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4 发布 |
- 37.5 KB |
- 21页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0/19/22/23/3038cab400c794e4ccdd800764f7d3c3/img/1.jpg)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0/19/22/23/3038cab400c794e4ccdd800764f7d3c3/img/2.jpg)
![](https://data.61taotao.com/file-convert/2020/10/19/22/23/3038cab400c794e4ccdd800764f7d3c3/img/3.jpg)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2018-2019学年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黑河-腾冲线”又称“胡焕庸线”,是我国地理学家胡焕庸在1935年提出的划分我国人口密度的对比线。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从1953年到2010年期间 A. 东南半壁人口数呈现出不断减少趋势 B. 西北半壁人口数呈现出不断减少趋势 C. 东南半壁增加的人口数多于西北半壁 D. 西北半壁人口增长速度慢于东南半壁 2. 历经80多年,胡焕庸线揭示的我国人口分布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原因有 ①气候等综合自然地理条件没变 ②城市主要位于东南半壁的格局没变 ③人口分布重心逐渐由东南向西北移动 ④西北半壁经济发展水平一直低于东南半壁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答案】1. C 2. B 【解析】 【1题详解】 从1953年到2010年期间,根据人口密度,东南半壁人口数呈现出不断增加趋势,A错。西北半壁人口数呈现出不断增加趋势,B错。东南半壁人口数量大,增加的人口数多于西北半壁,C对。根据百分比变化,西北半壁人口增长速度快于东南半壁,D错。 【2题详解】 历经80多年,胡焕庸线揭示的我国人口分布格局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的原因有气候等综合自然地理条件没变,①对。城市主要位于东南半壁的格局没变,②对。人口分布重心逐渐向东南沿海地区移动,③错。西北半壁经济发展水平一直低于东南半壁,④对。B对,A、C、D错。 点睛:根据人口密度,东南半壁、西北半壁人口数都呈现出不断增加趋势。东南半壁人口数量大,增加的人口数量多。我国气候等综合自然地理条件、城市主要位于东南半壁的格局没变,人口分布格局没有根本性变化。 人口状况对一个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下图为上海市人口机械增长率与自然增长率变化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3. 图示上海市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 A. 2003年 B. 2008年 C. 2010年 D. 2012年 4. 图中反映近年来上海市人口机械增长率持续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 上海本地人口自然增长率迅速升高 B. 上海城市环境质量不断下降 C. 上海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 D. 上海市经济衰退,就业机会减少 【答案】3. D 4. C 【解析】 【3题详解】 影响一个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有人口的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机械增长即人口的迁移,当机械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之和大于0,则人口就之一在增加。据图可知,上海市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2012年。故选D。 【4题详解】 人口机械增长率持续下降说明人口的迁入率降低。主要是随着上海市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劳动者的技能要求提高。故选C。 春节临近,对返乡者来说,又到了一年一度“一票难求”的时刻。但和以往不同的是,近年来选择“反向春运”者越来越多,所谓“反向春运”是指年轻人将老家的父母和孩子接来自己工作的城市过年,节后再返乡。这种既省钱又尽孝的“反向团圆”被越来越多人接受,成为不少在城市打拼的“80后”“90后”陪伴父母过年的“妙招”。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5. 导致春运期间人口流动量大的最主要因素是 ①社会文化因素 ②经济因素 ③交通运输 ④国家政策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6. 有关“反向春运”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 加快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输出 B. 不利于交通资源优化配置 C. 缓解东部地区城市空城化 D. 缓解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 【答案】5. A 6.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人口流动的原因及影响,意在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总体难度一般。 【5题详解】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家庭聚会、访亲探友是必不可少的项目,造成人口流动量大,所以影响春节期间人口流动的主导因素是传统的家庭观念,而春节过后,从农村到经济收入高的地区打工,属于经济因素,故选A。 【6题详解】 “逆向春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及人们思想观念不断提高,现在的年轻人中独生子女的比例在不断升高,春节期间,子女接双方父母赴京过节,可以缓解东部城市空城化现象,故选C。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我国西北边陲,面积16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1/6,常住人口为 21 813 334人(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人口密度约为全国的1/10。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7. 制约新疆环境人口容量资源短板是( ) A. 耕地资源 B. 水资源 C. 矿产资源 D. 草场资源 8. 为提高新疆环境人口容量,目前下列措施较合理的是( ) A. 调整农业结构,提高灌溉技术 B. 发挥光照优势,扩大水稻种植 C. 出台优惠政策,促进人口的迁入 D. 降低区内人们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 【答案】7. B 8. A 【解析】 【分析】 考查人口合理容量相关知识。 【7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影响新疆人口容量的因素。新疆气候干旱,水资源不足是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主要限制性因素,故选B正确。 【8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为提高环境人口容量的措施。调整农业结构,提高灌溉技术,有利于合理利用水资源,缓解新疆水资源短缺问题,提高了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短板,也就提高了环境人口容量,A正确;新疆水资源短缺,不适宜大面积种植水稻,B错误;目前,新疆人民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还需要提高,C错误;人口的迁移对提高环境人口容量影响很小;D错误。故选A。 【点睛】难度不大,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即可。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有经济因素、资源总量、对外开放程度以及科技文化水平因素等。 读我国某区域城镇体系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9. a发展成为中心城市的主要优势是 A. 气候条件优越 B. 矿产资源丰富 C. 水能丰富 D. 干支流交汇处 10. 下列关于图中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a的服务功能与d相同 B. b的地域结构分化最明显 C. c的某项服务功能可能超过a D. d的服务范围明显大于b 【答案】9. D 10. C 【解析】 【9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位于河流干、支流交汇处,水源充足,交通便利。故D正确。图中不能反映甲地比其他地区气候条件优越,矿产资源丰富。故A、B错误。由等高线可知,甲处为平原地形,河流水流速度缓慢,水能不丰富,故D错误。 【10题详解】 依图例可知甲为中心城市,服务功能最多、服务范围最大、地域结构分化最明显,但其他低级别的城市也可能有某项功能超过它;丁为乡 ( 镇 ) ,乙为县城,丁的服务范围小于乙。故C正确。 【点睛】本题组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题目难度小,仔细解读图形新信息即可。 下图为某城市规划图和三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1. 按城市功能区划分,以下关于左图数字与右图字母对应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①对应A区为住宅区 B. ②对应B区为商业区 C. ③对应C区为住宅区 D. ③对应C区为工业区 12. 近年来,d地出现了高级住宅群,主要原因是d地 A. 位于城区外缘,环境质量高 B. 远离中心城区,地价便宜 C. 地势开阔,便于建立住宅区 D. 位于河流附近,取水方便 【答案】11. D 12. A 【解析】 【11题详解】 根据图例,按城市功能区划分,①对应B区为住宅区,A错。②对应A区为商业区,B错。③对应C区为工业区,C错,D对。 【12题详解】 近年来,d地出现了高级住宅群,主要原因是d地位于城区外缘,远离工业区,位于河流上游,环境质量高,A对。地价便宜不是高级住宅区的主要影响因素,B错。地势开阔,不是建立高级住宅区的主要因素,环境质量是主要因素,C错。 位于河流附近,取水方便不是主要影响因素,水质好对区位选择有重要影响,D错。 【点睛】城市功能区划分,一般由中心向外,依次是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高级住宅群,位于城区外缘,远离工业区,位于河流上游,环境质量高。 长江横穿江苏省,把江苏省分为苏南地区和苏北地区。下图为某年江苏省城市地价及省辖市中心城市常住人口示意图。 读下图,据此回答下列各。 13. 不同城市的地价不同,下列哪些因素与此无直接关系 A. 经济发达程度 B. 城市等级 C. 土地面积大小 D. 交通通达度 14. 改革开放后,江苏省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化学工业,在江苏南部构建了一条沿江化工带。至90年代末,许多化工企业迁移到江苏北部地区。苏南的发展早于苏北的原因不包括 A. 苏南靠近上海 B. 苏南地区包括省会南京,辐射带动作用强 C. 苏南地区地域面积广大,发展空间充足 D. 苏南地区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基础好 【答案】13. C 14. C 【解析】 【13题详解】 江苏省分为苏南和苏北,经济差异较大,苏南经济发达,据图可知,苏南地价普遍高于苏北地区,A正确;南京为江苏的省会城市,等级最高,地价最高,B正确;交通越便利地价越高,D正确;地价是单位面积的土地价格,与土地面积大小无关,C错误。故选C。 【14题详解】 苏南的发展早于苏北主要是苏南靠近上海和省会城市南京,经济辐射作用强,且苏南地区基础设施完善,自然条件优越,产业基础好,ABD均正确;苏北地域面积较苏南大,C错误。故选C。 休闲商务区(RBD)是城市中以游憩和商业为主的各种设施(购物、饮食、娱乐、文化、交往、健身等)集聚的特定区域。下图依次为北京主要交通线路布局示意图和2014年北京城市RBD密度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5. 中心商务区与休闲商务区的共同特点是 A. 占地面积大 B. 人口流量日变化明显 C. 内部分区不明显 D. 具有一定的旅游吸引力 16. 北京城市RBD分布特征为 A. 依托交通干线 B. 分布较为广泛 C. 集中于人口稀疏地区 D. 多分布在地价较低地区 【答案】15. B 16. A 【解析】 【15题详解】 读图并结合材料分析可知,中心商务区与休闲商务区,都分布在市中心的位置,地价高,占地面积较小,A错误;白天人口高度密集,晚上人口数量减少,昼夜人口数量变化大,B正确;中心商务区内部存在着明显的分区,一般来说,零售店多分布在底层,而办公室多分布在高层,中间多为一般的商业活动,C错误; 中心商务区和休闲商务区主要以经济活动为主,没有旅游功能,D错误。 【16题详解】 读图北京主要交通线路布局和2014年北京城市RBD密度分布示意图可知,北京城市的RBD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主要沿交通线路分布,故A正确;分布主要集中于城市中心,集中分布,B错误;主要分布在人口流动量较大的地区,C错误;市中心和交通便利的地区地价较高,D错误。 下图某古镇周边环境图示及该古镇内街道走向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7. 古人对该镇巷道走向的设计最有可能是为了 A. 沿等高线布局,节省成本 B. 街区的挡风防寒 C. 街区的通风散热 D. 和河流走向保持一致,交通便利 18. 为了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同时又要保护古镇原有风貌与区域生态环境,当地政府决定在古镇附近另建新城,你认为最适合新城建设的区位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17. C 18. B 【解析】 【17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该地纬度低,气温高,根据该地经纬度可知该地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冬、夏季分别盛行西北风和东南风,街道走向与盛行风基本一直,有利于通风散热,据此选C。 【18题详解】 根据题目要求,要保护古镇的原有风貌,所以不能在a处,A错。要保护区域的生态环境,不能在c、d处,影响湖区的生态环境和景观,C、D错。只有b处是凹岸,水流较深,可以发展港口运输,有利于促进地区的经济发展,又不影响古镇的环境,据此选B。 下图为1950-2010年世界六大洲城市化水平变化统计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9. 亚洲、非洲和南美洲依次对应的是 A. 甲、乙、丙 B. 乙、甲、丙 C. 丙、甲、乙 D. 乙、丙、甲 20. 北美洲平均城市化水平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高于亚洲,原因是北美洲( ) A. 农业现代化水平高,需要的劳动力较少 B. 大力发展城市化,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C. 城市产业以服务业为主,就业机会较多 D. 鼓励居民居住在城市,保护乡村环境 【答案】19. D 20. A 【解析】 【19题详解】 二战后南美洲的城市化水平增长迅速,表现非常畸形,经济发展水平跟不上城市化水平,所以甲为南美洲;近年来非洲的城市化水平是六大洲中最低的,,丙为非洲,乙为亚洲。故选D。 【20题详解】 美洲地广人稀,土地面积辽阔,农场规模一般较大,机械化程度很高,所以农业劳动力需求较少,平均城市化水平要高于亚洲。故选A。 城市天际线又称城市轮廓,是指从远方第一眼所看到的城市的外边形状。第一眼中的第一印象,往往是这座城市的色彩、规模和标志性建筑。下图为四个城市的天际线剪影示意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21. 人们往往能根据城市天际线判断出城市所在地区甚至城市名称,这反映了 因素对城市景观和布局的影响。 A. 地形类型 B. 气候差异 C. 地域文化 D. 经济水平 22. 关于图示四个城市形成原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城市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兴起的城市 B. 乙城市是因为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发展起来的城市 C. 丙城市是因为港口和金融中心而兴起的城市 D. 丁城市是在铁路枢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城市 【答案】21. C 22. C 【解析】 【21题详解】 据材料知,城市天际线又称城市轮廓,是指从远方第一眼所看到的城市的外边形状。城市天际线代表着一个城市的地域文化符,所以人们往往能根据城市天际线判断出城市所在地区甚至城市名称,这反映了地域文化因素对城市景观和布局的影响。故选C。 【22题详解】 伊斯坦布尔、罗马和北京均为政治中心发展起来的城市,ABD均错误;纽约城市是因为港口和金融中心而兴起的城市,C正确。故选C。 西南茶区是我国茶叶生产的后起之秀,2009年以来发展很快。读2009-2014年中国茶叶产量与名优茶产量重心转移路径示意图。 回答下列各题。 23. 南方是我国茶树主要种植区是因为 ①多低山丘陵,利于排水 ②纬度较低,光照充足 ③土壤肥沃,多呈碱性 ④山地地形,昼夜温差大 ⑤气候温暖湿润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⑤ D. ②④ 24. 与江南茶区相比,西南茶区发展茶叶生产的优势条件有 A. 生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B. 经济发达,市场广阔 C. 交通发达,运输便利 D. 生态环境好,多高山茶 【答案】23. C 24. D 【解析】 【23题详解】 茶树的生长对气候、地形、土壤要求较高。喜温喜湿,喜欢酸性土壤,茶园地形条件主要有海拔、坡地、坡向等,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和湿度都有明显的变化,在一定高度的山区,雨量充沛,云雾多,空气湿度大,漫射光强,这对茶树生长有利,但也不是愈高愈好,在1000米以上,会有冻害。一般选择偏南坡为好。坡度不宜太大,一般要求30°以下,①⑤正确。故选C。 【24题详解】 据材料知,江南地区茶叶生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江南地区经济发达,市场广阔;江南地区较西南地区交通发达,运输便利,ABC均错误;西南地区地处云贵高原,生态环境好,多高山茶,品质好,D正确。故选D。 花卉种植产业已成为海口市农业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尤其是鲜切叶生产交易量目前已占到全国市场份额的80%。2015年春节前,天猫、淘宝网的鲜切叶交易及物流配送异常繁忙。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25. 海口市发展鲜切叶产业的有利条件是 ①地形以丘陵为主,土地资源丰富 ②水热充足,雨热同期 ③市场需求量大 ④海陆运输便利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26. 网络销售模式对海口市鲜切叶生产的最大影响是 A. 改变了生产工序 B. 改变了种植模式 C. 降低了生产成本 D. 扩大了销售市场 【答案】25. C 26. D 【解析】 【25题详解】 鲜切叶产业属于花卉种植业,而花卉种植业对水热条件要求较高,海口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具有气候上的优势;材料中“鲜切叶交易及物流配送异常繁忙”,说明市场需求量很大。注意鲜切叶主要以航空运输为主,故海陆运输便利不是优势。 【26题详解】 网络销售模式拓宽了销售渠道,自然会扩大销售市场。网络销售不会影响生产过程,即不会改变生产工序、种植模式和生产成本。 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质量。我国目前使用的地膜多是超薄型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易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7. 我国大部分地区使用地膜覆盖主要在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8. 下列地区相比较,地膜覆盖的保温、保湿、保土作用最显著的是 A. 东南沿海地区 B. 西南地区 C. 东北地区 D. 西北地区 【答案】27. A 28. D 【解析】 【27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我国大部分地区在春种、春播时气温较低、降水较少,此时需要用地膜覆盖来保温、保湿,故A项正确。 【28题详解】 选择四个区域中相对最干燥且温度偏低(纬度偏高)、土壤水肥容易流失的地区,综合考虑,西北地区最符合。 下图为某国一家庭农场的土地利用配置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29. 该农场农业地域类型为 A. 商品谷物农业 B. 热带种植园农业 C. 混合农业 D. 大牧场放牧业 30. 图乙中,与该家庭农场经营特征最匹配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29. C 30. D 【解析】 【29题详解】 由图可知,该农场作物类型中小麦、牧草所占比重相似,还有休耕地,是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合,为混合农业,C对。商品谷物农业、热带种植园农业是种植业为主,A、B错。大牧场放牧业是以畜牧业为主,D错。 【30题详解】 混合农业的产品商品率高,耕作规模大、生产粗放,属于广耕。图乙中,与该家庭农场经营特征最匹配的字母是d,D对。 a耕作规模小,是小农经营,A 错。 b 是自给农业,商品率低,B错。c 生产规模小,精耕细作,C错。 点睛:种植业和畜牧业并重合,为混合农业。混合农业的产品商品率高,耕作规模大、生产粗放,属于广耕。水稻种植业,耕作规模小,是小农经营,生产精耕细作。 近几年来,我国电解铝产能向西部地区转移提速,尤其在新疆集中了大批新建产能。下图为我国铝土矿主要分布图和2010年前铝工业主要部门及其在我国的主要分布省区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1. 氧化铝烧结工业的布局类型为 A. 动力指向型 B. 原料指向型 C. 市场指向型 D. 劳动力指向型 32. 新疆大规模发展电解铝业依赖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A. 廉价而充足的电力 B. 面积广阔,环境容量大 C. 丰富的原料和土地 D. 交通发达,工业基础好 【答案】31. B 32. A 【解析】 【31题详解】 据图分析可知,我国氧化铝烧结厂主要分布在山东、山西、河南、贵州、广西等,与右图我国铝土矿主要分布地区一致,因此可判断氧化铝烧结工业的布局类型为原料指向型。故选B。 【32题详解】 据右图可知,新疆不是我国铝土矿主要分布区,C错误;新疆地处西北内陆,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容量小,且交通不发达,工业基础薄弱,BD错误;电解铝业属于动力指向型,需要消耗大量能源,而新疆油气资源丰富,有廉价而充足的电力,A正确。故选A。 “工业机器换人”是指企业通过利用先进自动化生产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升级,进一步减少企业生产用工总量,优化工艺技术流程,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优质率,提升企业发展质量和水平。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33. 近年来,德国和日本许多企业出现了“工业机器换人”的现象。其直接原因是 A. 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B. 城市形象的转换 C. 劳动力的严重短缺 D. 产业结构的调整 34. 纺织企业的哪个部门,最容易实现“工业机器换人” A. 企业主管 B. 染整加工 C. 工厂会计 D. 市场营销 35. 关于“工业机器换人”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力正在下降 B. 将来所有工作岗位都可以交给“工业机器人” C. 可能加快部分产业向发达国家“回流” D. 我国不会出现“工业机器换人”的现象 【答案】33. C 34. B 35. C 【解析】 【33题详解】 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应该是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资金密集型转变,AD错误;城市形象的转换与工业机器换人关系不大,B错误;据材料可知,随着产业的升级,企业对劳动者的技能要求提高,许多企业出现用工荒现象,因此“工业机器换人”应运而生,直接原因是劳动力的严重缺失,C正确。故选C。 【34题详解】 纺织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最容易实现“工业机器换人”应该是其相对标准化的生产环节,只有染整加工为生产环节。故选B。 【35题详解】 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力正在上升,劳动力的数量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力在下降,A错误;将来所有工作岗位都可以交给“工业机器人”不现实,B错误;“工业机器换人”可以减少劳动力的投入,可能加快部分产业向发达国家“回流”,C正确;我国也会出现“工业机器换人”的现象,D错误。故选C。 【点睛】“机器换人”是以“现代化、自动化”的装备提升传统产业,利用机器手、自动化控制设备或流水线自动化对企业进行智能技术改造,实现“减员、增效、提质、保安全”的目的。 二、综合题(共四题,30分) 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人口中年轻人口比例减少、年长人口比例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下图为我国城乡人口老龄化比较图(含预测图)。 材料二:我国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根据测算,我国由于计划生育累计少生了4亿多人,大大减轻了人口过快增长对资源环境带来的压力。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人口结构的变化,长期实行计划生育的政策也对未来发展带来了负面影响。 (1)根据上图,分时段概括从1990~2040年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的变化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 (2)2000~2030年我国城市人口老龄化水平不断提高、但持续低于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产生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于2013年和2016年相继开放了单独二孩生育和全面二孩生育。我国近年来调整人口生育政策可能产生的效益有( )(多项选择) A.优化新生人口性别比 B.维持劳动人口供应能力 C.优化人口年龄结构 D.减轻社会养老负担 E.减轻我国资源和环境的人口压力 【答案】 (1). 1990~2020年,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呈上升趋势 (2). 2020~2030年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3). 2030~2040年呈下降趋势 (4). 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出生率低;由于经济发展,医疗条件改善,死亡率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上升 (5). 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进城打工,而导致城市人口老龄化程度低于农村 (6). ABCD 【解析】 【详解】(1)据材料一图和图例分析可知,1990~2040年间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的变化曲线以2020年和2030为界分为三个阶段,我国1990~2020年,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呈上升趋势;2020~2030年增长速度明显加快;2030~2040年又呈下降趋势。 (2 )我国城市人口老龄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原因主要从出生率降低和老年人死亡率降低角度考虑。据材料二可知,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出生率低;由于经济发展,医疗条件改善,死亡率下降,老年人口比重上升;农村老龄化水平更高的原因主要是人口迁移导致。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进城打工,而导致城市人口老龄化程度低于农村。 (3)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和材料可知,我国目前老龄化问题日渐凸显,人口老龄化将带来劳动力短缺、社会养老负担加重等问题。人口政策的的调整和放开二胎政策,有利于优化新生人口性别,维持劳动人口供应能力,优化人口年龄结构,减轻社会养老负担,但会加重我国资源和环境的人口压力。故选ABCD。 37.下左图为“某城镇略图”, 右图是该城市某小区平面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小题。 (注: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所提供的限定标准、限定价格或租金的住房) (1)该城市拟建大型炼油厂,宜选址于_____(甲/乙)处,理由是_______、 ______。 (2)该城市①~④四处保障性住房备选地址中,相对较优的是____处,理由:________、_______。 (3)右图中,居民小区内荷花池的生态功能有哪些?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甲 (2). 位于城区河流下游,对城区河流污染小;位于盛行风下风向,对城区大气污染小 (3). 靠近铁路、公路,交通便利;靠近河流,水源充足;位于城市的外缘,地价低 (4). ③ (5). 靠近学校和医院 (6). 通便利 (7). (减小温差)减轻城市热岛效应 (8). 增加空气湿度,调节局部气候 【解析】 【详解】(1)炼油厂污染大气和水且要占有一定土地面积,因此结合河流流向以及风频图分析可知,甲位于城区河流下游,对城区河流污染小;且位于盛行风下风向,对城区大气污染小,且甲处靠近铁路、公路,交通便利;靠近河流,水源充足;位于城市的外缘,地价低,因此适合建炼油厂。 (2)据材料可知,保障性住房是指政府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所提供的限定标准、限定价格或租金的住房。据图分析可知,③地靠近学校和医院,方便居民日常生活,且交通便利。 (3)本题考查湿地的价值。居民区中的池塘水面具有调节局部小气候,增加空气湿度,减小温差,减轻城市热岛效应的作用。 38.读我国部分农产品优势产区布局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试分析东北粮食优势产区粮食品质优良的主要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 (2)东北牛奶优势产区和京津沪牛奶优势产区的优势区位因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 (3)简述近年来东北三江平原大面积种植水稻的社会经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东北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期长 (2). 农作物病虫害少 (3). 土壤肥沃,几乎无需施用化肥 (4). 饲料 (5). 市场 (6). 我国粮食市场需求的日益增长 (7). 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实现;水稻品种的改良和种植技术的提高 【解析】 【详解】(1)东北地区纬度较高,作物生长期长,有利于有机质积累;且气温低,农作物病虫害少,同时黑土广布,土壤肥沃,几乎无需施用化肥,污染小,因此粮食品质优良。 (2)市场和饲料供应是影响乳畜业的区位因素。据图分析可知,东北牛奶优势产区主要分布在草原牧区,因此主要区位是饲料。京津沪牛奶优势产区主要面向城市市场,乳畜产品需求量大,因此区位主要是市场。 (3)市场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近年来东北三江平原大面积种植水稻,说明我国粮食市场需求的日益增长,市场需求量大;同时种植规模扩大,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实现;近年啦我国水稻品种的改良和种植技术的提高,水稻产量增加,农民经济效益提高,因此东北三江平原大面积种植水稻。 3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巴西东部地区略图和里约热内卢城市土地利用图。 材料二:咖啡树最理想的种植条件为:温度介于15~25℃之间,全年的降雨量必须达1500~2000毫米,还要有肥沃的土壤,最理想的海拔高度为500~2000米。图中甲地区是巴西咖啡种植园的分布地区。 (1)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乙地区(亚马孙平原)城市分布稀少的自然原因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分析甲地区有利于咖啡树种植的条件。_________、______。 (3)据右图分析里约热内卢工业区分布的主要特点:_________。 (4)结合左右图分析,里约热内卢发展钢铁工业的优势区位因素有:______。 【答案】 (1). 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气候湿热 (2). 生长有茂密的热带雨林;河网稠密 (3). 地处热带草原气候区和热带雨林气候区,年均气温高于15℃,年降水量充沛,光热充足 (4). 土壤肥沃;大部分地区位于巴西高原东南部,地势起伏较大,海拔高度适宜 (5). 主要沿海、沿铁路和公路(交通线)分布 (6). 原料、能源、交通、工业基础、劳动力 【解析】 【详解】(1)影响城市分布的自然条件有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亚马孙平原地处热带雨林气候区,气候湿热,不适合人类居住,因此人口、城市少。 (2)甲地区有利于咖啡树种植的条件应结合咖啡的生长习性考虑。据材料二可知,咖啡种植对温度、降水、土壤、海拔等都有一定的要求。温度介于15~25℃之间,全年的降雨量必须达1500~2000毫米,还要有肥沃的土壤,最理想的海拔高度为500~2000米。据材料一图可知,图中甲地处热带草原气候区和热带雨林气候区,年均气温高于15℃,年降水量充沛,光热充足,符合咖啡的生长习;土壤肥沃;大部分地区位于巴西高原东南部,地势起伏较大,海拔高度也适宜。 (3)据图分析可知,里约热内卢工业区分布主要沿海、沿铁路和公路分布,便于原料运入和产品运出。 (4 )工业区位因素应从资源、交通、市场、科技、劳动力等方面分析。据左图可知,煤铁资源丰富,据右图可知有铁路、公路,交通便利。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