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3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四川省双流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ww.ks5u.com 四川省双流中学2019-2020学年度上期第一次考试2019级地理试题 考试说明: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1卷(选择题),第I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请将答案工整规范地书写在答题卷上. 第I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近期热映的《流浪地球》讲述了地球因太阳“氦闪”而被迫逃离太阳系寻找新家园的故事。“流浪地球”计划分为三步:第一步,中止地球自转。第二步,将地球推入土星轨道,借助土星引力,弹射出太阳系。第三步,地球经历2500年的星际流浪,抵达新家园。图为“地球流浪过程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列题。 1. 如果地球搬家的第一步成功,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将被严重影响的是( ) A. 安全的宇宙环境 B. 适宜的温度范围 C. 适中的日地距离 D. 稳定的太阳光照 2. 地球抵达新家园,所处的天体系统是( ) A. 地月系 B. 太阳系 C. 河外星系 D. 银河系 【答案】1. B 2. D 【解析】 【分析】 考察地球的宇宙环境等相关知识点。 【1题详解】 如果地球停止自转会受影响的是地球本身,正是因为地球自转,才使得地球上有了昼夜交替现象,有了白天接受光照温度相对较高黑夜温度较低的变化,不自转仍然有昼夜交替现象,但是昼夜交替周期很长,面对太阳一侧温度较高,背对一侧则比较低,昼夜温度变化范围变大。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停止自转无关,宇宙环境不会发生变化,月地距离也不会发生变化太阳光照依然较稳定。因此正确答案选B, A C D错误。 【2题详解】 地球虽然弹射出太阳系。然后又经历2500年的星际流浪,依然位于银河系之内,但是在太阳系之外。正确答案选D。 【点睛】难度较小,基础知识考查。 我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于北京时间2018年4月2日8时15分再入大气层,落区位于南太平洋中部区域(约135°W)。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3. 天宫一号再入大气层时,落区的区时为( ) A. 1日18时 B. 1日15时 C. 2日15时 D. 3日18时 4. 该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是( ) A. ①②之间 B. ②③之间 C. ③④之间 D. ④①之间 5. 该日及以后一个月中,成都( ) A. 正午太阳高度下降 B. 自转速度碱慢 C. 日出时间越来越晚 D. 均是昼长夜短 【答案】3. B 4. A 5. D 【解析】 【3题详解】 由材料分析可知,天宫一号坠落时坠落点约为135°W南太平洋中部区域,经过计算可知,落点所在的时区为西9区,与东八区相差17个时区,而此时北京时间为4月2日8时15 分,因此落点的时间=4月2日8时15 分-17小时=4月1日15时15分。故选B。 【4题详解】 读图可知,根据图中近日点和远日点信息,当地球转到①位置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是3月21日前后,全球昼夜平分;当地球转到②位置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是6月22日前后,北半球达到一年中昼最长夜最短时刻;当地球转到③位置时,是北半球的秋分,全球昼夜平分,是9月23日前后;当地球转到④位置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是12月22日前后,是北半球一天中昼最短夜最长的一天。当2018年4月2日8时15分“天宫一号”再入大气层时,地球运行至①3月21日前后到②6月22日前后之间,地球由图中①处向②处运动过程中。综上所述,BCD错误,故选A。 【5题详解】 根据上题分析可知,2018年4月2日8时15分以后一个月中,太阳直射点继续向北移动,北半球的昼长变长,正午太阳高度继续变大,日出时间越来越早,昼长夜短。地球的自转速度基本不变。ABC错误,故选D。 6.如下图,图中M与地球都是太阳系里的行星,图中箭头显示了八大行星运动特征的 A. 共面性 B. 同向性 C. 近圆性 D. 随意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 主题主要考查太阳系八大行星运动特征。 【详解】由图得知,M星与地球的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这反映的是同向性;共面性就是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轨道都在同一平面内,而M星与地球并不在同一个轨道面上;近圆性就是轨道近似正圆形,而M星的轨道是一个椭圆形。故选B。 7.下列能源的形成与太阳辐射有关的是( ) A. 地热 B. 煤、石油 C. 核能 D. 潮汐能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煤、石油和天然气是历史时期的植物演化而来,而植物的能源来自光合作用合成的太阳能。所以选B。 下图为中国年太阳辐射分布图。读围回答下列各题。 8. 太阳辐射的主要作用是( ) ①促进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变化的主要动力 ②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动力 ③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 ④太阳内部核反应的能量来源 A. ①② B. ⑧④ C. ①③ D. ②④ 9. 与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青藏高原太阳辐射丰富的原因是( ) ①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 ②地势高,离太阳近,太阳辐射强 ③天气晴朗干燥,大气透明度好 ④地势高,空气稀溥,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0. 太阳能热水器利用条件最优和最差的城市分别是( ) A. 成都、乌鲁木齐 B. 拉萨、重庆 C. 石家庄、西安 D. 包头、杭州 【答案】8. C 9. D 10. B 【解析】 【8题详解】 太阳辐射是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的主要动力,所以①正确;磁暴主要来自于太阳活动,所以②错误;人类学生产、生活的主要能量来源是来自太阳辐射,所以③正确;太阳内部的核反应产生能源,所以④错误。综上所述①③正确,故选C。 【9题详解】 青藏高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纬度相当,所以①错误;青藏高原地势较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弱,所以②错误;天气晴朗干燥,大气透明度较好,所以辐射较强,所以③正确;地势较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所以④正确。综上所述,③④正确,故选D。 【10题详解】 太阳能热水器利用条件与该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有关。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从总体上看,是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增强。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拉萨位于青藏高原,故最丰富;重庆位于四川盆地,故最贫乏。故选B。 【点睛】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 ①总体特征 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从总体上看,是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增强。高值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中心在四川盆地。具体分布如下图所示: ②特例分析 青藏高原成为太阳辐射高值中心的原因: 纬度较低,太阳高度大;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大气中尘埃含量少,透明度高,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 四川盆地成为低值中心的原因: 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含水汽多,阴天、雾天较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证实,太阳在2017年9月6日晚连续爆发两次“闪焰”(太阳耀斑大爆炸),其爆炸等级打破12年来的观测纪录,并伴随着高能带电粒子流抛射(CME)。专家表示此次CME抛射的粒子流会抵达地球并造成较大影响。下围示意太阳大气分层。 读围完成下列各题。 11. “闪焰”主要发生在图中( ) A. ①层 B. ②层 C. ③层 D. 太阳内部 12. “闪焰”对地球带来的影响包括( ) ①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气温升高 ②南极科考队员观寨到极光现象 ③航海过程中海员发现指南针突然失灵 ④地球有线通讯受到干扰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11. B 12. 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太阳大气分层,及太阳活动影响。 【11题详解】 太阳大气分层由内到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分别对应图中①②③。读题可知,闪焰是指太阳耀斑的爆发,主要发生在②色球层,故选B。 【12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阳耀斑的爆发会导致极光现象、磁暴现象,所以②③正确;二氧化碳增加,气温升高属于温室效应,所以①错误;会影响无线通讯,所以④错误。故选B。 【点睛】1.太阳大气层结构及太阳活动 2.主要影响 (1)扰动地球上空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2)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3)高能带电粒子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产生“极光”现象。 (4)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等。 下图为局部经纬网围,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3. 圈中C点位于b点的( ) A. 西南方向 B. 西北方向 C. 东南方向 D. 东北方向 14. 图中ab、bd、cd、ac四条线段长度关系的大小关系为( ) A. ab=ac B. ac=bd C. cd= ab D. bd=cd 【答案】13. A 14. B 【解析】 【13题详解】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因而图中c位于b的西南方向,故选A。 【14题详解】 纬线相互平行,因而纬度相隔1度的距离处处相等,为111千米,经度1度的间隔在赤道处为111千米,随着纬度的增加经度1度间隔越来越小,南北纬60度处1度的间隔约为赤道的一半。ab>ac,A错误;纬度间隔相同,距离相等,因而ac=bd,B 正确; cd>ab,C错误; bd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 当前文档收益归属上传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