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7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天津耀华滨海学校2020届高三下学期阶段检测题(五)地理试题
天津耀华滨海学校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地理试卷五 一、选择题(每题3分,15道,共45分) 德国某运动品牌制造企业年产运动鞋达4亿多双,其90%产能集中在亚洲。该企业从2017年开始利用全自动和人工智能技术,分别在德国和美国建造年产50万双运动鞋的人工智能制鞋工厂。2019年11月,该企业却宣布将关闭其人工智能制鞋工厂。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该企业产能集中在亚洲的最主要因素是 A. 土地成本 B. 市场规模 C. 科技水平 D. 交通运输 2. 该企业以人工智能制鞋工厂的方式重返德国、美国的最主要原因是 A. 针对个性化市场需要 B. 提高研发水平,提升产品质量 C. 减少交通运输的成本 D. 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3. 该企业将关闭人工智能制鞋工厂的原因是 A. 生产规模小 B. 劳动力价格较高 C. 税收成本高 D. 原料运输成本高 【答案】1. B 2. A 3. A 【解析】 【1题详解】 该制鞋企业产能集中在亚洲的最主要因素是亚洲人口众多,市场规模大,B正确;土地成本对于制鞋厂来说并不是最主要的投入要素,A错误;科技水平和交通运输的便利程度亚洲与发达国家相比没有优势,C、D错误。故选B。 【2题详解】 该企业在德国和美国工厂的特点是全自动和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在该厂的体现是可以根据客户的个性化的需求进行定制生产,A正确;该企业在德国和美国建设的是生产工厂,不是研发中心,B错误;题中条件强调的是“该企业以人工智能制鞋”,与交通运输成本没有关系,C错误;制鞋工厂的年产量50万双,产量少,工厂规模小,生产成本高,D错误。故选A。 【3题详解】 该企业在德国和美国建设的制鞋工厂的年产量50万双,产量少,工厂规模小,生产成本高,A正确;制鞋厂实行全自动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少,B 错误;德国和美国不会因为制鞋厂是人工智能生产而征收更高的税,C错误;制鞋厂需要的原材料运输成本较低,D错误。故选A。 若地表易积水,土壤中的好氧细菌无法活动会导致植物残体分解速度变慢,久而久之土壤表面就会积累一层厚厚的有机物,即泥炭。一般情况下,泥炭的含水量很高,但也有不可不察的潜在火灾风险。苏门答腊岛泥炭层广布,2019年某月当地发生大面积山火,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久。下图为苏门答腊岛及周边地区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下列地区,最有可能形成大面积泥炭层的是 A. 西西伯利亚平原 B. 大自流盆地 C. 巴西高原 D. 南非高原 5. 印尼大面积在泥炭层上破坏天然植被种植棕榈树,导致当地山火发生后持续时间久,可知棕榈树 A. 多枯枝落叶 B. 吸水性强 C. 喜肥 D. 喜高温 6. 2019年某月,苏门答腊岛发生大面积山火,导致新加坡、马来西亚出现严重雾霾天气。该月最可能是 A. 1月 B. 4月 C. 8月 D. 11月 【答案】4. A 5. B 6. C 【解析】 【4题详解】 由材料信息可知地表容易积水,土壤中的好氧细菌无法活动的地带容易形成大面积的泥炭。西西伯利亚平原地带的纬度比较高,冬季多雪,大量的积雪在春天随着气温的回升,逐渐融化形成雪水。且该区域的河流比较多,汇水量比较大;该区域的纬度比较高,气温比较低,蒸发比较微弱,其地表水体容易在该区域积存,该区域的好氧细菌难以活动,植物残体分解速度比较慢,因此西西伯利亚平原最有可能形成大面积泥炭层,A正确。大自流盆地,纬度较低,气温较高,且该区域的降水量较少,好氧细菌比较活跃,植物的残体分解速度比较快,难以形成大面积的泥炭,B错误。巴西高原和南非高原地势较高,不易积水,该区域的好氧细菌也比较活跃,植物的残体分解速度也比较快,这两个区域也是难以形成大面积的泥炭层的,CD错误。故选A项。 【5题详解】 棕榈树属于热带地区的树种,其生长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较多的水分。在泥炭层上破坏天然植被种植棕榈树,棕榈树会大量吸取泥炭层下方的水分以维持自身的生长,这样泥炭分布区域就会比较干燥,一旦当地山火发生后持续的时间比较久,可知棕榈树的吸水是比较性强的,B正确,ACD错误。故选B项。 【6题详解】 7、8月份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此时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北半球受到向右的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形成西南风。读图可知在西南风的作用下可以把苏门答腊岛的烟雾吹送到新加坡、马来西亚一带,使得该区域出现严重的雾霾天气,C正确,ABD错误。故选C项。 【点睛】苏门答腊岛为热带雨林气候,该区域具有全年高温多雨的特点。 世界上最大的河狸坝位于马更些河(下左图)上游的某支流中。河狸坝是由河狸(河狸是世界上体型第二大的啮齿动物,可以同时在岸上和水里面生活。它们牙齿锐利,后肢有蹼,善于游泳。)用小树苗、树枝等相互交错地叠置在小河道中而形成的一种坝。一开始坝体是极其透水的,但很快就会被河道中向下游运动的泥沙、小石块以及残枝烂叶填塞,从而起到挡水的作用并形成水库。当水库变浅时,河狸需不断将坝体加高,使水库保持约 1.2m 的水深,这样河狸住所(下右图)的通道就始终被河水淹没。 据此完成 下列小题 7. 该流域河狸坝形成的水库逐年变浅的原因是 A. 流域内降水减少 B. 冰雪融水减少 C. 库区泥沙淤积 D. 河流有凌汛现象 8. 一年内,该流域河狸加高大坝的季节最可能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9. 河狸建水坝将使 A. 上游含沙量增加 B. 两岸湿地面积增大 C. 下游水量增大 D. 上游水流速度变快 【答案】7. C 8. C 9. B 【解析】 【7题详解】 由材料信息可知河流携带的泥沙逐渐在库区沉积,使得水库逐渐变浅,流域内的内降水以及冰雪融水量几乎没有变化,AB错误,C正确。河流的凌汛不会使得库区的深度变浅,D错误。故选C项。 【8题详解】 结合材料信息可知,一年内,流域内的河狸加高坝体的季节最可能是河流水位较低的季节。读图可知马更些河上游地带的纬度比较高,春季气温回升的比较快,此时冰雪融水量比较大,河流水位是不断上涨的,夏季时节,该区域的河流水位达到最高,因此可知河狸在春季和夏季无需加高坝体,AB错误。而进入秋季,气温下降,冰雪融水量逐渐减少,此时河流水位逐渐降低,河狸需要加高坝体,否则不能使得河流的水体保持1.2米的水深,C正确。读图可知该区域的纬度比较高,气候比较寒冷,冬季河面结冰,不便于河狸加高坝体,D错误。故选C项。 【9题详解】 河狸建水坝不会使得上游的含沙量增加,A错误。河狸建水坝将会使得水坝上游部分地区的水位上涨,从而淹没两岸较多的陆地,这样可以使得两岸湿地面积增大,B正确。河狸建水坝会使得下游地区的来水量有所减少,下游的水量会减少,C错误。河狸建水坝,上游地区的河流的流速不会受到影响,D错误。故选B项。 【点睛】读图可知马更些河所在的纬度比较高,该区域的气候寒冷,且该河流的上游地区的海拔比较高,可知该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武夷山位于福建省西北部,区内森林植被茂密,植物种类繁多、保存着大量完整无损、多种多样的林带,自然带垂直分布明显,近几十年来,武夷山大量天然林被破坏,当地林业局启动了造林复绿工程。下图示意武夷山垂直自然带分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 甲处地带性植被可能为 A. 积雪冰川 B. 高寒荒谟 C. 山地草甸 D. 高寒灌丛 11. 武夷山基带天然林被破坏后,若未受到人为干扰首先会演化成 A. 次生灌丛 B. 落叶阔叶林 C. 针叶林 D. 针阔混交林 12. 与武夷山基带相同海拔高度和坡向的天然林相比,人工林 A. 土壤温度高 B. 林冠成层性强 C. 土壤湿度大 D. 生长速度缓慢 【答案】10. C 11. D 12. A 【解析】 10题详解】 武夷山位于亚热带地区,最高海拔为2158米,山顶不会出现积雪冰川和高寒荒漠,苔藓矮曲林之上也不会出现高寒灌丛;甲处植被位于苔藓矮曲林之上,水分、热量条件适宜形成山地草甸。故选C。 【11题详解】 据图可知,武夷山基带的天然林主要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其被大量砍伐破坏后若未受到人为干扰首先会形成大量次生演替植被,该植被具有明显的过渡性质,最可能为形成与附近植被相同的针阔混交林,随着森林群落的演替,这些针阔混交林可能演化为天然次生的阔叶林。次生灌丛是在天然林被破坏后,经过多次人为干扰后才有可能出现。故选D。 【12题详解】 与相同海拔高度和坡向的武夷山基带天然林相比,人工林树冠遮蔽地面的程度较低,光照条件较好,土壤温度较高;人工林生长周期较短.相对速生丰产。天然林中树木的上部枝叶不整齐,林冠具有明显的成层性,植物种类丰富,层次结构复杂,调节气候能力强,土壤湿度相对较大。故选A。 背篼又名“背篓”,是用竹条、藤、柳条等编成的背在背上运送物品的筐状背具,适合“爬坡上坎”。“背篼军”指的是城市内大街小巷出现的一群以“背篼”作为劳动工具的劳动者,群体数量庞大,靠体力赚钱。 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背篼军”最可能出现的地区是( ) A. 新疆北部 B. 华北平原 C. 珠江三角洲 D. 大巴山地 14. “背篼军”的出现可以( ) A. 方便城市居民生活 B. 解决农村增收问题 C. 有利于城市治安稳定 D. 提高农村教育水平 15. 我国某地理研究性小组经过研究得出,“背篼军”正逐步走向消失,下列选项能成为其论据的是( ) ①城市工资水平降低 ②城市服务行业兴起 ③国家户籍管理改革 ④青壮年就业机会增多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13. D 14. A 15. B 【解析】 【13题详解】 材料信息表明,“背篼军”适合“爬坡上坎”。因此 “背篼军”最可能出现在地形起伏较大的地区。新疆北部以盆地地形为主,盆地内部起伏较小,排除A。华北平原和珠江三角洲为平原地形,地势平坦,排除B、C 。大巴山位于南方地区,编制“背篓”的竹条、藤、柳条等材料较多,地形起伏较大,其它交通线密度较小,因此对“背篼军”的需求较大,因此“背篼军”最可能出现在大巴山,D符合题意。故选D。 【14题详解】 城市高楼较多,有许多交通通达度不高的小巷,因此“背篼军”的出现可以方便城市居民生活,A符合题意。“背篼军”靠体力赚钱,收入水平不高,可以增加农村收入,但不可能解决农村增收问题,B不符合题意。“背篼军”涌入城市,缺乏有效管理,不利于城市治安稳定,C不符合题意。“背篼军”靠体力赚钱,对文化知识要求不高,因此不会提高农村教育水平,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5题详解】 我国某地理研究性小组经过研究得出,“背篼军”正逐步走向消失。城市工资水平降低,不符合现实特征,①不符合题意;城市服务行业兴起,会大量取代“背篼军”所从事的活动,导致“背篼军”走向消失,②符合题意;国家户籍管理改革与“背篼军”走向消失关系不大,③不符合题意;随经济规模的扩大,劳动力数量的减少,青壮年就业机会增多,从事“背篼军”的人员逐渐减少,直至消失,④符合题意。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二、综合题 (共55分)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位于“一带一路”上的吉布提,工农业基础薄弱,古布提港是东非最大的港口。首都吉布提市是港口城市,老港区位于市中心,长期以港口装卸、物流为主受经济支柱,基础设施和管理水平落后,生产与城市发展矛盾突出。2013年以来,中国某国企集团与吉布提政府合作,按照“前港-中区-后城”为核心内容的综合开发模式对吉布提市进行建设。前港是在老港区西郊新建的现代化深水港口,承接老港口业务;中区是在濒临新港口西郊建设的新囯际自贸区,设立轻、重工业及金融、大数据等生产性服务业;后城是老港区转型升级的新城市中心,开发商业、办公、酒店及旅游设施等。下图示意吉布提市的位置及“前港—中区—后城”的空间分布。 (1)说明新港建设过程中需要克服的不利自然环境。 (2)老港区升级改造为城市新的商业中心,说明其区位选择的合理性。 (3)吉布提市由老港区向“前港—中区”扩展,分析其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变化原因。 (4)分析“前港—中区—后城”综合发展模式促进吉布提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 【答案】(1)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晴天多,太阳辐射强:降水少,淡水不足;海域环境复杂,地下水盐度高。 (2)城市发展需要更高等级的商业中心及其配套设施:老港区的人流量大,市场服务范围广:水陆交通便利,土地升值空间较大,老港区位于市中心,知名度较高,原有基础设施相对较好(任三点) (3)老港区面积狭小,功能混杂,交通、环境问题突出,发展受限:随着中方技术和资金的注入,本国政策的支持,为城市拓展提供保障;西郊沿海地区建港条件好,可开发土地面积大,便于向西部拓展布局新因际贸易区:完善了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提高了港口城市的国际竞争力。 (4)古布提市原有的经济基础薄弱、结构单一;“前港”货物吞吐量大,物流周转速度快,效率高;“中区”的设立促进招商引资,加快产业化进程,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后城”为新城市中心,促进高端服务业的发展;“前港中区-后城”各功能区分工协作好,加快经济发展(任四点)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吉布提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以及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吉布提位热带沙漠气候,其具有全年高温的特点,该区域的晴天多,太阳辐射强:该区域气候干旱,降水少,淡水不足;海域环境复杂,地下水盐度高,会施工材料造成较大腐蚀。以上这些都是新港建设过程中需要克服的不利自然环境。 (2)吉布提城市发展需要更高等级的商业中心及其配套设施;吉布提老港区的人流量大,市场服务范围广;吉布提老港区的水陆交通便利,土地升值空间较大,老港区位于市中心,知名度较高,原有基础设施相对较好。 (3)由图文信息可知吉布提老港区面积狭小,功能混杂,交通、环境等问题比较突出,原有的发展受到限制;随着中方技术和资金的注入,以及本国政策的支持,为城市拓展空间提供了保障;西郊沿海地区建港条件好,可开发土地面积比较大,便于向西部拓展布局新国际贸易区;吉布提市由老港区向“前港—中区”扩展利于完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可以提高港口城市的国际竞争力。 (4)由材料信息可知吉布提市原有的经济基础薄弱、且产业结构单一;“前港”货物吞吐量大,物流周转速度快,效率高;“中区”的设立可以促进招商引资,加快产业化进程,利于促进该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后城”为该国的新城市中心,可以促进该国高端服务业的发展;由此可知吉布提的“前港-中区-后城”各功能区分工协作好,利于促进经济的较快发展。 【点睛】本题组第一题的答案可以从气候、淡水、海域环境等三个方面来回答。 1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摩洛哥经济发展迅速,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短缺,但是太阳能资源丰富,其中瓦尔扎扎特有西撒哈拉沙漠之门的称呼,境内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站。 (1)指出摩洛哥城市分布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分析在瓦尔扎扎特建太阳能光伏发电站的优势条件。 (3)说明瓦尔扎扎特太阳能电站必须定期对面板进行清理的原因。 (4)说明近年来太阳能等新能源被人们高度关注的理由。 【答案】(1)特点:城市主要分布在西北部沿海地区。原因:西北部沿海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温和多雨:与东部相比,受沿岸寒流影响,降温减湿作用明显,以及中部东北一西南走向山脉对东部沙漠热浪的阻挡,夏李气候相对凉爽:靠近直布罗陀海峡,海运便利。 (2)瓦尔扎扎特地处沙漠边缘.大多处在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而且冬季处在盛行西风带的背风坡.因此降水少,多晴天,太阳辐射多:摩洛哥常规能源缺乏,但经济发展迅速.对能源需求量大:东部多沙漠,闲置空地多;距离西部城市比较近.输电成本低。 (3)地处撒哈拉沙漠边缘.太阳能面板易受大气浮尘沙尘覆盖,而当地又缺乏降水淋洗,因此需要定期对面板进行清理,以保证太阳能面板转换效率。 (4)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多,能源需求量不断扩大:煤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数量有限,排放温室气体和固体颗粒物,对环境危害大;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无污染,且可永续利用。 【解析】 【分析】 该题考查了太阳能开发的地理条件,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渗透了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等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影响城市分布的因素主要有地形、气候、河流、交通等,从图中可以看出摩洛哥城市集中分布在北部、西部沿海地区。从气候来看北部、西部为地中海气候,与东部相比,受沿岸寒流影响,降温减湿作用明显,以及中部东北一西南走向山脉对东部沙漠热浪的阻挡,夏李气候相对凉爽,气候温和宜人;从地形看,绝大多数在200米以下,地形平坦;从交通条件来看,西部沿海靠近直布罗陀海峡,海运便利。 (2)影响光伏发电的自然因素有纬度高低、天气状况、海拔高度(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短等,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地位于35°N附近,纬度较低,海拔较高,空气较为稀薄,太阳辐射强。影响光伏发电的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地价、资金等,摩洛哥常规能源缺乏,但经济发展迅速,对能源需求量大;东部多沙漠,闲置空地多,地价低;距离西部城市比较近,输电成本低。 (3 )结合材料和图中信息,瓦尔扎扎特“有西撒哈拉沙漠之门的称呼”,地处撒哈拉沙漠边缘,多风沙,因而太阳能面板易受大气浮沉、沙尘覆盖,影响发电效率;当地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自然清理作用小,因此需要定期对面板进行清理,以保证太阳能面板的光电转换效率。 (4)人们对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关注一方面是人类对能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多,能源短缺是制约很多国家和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另一方面在于全球变暖、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使人类对清洁能源的需求增加。 18.[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肇兴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是黔东南侗族地区最大的侗族村寨,也是侗族的民俗文化中心。占地面积为18万平方米,截至2012年,有居民1100余户,6000多人。肇兴侗寨四面环山,寨子建于山中盆地,两条小溪汇成一条小河穿寨而过。寨中房屋为干栏式吊脚楼,鳞次栉比,错落有致,全部用杉木建造,顶覆小青瓦,古朴实用。肇兴不仅是鼓楼之乡,而且是歌舞之乡,寨上有侗歌队、侗戏班。当地民族传统文化保存较完好。下图示意肇兴侗寨景观。 简述肇兴侗寨民族传统文化保存较完好的原因并指出发展旅游业对当地的有利影响。 【答案】原因:地处边远山区,四面环山,地形相对封闭;与外界交流少受现代文明影响时间短。 影响:带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加强当地与外界的思想文化交流;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旅游资源及旅游开发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详解】由材料可知,西江千户苗寨地处偏远,肇兴侗寨四面环山,寨子建于山中盆地,两条小溪汇成一条小河穿寨而过。地形相对封闭,交通不便,与外界交流较少,受现代文明影响较少,传统旅游资源保存较完整;当地发展旅游业对对当地的有利影响有,为本地区提供就业的机会和岗位,增加农民收入,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促进本地区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的兴旺,并带动电信、饮食服务业、商业、文教卫生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促进城乡交流,缩小城乡差距,保护农村环境。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