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 二轮复习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2018年高考地理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 学案(全国适用)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 二轮复习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2018年高考地理备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 学案(全国适用)

‎2018年高考中等生百日捷进提升系列 专题15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核心知识规律背一背】‎ 一、主要区域生态问题及防治措施 区域 生态问题 成因 措施 东北地区(湿地保护)‎ ‎①黑土开垦后,引起土壤冲刷,黑土层日渐变薄;②沼泽地的开垦导致湿地萎缩;③森林生态和森林资源严重破坏 ‎①黑土被开垦后,自然平衡受到破坏,引起土壤冲刷;②林木超采,采育脱节,毁林开荒,森林火灾,居民烧柴等 ‎①停止对沼泽地的开垦;②植树造林,土壤培肥;③合理采伐,营造人工林;④木材的综合利用;⑤建设自然保护区 华北地区(中低产田治理)‎ 旱涝、盐碱、风沙是农业发展的三大障碍。冲积低平原、滨海平原是中低产田集中地区 ‎①气候具有春旱、多风沙、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集中且变率大等特点;②片面扩大灌溉面积,大水漫灌、只灌不排以及不合理开垦土地 ‎①低湿地治理:鱼塘—台田模式;②盐碱地治理:调节、控制水盐运动 南方丘陵山区(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严重,危害大于黄土高原。导致石质裸露,不能恢复,形成“红色荒漠”‎ 能源短缺,农村薪柴匮乏,乱砍滥伐 ‎①发展立体农业;②解决生活用能问题、发展沼气、营造薪炭林、炉灶革新、推广生活用煤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 ‎①水土流失严重,恢复相当困难;②自然灾害频发 ‎①生态脆弱,人地矛盾尖锐;②植被的破坏,不合理耕作、开矿;③土质疏松,夏季多暴雨 ‎①小流域综合治理,保塬、护坡、固沟;②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林、还草,合理存放表土 西北地区(荒漠化)‎ 土地荒漠化——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①干旱的大陆性气候,多大风;②原生沙质荒漠、砾质荒漠;③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工矿开发,居民点和道路建设 ‎①消除贫困;②早期预警;③生物固沙、沙障固沙 二、区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发展 一个地区内的资源状况影响着区域的发展方向,而对区 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则事关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项目 考虑因素 德国鲁尔区 山西能源基地 开发条件 区域资源状况、市场和交通条件 地理位置优越、水陆交通发达,煤炭资源丰富,离铁矿区近,水源丰富 煤炭储量丰富,开采条件好,水源不足;位置适中,交通较便利,市场广阔 存在问题 市场竞争、经济效益、运输压力、环境问题 煤炭开采成本提高,煤炭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传统产业衰落,环境问题明显 生产结构单一,煤炭运力不足,环境问题突出 综合整治措施 综合利用,提高附加值,做到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治理同步 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扶持新兴产业。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管理,营造绿色空间 扩大煤炭开采量,发展交通,提高外运能力,加强煤炭加工转换,调整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治理环境污染 ‎2. 流域开发与区域发展 ‎(1)流域的开发背景 ‎(2)河流的治理措施 ‎(3)河流水文、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如下图:‎ ‎(4)内河航运价值分析 ‎①自然条件:主要考虑流量大小、流速快慢、有无结冰期、地形状况。‎ ‎②社会经济条件:主要考虑经济腹地的面积、经济腹地内人口、城市的多少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 ‎(5)分析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逆向思考:‎ 注意,写答案时,不能只写“流量大,落差大”,这是两个得分的关键词,还需要对其深挖,形成有因果关系的句子。如下:①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流量大;②位于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所以水能丰富。‎ 三、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思路 某区域农业发展条件的分析思路一般应按以下步骤进行:‎ ‎(1)从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方面分析该区域适合发展哪些类型的农业,以及种植哪些作物。‎ ‎(2)综合考虑该区域社会经济条件,如区位、交通、市场等方面,从上一步已确定的农业类型及作物中选取单位产值最高且对当地生态环境无害的一部分。‎ ‎(3)要注意区域内部自然及社会经济条件方面的差异,合理布局小区域农业。‎ 以珠江三角洲为例:珠江三角洲已经成为我国出口创汇农业基地之一。该地区水热条件配合良好,作物、蔬菜、瓜果产量高;邻近港澳台地区,市场广阔;水运、铁路和航空等交通方便;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等。‎ 四、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推进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有些是共性的,如环境问题、城市发展空间不足问题、水资源供给问题、就业问题等;由于区域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条件、经济发展模式的不同,产生的问题也各不相同。关于问题的解决对策,要注意从有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层面进行分析,与存在的具体问题相对应。下面是珠江三角洲与江苏省城市化问题与对策的对比。‎ 珠三角 江苏省 问题 产业升级面临困境,城市建设相对落后,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对城市化的内涵认识不够全面,出现了环境问题,城市化质量有待提高 措施 产业结构调整,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加强规划与管理 调整行政区划,加大城市的聚集力和辐射力,“组团式”地发展城市群,建设三大“城市圈”,以工业发展促进小城镇建设 五、资源跨区域调配问题的解题思路 资源跨区域调配问题主要从原因、解决资源短缺的途径、线路选择、工程影响等方面进行分析。‎ ‎(1)跨区域调配资源的原因:资源分布区与消费区存在差异,即明确该资源分布规律及分布较多的地区;同时明确该资源紧缺区紧缺的原因,包括为何分布较少,为何需求量大,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 ‎(2)解决资源短缺的途径:包括提高利用率,节约资源;寻找替代品和跨区域调配资源等。‎ ‎(3)跨区域资源调配线路的选择:要保证稳定、安全的资源供应;线路的造价;沿线地形、河流等自然条件和城市分布等经济条件;要尽量避免造成严重的生态问题。‎ ‎(4)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影响:需从输出地和输入地两个方面来说明,对输出地侧重说明将资源优势变成经济优势,并进一步促进城市化和经济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等;对输入地则突出说明解决了资源短缺的问题,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促进该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等。‎ 六、分析产业转移的影响因素 ‎(1)主要考虑因素 首先是分析工业部门的特点和地区分布;其次是把握影响工业部门选择区位的因素。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建厂,首先是利用发展中国家廉价劳动力资源,其次是占领当地市场,再次是利用其地价便宜的优势。发展中国家到发达国家投资建厂,则主要考虑发达国家的技术优势、信息优势,以及避开关税壁垒等因素。‎ ‎(2)实例分析 ‎①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区位存在时间和空间两方面的发展变化。例如钢铁工业一开始是接近煤炭产区的,即接近能源产地。随着技术的发展,能耗的下降,其主要因素由原来的能源为主变为原料为主,工业区位倾向于铁矿石产地。“二战”后,由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和市场对工业区位影响力加强,工业区位又倾向于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的沿海地区,如日本的钢铁工业、我国的宝山钢铁总厂。总体上讲,钢铁工业的主导区位因素从能源→原料→交通、市场的变化,导致钢铁工业的区位不断发生空间上的转移。‎ ‎②又如劳动力指向型工业,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因此工人的工资高低对这类企业的区位影响也较大,致使工业区位也随之发生变化。其过程如下所示:‎ 其转移有一个共同规律:它们都是转向劳动力工资较低,数量较多的地区,当该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工资水平提高,生产成本变高,利润减少时便再次进行转移。而原来劳动力指向型企业所在地区则由于经济水平的提高,侧重发展知识指向型企业或用高新技术进行改造。‎ ‎(3)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因素 ‎【常用技能方法练一练】‎ ‎1.东北地区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影响 ‎ 区位 表 现 ‎ 位置 ‎ 位置优越: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经度跨度较大 ‎ 气候 ‎ 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夏季温暖,光热、降水较为充足 ‎ 地形 ‎ 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开阔 ‎ 土壤 ‎ 黑土、黑钙土广布,且肥力较高 ‎ 水源 ‎ 河湖众多,水源充足 ‎ 工业 ‎ 为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提供必要物质条件 ‎ 人口 ‎ 开发较晚,人口密度小,人均耕地多,有利于商品化 ‎ 交通、科技 ‎ 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科技实力强 ‎ ‎2.东北地区农业布局的自然条件 农业活动 ‎ 商品粮生产 ‎ 畜牧业生产 ‎ 林业生产 ‎ 地形区 ‎ 平原地区 ‎ 西部高原区 ‎ 山地、丘陵地区 ‎ 自然条件 ‎ ‎①地广人稀、耕地面积广;②地形平坦;③土壤肥沃;④雨热同期 ‎ ‎①宜牧面积广;②降水较多,草类茂盛;③牲畜质优 ‎ ‎①宜林面积广;②森林资源丰富 ‎ 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热量不足改良品种和技术 过度放牧退耕还林、还草 采育失调、以伐为主营林 ‎3.新农村建设规划的主要内容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道路、生产生活用水、电力和广播电视的建设。‎ ‎(2)发展生态农业:大力发展林果经济和畜牧养殖业,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努力提高农民收入。‎ ‎(3)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大植树造林力度,绿化山坡,防治水土流失。有计划地对村民院落及房前屋后进行绿化美化,净化人居环境。逐步发展沼气等清洁能源,实现资源节约。对农村居民建房进行合理规划,节约土地。‎ ‎(4)壮大集体经济:搞好资源开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吸引外来投资。‎ ‎(5)协调抓好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加强村民教育,不断提高村民素质。倡导科学文明新风,教育村民移风易俗,改变卫生习惯。加强村级组织自身建设。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帮扶支持,构建和谐新村。维护社会大局,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改善群众就医难状况。拓宽劳务输出主渠道,发展劳务经济。‎ ‎【例1】新时期要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及“节约型社会”的目标,应注意区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环境的综合治理。读“某区域植被类型分布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综合图和表格中提供的信息判断本区可能为________地区,并简要分析本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2)试分析造成图中A、B两区域人口密度差异的自然原因。 ‎ A区域人口密度________(大或小)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区域人口密度________(大或小)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目前该区域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该地区解决生态问题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该生态问题的人为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东北 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平原广布。‎ ‎(2)大 降水多,土壤肥沃,作物高产 小 降水少,地表多流沙,土地盐碱化不适宜农牧业的发展 ‎ ‎(3)水土流失 退耕还林还草,保持黑土肥力,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营造防护林等 过度开垦,只种不养,植被破坏等。‎ ‎【例2】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耕地占全国16.8%,水资源占全国4.01%,读图,结合相关知识回答(1)~(2)题。‎ ‎(1)有关东北三省农业灌溉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 ‎ ‎①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自1996年以来呈快速增长态势 ②农田灌溉用水量都呈增长态势 ‎③灌溉用水量自1998年以来呈减少趋势 ④有效灌溉面积与灌溉用水量同步增长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2)有关东北三省水土资源利用状况描述正确的是(  ) ‎ ‎①水土资源丰富 ②耕地资源丰富,水资源相对短缺 ‎③水资源呈东多西少的特点 ④耕地资源集中在东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答案】(1)D (2)B ‎ ‎4.东北地区农业发展对策及发展方向 农业区域 存在问题 农业发展方向 农业发展重点 平原区 水土流失和黑土退化严重,土地沙化 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继续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以确保国家粮食需求。‎ 以增强抗衡国外农产品进入国内市场能力为重点,发展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推进农业向规模化、专业化和生态化方向发展,建设绿色食品基地 西部草原区 草场退化 围绕生态建设与增加农牧民收入两大主题,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 强化人工草地建设,发展草业经济,推动退耕、退牧和围栏限牧工程的顺利实施,发展集约化草食性畜牧业 山区 林地面积缩小,森林质量下降;重采伐、轻抚育 以森林资源保育为核心,多元开发特色农业产品;半山区实现“立体开发”;山区发展特色农业和特产品配套加工业 林木、人参、养鹿、林蛙、食用菌、中草药材、水果及山野菜等特色经济作物,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和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 ‎【例3】下图为“我国中温带某地的地形剖面图及年降水量曲线图”,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⑴.四个区域土地资源按利用类型分依次为( )‎ A.草地、林地、以旱地为主的耕地、林地 B.沙漠、草地、林地和草地、林地 C.草地、林地、以水田为主的耕地、林地 D.沙漠、林地、草地、林地 ‎⑵.关于图示农业基地开发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大力开垦黑土和沼泽土,扩大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②依靠科技提高单产 ③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全面发展,使农产品多层次、大幅度地升值 ④淡化农业土地开发,使该地逐步转化为我国最大综合工业基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⑴A ⑵B ‎【例4】虎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其得名于横穿境内的七虎林河,是满语的音译,意思是“沙鸥云集之所”。结合右图,回答(1)~(3)题。‎ ‎(1)下列有关虎林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河流冰封期长,有春汛 B.冬季寒冷而漫长,无霜期较短 C.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D.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2)虎林市天蓝、地绿、水清,其出产的大米具有晶莹剔透、口感香甜、营养丰富的优良品质。影响虎林市大米生产的特殊区位因素是 (  ) ‎ A.气温的日较差小 B.生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C.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D.绿色无污染的自然环境 ‎(3)虎林市“把绿色水稻变成方便米饭、米粉,把大豆变成磷脂,把原木变成家具”。这反映了虎林市农业发展的方向是 (  ) ‎ A.向机械化方向发展 B.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C.推进农业生产优质化、高效化 D.推进产业化生产经营,促进产业链条延伸 ‎【解析】‎ ‎【答案】(1)C (2)D (3)D ‎ ‎5.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调整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 ‎①在稳步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绿色农业,因地制宜,根据市场需求,对各种作物合理布局;②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业,大力发展加工业,提高农业效益;③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根据各地域情况,发展第二、第三产业,为农民增收,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 ‎(2)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①加强以农畜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建设;②促进基地与龙头企业共同发展;③健全和完善农业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①加强治涝和灌溉工程建设,提高防洪和抵御旱灾的能力,实现旱涝保丰收;②加大中、低产田治理力度,合理用肥,加快水土流失耕地的治理;③加强农畜产品加工和市场建设,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效益,吸纳更多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 ‎(4)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依靠科学技术,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科学种田,科技兴农,如:改良耕作制度、良种培育等。‎ ‎(5)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6.我国的粮食问题及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主要途径 ‎(1)我国的粮食问题:①受自然条件影响,粮食总产量不稳定;②受社会经济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人口规模大,人均粮食占有量低;受世界粮食价格影响较大。‎ ‎(2)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主要途径:①要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②要实施科学种田,通过改造中、低产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质量:③在确保粮食供求“基本平衡”的同时,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面向市场调整农作物品种和农业结构,一方面满足人民生活丰富多样的需求,另一方面使广大农民的收入真正得以提高;④要用科学方法种田,提高单产,例如使用优良品种,采用先进的经营管理方法等。‎ ‎【例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商品粮基地类型 甲 乙 丙 丁 占全国商品粮基地的比重(%)‎ 耕地 面积 ‎40.17‎ ‎6.82‎ ‎23.43‎ ‎29.58‎ 农业 人口 ‎19.91‎ ‎4.7‎ ‎28.5‎ ‎46.89‎ 粮食商品率 ‎35.2‎ ‎27.2‎ ‎19.6‎ ‎29.0‎ 材料2:“我国中长期粮食消费预测表”。‎ 项目 ‎2020年 ‎2030年 人口(亿人)‎ ‎15.43‎ ‎16.00‎ 粮食总消费量(亿千克)‎ ‎6 820‎ ‎7 360‎ 人均粮食需求量(千克)‎ ‎442‎ ‎460‎ 材料3:我国粮食流通格局正呈现出“北粮南运”“中粮西运”的态势,粮食生产地域重心发生了由南向北、由东向中的逐渐转移。‎ ‎(1)我国粮食生产规划中将商品粮基地分为四类:南方高产区、黄淮海平原区、东北低产区、西北干旱区。根据材料1判断甲、乙、丙、丁依次代表的商品粮基地。‎ ‎(2)依据材料2分析说明我国粮食中长期消费的趋势及出现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 ‎(3)简要说明“中粮西运”对西部可持续发展有何意义。‎ ‎(4)随着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和湿地保护的实施,甲要保持全国商品粮供应基地的地位,今后的发展途径是什么?‎ ‎【答案】(1)东北低产区、西北干旱区、黄淮平原区、南方高产区。‎ ‎(2)粮食总消费量和人均粮食需求量都增加。人口增加,粮食总消费量增加;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提高,食物结构改善,人均粮食需求量增加。‎ ‎(3)为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提供粮食保证,减轻西部地区生态压力;缓解西部粮食紧张的压力,有利于西部地区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发挥地区优势。‎ ‎(4)①发展农业科技,精耕细作,提高粮食单产;②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③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等。‎ ‎6.工业化推进过程中两个阶段的比较(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 工业化的推进往往是在一定背景下发生的,其过程大致可概括为两个阶段:‎ ‎(1)优势资源开发利用阶段 背景:不同地区优势资源差异出现,地区资源优势显现,具备区位优势,同时经济发展基础相对较好,吸引外资。‎ 主导产业: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业。‎ ‎(2)产业升级阶段 背景:工业基础奠定,经济发展需要新的增长点及区域分工、合作的加强。‎ 主导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 下面结合珠江三角洲进行具体分析:‎ 第一阶段 ‎ 第二阶段 ‎ 时间 ‎ ‎1979~1990年 ‎ ‎1990年以后 ‎ 优势 ‎ 劳动力丰富、地价低廉、政策优势、侨乡 ‎ 工业实力大为增强 ‎ 劣势 ‎ 工业基础薄弱,矿产资源贫乏 ‎ 政策优势已不明显,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逐渐丧失 ‎ 背景 ‎ 发达国家和地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寻找新的出路 ‎ 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和发达国家与地区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 ‎ 主导产业 ‎ 劳动密集型产业 ‎ 高新技术产业 ‎ 在全国的地位 ‎ 成为我国生活消费品生产基地 ‎ 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 ‎【例6】读下面材料,并结合相关地理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1:‎ 材料2:‎ ‎(1)根据材料1,描述珠三角地区工业化进程的特征。‎ ‎(2)结合材料2和所学知识,简述珠三角地区城市化的表现。‎ ‎(3)结合所学知识,构建珠三角地区城市化模式。‎ ‎【答案】(1)该地区工业化的推进经过了两个阶段。1979~1990年为第一阶段,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导,工业产值增长速度慢;1990年以后为第二阶段,高新技术产业逐渐取代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主导产业,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快。‎ ‎(2)城镇数量增加,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市人口比重逐步提高。‎ ‎(3)外资企业建立 工业化 ‎【例7】国务院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旨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提升长三角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结合右图,回答有关问题。‎ ‎(1)目前很多外商选择在长三角地区投资建厂,长三角地区吸引外商投资的原因有哪些?‎ ‎(2)随着经济的发展,长三角地区资源环境压力日益增大,你认为长三角维持区域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对策?‎ ‎(3)资料显示长三角地区气温在不断升高,专家估计,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到2013年,江苏沿海海平面将上升27毫米。这会对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造成怎样的影响?‎ ‎(4)在图示区域工业发展中,能源紧张、劳动力成本增加这两大因素逐渐成为制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结合西部大开发,试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措施 ‎【解析】(1)从长三角的工业基础、市场、劳动力的素质等方面分析。(2)这里强调的是资源环境的压力增大,因而重点从节能减排,减少污染的角度进行分析。(3)‎ 海平面上升会导致风暴潮加剧、海水入侵、沿海滩涂生态破坏等问题。(4)结合西部大开发来进行分析,一是把西部的资源进行跨区域调配,以解决东部的资源短缺问题,二是把东部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企业进行产业转移,以发挥西部的劳动力与资源优势。 ‎ ‎【答案】‎ ‎(1)长三角地区交通便利,科技力量强,素质较高的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等。‎ ‎(2)改造区域产业结构,改造传统产业,减少耗能多、资源型工业,大力发展增长潜力大、效益好的新兴工业,发展高科技产业;大力治理环境污染,改善地区投资环境等(3)风暴潮灾害破坏程度加剧;沿海滩涂湿地等生态群落也会减少或丧失;海水入侵沿海地下淡水层;沿海土地盐渍化;海岸、河口自然生态环境失衡等。‎ ‎(4)实施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改变本地区能源消费结构;扩大铁路、水运、管道、输电线路等的运输能力;向西部转移部分劳动密集型和能源消耗量大的工业部门。(本题为开放型试题,答案合理即可) ‎ ‎7.图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及对策 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问题,下面就其产生原因及解决措施归纳如下:‎ ‎8.珠江三角洲在城市化过程中产生了产业升级面临困境、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等问题,为什么还要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珠江三角洲虽然受产业基础和市场腹地等条件的限制,对外资的吸引力在下降,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后劲不足,加之缺乏合理的规划与管理,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但是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全球一种突出的趋势和现象,各国和地区的经济有彼此孤立与阻隔走向相互联系与依赖,这是生产社会化发展的要求,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和长期趋势,经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旋律。事实上,除了国家之间的区域一体化,也存在一国范围内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问题,这就是以大都市带、城市群为中心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或称之为大都市圈的经济一体化,这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城市群可以产生巨大的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的形成将会成为中国经济起飞的重要增长极。‎ ‎【例9】德国、印度、巴西、日本组成的4国集团(G4)携手非洲联盟于2015年9月26日向联合国大会正式提出安理会改革方案,积极谋求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结合所学知识并联系巴西和日本轮廓图,完成1~2题。‎ ‎ ‎ ‎1.德国与印度同属世界钢铁生产大国。与前者相比,印度发展钢铁工业优势区位条件有(  )‎ A.劳动力素质高 B.水陆交通便利 C.铁矿石丰富 D.煤炭丰富 ‎2.日本政府于当地时间2015年9月19日凌晨在议会上强行表决通过安保法案,这使得日本卷入战争的风险大大增加。结合日本轮廓图(图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地所在岛屿因南部大力发展电子工业被称为“硅岛”‎ B.乙地因纬度较高而导致冬季降水量多 C.丙地所在关东平原因农业发达会有大量农产品出口 D.该国城市和工业集中在日本海沿岸地区 ‎【答案】1.C 2.A ‎【例10】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 2016年2月16日,《“十三五”时期京津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近日正式印发,这是全国第一个跨省市的区域“十三五”规划,明确了京津冀地区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建立统一规范的市场体系,探索建立行政管理协同机制、生态环保联动机制、产业和科技创新协同机制等。下图为京津冀区域发展规划示意图及区域联系图。‎ ‎ ‎ ‎(1)河北省植树造林,构建京津冀生态屏障。说出此生态屏障的生态效益有哪些。 ‎ ‎(2)京津冀地区规划发展京北新城、京南新城、京东新城,有何意义? ‎ ‎(3)为了使河北省更好地成为京津的“米袋子”和“菜篮子”,简述该省农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4)结合区域联系图,请你谈谈促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主要措施。 ‎ ‎【答案】(1)防风固沙、净化空气、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减灾防灾(保护农田)、美化环境、调节气候(调节大气温度和湿度)。‎ ‎(2)可以缓解北京、天津等大城市人口、交通压力;分散其部分职能; 也可以带动区域城镇化进程,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均衡发展。‎ ‎(3)南水北调,增加灌溉水源;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兴建农田水利工程,缓解春旱和夏涝;排灌结合,防治土地盐碱化,改造盐碱地,培育耐碱耐旱作物;营建农田防护林,防治风沙灾害;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 ‎(4)加强区域之间的信息、产品、劳动、技术等联系;推进区域交通、市场等一体化;发挥各自区域优势,加快区域分工;促进区域内部产业结构调整;加强区域环境的整治工作等。‎ ‎9.西气东输对东、中西部地区发展的影响 西气东输工程对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的影响并不完全相同,现列表总结如下:‎ ‎  地区 ‎ 项目   ‎ 中西部地区 ‎ 东部地区 ‎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资源开发与经济建设 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使之成为当地的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 缓解东部能源紧张状况,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产业结构调整 促进加快综合利用天然气的步伐,并可有选择地发展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工工业,推动其向深加工、高附加值的方向发展 东输的天然气在很大程度上可促进东部的能源生产、轻重工业的结构调整 基础设施建设 ‎ 推动天然气勘探开发和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强力拉动相关产业,形成一条新的经济增长带 东部地区进行的西气东输工程的配套建设(①管网改造、天然气网络和城市天然气主环网等天然气配套系统;②重大项目的立项建设)将极大地带动东部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有利影响 ‎ 促使西部能源结构气化的实现,缓解因森林砍伐、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 改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有效改善大气环境,提高生活质量 不利影响 ‎ 输气管道线路长、规模大、施工方式多样。途经地区地貌类型复杂,植被稀疏,生态环境较为脆弱,水土保持尤为重要 ‎【例11】“引大济湟”是从湟水最大支流大通河引水,穿越山脉进入湟水流域的调水工程。该工程在2015年第四季度全线通水,能够有效缓解湟水干流地区的“水荒”问题。下图示意“引大济湟”工程线路。据此完成7~8题。‎ ‎7.湟水干流地区出现“水荒”,主要是由于(  )‎ A.位于西北内陆,降水量少 B.全球变暖,冰川融水补给减少 C.人口和产业集中,需水量大 D.青海湖水位下降,湟水补给青海湖 ‎8.大通河成为“引大济湟”水源地,主要是因为该河(  )‎ ‎①年径流量较大 ②流域降雨丰富 ③北高南低可自流引水 ④流域水资源需求量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7.C 8.B ‎【例12】2015年春季云南省部分地区出现气象干旱,下图为滇中引水工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滇中地区春季出现缺水现象的自然原因有(  )‎ A.污染、浪费较为严重 B.春季降水少,河流径流量较小 C.经济发达,加剧缺水 D.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少 ‎2.有关滇中引水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需要动力逐级提水才能输水到目的地 B.施工活动不会影响沿线生物群落 C.缓解受水区用水紧张状况 D.澜沧江和怒江为调水工程提供充足水源 ‎【解析】第1题,A、C选项是人为原因。滇中地区春季出现缺水现象,是因为春季降水少,河流径流量较小,B项对。该地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较小,D项错。第2题,读图可知,滇中引水工程由高处向低处引水,不需要动力逐级提水,自流输水到目的地,A项错。施工活动会破坏植被,影响沿线生物群落,B项错。缓解受水区用水紧张状况,C项对。读图可知,金沙江为调水工程提供充足水源,D项错。‎ ‎【答案】1.B 2.C ‎10.产业转移规律 产业转移就地域来看,在国内由发达地区到欠发达地区,在国际由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就产业类型来看,先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轻工业,进而转移资金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11.劳动指向型工业转移的特点 劳动指向型工业,需要投入大量的丰富的劳动力,因此工人的工资高低对这类企业的区位影响也较大,致使工业区位也随着发生变化,其转移有一个共同规律,都是转向劳动力工资较少,数量较多的地区。当该地区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工资水平提高了,生产成本也变高了,利润减少时再次进行转移。而原来的劳动指向型企业所在地区则由于经济水平的提高,侧重发展技术指向型企业或进行高新技术改造。‎ ‎12.我国近十年来的产业转移 ‎(1)沿海企业向内地转移 原材料价格、工资与地价水平、公用事业费用等方面的区域差异,会导致产业向低成本地区转移。这种类型的产业转移,在促进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同时,也会由于劳动密集型企业、高耗能和高污染企业的迁入,不可避免地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2)台湾产业向大陆转移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大陆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投资环境的改善,台湾的一部分产业大规模转移到大陆,例如机电、IT、化工等行业。廉价的劳动力、众多的发展机会、广阔的市场空间,对台商有很强的吸引力。台商大举投资办厂,加速了大陆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也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3)广东边远地区的产业集群效应 为了实现地区内部产业布局的协调发展,以发达地区带动欠发达地区,实施区域内的协调发展,区域内部的产业转移现象也经常发生。近年来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一部分劳动、资源密集型企业向粤东、粤北和粤西一带逐步转移,在广东边远地区形成现代化产业集群。这对于加速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缩小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经济差距,具有重大意义。‎ ‎(4)广东省实施的“双转移”战略 ‎“双转移”是广东提出的“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两大战略的统称,具体是指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西两翼、粤北山区转移;而东西两翼、粤北山区的劳动力,一方面向当地二、三产业转移,另一方面其中的一些较高素质劳动力,向发达的珠三角地区转移。‎ ‎13.微笑曲线 对现代产业价值链的研究表明,产业链利润呈现一个“V”字形,即所谓的微笑曲线。在这个曲线中,一头是研发、设计,另一头是销售、服务,中间则是加工生产。一般而言,处在两头的产业利润在20%~25%‎ 之间,而处在中间的加工生产产业的利润只有5%。‎ ‎“微笑曲线”向我们揭示了一个现象:在抛物线的左侧(价值链上游),新技术研发的投入,产品附加值逐渐上升;在抛物线的右侧(价值链下游),随着品牌运作,销售渠道的建立附加值逐渐上升;而作为劳动密集型的中间制造、装配环节不但技术含量低,利润空间小,而且市场竞争激烈,容易被成本更低的同行所替代,因此成为整个价值链条中利润最低的部分。‎ ‎14.跨国公司产业转移的启示 ‎(1)在招商引资的时候,要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即要注意吸引产业转移的长期性和发展性),短期吸引产业转移后又转移走,对区域经济发展是不利的。‎ ‎(2)跨国公司产业转移既给发展中国家创造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①跨国公司只是希望利用东道国的资源等优势,而不热衷于培育创新发展,因而有可能使优势固定化,难以升级,对跨国公司的长期依赖可能使得发展中国家失去经济发展的自主动力。②国外或本地关联企业与国内的产业关联松散,容易变成出口飞地。③在技术、零配件、市场和合作关系上,外国企业或本地企业严重依赖于所属的跨国公司。跨国公司则对其活动强加限制,如阻止其在其他市场销售等。‎ ‎15.珠江三角洲的产业转移 第一次产业转移 第二次产业转移 时间 改革开放初期 ‎20世纪90年代 转移方向 由香港向珠江三角洲转移 由珠江三角洲向邻近地区转移 转移产业 劳动密集型传统制造业 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 转移原因 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同时加入国际分工 珠江三角洲经济相对发达,产业结构优化 对环境的影响 珠江三角洲环境污染加重 珠江三角洲环境质量好转 ‎【例12】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重庆位于长江和嘉陵江交汇处,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物品集散地。近年来发展迅速,建成了众多辐射西南的专业市场;重庆是我国自然资源富集地区之一,煤、天然气、铝土矿等资源在全国有明显优势。‎ 材料二 2010年5月7日,国务院正式批准《重庆两江新区发展规划》。享受国家给予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的政策,包括对于土地、金融、财税、投资等领域赋予先行先试权,重点发展轨道交通、电力装备、新能源汽车、国防军工、电子信息等五大产业。‎ 材料三 重庆两江新区的区位图。‎ 两江新区在主城区的区位图 ‎(1)说明重庆两江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要有利条件。‎ ‎(2)分析产业转移对重庆人口迁移和城市化进程所产生的影响。‎ ‎【答案】‎ ‎(1)煤、天然气、铝土矿、水及水能等资源丰富;水路、公路、铁路等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且廉价;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物品集散地,市场广阔;国家政策的支持。‎ ‎(2)工业化进程加快,就业机会增加,收入水平提高;迁出人口减少,迁入人口增加;区域内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加快,城镇规模扩大,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模拟试题测一测】‎ ‎【2018届高三模拟题】‎ ‎(【全国市级联考】云南省保山市2018届高三市级统测试卷文综地理试题)下图为2012年山东半岛部分城市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三角形统计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可持续发展水平较差的城市为 A. 日照市 B. 潍坊市 C. 青岛市 D. 威海市 ‎2.与M类城市相比,N类城市可持续发展状况表现为 A. 单位CDP消耗大 B. 城市调控能力好 C. GDP总量大 D. 城市化水平高 ‎【答案】1.A 2.A ‎【解析】‎ ‎(【全国市级联考】江苏省苏州市2018届高三学业质量阳光指标调研地理试题)能源生态效率是指兼顾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能源消耗量对维持和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贡献量。读“1997~2012年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能源生态效率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3.关于四省级行政区能源生态效率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广东能源生态效率始终最高 B. 上海能源生态效率降幅最大 C. 内蒙古能源生态效率不稳定 D. 青海能源生态效率持续降低 ‎4.产业结构是影响能源生态效率的主要因素,关于图示四个省级行政区产业结构特征的推断,正确的是 A. 广东省高耗能产业发达 B. 上海产业转型升级较快 C. 内蒙古第三产业波动大 D. 青海多资金密集型产业 ‎【答案】3.C 4.B ‎【解析】‎ ‎(【全国市级联考】安徽省六安市2018年皖西高中教学联盟高三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地理试题)推进农业“接二连三”,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前延后仲,让农民不仅分享种养业(第一产业)本身的经济效益,而且分享加工(第二产业)、流通、休闲旅游(第三产业)带来的效益。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5.农村推进“接二连三”的主要作用是 A. 改善农产品质量 B. 发展农村经济 C. 推动城市化进程 D. 提高第三产业比重 ‎6.下列最适宜推进“接二连三”的地区是 A. 三江平原小麦种植区 B. 南疆棉花种植区 C. 浙江杭州西湖龙井茶园 D. 洞庭湖平原水稻种植区 ‎【答案】5.B 6.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农业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结合地区的地理条件分析不同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5.推进农业“接二连三”,促进产业融合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前延后仲,让农民不仅分享种养业(第一产业)本身的经济效益,而且分享加工(第二产业)、流通、休闲旅游(第三产业)带来的效益。属于延长产业链,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农民就业,主要是发展农村经济。改善农产品质量,推动城市化进程,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不是主要的目的,选择B。‎ ‎6.小麦加工一般靠近市场,三江平原远离旅游消费市场;南疆棉花种植区距离旅游市场比较远;洞庭湖平原水稻种植区距离其他旅游资源相对较远,旅游资源组合较差;浙江杭州西湖龙井茶园,距离其他旅游资源相对较近,经济发达地区,靠近旅游市场,最适宜发展休闲旅游产业,也可以发展第二产业,选择C。‎ ‎(【全国市级联考】河北省石家庄市2018届高三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地理试题) “中国农业公园”是利用农村广阔的田野,以绿色村庄为基础,融入低碳环保循环可持续的发展理念,将农作物种植与农耕文化相结合的一种生态休闲和乡土文化旅游模式。那大“中国农业公园”位于海南省儋州市那大镇(19° 31'N,109°34'E,平均海拔168.7米),是海南省首个“中国农业公园”创建项目,其核心区总面积约13.75万亩,有83个自然村,总人口约2.75万人。下图示意儋州市那大“中国农业公园”局部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那大镇创建“中国农业公园”的基础条件有 ‎①美丽的乡村风景②完善的旅游服务设施③浓郁的农耕文化④完备的农产品加工体系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8.那大“中国农业公园”适宜布局的园区有 A. 小麦种植园 B. 苹果采摘园 C. 傣族风情园 D. 古村文化园 ‎9.创建那大“中国农业公园”可以推动当地农民 A. 就地创业,增加收入 B. 扩大种植规模,增加粮食的产量 C. 积极外迁,改善生活 D. 传承传统文化,提高城市化水平 ‎【答案】7.A 8.D 9.A ‎【解析】‎ ‎9.创建那大“中国农业公园”可以利用农业和当地的农耕文化发展旅游业,能够就地创业,增加收入,A正确;对扩大种植规模,增加粮食产量影响不大,B错误;主要是就地就业,不会导致人口外迁,C错误;能够传承传统文化,但对该地城市化水平影响不大,D错误。故答案选A。‎ ‎(【全国市级联考】内蒙古赤峰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地理试题)在2016年11月21日深圳第十八届高交会上,VR(虚拟现实)技术和产品成为焦点。VR是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的虚拟世界,提供用户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用户如同身临其境。深圳将在产业基础雄厚的区域建设VR产业园区或集聚区,并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VR创新园和平台申报国家级相关专业因或平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下列领域中VR将较早应用的领域可能是 A. 房产销售 B. 农作物估产 C. 灾情预测 D. 远程手术医疗 ‎11.深圳建设VR产业园区或集聚区的主导因素是 A. 市场 B. 技术 C. 原料 D. 劳动力 ‎12.深圳建设VR产业园区或集聚区有利于深圳市 ‎①人口素质的大幅度提高 ②提升工业发展水平 ‎③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④加快主导产业集聚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10.A 11.B 12.C ‎【解析】‎ ‎12.深圳建设VR产业园区或集聚区有利于深圳市提升工业发展水平,②对。是电脑模拟的虚拟世界,不能将人口素质的大幅度提高,①错。有利于为区域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③对。通过虚拟世界演化,加快主导产业集聚,④对。C对,A、B、D错。‎ 点睛:VR提供用户关于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官的模拟,让用户如同身临其境。房产销售可以身临其境,估产、灾害不需要身临其境感受。高技术产业主导因素是技术,但不能通过虚拟世界提高人口素质。‎ ‎(【全国市级联考】贵州省黔东南州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改革开放以后,跨国公司逐渐进入上海。1990年以前,进入上海的外资机构以生产性机构为主,1992-2001年跨国公司总部随着生产机构和销售机构进入上海,到2007年入驻总部达200多家;2008年金融危机后,有100多家跨国公司在上海设立总部;2008年以后,入驻上海的跨国公司总部进一步向内环以内的核心区集聚,城市的外资制造业等逐渐向郊区疏解,阅读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13.上海不断吸引跨国公司总部入驻的主要原因是 A. 交通便捷 B. 实施国际化战略 C. 科技进步 D. 劳动力素质提高 ‎14.跨国公司总部不断向内环核心区集聚的目的是 A. 提升公司的品牌 B. 消费者密集,便于销售产品 C. 收集信息,开拓市场 D. 提高公共基础设施的利用率 ‎15.跨国公司总部入驻不断增加对上海带来的影响是 A. 促进上海经济转型升级 B. 拓展我国同类企业的生存空间 C. 促使上海高端产业大量的向郊区疏解 D. 提升上海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政治地位 ‎【答案】13.B 14.C 15.A ‎【解析】‎ ‎15.跨国公司总部入驻上海会加大竞争力,有利于促进上海经济转型升级,A对;跨国公司总部入驻会使同类企业竞争力增强,从而缩小我国同类企业的生存空间,B错;上海高端产业仍然主要位于上海市区,C错;跨国公司总部入驻上海不是提升上海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政治地位,而应该是经济地位,D错。‎ ‎(【全国市级联考】福建省南平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综合质量检查文综地理试题)目前,国内纺织业已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投资建立纺织服装生产、贸易和产品设计企业,呈现出“中国大陆+东南亚+非洲”的布局模式。越南正在成为国内纺织企业对外投资的重要目的地,在越南投资的中资纺织企业大多以绿地投资为主。绿地投资是指跨国公司等投资主体在东道国境内依照东道国的法律设置的部分或全部资产所有权归外国投资者所有的企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除成本因素外,推动国内纺织企业海外投资的另一重要因素是 A. 劳动力价格 B. 贸易政策 C. 市场 D. 技术水平 ‎17.我国某纺织企业投资越南,但其大部分棉纱回销中国,说明 A. 当地产业链不完整 B. 我国技术水平先进 C. 我国消费市场大 D. 我国劳动力素质高 ‎18.纺织业绿地投资模式给越南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 增加就业 B. 提升生产能力 C. 增强竞争力 D. 增加基础设施费用 ‎【答案】16.B 17.C 18.D ‎【解析】考查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产业转移的影响。‎ ‎16.贸易因素和成本因素是推动国内纺织企业海外投资的主要原因。贸易因素方面,部分企业是为了应对欧美等国的某些贸易保护措施;也部分企业是为了规避贸易壁垒,节省海关高额关税;还有部分企业是为了享受特殊的贸易政策,如材料中介绍越南的绿地投资优惠政策等,由此吸引了国内很多纺织企业赴越南投资建厂。故选B。‎ ‎17.很多在越南投资的中资纺织企业,如天虹集团,其大部分棉纱都会回销中国,反映出内地消费市场大。故选C。‎ ‎18.纺织业绿地投资模式吸引力了国外产业转移,促进了工业化,增加了就业;提升了生产能力和增强了竞争力;由于共用基础设施或国外投资企业建设基础设施,故不会增加基础设施费用。故选D。‎ ‎(【全国百强校】湖北省荆州中学、宜昌一中等“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 ‎2018届高三2月联考文综地理试题)我国是一个多煤、缺油、少气的国家,为保障能源供应安全,我国不断拓展能源进口渠道,2017年5月16日,我国第四条能源进口通道(见图,“中缅油气管道示意图”)正式开始输油。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9.2017年下半年,我国北方实行的煤改气,导致了我国大面积的“气荒”。下列说法中能最快缓解天然气气荒的是 A. 多渠道增加天然气供应 B. 建立和完善天然气储备机制 C. 部分地区暂缓施行煤改气 D. 关停部分高耗气产业 ‎20.中缅油气管道建设中可能遇到的最大自然障碍是 A. 山高谷深,气候湿热 B. 植被茂密,虫蛇出没 C. 荒漠广布,水源不足 D. 经济落后,维护困难 ‎21.中缅油气管道的铺设对我国有哪些重要意义 ‎①促进沿线旅游资源的开发 ②缓解北方地区能源供应紧张 ③缓解我国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 ‎④进一步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 ⑤推动管道沿线的基础设施建设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⑤ D. ③④⑤‎ ‎【答案】19.C 20.A 21.D ‎【解析】‎ 需要时间,A、B错。关停部分高耗气产业,不能实现煤改气的目的,D错。‎ ‎20.中缅油气管道建设中,需要穿过横断山区,可能遇到的最大自然障碍是山高谷深,气候湿热,A对。植被茂密,虫蛇出没对管道建设影响小,B错。没有荒漠分布,水源充足,C错。经济落后,维护困难不是自然障碍,D错。‎ ‎21.中缅油气管道的铺设对我国有哪些重要意义缓解我国对马六甲海峡的依赖,③对。管道以输油气为主,对促进沿线旅游资源的开发作用不大,①错。没有输送到北方,不能缓解北方地区能源供应紧张,②错。进一步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④对。能够推动管道沿线的基础设施建设,⑤对。D对,A、B、C错。‎ ‎22.(【全国百强校】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终结性检测地理试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2017年4月1日国家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距北京100多千米),它是我国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 材料二 下图为“深圳、浦东和雄安区位示意图”。‎ ‎(1)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相比深圳、浦东的区位,分析雄安新区的空间位置特征及凭借的基础设施条件。‎ ‎(2)河北省植树造林,构建京津冀生态屏障。说明此生态屏障的生态效益有哪些。‎ ‎(3)为了使河北省更好地成为京津的“米袋子”和“菜篮子”,简述该省农业发展的主要措施。‎ ‎【答案】(1)离北京、港口有一定距离 快速交通的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 (2)防风固沙、净化空气、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减灾防灾(保护农田)、美化环境、调节气候(调节大气温度和湿度)等 (3)南水北调,增加灌溉水源;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兴修农田水利工程,缓解春旱和夏涝;排灌结合,防治土地盐碱化,改造盐碱地,培育耐盐耐旱作物;营建农田防护林体系;防治风沙灾害;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等 ‎(3)河北地处华北平原腹地,风沙、盐碱、春旱灾害严重,水资源是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农业发展注重水资源的利用和节水农业的发展,注重农业结构的调整:南水北调,增加灌溉水源;推广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兴修农田水利工程,缓解春旱和夏涝;排灌结合,防治土地盐碱化,改造盐碱地,培育耐盐耐旱作物;营建农田防护林体系,防风固沙,防治风沙灾害;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等。‎ 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环境及发展。相比深圳临近港澳、浦东临近上海,雄安新区离北京、港口有一定距离;‎ 快速交通的发展及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是雄安新区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基础设施条件。京津冀受偏北风影响大,多风沙天气,周边山区水土流失严重,河北省位于京津冀生态屏障的位置;植树造林,对防风固沙、净化空气、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减灾防灾(保护农田)、美化环境、调节气候(调节大气温度和湿度)等作用明显。河北地处华北平原腹地,风沙、盐碱、春旱灾害严重,水资源是农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农业发展注重水资源的利用和节水农业的发展,注重农业结构的调整。‎ ‎23.(【全国市级联考】江西省赣州市2018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小粒咖啡耐短期低温,不耐旱;枝条比较脆弱,不耐强风;抗病力比较弱,适合在热带地区海拔1000—2100米的高原高山地区生长,原产埃塞俄比亚。云南由于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所产的小粒咖啡被评为全世界最好的咖啡。‎ 材料二 云南咖啡种植规模一直不大,自上个世纪80年代后期,雀巢、星巴克、麦斯威尔等国际大公司相继来到云南,按品级定价收购咖啡生豆,使咖啡种植规模迅速扩大,种植技术也得到一定的提高。2016年产量达15万吨,占全国产量的83%,占世界总产量的2%,同年,我国出口咖啡生豆8.5万吨,进口成品咖啡8.6万吨。‎ 材料三 下图为云南咖啡主要种植分布区示意图 ‎(1)据材料阐述云南种植小粒咖啡的优越自然条件。‎ ‎(2)据材料分析目前云南咖啡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两条可行性的建议。‎ ‎【答案】(1)①纬度低,海拔高,年温差小;②热量充足;③种植在河谷地区,风力弱;④纬度低、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利于内含物质积累(;⑤受西南季风影响,气候湿润;⑥原始森林环境,生态优越.‎ ‎(2)问题:①种植低端粗放,抵御自然风险能力弱;②加工业小、散、弱、乱,科技附加值低;③出口咖啡原料,处在世界咖啡产业价值链的最低端;④只有品质,没有品牌。‎ 建议:①加强基地建设,提高种植技术,发展优质咖啡;②加大咖啡加工力度和深度,增加附加值; ③树立“云咖”品牌效应,开拓国内外市场。‎ ‎24.(【全国市级联考】安徽省蚌埠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查考试文综地理试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为了解决乌鲁木齐和北疆油田开发的用水困难,发展沿线地方及兵团农牧业灌溉,着手兴建引额尔齐斯河北水南调供水工程(图14)。2015年4月中下旬,新疆乌伦古湖沿岸出现了少有的“风积冰山”景观,大量冰块相互碰撞、重叠、堆积在湖岸一侧,绵延十几公里。‎ ‎(1)简述引额济乌工程对调入区的生态意义。‎ ‎(2)描述“风积冰山”景观的分布特点,并解释原因。‎ ‎(3)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当地政府提出要把乌鲁木齐打造成“中亚服装之都简述乌鲁木齐打造“中亚服装之都”的优越条件。‎ ‎【答案】(1)缓解生态用水不足的局面,增加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减轻地面沉降;降低荒漠化风险等。‎ ‎(2)分布于湖东岸(或东南岸)。春季湖面冰层开始解冻;在偏西风、西北风作用下,冰块向湖东岸、东南岸移动、堆积。‎ ‎(3)政府政策扶持;民族众多,服装多姿多彩;服装加工业原料充足(棉花、皮毛、化纤);劳动力价格低;距离中亚较近,交通便利。‎ ‎【2017届高三模拟题】‎ ‎(陕西省西安市铁一中学2017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20世纪6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在中西部地区实施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三线建设。贵州黎阳航空发动机公司(以下简称黎阳公司)的主要工厂车间均诞生于这一时期,1970年首批涡喷发动机在安顺平坝偏僻山区试装成功。2009年3月,黎阳公司与贵阳市签订了共建中航工业贵阳航空发动机产业基地的《投资合作协议》。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五十年前黎阳公司选择在平坝建厂,主要考虑的是 A.原料因素   B.地租因素 C.国防需要   D.市场需要 ‎2. 黎阳公司计划在2015年整体搬迁至贵阳沙文生态科技产业园,是因为贵阳 ‎①技术人才多  ②基础设施完善  ③政策支持  ④劳动力廉价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1.C 2、A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材料,在中西部地区实施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三线建设,所以五十年前黎阳公司选择在平坝建厂,主要考虑的是在内陆山区不易被敌人发现和攻击,是国防安全的需要,C正确,选C。原料、地租、市场不是主要因素,A、B、D错。‎ ‎2、航空发动机产业是高技术产业,整体搬迁至贵阳沙文生态科技产业园,是因为贵阳技术人才多,①对。贵阳基础设施完善,②对。有政策支持,③对。贵阳是省会城市,劳动力价格相对较高,航空发动机产业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④错。A对,B、C、D错。 ‎ ‎【考点定位】产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因素,产业迁移的原因。‎ ‎【名师点睛】了解我国三线建设时期,工业企业选址的原因、背景,主要考虑的因素是国防安全的需要。其它不是主要因素。现在企业搬迁,迁向经济技术水平高的区域,主要是技术人才、基础设施、优惠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12月月考)加强区域协调和产业的区域分工,实现区域的错位发展,这是建设好城市群的重要举措。下图为我国某城市群不同区域间的产业发展方向及区域分工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8.下列城市群中,区域产业分工和区域发展目标定位最接近该模式的是 A长三角城市群 B.京津冀城市群 C海峡西岸城市群 D.珠三角城市群 ‎19.区域错位发展及产业分工有助于 A.扩大城镇总体规模 B.改善区域交通联系 C.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D.发挥区域特色优势 ‎【答案】18.B 19.D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定位】区域分工与区域发展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12月月考)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3.A地发展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油生产基地的有利区位条件有 ‎①位于河谷平原,地势平坦开阔 ②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黑土广布 ③雨热同期,水热充沛 ‎ ‎④河流众多,灌溉便利 ⑤地广人稀,机械化水平高 ⑥市场广阔,交通便利 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③④⑥ D.②③⑥‎ ‎24. M、N两地工业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主要是 A.市场和交通 B.动力和水源 C.科技和劳动力 D.原料和燃料 ‎【答案】23.C 24.A ‎【解析】‎ 试题分析:‎ ‎【考点定位】农业的区位因素、工业区位因素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12月月考)下图为我国天然气资源生产与消费的空间迁移情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4.2000年,我国天然气资源的生产重心接近( )‎ A.四川盆地 B.塔里木盆地 C.鄂尔多斯高原 D.柴达木盆地 ‎15.从2000年~2011年,我国天然气生产重心迁移的原因是( )‎ A.西部地区的天然气资源枯竭 ‎ B.西部地区的天然气资源大规模开发 ‎ C.中东部地区的天然气资源枯竭 ‎ D.西部地区的天然气资源大规模向东部输送 ‎16.生产与消费重心的空间距离变化将会( )‎ A.解决东部严重的雾霾问题 B.促进东部产业结构的改变 C.阻碍西部高技术产业发展 D.西北荒漠化问题得以缓解 ‎【答案】14.A 15.B 16.B ‎【解析】‎ 试题分析:‎ ‎29.(湖南师大附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2分)‎ 材料一 长江三角洲局部区域图。‎ 材料二 2013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这是我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 材料三 1991年和2008年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各类用地比重(%)。‎ 年份 水田 旱地 林地 草地 园地 城镇 陆地水域 滩涂 未利用 ‎1991‎ ‎28.08‎ ‎12.27‎ ‎18.72‎ ‎0.32‎ ‎0.21‎ ‎9.65‎ ‎7.96‎ ‎0.35‎ ‎0.22‎ ‎2008‎ ‎21.87‎ ‎9.89‎ ‎17.27‎ ‎0.02‎ ‎0.03‎ ‎23.91‎ ‎6.35‎ ‎0.63‎ ‎0.01‎ ‎(1)结合材料和所学的知识分析舟山群岛新区发展的区位优势。(3分)‎ ‎(2)根据材料三,描述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及其对该地区水循环的影响。(5分)‎ ‎(3)杭州湾为喇叭状的三角湾,长期以来,北岸受到侵蚀,南岸不断淤涨。分析杭州湾北岸容易受到侵蚀的主要原因。(4分)‎ ‎【答案】‎ ‎(1)①地处我国南北海运和长江水运的交汇处,地理位置优越,有优良港湾,海运便利;②海洋资源(或海洋生物资源、海洋渔业资源、海洋油气资源、旅游资源等)丰富;③国家政策支持;④经济发达,产业基础好;⑤市场广阔;⑥土地资源丰富。(任答三点给3分)‎ ‎(2)变化:城镇、滩涂比重上升,(1分)水田、旱地等其他用地比重在减少。(1分)影响:地表径流增大,下渗和地下径流减少。(3分)‎ ‎(3)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海浪向北偏折,使北岸易受侵蚀。(2分)夏秋季节,盛行东南风,北岸成为迎风岸,也易受海浪的冲刷。(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考查区域发展区位优势。舟山群岛位于长江入海口,位于我国东部航线的中部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四面环海,海洋资源丰富;根据材料二舟山群岛是我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新区,有国家政策支持;根据材料三,群岛城镇化发展快,经济水平较高,土地资源丰富。‎ ‎【考点定位】区域的区位优势、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及影响、地转偏向力的应用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