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7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一轮复习通用版专题7-1人口数量的变化和人口容量(练习)-2020年领军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作业
第七章 人口的变化 第1讲 人口数量的变化和人口容量 一、单选题 【2019年天津市十二重点中学高三毕业班联考】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社会经济越发达,人口老龄化程度越高。但是,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对比城市与农村区域,发现许多国家普遍地表现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的特点,即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下图是中国未来100年城乡人口老龄化发展的趋势图。 根据材料信息,回答1-2题。 1.图示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2050年城镇人口老龄化高于农村人口老龄化 B.城镇老年人口数-直高于农村老年人口数 C.中国结束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的时间大约是2025年 D.农村老年人口数持续增加 2.出现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的直接原因是( ) A.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B.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 C.人口城乡迁移 D.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答案】1.A 2.C 【解析】 1.结合图例,读图可知2050年城镇人口老龄化数值为28%左右,农村人口老龄化数值为20%左右,故A正确。图中信息显示约在2018年之前农村老年人口数高于城市老年人口数,故B错误。中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的时间开始于2025年之后,故C错误。在2025年之后,农村老年人口数呈减少趋势,故D错误。 2.出现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的直接原因是人口城乡迁移,农村劳动力人口大量迁移到城市务工,导致农村老龄化水平高于城市,故C正确。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是根本原因,而非直接原因,故A错误。城市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应均不会导致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 ,故B、D错误。 【山东省潍坊市教科院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训练】下图示意某国2012-2016年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增长率与净增人口数量状况。 据此回答3-4题。 3.关于该国2012~2016年人口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上升趋势,但人口总量一直在下降 B.年净增人口数量呈上升趋势,但人口死亡率仍然很高 C.2012~2013年人口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自然增长的变化 D.2015~2016年人口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鼓励生育政策的实效 4.该国最有可能是 A.印度 B.俄罗斯 C.美国 D.巴西 【答案】3.C 4.B 【解析】本题考查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及不同国家的人口变化现状,要求学生有较高的读图分析能力。 3.先理清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增长率与净增人口数量之间的关系,仔细看图,注意图例。该国2012~2016年人口死亡率一直大于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是负值,2012~2015年人口增长率是负值,净增人口是负值,人口数量下降;2016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是负值,人口增长率是正值,2016年人口总量增加,净增人口是正值,A错误;2012~2015年年净增人口数量是负值,2016年年净增人口数量是正值,但人口死亡率较高,B错误;2012~2013年人口增长率变化幅度约等于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的变化幅度,且均为负值,因此人口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自然增长的变化,C正确;和2014-2015年相比该国2015~2016年人口增长率变化很大,而此时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出生率-死亡率),人口增长应该是机械增长(比如移民等),D错。故选C。 4.该国2016年净增人口约为50万,此时增长率约为3‰,据此可以推测该国人口过亿,是人口大国,该国人口自然增长是负增长,人口增加缓慢;德国是负增长,但人口不过亿;巴西、美国、日本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正值;所以该国最有可能是俄罗斯。选B正确。 【安徽省六安市舒城中学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仿真模拟】下图为某区域劳动人口增长率变化(含预测)图。读图完成5-6题。 5.1965年至2045年,该区域劳动人口数量由逐年增加到逐年减少的转折点是 ( ) A.1965年 B.1980年 C.2015年 D.2045年 6.根据劳动人口数量的变化,推测该区域目前的人口增长模式最可能为( ) A.原始型 B.传统型 C.过渡型 D.现代型 【答案】5.C 6.D 【解析】本题考查人口问题,老龄化。 5.读图可知,2015的劳动人口增长率为0,在这之后开始小于0,劳动人口数量开始下降,因此,该区域流动人口数量由逐年增加到逐年减少的转折点是2015年,C正确。 6.2015年以后,该区域劳动人口增长率小于0,人口增长大大降低,说明出生率降低,开始步入老龄化化社会,该区域目前的人口增长模式最可能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D正确。 【晋冀鲁豫中原名校2019年高三第三次联考】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民政部的数据,2018年全国结婚率为7.2‰,为2013年以来最低。下图示意我国2010年以来结婚率和离婚率的变化。 据此完成7-8题。 7.2010年以来,我国的 A.总人口数不断减少 B.离婚人数持续上升 C.结婚人数大幅减少 D.人口性别比大幅上升 8.我国结婚率、离婚率的变化,对现阶段产生的可能影响是 A.劳动力数量减少 B.人口死亡率上升 C.孤儿的数量增加 D.加快老龄化进程 【答案】7.B 8.D 【解析】 7.结婚率和离婚率的变化对人口总数及人口性别比影响不大,AD排除;结婚的人口数量取决于结婚率和人口总数,据图可知,结婚率虽然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不大,且随着人口的增加,结婚人口数不会大幅,C错误;离婚率上升,人口增加,离婚人数相应上升,B正确。故选B。 8.结婚率偏低,会影响出生率,新出生人口减少,相对老年人口增加,老年人口比重增加,即人口老龄化加剧,D正确;出生人口减少,对现阶段的劳动力影响较小,A错误;结婚率、离婚率的变化对死亡率没有影响,B错误;离婚后其子女并不是孤儿,C错误。故选D。 【扬州市2019届高三考前调研测试】 年龄中位数是将全体人口按照年龄大小顺序排列,居于中间位置的年龄。下图为世界部分国家人口年龄中位数变化趋势图。 读图完成9-10题。 9.各国人口年龄中位数 A.与经济发达程度呈正相关 B.随时间推移呈不断上升趋势 C.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老龄化程度 D.2050年中国与印度的差异最大 10.应对我国人口年龄中位数变化趋势的合理措施有 ①发展人工智能,开发陪护型机器人 ②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 ③完善社会养老保险服务制度 ④鼓励国内人口迁移 ⑤实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答案】9.C 10.B 【解析】考查人口问题及其对策。 9.读图,我国、巴西均为发展中国家,美国为发达国家,但2050年我国、巴西的人口年龄中位数都大于美国,说明与经济发展水平没有明显的相关性,A错;乌干达2018年人口年龄中位数小于1980年,B错;各国随着人口老龄化,人口年龄中位数不断增大,因此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各国人口老龄化程度,C对;2050年我国人口年龄中位数约为50岁,印度约为37岁,而乌干达约为23岁,因此我国与乌干达差距最大,D错。 10.我国人口年龄中位数不断增大,到2050年人口年龄中位数达50岁,反映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应采用措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开发陪护型机器人,使老年人口得到更好的照顾,①对;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提高素质,但不是应对老龄化的措施,②错;完善社会养老保险服务制度,使老年生活更有保障,③对;国内人口迁移,只能改变局部地区的年龄结构,但不能改变全国人口的年龄构成,④错;实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提高出生率,增加青少年儿童比重,有利于缓解老龄化,⑤对,故选B。 【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地理)仿真模拟】读甲、乙、丙、丁四个国家某时期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完成11-12题。 11.关于图中四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 B.乙国人口增长为“高—低—高”模式 C.丙国一定属于发展中国家 D.丁国人口增长为“低—低—低”模式 12.有关乙、丙两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乙国城市化进程减慢 B.丙国进入人口老龄化阶段 C.乙国劳动力不够充足 D.丙国城市均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答案】11.B 12.B 【解析】 11.由图可知,四国中甲国自然增长率最大,故A项错误;乙国人口上升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是2.5%、1%、1.5%,属于“高一低一高”模式,故B项正确;丙国低出生率、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属于现代型,最可能是发达国家,故C项错误;丁国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属于原始型,故D项错误。 12.乙国为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最可能是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速度快,故A项错误;人口增长快,劳动力充足,故C项错误;丙国为现代型,人口增长缓慢,可能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故B项正确;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主要是发达国家,也包括部分发展中国家,该类国家并不是所有城市都出现逆城市化现象,故D项错误。 【云南省玉溪市一中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读金砖国家资料图,完成13-14题。 13.甲、乙、丙、丁四国依次是 A.俄罗斯、巴西、印度、中国 B.中国、俄罗斯、巴西、印度 C.巴西、俄罗斯、中国、印度 D.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 14.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国的说法正确的是 A.2009年甲国人口增长数量没有超过丙国 B.乙国人口负增长是由于计划生育政策 C.甲、乙两国的主要森林类型相同 D.丙国人均森林面积少于丁国 【答案】13.C 14.A 【解析】 13.金砖国家包括俄罗斯、巴西、印度、中国、南非,根据人口自然增长率,俄罗斯人口是负增长,乙是俄罗斯,A错。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印度,丁是印度,D错。森林面积较大的是巴西,甲是巴西,丙是中国,B错,C对。 14.甲、乙、丙、丁四国依次是巴西、俄罗斯、中国、印度,丙国人口基数大,2009年甲国人口增长数量没有超过丙国,A正确。乙国人口负增长是由于生育观念的变化,B错误。甲国森林是热带雨林,乙国是亚寒带针叶林,两国的主要森林类型不同,C错误。丙国森林面积明显高于丁国,人口差异较小,人均森林面积大于丁国,D错误。 【2017年浙江省新高考模拟预测卷地理】 人口压力指数分为人口经济压力指数和人口资源压力指数。一个地区的人口经济或人口资源压力指数是全国人均经济或资源指标除以该地区相应人均指标后所得的比值。读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人口经济压力指数和人口资源压力指数统计表。 完成15-16题。 东部 中部 西部 全国 人口经济 压力指数 0.70 1.31 1.58 1.00 人口资源 压力指数 1.30 0.93 1.01 1.00 15.关于该地人口压力指数和环境承载力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人口压力指数大于1,说明环境承载力相对富裕 ②人口压力指数小于1,说明环境承载力相对超载 ③人口压力指数大于1,说明环境承载力相对超载 ④人口压力指数小于1,说明环境承载力相对富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针对我国东、中、西部人口压力的差异,应采取的措施是 ( ) A.中、西部地区控制对东部地区的资源输出 B.东部地区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技术和资金的输出 C.采取有效措施限制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D.促进中、西部地区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答案】15.D 16.B 【解析】 15.人口压力指数大于1,说明环境压力大,环境承载力相对不足,①错。人口压力指数小于1,说明环境压力小,环境承载力相对富裕,②错,④对。人口压力指数大于1,说明环境承载力相对超载,③对。 D对,A、B、C错。 16.针对我国东、中、西部人口压力的差异,应采取的措施是中、西部地区人口资源压力指数小,应加大对东部地区的资源输出,A错。东部地区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技术和资金的输出,B对。问题在发展中解决,不能限制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C错。促进中、西部地区资源开发等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D错。 【湖南省长沙一中、雅礼中学、长郡中学、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5月份联考】下图示意“一带一路”沿线能源型高收入经济体人口规模与人口结构。据此回答17-19题。 注:老少比是指老年人口数与少年儿童人口数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计算公式:老少比=(≥65周岁人口数÷0—14周岁人口数)×100% 17.人口结构最年轻的国家是 A.科威特 B.阿联酋 C.卡塔尔 D.沙特阿拉伯 18.除文莱外,其他国家外籍人口占比较高,大量的外籍人口会使所在国 A.就业困难 B.文化多元化 C.城市化受阻 D.人口容量变大 19.从长远来看,为促进图示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最有效的途径是 A.扩大能源输出量 B.提高能源加工深度 C.提高能源价格 D.积极开展多种经营 【答案】17.A 18.B 19.D 【解析】本题考查人口数量变化。 17.依据图中信息,科威特老少比的数值最小,说明该国0~14 周岁人口比重最大,人口结构最年轻。A正确。 18.能源型高收入经济体,主要以资源开采为主,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对劳动需求量大,故劳动力短缺,就业岗位多,吸引大量的外籍工人,A错;外籍人口来自不同的种族和民族,大量的外籍人口涌入,会促进民族、种族的融合和文化的交流,使文化呈现多元化,B对;外籍人口增加会促进城市发展,C错;人口迁入不会改变其资源、科技等因素,不会使人口容量增大,D错。故选B。 19.扩大能源输出量,可进一步提高经济收入,但因资源有限性,具有不可持续性.A错;提高能源加工深度,可延长产业链,增加就业岗位,增加技术含量,从而提高经济收入,但从长远看,单一经济模式有很大的局限性,B错;提高能源价格虽能增加经济收入,但能源价格受市场调节,并非现实的途径,C错;依据当地的自然环境特色,积极开展多种经营,才是最有效的途径,D对。故选D。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下图是山西省耕地资源与人口承载力示意图。读图回答20-21题。 20.导致2015~2025年山西省人口承载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数量增加 B.科学技术进步 C.消费水平提高 D.土地资源减少 21.提高山西人口承载力的可行性措施是( ) A.控制人口数量,发展地方经济 B.抑制对外开放,减缓增长速度 C.鼓励人口外迁,减少耕地面积 D.限制消费水平,降低生活内需 【答案】20.C 21.A 【解析】 20.人口数量的增加与人口承载力无关,A错。科学技术进步可以使人口承载力提高,B错。读图可知,2015~2025年,山西省人口承载力呈下降趋势,主要是以人均粮食消费量的提高所致,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人口承载力降低,C对。山西省虽然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但是由于总人口增加,所以土地资源并未减少,D错,故选C。 21.山西省人口承载力的降低与人口数量的增加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应当控制人口数量,积极发展经济,A对。抑制对外开放,减缓增长速度,会使得人口承载力进一步降低,B错。耕地面积的减少会加剧人口与环境之间的紧张关系,C错。限制消费,降低生活水平,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趋势,D错,故选A。 二、综合题 22.【2018届高三省际名校联考】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人口的出生性别比,通常以每出生100个女性人口相对应出生的男性人口的数值来表示。国际上通常将人口出生性别比的正常范围定为102~107,超出这个范围则被视为异常。男女性别平等协调发展,是社会公正的重要体现,是家庭、社会和谐稳定的前提。性别比问题不仅关系到人口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也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问题。下图为1980—2015年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变化趋势(数据来自中国人口统计年鉴)。 (1)据图归纳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变化的特征。(8分) (2)分析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总体失衡的原因。(6分) (3)说出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衡可能带来的影响。(6分) (4)请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缓解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衡现状的有效对策。(4分) 【答案】(1)自1980年以来,我国出生性别比波动上升,总体偏高;1980年—2008年出生性别比开始超出正常范围,并且呈现持续増高的趋势;2000年—2003年出生性别比稍有回落,但之后一直处于偏高状态;2008年出现拐点以后,出生性别比开始逐年下降 (2)较低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造成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状;封建传统观念深入人心,导致重男轻女生育观的产生,从而加剧了人为干扰性别生育的欲望;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B超技术变得越来越普及,为人为选择性别提供了可能;计划生育限制了生育的数量,催化了人口出生性别比的失衡;一些极度偏僻落后的地区存在女婴瞒报漏报以及溺弃女婴的现象等(答出3点) (3)可能导致婚姻挤压;就业挤压;犯罪现象増加,加剧社会不稳定因素,影响社会和谐;加剧政府财政负担,加大政府财政支出等各种社会问题。(每点2分,答出3点得6分) (4)提高女性社会地位,宣传男女平等的思想,转变男孩偏好的生育理念;健全法律法规,加强行政执法管理,严禁非法鉴定胎儿性别;完善社会保障和社会养老制度,减缓民众“养儿防老”的危机意识,从根本上缓解性别比失衡。(每点2分,答出2点得4分) 【解析】 (1)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变化的特征可从图中直接读取,注意分时间段分析。 (2)性别比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传统观念、科技发展水平、性别歧视、生育政策等均有关系。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男女不平等的社会现状、封建传统观念、重男轻女生育观、B超技术的普及、计划生育政策等催化了人口出生性别比的失衡。 (3)根据材料分析可知,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衡可能导致婚姻挤压;就业挤压;犯罪现象増加,加剧社会不稳定因素,影响社会和谐;加剧政府财政负担,加大政府财政支出等各种社会问题。 (4)缓解我国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衡现状的有效对策可以从思想观念、法制、完善保障事业等多方面落实解决。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