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尚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尚德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渭南市尚德中学2019-2020学年2022届高一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60分,每题2分,共30题)‎ ‎1.下列属于天体的是 A. 空中飞行的飞机 B. 着陆的“神舟七号”飞船 C. 绕月球运动的“嫦娥二号” D. 地月系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天体,天体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其中空中飞行的飞机、着陆的“神舟七号”飞船都在地球上,不属于天体,绕月球飞行的“嫦娥二号”是卫星,是天体,C对;地月系是天体系统,不属于天体,D错。‎ ‎2.不包含月球的天体系统 ( )‎ A. 地月系 B. 太阳系 C. 银河系 D. 河外星系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天体系统。‎ ‎【详解】月球属于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和总星系,河外星系是银河系以外的天体系统,故月球不属于河外星系。所以选D。‎ ‎3.宇宙中最基本天体是( )‎ A. 行星及它们卫星 B. 彗星和流星体 C. 恒星和星云 D. 银河系和河外星系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天体。‎ ‎【详解】在宇宙空间的众多天体中,最基本的天体为恒星和星云;而行星、彗星和流星体等都是围绕恒星运动,卫星是围绕行星运动。故选C。‎ ‎4.‎2016年9月25日,有着“超级天眼”之称的全球最大球面射电望远镜在贵州平塘的喀斯特洼坑大窝凼中落成启用(如图)。“天眼”探测范围可到达目前人类可知的宇宙边缘,对探索地外文明具有重要意义。据此回答可知,该望远镜可探测到的最高级别天体系统为( )‎ A. 太阳系 B. 银河系 C. 河外星系 D. 总星系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材料可知,该望远镜探测范围可到达目前人类可知的宇宙边缘,目前人类可以探测到的宇宙范围为可见宇宙,属于目前天体系统的最高级别,属于总星系,选D。‎ ‎5.北京‎2016年4月22日电:我国将于2020年前后发射火星探测器,计划一步实现环绕火星的探测和着陆巡视。读以下图表,回答问题。‎ 科学家认为火星是除地球以外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天体之一。原因是火星与地球相比(  )‎ A. 有相近的距日距离和自转周期 B. 有相近的大气成分和卫星数 C. 有相近的体积和质量 D. 有岩石、土壤和大量液态水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结合表中信息可知,火星和地球都属于类地行星,两行星相同之处为,距太阳的距离适中,自转周期适中,A正确;由于火星的质量和体积较小,火星周围气体较稀薄,气体以二氧化碳为主,不符合生物呼吸,B错误;火星的质量和体积较小,C错误; 火星的表面温度较低,目前没有大量的液态水存在,D错误。故选A。‎ ‎6.太阳能量的来源是 A. 氢气燃烧 B. 氦气爆炸 C. 核裂变反应 D. 核聚变反应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 ‎【详解】太阳辐射的巨大能量来自太阳内部的氢核聚变。注意区别“核聚变”和“核裂变”,知识性试题。故本题选择D。‎ ‎7.‎2016年9月15日22时04分09秒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天宫二号进入预定轨道后主要通过太阳能帆板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电能,以供其日常工作。下列关于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煤炭等化石燃料是地质时期储存的太阳能 B. 太阳辐射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能源 C. 太阳辐射是大气运动以及水循环的主要动力 D. 太阳释放的太阳辐射绝大部分到达了地球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太阳辐射的影响。‎ ‎【详解】煤炭等化石燃料是地质时期储存的太阳能,太阳辐射能量巨大,‎ 是自然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主要动力,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能源,但其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了地球,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下图所示为‎2015年11月16 ‎日美国宇航局太阳动力学天文台观测到太阳巨大耀斑和日珥喷发。‎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8. 如果2015~2016年是太阳活动强烈的时段,那么下一个活动强烈时段约是 A. 2017~2018年 B. 2026~2027年 C. 2030~2031年 D. 2034~2035年 ‎9. 本次太阳活动所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对地球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A. 地球各地出现极光现象 B. 地球上各地地震频繁 C. 丹东一年中日影长短的变化 D. 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答案】8. B 9. D ‎【解析】‎ ‎【8题详解】‎ 太阳活动周期约为11年,因此下一个活动强烈时段应是上一活动强烈时段加11年,即 2026~2027年,故B正确。‎ ‎【9题详解】‎ 太阳活动所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干扰地球磁场,因此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故D正确。太阳活动所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到达地球后会在高纬地区形成极光现象,而非各地;地震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所致,与太阳活动所产生的带电粒子流关系不大;日影长短的变化是地球公转的结果。故A、B、C错误。‎ ‎【点睛】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扰乱地球大气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会出现短暂的中断。②高能带电粒子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剧烈颤动,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③当高能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层时,会产生极光现象。④引发自然灾害,比如地震、水旱灾害。‎ ‎10.读“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图”,完成问题。‎ 图中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相对数之间的关系是(   )‎ A. 正相关 B. 负相关 C. 成反比 D. 没有相关性 ‎【答案】A ‎【解析】‎ ‎【分析】‎ 主要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根据图中曲线的变化进行判断二者的关系。‎ ‎【详解】读太阳黑子与温带乔木年轮相关性曲线图,图中年轮宽度与太阳黑子相对数的变化周期相同,变化趋势大致相同,所以二者之间的关系是正相关.故选A。‎ ‎【点睛】本题难度较小,属于基础题,解题的关键是读图确定两者的变化趋势。‎ ‎11.1971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出土一幅彩绘帛画。画的右上方是一轮红色的太阳,太阳中间有一只三趾的乌鸦。在大约成书于公元前140年的《淮南子》这部著作中,也有“日中有踆乌”的记载。今天看来,日中“乌鸦”其实是(  )‎ A. 耀斑 B. 黑子 C. 日珥 D. 太阳风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太阳活动。‎ ‎【详解】材料中提到的太阳中间有一只三趾的乌鸦,黑色的乌鸦就是黑子,便并不是真的黑,只相对较暗,故B项正确。‎ ‎12.下列地球略图,正确反映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A. B. C. D. ‎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该题考查地球自转方向。‎ ‎【详解】a为北极俯视图,地球自转应该是逆时针;b为南极俯视图,地球自转为顺时针;c为侧视图,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即自左向右;d为侧视图,南北极处自转方向均为自西向东。‎ ‎13.北京和广州两地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相比较,正确的叙述是( )‎ A. 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 B. 两地的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 C. 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广州大于北京  D. 角速度不同,线速度相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该题考查地球自转的速度。‎ ‎【详解】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大约是15o每小时。广州纬度比北京纬度低,两地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广州大于北京。‎ ‎【点睛】本题难度较小,学生只需掌握地球自转的速度变化规律即可轻松做题。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大约是15°每小时。地球表面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角速度都一样。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因纬度不同而有差异,变化规律是:随纬度增加而降低。‎ ‎14.有关地球自转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地球自转是指围绕地心的运动 B. 地球自转围绕的中心是地轴 C. 地球自转是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之一 D. 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上是稳定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地球自转。‎ ‎【详解】地球自转是指围绕地轴自西向东的运动,其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故A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掌握地球自转概况,知识性试题。‎ ‎15.下列日期中,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的是 ( )‎ A. ‎3月21日前后至‎6月22日前后 B. ‎6月22日前后至‎9月23日前后 C. ‎9月23日前后至次年3月21日前后 D. ‎12月22日前后至次年3月21日前后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直射点的位置。春分日(‎3月21日前后)、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的日期时‎6月22日到‎12月22日。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下图所示是地球公转轨道图,图中甲、乙、丙、丁四点将轨道等分为四份。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6. 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时间最少的一段是( )‎ A. 甲到乙 B. 乙到丙 C. 丙到丁 D. 丁到甲 ‎17. ‎2016年2月8日是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时,此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最靠近( )‎ A. 甲点 B. 乙点 C. 丙点 D. 丁点 ‎【答案】16. A 17. B ‎【解析】‎ ‎【16题详解】‎ 根据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公转经过近日点时,公转速度最快;经过远日点时,公转速度最慢,故结合图示,甲乙段位于近日点两侧,公转速度最快,故所用时间应最少,故A项正确。‎ ‎【17题详解】‎ 结合图示近日点和远日点位置判断,P位置接近冬至日‎12月22日,‎2月3日应处于‎12月22日到‎3月21日之间,故判断位于乙处,B项正确。‎ ‎18.关于黄赤交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目前的黄赤交角是66°34′‎ B. 黄赤交角的大小在不同的年份变化很大 C. 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D. 黄赤交角度数与南北极圈的度数是一致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黄赤交角是指黄道面与赤道面的交角,由于地球公转过程中,地轴始终与黄道面呈66°34′的交角,故黄赤交角始终为23°26′,AB错误;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C正确;黄赤交角度数与南北回归线的度数是一致的,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难度低,学生只要掌握黄赤交角的基础知识并结合图示判断即可。‎ ‎19.我国某地有一口井,一年中只有一天太阳可直射井底,该地位于:‎ A. 赤道上 B. 北极圈上 C. 北回归线上 D. 南回归线上 ‎【答案】C ‎【解析】‎ ‎【分析】‎ 考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详解】一年中只有一天太阳可直射井底,说明一年中只有一次太阳直射,故判断位于回归线上。而我国位于北半球,故判断该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上。C正确。‎ ‎20.地球上全年昼夜平分的地方是( )‎ A. 北极点 B. 南极点 C. 北纬30°线上 D. 赤道上 ‎【答案】D ‎【解析】‎ ‎【分析】‎ 考查全球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详解】‎ 北极点和南极点都有半年的极昼、极夜现象;除赤道外,其他纬度如30°N、北极点和南极点上只有在‎3月21日和‎9月23日时,昼夜平分,ABC错误;而在赤道上,全年晨昏线平分赤道,有昼夜平分现象,D正确。故选D。‎ ‎21.关于日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日界线的东侧是东十二区,西侧是西十二区 B. 东侧是东经度,西侧是西经度 C. 东侧时区的日期比西侧时区的日期早一天 D. 东侧时区的日期比西侧时区的日期晚一天 ‎【答案】D ‎【解析】‎ ‎【分析】‎ 经过国际日界线日期一定会变化,往东经过国际日界线,日期减一天,往西经过国际日界线,日期加一天。‎ ‎【详解】日界线的东侧是西十二区,西侧是东十二区,A错误;日界线东侧是西经度,西侧是东经度,B错误;日界线东侧和西侧时区钟点相同,日期不同,C错误;日界线东侧时区的日期比西侧时区的日期晚一天,当由西向东跨越国际日期变更线时,还必须将日期减去1天;反之,由东向西跨越国际日期变更线,就必须加上1天,D正确。‎ ‎22.当地时间‎2016年11月30日12时35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东三区)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当决议正式通过时,北京时间是(  )‎ A. ‎11月30日17时35分 B. ‎11月30日7时35分 C. ‎11月29日17时35分 D. ‎11月29日7时35分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时区。‎ ‎【详解】当决议正式通过时,为东三区‎11月30日12时35分,北京时间为东八区时间,比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早5个小时,故为‎11月30日17时35分,故选A。‎ 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3. 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①昼夜的交替 ‎②四季的更替 ‎ ‎③运动物体偏向 ‎④地方时差异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24. 图中P地 A. 位于晨线上 B. 位于昏线上 C. 当地时间6时日出 D. 当地时间8时日出 ‎【答案】23. C 24. A ‎【解析】‎ 考查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晨昏线的判读。‎ ‎【23题详解】‎ 读图可知,转动地球仪,图中只能演示出昼夜更替和地方时差异,不能演示出四季的交替和运动物体偏向。故选C。‎ ‎【24题详解】‎ 自西向东转动地球仪,图中P点应位于由夜半球进入昼半球的交界线上,属于晨线上,A正确。故选A。‎ ‎25.关于地方时和区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同一条纬线地方时相同 B.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西边的时刻总是比东边时刻早 C. 东八区的区时为8时,东九区的时间应比北京早1小时为7时 D. 北京时间就是北京所在东八区中央经线120°E的地方时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该题考查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详解】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地方时是越向东时间越早,区时就是该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所以D正确。‎ ‎26.下图为北极上空俯视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非阴影部分为昼半球。读图,完成问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弧AN为昏线 B. 弧BN为晨线 C. A点时刻为8时 D. B点时刻为18时 ‎【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光照图的判读。‎ ‎【详解】北极上空俯视图地球为逆时针转动,弧AN由黑夜进入白天,为晨线,A错误。弧BN为昏线,B错误。AB位于赤道上,昼夜平分,A点时刻为6时,B点时刻为18时,C错误,D正确。故选D。‎ 如下图是北半球某河流,图中箭头表示河流的流向,甲乙位于河岸。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7. 关于图中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河岸应该加固大堤 B. 乙河岸应该加固大堤 C. 枯水期时C附近河床水较深 D. 枯水期时D附近河床水较浅 ‎28. 该河流位于山区,如果大量从该河采沙子作建筑材料选择合适的位置 A. 甲 B. 乙 C. C地 D. D地 ‎【答案】27. B 28. C ‎【解析】‎ 本题组考查河流地貌。北半球平直河道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显著,右岸为侵蚀岸,左岸为堆积岸。采砂应选择在较宽广的河床部位。一般,河岸不仅沙子少,也不宜开采。‎ ‎【27题详解】‎ 图示河流为北半球的平直河道,因此,受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影响,乙河岸为侵蚀岸,应该加固大堤。枯水期时由于D位于侵蚀岸附近,故其河床水较深。所以选B。‎ ‎【28题详解】‎ 结合上题,甲岸C处为堆积岸,但C位于河床部位,河流淤沙较多,甲处为河岸,不能大量采砂。所以选C。‎ ‎29.北京时间‎2016年10月17日7时49分,执行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2名航天员送上太空。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当天,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及变化趋势为(  )‎ A. 昼短夜长,昼渐长,夜渐短 B. 昼短夜长,昼渐短,夜渐长 C. 昼长夜短,昼渐长,夜渐短 D. 昼长夜短,昼渐短,夜渐长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地球运动。‎ ‎【详解】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当天‎10月17日及之后一段时间,太阳直射南半球并向南移动,北半球昼短夜长,昼渐短,夜渐长,故选B。‎ ‎30. 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与太阳同时升起,下列日期中升旗仪式最早的是( )‎ A. ‎5月1日 B. ‎7月1日 C. ‎8月1日 D. ‎‎10月1日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昼夜长短。升旗最早即日出最早,日出最早则昼长最长,北半球昼最长为夏至日,故‎7月1日最接近夏至日。‎ 二、综合题 (40分,每题10分,共4题)‎ ‎31.“读太阳系模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行星的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_。‎ ‎(2)图中的小行星带位于________和__________之间。(填写行星名称)‎ ‎(3)地球在太阳系中是一颗普通的行星,它的普通性表现在它与其他七颗行星在绕日公转时具有____、____、_____。‎ ‎(4)在太阳系中,地球是一颗适于生物生存和繁衍的特殊行星,其有利的自身条件有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土星 (2). 金星 (3). 火星 (4). 木星 (5). 同向性 (6). 共面性 (7). 近圆形 (8). 适宜的温度 (9). 适宜呼吸的大气 (10). 液态水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太阳系组成与分布、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详解】(1)依太阳系距太阳远近的行星分别是: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所以A是土星,B是金星。‎ ‎(2)小行星带分布于火星与木星之间。‎ ‎(3)地球在太阳系中是一颗普通的行星,它的普通性表现在它与其他七颗行星在绕日公转时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形。‎ ‎(4‎ ‎)地球上有生命物质的条件主要有:①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使地球表面有适于生命过程发生和发展的温度条件。②地球具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其引力可以使大量的气体聚集在地球的周围,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③地球上有液态水。原本地球上没有水。④安全稳定的行星际空间,八大行星各行其道,其运行具有同向性和共面性特征。可见此图所反映的有利的宇宙环境是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3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此图所示的日期是___________。‎ ‎⑵图中A点的时刻为_______,D点的昼长为_____,这一天C点的昼长是________。‎ ‎⑶图中A、B、C、D四点中,太阳高度小于00的是______,等于00的是_____。 ‎ ‎⑷图中A、B、C、D四点中,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 , 角速度的对比是_______。‎ ‎⑸图中A、B、C、D四点中,此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昼长由短到长的顺序是______。‎ ‎【答案】(1)‎12月22日 (2)12:00 12小时 4小时 (3)D C (4)D﹥A﹥C﹥B 相等 (5)A﹥D﹥B﹥C C﹤D﹤A﹤B ‎【解析】‎ ‎【详解】(1)根据图示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内出现极夜,南极圈内出现极昼,故判断此时为北半球冬至日。‎ ‎(2)根据图示A点位于昼半球的平分线,故判断其时间为12时;结合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为6时,进而可推理B点所在经线较6点所在经线西侧30°,即地方时为4时。D点位于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故其昼长为12小时。图示C点的地方时为10时,此时即为当地的日出时间,故可计算其昼长=2*(12-10)=4小时。‎ ‎(3)太阳高度分布的一般规律:昼半球大于0,夜半球小于0,晨昏线上等于0。故图示太阳高度小于0°的是处于夜半球的D点,太阳高度等于0的是位于晨昏线上的C点。‎ ‎(4)地球自转线速度的规律: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故纬度越低,自转线速度越大,故线速度从大到小即纬度从低到高排序。具体排序为:D﹥A﹥C﹥B。除南北极点外,地球上各点角速度相等。‎ ‎(5)图示为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上,故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自南回归线上向南北两侧递减,故四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D﹥B﹥C。位置越靠北,昼长越短,据此,昼长由短到长的顺序是C﹤D﹤A﹤B。‎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抓住图示的基本信息,比如晨昏线的分布特征、太阳直射点位置、时间信息等,进而确定二分二至日、时间计算和昼夜长短的判断、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等。‎ 昼夜长短计算 ‎1. 根据日出、日落时间求昼夜长短 ‎       某地昼长=(12时-日出时间)2;‎ ‎       某地夜长=(24时-日落时间)2;‎ ‎       日出时间:晨线与纬线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 ‎       日落时间:昏线与纬线交点所在经线的地方时。‎ ‎2. 光照图上昼夜长短的计算 根据该点所在纬线圈昼弧和夜弧所跨的经度来推算(V=15°/小时);‎ ‎       昼弧+夜弧=360°;昼长=昼弧/V,夜长=夜弧/V;昼长+夜长=24小时 ‎33.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画出地球公转的方向,并在A位置画出地球自转方向。‎ ‎(2)当地球公转到B位置时,为 日前后,正值北半球的 节气,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 。‎ ‎(3)当地球公转到C位置时,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 (近日点或远日点)附近,地球公转速度较 。‎ ‎(4)从C到D,太阳直射点位于 (南或北)半球,并向 (方向)移动,公转速度 。‎ ‎【答案】(1)逆时针方向 逆时针 ‎(2)9 23 秋分 赤道 ‎(3)近日点 快 ‎(4)南 北 先变快,到1月初最快,之后变慢 ‎【解析】‎ ‎【详解】(1)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北极在上,公转和自转的方向都是逆时针方向。‎ ‎(2)从地球公转示意图看出,当地球位于A位置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B位置,太阳直射在赤道,为北半球的秋分日,为‎9月23日前后。‎ ‎(3)当地球公转到C位置时,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上,正值北半球的冬至日,时间为‎12月22日前后;1月初为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最快。‎ ‎(4)当地球公转到D位置时,太阳光直射在赤道上,正值北半球的春分日,时间为‎3月21日前后;所以地球由公转轨道的C处向D处运动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太阳直射点继续向赤道移动,1月初公转速度最快,故C到D过程中公转速度先变快,到1月初最快,之后变慢。‎ ‎34.读图一和图二,回答下列问题。‎ ‎(1)M星是指________,地球公转过程中与M星的关系是______。‎ ‎(2)图一中:①的度数是________。‎ ‎(3)图一中:②的度数是______,平面③的名称是______,平面④的名称是______。‎ ‎(4)写出图二中①、②、③、④代表的日期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___。‎ ‎【答案】 (1). 北极星 (2). 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3). 23°26′ (4). 黄赤交角 (5). 引起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6). 66°34′ (7). 黄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面) (8). 赤道平面 (9). ‎3月21日前后,‎6月22日前后 (10). ‎9月23日前后,‎12月22日前后。‎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地球运动。‎ ‎【详解】(1)由于地球公转过程中,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故M为北极星。‎ ‎(2)图一中:①是公转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即为黄赤交角,其度数是23°26′。‎ ‎(3)图一中:②是地轴与公转平面的夹角,其度数是66°34′,故平面③为地球公转轨道面,名称是黄道平面,平面④自转平面,名称是赤道平面。‎ ‎(4)①太阳直射赤道,且过后向北移动,故为春分,‎3月21日前后,②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夏至日,‎6月22日前后,③太阳直射赤道,且过后向南移动,故为秋分‎9月23日前后,④太阳直射南回归线,为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