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 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 近来“旅行青蛙”的游戏十分火爆,很多结婚后的年轻人不要孩子,却“养蛙养出了父母心”。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二孩政策”全面放开两年后,新出生人口不升反降。目前全国各省人口排名前三的分别是广东(1.043亿)、山东(9579万)和河南(9402万)。根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 年轻人“宁愿养蛙,都不愿生娃”的主要原因有 ‎①生儿育女成本不断升高 ②当前社会所谓“佛系”生活观念的影响 ‎③当前年轻人赡养老人的压力大 ④生儿育女对女性职业发展的影响大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 广东省人口总量超过山东和河南位居榜首的主要原因是 A. 纬度低气候温暖适宜 B. 经济发展程度更高 C. 早生多育的地方传统 D. 二胎政策开放的早 ‎【答案】1. D 2. B ‎【解析】‎ ‎【1题详解】‎ 年轻人“宁愿养蛙,都不愿生娃”的主要原因有生儿育女成本不断升高,①对。当前社会 “佛系”生活观念的影响小,不是主要原因,②错。当前年轻人赡养老人的压力大,③对。生儿育女对女性职业发展的影响大,影响个人发展,④对。D对,A、B、C错。‎ ‎【2题详解】‎ 广东省人口总量超过山东和河南位居榜首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程度更高,有大量劳动力人口迁入,B对。与气候温暖适宜无关,A错。广东人口出生率较低,二胎政策开放的时间不是主要原因,C、D错。‎ 下图为新疆塔里木河下游绿洲环境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3. 图中甲表示 A. 河流断流 B. 过度灌溉 C. 土壤盐碱化 D. 冰川融水减少 ‎4. 推断图中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 河流流量减少 B. 冰川萎缩 C. 经济持续发展 D. 人口快速增长 ‎5. 综合治理和保护塔里木盆地绿洲的合理措施是 A. 兴修水库,增加灌溉水源 ‎ B. 植树造林,提高植被覆盖率 C. 改进生产方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 D. 大力发展旅游业 ‎【答案】3. A 4. D 5. C ‎【解析】‎ ‎【3题详解】‎ 根据关联图可知,图中上游地区的所处的用水量大,导致下游水量减少,则甲表示河流水量减少,甚至有可能发生河流断流。河流水量减少或断流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水源减少,不会导致土壤盐碱化;用水量大,不会造成冰川融水减少。过度灌溉是导致水量减少形成甲的原因,而不是甲之后的结果,应在甲的上游位置。据此分析选A。‎ ‎【4题详解】‎ 根据图示及上题分析可知,图中环境问题是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导致区域水资源减少最终导致土地荒漠化、生态环境恶化。该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人口快速增长导致人口对粮食、生活能源等需求增多,对资源环境的破坏加大造成的。河流流量减少、冰川萎缩与人口增多对环境影响加大有相当大的关系,人的不合理开发已经威胁到经济的持续发展,其中,人口的快速增长是导致这些问题的最根本原因,据此分析选D。‎ ‎【5题详解】‎ 塔里木盆地位于西北干旱区,水资源短缺。综合治理和保护塔里木盆地绿洲的合理措施是发展节水农业,改进生产方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这里干旱缺水,兴修水库、增加灌溉水源不适合;造林需要大量水源,很多区域不适合;大力发展旅游业会破坏生态环境,不合适。据此分析选C。‎ ‎“城归”是指从城里返回乡下的创业人员。2016年12月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返乡下乡人员创业创新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意见》,对于促进“城归”们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农村经济发展增添新的活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完成下列各题。‎ ‎6. 促使“城归”成潮的主要因素是 ‎①自然环境因素 ②经济因素 ‎ ‎③社会文化因素 ④政策因素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7. “城归”的出现有利于 ‎①提高城市环境承载力 ②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③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④充分发挥农村生产潜力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④‎ ‎【答案】6. D 7. C ‎【解析】‎ ‎【6题详解】‎ ‎“城归”是指从城里返回乡下的创业人员,受国家政策影响,返乡创业,为农村经济发展增添新的活力。促使“城归”成潮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政策因素,B、D对。自然环境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不是主要原因,A、C错。‎ ‎【7题详解】‎ 返乡创业,为农村经济发展增添新的活力。“城归”的出现有利于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B对。与提高城市环境承载力无关,A错。人口流动,不能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C错。有利于充分发挥农村生产潜力,D对。‎ 在中国最美乡村---江西婺源,有一古村落地形外貌竟然酷似耐克的标志,人们戏称之为“耐克村落”。其房屋坐落在海拔500米的山崖,梯田环绕,祖辈起就在屋顶上用竹匾(一种器具)晾晒作物。每当日上山头,老式民居与晒架上丰收成果组成一幅古村秋画,这就是闻名遐迩的“篁岭晒秋”。根据材料和图示,回答下列各题。‎ ‎8. 形成“篁岭晒秋”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阳光充足 B. 地形崎岖 ‎ C. 河网密布 D. 动植物资源丰富 ‎9. 下列农产品最不可能出现在当地居民房顶和晒架上的是 A. 油菜籽 B. 茶叶 ‎ C. 稻谷 D. 剑麻 ‎【答案】8. B 9. D ‎【解析】‎ ‎【8题详解】‎ 一个地区的地形、气候直接影响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位于亚热带的江西婺源由于地形崎岖使得当地居民屋顶上用竹匾(一种器具)晾晒作物,形成了一中“篁岭晒秋”现象,也形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第1题,由题干信息,结合示意图,知道该地地形崎岖,平地少使得当地居民在晾晒农作物是要借助一些工具(竹匾进行)。故选B。‎ ‎【9题详解】‎ 江西是亚热带气候,而剑麻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故当地不可能晾晒剑麻,故选D。‎ 读太湖平原某农户8月初的菜园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0. 图中土壤用稻草覆盖,其主要目的是 A. 保湿 B. 保温 ‎ C. 增肥 D. 保土 ‎11. 与东北相比,该地农业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A. 劳动力丰富 B. 土壤肥沃 ‎ C. 水热条件好 D. 机械化水平高 ‎【答案】10. A 11. C ‎【解析】‎ ‎【10题详解】‎ 太湖平原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8月初正值伏旱,气温高,降水少,因此土壤用稻草覆盖的主要目的不是保温,而是保湿;图中稻草并没有腐烂,因此增肥效果不明显;8月初降水少,稻草保持水土效果不明显。‎ ‎【11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太湖平原纬度低,水热条件比东北地区好,而东北地区土壤较太湖平原肥沃。A、D选项为社会经济条件。‎ 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1月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单位:℃)。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12. 图中甲地等温线明显向北凸出,主要原因可能是 A. 太阳光照比周边地区强 B. 受南部湿润气流影响 C. 地处盛行风背风地带 D. 位于高气压中心 ‎13. 限制该地农业生产的重大生态问题是 A. 水资源短缺和草场退化 B. 黑土流失和湿地退化 C. 水土流失和土壤酸化 D. 干旱缺水和低洼易涝 ‎【答案】12. C 13. B ‎【解析】‎ ‎【12题详解】‎ 甲地位于大兴安岭东侧,是西北季风的背风坡,受西北风影响较小,因此其温度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的温度,等温线向高纬度方向凸出。故选C。‎ ‎【13题详解】‎ 该地区位于我国东北地区,限制农业生产的重大生态问题是黑土流失和湿地退化。故选B。‎ 下图是华北平原地区某城市附近监测点的地下水埋藏深度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4. 据图可知,该监测点附近地区用水量最大的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 C. 秋季 D. 冬季 ‎15. 甲、乙两个低谷出现的原因是 A. 甲低谷——生活需水量小 B. 甲低谷——降水量大 C. 乙低谷——生活需水量大 D. 乙低谷——降水量小 ‎16. 下列属于图示地下水埋藏深度明显下降的原因的是 A. 城市化导致下垫面变化 B. 降水量减少 C. 地表径流减少 D. 农业用水增加 ‎【答案】14. B 15. C 16. A ‎【解析】‎ ‎【14题详解】‎ 读图可知,不同年份春、夏两季地下水位较低,说明这两个季节用水量大,再结合该地区(华北地区)春季降水量明显少于夏季,推出该监测点附近地区夏季用水量更大。故选B。‎ ‎【15题详解】‎ 该监测点位于城市附近,夏季生活需水量大,地下水难以得到回灌,因此7月份地下水位出现低谷;甲低谷出现的原因主要是降水少,且用水量较大。故选C。‎ ‎【16题详解】‎ ‎1980—2000年,华北地区城市化水平不断推进,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下垫面逐渐硬化,下渗水量减少,同时地下水开采量也在加大,导致地下水位明显下降。图示时间段,降水量不可能出现较大幅度减少;地表径流减少,可能是因为下渗量增大,则地下水位升高;农业用水增加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但该监测点位于城市附近,地下水位下降主要是城市路面硬化造成下渗减少和大量开采地下水所致。故选A。‎ 读长江三峡中巫峡的景观素描图,完成下面小题。 ‎ ‎17. 关于该处景观形成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岩层沉积——地壳抬升——断裂下陷——洼地积水 B. 岩层沉积——挤压褶皱——地壳抬升——流水下切 C. 挤压褶皱——岩层沉积——冰川侵蚀——冰雪融化 D. 岩浆侵入——岩层沉积——断裂抬升——流水下切 ‎18. 下列地理事物的成因可能与巫峡相似的是 A. 东非大裂谷 B. 挪威峡湾 ‎ C. 渭河谷地 D. 虎跳峡 ‎【答案】17. B 18. D ‎【解析】‎ ‎【17题详解】‎ 图示巫峡地区岩层有层理结构-沉积岩,因此先是沉积作用形成岩层;岩层有明显的褶皱变形-挤压褶皱,因此再是内力的挤压作用;巫峡两岸是高大山地,因此有地壳抬升作用;峡谷的形成主要是流水下切。选B正确。‎ ‎【18题详解】‎ 东非大裂谷、渭河谷地是地壳断裂下陷形成的地堑带;挪威峡湾是冰川侵蚀形成的;虎跳峡是流水侵蚀形成的。选D正确。‎ 下图为美国某农场农事安排表和本土农业带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该农场最可能出现在右图中的 A. 甲地 B. 乙地 ‎ C. 丙地 D. 丁地 ‎20. 该地形成此种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原因是 A. 优越的自然条件 B. 本地广阔的市场需求 C. 发达的农业技术 D. 因地制宜的综合策略 ‎【答案】19. A 20. D ‎【解析】‎ ‎【19题详解】‎ 图示该农场春季播种,秋季收割,一年地熟,应是美国纬度较高的甲地,种植春小麦。选A正确。‎ ‎【20题详解】‎ 甲地是商品谷物农业,该地地形平坦、气候相对温和湿润,地广人稀,加之美国科技水平高、机械化水平高,市场广阔、交通便利,在此形成商品谷物农业,这是因地制宜的综合策略的结果。选D正确。‎ ‎【点晴】‎ 由于动植物的不同地域分布,以及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世界上形成了在一定地域内的较稳定的、区域性的多种农业地域类型。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商品谷物农场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 ‎2017年4月10日,来自西亚的14万吨原油在缅甸马德岛卸载,中缅原油管道工程正式投运,标志着中缅两国能源领域合作步入新阶段。完成下面小题。‎ ‎21. 中缅输油管道建设的积极影响有 A. 改善云南大气质量 B. 保护缅甸生态环境 C. 加强我国能源安全 D. 改善缅甸能源结构 ‎22. 关于缅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势南高北低 B. 河流有明显的凌汛现象 C. 全年高温多雨 D. 西南季风带来丰富降水 ‎23. 海上巨轮运输易造成污染,海上油污扩散的主要原因是 A. 洋流 B. 水循环 ‎ C. 海洋生物 D. 大气环流 ‎【答案】21. C 22. D 23. A ‎【解析】‎ ‎【21题详解】‎ 中缅输油管道建设,可使我国进口石油的线路大大缩短,利于我国的能源安全。选C正确。‎ ‎【22题详解】‎ 缅甸河流多自北向南流,地势北高南低;是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明显的旱雨两季,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多降水;河流无冰期,不可能有凌汛。选D正确。‎ ‎【23题详解】‎ 海上石油泄漏造成污染,主要是通过洋流运动而扩散。选A正确。‎ 读我国不同地区1950~2001年湿地面积变化表,回答下列问题。‎ ‎24. 下列关于湿地的功能或用途,说法正确的是 A. 三江平原多荒地,为扩大耕地的后备资源 B. 内陆湿地对局部气候的调节有重要意义 C. 崇明东滩地处土地紧缺的上海,为扩建城区的理想用地 D. 滨海红树林,可成为当地木材的供应地 ‎25. 调查并估算湿地面积的变化,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有 A. RS和GPS B. RS和GIS ‎ C. GPRS和RS D. GPS和GIS ‎【答案】24. B 25. B ‎【解析】‎ ‎【24题详解】‎ 三江平原多为沼泽地,应以湿地的保护为主,不能开垦为耕地,A错误;内陆湿地能够涵养水源,对局部气候的调节有重要意义,B正确;崇明东滩为主要的海滩湿地,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应以保护湿地为主,不能作为城市建设用地,C错误;滨海红树林,湿地具有保护海岸、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多种生态功能,不应该大量砍伐,D错误。故选B。‎ ‎【25题详解】‎ RS可以实时监测和调查湿地面积的变化;GIS可以通过数据分析估算湿地面积变化情况。GPS主要用于定位,调查并估算湿地面积的变化不用定位。GPRS是通用无线分组业务。故选B。‎ 二、综合题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匹兹堡位于美国东北部五大湖区,是美国钢铁工业中心,有“世界钢铁之都”之称。20世纪50年代以来,匹兹堡失去昔日的辉煌,其产品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大幅下降。为了改变衰退的局面,匹兹堡推出庞大的复兴计划。进入21世纪,已转型为以生物技术、计算机技术、机器人制造、医疗健康等闻名的工商业城市,成为美国城市经济转型的典范。‎ 材料二:匹兹堡的位置示意图。‎ ‎(1)简述美国五大湖附近不适宜谷物种植的主要自然原因。 ‎ ‎(2)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美国人口由东北迁往南部和西部“阳光地带”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匹兹堡是美国的钢铁工业中心,简要说明其发展的有利条件。 ‎ ‎(4)结合所学知识,简述21世纪匹兹堡实现经济转型的有利条件。‎ ‎【答案】(1)气候湿冷(纬度较高气温低、无霜期短、热量不足)土地贫瘠。‎ ‎(2)自然生态环境(环境、气候)。‎ ‎(3)能源、资源丰富;水源充足;市场广阔;交通便利。‎ ‎(4)政策的大力支持;新兴技术的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环境的改善(整治环境污染)。‎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美国经济发展的地理环境。影响种植业自然原因主要有气候、地形、水源和土壤,美国北部五大湖区附近不适宜发展谷物种植主要是气候和土壤,地形是平原、有众多的淡水,气候上的不适宜主要是热量条件不足。美国人口由东北向南和西部迁移,主要是环境因素,这伴随着西部和南部新兴工业的掘起。美国的钢铁工业主要是建立在当地有丰富的铁矿资源和靠近煤矿产地的基础,工业中心的形成还有交通、市场、水源等。21世纪的经济转型,首先是政策引导,其次是新兴产业、环境及产业结构调整因素。‎ ‎(1)美国五大湖附近位于美国北部,纬度高,气候湿冷、无霜期短、热量不足,土地贫瘠,不利于谷物的生长。‎ ‎(2)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美国东北部相比南部和西部,纬度高,气温低,环境污染严重;南部和西部纬度低,光热条件好,环境好,所以人口由东北迁往南部和西部“阳光地带”是由于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3) 匹兹堡地处五大湖附近,靠近煤矿和铁矿产地,能源资源丰富;五大湖附近,城市众多,市场广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利于发展钢铁工业。‎ ‎(4) 21世纪美国科技水平高,加之政策的大力支持、新兴技术的推动,利于发展新兴产业;传统产业衰落,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是个契机;整治环境污染,环境的改善,利于吸引新兴产业。‎ ‎2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索马里香蕉种植兴起于20 世纪20年代意大利殖民时期,在索马里南部的谢贝利河下游肥沃的土地上,曾有200‎ ‎ 多个种植园,种植香蕉、甘蔗等经济作物。除了供应国内市场,索马里香蕉还大量出口到意大利、中东等地区。索马里香蕉味道极佳,入口如香草奶油,号称“世界最甜香蕉”,索马里也因此赢得了“香蕉王国”的美誉。谢贝利河发源于埃塞俄比亚东部高原,入海口是一片沼泽,最后注入印度洋。河流中下游地区气候干热,分雨季和旱季,最大汛期出现在4~6月。‎ 材料二 下图为索马里半岛地形图(左)和谢贝利河流域图(右)‎ ‎(1)评价该地区种植香蕉的有利自然条件。‎ ‎(2)简述谢贝利河流域大规模种植香蕉对水环境的不利影响。‎ ‎(3)分析索马里香蕉国际市场主要集中在意大利和中东等地的原因。‎ ‎(4)该地区拟把香蕉制成香蕉干出口,试说明这样做的理由。‎ ‎【答案】(1)有利自然条件:地处赤道附近,终年高温,光照强;雨季水量充沛;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附近有灌溉水源。‎ ‎(2)消耗大量水资源,造成水资源短缺;导致河流入海量减少,河口湿地减少;大量使用农药、化肥,易造成水污染。‎ ‎ (3)意大利和中东地区不宜种植香蕉,香蕉产量小;不宜长距离运输;意大利和中东地区距离索马里较近。‎ ‎(4)香蕉易腐烂,制成香蕉干存储时间长;香蕉干重量较香蕉轻,可降低运输成本;延长产业链,增加当地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 ‎【解析】本题通过索马里香蕉种植为背景,考查农业的区位因素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本题为条件分析题,关键词“种植香蕉”,答题方向“有利自然条件”,一般从气候、土壤、地形、水源等角度进行思考:通过材料和图得知,谢贝利河流域地处北纬0度-6度的赤道附近,所以终年高温,光照强;材料中阐述,河流中下游地区气候干热,分雨季和旱季,最大汛期出现在4~6月,说明雨季水量充沛;索马里南部的谢贝利河下游肥沃的土地,说明土地平坦,土壤肥沃;谢贝利河流经的下游,有河水作为灌溉水源。‎ ‎(2)本题为影响分析题,关键词“大规模种植香蕉对水环境”,答题方向“不利影响”。香蕉和甘蔗都是喜水植物,需要大量的灌溉水源,因为大规模种植香蕉会消耗大量水资源,造成当地水资源短缺;种植业的大量引水灌溉会导致河流径流量较小,河流对入海口的流水沉积作用减弱,入海口现在的沼泽会萎缩;种植过程中,会有一定的农药和肥料进入水环境,造成污染。‎ ‎(3)从材料中得知,索马里香蕉种植兴起于20 世纪20年代意大利殖民时期,有这个历史渊源。此外意大利和中东地区因为气候原因,不宜种植香蕉,但是对香蕉的市场需求量大;香蕉是不宜长距离运输的水果,由于意大利和中东地区和索马里相对距离较近,便于出口。‎ ‎(4)可以从香蕉的特点来看,新鲜的香蕉保存时间短,且重量大。改变其存储条件便于保存,而制成香蕉干,脱水后存储时间长;香蕉干经过脱水重量较香蕉轻,可降低运输成本;从只有新鲜香蕉到香蕉干等深加工,延长产业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加工,也带动了当地经济。‎ ‎28.[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 我国某地的“佛手山药”有三百多年的种植历史,2009年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佛手山药”形如手掌,品质优良,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过去,因深藏于大山之中,加之外形不规则,皮薄、贮存期短,长距离运输容易损坏或变质,“佛手山药”鲜为人知。近年来,当地政府依托“佛手山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带领农民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1)简述依托“佛手山药”发展乡村旅游带来的效益。‎ ‎(2)设计两项依托“佛手山药”开展的旅游项目。‎ ‎【答案】(1)效益:提高“佛手山药”种植效益,增加农民的收入;延长产业链,(引领“佛手山药”由传统种植向农产品加工、旅游观光体验升级,)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和就业岗位;提高“佛手山药”的品牌价值,扩大其知名度。‎ ‎(2)旅游项目:观光项目,如设立“佛手山药”展室(陈列馆)等;体验项目,如“佛手山药采挖”等;购物项目,如建设“佛手山药”农副产品一条街等。‎ ‎【解析】整体分析:本题组以“佛手山药”为载体,考查“佛手山药”带来的效益和旅游项目的设计,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 ‎(1)依托“佛手山药”发展乡村旅游带来的效益,主要从社会、经济两个角度作答。社会包括提高经济收入、增加就业等;经济包括延长产业链、带动产业发展、提高知名度、树立品牌效益等。‎ ‎(2)依托“佛手山药”可以开展的旅游项目可以从观光、体验、购物等角度着手,该问没有固定的答案,只要以“佛手山药”为中心设计项目即可,如设立“佛手山药”展览室、采挖“佛手山药”、建立“佛手山药”农副产品购买区等。‎ ‎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