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4 发布 |
- 37.5 KB |
- 14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届《骄子之路》(人教版)大一轮复习学案:第八章第18讲农业的区位选择学案
第18讲 农业的区位选择 1.理解影响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掌握农业区位的分析方法。 2.结合实例说明农业生产活动对自然地理环境要素的有利和不利影响。 1.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及其变化。(重难点) 2.农业地域的形成。(重难点) 3.农业的区位选择。(难点) 考点一 农业区位因素和区位选择[学生用书P130] 1.农业区位的两层含义 (1)绝对区位: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2)相对区位: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2.区位因素及变化特点 主要方面 变化特点 自然因素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 比较稳定 社会经 济因素 市场、劳动力、交通运输、政策、科技等 变化较快 3.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气 候 光照 光照的强弱影响农产品的品质 热量 积温直接影响作物的品种和耕作制度 降水 降水的多少和季节分配影响土地的利用状况、生产能力等 根据农作物的生长习性,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当的农作物品种和耕作制度 地形 影响区域农业生产的类型和机械化水平 坡度大于25°的山地不宜发展种植业,宜发展林牧业;低洼易涝地适合发展渔业 续 表 区位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土壤 不同的土壤类型适宜生长不同的农作物,土壤的肥沃程度直接影响着农作物的生长状况 根据不同的土壤类型,发展适宜生长的农作物,如酸性红壤适宜种植茶树 水源 在年降水量少于250 干旱地区,水源成为发展农业生产的关键因素 mm的地区,种植业要布局在灌溉水源丰富的地区 (2)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区位 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市场 市场的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关注市场动态,发展市场需求量大的农作物品种 交通 运输 提高农业生产的商品率,扩大农产品销售范围 园艺业、乳畜业的产品易腐烂变质,应布局在交通运输方便快捷的地方 政府 政策 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 响应政府决策,在政策规定的范围内发展农业生产 续 表 区位 因素 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机械 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使农业生产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降低 化肥 促进了农业的产出 良种 使单位产量提高 冷藏 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范围 通过改变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而影响农业区位的选择 温室大棚内水果、蔬菜口感较差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大棚内光照不足,昼夜温差较小,有机物积累少。 宁夏瓜农常在瓜地里铺上一层鹅卵石,试分析其作用。 提示:减少蒸发,保持水分;增大气温日较差,利于积累有机物,提高瓜果品质。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核心有两点:其一是明确区位分析的要求,是全面分析、主导因素分析还是对比分析。其二是掌握农业区位因素。自然因素,如地形、气候、土壤以及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如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和政策等。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的一般方法有以下三类。 1.总体评价法 这种方法常用于分析某一区域图中某种农业发展的条件,即在分析某地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基础上,分析评价其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限制性条件)。 2.关键因素法 即从影响某种农业区位的众多因素中,找出影响该种农业发展的关键区位因素。它可分为主要区位因素、主导区位因素、限制性区位因素三大类。详见下表所示: 类型 含义 主要区 位因素 某一区域某种农业发展所必需的所有因素(条件)。分析主要因素,即要完整、全面地列出某地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主导区 位因素 主导区位因素对农业发展的影响最大,没有这种因素(或条件),就不会有该种农业在该区域分布的可能 限制性 区位因 素 农业生产需满足许多条件才能进行,如果一个地区因缺乏某一条件而不能进行农业生产,其他条件都能满足,那么这个缺乏的条件即为限制性因素 3.发展分析法 农业生产活动及其影响因素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必须以发展的眼光动态地分析。 (1)市场需求的变化。在影响农业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市场是变化最大的因素。市场的规模、产品的价格乃至政府的政策等都将直接影响市场,进而会影响农业区位。 (2)交通条件的改善和技术进步也极大地改变了农业区位。现代交通条件的进步大大缩短了农产品的运输时间,加之保鲜和冷藏技术的进步,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如铁路、水路及航空运输等条件的改善会直接影响某一地区的农业发展。 (2015·高考全国卷Ⅱ,T2~T3)桑基、蔗基、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据此完成(1)~(2)题。 (1)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鱼塘的直接目的是( ) A.提高土壤质量 B.节省劳动力 C.促进生态循环 D.提高经济收入 (2)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的很少,反映了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 A.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 B.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 C.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 D.不适应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 [解析] (1)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很大,随着珠三角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的增多,花卉和蔬菜的市场需求量增大。农民用花基、菜基取代桑基、蔗基,生产花卉、蔬菜,既满足了市场需求,又提高了经济收入。故选D。(2)城市数量增加,使城郊农业发展较快。城郊农业深受城市市场的影响,要为城市人口提供大量的花卉、蔬菜、肉蛋奶等农产品,种桑、种甘蔗显然与城郊农业的发展方向不一致。故选A。 [答案] (1)D (2)A 农业区位选择 农业的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土地,并获得最大的效益。对农业生产进行合理地选择,一般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从农业生产的基本特征进行分析 农业生产对自然条件有明显的依赖性,进行农业生产时,必须因地制宜,尤其要与当地自然条件相适应。举例如下: (1) (2) (3)→ (4)→ 2.从社会经济和技术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分析 不同的农业类型对社会经济和技术因素(市场、交通运输、政策、科技等)的要求不同。 (1)市场需求量:国内外市场需求量是国家制定政策和措施的重要依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生产的类型、产量、规模和发展速度,归根结底取决于市场需求量。 (2)交通:便捷的交通是农业尤其是易腐烂的农产品更需要的。 (3)国家的政策和措施:政府政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是普遍存在的。 它对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布局起着重要作用。 (4)城市和工业的发展与分布:城市和工业的发展会增加市场对农产品的需求量和刺激农产品品种及结构的改变,特别是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纺工业的发展,对农业生产分布的影响更为明显。在城市郊区及工矿区周围,往往形成以生产蔬菜、乳肉禽蛋为重点的副食品生产基地。但在交通运输业高度发达和冷藏保鲜技术较高的国家和地区,这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已经减弱。 (5)科技:是影响农业区位的重要因素,但科技因素是通过影响其他因素而影响农业区位的。无论是对自然因素的利用和改造,还是社会经济因素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科技因素。现代化农业就是科学化的农业。 3.小地域范围的农业区位选择思路 在进行局部地区农业区位选择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2014·高考浙江卷)水分盈亏量是降水量减去蒸发量的差值,反映气候的干湿状况。当水分盈亏量>0时,表示水分有盈余,气候湿润;当水分盈亏量<0时,表示水分有亏缺,气候干燥。下图为我国两地年内平均水分盈亏和温度曲线图。某农作物喜温好湿,能够正常生长和安全结实的温度要求是≥20 ℃,最短生长期为4个月。评价该农作物在两地的生长条件,正确的是( ) A.①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 B.②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 C.①地水分条件适宜,温度条件不足 D.②地水分条件适宜,温度条件不足 [解析] 该农作物喜温(温度要求是≥20 ℃)好湿,图中显示①地月均温均低于20 ℃,只有7、8两月水分盈亏量为正值,因此,对该农作物来说,①地温度和水分条件都不适宜;②地5~9月月均温高于20 ℃,但全年各月水分盈亏量均为负值,因此,对该农作物来说,②地温度条件适宜,水分条件不足。综合上述分析,选项B说法正确。 [答案] B 农业生产条件分析 1.农业生产条件分析 (1)自然因素(静态因素) 自然因素 分析要点 气候 光照 ①光照强,有利于农作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更多有机物。如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瓜果比较甜②光照弱,不利于谷物的生长。如西欧地区因光照不足,气候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农业以乳肉畜牧业为主 ③光照时间长,在一定程度上可弥补热量不足的问题。如我国东北平原,虽然纬度较高,但夏季光照时间长,有利于农作物生长 热量 ①热量充足,生长期长,复种指数高,单产高。如我国海南,因热量条件好,农作物可一年三熟②热量不足,生长期短,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甚至无法生长。如我国东北地区,因热量条件差,农作物只能一年一熟,若夏季出现低温,则易造成农作物减产 降水量 ①降水适中且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②降水过多易造成洪涝,过少易造成旱灾,均影响农作物生长 气温日较差 ①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农作物营养物质的积累,农作物品质好。如新疆的瓜果特别甜,但日温差过大会对农作物造成冻害②气温日较差小,农作物的品质较差。如温室里栽培的农作物的品质不如室外同种农作物的品质 地形 ①地形平坦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提高劳动生产率。典型地区如美国②地形崎岖,地块狭小,只能使用小型机械。典型地区如日本 ③水热条件好的地区,如果地势起伏大,可发展立体农业,如我国南方低山丘陵地区;若地势起伏较小(坡度<25°),适宜发展梯田 ④发展渔业需考虑水域面积,发展畜牧业需考虑草场、饲料,发展林业需考虑山地、丘陵的分布 土壤 需要考虑土壤中的水分(湿度、温度)、土壤的透气性(如棉花宜种植在透气性好的沙质土壤中)、土壤肥力(有机质、矿物质含量高),如酸性土壤适宜种植茶树 水源 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作用,有时会成为限制性条件,如西北地区的绿洲农业 (2)社会经济因素(动态因素) 市场 需求量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 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最为突出,如城郊型农业 交通 运输 推动商品农业的发展,促进农业生产的区域化、专业化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使农产品的销售范围在地域上大为扩展 续 表 政策 一般对农产品种类和种植面积影响较大 通过鼓励或限制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农业种植面积和农产品种类 劳动力 劳动力数量多少、素质高低影响农产品的成本和质量 农业 技术 如通过培育良种扩大农业区域的范围,利用玻璃温室和塑料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等 2.农业区位的描述方法 (1)自然条件 ①气候 类型 生产优势 有利影响 不利影响 温带大陆性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 夏季(全年)光照、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 利于光合作用和养分积累,农产品产量高、品质优 夏季(全年)降水少,干旱。水源是农业生产的限制性条件 温带海洋性气候 终年温和湿润(冬温夏凉,降水比较均匀) 利于牧草生长,对发展畜牧业有利 雨天多,日照不足,不利于农作物生长 季风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多种气象灾害影响农业生产(寒潮、台风、干旱、暴雨洪涝等) 热带雨林气候 终年高温多雨 光热水充足,利于生产 — ②地形:(位于冲积扇、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古老的高原,)地形平坦,易于耕作。 ③土壤:肥沃(黑土、紫色土、水稻土等)。 ④水源:充足,灌溉便利(有丰富的地下水、河湖水、冰雪融水等)。 (2)社会经济条件 ①市场条件:国内外市场位置远近、城市人口数量、生活水平高低、消费习惯等。 ②交通条件:海运及内河航运条件(对外贸易)、铁路和公路运输网络(国内市场)、航空运输条件(花卉、高档果品等)。 ③农业技术:机械化水平、生物技术、耕作技术、灌溉技术、农业科技水平。 ④国家政策:政策、价格、补贴、资金、技术。 ⑤劳动力:数量、价格、素质。 (2015·高考四川卷)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猕猴桃原产于我国,新西兰引入栽培,将改良后的优良品种称“奇异果”(图1)。 奇异果生长怕旱、怕风,宜栽植于湿润、疏松、深厚的土壤。新西兰的奇异果高度集中分布在北岛普伦蒂湾沿岸地区,鲜果主要出口到欧洲、日本等地,出口量居世界第一。 我国已引种奇异果,并建立了加工企业。 图1 材料二 新西兰北岛图(图2)。 图2 (1)分析新西兰普伦蒂湾沿岸栽植奇异果的有利自然条件。 (2)与新西兰相比,评价我国生产的奇异果产品的市场优势。 [解析] (1)可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新西兰普伦蒂湾沿岸栽植奇异果的有利自然条件。气候是重点,要从热量、降水等方面分析。材料中的“奇异果生长怕旱、怕风,宜栽植于湿润、疏松、深厚的土壤”是对答案很好的提示。(2)本题回答时要抓住“评价”“市场优势”和“与新西兰相比”这些限定词语,可从我国国内市场的广阔性、距离国际市场近、劳动力丰富且廉价使奇异果价格低和奇异果上市时间与南半球的新西兰错开等方面分析。 [答案] (1)中纬偏低地区,热量条件好;沿岸有暖流流经,气候湿润;西风受地形阻挡,风较小;沿岸平原,地势低平;河流泥沙淤积,土层疏松、深厚。 (2)我国人口多,果品消费市场大;我国劳动力价格相对低,果品生产成本低;距欧洲、日本市场较近;与南半球季节相反,鲜果上市时间不同,利于销售。 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2013·高考全国卷Ⅱ,T3~T5)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质量。我国目前使用的地膜多是超薄型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易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据此,完成1~3题。 1.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地膜覆盖主要在(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下列地区相比较,地膜覆盖的保温、保湿、保土作用最显著的是( ) A.东南沿海地区 B.西南地区 C.东北地区 D.西北地区 3.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会( ) ①危害作物根系发育 ②阻碍土壤温度提升 ③阻碍土壤水肥运移 ④加快表土流失速度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第1题,由材料信息可知,地膜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故在春旱严重、低温(冻害、寒潮)、多大风(沙尘暴、沙尘)天气的春季使用最有利于提高农作物的质量和产量。第2题,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地处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丰富,地膜覆盖的保温、保湿作用不显著,可排除选项A、B;由于冬季积雪融化,东北大部分地区春季土壤的水分条件比较好,地膜覆盖的保湿作用不显著,可排除选项C;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尤其是春季时,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土壤缺水严重,同时春季仍然受亚洲高压的影响,易受低温冻害(寒潮)、大风天气(沙尘暴、沙尘天气)等影响,使得地膜覆盖的保温、保湿、保土作用显著,故选项D正确。第3题,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不利于作物根系的伸展,会危害根系的发育;地膜的透水性差,会阻碍土壤中水肥的运移。 答案:1.A 2.D 3.A 农业区位选择 (2013·高考全国卷Ⅰ,T1、T3)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切花生产国。读图,完成4~5题。 4.每年情人节(2月14日),在美国销售的鲜切玫瑰花多来自哥伦比亚。与美国相比,在此期间,哥伦比亚生产鲜切玫瑰花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A.地形较平 B.降水较丰沛 C.气温较高 D.土壤较肥沃 5.目前,墨西哥已成为哥伦比亚在美国鲜切花市场的竞争对手。与哥伦比亚相比,墨西哥开拓美国鲜切花市场的优势在于( ) A.运费低 B.热量足 C.技术高 D.品种全 解析:第4题,哥伦比亚地处赤道附近,与美国相比,在冬季(2月14日)其生产鲜切玫瑰花的突出优势为气温较高。第5题,墨西哥与美国相邻,与哥伦比亚相比,其开拓美国鲜切花市场的突出优势是距离近,运费低。 答案:4.C 5.A 农业生产条件分析 6.(2015·高考山东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有植物界“活化石” 之称的海岸红杉,生长快,寿命长,树形高大,材质优良,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树种之一。海岸红杉适合生长在温和、湿润、多雾的环境中。目前,原生海岸红杉仅分布于美国西海岸。1972年尼克松访华时赠送的海岸红杉树苗栽种在杭州。现在我国已有多个省市引种海岸红杉,有的地区已初具规模。图1为美国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及周边区域图,图2为杭州和阿克塔的气温变化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 图1 图2 (1)描述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的地形特征。 (2)分析原生海岸红杉分布区多雨、多雾的原因。 (3)对照阿克塔的气候特征,评价杭州海岸红杉生长的气候条件。 (4)指出海岸红杉引种到我国后的开发利用方向。 解析:(1)地形特征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主要的地形类型及地势特点。根据该地等高线的数值可以看出该地的主要地形,根据东西部的等高线数值可以判断地势状况。(2)形成雨、雾的条件包括:充足的水汽、使水汽凝结的气温条件等。由图可知,该地位于西风带(39°~42°,大陆的西岸),从海洋上带来大量水汽,地处迎风坡,地形的抬升作用,加上寒流(加利福尼亚寒流)的影响形成较多的雨雾。(3)评价类题目要从有利、不利两方面说明。从气候条件看,杭州与阿克塔相比,气温年较差大,这是不利条件;从降水看,杭州夏季降水量大于阿克塔,这是有利条件。(4)从题干材料“活化石”“材质优良”“最有价值”“生长快、寿命长、树形高大”等可以得出开发利用的方向,既有经济价值,也有观赏价值、研究价值和环保价值。 答案:(1)地形以山地、平原为主;地势东高西低。 (2)地处大陆西岸,距海近;位于西风带,西风从海洋带来大量水汽;地处迎风坡,多地形雨;沿岸受寒流影响,水汽易凝结成雾。 (3)有利条件:夏季降水较多。不利条件:夏季气温较高;冬季气温较低。 (4)提供工业原料;发展旅游;开展科学研究;改善环境。 考点二 农业地域的形成[学生用书P135] 1.基本概念:农业地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自然、社会、经济和科技等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2.共同特征: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 3.混合农业(以墨累一达令盆地为例) (1)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优势 区位条件 区位优势 自然条件 气候 气候暖湿,光热充足,降水相对较多 地形 地势平坦开阔(东南部的墨累—达令盆地) 土壤 土壤肥沃 水源 灌溉条件较好 社 会 经 济 条 件 人口密度 地广人稀,农场规模大 交通 交通发达、便利 市场 面向国际市场 机械化 机械化水平高 科技 科技水平高,牧草和畜种优良 政策 政府鼓励扶持 (2)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以小麦—牧羊混合生产为主,是现代混合农业的典范,其特有的生产优势如下所示: 我国农耕区的家畜、家禽饲养是一般意义上的混合农业吗? 提示:不是。我国农耕区饲养家畜、家禽只是作为副业,且绝大多数规模较小,不能算作混合农业。混合农业中种植业和畜牧业的产业比重相差不大。 农业地域的形成、类型 1.农业地域的形成与类型 2.某地农业地域类型的分析思路 分析某地农业地域类型时,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2016·南京市二模)下图示意加拿大多伦多市约翰农场土地利用情况,约翰家五口人,农事活动主要雇用季节工人完成。下表是该地气候资料。读图表,回答(1)~(3)题。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降雨 量 (mm) 45.6 45.5 56.9 64 66 68.9 76.6 84.2 74.2 63 70.3 65.5 月均 温 (℃) -6.7 -6.1 -0.8 6 12.3 17.4 20.5 19.5 15.2 8.9 3.2 -3.5 降雨 日数 (天) 14 12 13 12 11 11 10 11 10 12 13 15 (1)有关该地农业发展的气候条件,合理的描述是( ) A.全年气候温和,降水分配均匀 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C.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D.冬季寒冷,夏季凉爽,降水均匀 (2)该农场生产的特点有( ) ①商品率高 ②水利工程量大 ③机械化水平高 ④精耕细作 ⑤专业化程度高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 (3)该农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原因及好处是( ) A.适应市场需求,以提高经济效益 B.家庭农场经营,以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 C.热量条件改善,以便于提高复种指数 D.增加经营种类,以提高生态效益 [解析] (1)通过表格各月气温和降雨量数据可知,该地1月气温较低,7月气温不是很高;全年降水比较均匀。(2)根据图示农舍和耕地面积对比,可判断约翰家农场面积较大,但只有五口人,推测该农场商品率和机械化水平高;苜蓿、玉米等作物种植集中连片,农事活动主要雇用季节工人完成,说明农业生产专业化程度高。(3)根据市场需求调整各种作物的种植面积和畜牧业规模,可适应市场变化,提高经济收入。 [答案] (1)D (2)C (3)A 农业地域的形成、类型与特点 下图中甲、乙、丙为世界三种典型的农业地域类型。据此完成1~2题。 1.甲农业地域类型可能位于( ) A.印度恒河平原 B.阿根廷潘帕斯草原 C.美国中部平原 D.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 2.与乙农业地域类型相比,丙农业地域类型的显著特点是( ) A.生产规模大 B.机械化程度高 C.商品率高 D.市场适应性差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甲农业地域类型以种植业为主,且商品率低。选项中,印度恒河平原的农业地域类型为季风水田农业,符合图中甲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潘帕斯草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以畜牧业为主的大牧场放牧业;美国中部平原的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农产品商品率很高;墨累—达令盆地的农业地域类型为混合农业,种植业和畜牧业比重相当,且商品率高。第2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乙农业地域类型种植业和畜牧业比重相当,且商品率较高,应为混合农业;丙农业地域类型以畜牧业为主,且商品率高,应为乳畜业。相比之下,乳畜业的生产结构单一,产品对市场的适应性较差。 答案:1.A 2.D 扫一扫 进入91导学网(www.91daoxue.com) 农业的区位选择 [学生用书P136] 农业区位图的判读 农业区位图多以区域图为载体,考查农业生产条件,或考查某种农作物和某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如根据图例在获取市场、劳动力、交通运输等信息的基础上,分析判断社会经济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图1 某区域农业分布示意图 图Ⅰ 图Ⅱ 图2 某大型农场生产用地随海拔高度分布示意图(图Ⅰ)和该农场农业生产联系示意图(图Ⅱ) 图3 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 分析农业区位图的目的是做好农业区位选择,而农业区位选择必须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土地,从而获得最大的效益。分析农业区位图应遵循的一般原则有两个: 1.大范围地区区位选择原则 在进行大范围地区区位选择时应抓住主导区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一般来说,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和地形,社会经济因素中的市场和交通,往往成为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区位因素。 (1)考虑地形条件的影响 地形影响着农业生产的类型与分布,可结合下图理解: (2)考虑气候条件的影响 不同的气候条件适宜不同的作物生长,这种影响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柑橘——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地区;甜菜——气候温凉的中温带地区;棉花——光照充足、夏季高温的平原地区;水稻——水热条件好的平原地区;苹果——湿润、半湿润的暖温带地区。 2.小范围地区区位选择原则 (1)农业类型单位面积产值——从单位面积产值看,由高到低的顺序一般是:花卉>乳牛>塘鱼>果园>蔬菜>棉粮。 (2)地价——距城镇越近,地价越高,农业生产成本越高。故城镇周围宜布局单位面积产值高的农业类型,如花卉业、乳牛业、禽蛋业等。 (3)需水量——如需水量大的花卉种植等应靠近河流、湖泊等水资源丰富的地区。 (4)交通运输——如乳牛、花卉等的生产应布局在靠近城镇和交通便利的地方。 [2014·高考大纲全国卷,T39(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题。 材料 棉花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5~30 ℃,开花、结铃和纤维发育要求在20 ℃以上,光照充足。15世纪英国开始出现棉花种植,但其棉花种植业并未得到迅速发展。下图示意英国地理位置及伯明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降水量。 分析限制英国棉花种植的气候条件。 1.问题探究 (1)棉花生长对气候条件有何要求? 提示:热量充足;光照充足。 (2)英国属于什么气候类型?该气候有何特点? 提示: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 特点:终年温和多雨,光照、热量不足。 2.信息解读 [标准答案] 纬度位置较高,气温偏低;受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全年多雨,光照不足。 (2016·广东百校联考)下图是我国柑橘优势区域及生产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汉中地区为我国柑橘生产的最北端,与粤赣闽地区相比,该地能生产柑橘的自然条件是( ) A.光照充足,热量更丰富 B.土层深厚,红壤更肥沃 C.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足 D.北部有山地天然屏障,冷空气不易入侵 (2)提高汉中地区柑橘单产的最有效途径是( ) A.增加化肥的施用 B.提高机械化水平 C.选用优良品种 D.减少其他水果的种植面积,改种柑橘 解析:第(1)题,图中汉中地区北部为东西走向的秦岭山脉,阻挡了冬季风的入侵,使该地区冬季气温相对较高,适宜柑橘生长。相比而言,粤赣闽地区纬度更低,热量更丰富,降水更充足;红壤呈酸性,较为贫瘠。第(2)题,农业技术的提高和培育优良品种是提高柑橘生长适应能力的最有效途径,有助于提高单产;减少其他水果的种植面积,改种柑橘不符合实际,做法不可取;增加化肥的施用也可提高单产,但不是从根本上提高单产的有效做法;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可以提高劳动效率,但不能提高单产。 答案:(1)D (2)C [学生用书P137] (2016·湖北武汉一模)下图示意甲、乙两地不同阶段的农业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读图,完成1~2题。 1.导致图中农业土地利用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市场需求的变化 B.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 C.区域自然条件的改变 D.农业政策的变化 2.图示地区农业土地利用变化体现出( ) A.城郊农业的特点 B.农业工厂化的特点 C.绿色农业的特点 D.区域农业专业化的特点 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甲地和乙地的农业土地利用情况在第一阶段无明显差别,但随着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甲地和乙地的农业土地利用情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B正确。第2题,据图可知,甲地和乙地的农业土地利用情况在第一阶段无明显差别,到第三阶段,两地的差异性及专业化越来越明显,甲地主要生产水稻,乙地主要生产蔬菜,所以图示地区农业土地利用变化体现出了区域农业专业化的特点,D正确。 答案:1.B 2.D (2016·上海虹口区一模)读我国某城市郊区农作物资料表,完成3~5题。 指标 名称 花卉 蔬菜 稻米 甘蔗 平均收购价格(元/千克) 30 6 4 3 生产成本(元/千克) 15 3.5 2 1 运费(元/100千克×千米) 5 4 2 3 单位面积产量(千克·年) 500 4 000 800 1 500 3.该城市可能位于( ) A.两广丘陵 B.黄土高原 C.东北平原 D.山东丘陵 4.影响该城郊农业区位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条件 B.城市空间结构 C.消费市场 D.科技水平 5.该郊区因城市化进程需要,将对表中四种农地进行征收。征地补偿标准最高的农地是( ) A.花卉地 B.蔬菜地 C.稻米地 D.甘蔗地 解析:第3题,从表中可知该地农作物有甘蔗,说明该地位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故选A。第4题,市场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第5题,收益越高的土地,征地补偿标准越高。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可知,蔬菜地的单位面积产值最高。 答案:3.A 4.C 5.B (2016·成都三诊)下图为亚欧大陆部分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6~7题。 6.图中①地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 A.乳畜业 B.季风水田农业 C.游牧业 D.商品谷物农业 7.图中②地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地形 B.市场 C.交通 D.劳动力 解析:第6题,①地位于欧洲东部,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该地土壤肥沃,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第7题,②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农业地域类型是典型的乳畜业,其主导区位因素是市场。 答案:6.D 7.B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