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4 发布 |
- 37.5 KB |
- 2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9月月考地理试题(清北班,一)
大名一中清北班一轮一段总结测试(一) 地理试题 卷Ⅰ(选择题) 一.选择题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假设甲、乙、丙三地有三艘船同时出发驶向180°经线,而且同时到达,则速度最快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乙和丙 2. 有关甲、乙、丙附近三个阴影区域比例尺大小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处比例尺最小,丙处比例尺最大 B. 甲、乙、丙处比例尺相同 C. 甲处比例尺大于乙,乙处比例尺大于丙 D. 乙处比例尺最小 3. 若一架飞机从甲点起飞,沿最短的航线到达丁点,则飞机飞行的方向为( ) A. 一直向东 B. 一直向西 C. 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D. 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答案】1. B 2. D 3. C 【解析】 试题分析: 【1题详解】 甲、乙、丙三地与180度经线都相差了10个经度,但甲、乙、丙三地的纬度位置不同,虽然经度间隔相同但纬线长度不同,相同经度间隔的纬线长自赤道向两极递减,纬度越高纬线越短,纬度越低,距离越大,所用时间相同,纬度越低,速度越快,因而乙地船速度最快。故选B。 【2题详解】 纬度相差一度的经线长任何地方都是相等的,结合上面的分析可知,甲、乙、丙附近三个阴影区域的面积是乙大于丙,丙大于甲。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代表的实际面积越大,比例尺越小,从而可以判断三地的比例尺是甲处大于丙处,丙处大于乙处。故选D。 【3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和丁均位于北纬60°纬线上,两点间最短距离为过两点间大圆的劣弧,而过两点大圆劣弧经过所在半球的高纬度地区,若一架飞机从甲点起飞,沿最短的航线到达丁点,则飞机飞行的方向为,东北后东南,故选C。 考点:经纬线长度 比例尺 最短航线 读下图,回答各题。 4. 上面四幅图中,表示实际范围最大的是 ( ) A. a图 B. b图 C. c图 D. d图 5. 上面四幅图中等高距相同,则a、b、c、d四处坡度大小排列正确的是( ) A. a=b=c=d B. a>c>d>b C. b>d>c>a D. c>b>a>d 【答案】4. B 5. A 【解析】 试题分析: 【4题详解】 图上距离相同,根据比例尺含义,a图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米,b图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千米,c图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千米,d图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千米,所以b图表示实际范围最大。 【5题详解】 等高距是相邻的两条等高线之间实际高差,在高差相同情况下,水平距离越长,坡度越小,所以a、b、c、d四处坡度大小排列为a>c>d>b。 考点:地图的基本知识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6. 图中a、b、c、d四处村落冬季采光较好、气温较高的是( ) A. a B. b C. c D. d 7. 下列河段最利于泥沙沉积是( ) A. ①—②河段 B. ②—③河段 C. ③—④河段 D. ④—⑤河段 8. 图中陡崖( ) A. 最大相对高度可能为120m B. 底部海拔可能为11m C. 易形成落差较大的瀑布 D. 下方地势平坦,适合布局交通线 【答案】6. A 7. A 8. B 【解析】 本题组以某地等高线地形图为材料,设置三道试题,涉及坡向、坡度和陡崖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6题详解】 结合图中等高线和指向标判断出a位于山丘的阳坡(东南坡),冬季采光较好,获得太阳辐射多,气温较高,选项A符合题意。b位于西侧山坡上,光照较差,上午获得的太阳辐射少,气温较低,B不符合题意。c位于山顶,海拔较高,风力较大,气温较低,C不符合题意。d 位于北侧山脊上,属阴坡,获得太阳辐射较少,且海拔较高,气温低,D不符合题意。 【7题详解】 利于泥沙沉积的河段一般地势平坦、流速缓慢。由图可知,①一②河段位于河口地区,等高线稀疏,地势低平,河道弯曲,水流最缓慢,最利于泥沙沉积,A符合题意。②—③河段河道平直,流速相对河口河段较快,不是最利于泥沙沉积的河段,B不符合题意。③—④河段等高线密集,坡度大,水流速度大,不利于泥沙沉积,C不符合题意。河段等高线稀疏,④—⑤河段位于河流源头,水量少,泥沙含量小,也不是最利于泥沙沉积的河段,D不符合题意。 【8题详解】 图中显示,陡崖处有三条等高线重合,等高距为30米,底部海拔高度在0~30米之间,可能为11米,选项B正确;顶部海拔在90~120米之间,进而可推知陡崖的最大相对高度接近120米,但要小于120米,A错误。陡崖位于山脊附近,没有河流发育,因此不易形成瀑布,C错误。陡崖处多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下方不宜建设交通线,D错误。 读太阳辐射和地球辐射随纬度分布示意图,其中太阳辐射是其到达地面的部分,地球辐射指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进入宇宙空间的部分。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据图可知( ) A. 地球辐射的纬度变化比太阳辐射更剧烈 B. 高纬度地区接受的太阳辐射比地球辐射多 C. 太阳辐射和地球辐射总量总体达到平衡 D. 太阳辐射和地球辐射随纬度升高而递减 10. 太阳辐射和地球辐射在赤道地区相对偏低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海陆分布 B. 天气状态 C. 地形地势 D. 洋流性质 【答案】9. C 10. B 【解析】 本题组以太阳辐射和地球辐射随纬度分布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两道试题,涉及太阳和地球辐射的分布特征及成因,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程度,考查学生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9题详解】 图中显示,与地球辐射相比,太阳辐射最低值较低,最高值较高,太阳辐射的纬度变化大于地球辐射的纬度变化,因此选项A不符合题意。图中显示,高纬度地区接受的太阳辐射少于地球辐射,损失的能量多,因此选项B不符合题意。综合全球范围看,地球获得的能量与损失的能量相当,所以太阳辐射和地球辐射总量基本平衡,选项C符合题意。图中显示,太阳辐射和地球辐射赤道地区有一相对低值区,所以太阳辐射和地球辐射随纬度升高先变大后变小,选项D不符合题意。 【10题详解】 与南、北半球相比,赤道地区的海陆分布没有特别之处,不能导致两种辐射在赤道地区偏低,选项A不符合题意。赤道地区降水量大,阴雨天气多,大气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少,大气逆辐射强,地面辐射损失也较小,因此选项B符合题意。赤道地区的地形地势比两侧不是明显偏高,也不是明显偏低,对两种辐射影响不大,选项C不符合题意。洋流性质直接影响地球辐射,还可以通过影响气候和天气而间接影响太阳辐射和地球辐射,但赤道地区有暖流也有寒流,因此洋流性质不是导致太阳辐射和地球辐射在赤道地区相对偏低的主要影响因素,选项D不符合题意。 为避免日期混乱,国际上划定了日期变更线。下图是小明同学设计的日期钟,两条指针分别表示两条日界线,其短指针固定指向180°经线,长指针随时刻同步转动。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1. 图示时刻,伦敦时间为( ) A. 3时 B. 6时 C. 9时 D. 18时 12. 北京时间12时整,长指针大致指向( ) A. P点 B. Q点 C. M点 D. N点 【答案】11. B 12. D 【解析】 试题分析: 【11题详解】 由题干材料可知,该图为日期钟,日期界线是0时所在经线与180°经线;短指针固定指向180°经线,那么长指针应该指向0时所在经线;图示时刻长指针指向90°W,那么90°W此时为0时,即西6区为0时,根据区时计算公式可知,此时伦敦所在中时区时间为0+6=6时,故选项B正确。 【12题详解】 北京时间是东八区区时,当东八区为12时整,那么西四区为0时;该时区中央经线为60°W;根据图中经度变化规律可知,图中N点介于0°与90°W之间,大致接近60°W,故选项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经纬网及其地理意义、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图中甲地经常出现浓雾迷漫的现象。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3. 下列四幅图中,与山谷出现浓雾时段的环流特征相符的是( ) A. B. C. D. 14. 图中甲地山谷浓雾弥漫数日不散,主要是因为( ) A. 太阳辐射较弱 B. 气温较低 C. 暖湿水汽充足 D. 风力较弱 【答案】13. C 14. D 【解析】 13题详解】 山谷地区,白天吹谷风,谷地两侧山坡气流上升,中心气流下沉,不会形成雾;夜晚吹山风,谷地两侧山坡气流下沉,中心气流上升,气温降低使水汽冷却凝结,可能形成雾。故选C。 【14题详解】 根据等高线判断,甲山谷四周都有山地阻挡,地形比较封闭,谷地内风力较弱,浓雾不易被吹散,D对。大雾天数多是太阳辐射较弱的原因,A错。多雾区气温一般较高,B错。雾的形成与逆温、静风天气有关,与暖湿水汽关系不大,C错。故选D。 西班牙的耶罗岛(下图为“耶罗岛地理位置示意图”)地形崎岖,全年温和,多地形雨。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耶罗岛地形雨主要分布在岛屿的( ) A. 东南部 B. 东北部 C. 西北部 D. 西南部 16. 耶罗岛全年温和、气候并不炎热的重要原因是常年( ) A. 受信风影响 B. 受副高影响 C. 受洋流影响 D. 受人类影响 【答案】15. B 16. C 【解析】 本题组以西班牙耶罗岛为背景,设置两道试题,涉及盛行风向、洋流影响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相关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15题详解】 图中显示,耶罗岛位于25°~30°N之间大陆西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岛应受副热带高压带或东北信风带交替控制,主要盛行东北风,因此岛屿东北部地处迎风坡,地形雨主要分布在岛屿的东北部,选项B符合题意。该岛的东南部、西北部、西南部不是盛行风向的迎风坡,不易形成地形雨,排除A、C、D。 【16题详解】 耶罗岛地区低纬度,受东北信风影响时,东北信风的性质为干热,使得气温高,气候炎热,与该岛屿的气候特点不符,故A项错误;副热带高气压控制下,气候干燥炎热,与该岛屿气候特征不符,故B项错误;耶罗岛虽然地处低纬度,但沿岸有加那利寒流经过,常年受洋流影响,导致全年温和、气候并不炎热,故C项正确;该岛气候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不明显,故D项错误。 东亚海陆热力差指数是指东亚季风区的陆表温度与副热带西北太平洋的海表温度之差,指数大的年份夏季风偏强,反之夏季风偏弱。下图示意东亚1960-1999年夏季海陆热力差指数逐年变化。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17. 图示时段东亚地区 A. 陆表温度比海表温度高 B. 陆表与海表温度持续上升 C. 夏季海陆热力差异有明显的年际变化 D. 夏季海陆热力差异有固定的周期性变化 18. 据图推断我国东部季风区 A. 夏季风逐年增强 B. 夏季风逐年减弱 C. 1961年华北地区降水偏少 D. 1980年江淮地区降水偏多 【答案】17. C 18. D 【解析】 【17题详解】 由图示可知有些年份指数为正,有些年份指数为负,说明夏季海陆热力差异有明显的年际变化,但没有固定的周期性。选D正确。 【18题详解】 有些年份指数为正,有些年份指数为负,不能说明我国东部夏季风逐年增强或减弱,A、B错;1980 年指数为负,说明该年夏季风较弱,我国南方降水偏多,江淮地区降水偏多,D正确;1961 年指数为正,说明夏季风强,我国降水北多南少,华北地区降水偏多,C错。选D正确。 【点晴】 夏季风强,锋面雨带在南方停留时间短,我国东部季风区北涝南旱;夏季风弱,锋面雨带在南方停留时间长,我国东部季风区,南涝北旱灾。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若该气压系统形成于3月初,则我国北方地区不可能出现的气象灾害是( ) A. 暴风雪 B. 沙尘暴 C. 寒潮 D. 暴雨 20. 图示区域内风力较大的是( ) A. 东北部 B. 东部 C. 南部 D. 西北部 21. 图中如果存在着降水现象,则可能是( )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19. D 20. D 21. A 【解析】 本题组以我国北方地区局部某时气压形势分布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三道试题,涉及天气系统与天气现象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19题详解】 根据图示地区的经纬度位置判断,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正受锋面气旋影响,3月初为初春季节,受图中甲—丙间的冷锋影响,有可能出现暴风雪和寒潮天气,因此选项A、C不符合题意。初春季节空气干燥,受强冷锋影响,可能形成沙尘暴天气,因此选项B不符合题意。由于初春季节北方地区空气中含水汽量较小,不可能形成暴雨,选项D符合题意。 【20题详解】 观察图示区域内等压线的疏密可判断风力大小。图示地区东北部、东部和南部,等压线较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小,风力较小,排除A、B、C。图示地区西北部等压线稠密,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大,风力较大,选项D符合题意。 【21题详解】 图中显示,甲天气系统属北半球气旋,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形成气旋是逆时针辐合,中心气流上升,在甲—丙和甲—乙之间分别冷锋和暖锋,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锋面雨往往出现在锋线附近冷气团一侧,图中①、③位于锋线附近冷气团一侧,可能出现降水现象,选项A符合题意;图中②、④位于锋线附近暖气团一侧,出现降水现象的可能性小,排除B、C、D。 下图为不同大陆上纬度相近的三个气象站测得的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资料。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22. ①地年降水的季节分配主要受制于( ) A. 信风 B. 西风 C. 台风 D. 季风 23. ②地最可能位于( ) A. 亚洲东部 B. 北美西部 C. 非洲南部 D. 澳大利亚 24. ③地日照时数明显高于①②两地,主要原因是( ) A. 距海远 B. 雨天少 C. 气温高 D. 海拔高 【答案】22. D 23. B 24. B 【解析】 试题分析: 【22题详解】 由图可知,①地降水与高温季节是一致的即雨热同期,判断出气候类型属于是季风气候。故①地年降水的季节分配主要受制于季风,D项正确。 【23题详解】 首先根据图中气温和降水量的特点来判断所属的气候类型。最高温出现在7月份可知该地位于北半球,可排除C、D两项;降水出现在冬季,可知雨热不同期属于地中海气候。结合选项,北半球的地中海气候,B项符合。 【24题详解】 根据气温与降水量来判断,该地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降水量较少,多晴朗天气。故③地日照时数明显高于①、②两地,B项正确。 考点:气候类型的判读及其特点 北半球季风气候区某湖泊与其外流河干流存在“吞吐”关系。下图为该湖泊水位和TSS(TSS为总悬浮质,是指在水流中悬浮运动的泥沙量)通量随季节变化统计图,流入为正,流出为负。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25. 引起该湖泊TSS通量季节变化的直接原因有( ) ①流域内降水变化 ②湖水流向变化 ③下游地区植被破坏 ④当地围湖造田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6. 该湖泊TSS通量变化会引起( ) A. 湖泊调蓄功能不断改善 B. 湖畔土壤肥力下降 C. 湖泊湿地生物多样性增加 D. 湖泊航运条件变差 【答案】25. A 26. D 【解析】 试题分析: 【25题详解】 图示为季风气候区的一湖泊,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夏季为丰水期,河流的水位高于湖泊,则河流补给湖泊,河流会带来泥沙注入湖泊,湖泊TSS通量为正值;冬季为枯水期,湖泊水位高于河流,湖泊补给河水,湖泊水含的泥沙量小,湖泊TSS通量为负值。因此湖泊TSS通量季节变化的直接原因与流域内降水变化 、湖水流向有关。 【26题详解】 冬季为枯水期,湖泊水位高于河流,湖泊补给河水,湖泊水含的泥沙量小,以流出为主,湖泊TSS通量为负值。湖泊的泥沙淤积会影响通航能力,破坏生物多样性,降低调节洪水的能力。 【考点定位】水循环 【知识拓展】河流和湖泊之间存在互补关系:丰水期时,河流水位高于湖泊水位,河流水补给湖泊水;枯水期时相反,湖泊水补给河流水。这种互补关系使得湖泊下游的河段水量受到湖泊的调节作用,从而使其季节变化减小。 2015年4月开始,“海绵城市”建设在我国16个城市开始试点。“海绵城市”通过一系列的“绿色”措施滞水、蓄水、净水和排水,将有望缓解一系列城市问题。下图为“海绵城市简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27. 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的影响是 A. 增加下渗量 B. 减少蒸发量 C. 增加地表径流 D. 减少地下径流 28. 海绵城市建设将有利于缓解城市 ①淡水不足 ②雨季内涝 ③用地紧张 ④热岛效应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27. A 28. B 【解析】 【27题详解】 本题考查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海绵城市的建设,能够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增加蒸发量,因此A正确,BCD错误,故选A。 28题详解】 本题考查海绵城市建设的意义。结合上题分析,海绵城市建设能够增加下渗,储存水分,增加城市淡水资源,缓解雨季内涝及缓解城市热岛效应,但会增加城市用地,加剧用地紧张,①②④正确,故选B。 下图为某大洋局部环流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9.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该海域位于北半球 B. 盛行风③为东北信风 C. 洋流②的性质为寒流 D. 洋流①的形成受盛行西风影响 30. 若该海域位于太平洋上,关于④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④区域沿海可能形成渔场 B. ④沿海地区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 C. ④沿海地区河网密集 D. ④沿海地区能见度较高 【答案】29. C 30. A 【解析】 本题考查洋流分布规律,板块边界类型。 【29题详解】 根据中低纬度海区,北半球是顺时针,南半球是逆时针,可以判定图中是北半球的中低纬度海区,③是东北信风,①是盛行西风,中低纬海区大洋东侧是寒流,西侧是暖流,故B错误。 【30题详解】 若是北半球,则该图展示的是北太平洋,北太平洋上④海域受上升补偿流的影响,故多世界性渔场,A项正确。④沿海地区位于美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故B项错误;④沿海地区降水稀少,地表水资源缺乏,故C项错误;④沿海地区有寒流经过,容易产生海雾,能见度较低,影响海上的航行,故D项错误. 航海家迪亚士1487年从葡萄牙探险至非洲最南端,航行路线如甲图所示,途中经过①②③④四地,其中某地年降水特征如乙图所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1. 从①地至④地的航行过程中( ) A. 一直顺水 B. 一直逆水 C. 先顺水,后逆水 D. 先逆水,后顺水 32. 乙图代表的地点是( ) A. ①地 B. ②地 C. ③地 D. ④地 【答案】31. C 32. B 【解析】 试题分析: 【31题详解】 仔细读图,①地附近沿海地区有加那利寒流流经;④地附近沿海有本格拉寒流流经。从①地至④地的航行过程中,先先顺水后逆水。答案选C。 【32题详解】 乙图所示地区的降水总量丰富,有一定的季节变化。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断,①地为热带沙漠气候,终年降水少,不符合;②地为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降水丰富,由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变化,降水也有一定的季节变化,交付恶化乙图降水状况;③地为热带沙漠气候,不符合;④地为地中海气候,不符合。答案选B。 考点:洋流分布规律,气候特点判断。 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的演化能较客观地反映海平面的升降状况。沙坝是由波浪携带泥沙堆积而成的一种狭长的、与海岸线平行的堆积体,沙坝将海水分割,内侧便形成一个封闭或半封闭的潟湖,潟湖常有潮汐通道与大海相连。下图为全新世(11700年前至今)形成的美国东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模式图,图中a、b为三角洲。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3. 图中a、b三角洲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 A. 风力堆积、退潮时海浪堆积 B. 河流堆积、退潮时海浪堆积 C. 风力堆积、涨潮时海浪堆积 D. 河流堆积、涨潮时海浪堆积 34. 全新世该地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的演化过程中,海平面相对于陆地( ) A. 呈上升趋势 B. 基本稳定 C. 呈下降趋势 D. 反复升降 35. 如此后海平面显著下降,则图中( ) A. 沙坝向陆地方向推移 B. 潟湖的盐度逐渐降低 C. 沙坝向海洋方向推移 D. 潟湖受侵蚀水深增大 【答案】33. D 34. A 35. B 【解析】 【33题详解】 读图可知,a三角洲位于陆地河流出山口,河流在出山口后流速减慢,由河流堆积而成,b三角洲位于潟湖与大海相连的位置,是由涨潮时海浪携带泥沙堆积而成。结合选项答案选D项。 【34题详解】 全新世该地海岸地貌和陆架沉积序列的演化过程中,由于波浪携带泥沙堆积而成的一种狭长的与海岸线平行的堆积体,使得海洋面积的面积加上,在海平面相对于陆地呈上升趋势。故答案选A。 下图为某河谷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6. 该河谷( ) A. 最可能位于河流上游 B. 位于背斜构造的顶部 C. 乙处位于河流的凸岸 D. 右岸侵蚀,左岸形成沙洲 37. 图中( ) A. 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④①② B. ③处地层断裂下陷 C. 沉积岩层因地壳运动而弯曲 D. 甲地适合聚落的发展 【答案】36. B 37. C 【解析】 本题组以某河谷地质剖面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两道试题,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36题详解】 图中显示,河谷中有较厚的沉积物,说明流速较慢,最可能位于河流下游,排除A。图中显示,河谷沉积物以下,岩层向上拱起,属背斜构造,选项B正确。图中显示,乙岸附近的河谷较深,应为侵蚀河岸,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凸岸以沉积为主,排除C。图中没有信息表明河流流向,因此左、右岸无法区分,排除D。 【37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沉积岩层和沉积物,下面先沉积形成较早,上面后沉积形成较晚,因此图中地层形成的先后顺序是②、①、④,排除A。③处地层与旁边地层的界面是侵蚀面,不是断裂面,排除B。河谷沉积物以下的沉积岩层因地壳运动挤压而发生弯曲,选项C符合题意。图中显示,洪水期时,甲地容易被淹没,不适合聚落的发展,排除D。 用等高线反映一特定岩层顶面起伏形态的构造图称为构造等高线图。这种构造图定量地、醒目地反映了地下构造,特别是褶皱构造形态。这是油气田、煤田和一些层状矿床的勘探和开采中经常编绘的一种重要图件。下图为某背斜构造岩层顶面标高(海拔)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8. 10孔的孔深可能是( ) A. 245m B. 300m C. 345m D. 355m 39. 该背斜构造脊线大致经过的孔的位置是( ) A. 12—11—6 B. 10—9—7 C. 12—10—9 D. 11—9—7 【答案】38. B 39. D 【解析】 本题组以某背斜构造岩层顶面标高(海拔) 变化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两道试题,考查学生获取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38题详解】 读图可知,钻孔位置中下方的数字代表岩层顶面的标高(海拔),10孔下方的数字为55,说明该钻孔下岩层顶面的海拔高度为55米;图中显示,该钻孔地面海拔高度在300米~400米之间(不含300米、400米),则孔深可能在245米~345米之间(不含245米、345米),由此判断选项B符合题意,排除A、C、D。 【39题详解】 脊线高度相对其两侧地区高,图中显示,11号钻孔岩层顶面海拔(85米)最高,9号钻孔岩层顶面海拔(70米)次之,因此脊线应经过11号和9号钻孔,它们之间连线两侧地区的岩层顶面海拔呈大致对称降低,因此可以确定该背斜构造脊线大致经过的孔的位置是11号钻孔、9号钻孔以及位于它们连线上的7号钻孔,选项D符合题意。12—11—6、10—9—7、12—10—9连线上岩层顶面海拔与两侧相比不是最高的,因此不是背斜构造脊线,排除A、B、C。 大石河位于燕山褶皱带的西部,地质构造复杂,河流蜿蜒曲折,其中甲、乙、丙、丁四河段村庄都分布于河流北岸,但丁河段村庄经常遭受洪涝灾害。下图为大石河不同河段河流流向、聚落分布和地层剖面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40. 凉水泉至九道河泉河段河谷的主要成因是 A. 冰川侵蚀 B. 流水溶蚀 C. 背斜成谷 D. 向斜成谷 41. 图示河段沉积物多的主要季节和沉积地貌最显著的分别是 A. 夏季、甲 B. 夏季、乙 C. 秋季、丙 D. 秋季、丁 42. 对比甲、乙、丙三河段村庄的分布位置,丁河段村庄多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是 A. 位于河流凹岸,雨季河流易决堤 B. 位于河流凸岸,泥沙淤塞河道 C. 植被稀疏,河水含沙量大 D. 河谷地势较低,排水不畅 【答案】40. C 41. B 42. A 【解析】 【40题详解】 凉水泉至九道河泉河段河谷的地质剖面图岩层向上拱,可判断m该河谷带为背斜,背斜顶部张裂,在外力侵蚀作用下,形成河谷。 【41题详解】 该河段地处华北地区,雨季为夏季,河水侵蚀作用强,河水含沙量大,沉积物多,乙处河谷较甲、丙、丁处都宽阔,沉积作用最显著。 【42题详解】 根据图中甲、乙、丙、丁河段河流流向和聚落分布的位置,丁河段河坡偏陡,应位于河流凹岸,雨季受洪水冲刷,河堤侵蚀严重,容易导致河流决堤,给沿岸村庄造成洪水威胁。 读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完成下面小题。 43. 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关键是图中哪个箭头所起的作用( ) A. ② B. ① C. ③ D. ④ 44. 能表示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的箭头是( ) A. ⑤ B. ⑥ C. ⑦ D. ⑧ 【答案】43. B 44. B 【解析】 本题组以陆地环境主要构成要素的相互关联图为材料,设置两道试题,涉及水文特征的影响因素、外力作用与地貌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 【43题详解】 松花江和珠江水文特征不同,主要体现在径流量大小、汛期早晚、结冰期等方面。松花江流域为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小,河流径流量较低,进入雨季时间较晚,雨季结束较早,汛期较晚,汛期较短,冬季气温低于0℃时间长,结冰期长;珠江流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进入雨季时间较早,汛期较早,汛期较长,冬季气温高于0℃,河流无结冰期;因此主要是气候不同导致两河流水文特征不同,选项B符合题意。图中②和④与水文特征无关,排除A、D。图中③表示水文特征影响土壤,与题意不符,排除C。 【44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貌特征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是水文对地貌的影响结果,选项B符合题意。图中⑤表示气候对地貌的影响,⑦表示地貌对水文的影响,⑧表示土壤对地貌的影响,与黄土高原地貌特征形成原因不符,排除A、C、D。 位于南极洲麦克默多湾以西的麦克默多干燥谷,大约有200多万年没有降水,是地球上条件最严酷的荒漠,是南极大陆唯一没有冰雪覆盖的地方。谷地迄今尚未发现地热活动。干燥谷中有冰层达数米厚的盐湖。干燥谷的边缘有时还能看到一条从冰川中流出的富含铁的河流,被称为“血瀑布”。如下图为南极洲麦克默多干燥谷景观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5. 麦克默多干燥谷全年平均气温为-30℃,而冰层下的湖水水温远高于0℃,比较温暖,其主要原因是( ) A. 湖底地壳活跃,释放大量热能 B. 夏季冰川融水注入,增加了湖水的温度 C. 阳光透过冰层,冰层阻止其热量散失 D. 纬度高终年寒冷,湖水温度变化小 46. 有关麦克默多干燥谷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推论正确是( ) A. 该地深受极地东北风的影响,风力强劲,干燥 B. 该地多为V型谷、角峰、刃脊、冰斗等冰蚀地貌 C. 每年7月在干燥谷附近可以看到“血瀑布”现象 D. 在干燥谷谷底可能有风成沙丘的分布 【答案】45. C 46. D 【解析】 本题组以南极洲麦克默多的地理特征为材料,设置两道试题,涉及当地自然地理特征及产生原因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题中信息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45题详解】 材料信息显示,谷地迄今尚未发现地热活动,排除A;当地气候寒冷,夏季冰川融水的温度应该较低,很难增加湖水温度,排除B;南极洲夏季时,昼比较长,阳光透过冰层,让下面的水升温,加上冰层的阻挡作用,形成一个温室效应,水温较高,C符合题意。纬度高终年寒冷,湖水温度变化小,不能说明水温高的原因,排除D。 【46题详解】 南极洲极地东风为东南风,A错;该地区为干燥的地区,没有冰雪覆盖,冰川侵蚀作用不明显,如果曾经有冰川侵蚀,形成的谷地应呈U型,B错;7月份南极洲冬季,气温很低,冰川不易融化,不易看到血瀑布现象,C错;由于南极洲风力大,麦克默是地球上条件最严酷的荒漠,故可能有风成沙丘分布,D对。 “沙漠玫瑰”因原产地接近沙漠且红如玫瑰而得名,喜高温干燥,耐酷暑,不耐寒。在索科特拉岛(1800万年以前,从非洲大陆分离)的悬崖上,直接嵌进石头里,完全不需要土壤,树皮像橡胶一样闪闪发亮,枝干顶端长出漂亮的粉红色花朵。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47. 索科特拉岛植被为 A. 热带雨林 B. 热带草原 C. 热带荒漠 D.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48. “沙漠玫瑰”粗大的树干可有利于 A. 散热 B. 防风 C. 耐寒 D. 防沙 【答案】47. C 48. B 【解析】 【47题详解】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该地典型植物——“沙漠玫瑰”,喜高温干燥,且从图片中发现叶子很少,说明当地炎热干燥,故为热带沙漠气候,因此对应植被为热带荒漠。故选C。 【48题详解】 “沙漠玫瑰”粗大的树干主要集中在底部,联系北印度洋季风环流知识可知,该地风力作用强,故主要作用是防风。故选B。 下面的图a是非洲某区域示意图,图b是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49. 图b中序号①②对应的自然带分别是( ) A. 热带草原带、积雪冰川带 B. 热带荒漠带、高寒灌木林带 C. 热带雨林带、高寒荒漠带 D. 热带季雨林带、苔原带 50. 形成图b中同一自然带上限南北两坡高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 热量 B. 水分 C. 光照 D. 地形 【答案】49. A 50. B 【解析】 【49题详解】 ①位于山麓地带,此处的自然带和该地水平自然带类型相同,为热带草原带;②处位于山顶,海拔高,气温低,形成积、冰川带。 【50题详解】 从右图可以看出,该山地同一自然带在南坡分布的海拔高于北坡。该山地位于南半球低纬度地区,山地南坡位于东南信风带的迎风坡,降水多于北坡,因此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较高。 卷Ⅱ(非选择题) 51.(2016·江阴质检)读“2013年某日北京时间8:00亚洲部分地区地面气压场实况图”,此时图示地区出现北部为亚洲高压,南部为三个台风共存的局面。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季节最可能是________,试说明理由。 (2)指出A天气系统在沿海地区登陆前后可直接导致哪些自然灾害? (3)阐释在B天气系统的影响下,未来几天内宁夏平原地区将会经历怎样的天气变化过程。 【答案】 (1)秋季(4分)理由:台风多出现在夏、秋季节(3分);此时亚洲冷高压已经出现,且不会出现在夏季。(3分) (2)狂风、暴雨、风暴潮。(6分) (3)B天气系统(冷锋)过境前:宁夏平原地区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好;(4分)B天气系统(冷锋)过境时:宁夏平原地区气温下降,气压升高,伴随大风、雨雪天气;(6分)B天气系统(冷锋)过境后:宁夏平原地区气温较低,气压较高,天气转晴。(4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台风的活动规律和气压分布形式判断。台风多出现在夏、秋季节,此时亚洲冷高压已经出现,说明北半球大陆上气温在开始降低,不是全年最热的季节,所以应是秋季。 (2)A天气系统属于台风,台风一般给沿海地区带来狂风、暴雨、风暴潮。 (3)B天气系统属于冷锋,现在该冷锋还没有到达宁夏平原地区,未来几天内该冷锋必然经过,其天气变化要分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三个时间段分析,天气特征从气温、气压、天气状况等方面描述。冷前、锋后天气比较单一,锋面过境时天气剧变。 考点:本题考查常见天气系统。 5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1月,某科考队从下图中甲城市出发沿图中考察路线经高差较大的山地和较为平坦的高原到达乙地,历时17天。调查发现沿途气候区域差异显著,河流的浑浊度(河水浑浊度是指河水中悬浮物对光线透过时所发生的阻碍程度)差异较大,沿途看到的生物物种数量较少,但在乙地附近发现大量的生物物种。 (1)简析图示地区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 (2)说出科考期间图中甲地河流浑浊度特点并分析原因。 (3)分析乙地附近生物物种数量较多的主要原因。 【答案】(1)图中山脉大致呈西南—东北走向,阻挡来自海洋的西风向东深入,导致北部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属地中海气候;中部和南部为较平坦的高原,因处于西风带山地背风坡且受信风带或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属热带沙漠气候;山地地区高差较大,气候垂直差异显著 (2)浑浊度较高。原因:图中甲地所示河流均位于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1月份降水较多,河流流量大,径流侵蚀作用强;河流上、中游地区植被滥砍滥伐,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较大;河流中、下游沿河两岸人口密度大、工厂企业多,污水排放量大,河水污染严重,河水浑浊 (3)乙地区有河流、湖泊,水源较为丰富(饮水水源充足);靠近河、湖地带,植被生长良好(食物来源丰富);距离人口稠密区较远,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少(生态环境优越) 【解析】 试题分析:(1)由图示可知,该地西北部山脉呈西南—东北走向,从经纬度判断该地位于非洲的西北部,北邻地中海,冬季盛行西风影响该区域,由于山脉的阻挡,西风带来的海洋气流不能向东深入,在北部,地形抬升降水较多;形成地中海气候;中部和南部为较平坦的高原,因处于西风带山地背风坡且受信风带或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数热带沙漠气候;山地地区垂直落差较大,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明显。 (2)有材料可知“水浑浊度是指河水中悬浮物对光线透过时所发生的阻碍程度”水体中的悬浮物越多,浑浊度越高,根据经纬度判断,该地位于地中海沿岸,为地中海气候,1月,受盛行西风的影响降水较多,河流的流量较大,冲刷力度大,携带能力强,再加上河流上、中游地区植被滥砍滥伐,水土流失严重,河流含沙量较大;河流中、下游沿河两岸人口密度大、工厂企业多,污水排放量大,河水污染严重,河水浑浊,由于上述原因导致河流的浑浊度较高。 (3)生物的物种较多,说明该地的生态环境较好,能够为生物提供生长(生存)条件,有图示可知该地河流、湖泊,水源较为丰富,水分条件好,植被生长良好,能够提供多种食物,再加上该地人类活动较少,干扰少。 考点: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水文特征、生物多样性的成因。 【名师点睛】本题以某科考队考察路线示意图为载体,考查该区域的气候、地形、水文等自然地理要素,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述地理事物的能力。 (总结)地形对气候影响: 1)地势高低 根据对流层气温的变化规律,在同一纬度地带,地势越高,气温越低,降水在一定高度的范围内,是随高度的升高而增加,在达到最大降水高度后,随高度的升高降水减少。 2)地形起伏 高耸的山脉往往成为低层空气流动运行的障碍,它可以阻滞北方的冷空气和南来的暖空气又可使气流的水份大大损耗,在山脉两侧高大的山脉往往成为气候的分界线。 例如中国的秦岭。 3)地形分布 地形分布会改变某地的气温分布,也会使某种气候只局限分布于某一狭窄的区域。 例如北美洲西海岸温带海洋性气候只分布在沿岸狭长的地带,而西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能够分布到大陆内部,分布的面积广阔,就是与“西欧平原面积广,山脉呈东西走向、相间分布,从而有利于来自海洋的暖湿西风深入大陆内部”有关。 4)地形类型 在同一纬度的地区,由于地形类型的不同,使得影响气候的因子也不同,从而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例如那曲冬季是由于青藏高原地势高的影响而温度特别低,而同纬度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南京市则温度较高,说明地形类型的差异对气候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5)山坡方向 山脉的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气温与降水有明显的差异,山地的迎风坡(指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在山脉的迎风坡,暖湿气流被迫抬升,容易成云致而。背风山坡因空气下沉,气温升高,降水就少)比背风坡多雨,向阳坡比背阳坡气温高。由于山坡方向对气候各要素发生显著影响,而且对气候也就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我国的长白山就呈现出这种明显的现象。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