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解析版

‎2020届高二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负积温是日平均气温小于等于0℃的累加,它是表达冬季冷暖的重要参数,是重要的农业气候生态指标之一。一个地区负积温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当地林木、农作物和果树能否安全越冬,而且也影响农业病虫害的发生蔓延、农药施用量的多少。下面左图为1961-2008年华北地区负积温分布图(单位:℃·d),下面右图示意1961-2008年华北地区负积温变化率[单位:℃·d/(10a)]。‎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 影响图示地区负积温值东西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地形 C. 空气质量 D. 大气环流 ‎2. 山西北部出现负积温变化率高值区的可能原因是 A. 冬季昼长变长 B. 冬季太阳高度角变小 C. 冷空气影响程度减弱 D. 海拔高,太阳辐射强 ‎3. 图示时间段内,负积温变化对华北地区产生的可能影响是 A. 农作物生长周期缩短 B. 病虫害发生次数增多 C. 冬季积雪量增加 D. 耕作制度发生改变 ‎【答案】1. B 2. C 3. B ‎【解析】‎ ‎【1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西部以高原和山地为主,东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海拔差异较为明显,因而地形成为影响图示地区负积温值东西差异的主导因素。所以选B。‎ ‎【2题详解】‎ 读图可知,负积温变化率为正值,说明负积温的绝对值减小,即该地冬季气温呈升高趋势,可能原因是该地冬季受冷空气的影响程度减弱,故选项C正确。‎ ‎【3题详解】‎ 读图可知,负积温变化率为正值,说明负积温的绝对值减小,即华北地区冬季气温有所升高,有利于病虫害越冬,导致病虫害发生次数增多,故选项B正确。‎ 下表为我国四川、江西、内蒙古、上海四个省级行政区人口、耕地资料,读表完成下列小题。‎ ‎4. 关于表中甲、乙、丙、丁四个省区的名称对应正确的是 A. 四川、江西、内蒙古、上海 B. 四川、上海、江西、内蒙古 C. 四川、内蒙古、江西、上海 D. 上海、四川、江西、内蒙古 ‎5. 关于四个省区从1996—2004年耕地面积减少的最主要原因对应正确的是 A. 甲省区——退耕还草,大力发展畜牧业 B. 乙省区——农业结构调整,生态退耕 C. 丙省区——退耕还林,扩大森林种植面积 D. 丁省区——城市化发展建设占地多 ‎【答案】AD ‎【解析】‎ ‎【4题详解】‎ 四川、江西、内蒙古、上海四个省级行政区中,四川人口最多,故甲为四川。表中数据显示,丁省区因建设用地导致耕地减少最多,应为发达地区,四个选项中A、C符合,从人口总量与耕地总面积来判断,江西多于内蒙古。据此分析选A。‎ ‎【5题详解】‎ 结合上题,甲为四川,西南地区主要为退耕还林;乙省区江西省,主要是生态退耕与建设用地导致耕地减少;丙省区内蒙古,生态退耕为还草。丁省区为上海,城市化发展建设占地多,D说法正确。据此分析选D。‎ 气温距平(或降水距平)是指某年的气温(或降水量)平均值与多年平均值的差值。下图为云南省蒙自市1995-2014年春季气温距平和降水距平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 图中蒙自市春旱最为严重的年份是 A. 1996年、2004年 B. 2000年、2011年 C. 2010年、2014年 D. 2001年、2012年 ‎7. 蒙自市春旱频发且严重的主要原因是 A. 季风变化 B. 地形阻挡 C. 深居内陆 D. 人类活动 ‎【答案】6. C 7. A ‎【解析】‎ ‎【6题详解】‎ 降水量距平数值为负,且数值越小,说明降水量越少;气温距平数值为正,且数值越大,说明气温越高,降水偏少,气温偏高,则干旱趋于严重。读图可知,2010年和2014年春旱最为严重,C项正确。‎ ‎【7题详解】‎ 读图可知,春旱主要发生在个别年份,这主要是因为云南省地处季风区且季风不稳定,造成降水量的不稳定,易引发旱灾,A项正确。‎ 下图为我国某地的多年平均气候统计资料,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8. 该地扬沙天气多出现在 A. 1-3 月 B. 3-5 月 C. 7-9 月 D. 10-12 月 ‎9. 该地对应的温度带和干湿区分别是 A. 中温带、半湿润区 B. 暖温带、半湿润区 C. 中温带、半干旱区 D. 暖温带、半干旱区 ‎【答案】8. B 9. B ‎【解析】‎ ‎【分析】‎ 考查该地的天气和气候特点。‎ ‎【8题详解】‎ 读图分析可知,图中3~5月大于等于8级风力日数最多,此时间段气温较高,蒸发量较大,降水量又比较少,地表比较干旱,该地区植被覆盖率较差,所以该时段扬沙天气出现较多。正确答案选B。‎ ‎【9题详解】‎ 由图中可以看出,该地气温最高月出现在七月,夏季气温高,冬季最冷月气温小于0℃,雨热同期是温带季风气候,同时春季多大风天气,因此该地应当为我国华北地区,华北地区对应的温度带是暖温带、半湿润地区。正确答案选B。‎ ‎【点睛】干湿区划分指标主要是根据地区的年降水量来划分的.1、年降水量 > 800mm---湿润区;2、400mm < 年降水量 < 800mm---半湿润地区北);3、200mm < 年降水量 < 400mm---半干旱地区;4、年降水量 < 200mm---干旱地区。‎ 位于我国干旱地区的R河,发源于高原山地,洪水期可穿越400多千米的沙漠汇入Q河。‎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0. 某探险队拟从甲市穿越沙漠到达乙市,该探险队最宜选择的出行时间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11. R河主要的水文特征是 A. 含沙量较大,结冰期较短 B. 含沙量较小,结冰期较长 C. 径流量年际变化小,季节变化大 D. 径流量年际变化大,季节变化小 ‎12. 非洪水期R河消失的原因是 A. 蒸发量增加 B. 水汽输送减少 C. 下渗量增加 D. 地表径流减少 ‎【答案】10. B 11. C 12. D ‎【解析】‎ ‎【10题详解】‎ 图示位于我国干旱地区,水资源短缺。R河发源于高原山地,洪水期可穿越400多千米的沙漠汇入Q河。某探险队拟从甲市穿越沙漠到达乙市,该探险队最宜选择的出行时间是夏季,河流水量大,探险队的水源补给有保障,B对。其它季节R河流程短,探险队的水源无保障,A、C、D错。故选B。‎ ‎【11题详解】‎ R河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区,以冰川融水补给为主,该地气候没有明显变化,主要的水文特征是径流量年际变化小,季节变化大,C对,D错。纬度较高,距冬季风源地较近,结冰期较长,A错。植被覆盖率低,沙源充足,河流含沙量较大,B错。故选C。‎ ‎【12题详解】‎ 非洪水期指的是春、秋、冬季节,气温较低,冰川融水量少,河流水量小。R河消失的原因是地表径流减少,D对。夏季的蒸发量最大,其它季节较小,A错。大气降水补给少,水汽输送不是主要因素,B错。冬季结冰,有冻土层,下渗量减小,C错。故选D。‎ 下图为石羊河流域三维图,位于河西走廊的甘肃民勤县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珍珠,多年来民勤县要求武威市拆除其上游大坝的呼声不断。‎ 完成下列小题。‎ ‎13. 影响图中聚落空间布局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 A. 河流 B. 地形 C. 交通 D. 政策 ‎14. 武威市大坝对民勤县的影响是 A. 改善民勤县河流的泄洪能力 B. 加剧了当地的水土流失 C. 扩大了民勤县农田的灌溉面积 D. 加剧了民勤县生态环境的恶化 ‎【答案】13. A 14. D ‎【解析】‎ ‎【分析】‎ 该题组主要考查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水源利用问题。‎ ‎【13题详解】‎ 图示信息可以看出,聚落主要沿石羊河分布,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旱,年降水量少,人们逐水而居,影响聚落空间布局的最主要区位因素是河流。选A。‎ ‎【14题详解】‎ 武威市大坝蓄水是为了满足附近生产生活用水,武威市用水量增加,会导致武威市以下河段水量减少,进一步加剧下游地区的干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民勤县位于石羊河下游,流量较小,不需要泄洪,A错误;民勤县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土地荒漠化,不是水土流水,B错误;水量减少,不能扩大民勤县农田的灌溉面积,C错误。故选D。‎ ‎【点睛】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内流河水源补给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越往河流下游,河流流量越小。‎ 经国务院批准,2011 年 11 月 16 日,我国第十一个国家级综合试验区——“青海三江源国家生 态保护综合试验区”建立。‎ 结合所学完成下列小题。‎ ‎15. 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的主要原因是 A.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 B. 冰川众多,湿地广布 C. 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D. 地势高,气候寒凉 ‎16. 三江源地区湿地广布,其具有的重要价值突出表现为 ‎①为鸟类等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空间 ‎②调蓄了长江、黄河和澜沧江等河流的洪水 ‎③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农副产品 ‎④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 ‎⑤具有发展农业的巨大潜力 ‎⑥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 A. ①②⑥ B. ①④⑥ C. ②③④ D. ②④⑥‎ ‎【答案】15. D 16. B ‎【解析】‎ ‎【15题详解】‎ 三江源位于青海省,在青藏高原上,海拔高,气候寒冷,降水少,主要植被为草原、荒漠,故生态环境脆弱,D正确。‎ ‎【16题详解】‎ 三江源位于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湿地广布,能够为鸟类等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和良好的生存空间,是我国淡水资源的重要补给地,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B正确;海拔高热量不足,生态环境脆弱,不利于发展农业生产,不能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农副产品③⑤错;该处湿地的水源主要为冰川融水,位于三江源头,对三江洪水的调节作用不大②错。故选B。‎ ‎【点睛】为了保护三江源的生态环境,国家设立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采取退耕还草(林)、全面禁猎、禁采砂金、休牧育草,实施天然林和天然牧场保护工程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环境持续恶化的趋势。‎ 下图为我国某河流流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 ‎17. 该河流的流量特点是 ‎①径流总量大,冬季有断流现象 ‎②流量季节变化大,有明显的夏汛 ‎③流量随降雨量的变化而变化 ‎④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18. 该河流所在地区及主要补给类型是 A. 青藏地区雨水补给 B. 东北地区积雪融水补给 C. 西北地区冰雪融水补给 D. 华北地区 地下水补给 ‎【答案】17. B 18. C ‎【解析】‎ ‎【17题详解】‎ 通过图示可以看出,该河流的流量特点是:径流总量不大(看纵坐标数值),冬季有断流现象,这说明该河位于我国西北地区,其流量季节变化大,有明显的夏汛;河流的补给主要是冰雪融水,因此河流的流量随气温的变化而变化。据此分析选B。‎ ‎【18题详解】‎ 由于河流冬春季节断流,故该河流所在地区为中国西北地区,流的补给主要是冰雪融水及积雪融水,选C。‎ ‎【点睛】河流的补给形式:‎ 下图所示的沙洲位于西藏林芝地区雅鲁藏布江丹娘乡附近河段,该地区4-9月份降雨丰富,10月至次年3月气候干旱。林芝米林机场位于雅鲁藏布江河谷,海拔2949米,周围是海拔4000多米的高山峻岭,米林机场飞机只能利用上午时刻起降,全年适航时间累积100天左右,号称“飞行难度全国第一”。‎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9. 该地降水主要来自 A. 太平洋的东南季风 B. 太平洋的西南季风 C. 印度洋的西南季风 D. 印度洋的东南季风 ‎20. 丹娘沙洲的形成时间和主要外力是 A. 4-9月 人类活动 B. 4-9月 流水 C. 10月至次年3月 冰川 D. 10月至次年3月 风力 ‎【答案】19. C 20. B ‎【解析】‎ ‎【19题详解】‎ 根据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可判断出该地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受太平洋的影响较小,降水主要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选C。‎ ‎【20题详解】‎ 从图中看,沙洲位于河流中,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根据材料,4~9月该地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携带泥沙量大,沙洲形成时间为4~9月,选B正确。‎ ‎【点睛】河流地貌是自然界中最常见的地貌之一。‎ 按照成因,可以将河流地貌分为侵蚀地貌和堆积地貌,它们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与外力作用有关。河流在流动过程中,会破坏并掀起地表的物质,形成侵蚀地貌。河流侵蚀地貌是由溯源侵蚀、下蚀和侧蚀共同作用形成的。河谷是典型的河流侵蚀地貌,横剖面呈“V”字形。堆积地貌多见于河流中下游地区,包含冲积扇、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等,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河漫滩平原一般分布在中下游地区,三角洲平原分布在河口地区。‎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21. 图示区域 A. 1月等温线分布主要受地形地势影响 B. 7月等温线分布主要受纬度位置影响 C. A处7月平均气温高于28℃ D. 112°E沿线气温年较差大于24°N沿线 ‎22. 关于图示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区域内能够欣赏到“一山有四季”的奇妙景观 B. 区域内南部河流一般在每年春季开始进入汛期 C. 作物熟制由北部一年一熟过渡到南部两年三熟 D. 天然橡胶是该区域普遍种植的最主要经济作物 ‎【答案】21. D 22. B ‎【解析】‎ ‎【21题详解】‎ 图示1月等温线东西延伸,南北更替,且向北递减,应受纬度的影响;7月等温线分布不与海岸线平行,表明不受海陆位置的影响;A处为河流的发源地,地势高于周围地区,则7月平均气温低于28℃;而B处1月气温低于A处,7月气温高于A处,所以B处气温的年较差大于A处。据此分析选D。‎ ‎【22题详解】‎ 区域内相对高度较小,从山麓到山顶的气温相差较小,不会形成“一山有四季”; 区域内南部河流一般在每年5月份也就是春季进入汛期;该区域热量丰富,其作物熟制都为一年两熟;天然橡胶对热量的要求较高,一般热带才可以种植,在我国的最北纬度大约是22°N,因此它不会是该区域普遍种植的最主要经济作物。据此分析选B。‎ 下图是沿我国境内某一经线的气候资料统计图。据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23. 图中①地形区的名称是 A. 太行山 B. 四川盆地 C. 云贵高原 D. 秦岭 ‎24. 图中②区域的特征是 A. 河流谷地泥沙沉积,形成“黄土地”‎ B. 热量充足,为亚热带气候 C. 温带季风气候,冬小麦不能越冬 D. 年降水量在800 mm以上,但冬春季节较干旱 ‎25. 当前,①地形区生态环境保护最迫切的问题是 A. 盐碱地的治理 B.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C. 酸雨的防治 D. 土地荒漠化的治理 ‎【答案】23. D 24. A 25. B ‎【解析】‎ 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以及读图析图能力,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区域气候特征以及生态环境问题,需要结合区域基础知识,抓住图中关键信息分析答题。‎ ‎【23题详解】‎ ‎①区域位于34°N附近,其南侧年降水量大约为800MM,七月均温较南北两侧低,判断为山区,因地势高。其南侧≧10°C积温为4500°C,判断该区域为秦岭。D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24题详解】‎ ‎②位于秦岭以北,为黄土高原。故A项正确。其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位于暖温带,故主要粮食作物谷子、高粱、冬小麦等。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下。BCD错误。故选A。‎ ‎【25题详解】‎ ‎①区域表示秦岭,由于是我国最典型的地理分界线,故南北两侧不同的自然环境富有特色。而目前由于山区植被破坏严重,造成部分珍惜物种灭绝。B正确,其余选项错误。‎ 二、综合题(50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柽柳是一种落叶灌木或小乔木,根系发达,主根往往伸到地下水层,最深可达10余米,根株萌发力强,即使沙埋后仍然可于根茎处萌发大量纤细的不定根,枝条亦迅速向上生长,形成柽柳沙堆。艾比湖周围多柽柳沙堆,主要分布在洪积—冲积扇的边缘地带及河流沿岸。艾比湖7 000多年前湖面面积达3 000多平方千米,且为淡水,如今湖面面积已经萎缩至500平方千米左右。如图为“艾比湖位置及湖区面积演变图”和“柽柳沙堆示意图”。‎ ‎(1)推测7000多年前艾比湖曾为淡水湖的原因。‎ ‎(2)分析艾比湖周边柽柳沙堆形成的原因。‎ ‎(3)简述艾比湖周边柽柳沙堆的生态意义。‎ ‎【答案】(1)周围山地植被覆盖率高,气候湿润,降水量大;周围山地冰川积雪量大,冰雪融水量大;艾比湖流域水系发达,河流众多,河流汇入量大;湖面广阔,湖水较深,温度较低,蒸发量小(受湖水调节作用影响,湖区降水较多)。‎ ‎(2)艾比湖处于内陆干旱区,风力强劲,为柽柳沙堆的形成提供了动力条件;在洪积—冲积扇的边缘地带及河流沿岸由于人类的大规模垦伐土地,地下水位下降,河床裸露,绿洲退缩,提供了沙源;洪积—冲积扇的边缘地带及河流沿岸水分条件较好,有利于柽柳生长;风力使地面产生风沙流,受柽柳灌丛的阻挡,沙粒在灌丛周围堆积,形成柽柳沙堆。‎ ‎(3)柽柳沙堆具有防风作用,可以使风速降低;抑制就地起沙并促进沙尘沉积,阻止风沙前进;灌木丛能提供枯枝落叶,慢慢恢复周围的土壤肥力。‎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湖泊的水文特征及成因荒漠化的成因和植被对防治风沙的作用。‎ ‎【详解】(1)湖水盐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及有无淡水注入。结合图文材料可从湖面的面积及地形条件推测,从河水注入量、湖水对气候的调节作用、气候、降水及冰川融水等方面分析回答。(2)柽柳沙堆的形成本质是土地荒漠化的结果,结合当地气候、风力、水资源、地形地貌、人类活动等方面分析回答。(3)由材料可知,柽柳根系发达,可结合植被的作用,从防风、固沙、增加土壤肥力等方面进行分析回答。‎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27.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河流与某月均温分布,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说出图示区域沿26°N纬线从东到西气温的变化特点。‎ ‎(2)比较丙地和丁地年降水量多少,并说明原因。‎ ‎(3)简析A河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 ‎【答案】(1)气温由28°C以上降到26°C以下,再升高到28°C以上。‎ ‎(2)丙地多。丙地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丁地处于台湾山脉的背风地带,且地势较为地平。‎ ‎(3)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且流域面积较大,河流流量大;A河发源地到入海口的落差大。‎ ‎【解析】‎ ‎【详解】(1)首先从图中找出沿26° N纬线从甲点到乙点所穿越的等温线,然后描述气温变化特点即可,注意气温在河流谷地较高、源头地区较低等特点。‎ ‎(2)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区域位于我国东南地区,夏季盛行东南风,丙地地势较高且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而丁地地势较为平坦且位于背风地带,故丙地降水量较丁地多。‎ ‎(3)分析A河水能资源丰富的原因应主要从气候类型对降水量的影响以及河流所在区域落差两个方面入手。图中经纬度显示,A 河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河流流量大;A 河发源地到入海口的落差大,因此A河水能资源丰富。‎ ‎【点睛】水能资源:‎ ‎1、水能资源丰歉的评价:(1)河流落差的大小,落差大的河段水能丰富;(2)河流径流量的大小,径流量大的河流水能丰富。‎ ‎2、水能开发条件评价:水能是否丰富;坝址的条件(例如地质条件);淹没范围和移民数量;附近的交通条件;电力市场大小;除发电以外其他的效益(灌溉、航运、养殖等)。建设水电站的有利条件一般从水能、地形条件、能源需求、经济和技术支持等方面分析。‎ ‎2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无定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之一,发源于定边县白于山北麓,向东北流经毛乌素沙漠南缘,后向东南流经黄土高原,沿途接纳众多支流,在清涧县注入黄河。‎ 图甲示意无定河流域及水系结构,图乙示意1976~2010年无定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变化。‎ ‎(1)无定河因“流量不定、深浅不定”等而得名。从气候的角度,说明“无定河”名称的由来。‎ ‎(2)试对无定河“南部支流长而多、北部支流短而少”这一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3)简述图乙所示时期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无定河水文特征的影响。‎ ‎(4)分析无定河上述水文特征的变化对该地区农业生产的有利影响。‎ ‎【答案】(1)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夏季多暴雨,因此河流流量不定,深浅不定。 ‎ ‎(2)无定河南部受夏季风影响较显著,降水相对较多,且由于处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严重,沟谷众多,利于河流发育;北部处于毛乌素沙漠,地形平坦,且降水少,蒸发旺盛,不利于河流的形成。 ‎ ‎(3)土壤侵蚀减弱,河流含沙量减少;之别覆盖率增大,流量季节变化减小。‎ ‎(4)流量季节变化减小,可减轻水旱灾害;河流含沙量减少,水土、肥力能得以保持;河水变清,减少水库等设施的淤积,有利于灌溉。‎ ‎【解析】‎ ‎【分析】‎ 从气候角度看,河流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夏季多暴雨,因此河流流量不定,深浅不定。图乙所示时期,耕地、草地面积减少,林地面积增加,植被覆盖率提高,土壤侵蚀减弱,水土流失少,河流含沙量减少。‎ ‎【详解】(1)无定河因“流量不定、深浅不定”等而得名。从气候角度看,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夏季多暴雨,因此河流流量不定,深浅不定。 ‎ ‎(2)无定河南部受夏季风影响较显著,降水相对较多。南部地处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严重,沟谷众多,利于河流发育。北部处于毛乌素沙漠,地形平坦,受夏季风影响较小,降水少,蒸发旺盛,不利于河流的形成。 所以南部支流长而多、北部支流短而少。‎ ‎(3)根据图例,图乙所示时期,耕地、草地面积减少,林地面积增加,植被覆盖率提高,土壤侵蚀减弱,水土流失少,河流含沙量减少。植被覆盖率增大,涵养水源能力增强,流量季节变化减小。‎ ‎(4)结合上题,无定河流量季节变化减小,可减轻水旱灾害。河流含沙量减少,水土、肥力能得以保持,土壤肥力提高。水土流失减少,河水变清,水库等设施的淤积减少,有利于水库等设施的可持续利用,利于灌溉。‎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