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7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解析版)
福建省漳州市平和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 第一次月考 一、单项选择题 下面为甲、乙两地某时段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箭头反映了能量传递方向及大小(粗细)。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①⑤两箭头传递的能量方向及大小相同,说明甲、乙两地( ) A. 纬度相当 B. 距海远近相同 C. 海拔相当 D. 大气透明度相近 2. 关于甲、乙两地热力状况的比较,正确的是( ) A. 甲地的年太阳总辐射量较小,与②大小有关 B. 乙地的年平均气温较低,与⑥大小有关 C. 甲地的气温日较差较乙地小,与④③大小有关 D. 乙地的年太阳辐射总量较甲地大,与⑤大小有关 【答案】1. A 2. C 【解析】 【1题详解】 据图可知,①⑤表示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大小及方向与所在纬度位置有关,与其他因素无关,故A项正确。 【2题详解】 甲地位于盆地,年太阳辐射量较小,主要是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较弱,与④有关,故A项错误;乙地位于高原,大气稀薄,年平均气温较低,主要与⑧有关,故B项错误;甲地的气温日较差比乙地小,主要与削弱作用和保温作用有关,与③④有关,故C项正确;乙地的年太阳辐射总量比甲地大,与⑥有关,故D项错误。故选C。 3.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是生命存在的重要条件之一,“超级地球”上存在大气的原因是因为它具有 ( ) A. 适中的质量与体积 B. 适中的昼夜更替周期 C. 与恒星的距离适中 D. 适宜生物生存的环境 【答案】A 【解析】 【详解】“超级地球”因质量与体积适中,才具有了一定的引力,吸引住了一定的大气,故A正确。“昼夜更替周期适中”、“与恒星的距离适中”,结果为使超级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不是大气存在的原因,故B、C错误。“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是“超级地球”具有“适宜生物生存的环境”的原因,不是大气存在的原因,故D错误。故选A。 4.有关下图①②③④所示不同地区,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 ) A. ①②③④图幅大小相等,实际面积为④>②>③>① B. 当地球位于远日点时,迎来日出的早晚依次为③①④② C. 若飞机从②到④地,最短路径方向为先西南再西北 D. 图中各地比例尺大小,最大为①最小为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A、所有经线均等长,纬线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图中四幅图纬度差相等,因此经线实际长度相等;经度差相等,纬度越高,两条经线间的实际距离越短,因此实际面积大小主要考虑纬度因素,纬度越高,实际面积越小。①图纬度最高,④图纬度最低,②③两图纬度相同,②在北半球,③在南半球。故实际面积为④>②=③>①,A错误; B、地球位于远日点时是7月份,北半球昼长夜短,纬度越高,位置越靠东,日出越早。综合考虑,四地中日出最早的为②,B错误; C、②④地均位于北半球,④位于②以西,因此若飞机从②到④地,最短路径方向为先西北再向西南,C错误; D、四地实际面积为④>②=③> ①,图上面积相等,因此图中各地的比例尺最大为①、最小为④,D正确。 故选:D。 读某风景区等高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5. 下列说法正确是( ) A. ①点河流流速最快 B. ②点是拍摄该风景区主峰照片的最佳地点 C. ③点是观日出最佳地点 D. ④点位于⑤点正西方向 6. 下面地形剖面图是依据等高线图中的哪一剖面线绘制的( ) A. L1 B. L2 C. L3 D. L4 【答案】5. B 6. B 【解析】 【5题详解】 ①点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起,为山脊地形,不可能发育河流,A错误;②点位于谷底,并且坡脚处坡度较缓,看主峰的视线不会被挡住,是拍摄该风景区主峰照片的最佳地点,B错误;③点位于鞍部,观日出会被一旁的山顶阻挡视线,C错误;根据指向标,④点位于⑤点西南方向,D错误。 【6题详解】 从剖面图可以看出,从M到N的过程中,两次经过山顶,并且最高处的海拔高度高于1200米,只有沿L2才符合情况。 7.某日,到开罗(东二区)旅游的小明在当地时间22:50收到同学在山东青岛拍摄后立即传来的照片(图示为青岛著名的“石老人”日出景观)。略去网络传输时间。结合图文资料,完成问题。 拍照时,北京时间可能是( ) A. 6月8日4:50 B. 12月8日4:50 C. 6月9日16:50 D. 12月9日16:50 【答案】A 【解析】 【分析】本题以旅游拍照传回照片为情境设置试题,考查学生对时间计算方法和昼夜长短规律的掌握程度。 【详解】题中信息表明,拍照时,开罗时间(东二区)为22:50,东八区位于东二区以东6个时区,即早6个小时,由此推算出北京时间(东八区)为4:50,首先排除选项C、D。青岛位于东八区,其地方时与北京时间相当,青岛在地方时4:50左右看到日出现象,说明当地当天白昼长于12小时,由此推断青岛当日处于夏半年,因此选项B不符合题意,选项A符合题意。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文明的结晶,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8. 下图中最能示意立冬这天镇江(约32°N)太阳视运动的是( ) A. B. C. D. 9. 下列节气中,关于镇江地理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若大寒节气日降雪,则可能受冷锋影响 B. 若雨水节气日降水,则多为对流雨 C. 白露和寒露节气日,南京日出方位相同 D. 惊蛰和清明节气日,南京日出时间相同 【答案】8. C 9. A 【解析】 【8题详解】 由图可知,立冬为12月5日前后,此时为北半球冬半年,全球大部分地区日出东南方向、日落西南方向,太阳直射南半球,因此镇江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南。选项图中太阳视运动中的视线位于偏东方向,为中午之前,虚线为中午之后,据此可判断出C、D两项符合条件,由于立冬处于秋分和冬至的中间位置,可知改日太阳直射在12°S附近,32°N的镇江该日的正午太阳高度=[90°-(12°+32°)]=46°,所以选D。 【9题详解】 据图可知,大寒为冬至日后大约1个月,为北半球冬半年,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冬季风影响,易形成寒潮而带来降雪;雨水大约为2月份,此时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低,不易形成对流雨;日出方位相同的两天昼长相同,白露到寒露北半球昼长逐渐变短,昼长不同,日出方位不同;惊蛰到清明,南京昼长逐渐变长,昼长不同,日出时间不同。故选A。 10.下图示意拍摄爱好者于秋分日某时刻拍摄的我国东北某市(约45°N)街道景观(图示骑行者连带摩托的高度与日影等长),此时,图中骑行者的前进方向为( ) A. 正东 B. 正西 C. 正南 D. 正北 【答案】B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 【详解】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位于约45°N左右的地区,只有正午时物体高度与日影等长,因而可推算出当地正处于正午。秋分日,太阳直射在赤道上,东北地区正午时日影朝向正北,所以骑行者的前进方向为正西。故选B。 下图为世界部分地区简图,完成下列各题。 11. 若此时正值北京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值,有关M、N两地说法正确的是( ) A. M比N地先迎来日落 B. M与N区时相同日期不同 C. M与N区时不同日期相同 D. M与N区时、日期都不同 12. 有关图中洋流说法正确的是( ) A. 其所在海域形成逆时针大洋环流 B. 主要是以离岸风作为动力,形成上升流 C. 使该地区的同一植被景观比大陆西岸纬度分布更高 D. 增加了干燥程度,形成荒漠景观; 【答案】11. D 12. A 【解析】 【11题详解】 M、N两地纬度大体相当,偏东N地先迎来日出和日落;M位于东十一区、N地位于东十二区,中间有日界线相隔,两地区时与日期都不相同,D正确。 【12题详解】 图中北太平洋暖流、阿拉斯加暖流和千岛寒流形成了逆时针的大洋环流,A正确;图中洋流是千岛寒流,是水平补偿流;寒流降温减湿,使同一植被景观比大陆西岸纬度分布更低;增加了干燥程度,但没有形成荒漠景观。 13.贵州省山地、丘陵面积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约94.6%,耕地面积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约28.9%,2016年水稻、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的总产量约1192万吨。下图为贵州省河流年均输沙量(单位:吨/平方千米)等值线图。读图回答下题。 据图估算,贵州省面积大约( ) A. 12.5万km2 B. 17.6万km2 C. 20.2万km2 D. 25.6万km2 【答案】B 【解析】 【详解】同一经线上纬度相差1°,经线长差111千米。同一为纬线上,经度差1°,纬线长差111千米乘以地理纬度的余弦。据图可知,贵州省经度跨度约6°;纬度位置约30°,纬度约跨4°。因此其面积约为(111千米*4)*(111千米*cot30°*6)≈17.6万平方千米。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14.太阳直接辐射是指太阳以平行光线的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上。下图是“北京太阳直接辐射的年变化图”,北京 4、5 月份的直接辐射高于 6、7月份,原因是( ) A. 4、5月份太阳高度最大 B. 4、5月份降水较少 C. 4、5月份白昼最长 D. 4、5月份多沙尘天气 【答案】B 【解析】4-5月份是北京的春季,降水较少,而6-7月份为北京的夏季,北京是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太阳辐射相对较少,选B。6月份白昼最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冬春多沙尘天气。 15.读下图,青藏高原雅鲁藏布江谷地夜雨率达80%以上,主要原因是( ) A. 白天气温高,容纳水汽的能力强;夜晚气温降低,容纳水汽的能力降低而带来夜雨 B. 白天,谷坡由于空气升温快,空气沿谷坡上升,而谷地中央气流上升难以成云致雨 C. 夜晚,近地面空气冷却快,冷空气沿谷坡沉入谷底,谷地中央气流上升过程中成云致雨 D. 夜晚,来自印度洋沿雅鲁藏布江谷地推进的风力强 【答案】C 【解析】考查山谷风的形成。白天,山坡升温快,气流垂直上升,山谷气流下沉;夜晚,近地面空气冷却快,冷空气沿谷坡沉入谷底,谷地中央气流上升过程中成云致雨,故C项正确。 【点睛】山谷风 白天山坡上空增温比谷底上空快,形成低压,风从谷底吹向山顶;夜晚,山坡上空降温比谷底上空快,形成高压,风从山顶吹向谷底。如下图所示 16.在帕米尔高原上,有一座扼守“古丝绸之路”南大门的石头城。石头城建筑几乎全为石质材料,令许多游人向往。但遗憾的是,目前只剩下了断壁残垣。非洲南部的津巴布韦也有类似的石头城遗迹。下图为新疆石头城位置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 当津巴布韦的石头城日落方位西偏南角度达一年中最大值时,当日新疆石头城( ) A. 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 B. 日出时太阳位于东北方向 C. 物体与日影长度之比小于1 D. 北京时间21时左右日落 【答案】C 【解析】 【详解】日落方位西偏南角度达一年中最大值时应为北半球冬至日,即12月22日。 A、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新疆石头城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小值,A错误; B、12月22日,北半球昼短夜长,日出东南,因此新疆石头城日出时太阳位于东南方向,B错误; C、12月22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结合新疆石头城的地理纬度可求得当日正午太阳高度为28.5°。因此影长大于物体,物体与日影长度之比小于1,C正确。 D、读图可知,新疆石头城位于76°E附近,北京时间为120°E经线的地方时。因此当北京时间21时左右时,新疆石头城的地方时约为18时。12月22日,北半球白昼达全年最短,新疆石头城日落时间应早于18时,D错误。 故选:C。 来自鄂霍次克海的冷湿空气,在日语中称作“山背风”。日本东北部太平洋沿岸地区受其影响,水稻减产;而图中山脉以西地区受其影响,水稻丰产,当地人称此风为“宝风”。下图示意日本本州岛部分地区受“山背风”影响状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 推测“山背风”盛行的时节有( ) A. 冬至前后 B. 大寒前后 C. 立春前后 D. 夏至前后 18. 甲地水稻减产的直接原因有( ) ①气温下降 ②光照减弱 ③降水减少 ④风力减弱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9. 与乙地“宝风”形成关系最为密切的大气效应是( ) A. 雨影效应 B. 狭管效应 C. 焚风效应 D. 温室效应 【答案】17. D 18. A 19. C 【解析】 【17题详解】 分析材料可知,“山背风”盛行的时节为水稻生长的季节;日本东北部纬度高,热量条件较差,水稻性喜高温多雨,因此日本东北部水稻生长季节为夏季。故D正确,A、B、C错误。故选D。 【18题详解】 读图可知,“山背风”为东北风;由材料来可知,“山背风”为来自鄂霍次克海的冷湿空气。因此甲地位于“山背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受降雨影响,当地夏季气温偏低、日照不足,导致水稻减产,①②正确,③④错误。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9题详解】 分析材料可知,“宝风”应利于水稻生长。读图可知,“山背风”为东北风,乙地位于山的西侧,处于背风坡。空气顺山坡下沉,气温升高。气温升高,利于水稻生产。 A、雨影效应是伴随地形降水产生的现象,当山地迎风坡发生地形抬升降水时,其背风坡可表现出晴好天气,形成“雨影”,雨影区降水少,不利于水稻生长,A错误; B、当气流由开阔地带流入地形构成的峡谷时,由于空气质量不能大量堆积,于是加速流过峡谷,风速增大。当流出峡谷时,空气流速又会减缓。这种地形峡谷对气流的影响称为“狭管效应”。乙处于山地背风坡,B错误; C、气流翻过山岭时在背风坡绝热下沉而形成干热的风被称为焚风效应,C正确; D、温室效应指太阳短波辐射可以透过大气射入地面,而地面增暖后放出的长波辐射却被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物质所吸收,从而产生大气变暖的效应,与“宝风”无关,D错误。 故选:C。 某气旋在欧洲大陆自西向东匀速移动,气旋中心经过巴黎。下图为气旋中心经过前后,巴黎气压变化情况,此期间巴黎仅在7日出现降水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 影响该气旋移动方向的气压带、风带是( ) A. 副热带高压带 B. 副极地低压带 C. 低纬信风带 D. 中纬西风带 21. 受该气旋控制,巴黎4日的风向是( ) A. 东南风 B. 东北风 C. 西南风 D. 西北风 22. 7日巴黎出现降水的原因是( ) A. 温度较高 B. 湿度较大 C. 岀现上升气流 D. 出现较大风力 23. 下列日期,巴黎风力最大的是( ) A. 4日 B. 6日 C. 7日 D. 9日 【答案】20. D 21. A 22. C 23. D 【解析】 【分析】本题利用巴黎经历的一次气旋过境前后的气压变化图,考查气旋的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读图识图能力,体现的核心素养是地理实践力。 【20题详解】 巴黎位于中纬度大陆西海岸,受盛行西风影响显著,符合材料信息“气旋影响巴黎,且自西向东运动”,故D正确。 【21题详解】 由图可知,气旋气压最低的中心区是于7日前后影响巴黎,故4日巴黎应位于气旋的东侧,由北半球的气旋图可判定为东南风,故A正确。 【22题详解】 由图可知7日气压最低,说明该日气旋中心影响到巴黎,低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水汽易冷凝降水,故C正确。 【23题详解】 风力大小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影响,由图可知9日单位时间气压变化幅度最大,说明单位距离的气压梯度大,风速最快。故D正确。 南极冰盖表面的剧烈辐射冷却使得近地层空气密度增大,海拔较高处近地空气密度比同一水平面上其他位置的空气密度大,并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加速向下运动,形成下降风,其风力大,破坏性强。读“南极大陆等高线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24. 从形成过程分析,下降风现象和常见的大气运动现象相似的是( ) A. 海风 B. 陆风 C. 山风 D. 谷风 25. 在我国四个南极科考站中,下降风最为典型的科考站是( ) A. 长城站 B. 昆仑站 C. 泰山站 D. 中山站 26. 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 图中下降风典型地区的主导风向以偏东风为主 B. 晴朗的白天或多云的夜晚下降风的强度较大 C. 研究下降风,对于南极科考的顺利进行有积极意义 D. 出现下降风时,近地面大气中会出现逆温现象 【答案】24. C 25. D 26. B 【解析】 【24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下降风是南极冰盖表面的剧烈辐射冷却使得近地层空气密度增大,海拔较高处近地层空气密度比同一水平面上其他位置的空气密度大,并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加速向下运动而形成的,其成因和山风相似,C项正确。故选C。 【25题详解】 中山站等高线密集,坡度大,故其下降风最为典型,D项正确。故选D。 【26题详解】 读图并结合所学,图中下降风典型地区的风向以偏东风为主,A正确;晴朗的夜晚下降风的强度更大,B错误,符合题意;研究下降风,对于南极科考的顺利进行有积极意义,C正确;出现下降风时,近地面大气中会出现逆温现象,D正确。故选B。 下图为辽宁省年平均风速等值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7. 甲地的风速数值可能为( ) A. 2.0 B. 2.3 C. 2.6 D. 3.1 28. 影响辽宁省风速等值线走向的主要因素是( ) A. 地形地势 B. 海陆位置 C. 海陆轮廓 D. 纬度位置 【答案】27. B 28. A 【解析】 【27题详解】 根据等值线的递变规律,按某一递增或递减的规律变化。读图,甲地符合递减规律,可能是2.0-2.5之间,所以B对。 【28题详解】 读图,根据图例,辽宁省东部和西部都有山脉分布,阻挡作用削弱了风速,所以东部和西部风速小。中部是平原,没有山脉阻挡,风力较强。所以主要因素是地形地势,A对。海陆位置、轮廓、纬度位置不是风速大小的主要因素,B、C、D错。 考点:等值线图,影响风速的因素。 非洲大陆有甲、乙、丙三个气象测站,三地纬度大致相当,气候类型相同,但由于所处海拔高度、离海洋远近不同,温度与降水量存在一定差异。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9. 三个气象测站所在地的气候类型是( ) A. 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B. 北半球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C. 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 D. 南半球的热带稀树草原气候 30. 三个测站部分月份降水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受到某一气压带或风带的影响。该气压带或风带是( ) A. 赤道低气压带 B. 东南信风带 C. 西风带 D. 东北信风带 【答案】29. D 30. A 【解析】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 【29题详解】 从三个气象站的气温及降水柱状图可以看出,三个地方最热月是出现在1月份,所以三个地方应该位于南半球,而且温度高时,降水较多,是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气候是气温高时,降水多,故选D。 【30题详解】 三个站是南半球的热带草原气候,这种气候在南半球夏季时,热带低气压带会随太阳直射点移到南半球,会给热带草原气候区带来丰富的降水,故A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31.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区域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某学校地理学习小组在该区域进行野外考察,发现①地的植被比②地的要茂密高大,其原因可能是什么? (2)该地理学习小组计划晚上在③地露营。请你分析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答案】(1)①地位于阳坡,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①地位于迎风坡,降水多;①地地势较为平坦,土壤相对肥沃。 (2)不合理。③地位于山谷出口处,易出现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暴雨时容易发生山洪等水文灾害。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属常规性题目,较容易。 【详解】(1)植被茂密高大的原因应从光照、水分、地势、土壤等方面分析。我国华北地区夏季盛行东南风;①地和②地位于河谷两侧。结合指向标可判定①地位于山南,属阳坡和迎风坡,②地位于山北,属阴坡和背风坡,①地水热条件比②地好,①地更利于植物生长。①地等高线比②地稀疏,说明①地地势较为平坦,因此土壤相对肥沃,土层更深厚,利于植物生长。 (2)野外露营地的选择主要从安全方面考虑,应选择远离河谷的缓坡。③地附近等高线向高处凸出,为谷地地形,因此③地位于山谷出口处,容易产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和山洪等水文灾害,不利于宿营。 32.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新疆某地区地形图,甲地有大片的绿洲,每年大风日数约160天左右,年平均风速达到6.2米/秒。 材料二:新鲜葡萄直接在太阳光下曝晒,制成的葡萄干会发酸。乙地区夏季利用荫房晾制的葡萄干享誉世界。下图所示的荫房是指状如碉楼的土坯建筑,四壁镂出密密麻麻的洞孔,在房内设置挂架,以挂晾葡萄。 (1)结合热力环流的原理,分析甲乙之间夏季盛行西北风的原因。 (2)简述塔里木盆地的气候特点。 【答案】(1)甲地以绿洲分布为主,乙地以沙漠分布为主;由于沙漠的热容量较绿洲小,夏季增温较绿洲快;在乙地附近形成热低压,即甲地(海平面)气压高于乙地,风从甲地吹向乙地。 (2)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日较差、年较差大;全年降水少,集中于夏季。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较容易。 【详解】(1)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热力环流。其形成过程为:受热地区大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而高空形成高气压;受冷地区相反,从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气压差,促使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的热力环流。在近地面,风从冷的地区吹向暖的地区。 由材料一可知,甲地有大片的绿洲;结合图例,由图形材料可知,乙地附近为沙漠。由于沙漠的热容量较绿洲小,夏季增温较绿洲快,成为热源,因此在乙地附近形成热低压,而甲地附近因气温低,形成高压,风从甲地吹向乙地。 (2)气候特点包括气温、降水、水热组合、气温日较差、气温年较差等因素。塔里木盆地深居大陆内部,周围被山地环抱,各大洋水汽均很难到达,全年降水少,集中于夏季。盆地内为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砂石比热容小,升温和降温迅速。受晴朗天气和沙漠等因素影响,塔里木盆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日较差、年较差大。 3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中A水域漩流湍急,冬季和盛夏都盛行偏北风,风速变幻莫测,历史上发生过多次沉船事件。 (1)分析A水域偏北风的成因。 (2)简析A水域多大风和急流的原因。 【答案】(1)盛夏,A水域位于副热带高压南侧,盛行偏北风;冬季,受亚洲高压影响,盛行偏北风。 (2)多大风的原因:两岸地势较高而窄,为峡谷,受地形约束,风速加大(或狭管效应)。多急流的原因:水域狭窄,流速加快。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一般。 【详解】(1)风总是从高压区吹向低压区。A水域冬季和盛夏都盛行偏北风,说明冬季和盛夏A水域北侧气压高。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亚欧大陆形成高压,高压中心位于蒙古—西伯利亚附近,高压中心位于A水域以北,A水域盛行偏北风。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盛夏时,副热带高压位于长江流域,A水域位于副热带高压南侧,盛行偏北风。 (2 )风力大小主要受水平气压差、地形、下垫面性质等影响。一般而言,水平气压差大、下垫面性质光滑的地区风力较大;由于狭管效应,峡谷地区风力较大。地势落差大、水面狭窄的河段水流急。由图中等高线可知,A水域两岸地势较高而窄,为峡谷,形成狭管效应,因此风力大。水域狭窄,流速加快。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