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4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地理新导学大一轮讲义:必修③第三章第30讲第30讲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学案(人教版,江苏专用)
第30讲 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考纲呈现] 区域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考纲解读] 1.掌握山西煤炭资源的开发条件。 2.理解能源基地的建设和能源综合利用的措施。(重点) 3.学会对一个地区的能源、矿产资源开发条件进行评价。(重点) [思维导图] 考点一 能源的分类、开发与能源基地建设 1.能源结构与分类 中国与世界主要能源消费结构图(2007年) (1)结构:我国能源以A煤炭为主;世界能源以B石油为主。 (2)分类 ①可再生能源:包括水能、风能、生物能、潮汐能、太阳能等。 ②非可再生能源 a.类型: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能源。 b.特点:数量有限,若开发利用不当,容易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 2.山西煤炭资源开发的条件 (1)优势条件 ①煤炭资源丰富,开采条件好。 ②市场广阔。 ③位置适中,交通比较便利。 (2)限制条件 ①煤炭外运能力不足 煤炭运输量大 全国对能源的需求迅速增长,山西生产的煤炭大部分输往外省 受所处地理位置的影响 山西省地理位置比较封闭,东是太行山,南是黄河,不利于晋煤外运 ②水资源短缺 山西省地处季风气候区与非季风气候区的过渡地带,降水较少。而随人口的增加及灌溉农业和耗水工业的快速发展,水资源消耗量日益增加。 ③生态环境脆弱 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地区,地表起伏较大,加上降水集中,水土流失严重。大规模的矿产开发会加剧水土流失。 3.山西能源基地的建设 (1)扩大煤炭开采量 如图中的①大同、②平朔、③西山、沁水、霍西、河东等大型煤炭生产基地的建设。 (2)提高晋煤外运能力 逐步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煤炭外运路网体系。 (3)加强煤炭的加工转换 ①建设坑口电站:变输出煤为输出电力。 ②发展炼焦业:为冶金工业发展提供能源,向外输出焦炭。 4.区域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1)矿产资源(能源)开发条件评价 评价角度 内容 资源条件 可从储量大小、分布范围大小、种类多少、质量高低、与其他资源的匹配情况等方面评价 开采条件 可从矿层厚度、埋藏深浅、矿区的地形地质条件、可否进行露天开采等方面评价 市场条件 可从消费市场是否广阔、市场潜力大小、区位条件即矿区距市场远近等方面评价 交通运输条件 可从交通位置、交通运输方式、交通便捷程度等方面分析 (2)新能源开发条件评价 评价角度 内容 能源资源丰富 太阳能丰富(光照充足),如青藏地区、我国西北地区;风能丰富(风力大) 土地面积广 多荒滩、沙漠、戈壁等,土地面积广阔,地形平坦,且地价较低 市场需求及市场距离 市场对清洁能源需求量大;经济落后,能源需求量小;距离市场(发达地区)较远,运输成本高 科技 超高压输电技术的发展 资金 建设成本高,资金不足;靠近发达地区,资金充足 5.新能源开发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有利影响 ①缓解能源资源短缺的状况。 ②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③减轻大气污染状况,实现可持续发展。 (2)不利影响 ①新能源往往开发难度较大,且不太稳定,易受到自然条件的影响。 ②生物能源的开发抢占了耕地,影响区域粮食安全。 考向一 能源利用结构 (2019·海安高级中学质检)图1为“2013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比重图”,图2为“2014年我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及主要工业产品单位能耗下降百分比情况图”。读图,回答1~2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油、气为主 B.粗铜综合能耗增幅大于水泥 C.清洁能源比重已超过石油所占比重 D.火力发电标准煤耗下降最小 2.图2所示我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重工业比重上升 B.服务业的比重下降 C.工业技术的革新 D.能源消费结构优化 答案 1.D 2.C 解析 第1题,结合图示知: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粗铜综合能耗降幅大于水泥;清洁能源比重低于石油所占比重;火力发电标准煤耗下降最小。第2题,我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呈下降趋势,其主要依赖科学技术的进步,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 2000年到2008年长江三角洲某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耗总量翻了近两番。读“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结构和单位GDP能耗变化图表”,回答3~4题。 2000年 2004年 2008年 煤炭 83.43% 86.51% 89.99% 石油 16.23% 13.23% 9.84% 天然气 0.34% 0.26% 0.17% 3.2000年到2008年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耗基本特征是( ) ①石油、天然气消费总量下降 ②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未变 ③石油消费量增幅低于天然气 ④煤炭的消费比例不断增大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4.2000年到2008年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翻了近两番的主要原因是该地( ) A.流动人口持续增加 B.工业企业节能改造严重滞后 C.高能耗企业比重增大 D.能源需求随经济发展而扩大 答案 3.C 4.D 解析 第3题,直接读上表可知,2000年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石油、天然气比重较低;2008年该地工业企业的能源消费仍以煤炭为主,但与2000年相比较,煤炭消费比重不断增加,石油、天然气的消费比重在下降。故选C。第4题,该地工业企业能源消费总量翻了近两番,受该地区流动人口的持续增加影响很小,故A错;读图可知,单位GDP能耗不断下降,说明工业企业注重了节能改造,提高了能源利用率以及减少了高耗能工业的比重,故B、C错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能源需求量会越来越大,故D正确。 考向二 矿产资源开发条件评价 下图阴影地区分布着我国和世界上罕见的特大煤田,被称为“黑三角”或“乌金三角”,包括内蒙古的准格尔、鄂尔多斯,陕西的神木、府谷,山西的朔州等地。目前已成为我国优质动力煤生产和输出基地。读图完成第5题。 5.“乌金三角”地区能源基地建设的优势是( ) ①煤炭储量丰富 ②煤炭质量高,开采条件好 ③水资源充足 ④广阔的能源消费市场 ⑤水陆交通便利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③⑤ 答案 A 解析 该区位于我国的内陆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水资源短缺,水运条件较差。 6.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题。 北海是世界上重要的油气产地。简述北海油气田开采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答案 有利条件:油气资源储量丰富;位于大陆架浅海,便于开采;接近能源消费市场;运输便利。(任答三点) 不利条件:位于西风带,终年风浪大;多阴雨天气,不利于海上油气开采作业;开采成本高。(任答两点) 考向三 新能源开发条件评价 (2018·江苏宜兴检测)随着全球风光发电成本继续下降,油气地位将受挑战。下图为“风光互补发电工程图”。读图,回答7~8题。 7.下列地区最不宜布局风光互补发电工程的是( ) A.四川盆地 B.青藏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黄土高原 8.与火力发电相比,风光发电( ) ①布局受自然限制更小 ②发电更稳定 ③清洁无污染 ④可再生,资源取之不尽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 7.A 8.C 解析 第7题,四川盆地是我国太阳辐射的低值中心,且受山脉阻挡,风力资源亦相对不足。第8题,风光发电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应布局在风力资源、太阳能资源丰富区域;随自然条件的变化,风光发电不稳定;但与火力发电相比,更清洁、资源更充足。 9.(2016·全国文综Ⅲ)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2009年5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1 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下图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8级)日数。 (1)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 (2)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 (3)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 (4)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调节电站。试解释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的原因。 答案 (1)与煤炭相比,风能为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与水能相比,开发风能不产生库区淹没等问题。 (2)有风:风能资源丰富(有“世界风库”之称),年大风日数多(近70天)。 有地:可供建设风电场的土地广阔(充足)或戈壁(难利用土地)广布,地形平坦。 (3)当地(经济落后,人口稀少)电能需求少;离东部(用户)较远(需长距离输电);当地基础设施(如电网等)不足;建设成本高(投资大),当地资金不足。 (4)风电极不稳定,配建热电站可以调节、控制,以使电网输电平稳(当风力减弱时以热电站补充电量,当风力强劲时减少热电站发电量)。 解析 第(1)题,直接调取和运用所学知识,从资源储量、特点(可否再生)、开发后的影响(是否带来污染、是否移民占地)等方面选取具有针对性的要点,对比分析即可。第(2)题,影响工业区位的自然条件主要是资源、土地、地形等方面。但是,对于风电场来说,风力资源是主导因素,图中的经纬度信息提示应从地理位置、气候类型的角度说明风力资源的丰富度;其次,设问中的“大型”两字,以及图例中的沙漠和戈壁,提示应从地形和用地成本的角度分析其有利的方面。第(3)题,工业的区位条件包括自然和社会经济区位两个方面。自然条件应说明气候、地貌的恶劣性对于工程建设的不利影响,社会经济区位则需要从交通、市场需求和市场距离等角度展开分析。第(4)题,建调节电站,说明该地风能发电不稳定,从建设调节电站的积极意义方面分析。 考点二 山西省能源的综合利用和环境保护 1.山西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 2.山西煤炭能源基地建设中的环境保护与治理 (1)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必要性 (2)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方法手段 ①提高煤炭的利用技术 ②调整产业结构 ③“三废”的治理 3.我国能源紧张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1)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异同 能源消费结构 中国 世界 不同点 煤炭>石油>水电>天然气>核能,以煤炭为主 石油>煤炭>天然气>核能>水电,以石油为主 相同点 煤炭利用比重下降,能源消费结构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2)目前我国能源紧张的原因 ①经济发展速度快,能源需求量增加迅速。 ②高能耗的工业发展快,加剧了能源紧张状况。 ③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④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 ⑤石油储备体系还不够完备。 (3)解决措施 ①采取多元化石油进口战略。 ②完善石油储备体系。 ③加大能源勘探、开发力度,特别是西北、沿海等重点地区的勘探力度,提高能源产量。 ④推进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川气东输等工程建设。 ⑤稳妥发展核电(我国已在常规能源资源少、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且能源需求量大的东南沿海地区建设大亚湾、岭澳、秦山、田湾和阳江、台山等核电站)。 ⑥因地制宜发展沼气能、太阳能、水能、风能、海洋能等新能源。 考向一 区域能源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产能即生产能力,它可以反映行业或企业的生产规模。去产能,即化解产能过剩。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国家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退出煤炭产能1.5亿吨以上的目标。据此完成1~3题。 1.我国实施煤炭去产能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燃煤污染日益严重 B.煤炭产能供过于求 C.煤炭产业层次偏低 D.煤炭行业管理混乱 2.经济发展受煤炭去产能影响最大的省级行政单位是( ) A.黑龙江省 B.陕西省 C.山西省 D.贵州省 3.该省级行政单位煤炭去产能将有利于( ) A.提高煤炭价格 B.安置就业人口 C.煤炭工业集聚 D.加快经济转型 答案 1.B 2.C 3.D 解析 第1题,由材料可知,产能即生产能力,它可以反映行业或企业的生产规模。去产能,即化解产能过剩。我国实施煤炭去产能主要原因为煤炭产能供过于求,故选B。第2题,山西省是我国产煤大省,其工业结构以煤炭为支柱产业,受煤炭去产能冲击最大,故选C。第3题,煤炭去产能对于山西省这种以煤炭为支柱的省区来讲,会减少就业机会,对于煤炭价格的提高没有影响,不会导致煤炭工业的集聚,可以加快经济转型,实现产业升级,故选D。 4.(2017·全国文综Ⅱ)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西省焦煤资源丰富,其灰分和硫分含量较低,所生产的冶金焦供应全国并出口。据调查,1998年山西省有1 800余家小焦化企业。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实施,山西省逐步关停这些小焦化企业,至2014年已形成4个千万吨级焦化园区和14个500万吨级焦化园区,极大地改变了该产业污染严重的状况。下图示意1994年和2014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变化。 (1)说明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的存在条件。 (2)分析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原因。 (3)指出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污染问题。 (4)推测山西省建立大型焦化产业园区后,在生产过程和运输过程中,对减少环境污染可采取的措施。 答案 (1)焦煤分布广泛,煤矿众多。小企业投资少(技术门槛低),临近煤矿,运输费用较低。我国钢铁工业规模大,对冶金焦需求量大(市场需求大)。增加当地就业,有经济效益,地方政府有积极性。 (2)(企业规模小、数量众多,)技术水平低,设备落后,(生产过程中)能耗大,废弃物排放量大,污染点多面大。 (3)(企业分散,单厂原料和产品的量较少,采用公路运输,在运输过程中,)所用汽车(卡车)数量多,尾气排放量大,原料和产品装卸、运输过程中存在煤炭散落、煤粉飘浮等问题。 (4)生产过程:(由于规模大,实力强,)可以采用清洁技术和设备,(减少能耗,提高资源利用率);可以采用控制排放或回收再利用等技术和设备,(减少废弃物排放量,降低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 运输过程:(由于生产集中),可以修建铁路专用线,采用封闭运输。 解析 第(1)题,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的原因可从资源分布、企业类型及特点、运输费用、市场需求和政府支持等方面回答。第(2)题,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原因可从企业数量、技术水平和废弃物排放等方面回答。第(3)题,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污染问题可从车辆尾气污染、装卸和运输过程中煤炭散落和煤粉飘浮等方面回答。第(4)题,属于发散思维类问题。生产过程中的措施可从清洁生产采用减排技术和设备等方面回答,运输过程中的措施可从修建铁路运输专用线及封闭运输等方面回答。 考向二 我国的能源问题及解决措施 5.(2018·全国文综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俄罗斯是世界重要的天然气开采和出口国。2017年12月8日,中俄能源合作重大项目——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集天然气勘探开采、液化、运输、销售于一体,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 倡议后实施的首个海外特大型项目。俄罗斯为该项目配建了港口。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该项目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即将生产线和相关建筑设计成一系列的模块,由全球多地工厂制造,然后运至项目施工现场拼装。模块体积大,重量大,最大的模块重量与艾菲尔铁塔相当。该项目以中国、日本等亚洲太平洋沿岸国家为主要目标市场。中方企业全方位参与设计和建造,数十家企业承揽了85%模块的建筑。该项目超过60%的模块和零部件经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运至项目施工地。下图示意该项目的位置。 指出在该项目合作中体现的中俄两国各自的优势。 答案 俄罗斯优势:资源(能源、天然气)丰富,(天然气勘探开采、液化)技术强。 中国优势:资金雄厚、制造业实力强、运输能力强、市场需求大等。 解析 中国人口数量大,经济发展速度快,具有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资金、制造业水平、运输能力和市场需求等方面。而俄罗斯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资源丰富、开采水平高等方面。 (2019·长沙模拟)能源生产结构是指各类能源的生产量占能源生产总量的比例。能源消费结构是指各类能源的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读“我国煤炭和石油生产与消费结构差变化示意图”,回答6~7题。 6.该图说明我国( ) A.煤炭在能源消费构成中的比重不断增大 B.石油的供需缺口不断加大 C.煤炭和石油的生产量同步增长 D.我国富煤少油的能源状况得到改善 7.目前,改善我国能源现状的可行性措施是( ) A.限制石油化学工业的发展 B.以煤炭代替石油,提高能源自给率 C.积极拓宽石油进口渠道 D.以新能源全面替代常规能源 答案 6.B 7.C 解析 第6题,读图可知,我国石油的生产与消费结构差由正数逐渐变为负数,说明石油产能严重不足,供不应求,供需缺口不断变大。第7题,改善我国能源现状的可行性措施主要是拓宽进口渠道,开发新能源,但新能源全面替代常规能源并不现实。 读图,完成8~9题。 8.下列描述符合2010~2015年我国能源消费发展趋势的是( ) ①煤炭不占重要地位 ②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不断下降 ③石油消费比重呈下降趋势 ④太阳能、风能等其他能源消费比重几乎没有变化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9.下列能促进我国能源消费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 ) ①加快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 ②加快产业升级,提高重化工业比重 ③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④结合国情增加煤炭消费比重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④ 答案 8.D 9.A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