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地理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二上学期期末检测地理试题 解析版

东城区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 高二地理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5分)‎ 本部分共45小题,每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要求的。请将所选答案前的字母,按规定要求填涂在答题卡第1~45题的相应位置上。(每小题1分,选对一项得1分,多选则该小题不得分。)‎ 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下图为“地球仪示意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 图中地球仪 A. 所见范围为东半球 B. 与地球的形状完全相同 C. 经纬线都是圆圈状 D. 地轴与纬线所在平面垂直 ‎2. 北京市某同学运用地球仪演示地球公转的过程中,需要做到 ‎①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②地轴倾斜的角度保持23°26′不变 ‎③沿椭圆轨迹顺时针水平移动地球仪 ‎④使“地球”公转的同时还在自转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 甲、乙、丙三地 A. 全部位于热带 B. 丙地自转线速度比甲地略小 C. 甲地日出时刻最早 D. 乙、丙两地日出时刻总相同 ‎4. 甲、乙、丙三地可能相同的地理现象是 ‎①昼长时间 ‎②正午太阳高度 ‎③自转角速度 ‎④气候类型 ‎⑤地转偏向力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④⑤⑥ D. ②④⑥‎ ‎【答案】1. D 2. B 3. C 4. A ‎【解析】‎ ‎【1题详解】‎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东半球的范围为20°W向东到160°E,读图可知,图中地球仪所见范围既包括东半球又包括西半球;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仪是一个正球体,并非完全相同;经线是半圆,纬线是圆圈;地轴与纬线所在平面垂直,D项正确。‎ ‎【2题详解】‎ 用地球仪演示地球公转的过程中,需要做到地轴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地轴倾斜的角度保持66°34′不变,沿椭圆轨迹逆时针水平移动地球仪,使“地球”公转的同时还在自转,①④对,B项正确。‎ ‎【3题详解】‎ 甲、乙位于30°N,为北温带,丙位于南回归线上;丙地纬度数小于甲地,自转线速度大于甲地;三地均位于中低纬度,昼长相差不大,甲地最靠东,故日出时刻最早;乙、丙两地位于同一经线上,但只有在二分日时,日出时刻才相同,C项正确。‎ ‎【4题详解】‎ 甲、乙位于30°N,丙地位于23°26′S,二分日时,全球昼夜等分,三地昼长相等;当太阳直射点位于30°N和23°26′S纬线的中间纬线上,即3°17′N时,三地的正午太阳高度相等;三地角速度相等;由三地的经纬度以及海陆位置可知,甲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乙地为地中海气候,丙地为热带草原气候;甲、乙位于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右偏,丙地位于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左偏,故①②③对,A项正确。‎ ‎2017年11月至2018年4月,中国进行了第34次南极考察。‎2018年2月7日,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5. 待建站位于昆仑站的 A. 东北 B. 东南 C. 西南 D. 西北 ‎6. 待建站到南极点的距离约为 A. ‎800km B. ‎1000km C. ‎1700km D. ‎‎2000km ‎7. 五星红旗在我国待建站的上空迎风飘扬。依据所学知识推测五星红旗常年飘扬的主要方向是 A. 东南方向 B. 东北方向 C. 西北方向 D. 西南方向 ‎8. ‎2月7日,当待建站正午时,北京时间约为 A. ‎2月8日7时 B. ‎2月7日9时 C. ‎2月7日15时 D. ‎2月7日17时 ‎9. 我国进行第34次南极考察期间 A. 地球公转速度先变慢后变快 B. 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小后变大 C. 太阳直射点向南回归线移动 D. 南极大陆为极昼且其范围先变大后变小 ‎【答案】5. A 6. C 7. C 8. B 9. B ‎【解析】‎ ‎【5题详解】‎ 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自转,顺着地球自转方向,东经度越来越大,西经度越来越小,由此可判断待建站位于昆仑站的侧侧;又该图为南极俯视图,中心为南极点,则可判断待建站位于昆仑站的北侧,故可推知待建站位于昆仑站的东北方向,A项正确。‎ ‎【6题详解】‎ 读图可知,待建站大约位于75°S,距离南极点相差15个经度,经线上每相差1‎ ‎°,实际距离相差‎111km,则待建站到南极点的距离约为‎1665km,C项最为接近,C项正确。‎ ‎【7题详解】‎ 由待建站的经纬度可知,其位于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风向为东南,则五星红旗的飘向为西北,C项正确。‎ ‎【8题详解】‎ 由(1)分析可知,待建站的经度约为165°E,为东十一区;北京时间为东八区区时,相差3小时,则‎2月7日,当待建站正午时,北京时间约为‎2月7日9时,B项正确。‎ ‎【9题详解】‎ 我国进行第34次南极考察是在2017年11月至2018年4月,地球公转经过近日点(1月初),11月—1月初,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1月初近日点达到最大,1月初—4月,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慢;11月—‎12月23日,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12月23日(冬至日)达到最小,‎12月23日—4月,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11月—‎12月23日,太阳直射点向南回归线移动,‎12月23日—4月,太阳直射点向北回归线移动; 2017年11月至2018年4月,南极圈内极昼范围先变大后变小,南极大陆并不完全在南极圈以内,部分地区不会出现极昼现象,B项正确。‎ ‎2018年6月21日‎(夏至),中国国务院发布批复,同意自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0. 从国务院发布批复到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 A. 巴西利亚(15.8°S,47.9°W)的日落时间越来越早 B. 莫斯科(55.8°N,37.6°E)正午物体影子越来越短 C. 瑞典北部适宜观赏美丽的极光 D. 新加坡(1.4°N,104.0°E)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比悉尼(33.9°S,151.2°E)小 ‎11. 下列诗句反映“中国农民丰收节”当天自然现象的是 A. 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B.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C. 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 D. 夏至一阴生,稍稍夕漏迟 ‎【答案】10. D 11. C ‎【解析】‎ ‎【10题详解】‎ 从国务院发布批复到第一个“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时间段,即为夏至到秋分,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南半球昼越来越长,夜越来越短,北半球正好相反。巴西利亚位于南半球,昼变长夜变短,日落时间变晚;莫斯科位于北半球中纬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移,正午太阳高度角不断变小,正午物体影子越来越长;适宜观赏美丽极光的时间为冬半年北极地区出现极夜现象,此时段内,瑞典北部仍然是昼长夜短,未出现极夜现象;纬度越低,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越小,新加坡比悉尼纬度低,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小,D项正确。‎ ‎【11题详解】‎ ‎“中国农民丰收节”当天,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候鸟南飞,北半球进入秋季;仲春是春季;昼晷已云极指的是夏至日,北半球白昼达到最大;夏至一阴生指夏至,C项正确。‎ ‎7月,小明同学从东城区出发到怀柔——延庆——门头沟旅游,收集到的相关高速公路信息如图3所示。‎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2. 7月,北京地区可见 A. 日出正东方 B. 11:00太阳在东北方向 C. 日落正西方 D. 14:00太阳在西南方向 ‎13. 小明若从东城出发乘长途客车经怀柔至延庆,为免受阳光长时间照射且能欣赏窗外风景,以下出发时间和座位较好的是 A. 9:00出发,左侧靠窗 B. 10:00出发,右侧靠窗 C. 15:00出发,右侧靠窗 D. 17:00出发,左侧靠窗 ‎【答案】12. D 13. C ‎【解析】‎ ‎【12题详解】‎ ‎7月,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日出东北,日落西北,11:00太阳在东南方向,14:00太阳在西南方向,D项正确。‎ ‎【13题详解】‎ 根据题干可知为7月份,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此时除极夜区外各地均东北日出西北日落。上午时段,太阳从东侧照射,且客车向东北后向西北行驶,题干要求为免受阳光长时间照射且能欣赏窗外风景,因为长途客车中途方向发生改变,应综合考虑出发时间、行车时间和太阳方位;从东城到怀柔约1个小时,从怀柔到延庆约1个小时。9时出发,从东城到怀柔坐左侧可以避免太阳久晒,但是从怀柔到延庆,太阳位于东南方向,需要晒1个小时,A项排除;10:00靠右侧车窗出发,直接面临太阳暴晒,排除;下午时段,太阳从西南、西北方向照射,应当坐在右侧,D项错误;计算可知,从东城经怀柔—延庆到达门头沟,大约需要3个小时,15:00时出发,到达时太阳西斜,阳光不是很强烈,适合看风景拍照,C项正确。‎ ‎2018年9月16日‎,台风“山竹”在广东台山海宴镇登陆。‎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4. ‎9月15日10时至‎9月18日10时,台风“山竹”‎ A. 中心气压不断降低 B. 从低纬度地区移动到中纬度地区 C. 风力先加大后减小 D. 从强台风级最终转变为热带风暴级 ‎15. 台风“山竹”带来的天气现象是 A. 风和日丽 B. 狂风暴雨 C. 炎热干燥 D. 阴雨绵绵 ‎16. 台风“山竹”‎ A. 影响的省区中对广东省危害较大 B. 降低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地下水位 C. 使经过地区无线电短波通信中断 D. 能够缓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 ‎17. 云南省应对台风“山竹”的合理措施有 ‎①做好山洪、泥石流的预警巡查 ‎②切实做好风暴潮和暴雨洪涝的防范工作 ‎③要预防地震、滑坡等次生灾害 ‎④密切监测台风走向以及天气、水情变化 A. ①② B. ①④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14. C 15. B 16. A 17. B ‎【解析】‎ ‎【14题详解】‎ 由图示台风强度等级可知,中心气压先降低后升高;一直在低纬度活动;风力先加大后减小;从强台风级最终转变为热带低压,C项正确。‎ ‎【15题详解】‎ 台风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带来的天气现象是狂风暴雨,B项正确。‎ ‎【16题详解】‎ 台风“山竹”临近广东时为超强台风级,广东沿海面积广,受台风危害最严重;台风带来大量降水,提升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地下水位;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会破坏通讯设施,使经过地区的有线通信中断,不会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台风“山竹”位于珠江流域,不能缓解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A项正确。‎ ‎【17题详解】‎ 台风“山竹”会带来狂风暴雨,但风暴潮主要发生在沿海地区,强降雨会引发山洪、滑坡、泥石流等次生自然灾害,但不会引发地震,①④对,B项正确。‎ ‎《水浒传》“呼延灼月夜赚关胜 宋公明雪天擒索超”一回中写到“是日,日无晶光,朔风乱吼……其时正是仲冬天气,连日大风,天地变色,马蹄冻合……次日彤云压阵,天惨地裂……当晚云势越重,风色越紧。吴用出账看时,却早成团打滚,降下一天大雪”。‎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8. 《水浒传》文中描述的天气现象反映的天气系统是下图中的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9. 《水浒传》文中描述的天气现象反映的是该天气系统 A. 仅为过境时的天气 B. 过境前和过境时的天气 C. 仅为过境后的天气 D. 过境时和过境后的天气 ‎20. 《水浒传》文中描述的天气现象反映的天气系统过境可能会 ‎①影响交通出行 ‎②冻死害虫 ‎③缓解旱情 ‎④导致气压降低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18. B 19. B 20. A ‎【解析】‎ ‎【18题详解】‎ 读材料可知,其时正是仲冬天气,说明是冬季;降下一天大雪,说明雪大。冬季我国主要是冷锋活动,暖锋活动不会是暴雪天气,图①为暖锋,图②为冷锋;图③是低压中心,气旋活动,冬季我国季风气候区基本没有气旋活动;图④是反气旋高压中心,不会有降雪天气,B项正确。‎ ‎【19题详解】‎ 由(1)分析可知,材料反应的天气系统是冷锋。由材料可知,此时正值冬季,冷锋过境前,连日大风,西北风强劲;冷锋过境时,云势越重,风色越紧,降下一天大雪,出现大风、阴天、降温、降雪,反映的是冷锋过境前和过境时的天气现象,B项正确。‎ ‎【20题详解】‎ 冷锋过境时,会带来大风、阴天、降水、降温天气;过境后,受单一冷气团控制,气温降低、气压升高,故可推断①②③对,④错,A项正确。‎ 下图为新西兰降水分布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21. 新西兰南岛的降水 A. 集中在7、8月 B. 冬季多,夏季少 C. 从南向北递减 D. 从东向西递增 ‎22. 影响新西兰南岛降水特点的气压带或风带是 A. 东南信风带 B. 中纬西风带 C. 副热带高气压带 D. 副极地低气压带 ‎23. 据图推测,新西兰南岛‎2000mm等降水量线以西地区的河流 A. 流程大多比较短 B. 流量季节变化较大 C. 结冰期大多较长 D. 降水补给占比较小 ‎【答案】21. D 22. B 23. A ‎【解析】‎ ‎【21题详解】‎ 由图中图例可以直接读出,新西兰南岛的降水从东向西递增;由经纬度可知,新西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故D项正确。‎ ‎【22题详解】‎ 新西兰约位于35°S—45°S,该纬度范围为中纬西风带,B项正确。‎ ‎【23题详解】‎ 据图推测,新西兰南岛东西距离较短,南岛‎2000mm等降水量线以西降水量丰富,流程较短;新西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降水均匀,流量季节变化小,最冷月气温小于‎0 ℃‎,无结冰期,河流以将水补给为主,A项正确。‎ 欧洲鳗孵化于马尾藻海,幼体随着洋流到达欧洲西部沿海,然后进入河流生活,成年后回到马尾藻海,产卵后死亡。下图为欧洲鳗孵化海域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4. 表示马尾藻海所属北大西洋海域中低纬度海区洋流分布规律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5. 欧洲鳗从马尾藻海西南部迁往欧洲,首先借助的洋流是 A. 寒流,从西南向东北流动 B. 寒流,降温减湿 C. 暖流,东南信风影响形成 D. 暖流,增温增湿 ‎26. 表示图中世界著名渔场位置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24. C 25. D 26. C ‎【解析】‎ ‎【24题详解】‎ 马尾藻海所属北大西洋海域中低纬度海区洋流属于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为顺时针方向,由墨西哥湾暖流、北大西洋暖流、加那利寒流、北赤道暖流构成,故结合图示可知C项正确。‎ ‎【25题详解】‎ 由(1)分析可知,欧洲鳗从马尾藻海西南部迁往欧洲,首先借助的洋流是墨西哥湾暖流,对沿岸增温增湿,由西南流向东北,D项正确。‎ ‎【26题详解】‎ 图示区域著名的渔场有北海渔场和纽芬兰渔场,①②③④四地中,③为纽芬兰渔场,C项正确。‎ 马山石林位于山东省青岛市,由无数呈四棱或五棱的单个柱体紧密排列组成。构成石林的岩石为玄武岩,岩体具有气孔构造,是世界柱状节理石群奇观之一。左图为马山石林景观。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7. 左图中影响马山石林形成的主要环节是 A. ①——冷却凝固 B. ②——外力作用 C. ③——岩浆活动 D. ④——变质作用 ‎28. 构成马山石林的岩石所属的类型为右图中的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27. C 28. A ‎【解析】‎ ‎【27题详解】‎ 马山石林的构成为玄武岩,玄武岩为火山喷发冷却形成,属于岩浆活动,C项正确。‎ ‎【28题详解】‎ 由丙为丁重熔再生后的产物可知,丙为岩浆,玄武岩为岩浆岩,只能是岩浆形成,右图中只有甲是由岩浆生成,故A项正确。‎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8年9月28日18时02分在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发生7.4级地震。‎10月3日,苏拉威西岛上的索普坦火山爆发,火山灰直冲‎4千米高空。下图为震中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9. 苏拉威西岛 A. 位于印度洋东部 B. 属于印度洋板块 C. 大部分地区属东九区 D. 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 ‎30. 苏拉威西岛多火山地震的主要原因是地处 A. 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附近 B. 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与非洋板块的生长边界附近 C. 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碰撞地带 D. 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张裂地带 ‎31. 苏拉威西岛火山活动对人类活动的有利影响主要是 A. 火山灰带来了肥沃土壤,利于农业发展 B. 火山喷发适于近观,促进旅游业发展 C. 火山灰反射太阳辐射,削弱大气逆辐射 D. 火山活动填海造陆,塑造了广阔平原 ‎【答案】29. D 30. A 31. A ‎【解析】‎ ‎【29题详解】‎ 苏拉威西岛位于太平洋西部,属于亚欧板块;由经度可知,大部分地区位于东八区;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D项正确。‎ ‎【30题详解】‎ 由苏拉威西岛的地理位置可知,其位于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消亡边界附近,板块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A项正确。‎ ‎【31题详解】‎ 火山活动喷发大量的火山灰,火山灰内含有丰富的磷、钾等成分,带来了肥沃土壤,利于农业发展;火山活动会喷发出大量的气体以及岩浆,岩浆沿地表流动,波及范围较大,不适宜近观;火山喷发过后的地表形态可开发为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业;火山灰反射太阳辐射的同时,也增强了大气逆辐射;海洋中的火山活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填海造陆,但是不一定形成平原,A项正确。‎ 某校学生利用河道模型、饮料瓶、沙子和水进行“流水作用与河流地貌”的实验。先将颗粒大小不均的沙子均匀铺在河道的上部,然后将饮料瓶口对准河道正中,匀速将饮料瓶中的水倒入河槽。下图为某同学绘制的“流水作用与河流地貌”实验装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2. 实验过程中 A. 颗粒最大的沙子最先被搬运,最后堆积 B. 颗粒最小的沙子最先被搬运,最先堆积 C. 水流越多越快,沙子被搬运的越多 D. 水流越少越慢,沙子被搬运的越远 ‎33. 实验结果显示甲、乙、丙、丁四地中 A. 甲处冲走的沙子最多 B. 丙处小颗粒沙子堆积最多 C. 乙处留下的沙子最多 D. 丁处堆积的沙子比丙地多 ‎34. 该模型模拟的河段主要为 A. 河流的上游,常见V型峡谷地貌 B. 乙处适宜发展聚落 C. 河流中下游,搬运堆积作用为主 D. 丁处适合修建河港 ‎【答案】32. C 33. D 34. C ‎【解析】‎ ‎【32题详解】‎ 河流的水量越大,搬运能力越强;河流的沉积作用具有分选性,大颗粒先沉积小颗粒后沉积。实验过程中颗粒最小的沙子最先被搬运,颗粒最大的沙子最后堆积;水流越多越快,沙子被搬运的越多,被搬运的越远,C项正确。‎ ‎【33题详解】‎ 河流在凹岸流速快,侵蚀;凸岸流速慢,堆积。乙、丙为凹岸,水流快,侵蚀,搬运沙粒;甲、丁为凸岸,流速慢,沉积沙粒,D项正确。‎ ‎【34题详解】‎ 图示实验模拟的是河曲,位于河流的中下游地区,以堆积作用为主;乙、丙为凹岸,以侵蚀为主,适宜建河港;甲、丁为凸岸,流速慢,沉积沙粒,适宜建聚落,C项正确。‎ 下图为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示意图。该河段两岸依次分布着海拔不同的四个平坦面T0、T1、T2、T3,平坦面上均堆积着河流沉积砾石。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5. 形成时间最早的平坦面是 A. T0 B. T1‎ C. T2 D. T3‎ ‎36. 从第一个平坦面开始形成至第四个平坦面发育,推测该河段所在区域地壳主要经历了 A. 四个稳定期和三个抬升期 B. 三个稳定期和四个抬升期 C. 三个沉降期和四个稳定期 D. 四个沉降期和三个稳定期 ‎37. 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的时期为 A. T3形成时期 B. T2形成时期 C. T1形成时期 D. T0形成时期 ‎38. 若该河段位于我国东南部,目前当洪水期时 A. T0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 B. T3以流水堆积作用为主 C. 以湖泊水补给河水为主 D. 河水有可能补给地下水 ‎【答案】35. D 36. A 37. A 38. D ‎【解析】‎ ‎【35题详解】‎ 一般来说,颗粒大的砾石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T3阶地砾径最大,说明T3最先沉积,形成最早,D项正确。‎ ‎【36题详解】‎ 平坦面是河流的沉积作用形成,在每一个沉积面的形成过程中,地壳稳定,便于沉积,即该河段所在区域地壳经历了四个稳定期;根据题干“洪水期河水仅能淹没T‎0”‎可知,河流两岸地壳抬升,致使河流T3、T2、T1三个平坦面逐步抬升,洪水期难以淹没,则可推断经历了三个抬升期,A项正确。‎ ‎【37题详解】‎ 一般来说,颗粒大的砾石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沉积的颗粒越大,说明河流流速越快。砾石的平均砾径T3>T0>T2>T1,T3阶地砾径最大,说明T3形成时期该断面河流流速最大,A项正确。‎ ‎【38题详解】‎ 若该河段位于我国东南部,目前当洪水期时,河水仅能淹没T0,且此时为河流汛期,河流水补给湖泊水和地下水;河流汛期侵蚀搬运作用强烈,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右岸侵蚀,左岸堆积,该河段T0位于河流的左岸,洪水期仅能淹没T0,D项正确。‎ 南美洲的“瓶子树”,因其独特的体型而闻名。多雨时期,它利用发达的根系,最大限度地吸收并贮存水分;干旱季节,则通过落叶或开花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和损失。左图为“瓶子树”景观图,右图为南美洲地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39. “瓶子树”主要分布在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40. “瓶子树”储水的时期为 A. 4月-9月 B. 6月-9月 C. 7月-8月 D. 10月-次年3月 ‎41. 影响“瓶子树”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 地形 B. 气候 C. 洋流 D. 海陆位置 ‎42. “瓶子树”奇特的模样与功能是气候、植物等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A. 适应性 B. 开放性 C. 差异性 D. 整体性 ‎43. 甲-乙-丙-丁地自然景观的变化主要反映了 A. 纬度地带性(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 经度地带性(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 垂直地带性(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D. 非地带性现象 ‎【答案】39. B 40. D 41. B 42. D 43. A ‎【解析】‎ ‎【39题详解】‎ 由瓶子树的生长习性:多雨时期,它利用发达的根系,最大限度地吸收并贮存水分;干旱季节,则通过落叶或开花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和损失可知,瓶子树生长的气候环境有明显的干湿季节变化,为热带草原气候,其分布规律是在南北纬10°至南北回归线之间。读右图南美洲地图可知,乙地为热带草原气候,B项正确。‎ ‎【40题详解】‎ 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是: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形成湿季;受信风控制时,形成干季。北半球冬半年,气压带风带南移,此时为南美洲热带草原气候的湿季,为10月-次年3月,为瓶子树的储水期,D项正确。‎ ‎【41题详解】‎ 有前面几题分析可知,瓶子树是在热带草原气候影响下形成的,故B项正确。‎ ‎【42题详解】‎ ‎“瓶子树”奇特的模样与功能是气候、植物等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这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D项正确。‎ ‎【43题详解】‎ 甲-乙-丙-丁地四地由低纬到高玮自然景观的变化主要反映了纬度地带性(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分异规律,A项正确。‎ 下图为天山自然带垂直带谱示意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44. 天山 A. 北坡各自然带均高于南坡 B. 北坡降水较多,有云杉林 C. 南坡降水较多,有山地草甸草原 D. 南坡热量条件好,自然带数量多 ‎45. 影响天山南、北坡雪线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坡向 B. 海陆位置 C. 纬度 D. 相对高度 ‎【答案】44. B 45. A ‎【解析】‎ ‎【44题详解】‎ 读图可知,天山北坡各自然带均低于南坡;北坡为西风的迎风坡,西风从大西洋带来水汽,在天山北坡迎风坡降水较多,有云杉林;南坡位于背风坡,降水少,为山地草甸草原;南坡热量条件好,但降水少,自然带数量少,B项正确。‎ ‎【45题详解】‎ 天山南坡为阳坡,北坡为阴坡,南坡热量条件比北坡好,雪线高;海陆位置、纬度、相对高度相差不大,A项正确。‎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5分)‎ ‎46.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8年11月5日至‎11月10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北京市某中学高二年级学生在博览会举行期间继续观测了教室内正午光影长度的变化情况。左图为学生观测光影照片, 右图为二分二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示意图,其中甲处为首届进口博览会开幕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 非洲国家积极参加2018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其中南非参展企业最多。‎ ‎(1)指出右图中②位置的日期,概述此时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 ‎(2)从上海(121°29′E,31°14′N)与南非约翰内斯堡(26°08′S ,27°54′E)中,任选其一简述2018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办期间正午太阳高度与昼夜长短的变化特点。‎ ‎(3)当该校学生所测教室内正午光影长度最长时,在采光设施等条件相同(如窗户的高度等相同)的情况下,比较北京、上海和约翰内斯堡正午室内光影长度;推测此后一周内该校教室内正午光影长度的变化情况,并分析原因 ‎(4)说出测量教室内正午光影长度应注意的事项。‎ ‎【答案】(1)地球在②位置时为‎6月22日前后;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2)上海地区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昼渐短,夜渐长,且昼短夜长。约翰内斯堡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昼渐长,夜渐短,且昼长夜短。‎ ‎(3)约翰内斯堡<上海<北京;北京市教室内正午光影长度逐渐变短;因为该时段内,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离北京越来越近,北京市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光影长度逐渐变短。‎ ‎(4)正午时间测量;测量同一个窗户等(合理即可)‎ ‎【解析】‎ ‎【分析】‎ 本题以2018年进口博览会、光影图和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为材料背景,主要考查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变化以及物影的变化,难度较低,重在考查学生的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②接近远日点(7月初),可推知②为夏至日,‎6月22日前后,此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2)‎2018年11月5日至‎11月10日,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且逐渐向南回归线移动,上海地区位于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昼渐短,夜渐长,且昼短夜长。约翰内斯堡(26°08′S ,27°54′E)位于南回归线以南,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昼渐长,夜渐短,且昼长夜短。‎ ‎(3)该学校位于北京(40°N),当该地正午物影最长时,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离太阳直射纬线越近,太阳高度角越大,物影越短,由四地纬度可知,此时正午室内光影长度约翰内斯堡<上海<北京;此后一周,太阳直射点北移,北京市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大,光影长度逐渐变短。‎ ‎(4)测量教室内正午光影长度应当选择正午时刻,同时选定固定的参照物。‎ ‎47.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2018年10月30日02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1)与甲地相比,说出此时北京的风速特点并分析原因。‎ ‎(2)分别指出图示区域冷锋的主要移动方向,任选其一分析该天气系统的特点。(提示:从锋线两侧气团的位置、物理性质、大气运动等方面分析)‎ ‎(3)简述日本本州岛西部地区目前的天气特点及其即将可能发生的天气现象。‎ ‎【答案】(1)北京市风速较小;北京市等压线比甲地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小,风速较小 ‎(2)图中西北侧的冷锋:自(西)北向(东)南移动;锋线北侧下部为冷气团,气温较低,水汽较少;偏北风;上部暖气团被迫抬升。锋线南侧为暖气团,气温较高,水汽含量较高;偏南风 图中东北侧的冷锋:自西(北)向东(南)移动;锋线西侧下部为冷气团,气温较低,水汽较少;偏北风;上部暖气团被迫抬升。锋线东侧为暖气团,气温较高,水汽含量较高;偏南风 图中南部的冷锋:自东北向西南移动;锋线东北侧下部为冷气团,气温较低,水汽较少;偏北风,风速较大;上部暖气团被迫抬升。锋线西南侧为暖气团,气温较高,水汽含量较高;风速较小 ‎(3)目前的天气特点: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即将发生的天气现象:大风,降温,阴天,降雨(雪)天气等。‎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海平面气压形势图为材料背景,考查等压线图的判读、风向风速、天气系统以及天气特点,难度较小,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与甲地相比,北京附近等压线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小,风力较小。‎ ‎(2)锋面的移动方向由图中冷锋的三角符号直接读出,锋前为暖气团,锋后为冷气团,风向可以直接作受力分析图得出。‎ 图中西北侧的冷锋自(西)北向(东)南移动;锋线北侧下部为冷气团,气温较低,水汽较少;偏北风;上部暖气团被迫抬升。锋线南侧为暖气团,气温较高,水汽含量较高;偏南风。‎ 图中东北侧的冷锋自西(北)向东(南)移动;锋线西侧下部为冷气团,气温较低,水汽较少;偏北风;上部暖气团被迫抬升。锋线东侧为暖气团,气温较高,水汽含量较高;偏南风。‎ 图中南部的冷锋自东北向西南移动;锋线东北侧下部为冷气团,气温较低,水汽较少;偏北风,风速较大;上部暖气团被迫抬升。锋线西南侧为暖气团,气温较高,水汽含量较高;风速较小。‎ ‎(3)读图可知,此时日本本州岛位于冷锋锋前,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气压较低,天气晴朗;当冷锋过境时,会出现大风,降温,阴天,降雨(雪)天气等。‎ ‎48.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下图为北美与欧洲西部气候分布示意图和伦敦、洛杉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与伦敦比较,概括洛杉矶的气候特点。‎ ‎(2)说明气压带和风带对洛杉矶降水量的影响。‎ ‎(3)比较欧洲西部与北美地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的异同点。‎ ‎(4)分别说明地形对欧洲西部和北美地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的影响。‎ ‎【答案】(1)与伦敦相比,洛杉矶最高月平均气温出现时间晚,在8月份,夏季炎热,冬季温暖(和),气温年较差较小;年降水量较小,降水季节变化较大,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多。‎ ‎(2)夏季,气压带和风带北移,洛杉矶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较少;冬季,气压带和风带南移,洛杉矶地区受盛行西风影响,降水较多。‎ ‎(3)相同点:大体分布于北纬40º-60 º大陆西岸;不同点:其分布北界的纬度,在欧洲西部比在北美高;其分布区的东西宽度,在欧洲西部比北美宽许多。‎ ‎(4)欧洲西部海岸线曲折,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有利于盛行西风深入大陆内部,形成面积广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北美西部有高大山脉,阻挡盛行西风深入大陆内部地区,因此温带海洋性气候只分布在落基山脉西侧的狭长地带。‎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气候类型分布图和气温降水柱状图为材料背景,考查气候特点的判读、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类型的分布,专题性较强,难度较低,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详解】(1)直接由两城市的气温降水柱状图就可以得出答案,从气温、降水、温差、降水变化角度入手总结。与伦敦相比,洛杉矶最高月平均气温出现时间晚,在8月份,夏季炎热,冬季温暖(和),气温年较差较小;年降水量较小,降水季节变化较大,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多。‎ ‎(2)由洛杉矶的气温降水柱状图可判读出其为北半球地中海气候,夏季,气压带和风带北移,洛杉矶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较少;冬季,气压带和风带南移,洛杉矶地区受盛行西风影响,降水较多。‎ ‎(3)相同点:北半球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盛行西风控制,一般分布于北纬40º—60 º大陆西岸。‎ 不同点:欧洲西部北大西洋暖流深入北冰洋界,而北美西部阿拉斯加暖流受地形限制,没有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广泛,增温增湿作用相对较弱,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分布北界比北美高;欧洲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西风可以直入,北美西部为高大的落基山脉,阻挡了西风的深入,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的东西宽度比北美宽。‎ ‎(4)欧洲西部海岸线曲折,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有利于盛行西风深入大陆内部,形成面积广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北美西部有高大山脉,阻挡盛行西风深入大陆内部地区,因此温带海洋性气候只分布在落基山脉西侧的狭长地带。‎ ‎49.下图图甲北京市略图,图乙北京平原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甲描述北京市主要地形的分布特点。‎ ‎(2)根据图乙分析北京平原形成的过程。‎ ‎(3)根据图甲说明在地形影响下,北京市交通线的分布特征。‎ ‎【答案】(1)山地主要分布在北京市西部和北部;平原主要分布在北京市东部和南部。‎ ‎(2)地壳断裂下陷,构成断陷盆地,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流水堆积形成平原,使地表趋于平缓。‎ ‎(3)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交通线路多,交通线路密集;山地地区地势起伏大,交通线路少,交通线路稀疏。‎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北京市地形图和地质构造图为材料背景,考查地形特点的描述、平原地貌的形成和地形对交通线路的影响,难度一般,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详解】(1)直接由地形图中图例可以读出北京的地形分布特点。山地主要分布在北京市西部和北部;平原主要分布在北京市东部和南部。‎ ‎(2)由地壳构造图可知,地质历史时期,地壳断裂下陷,构成断陷盆地,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有河流流经,后经流水堆积形成平原,使地表趋于平缓。‎ ‎(3)读图甲可知,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交通线路多,交通线路密集;山地地区地势起伏大,交通线路少,交通线路稀疏。‎ ‎50.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资料:2017“中澳旅游年”和“一带一路”倡议为中澳交流带来了新的契机和动力。某旅行社开发了一款澳大利亚“回归原生态,融入大自然”——澳大利亚自驾游的线路。自驾沿途经过甲、乙、丙三地。‎ ‎(1)描述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 ‎(2)简述乙地自然地理景观的主要特点并说明气候对其形成的影响。‎ ‎(3)如果按照资料所述自驾游线路旅行,说出北京市某校同学暑假随父母旅行路上需要注意的事项。‎ ‎【答案】(1)位于东半球、南半球;大部分地区位于中、低纬度地区;地处西南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 ‎(2)乙地为热带草原,有荣枯的季节变化;热带草原气候,有干湿季之分,湿季降水多,草木葱茏;干季降水少,草木枯黄。 ‎ ‎(3)甲处防暑、防湿、防蚊虫叮咬等;乙、丙处防暑、防晒、防脱水等。‎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图为材料背景,考查地理位置的描述、自然带的形成以及旅游的准备工作,难度较低,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详解】(1)地理位置的描述可以从半球位置、经纬度、海陆分布角度分析。由图中澳大利亚的经纬度可知,澳大利亚位于东半球、南半球;大部分地区位于中、低纬度地区;地处西南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 ‎(2)由乙地所处经纬度可知,乙地为热带草原气候,有干湿季之分,湿季降水多,草木葱茏;干季降水少,草木枯黄,形成典型的热带草原景观。‎ ‎(3)从甲经乙到丙,依次经过的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湿热,应注意防暑、防湿、防蚊虫叮咬等;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区炎热干燥,应注意防暑、防晒、防脱水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