示,甘德机场位于50°N纬线以南不远处,如果该飞机沿经线向北或者向南飞行,在1小时内飞过650千米,根据纬度相隔1°的经线长度约111千米,可推算出飞机大致飞行了6个纬度,因此1小时后飞机所在纬度位置最北约56°N,最南约44°N。 2.(高考全国卷Ⅱ)总部位于江苏徐州(约34°N,117°E)的某企业承接了甲国(如图)价值7.446亿美元的工程机械定单。甲国位于( ) A.欧洲 B.非洲 C.北美洲 D.南美洲 解析:选D。甲国大部分处于60°W~70°W、0°~10°N,说明该国位于南美洲北部,故选D。 3.下图中N为北极点,A、M、B位于地球表面,NP为经线,NM的球面最短距离为2 553千米。则M点的纬度为( ) A.23°N B.67°N C.23°S D.67°S 解析:选B。图中N为北极点,根据MN的球面最短距离为2 553 千米,可计算出NM跨23°。根据N点为90°N可知,M点的纬度为90°-23°=67°N。 定方向 4.(2015·高考山东卷)某地理兴趣小组在一次野外考察中,选择了一条与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垂直的路线,观测出露的地层,记录了观测点的相关信息并绘制了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下表为观测点相关信息表。该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为( ) 地层新老关系 地层代号 观测点坐标 C (31°38′13″N,117°50′12″E) (31°37′54″N,117°50′59″E) D (31°38′10″N,117°50′19″E) (31°37′57″N,117°50′52″E) S (31°38′05″N,117°50′32″E) (31°38′01″N,117°50′43″E) A.南北方向 B.东西方向 C.西北—东南方向 D.东北—西南方向 解析:选D。判断方向时可根据表中各点的坐标绘制成下图再进行判读。 从图中可知考察路线大致为西北—东南方向,根据题干中“与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垂直”可知,该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应为东北—西南方向。 定距离(最短距离)、定范围 5.(高考天津卷)假设一架客机于北京时间6月22日12时从北京(116°E,40°N)起飞,7小时后途经a地(165°W,67°N)上空,14小时后抵达芝加哥(87.5°W,42°N)。结合图文信息判断,与该客机飞行过程中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客机的飞行路线比H路线长 B.客机航向与太阳视运动方向相同 C.飞经a点时,乘客能看到太阳位于正北方 D.飞经a点时,客机受到向北的地转偏向力 解析:选C。客机飞行路线与经过北京和芝加哥两城市地球大圆上的劣弧大致相吻合,这是两城市之间的最短距离,故A错;客机大致由西向东飞,而太阳视运动是由东向西,故B错;根据客机起飞时北京时间是12时,到达a点的途中用了7个小时,可计算出飞经a点时当地地方时为0时,由于a点位于北极圈内,此时发生极昼现象,太阳直射点又位于与a点所在经线正相对的15°E经线上,因此,乘客在a点看到的太阳位于正北方,故选C;飞经a点时飞机大致由西向东飞行,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因此客机应受到向南的地转偏向力,故D错。 地图的三要素(5年1考) 1.比例尺 (1)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2)表现形式 举例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 km 1∶500 000 形式 文字式 数字式 线段式 (3)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范围和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 图幅大小相同时 ①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小,但表示的内容越详细 ②比例尺越小,地图上所表示的实地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③大范围地图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小范围地图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 实地范围相同时 ①比例尺越大,图幅面积越大,内容越详细 ②比例尺越小,图幅面积越小,内容越简略 1.如图为某区域经纬网,图示四条线段围成一个正方形,则图中各线段比例尺的大小是ab>cd>ac=bd。 2.比例尺的大小对地形坡度、风力大小有何影响? 提示:①若等高距和等高线疏密程度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坡度越陡;比例尺越小,坡度越缓。 ②若等压差和等压线疏密相同时:比例尺越大,风力越大;比例尺越小,风力越小。 ③若等高(压)线疏密、比例尺、图幅相同时:等高距(等压差)越大,坡度越大(风力越大);等高距(等压差)越小,坡度越小(风力越小)。 2.方向 地图类型 方向判定 一般地图 面向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地图 根据指向标定向,箭头指示北方 经纬网地图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某校学生在一场暴雨后,对该县城以上的河流进行考察,路线如下图,图中河流总体流向为自西南向东北。 3.图例和注记 中“▲”属于图例,“珠穆朗玛峰”和“8 844.43米”为注记。 比例尺及其应用 1.比例尺的缩放 缩放地图时首先要缩放比例尺。将原地图放大,就是用更大的图幅表示同样的范围,比例尺也相应变大。需要注意的是图幅(面积)增加的倍数和比例尺(边长)所增加的倍数是不等同的。 比例尺缩放的计算 ①将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n ②将原比例尺放大n倍,则放大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n) ③将原比例尺缩小到1/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n ④将原比例尺缩小1/n,则缩小后的比例尺为:原比例尺×(1-1/n) 比例尺缩放后图幅面积的变化 ①比例尺放大后的图幅面积=原图面积×比例尺放大到的倍数之平方。如将比例尺放大到原图比例尺的2倍,则放大后的图幅面积是原来的4倍 ②比例尺缩小后的图幅面积=原图面积×比例尺缩小到的倍数之平方。如将比例尺缩小到原图比例尺的1/3,则图幅面积为原图的1/9 2.比例尺的应用 (1)量算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 比例尺知识最常见的应用形式是量算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第一,要注意看比例尺;第二,要准确量出图上距离;第三,根据公式“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进行计算。计算出的实地距离应换算成千米或米表示。 (2)计算面积 实地面积=图上面积÷地图比例尺的平方 (3)比例尺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的应用 ①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比例尺所表示的两点间的实地距离只是两点之间的水平距离,它不考虑两点之间地势的高低。 ②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度大小的判断:等高距相等时,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反之坡度越小。 比例尺及其应用 1.(高考重庆卷)下图示意某GIS软件显示的某校部分建筑分布的地图窗口及其属性(如用途、建筑面积、建筑高度等)的浏览窗口(面积单位:m2;高度单位:m)。若在该GIS软件中量算到学校局部用地的长为300 m,宽为220 m,要将此用地的平面图用1∶1 000的比例输出,则选用纸张幅面最小的是( ) A.A4纸(29.7 cm×21 cm) B.B4纸(36.4 cm×25.7 cm) C.A3纸(42 cm×29.7 cm) D.B3纸(51.5 cm×36.4 cm) 解析:选B。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由题干可知,比例尺为1∶1 000,若局部用地的长为300 m,则其在图上距离为30 cm;用地宽为220 m,则图上距离为22 cm。结合选项可知,A4纸长度和宽度均不够,B4纸、A3纸、B3纸都能输出完整的平面图,其中B4纸幅面最小,B项正确。 2.(高考北京卷)图1为某校地理小组设计的校园景观指示牌,图2为校园图局部。读图,指示牌在图2中的位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选B。从指示牌上的信息看,校训碑位于指示牌的正前方80 m处,气象站位于指示牌右侧150 m处,老校门位于指示牌左侧200 m处,地理园位于指示牌前方350 m处,再结合图中的比例尺,即可反推得出指示牌位于图2中的②处。 3.将某教堂附近等高线分布图(比例尺1∶20 000)的比例尺增大1倍,则( ) A.同样实地距离的图上距离为原来的1/2倍 B.同样图幅面积表示的实地范围是原来的4倍 C.教堂的布局在图中更加清晰 D.如果等高距不变,等高线更加密集 解析:选C。同样实地距离的图上距离为原来的2倍;同样图幅面积表示的实地范围是原来的1/4;如果等高距不变,等高线将更加稀疏。 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5年2考) 1.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在地形图上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接而成的线。 (2)地形部位 部位 地形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的表现特点 A 山顶 等高线闭合,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一般图中有黑三角图例) B 山谷 等高线向海拔高的方向弯曲 C 山脊 等高线向海拔低的方向弯曲 D 陡崖 多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一般图中用“”符号表示 E 鞍部 两侧均为闭合的等高线(两个山顶之间),山谷的最高处,山脊的最低处 2.地形剖面图:可以直观地反映出沿剖面线地势高低起伏的变化状况和坡度大小的状况。 1.图中河流流向大致是由西北向东南流。 2.降落到Y点的雨水汇入河流的正确方向是C,理由是地面上的水流总是垂直于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流。 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和坡度的判断 1.判断地形部位 (1)山顶(峰):等高线闭合,中间高、四周低。 (2)盆地:等高线闭合,中间低、四周高。 (3)山脊:等高线弯曲,凸向低处。 (4)山谷:等高线弯曲,凸向高处。 (5)陡崖:多条海拔不等的等高线的重合处。 (6)鞍部:两个山顶(峰)之间的低地。 (7)峡谷:海拔中间低、两侧高,且两侧等高线密集。 2.判断地形类型 (1)平原:海拔在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较为平直。 (2)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相对高度不大,等高线较稀疏。 (3)山地: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较密集。 (4)高原:海拔高(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地区密集,而内部明显稀疏。 (5)盆地:倒置地形,中间较低,一般等高线较稀疏;四周较高,等高线较密集。 (6)大陆架:海水深度小于200米,且等深线稀疏(坡度较小)。 (7)大陆坡:海水深度大于200米,且等深线密集(坡度较大)。 3.判断地势高低 (1)等高线数值越大,地势越高,反之越低。 (2)根据示坡线判断地势高低,示坡线总是指向坡度降低的方向。 4.判断坡度大小 (1)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坡度的大小 在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分布越密集,则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则坡度越缓。可根据“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来确定。 (2)不同等高线地形图上坡度的大小 ①比例尺和等高距相同,则看等高线的疏密程度,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大;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小。例如,下图中(数值单位:米)的坡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A>D>B。 ②比例尺相同,等高距不同,则相同的水平范围等高距越大,坡度越大;等高距越小,坡度越小。例如,下图中(数值单位:米)的坡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D>A>C。 ③比例尺不同,等高距相同,则比例尺越大,坡度越大;比例尺越小,坡度越小。例如,下图中的坡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C>D>B。 等高线地形图中高度的判断 1.等高线地形图中高度的判断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首先要找出图中最大等高线的数值(H大)和最小等高线的数值(H小)及等高距d。如图所示,图中最大等高线H大=500米,最小等高线H小=100米,等高距d=100米。据此可进行以下计算: (1)图中最大海拔高度(H最大) H大≤H最大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