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地理试题(衔接班)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张家口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9月月考地理试题(衔接班)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9月月考 高二年级地理试卷 第Ⅰ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图示区域内河流最大落差可能是 A. ‎78m B. ‎128m C. ‎98m D. ‎‎148m ‎2. 图中m、n、p、q四地中 A. m地位于阴坡,坡度较其他三地陡 B. n地位于鞍部,地势较其他三地高 C. q地位于山谷,在m地的东北方向 D. p地位于山脊,处于盛行风迎风坡 ‎【答案】1. C 2. A ‎【解析】‎ ‎【1题详解】‎ 根据“同图等距”的原则,由图中数据可知,海岸线海拔为‎0米,图示等高距是‎40米,由此推断河流源头最高处海拔范围80‎-120米。河流入海口处海拔为‎0米。因此图示区域内河流落差范围是可能是80‎-120m,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图示位于北半球,根据等高线形态,图中m、n、p、q四地中,m地位于阴坡,等高线较密集,坡度较其他三地陡,A对。n地位于谷地,地势较其他三地低,B错。q地位于山脊,在m地的西北方向,C错。p地位于山谷,图示位于欧洲西部,P处于盛行风背风坡,D错。故选A。‎ ‎【点睛】‎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1)山顶:也可称山峰,山岭。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数值中部高四周低,则中部为山岭 ;(2)山脊: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由高处向低处弯曲的地方;  (3)山谷: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由低处向高处弯曲的地方 ;(4)盆地: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数值中部低四周高,则中部为盆地 ;(5)鞍部:等高线地形图中,两个相邻的山岭之间相对较低处 ;(6)陡崖: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相交的地方;(7)陡坡与缓坡:同一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密集处为陡坡;等高线稀疏处为缓坡。不同等高线地形图中,要根据比例尺确定;(8)阳坡与阴坡:等高线地形图中,阳光照射较多的为阳坡,反之为阴坡。阳坡与阴坡的确定要联系南北半球与纬度。‎ 下图为世界地图上的一段纬线和三段经线,X点以西为海洋,N点以东为海洋,YP、QM为海洋,XY、PQ、MN为陆地。‎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关于X地叙述,正确的是 A. 临近海洋,降水丰富 B. 附近有寒流经过 C. 多火山、地震活动 D. 农业类型与N地相似 ‎4. 有关YP、QM海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YP为地中海 B. QM为红海 C. YP为红海 D. QM为黑海 ‎【答案】3. B 4. C ‎【解析】‎ ‎【3题详解】‎ X地临近海洋近,但是属于沙漠气候,降水很少,A错。附近有加那利寒流经过,B对。位于非洲板块内部,火山、地震活动较少,C错。农业类型应是牧业为主,N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稻种植业为主,D错。故选B。‎ ‎【4题详解】‎ 结合上题分析,该纬线应为北回归线,地中海、黑海均位于北回归线以北,AD错误;YP、QM海洋位于40°E--60°E附近,红海在波斯湾西南,故YP应表示红海,QM应表示波斯湾地区,C正确,B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能利用经纬度位置准确进行区域定位,并结合世界区域地理的基本概况判断对工农业生产的影响。‎ 下列为世界四个主要海峡及其周边陆地的轮廓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5. 一货轮沿最近的海上航线从中国上海到意大利的热那亚,经过的海峡有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6. 1月份,船只在经过四个海峡时,最有可能遇到多雨天气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5. A 6. B ‎【解析】‎ ‎【5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读图分析可知图①中的海峡是曼德海峡,图②中海峡是马六甲海峡,图③中海峡是直布罗陀海峡,图④中的海峡是霍尔木兹海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中国开往意大利的油轮最近的航线是先过马六甲海峡,然后过曼德海峡,最后到达目的地,①②正确,③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 ‎【6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的四个海峡主体部分都位于北半球,曼德海峡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其全年高温少雨,①错误;1月份是北半球的冬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六甲海峡是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②正确;直布罗陀海峡附近是地中海气候,该气候的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③正确;霍尔木兹海峡附近也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全年高温少雨,④错误。B正确,ACD错误。故选B。‎ 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能见度低于‎1千米时,气象学称这种天气现象为雾。读某气候类型的分布图及A地气温和降水量变化图,完成第下列各题。 ‎ ‎7. 图中阴影所示地区典型的特征是多雾,多雾的最主要原因是 A. 沿岸冷海水流经,水汽降温凝结 B. 暖流流经水温较低海区,水汽凝结 C. 位于山地迎风坡,湿润气流抬升凝结 D. 近地面辐射冷却,水汽凝结成雾 ‎8. A地虽多雾,但降水少,其主要原因是 A. 深居内陆,水汽难以到达,降水少 B. 受极地高压控制,气流下沉,降水少 C. 湿润气流的背风坡,下沉增温降水少 D. 低纬度大陆西侧,吹离岸风,降水少 ‎9. A地所在国渔业资源丰富,捕鱼量位居世界十大产鱼国之列,形成渔场的主要原因是 A. 寒暖流交汇 B. 上升流影响 C. 入海河流带来大量营养物质 D. 温带海区冷海水上泛 ‎【答案】7. A 8. D 9. B ‎【解析】‎ ‎【7题详解】‎ 图示阴影地区在中纬度大陆西岸,沿岸是寒流流经,其上空热空气遇见冷水流,水汽降温凝结成雾。选A正确。‎ ‎【8题详解】‎ A地在非洲低纬度大陆西部,副高压控制和吹离岸风,降水少;加之沿岸本格拉寒流,减湿减温,气候干燥。选D正确。‎ ‎【9题详解】‎ A地沿岸本格拉寒流形成的上升流,把海底丰富的营养物质带到海面,形成渔场。选B正确。‎ 下图为30ºN附近四条河流的河口位置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下列对四条河流河口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处是世界著名的黄麻产区 B. 乙处是世界著名的石油产区 C. 丙处是所在国最大的工业区 D. 丁处是所在国最大的林业区 ‎11. 有关四条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河流经地区均为热带沙漠气候 B. 丙丁流量较大,容易出现洪灾 C. 乙丙都为季节性河流 D. 丁河流汛期在冬季 ‎【答案】10. B 11. B ‎【解析】‎ ‎【10题详解】‎ 根据经纬度数值、结合河流分布知识可推测出四条河流分别是:尼罗河、阿拉伯河、密西西比河、长江。图示甲位于尼罗河河口,为世界著名的长绒棉产区,A错误;乙处河口位于波斯湾沿岸,故石油资源丰富,B正确;丙位于长三角地区,为主要的耕作业地区,C错误;丁位于美国,其最大的工业区位于五大湖沿岸,D错误。故选B。‎ ‎【11题详解】‎ 尼罗河上游为热带草原气候,下游为地中海气候,甲乙两河都流经热带沙漠气候区,但并不是均在热带沙漠气候区,A错误。丙丁两河流都流经季风气候区,流量都很大,由于季风所带来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都较大,容易出现洪灾,B正确。密西西比河是美国第一大河,不是季节性河流,C错误。长江汛期在夏季,D错误。故选B。‎ 读“40°N亚欧大陆1月和7月温度变化曲线及各地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小题。‎ ‎12. B 地的气候类型为 A. 亚热带季风气候 B. 温带季风气候 C. 温带大陆气候 D. 温带海洋气候 ‎13. 对 AB 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 受海洋的影响不同 B. 两地受洋流影响不同 C. 受地形起伏的影响 D. 两地的下垫面不同 ‎【答案】12. B 13. A ‎【解析】‎ ‎【12题详解】‎ 据图可知,B点的经度约为150°E,纬度为40°N,该地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地区;根据1月气温小于‎0°C,可知该地位于温带,故A项错误;根据年降水量约为‎800mm,说明该地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故B项正确;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小于‎400mm,故C项错误;海洋性气候,1月气温大于‎0°C,故D项错误。‎ ‎【13题详解】‎ 据图可知,A地的经度约为75°E,年降水量约为‎200mm,深居大陆内部,海洋水汽难以到达,降水稀少,形成温带大陆性气候;B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受东南季风的影响,从海洋带来大量的水汽,降水较多,故AB 两地降水差异的主要原因受海洋的影响不同,A项正确;洋流只能影响沿岸地区,内陆地区无法影响,故B项错误;地形和下垫面因素,对AB 两地降水差异的影响较小,故C、D项错误。‎ 下图是世界两岛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关于两岛屿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两岛附近都有暖流经过,方向相反 ②两岛地势都是东高西低 ‎③两岛屿植被均很少受到热带气旋影响 ④两岛都处于板块边界 A. ①② B. ①②④ C. ②③ D. ‎ ‎①②③④‎ ‎15. 关于两岛的气候,正确的是 A. 甲岛东部受暖流影响,分布热带雨林气候 B. 甲乙两岛都以热带型的气候为主 C. 7月份两岛东部受东南风影响,降水丰富 D. 1月份两岛都盛行西北风 ‎【答案】14. A 15. C ‎【解析】‎ ‎【14题详解】‎ 结合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和岛屿轮廓判断:甲表示台湾;乙表示马达加斯加岛。台湾岛附近有日本暖流经过,马达加斯加岛附近有莫桑比克暖流经过,由于甲位于北半球而乙位于南半球,故两暖流的方向相反,①正确。根据甲岛屿的等高线分布和乙岛屿的河流分布判断,两岛屿地势都是东高西低,②正确。台湾、马达加斯加岛都常受到热带气旋影响,③错误;马达加斯加岛位于非洲板块内部,④错误。①②正确,A正确,BCD错误。故选A项。‎ ‎15题详解】‎ 结合上题分析,甲岛为台湾岛,其南部为热带季风气候,北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A错误;台湾岛主要以热带、亚热带气候为主,B错误;7月为北半球夏季,故台湾岛东部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量丰富,而马达加斯加岛东侧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降水量丰富,C正确;马达加斯加岛1月为夏季,主要受东南信风影响,D错误。故选C。‎ 读世界某区域某月盛行风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气压最高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7. 图示月份 A. 东北平原小麦收获 B. 开普敦气候炎热干燥 C. 巴西高原草木枯黄 D. 塔里木河流量最大 ‎【答案】16. A 17. B ‎【解析】‎ ‎【16题详解】‎ 根据图中风向和经纬网可知,①处气流辐散,为亚洲高压,②处气流辐合,为阿留申低压,该图为北半球冬季,亚洲高压(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是世界上最为强大的高压。所以四地中气压最高的是①,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7题详解】‎ 根据上题判断,图示时间为1月份,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东北平原小麦为夏季收获,A错误;开普敦位于南半球,1月份是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候炎热干燥,B正确;巴西高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1月份是夏季,降水多,草木茂盛,C错误;塔里木河的主要补给水源为冰川融水,受气温影响显著,夏季气温高,流量大,1月份流量小,D错误。故选B。‎ ‎【点睛】该图表示的是风向示意图,风的形成一定是有高压指向低压,因此根据风的方向,我们可以判断各地的高低气压状况以及风带,进而确定该区域的季节以及气候特点。‎ 读亚洲某国地形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8. 日本的工业集中分布在濑户内海和太平洋沿岸,是因为 A. 沿海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B. 沿海地区水资源较充足 C. 沿海地区气候温暖湿润 D. 可以充分利用海洋运输 ‎19. 日本农业机械多以小型为主,其原因主要是 A. 人口稠密,人均耕地小 B. 气候温暖湿润,土质疏松 C. 河网稠密,土质粘重 D. 山地丘陵多,地块破碎 ‎【答案】18. D 19. D ‎【解析】‎ ‎【18题详解】‎ 日本缺乏主要的矿产资源,国内工业所需主要原料、燃料靠进口,国土面积小,国内市场狭小,经济属于外向型,濑户内海和太平洋沿岸有优良的港口,可以利用便利廉价的海洋运输运入所需要的原料,故日本的工业集中分布在濑户内海和太平洋沿岸。A错误,D正确;水资源、气候对工业影响较小,BC错误。故选D。‎ ‎【19题详解】‎ 人口多少、气候湿润、土质等都与农用机械的大小无关,ABC错误。农用机械类型的大小与区域耕地的分布及耕地的规模有关。日本境内3/4为山地,耕地多分布在山地丘陵,且地块小,故农业机械多以小型为主,D正确。日本气候温暖湿润,土质粘重,B错;日本河流短小,水流急,C错误。故选D。‎ 发生在日本本州岛东部海域(142.6°E,38.1°N)的9.0级大地震,导致了福岛第一核电发生核泄漏事故。下图是“福岛核电站泄露辐射范围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 日本核电比重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A. 常规能源缺乏,核电技术成熟 B. 靠近核燃料地,运费低 C. 核能是清洁能源,没有污染 D. 经济发达,能源消耗量大 ‎21. 导致福岛核电站核泄露辐射范围向东扩展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风向 B. 洋流、海陆分布 C. 地形、海陆分布 D. 风向、洋流 ‎【答案】20. A 21. D ‎【解析】‎ 本题组主要以日本为背景,考查了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及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试题难度一般。‎ ‎【20题详解】‎ 日本地域面积狭小,矿产资源贫乏,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缺乏,而日本科技水平高,核电技术成熟,所以日本核电在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较高,故A正确;日本没有靠近核燃料地,故B错误;核能一旦发生事故,对环境的污染很严重,故C错误;日本经济发达,对能源需求量大不是日本发展核电的主要原因,故D错误。综上所述,选A。‎ ‎【21题详解】‎ 福岛核电站核泄露的海区有日本暖流流经,受日本暖流和北太平洋暖流的影响,核泄露辐射污染的范围不断向东扩展,日本东部海域位于北半球的盛行西风带内,盛行风也是导致辐射污染的海水向东扩展的原因,所以ABC错误,故选D。‎ 读“某地沿 20°N 纬线所作的地形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22. 图中甲地区可能是( )‎ A. 伊比利亚半岛 B. 印度半岛 C. 阿拉伯半岛 D. 中南半岛 ‎23. 图中①②③水域,属于太平洋的是 A. ① B. ①② C. ②③ D. ③‎ ‎24. 下列选项最符合乙所在大洲地形地势特征的是( )‎ A. 以高原为主 B. 地形复杂,中间高,四周低 C. 东西高,中间低 D. 西部山地,东部高原平原相间分布 ‎【答案】22. B 23. A 24. B ‎【解析】‎ ‎22题详解】‎ 根据图中20°N纬线、80°E、100°E这些定位信息,可以判断甲区域为南亚德干高原,乙区域为东南亚中南半岛,B正确。‎ ‎【23题详解】‎ 根据经纬度信息可判断①位于我国南海,属于太平洋水域,A正确;②是孟加拉湾,③是阿拉伯海,都属于印度洋水域,B、C、D都错;故选A。‎ ‎【24题详解】‎ 乙是中南半岛,所在大洲为亚洲,地形地势特征的是:地形复杂,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中间高,四周低,地表起伏大,高低悬殊,B正确,A、C、D都错;故选B。‎ ‎【点睛】熟记亚洲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读某河流干流和流域范围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25. 图中河流的甲—乙河段流域范围非常狭窄,其主要原因是 A. 泥沙淤积使河床过高,支流难以汇入 B. 河流两岸被高山束缚,山高谷深 C. 上游气候寒冷干燥,支流稀少 D. 河流落差大,水流湍急 ‎26. 下列关于图中丙地区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气温年较差小,降水量季节变化明显 B. 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冬季受东北信风带控制 C. 地势起伏大,气候垂直变化显著 D. 寒潮、台风等气象灾害频繁发生 ‎27. 该河流中、下游平原是重要农业区,影响其农业生产的社会经济条件是 ‎①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 ‎②水、陆交通发达,便于粮食大量出口 ‎③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 ‎④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⑤科技发达,机械化水平高 ‎⑥人多地少,粮食需求量大 A. ①②④ B. ①③⑥ C. ②④⑤ D. ③⑤⑥‎ ‎【答案】25. B 26. A 27. 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东南亚自然和人文特征。‎ ‎【25题详解】‎ 结合经纬度分析:甲—乙河段位于我国的横断山区,由于山高谷深,支流少,故河流流域面积小,B正确。‎ ‎【26题详解】‎ 丙地区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二季,气温年较差小,降水量季节变化明显,A正确。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B错误。位于河口三角洲地区起伏小,C错误。纬度低受寒潮影响小,D错误。‎ ‎【27题详解】‎ 丙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有利的区位条件: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且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①③⑥正确。本区的农业属于自给农业,故对交通的要求小,②错误。本区人口稠密,④错误;本区为发展中国家,科技、机械化水平低,⑤错误。B正确。‎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 如图表示印度尼西亚大松巴哇火山爆发后火山灰厚度的分布。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28. 根据火山灰厚度的分布情况,可推测火山爆发期间的盛行风是( )‎ A. 东北风 B. 东南风 C. 西南风 D. 西北风 ‎29. 大松巴哇火山频繁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 ‎①位于板块的生长边界 ②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 ‎③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 ④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0. 印度尼西亚爪哇岛有许多农民搬到火山口附近居住,主要原因是( )‎ A. 欣赏壮丽的火山爆发景观 B. 气候凉爽,适宜居住 C. 土壤肥沃,利于农作物生长 D. 温泉众多,为疗养胜地 ‎【答案】28. B 29. C 30. C ‎【解析】‎ 本题考查东南亚。‎ ‎【28题详解】‎ 根据图中等值线的分布,由厚度较大向较小的凸起方向为自东南向西北,再联系该地的盛行风向东南信风,可以确认火山灰是受东南信风的影响,自东南飘向西北而逐渐减少.故选B.‎ ‎【29题详解】‎ 爪哇岛附近位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属于板块的消亡边界,②③正确。故选C。‎ ‎【30题详解】‎ 火山喷发是一种地质灾害,破坏力很大,但火山喷发带来的火山灰,能形成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故选C。‎ ‎31.下图为孟加拉国降水量分布图(a季10~3月,b季6~9月)。读图,回答下题。‎ 孟加拉国经常受到洪涝灾害的袭击,原因是 ‎①夏季西南季风不稳定性带来大量降水 ‎②恒河和印度河汇合在一起,水量大增 ‎③下游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易泛滥成灾 ‎④喇叭口地形,易受风暴潮袭击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洪涝多发的原因有:夏季西南季风不稳定性带来大量降水,多大雨、暴雨;下游地区为恒河三角洲,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易泛滥成灾;孟加拉湾处为喇叭口地形,易受风暴潮袭击,①③④对;印度河没有与恒河交汇,②说法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 读“某区域某季节(冬或夏)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32. 图示区域 A. 等温线大致与纬线平行 B. 北部山区温差显著 C. 同纬度地区陆地比海洋气温高 D. 影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洋流 ‎33. 图示季节 A. 我国东北雪花飘飘 B. 长江正值汛期 C. 盛行西南季风 D. 东非高原草类茂盛 ‎34. 图示海域 A. 表层海水温度比赤道附近海域高 B. 海水盐度比同纬度其他海域高 C. 此季节洋流顺时针方向流动 D. 此季节洋流逆时针方向流动 ‎【答案】32. B 33. A 34. D ‎【解析】‎ ‎【32题详解】‎ 在等温线图中,等温线越密集,表示温差越大。读图,图中北部山区等温线分布明显密集,说明温差显著,B对。图中的等温线只是部分与纬线平行,大部分不平行,西部和东部都有部分与经线平行,A错。根据‎25°C等温线判断,同纬度地区陆地比海洋气温低,C错。在图示区域是季风洋流,等温线分布与洋流关系不大,受地形影响较大,D错。故选B。‎ ‎【33题详解】‎ 根据图中等温线分布情况,陆地等温线向低纬凸出,判断北半球是冬季,我国东北雪花飘飘,A对。长江汛期集中在夏季,B错。图示区域南亚地区冬季盛行东北季风,C错。东非高原为热带草原气候,夏季草类茂盛,此时为冬季,D错。故选A。‎ ‎【34题详解】‎ 图示地区纬度较赤道高,水温较赤道附近低,A错。由于夏季降水量大,大量淡水注入,海水盐度较周边海域低,B错。此季节为冬季,在东北季风影响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C错、D对。故选D。‎ ‎【点睛】影响气温的主要因素 ‎1.纬度位置: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等温线与纬线平行 ‎2.海陆位置:同纬度夏季气温陆地高于海洋,冬季海洋高于陆地,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 ‎3.海拔高度:随海拔高度升高而递减(每升高‎1000m气温下降‎6℃‎) 等温线大体与等高线平行 ‎4.洋流:同纬度暖流流经地区高于寒流流经地区,等温线弯曲方向与洋流流向一致 ‎5.人类活动:同一城市市区气温高于郊区 下面为世界两区域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5. 关于甲、乙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两地均以崎岖的高原为主 B. 两地均位于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C. 甲地地势东高西低,乙地地势西高东低 D. 甲地以流水作用为主,乙地以冰川作用为主 ‎36. 关于甲、乙两地附近海域洋流叙述,正确的是 A. 从成因看,两地的洋流均为风海流 B. 两地大陆东岸为暖流,西岸为寒流 C. 由于洋流影响,甲地南部海域的污染物将向西扩散 D. 乙地西部海域等温线向北凸出 ‎【答案】35. B 36. D ‎【解析】‎ ‎【35题详解】‎ 由图可知,甲、乙两地河流稀少且较为平直,因此二者的地形不会是崎岖的,A错误;二者分别处于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两地均位于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B正确;甲地河流向东西两侧流,因此地势中高两侧低,C错误;甲乙两地均以流水作用为主,D错误。故选B。‎ ‎【36题详解】‎ 从成因看,甲地为季风洋流,属于风海流;乙地的西侧为补偿流,不属于风海流,A错误;乙地大陆东岸为暖流,西岸为寒流,但甲地的洋流是季风洋流,呈现出夏顺冬逆的特点,B错误;由于洋流影响,甲地南部海域的污染物夏季将向西扩散,冬季反方向扩散,C错误;乙地西部海域是本格拉寒流,向北流,海水等温线向北凸出,D正确。故选D。‎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7. 甲、乙、丙植被带的典型植被依次是 A. 森林、草原、荒漠 B. 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C. 森林、高山草甸、荒漠 D. 荒漠、荒漠草原、草原 ‎38. 丁地降水量及主要水汽来源是 A. 大于‎300 mm;大西洋 B. 大于‎300 mm;印度洋 C. 小于‎300 mm;印度洋 D. 小于‎300 mm;北冰洋 ‎【答案】37. B 38. A ‎【解析】‎ ‎【37题详解】‎ 森林分布区年降水量一般大于400毫米。根据图的相关信息可知,图示区域为中亚地区,气候干旱是其基本特征,从图中的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来看,甲植被带年降水量大于或接近300毫米,乙、丙植被带的年降水量都在300毫米以下,故甲、乙、丙植被带的典型植被依次是草原、草原荒漠、荒漠。‎ ‎【38题详解】‎ 丁的东南方向是海拔较高的山地,正处在来自大西洋湿润气流的迎风坡上,降水相对较多。结合等降水量线的分布来看,丁的年降水量应在300毫米以上。‎ 考点:中亚植被、气候等自然地理特征。‎ 下图所示的平原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频发沙尘暴。因沙尘中含有较多的盐尘,该地区的沙尘暴被称为“白风暴”。‎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39. 图中平原地区种植业规模的扩大,对L湖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 过度灌溉导致入湖河水减少,湖岸线向湖心后退 B. 化肥的大量使用导致湖水富营养化严重 C. 水土流失加剧,导致湖泊淤积严重,面积萎缩 D. 围湖造田,导致湖泊面积萎缩 ‎40. “白风暴”中盐尘的主要来源包括 ‎①土壤表层积聚的盐分 ②湖泊萎缩露出的湖底中的盐分 ‎③盐矿生产中产生的盐尘 ④强风所带来的北冰洋中的盐分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39. A 40. A ‎【解析】‎ ‎【39题详解】‎ 图中为中亚地区,当地深居大陆内部,降水稀少,因此种植业的发展需要引河水灌溉。若种植业规模的扩大,入湖水量减少,湖水水位下降,湖岸线后退,湖的面积缩小,含盐量增加。A正确;该地区降水少,流水作用微弱,即便使用了化肥也很难被流水搬运到湖泊之中,湖水含盐量大,不适合水生生物生长,B错误。该地区降水少,水土流失状况不明显,C错误;图中湖泊为咸水湖,不适于围湖造田,而且当地地广人稀,无需通过围湖造田扩大耕地面积,D错误。故选A。‎ ‎【40题详解】‎ 该地降水少,农业生产需要进行灌溉,经过大水漫灌后的土地,地下水位上升,该地区蒸发旺盛,容易出现土壤次生盐碱化,所以土壤表层积聚很多盐分,成为“白风暴”中盐尘的主要来源之一。过度引水灌溉导致湖泊面积缩小,湖岸线后退,湖泊萎缩露出的湖底中的盐分,成为“白风暴”中盐尘的又一个主要来源。①②对。该地没有盐矿,③错误。该地距离北冰洋远,且降水少,“白风暴”中盐尘的主要来源中没有强风所带来的北冰洋中的盐分,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地形和气候因素是很多地理现象的基础,分析过程中要注意地形气候对其他地理现象的影响。‎ 第Ⅱ卷 (非选择题)‎ 二.综合题 ‎41.读沿36°N的地形剖面图和图中a、b两地的气候资料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与a地相比,b地冬季降水的特点有哪些?并简述其原因。‎ ‎(2)简述甲、乙两地河流共同的水文特征。‎ ‎【答案】‎ ‎(1)b比a地降水量大。原因:(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西北风南下;经过海域后增温增湿;在山地的迎风坡形成丰富的降水。‎ ‎(2)河流水量丰富;径流季节变化大;(上游流经山地)落差大,流速快;水能丰富;无结冰期;含沙量较小。‎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世界区域地理和气候类型的判断、河流水文特征等知识点。‎ ‎【详解】(1)结合图示的经纬度位置判断,甲位于朝鲜半岛,而乙位于日本,冬季该地区受西北季风影响,a地区受西北风影响属于背风坡,由陆地吹向海洋的风,降水量较少,而b地区位于日本的西北侧,为西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 ‎(2)河流水文特征应从河流的流量、流量的季节变化、冰期、含沙量和流速、水能资源等方面思考。读沿36°N的地形剖面图和图中a、b两地的气候资料图可知其共同的水文特征:结合两地的气温、降水量资料综合看:降水较多,河流水量丰富;季风气候,径流季节变化大;地形原因,(上游流经山地)落差大,水能丰富;都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无结冰期;植被较好,含沙量较小。‎ ‎42.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印度尼西亚局部区域示意图。‎ ‎(1)分析苏门答腊岛东部沼泽的自然成因。‎ ‎(2)印度尼西亚有“地质灾害的超市”之称,简述其自然原因。‎ ‎(3)举例说明印度尼西亚利用丰富的火山资源发展的主要产业活动。(答题注意说明火山的哪些资源可以发展哪些产业。)‎ ‎【答案】(1)热带雨林气候,降水充沛;河流众多,水量丰富;地形平坦,排水不畅;地下水位高;沿海海水入侵;东部山地森林广布,涵养水源补给。(答出其中4点即可)‎ ‎(2)地处板块交会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断裂发育,岩体破碎;多山地丘陵,地形起伏大;降水丰富,多暴雨易引发滑坡、泥石流。‎ ‎(3)利用火山灰发育的肥沃土壤,发展种植业;利用火山地貌、地热资源,发展旅游业;利用岩浆岩提供的建筑材料,发展建筑业;利用岩浆活动形成的金属矿,发展采矿业;利用地热资源,发展电力产业。‎ ‎【解析】‎ ‎【分析】‎ 该题综合性较强,考查沼泽的自然成因、地质灾害的成因和如何利用火山资源。‎ ‎【详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山脉分布在苏门答腊岛西侧,山脉对偏东风有着抬升作用,这里又是雨林气候,降水量充沛;东部地区地形较平坦,为平原地区,河流众多,水量丰富;地势低平,水流速度慢,排水不畅;河口地区海水倒灌,加剧了东部的沼泽化。所以多沼泽、湖泊,河网密布。‎ ‎(2)印尼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多地质灾害,比如火山爆发,地震,从图中可以看出,多山地丘陵,地形起伏大;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丰富,多暴雨; 经济落后,乱砍滥伐森林和不当的开挖、堆积,造成地表破坏严重,易引发地质灾害。‎ ‎(3)火山资源的利用也可以给我们生活带来乐趣与便利。一般来说,火山资源主要体现在它的旅游价值、地热利用和火山岩材料方面。火山和地热是一对孪生兄弟,有火山的地方一般就有地热资源。印度尼西亚火山资源丰富,利用火山灰发育的肥沃土壤,发展种植业;利用火山地貌、地热资源,发展旅游业;玄武岩是分布最广的一种火山岩,同时它又是良好的建筑材料。利用岩浆岩提供的建筑材料,发展建筑业;利用岩浆活动形成的金属矿,发展矿业。陆地喷发的玄武岩,常结晶出自然铜和方解石,海底火山喷发的玄武岩,常可形成规模巨大的铁矿和铜矿。火山活动还可以形成多种矿产,最常见的是硫磺矿的形成。‎ ‎43.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地图,下左侧是图中局部区域某地理要素的放大图,下右图是①②两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1)说出图中①地自然带名称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阐释图中A处河流流量过程线中C、D两洪峰流量的补给水源。‎ ‎(3)图中③地是所在国重要的茶叶产区,试简析该地种植茶叶的优势区位条件。‎ ‎【答案】(1)热带草原带。原因:地处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气温高,蒸发量大;受海陆位置和地形阻挡,西南季风影响减小,降水量较沿海少;终年高温,干湿分明,适宜热带草原生长。‎ ‎(2)C洪峰是由于山地的季节性积雪春季融化汇集而成;D洪峰由山地降水和冰川积雪融水汇集而成,夏季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带来降水。‎ ‎(3)夏季高温多雨;山地多云雾;丘陵坡地利于排水;酸性土壤适宜茶树生长;当地的生产与生活习惯(饮茶传统,或当地茶文化积淀)。‎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世界区域图为背景,考查主要自然带及其成因河流补给、农业区位因素,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详解】(1)据图可知,该地位于回归线附近的大陆内部,夏季盛行西南季风,受地形和海陆位置的影响,西南风对其影响较小;根据①气温和降水的特征可知,该地全年高温,夏季降水丰富,是雨季,冬季降水较少,是旱季,干湿季节分明,故气候类型为热带草原气候;该气候特征,有利于草原的生长,形成热带草原带。‎ ‎(2)图中A为印度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区,春季山地的季节性积雪融化,形成春汛C洪峰;夏季西南季风从印度洋带来降水,补给河流,且夏季气温较高,高山冰雪融水量大,补给河流,河流的流量较大,故夏季形成该河流的夏汛D洪峰。‎ ‎(3)从地形上分析,该地地形类型为丘陵,雨季有利于排水;夏季受西南季风的影响,降水量丰富,高温多雨,云雾天气频繁;土壤呈酸性,适宜茶树生长;当地居民自古有饮茶的习惯,有利于当地茶树的种植。‎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