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 人教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新 人教

‎2019年度第一学期 高一地理期末试卷 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 ‎ 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客观题(共30题,均为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60分) ‎ 下图示意某流域水系分布(a)和该流域内一次局地暴雨前后甲、乙两水文站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变化曲线(b)。读图,回答1-2题。 ‎ ‎1.此次局地暴雨可能出现在图a中的(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2.乙水文站洪峰流量峰值小于甲水文站,主要是因为甲、乙水文站之间(   ) A.河道淤积 B.河谷变宽 C.湖泊分流 D.湖水补给量减小 ‎ 下图为三个海区洋流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图示洋流中(   ) A.①为暖流 B.②为寒流 ‎ ‎ C.③位于北半球 D.④位于南半球 4.图示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 A.①洋流北部有大渔场 B.②洋流有降温减湿作用 C.③洋流加大同纬度不同海区温差 D.④洋流加大沿岸地区降水量 ‎5.在下面的两幅海水等温线图中,虚线表示洋流,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 10 -‎ A.①是暖流,位于北半球 B.②是暖流,位于南半球 C.①②均向北流动 D.①位于大陆东岸,②位于大陆西岸 下图为某沿海地区洋流示意图,回答6-7题。‎ ‎6.若甲洋流所处的纬度是30°,下列洋流中能与甲洋流构成完整洋流系统的是(    ) ①本格拉寒流  ②千岛寒流  ③秘鲁寒流 ④西风漂流 ⑤南赤道暖流  ‎ ‎⑥东澳大利亚暖流 ⑦阿拉斯加暖流 ⑧巴西暖流 ⑨北太平洋暖流 A.甲→②→⑨→① B.⑧→①→⑤→甲 C.③→甲→⑦→② D.⑥→④→甲→⑤‎ ‎7.若甲洋流属于暖流,则甲洋流的地理位置可能在(   ) A.10° W,61°N B.150°W,4°S C.157°E,28°S D.143°E,32°N 下图是某区域地质地貌剖面图。读图,回答8—9小题。‎ 8. 图中高速公路隧道穿过(    ) A.向斜谷 B.背斜谷 C.向斜山 D.背斜山 9. 图中甲地多见石芽、溶洞等地形,推断未知岩层应为(    ) A.页岩 B.板岩 C.石灰岩 D.花岗岩 图1为澳大利亚某地临近海岸线的“岩塔荒漠”景观,许多石灰岩塔坐落在漫漫黄沙之中。环顾这片黄沙的周边,却有不少绿色植物。再细细追踪,这片沙地上还发现了硬叶林的古遗迹。据此回答10—11题。‎ ‎ ‎ - 10 -‎ 8. ‎“岩塔荒漠”景观的形成过程可能为( ) A.固结成岩一内力抬升一流水溶蚀一海浪沉积 B.固结成岩一内力抬升一风化侵蚀一风力沉积 C.固结成岩一流水溶蚀一内力抬升一海浪沉积 D.固结成岩一风化侵蚀一内力抬升一风力沉积 9. ‎“岩塔荒漠”景观最有可能出现在图2澳大利亚的( ) 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 读下面地质作用联系图,回答12—13题。‎ 10. 花岗岩、大理岩属于(     ) A.ab B.cd C.ac D.bd ‎13.形成“桂林山水”景观的地质作用属于(     ) A.①作用 B.②作用 C.③作用 D.④作用 读下面四种地貌景观图,回答14—16题。 ‎ ‎14.上述四种地貌景观形成过程中,能量主要来自于地球内部的是(    )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10 -‎ ‎15.上述四种地貌景观的成因,与岩石的性质、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密切相关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6.①—④地貌景观典型分布的地区依次是(    ) A.青藏高原、东欧平原、云贵高原、新西兰北岛 B.云贵高原、渭河平原、准噶尔盆地、夏威夷群岛 C.巴西高原、东非大裂谷、黄土高原、亚平宁半岛 D.云贵高原、河西走廊、山东半岛、台湾岛 读下图,比较图中河流a、b、c三处的位置与三幅断面图, 回答17—18题。 17.河流位置与断面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①—a,②—b,③—c B.①—b,②—a,③—c C.①—c,②—b,③—a D.①—c,②—a,③—b 18.与河流位置a、b、c对应的外力作用分别是(    ) A.侵蚀,搬运,堆积 B.侵蚀,堆积,搬运 C.堆积,搬运,侵蚀 D.搬运,堆积,侵蚀 下图为安第斯山脉地理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19.下列地理现象成因与安第斯山脉密切相关的是(   )‎ A.巴西高原煤炭资源丰富 B.南美大陆地表径流主要流入大西洋 C.南美大陆西部沿海形成大渔场 D.巴西东南沿海有热带雨林气候分布 ‎20、青海、内蒙古、甘肃等地大量挖掘“发菜”“甘草”,导致环境恶化,反映了(    ) ①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 ②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 ③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 ‎ - 10 -‎ ‎④某一要素的改变将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状况的改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正常年份,赤道西太平洋溫度为29 ℃~30 ℃中、东太平洋一般只有23 °C~30 ℃,当热带东风减弱甚至吹西风时,中、东太平洋表层水温便会异常升高。据此回答21—22题。 21.中、东太平洋海区气温异常升高的原因是(   ) A.太阳辐射加强 B.黑子活动的影响 C.厄尔尼诺现象 D.拉尼娜现象 22.这种海区气温异常现象产生的危害有(   ) A.全球出现洪涝灾害 B.全球气候异常干旱 C.东太平洋秘鲁干旱地区频降暴雨,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菲律宾等地发生严重干旱,森林火灾频繁 D.不会造成灾害 ‎23、下图反映了地理要素间的哪一功能?(     ) A.生产功能 B.平衡功能 C.消费功能 D.选择功能 下图中K岛于1983年火山爆发,植被消失殆尽。1987年,该岛上已有64种植物生长旺盛。据研究,百年之内该岛上的天然植被就可以恢复。 据此完成24—25题。 24.K岛天然植被类型属于(     ) A.热带雨林 B.热带草原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 D.亚热带带绿阔叶林 25.与相同植被类型的大陆地区相比,K岛植被恢复迅速的独特条件是(     ) A.海拔高 B.种源丰富 C.火山灰深厚 D.光照充足 读甲、乙、丙三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甲、乙两地均位于我国,丙地位于某岛屿,据此回答26-27题。‎ - 10 -‎ ‎26.甲、乙、丙三地纬度按由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甲、乙、丙 B.乙、丙、甲 C.丙、甲、乙 D.丙、乙、甲 ‎27.甲地某高度上,北坡为针叶林,南坡为灌木草甸,可能是因为(    )‎ A.南坡为向阳坡 B.北坡为向阳坡 C.南坡为迎风坡 D.北坡为迎风坡 读非洲大陆自然带分布图,回答28—29题。‎ ‎28.沿EF线自然带变化的规律属于(    ) A.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C.非地带性分异 D.垂直地域分异 ‎29.M自然带南北方向延伸的主要原因是(    ) A.受南北走向高大山地的影响 B.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 C.受加那利寒流的影响 D.受本格拉寒流的影响 ‎30.下图所示,两条河流下游各有一个小岛,最终小岛可能连接的岸堤是(   ) 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二、非客观题(共4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 - 10 -‎ ‎31、读“大西洋部分洋流系统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一空1分,共计10分) (1)某海轮从A航行到B一路顺风顺水,所利用的盛行风为     (风向),所利用的洋流分别为是         和         (2)如果此海轮从B返回到A时,仍然是顺风顺水,则所利用的盛行风为    (风向),所利用的洋流为         (3)C处附近形成         渔场,是         暖流与         寒流的交汇处。‎ ‎(4)北印度洋海区冬季洋流为      (顺时针或逆时针),夏季洋流为      (顺时针或逆时针)‎ ‎32、读图甲“我国东部地区某河流的流量变化图”及图乙“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一空1分,共计10分)‎ ‎ 图甲 图乙 ‎(1).该甲图河流的径流量变化示意图中,A、B、C分别表示河流的三种补给形式:‎ A.          B.           C.       ‎ ‎(2).该甲图河流的径流量变化示意图中,A形成        汛,‎ B形成        汛。‎ ‎(3).甲图代表河流位于我国的        地区。‎ ‎(4)写出图乙中代号所代表的水循环的环节名称:B.    C.    E.    F.    。‎ ‎3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一空1分,共计10分)‎ - 10 -‎ ‎(1).①②③④四处的岩石属于沉积岩的是        和        。若要开采坚硬的岩石作为建筑材料,宜选①处还是②处?        处;若开采优质花岗岩作为装饰材料宜选③处还是④处?        处。‎ ‎(2).A、B两处有一处为良好的储水构造,一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其中A为        ,B为        。‎ ‎(3).过度采伐A处山区的森林,将会导致附近河流泥沙含量        ,水旱灾害频发,甚至可能造成        、        等地质灾害。‎ ‎(4).从地球的圈层来分析,岩石圈是上地幔顶部和     组成。‎ ‎34、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同学们可以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推测气候的形成与特征;而气候又是影响自然带分布的最重要因素。‎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一空1分,共计10分)‎ ‎  ‎ ‎(1).“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 “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与“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之间的对应关系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性。‎ ‎(2).在“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中,甲地位于        (填风带名称)。‎ ‎(3).A地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的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对应的自然带①是        。 (4).从“气压带与风带模式图”上可以看出,C地在副热带高气压带和        的交替控制下形成地中海气候,与之对应的④地的自然带是        。 (5).在“自然带分布模式图”中,自然带①②③④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        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        ‎ - 10 -‎ 为基础的。自然带⑤⑥⑦⑧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地域分异规律中的        地域分异,这种分异是以        为基础的。‎ - 10 -‎ 高 一 地 理 参 考 答 案 ‎ ‎ 一、客观题(一题2分,共60分)‎ ‎1.D 2.C 3.C 4.C 5.B 6.D 7.A 8.D 9.C 10.B ‎ ‎11.B 12.C 13.C 14.D 15.A 16.B 17.D 18.A 19.B 20.C ‎ ‎21.C 22.C 23.B 24.A 25.C 26.A 27.D 28.A 29.D 30.C 二、非客观题(一题10分,共计40分)‎ ‎31.答案: ‎ ‎(1)东北风   加那利寒流    北赤道暖流   ‎ ‎(2)西南风   北大西洋暖流 ‎ ‎(3)纽芬兰   墨西哥湾   拉布拉多 ‎(4)逆时针 顺时针 32. 答案: ‎ ‎(1)大气降水; 季节性积雪融水; 地下水; ‎ ‎(2)夏; 春; ‎ ‎(3)东北;‎ ‎(4)蒸发,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 ‎ 33. 答案: ‎ ‎(1)①; ②; ②; ④; ‎ ‎(2)储油构造; 储水构造; ‎ (3) 增大; 滑坡; 泥石流 (4) 地壳 ‎34.‎ (1) ‎.整体; ‎ (2) ‎.西风带 (3) ‎.热带雨林气候; 热带雨林带; ‎ (4) ‎. 西风带; 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5) ‎.纬度地带; 热量; 干湿度地带; 水分 - 10 -‎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