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3 发布 |
- 37.5 KB |
- 25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大名县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9月半月考地理试题
高三地理半月考地理试题 命题人:赵平 一、单选题 (每小题1.5分,共60分) 读我国某农村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完成下列各题。 1. 图示反映该村( ) A. 位于浙江省沿海地区 B. 环境优美,迁入人口多 C. 医疗卫生水平高 D. 受经济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率高 2. 该村人口现状可能给当地带来的问题有( ) ①养老服务难以保障 ②加重就业困难 ③劳动力短缺 ④土地养老杯水车薪 ⑤使环境人口容量降低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③④⑤ 【答案】1. D 2. B 【解析】 【1题详解】 由图中可以看出该村20~40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在人口金字塔图中数量极少,说明该村的劳动年龄人口以外出务工的人口居多,受经济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率高,故本题选D。 【2题详解】 由图中可以看出该村少年儿童以及老年人口的比重大,劳动力较少,所以该村人口现状可能给当地带来的问题主要是养老服务难以保障,大量的人员外出务工,说明土地产值较少,土地养老杯水车薪,故本题选B。 春节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今年春节期间全国有数亿人流动(或迁移),有近12亿人观看央视的春晚节目。下表为2018年春节期间人口迁入迁出量排位居前十的城市。 结合材料回答下面小题。 3. 表中人口迁入量和迁出量的位次能够反映城市的活跃程度。下列城市组合中,春节期间最活跃的一组是() A. 北京、郑州 B. 广州、长沙 C. 武汉、南京 D. 成都、杭州 4. 表中反映出,春节期间我国出行人数南北差异大,南方城市普遍比北方城市活跃程度高,主要原因是春节期间() A. 南方的气候条件比北方好 B. 北方的地形条件比南方好 C. 南方比北方人口密集、经济发达 D. 北方的交通条件比南方好 【答案】3. D 4. A 【解析】 根据表格中城市迁入量、迁出量排名,城市组合中,春节期间最活跃的一组是成都、杭州,迁入、迁出量都很大,排名靠前。春节期间南方的气候条件比北方好,南方气候适宜度假休闲,所以出行的人口较多。 【3题详解】 表中人口迁入量和迁出量的位次能够反映城市的活跃程度。根据表格中城市迁入量、迁出量排名,城市组合中,春节期间最活跃的一组是成都、杭州,迁入、迁出量都很大,排名靠前,D对。春节期间北京迁入人口少,郑州、长沙迁出人口少,A、B错。武汉、南京迁入、迁出人口少于成都、杭州,C错。 【4题详解】 表中反映出,春节期间我国出行人数南北差异大,南方城市普遍比北方城市活跃程度高,主要原因是春节期间南方的气候条件比北方好,南方气候适宜度假休闲,所以出行的人口较多,A对。北方的地形条件比南方差,B错。春节期间是冬季,北方寒冷,不适宜出行,经济发达是主要因素,C错。北方的交通条件比南方好,不是出行人数少的原因,D错。 5.一年一度的央视春晚在除夕准点开播。为使全球华人华侨同一天能看到开播的第一个节目,下列开播时间应是北京时间() A. 7 点 B. 8 点 C. 19 点 D. 20 点 【答案】D 【解析】 【详解】一年一度的央视春晚在除夕准点开播。为使全球华人华侨同一天能看到开播的第一个节目,开播时间应是北京时间20 点,此时太阳直射0°经线,全球各地位于同一日期内,D对。7 点、8 点、19 点等时间,全球分别在两个日期,A、B、C错。 6.当农历新年(狗年)的钟声敲响时,家住巴中的小满收到在美国“硅谷”(西八区)斯坦福大学留学的表哥用手机发来的信息,可信的是 A. 皓月当空,同看央视春晚直播 B. 接近中午,空气干燥骄阳似火 C. 日没大洋,回家路上华灯初放 D. 迎着朝阳,正在赶往学校上课 【答案】D 【解析】 【详解】当农历新年(狗年)的钟声敲响时,北京时间是1月1日0点,西8区比北京时间晚16小时,西八区的区时是12月31日的8点,正值早晨,小满收到在美国“硅谷”斯坦福大学留学的表哥用手机发来的信息,可信的是迎着朝阳,正在赶往学校上课,D对。A、B、C错。 【点睛】当农历新年钟声敲响时,北京时间是1月1日0点,西8区比北京时间晚16小时,西八区的区时是12月31日的8点,正值早晨。 面积1.23万平方千米的巴中市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大巴山南麓,地形以低山丘陕为主,气候为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旅游资源、矿产资源、农业特色产品丰富,4A级及以上景区19个,自然风光优美、独特。该市距离成都重庆、约300千米,距西安仅470多千米,长期以来受某些因素制约,贫困人口多且集中连片,社会经济发展滞后。目前与市外的交通联系主要靠公路运输,为了加快振兴发展川陕革命老区,巴中恩阳机场建设进程提速,今年10月将建成通航。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7. 目前,巴中市社会经济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是() A. 位置偏僻 B. 资源贫乏 C. 交通落后 D. 自然条件 8. 届时巴中首先开通航线到达的城市,最不可能为() A. 西安 B. 北京 C. 三亚 D. 上海 9. 随着航空线的开辟,该地下列哪个部门受其影响最大() A. 农产品加工业 B. 采矿业 C. 水稻种植业 D. 旅游业 【答案】7. C 8. A 9. D 【解析】 【7题详解】 根据材料中“巴中市位于四川盆地北部大巴山南麓,地形以低山丘陕为主,”可知巴中的山区面积广,交通不便,故答案选C。 【8题详解】 航空运输在远距离运输上具有优势,开通首航航线要有一定的距离,西安离巴中较近,最不可能成为首航城市,故A正确,其它距离巴中都较远。 9题详解】 旅游业需要便捷的交通,航空运输让旅行距离缩短,更节省时间,故答案选D。航空运输业对农产品加工业、采矿业、水稻种植业影响较小。 虹吸雨水收集系统是在缺水地区利用一些技术手段将屋顶的大气降水进行回收、处理、再利用的一种良性系统。读虹吸雨水收集系统示意图。 回答下列各题。 10. 该系统改造的水循环环节是 A. 蒸发 B. 降水 C. 下渗 D. 径流 11. 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A. 调解城市局地气候 B. 缓解城市用水紧张 C. 缩短径流汇聚时间 D. 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12. 最适合使用该系统的地区是 A. 东北地区 B. 东南地区 C. 华北地区 D. 青藏高原 【答案】10. D 11. B 12. C 【解析】 试题分析: 【10题详解】 根据材料,该系统是利用一些技术手段将屋顶的大气降水进行回收、处理、再利用的一种良性系统。没有使降水进入径流环节流走,改造的水循环环节是径流,D对。蒸发、下渗环节有影响,不影响降水环节,但都没有改造这些环节,A、B、C错。 【11题详解】 根据材料,该系统是缺水地区回收雨水的一种良性系统,主要功能是缓解城市用水紧张问题,B对。对调解城市局地气候、缩短径流汇聚时间、减少土壤水分蒸发作用不大,A、C、D错。 【12题详解】 根据材料,最适合使用该系统的地区是缺水地区。东北地区大部分是湿润区,不缺水,主要限制因素是热量,A错。东南地区水源充足,B错。华北地区降水少,生产、生活用水量大,缺水严重,最适合使用该系统,C对。青藏高原是高寒气候区,生产、生活用水少,不适宜,D错。 考点:人类活动改造的水循环的主要环节,虹吸雨水收集系统的主要功能,最适宜该系统的地区。 读我国东部某经济发达省份2000年和2016年省外流入人口分年龄的性别比图,性别比是每百名女性人口对应的男性人口数。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3. 2016年,该省省外流入人口中性别比最大年龄段是( ) A. 20~24岁 B. 30~44岁 C. 40~44岁 D. 50~54岁 14. 与2000年比,2016年该省流入人口中( ) A. 男性人口数量减少 B. 中年女性人口明显增加 C. 少年儿童性别比降低 D. 人口性别比不平衡加剧 【答案】13. D 14. B 【解析】 【13题详解】 根据性别比是每百名女性人口对应的男性人口数,读图可知2016年该省流入人口分年龄的性别比在50-54岁最大,根据图中年龄段的变化,可知每5岁一个年龄段,从而可以推出50-54岁性别比最大,D正确。 【14题详解】 与2000年比,2016年该省流入人口的不同年龄段的性别比总体向100靠近,整体比2000年数值降低,所以说明人口性别比不平衡得到緩解,该省为经济发达省份,D 错;与2000年比,2016年外省流入人口总数应是增加的,性别比总体下降,不能说明男性人口数量減少,A错;少年儿童年龄为0-12岁,读图可知2016年比2000年有所升高,B错;30-54岁年龄段的性别比明显减少,说明流入的女性人口明显增加,C对。 读南亚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5. 图中甲、乙、丙对应的功能区正确的是( ) A. 商业区 工业区 住宅区 B. 商业区 住宅区 工业区 C. 住宅区 工业区 旅游区 D. 住宅区 绿化区 工业区 16. 关于该城市的规划及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处建中心商务区——交通便利 B. ②处建大型仓库——地价较低 C. ③处建绿化带——减少污染 D. ④处建食品加工厂——靠近水源 【答案】15. B 16. C 【解析】 【15题详解】 由图可知,甲位于市中心,市场条件好,地价较高,最可能是商业区;乙位于甲周围,最可能是住宅区;图示城市位于南亚,夏季盛行西南风,冬季盛行东北风;丙位于城市的外缘,且位于盛行风向的垂直方向,靠近铁路,交通条件好,最可能是工业区。故选B。 【16题详解】 中心商务区应建在城市的中心地带,不宜建在位于郊区的①处;②处离工业区较远,远离铁路,不宜建大型仓库;④处的水源可能会受到城市和工业区的污染,不宜建食品厂;③处位于工业区与住宅区之间,这里可以建绿化带,以减少工业区对住宅区的污染。故选C。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与石家庄相比,保定( ) A. 服务范围较大 B. 门槛人口较高 C. 城镇等级较高 D. 职能种类较少 18. 京津冀协同发展,对保定的主要影响是( ) ①增加运输成本 ②降低城市等级 ③增加服务功能 ④优化产业结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17. D 18. D 【解析】 【17题详解】 石家庄是省会城市,与石家庄相比,保定城市等级低,C错。服务范围比较小,A错。门槛人口较低,B错。职能种类较少,D对。 【18题详解】 京津冀协同发展,对保定的主要影响是增加运输压力,不会增加成本,①氏。不会降低城市等级,②错。服务范围增大,增加服务功能,③对。有利于促进优化产业结构,④对。D对,A、B、C错。 热岛强度是市中心与郊区两个代表性观测点的气温差值,能准确反映“热岛效应”的变化状况。“冷岛效应”原指干旱地区夏季时,绿洲、湖泊气温比附近沙漠低的一种局部温凉的小气候现象。目前许多城市也在广泛开展这方面的研究。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北京城市热岛效应最显著的季节为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20. “冷岛效应”会使①处与周边地区相比 A. 年降水量增多 B. 空气对流增强 C. 污染物不易扩散 D. 水汽蒸发加快 【答案】19. D 20. C 【解析】 考查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由于交通、工业、人口密集、建筑物高大密集等因素排放大量热量,导致城市温度高于农村,即为城市热岛效应。城市热岛效应最显著,就是指城郊温差最大。观察发现图中等值线越密集就说明温度变化越大,大致在11-1月城区与郊区温差最大,则为热岛效应最显著,此时为冬季。故选D。 “城市首位度”指省份最大城市与第二大城市的经济总量(或人口总量)之比。读2015年我国部分省会城市经济首位度与人口首位度对比图及武汉市1995—2015年经济首位度及人口首位度变化曲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21. 对2015年图中我国省会城市经济首位度与人口首位度分析正确的是 A. 哈尔滨在省内的经济地位最重要 B. 兰州是人口首位度最大省会城市 C. 济南的经济总量和人口规模在全省最高 D. 南京的政治文化职能在全省更加突出 22. 对武汉市二十年来社会经济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A.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相协调 B. 经济首位度持续上升 C. 人口首位度持续上升 D. 城市间人口规模差距趋于稳定 【答案】21. D 22. C 【解析】 【21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城市首位度或人口的首位度指省份最大城市与第二大城市的经济总量或人口总量之比,读图可知,哈尔滨人口首位度接近比例3.5。是图中人口首位度最大的省会城市,B正确;省会一般是一个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读图可知,南京城市首位度位于比例1的下方,不可能是其省内的经济中心,但却承担者重要的政治、文化职能,D正确;读图可知,福州的城市首位度接近比例1,但不到比例1,因此不可能是福建经济总量最大的城市,经济地位在省内并非重要,故A错误;读图可知,济南的城市首位度和人口首位度都位于比例1的下方,因此不可能是省内经济总量和人口规模最大的城市,故C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D。 【22题详解】 读武汉市1995-2015年经济首位度以及人口首位度变化曲线图可知,1995年-2015年期间,武汉市人口首位度的曲线一直持续上升,而城市首位度的曲线中间有过下降的趋势,故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并没有协调发展。由于武汉的人口首位度持续上升,导致其与第二大人口城市的差距不断加大,进而导致两个城市间人口规模差距不断扩大,故本题答案选C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读图分析能力、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第一题,首先搞清楚城市首位度、经济首位度、人口首位度的概念,然后读图判断选项中的四个城市的人口首位度和城市首位度逐项选择。第二题,先准确理解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和首位度、经济首位度之间的关系,再根据右图分析二十年来人口首位度和经济首位度的变化可以得出答案。 一个城市的总人口包括常住户籍人口和常住外来人口,下图是上海市2005-2016年总人口、外来人口和外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3. 下列关于上海户籍人口数量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A. 2005-2016年持续高速增长 B. 2009-2010年出现迅速下降 C. 2005-2016年保持相对平稳 D. 2009-2010年出现迅速上升 24. 在2005年-2016年期间,上海市 A. 外来人口超过户籍人口 B. 人口增长率不断下降 C. 人口平均年龄不断增长 D. 人口老龄化有所缓解 【答案】23. C 24. D 【解析】 【23题详解】 2005-2016年总人口和外来人口曲线形态一致,说明上海户籍人口数量保持相对平稳,C正确。A错误。2009-2010年外来人口出现迅速上升,不是户籍人口上升,B、D错误。 【24题详解】 在2005年-2016年期间,上海市外来人口比重小于40﹪,说明低于户籍人口,A错。人口增长率包括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增长率,人口增长率不断上升,B错。劳动力人口大量涌入,人口平均年龄降低,C错。劳动力人口迁入,人口老龄化有所缓解,D对。 25.依据等高线地形图判断,有关甲乙丙丁四处居民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村海拔高度大于500米 B. 乙村南面有陡崖 C. 丙村最容易遭受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D. 丁村适合种植柑橘 【答案】C 【解析】 甲村海拔高度大于200米小于300米,A错;根据指向标可以判断乙村东南面有陡崖,B错; 丙村位于河流附近,河流上游地势陡峭,最容易遭受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C对;依据等高线地形图不能判断丁村适合种植柑橘,D错。选择C。 下图表示我国东部一河流某次洪水过程中湖泊入湖、出湖径流量的变化。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26. 这段时间湖泊对该河流洪水产生蓄积作用的时段是 A. Ⅰ Ⅱ B. Ⅱ Ⅲ C. Ⅰ Ⅲ D. Ⅱ Ⅳ 27. 在Ⅰ、 Ⅱ时段,图中各点中,湖泊水位最高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26. C 27. C 【解析】 本题我国东部一河流某次洪水过程中湖泊入湖、出湖径流量的变化图,考查陆地水体相互补给的关系。 【26题详解】 读我国东部一河流某次洪水过程中湖泊入湖、出湖径流量的变化图可知,当入湖径流大于出湖径流时,是湖泊对该河流洪水产生蓄积作用的时段,图中明显Ⅰ和Ⅲ符合题意。故本题选择C。 【27题详解】 从图中可看出在Ⅰ、Ⅱ时段,③之前一直是入湖水量大于出湖水量,湖水水位一直增加,③之后入湖水量小于出湖水量,湖水水位于开始下降,因此③是湖泊水位最高的时间。故本题选择C。 28.下图中能正确表示该河流与湖泊关系的是 (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弯曲方向相反,结合上题图示,原图中湖泊既有河流流入,又有河流流出,与C图中的湖泊与河流关系一致,据此选C。 29.下图表示某时段大庆阴天和晴天时气温日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AB两条曲线中,表示晴天的气温曲线是A B. 白天阴天,气温比晴天时低,这是由于云层反射太阳辐射强 C. 夜晚阴天,气温比晴天时低,这是由于大气逆辐射强 D. 霜冻多出现在晴天的夜里,这是由于晴天夜间大气逆辐射弱,地面降温幅度大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曲线变化特征,可知A曲线为晴天时的气温日变化,B曲线为阴雨天气时的气温日变化;白天阴天,气温比晴天时低,这是由于云层反射太阳辐射强;夜晚阴天,气温比晴天时高,这是由于大气逆辐射强,故C项符合题意;霜冻多出现在晴天的夜里,这是由于晴天夜间大气逆辐射弱,地面降温幅度大。 【点睛】大气对太阳辐射的保温作用 由于大气层中水汽、尘埃和二氧化碳对太阳的短波辐射吸收能力较弱,因此大部分太阳辐射能直接到达地表.地表在吸收了太阳短波辐射后,不断增温的同时释放长波辐射.近地面大气对地面的长波辐射具有很强的吸收能力,近地面大气增温后释放的长波辐射大部分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射向地面.大气逆辐射的存在使得近地面大气层始终保持有一定的温度,因而具有保温作用。 30.下图为某大陆西岸一段河流在某季节的等潜水位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题。 此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北印度洋海区洋流逆时针流动 B. 亚洲高压最为强盛 C. 澳大利亚北部海岸盛行东南风 D. 该河河口附近海水盐度达一年内最大值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某大陆西岸一段河流在某季节的等潜水位线分布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河水补给、洋流、季风环流、风带、盐度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生利用地理信息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详解】从图中等潜水位线的形态和数值变化推断,潜水位从河道向两侧递减,此时河流水补给潜水,说明此时河流水位高,处于汛期。根据题中纬度和海陆位置可知,图示地区属南半球地中海气候区,冬季为河流的汛期,由此推断,图示季节为南半球冬季(北半球夏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南半球冬季(北半球夏季)时,北印度洋海区洋流顺时针流动,亚洲大陆形成热低压,澳大利亚北部受东南信风控制,图示河流因径流量大,河口盐度较低。选项C叙述正确,其它叙述不正确。所以选C。 植被浅沟指在地表沟渠中种有植被的一种工程,它通过重力流收集雨水径流。读城市植被浅沟示意图,完成问题。 31. 在城市中用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会使水循环环节( ) A. a增强 B. b增强 C. c减弱 D. d减弱 32. 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后,城市河流会( ) A. 流量下降 B. 流量会更加稳定 C. 含沙量增加 D. 流速减小 【答案】31. A 32. B 【解析】 试题分析: 【31题详解】 据图知,a代表蒸发、b代表地表径流、c代表下渗、d代表地下径流。用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会使a增强,b减弱,c增强,d增强,故A项正确。 【32题详解】 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后,对河流的流量有调节作用,流量会更加稳定,故B项正确,A项错误;植被具有固沙作用,所以含沙量减小,C错;因河流流速主要跟地形有关,故排除D项。 【考点定位】水循环及其环节,水文特征 下图为甲河流域(局部)不同时期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3. 图中地层形成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②④ C. ②①③④ D. ③①②④ 34. 与1980年代相比,图示区域2000年 A. 河流含沙量增大 B. 坡面径流量增加 C. 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大 D. 坡面下渗量增加 【答案】33. B 34. D 【解析】 试题分析: 【33题详解】 沉积岩层下面的沉积的早,其它岩层后形成的切断先形成的岩层。读图,①岩层在下面,形成的早,然后其上形成③岩层。②岩层侵入,切断了①③岩层,最后④形成,只是黄土堆积物,不是岩层。B对。 【34题详解】 读图比较,2000年地表植被明显增多,所以水土流失少。河流含沙量减小,A错。植被有涵养水源的作用,植被增加,坡面径流量减少,B错。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减小,C错。有植被阻挡,水流慢,坡面下渗量增加,D对。 考点:地质构造,地质剖面图,植被的作用。 35. 如图为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雅安(约30°N)某居民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从五一节到国庆节期间他该如何调整集热真空管与楼面的夹角 A. 先减小后增大 B. 一直增大 C. 先增大后减小 D. 一直减小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图示a角是正午太阳高度角,ß角与a互余;从五一节到秋分,太阳直射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大,集热板角度ß向小调整;秋分-国庆节期间,太阳直射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小,集热板角度ß向大调整。选A正确。 考点:主要考查正午太阳高度。 36. 影视剧中女主角往往面朝大海,在海风吹拂下长发向后飘逸。下面左图和右图分别是“北半球某滨海地区热力环流示意图和某日气温变化曲线示意图”。读图回答此题。图中,为了完成女主角头发向后飘逸的场景,应该选择拍摄的时间段是( ) A. 8时至16时 B. 6时至18时 C. 18时至次日6时 D. 16时至次日8时 【答案】A 【解析】 根据热力环流的过程为近地面温度高气体膨胀上升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温度低气体收缩下沉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大气在水平方向上从高压流向低压,从而形成热力环流,得知,当海洋温度低于陆地时,海洋大气下沉形成高压陆地为低压。故“完成女主角头发向后飘逸的场景”即在吹海风的时候拍摄即可。由图可知,在8时至16时时海洋温度低于陆地,故此时吹海风,可完成拍摄。故选A。 下图是示意我国东部沿海某城市2003~2015年人口增长率变动。完成下列各题。 37. 该城市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 ) A. 2003年 B. 2007年 C. 2011年 D. 2015年 38. 导致该市2008年后人口机械增长率变化的最有可能原因是( ) A. 交通改善,出现逆城市化 B. 物价上涨,经济水平下降 C. 政策调整,出现产业转移 D. 房价升高,城市用地减少 【答案】37. D 38. C 【解析】 试题分析: 【37题详解】 读图,左纵轴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右纵轴是人口机械增长率。根据曲线判断,该市人口总增长率始终为正值,说明人口总量不断增加,最大值年份是2015年。 【38题详解】 2008年后人口械增长率开始明显下降,最可能是该市产业结构转移和升级,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出去,需要的劳动力人口减少,居住用地紧张不是迁入人口下降的原因,我国城市化水平低,没有逆城市化现象,人口自然增长率仍小于0,呈波动状态,与物价上涨、经济水平下降无关。 考点:人口数量的变化 读“我国某城市人口数量变化图”,回答下列各题。 39. 图中反映出该城市( ) ①人口老龄化严重 ②人口素质低 ③劳动力不足 ④外来人口数量多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40. 解决该市人口问题的主要措施是( ) ①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 ②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③严格限制外来务工人员进城 ④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就业面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39. C 40. B 【解析】 根据不同年龄段人口数量,计算老龄人口比重约20﹪。反映出该城市人口老龄化严重。0-14岁人口比重变化小,劳动力人口增长快,说明外来人口数量多。针对城市人口问题,采取相应措施。 【39题详解】 根据不同年龄段人口数量,计算老龄人口比重约20﹪。反映出该城市人口老龄化严重,① 对。不能体现人口素质低,②错。劳动力人口比重大,劳动力充足,③错。0-14岁人口比重变化小,劳动力人口增长快,说明外来人口数量多,④对。C对,A、B、D错。 【40题详解】 该市人口问题主要是人口老龄化、就业困难等,解决措施是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实行二胎政策,①错。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做到老有所养,②对。严格限制外来务工人员进城,不利于城市发展,③错。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就业面,④对。B对,A、C、D错。 二、综合题(共40分) 4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以制造业为经济支柱的美国东北部,在20世纪70-80年代由于工业急剧衰落、工厂大量倒闭、失业率增加而使闲置的设备锈迹斑斑,被人们形象地称为“锈带”。 材料二 大庆油田、长春一汽、鞍山钢铁……这些都曾是“共和国长子”东北的耀眼标签,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工业和农业基地,东北曾“风光无限”。但在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东北计划经济色彩过重、产业结构单一等因素的影响下,东北经济近年来陷入“失速”困境。2003年时中央曾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此后十多年间,利好东北的政策不断出台,但东北经济依然是困难重重。东北“振而不兴”,中国如何擦亮“锈带”地区经济,成为当前一个急需破解的难题。东北三省的经济问题主要呈现“三个衰退”资源性衰退、结构性衰退、体制性衰退。 20~34岁青壮年劳动力占全国比例 (1)简析东北地区“振而不兴”,成为“锈带”地区的原因。 (2)有人说,东北振兴必须要解决好人口问题,重建人口生态,优化人口结构。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 (3)结合所学知识,请为中国擦亮“锈带”地区经济献计献策,提出你自己的建议。 【答案】(1)东北产业结构单一,高度依赖资源型产业和重工业,现代服务业发展落后;长期高强度粗放开发,资源储量逐步减少;“政府+自然资源+国企”的发展模式失去了竞争优势;所有制结构单一,民营经济力量弱小;政府职能和体制机制转变滞后;东北地区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迁,人口流失严重。 (2)东北面临的人口问题一是劳动年龄人口大量外流;二是生育率低,老龄化严重。东北经济增长乏力造成人口问题的出现,而人口问题又对经济发展产生了很大制约作用,二者是相互影响的。所以东北要振兴,必须解决好人口问题,重建人口生态,优化人口结构。 (3)加大技术创新和产学研究融合;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重视出口型经济的发展;引入先进技术、管理经验、资金;加大政府的政策扶持;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改善生活条件,减少人口大量外流。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东北地区面临的困境、人口问题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详解】(1)本题的解答要善于从图文材料中解读出有效信息,从材料中得知,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东北计划经济色彩过重、产业结构单一等因素的影响下,东北经济近年来陷入“失速”困境。东北三省的经济问题主要呈现“三个衰退”资源性衰退、结构性衰退、体制性衰退。所以归纳出东北地区“振而不兴”,成为“锈带”地区的原因:东北地区面临的困境与其产业结构单一、资源枯竭、发展模式老化、人口流失、政府干预等众多因素有关。 (2)读图20~34岁青壮年劳动力占全国比例图可知:东北的人口问题表现为劳动年龄人口大量外流和老龄化严重,这与经济发展不景气有关,反过来人口问题又影响到经济的振兴,二者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所以东北振兴必须要解决好人口问题,重建人口生态,优化人口结构这个观点有一定深刻道理。 (3)本题的回答要由因导果,针对着第(1)(2)问中原因去提出我国“锈带”地区经济振兴的相应措施。发展模式老化就要加大技术创新和产学研究融合,引入先进技术、管理经验、资金;产业结构单一就要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重视出口型经济的发展;政府干预上,加大政府的政策扶持;人口流失的问题就要提供更多就业岗位,改善生活条件,减少人口大量外流。 42.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南美洲甲国简图 材料二 L城为甲国首都,著名的游览城市。众多游客均反映该城市“气候温和,夏季气温很少超过31度,冬季很少低于13度。”“许多街道没有排水设施,房屋也没有雨檐”。 (1)结合材料一,简述甲国城市的分布特点。 (2)L城气候温和、许多街道没有排水设施,房屋也没有雨檐。请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这些地理现象的产生原因。 【答案】B 【解析】 (1)图中西南部有注记山脉且西部临海,则西南部地形为山地,西部沿海为狭长的平原;从图中河流流向为西南向东北,可以推出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所以甲国地形地势特征是:西南高东北低,东北部为平原,西南部为山地,西部沿海为狭长平原 (2)L城位于沿海地区,该地区受秘鲁寒流的影响,寒流降温减湿,夏季气温不会太高;从图中看纬度位置低,加之海洋的调节,冬季气温也较高,所以“气候温和”;“街道无排水设施”主要是气候降水量少的原因,当地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降水稀少。 4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日本的白川乡合掌村四面环山,水田纵横,冬季多雪;其独特的合掌建筑(用厚厚稻草芦苇铺设的两个建材合并成一个叉手状正三角形屋项,如图所示)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合掌建筑的稻草屋顶,每隔一段时间就必须更换一次,平日里每家都有囤积稻草的习惯。 合掌村规定建筑、土地、耕田、山林、树木“不许贩卖、不许出租、不许毁坏”的三大原则,并把农业生产、乡村生产生活和本地农产品都变为旅游活动的一部分,使它在获得巨大发展的同时,依然保持了当地的乡土文化特色。目前我国许多地方在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中也积极探索一些有益经验,但也出现个别地方原住民搬离的村落(小镇)“空心化”和“过度商业化”开发的倾向。如图示意合掌村在日本的位置。 (1)分析白川乡冬季多雪的原因。 (2)结合合掌村的地理环境特点,简析合掌建筑的优点。 (3)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问题①:说明合掌村的发展模式对我国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建设的启示。 问题②:分析我国一些地方在特色小镇和美丽乡村建设中出现村落(小镇)“空心化”和“过度商业化”开发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答案】(1)冬季风经过海洋上空,携带大量水汽;白川乡位于山地迎风坡,受地形抬升作用产生大量的降雪。 (2)屋顶斜面角度大,可以减少冬季的积雪厚度;屋顶的厚度大,可以起到冬季保暖、夏季隔热的作用;当地水田多,稻草来源充足,使用稻草铺设屋顶材料供应充足廉价,还利于改善周边环境卫生。 (3)问题①:因地制宜,发挥当地的特色优势;在保护当地特色的前提下,进行适度的商业和旅游开发;保护生态和传承地域文化,实现传统与现代,经济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或问题②:破坏当地的特色;影响当地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减少游客的旅游体验;影响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日本为背景区域,考查影响降水的因素,地理环境对建筑的影响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详解】(1)白川乡冬季多雪的原因主要从大气环流,地形等因素进行分析。读图分析可知,白川乡位于日本的西侧,冬季盛行西北风,风从经过海洋上空,携带大量水汽;受地形抬升作用产生大量的降雪 。 (2)主要从地理环境对建筑的影响进行思考。合掌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冷夏热,而且冬季多大雪,由图可知,该处屋顶斜面角度大,可以减少冬季的积雪厚度;屋顶的厚度大可以起到冬季保暖,夏季隔热的作用;当地水田多稻草来源充足,使用稻草铺设屋顶材料供应充足廉价,还利于改善周边生态环境。 (3)从材料中得知,合掌村规定建筑、土地、耕田、山林、树木“不许贩卖、不许出租、不许毁坏”的三大原则,并把农业生产、乡村生产生活和本地农产品都变为旅游活动的一部分,使它在获得巨大发展的同时,依然保持了当地的乡土文化特色。从而得到的启示和指导作用:问题①:合掌村的民居建筑就地取材,既有地方特色,又因地制宜,发挥地区优势,是适应自然的生态发展模式,这对我国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建设的启示是:因地制宜,发挥当地的特色优势;在保护当地特色前提,进行适度的商业和旅游开发;保护生态和传承地域文化,实现传统与现代,经济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问题②:“空心化”和“过度商业化”开发会破坏当地的特色;影响当地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减少了游客旅游体验;影响当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点睛】影响降水的因素 1、位置:海陆位置:近海地区(湿地),大气中水汽含量丰富。 2、大气:1)风向:海风(湿地)降水多,陆风降水少 2)风带:低纬吹向高纬,水汽容易凝结(西风带);反之干燥少雨(信风带) 3)气压带:低压带控制空气上升降温,水汽凝结致雨(赤道对流雨);高压带相反 4)天气系统:低压气旋、锋面空气上升降温,水汽凝结致雨;高压反气旋空气下沉,干燥少雨 。 3、地形:1)地形雨: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迎风坡山腰处形成地形雨 2)地形类型:平原利于水汽深入,盆地、谷地地形封闭,高原地势高,水汽难进入 3)山脉走向:与气流方向平行,有利于水汽深入;与气流方向垂直,阻挡水汽深入。 4、洋流: 暖流上空水汽充足,寒流上空水汽少。 5、下垫面:植被覆盖率高,水域面积大,大气水汽充足;裸地水汽含量少。 6、人类活动:凝结核(城市雨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