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张家口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地理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2B铅笔填涂答题卡上的姓名、考号;用‎0.5mm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卷卷头相应位置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考号。‎ ‎2.I卷内容须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II卷内容须用‎0.5mm黑色签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空格或区域内。‎ ‎3.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 图中四地所在大洲排序正确的是( )‎ A. ①南美洲、②非洲、③北美洲、④亚洲 B. ①非洲、②南美洲、③大洋洲、④欧洲 C. ①南美洲、②大洋洲、③亚洲、④欧洲 D. ①非洲、②大洋洲、③北美洲、④亚洲 ‎2. 图中③地的气候类型正确的是( )‎ A. 热带季风气候 B. 热带沙漠气候 C. 热带雨林气候 D. 热带草原气候 ‎【答案】1. C 2. A ‎【解析】‎ ‎【1题详解】‎ 根据四地的经纬度值,可以判断出①地位于南半球和西半球,即为南美洲、②是大洋洲、③是亚洲、④是欧洲。所以选C。‎ ‎【2题详解】‎ 图中③地的经纬度是20°N,80°E,位于亚洲的南部,即南亚地球,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所以选A。‎ 红海是位于非洲东北部和阿拉伯半岛之间的狭长海域,是世界重要的航运通道。红海沿岸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石油资源丰富,下图是西亚主要产油国沙特阿拉伯简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 对于红海的形成过程,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 板块断裂,陆块陷落下沉到海底 B. 板块张裂,岩浆沿裂隙上涌形成 C. 板块挤压,两侧陆地板块相对上升 D. 板块挤压,岩层断裂下陷,岩浆上涌形成 ‎4. 影响沙特阿拉伯城镇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 海陆位置 B. 石油 C. 绿洲 D. 地形 ‎【答案】3. B 4. C ‎【解析】‎ ‎【分析】‎ 该题主要考查中东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3题详解】‎ 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生长边界,板块张裂,岩浆沿裂隙上涌形成洋盆,海水涌入形成海洋,B正确;‎ 位于板块生长边界,不是板块断裂,A错误;‎ 消亡边界处,板块相互挤压,C、D错误。‎ ‎【4题详解】‎ 沙特阿拉伯的气候类型是热带沙漠气候,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故城镇分布的主要因素是有水源的绿洲,C正确;‎ 沿海和内陆均有城镇分布,海陆位置不是影响沙特阿拉伯城镇分布主要因素,A错误;‎ 石油影响资源基地建设,不是影响沙特阿拉伯城镇分布的主要因素,B错误;‎ 沙特阿拉伯地形以高原为主,地形不是影响沙特阿拉伯城镇分布的主要因素,D错误。‎ ‎【点睛】在气候干旱地区,水资源是影响人口、城镇分布的主要因素。‎ 下图为世界两区域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5. 图示两区域 A. 地势平坦,有相同的农业地域类型 B. 外力作用均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 C. 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流量稳定 D. 地处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6. 两区域气候 A. 均为热带气候类型 B. 以冬雨型气候为主 C. 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的控制 D. 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 ‎7. 图示孟加拉湾沿岸多风暴潮原因不正确的是 A. 河口水量大 B. 西南季风影响 C. 沿岸常年受飓风影响 D. 喇叭口的海岸地形 ‎【答案】5. B 6. D 7. C ‎【解析】‎ 本题组考查区域定位及区域差异。根据图中地理事物名称及经纬度位置可以判定两图分别为尼罗河三角洲、恒河三角洲,再结合其具体的气候、地形、地质等分析二者的区域差异性。‎ ‎【5题详解】‎ 根据两区域的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判断,甲位于地中海沿岸,地处尼罗河三角洲,是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地形平坦,以棉花种植为主。而乙位于南亚地区,地处恒河三角洲以水稻种植为主;甲为地中海气候,属亚热带气候,乙为热带季风气候,两地区的河流主要以雨水补给,但降水量的季节变化大;乙地位于印度洋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喜马拉雅山脉)的南部,不属于主要火山地震带,不多发火山、地震。故选项B正确。 ‎ ‎【6题详解】‎ 甲为地中海气候,乙为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由副热带高气压的与西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热带季风气候之夏季西南季风是由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偏转形成的,两者的形成均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选项D正确。‎ ‎【7题详解】‎ 孟加拉湾沿岸雨季受飓风影响比较大,并非常年受飓风影响,选C。河口水量大,喇叭口的海岸地形和西南季风的影响使该地易受风暴潮影响,排除ABD。‎ 读下面两幅图,完成下列各题。‎ ‎8. 图中AB两阴影区域相似的主要自然地理特征不正确的是( )‎ A. 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B. 多草原、荒漠景观 C. 淡水湖泊众多,以内流河主 D. 石油资源丰富 ‎9. 导致C地降水分布特点的主导因素是( )‎ A. 洋流 B. 植被 C. 季风 D. 地形 ‎【答案】8. C 9. D ‎【解析】‎ ‎【8题详解】‎ A阴影区位于中亚的里海东岸,B阴影区位于我国的准噶尔盆地,两地都位于亚欧大陆内部,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多草原、荒漠景观,A、B正确;‎ 结合图示信息,A、B两阴影区域都有丰富的石油资源,D正确;‎ 两区域都位于内陆地区,降水稀少,以内流河为主,故没有淡水湖泊,C错误,符合题意。‎ ‎【9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可以看出图中C区域出现降水极大值,明显高于周边地区,原因是高山地区,来自大西洋的湿润气流在此受到地形抬升形成丰富降水,故主导因素是地形,D正确。‎ 日本北海道、法国普罗旺斯和我国的伊犁河谷是世界三大薰衣草的产地,法国普罗旺斯和日本北海道的薰衣草一年花只开一季,还没等到第二季花开,天气就冷了;而伊犁河谷薰衣草一年开两季花,夏季开花一般在6~7月,秋季开花一般在8~10月。‎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0. 北海道东部海域为航行高风险区的最主要原因是 A. 纬度高,海面冰川多 B. 板块边界,火山活动频繁 C. 地震多,海啸的破坏 D. 暖寒流交汇,能见度差 ‎11. 下列有关北海道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受海洋影响,冬季气候温暖 B. 受季风影响,冬季降雪量大 C. 地形以平原为主,沿海多沼泽 D. 植被以常绿阔叶为主 ‎【答案】10. D 11. B ‎【解析】‎ 考查自然日本环境特征。‎ ‎【10题详解】‎ 北海道东部海域为航行高风险区的最主要原因是位于暖寒流交汇处,多大雾天气,能见度差,D对。海面冰川影响小,不是主要原因,A错。板块边界,火山活动频繁、地震多,海啸的破坏,对航行有危害,不是影响日常航行的主要原因,B、C错。故选D。‎ ‎【11题详解】‎ 北海道受海洋影响,冬季多降雪,气候寒冷,A错。受季风影响,携带的水汽受地形抬升,冬季降雪量大,B对。地形以山地为主,C错。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D错。故选B。‎ 左图是飞机航拍的土地利用图,圆圈内为农田。右图是该地气候资料图,回答下面小题。‎ ‎12. 关于该地气候和主要农作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中海气候    蔬菜 B. 亚热带季风气候 水稻 C. 温带大陆性气候  棉花 D. 热带草原气候  小麦 ‎13. 影响该地农田空间分布形态的最直接原因是( )‎ A. 地形 B. 土壤肥力 C. 农业技术 D. 灌溉设施 ‎【答案】12. C 13. D ‎【解析】‎ ‎【12题详解】‎ 该地气温冬冷夏热,全年降水稀少,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每月日平均日照时数大,光照资源充足,适合生长棉花,故选C。‎ ‎【13题详解】‎ 该地农田呈斑点状分布,主要原因是该地水资源短缺,农田围绕灌溉设施呈圆形分布。故选D。‎ 芬兰内陆水域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0%,湖泊约18.8万个,森林覆盖率高达75.3%,木材蓄积量22亿立方米,是世界第二大纸张、纸板出口国,下图为芬兰地图。‎ 据此完成下面下列各题。‎ ‎14. 芬兰湖泊众多的形成原因是 A. 冰川作用 B. 流水作用 C. 断裂下陷 D. 海水作用 ‎15. 芬兰成为世界第二大纸类出口国的基础条件是 A. 海运发达 B. 技术先进 C. 原料丰富 D. 市场广阔 ‎【答案】14. A 15. C ‎【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芬兰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 ‎【14题详解】‎ 根据图示信息,芬兰纬度高,北部地区冰川广布,外力作用以冰川作用为主,其众多湖泊是冰川侵蚀使得地势低洼,然后不断积水而成,故芬兰湖泊众多的形成原因是冰川作用,A正确。‎ ‎【15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芬兰森林覆盖率高达75.3%,木材蓄积量22亿立方米,故原料丰富是芬兰成为世界第二大纸类出口国的基础条件,C正确;‎ 海运发达、技术先进和市场广阔也是芬兰纸类出口的条件,但不是基础条件,A、B、D错误。‎ 在维多利亚瀑布顶部,岩石挡住河水形成的天然水池被称为“魔鬼泳池”。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16. 图中 A. 大陆西临大西洋,东临太平洋 B. 裂谷由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张裂形成 C. 大陆中部以平原为主,地势东高西低 D. 甲地典型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17. 图中洋流 A. ①的形成受西南风影响 B. ②使沿岸荒漠带向北延伸 C. ③与暖流交汇形成渔场 D. 使30°S大陆东岸水温低于西岸水温 ‎18. 一年中“魔鬼泳池”相对安全的时段是 A. 1~2月 B. 3~4月 C. 9~10月 D. 11~12月 ‎【答案】16. D 17. B 18. C ‎【解析】‎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非洲的相关知识。‎ A项,非洲东临印度洋。故A项错误。‎ B项,裂谷由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张裂形成。故B项错误。‎ C项,非洲大陆中部以刚果盆地为主。故C项错误。‎ D项,甲地地处南纬300到400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典型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故D项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洋流的相关知识,根据非洲南部洋流分布分析。‎ A项,①洋流为西风漂流,属于风海流,受盛行西风影响形成,在南半球风向为西北风。故A项错误。‎ B项,②洋流为本格拉寒流,对沿岸降温减湿,使得荒漠带向北延伸。故B项正确。‎ C项,③洋流为暖流,①②寒流为寒流。故C项错误。‎ D项,大陆东岸为暖流,大陆西岸为寒流,东岸水温高于西岸。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的相关知识。‎ 图示地区位于南半球,赞比西河流域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9~10月北半球夏秋季气压带、风带北移,该地受信风带控制,气候干旱,河流水量小,“魔鬼泳池”相对安全。11月-次年4月气压带、风带南移,赤道低气压带控制该流域,进入湿季,河流水量大,流速急,“泳池”不安全。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点睛】泳池不是冲浪池,安全时期应该是水量较小、流速较慢时期。‎ 读世界部分地区某月海平面气压分布图(阴影部分为陆地),回答下列各题。‎ ‎19. 根据图示分布图,判断此时可能出现的场景正确的是( )‎ A. 华北地区种植冬小麦 B. 河西走廊的油菜花盛开 C. 巴西草原草木丰茂 D. 北印度洋海区洋流逆时针流动 ‎20. N所在气压中心对当地气候的影响 A. N为低压中心,温和多雨 B. N为高压中心,温和多雨 C. N为低压中心,炎热干燥 D. N为高压中心,炎热干燥 ‎【答案】19. B 20. D ‎【解析】‎ ‎【19题详解】‎ 根据图示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判断副热带高压明显北移是北半球夏季,华北地区种植冬小麦在秋分前后,A错误;‎ 河西走廊的油菜花盛开在夏季,B正确;‎ 巴西草原草木丰茂是南半球夏季,北半球冬季,C错误;‎ 北印度洋海区冬季受东北季风影响,洋流逆时针流动,D错误。‎ ‎【20题详解】‎ N所在区域是地中海,夏季海域表面气温低于周围陆地,形成高压中心与北移的副热带高压重合,受高压控制,此时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D正确。‎ ‎【点睛】随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北半球夏季气压带、风带北移,北半球冬季气压带、风带南移。‎ 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尼罗河在每年6~10月泛滥,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1. 热带地区原始的耕种方式多为刀耕火种。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种方式出现之前,能够在沉积物上直接耕种,是因为尼罗河泛滥区(  )‎ A. 用水便利 B. 土壤肥沃 C. 地势平坦 D. 植被缺失 ‎22. 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的降水特点为(  )‎ A. 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 B. 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小 C.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大 D. 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小 ‎23. 古埃及人从周边区域引入植物用于种植,引入植物的生长期必须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由此判断这些植物最可能来自于(  )‎ A. 热带雨林气候区 B. 地中海气候区 C. 热带草原气候区 D. 热带季风气候区 ‎【答案】21. D 22. A 23. B ‎【解析】‎ ‎【21题详解】‎ 热带地区原始的耕种方式多为刀耕火种。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种方式出现之前,能够在沉积物上直接耕种,是因为尼罗河泛滥区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植被缺失,D对。用水便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与其它河流泛滥区相同,不是能直接耕种的原因,A、B、C错。‎ ‎【22题详解】‎ 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属于热带草原气候,降水特点为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A对,B错。降水季节分配均匀,年降水量大是热带雨林气候特点,尼罗河下游泛滥区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季少雨,冬季多雨,C、D错。所以选A。‎ ‎【23题详解】‎ 古埃及人从周边区域引入植物用于种植,引入植物的生长期必须与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一致。尼罗河泛滥区的耕种期是北半球夏季,由此判断这些植物最可能来自于地中海气候区,夏季生长旺盛,B对。热带雨林气候区作物四季可生长,A错。热带沙漠气候区以荒漠为主,热带季风气候区是夏季多雨,降水季节与地中海气候相反,C、D错。所以选B。‎ ‎【点睛】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种方式出现之前,能够在沉积物上直接耕种,是因为尼罗河泛滥区位于热带沙漠气候区,植被缺失。尼罗河下游泛滥区沉积物主要来源地属于热带草原气候,降水特点为降水季节性强,年降水量大。‎ 罗讷河流域是法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航运繁忙,水电站建设采用“支流高坝、干流低坝”的开发方案。下图为罗纳河流域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 罗纳河通航价值最高的河段是 A. 上罗纳河 B. 下罗纳河 C. 索恩河 D. 迪朗斯河 ‎25. “干流低坝”方案的主要优点是 ‎①水能资源利用率高②库区的淹没成本低 ③防灾减灾效益突出 ④船舶的过坝时间短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24. B 25. C ‎【解析】‎ ‎【24题详解】‎ 河流上游落差较大,水能资源丰富,一般越到河流下游,河道变宽,水量增大,水流平缓,航运价值高,读图可知,下罗讷河的航运价值最高,故选B。‎ ‎25题详解】‎ 因堤坝比较低,船只需要经过的水位差就小,过闸时间自然会缩短,船闸是利用灌水和放水来实现船只的过闸的,既然坝体低,需要的水量就少,船舶的过坝时间短,库区的淹没成本低,故选C。‎ ‎【点睛】影响河流航运价值大小的因素:‎ ‎1、地形——平坦,流速缓,易于航运。‎ ‎2、气候——①降水季节分配均匀,流量稳定有利于航运;②冬季气温高于‎0℃‎,无结冰期,通航时间长。‎ ‎3、土质——土质紧密,水土流失少,河流含沙量小,航道深。‎ ‎4、经济因素——流经区域经济发达,航运效益好 自13世纪以来,荷兰人向大海索地约7100平方公里,约占其现今国土面积的18%。下图为荷兰须德海围海造陆工程示意图,工程的地标性建筑拦海大坝,将3000多平方公里的须德海围挡起来,并通过排咸纳淡使之成为淡水湖泊,湖内洼地被划为数个垦区并分期开发。‎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6. 荷兰围挡须德海造陆原因不包括 A. 国土狭小,人地矛盾紧张 B. 地势低洼,易受海潮侵袭 C. 土地破碎,交通运输不便 D. 纬度较高,液态淡水稀缺 ‎27. 须德海排咸纳淡技术实施的必要前提是 ‎①拦海大坝阻碍并减少了海水的涌入 ②降水较丰富,陆地淡水汇入量大 ‎ ‎③寒流降低水温,海水含盐度低 ④盛行西风,风力较大,可利用风车排水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28. 南部的佛莱佛兰岛借由桥梁连接西北本土,其主要目的是 A. 营造新城镇景观,促进旅游业发展 B. 填海造陆的施工成本高,技术难度大 C. 保留港口的出海通道 D. 维持原海岸地貌,保护滨海环境 ‎【答案】26. D 27. B 28. C ‎【解析】‎ 本题组以荷兰须德海围海造陆工程为背景,设置三道试题,涉及围海陆的原因、降低盐度的条件、交通目的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利用题中信息和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26题详解】‎ 荷兰国土狭小,人地矛盾紧张,需要围挡须德海造陆增加土地面积,A不符题意。荷兰地势低洼,易受海潮侵袭,需要拦海大坝阻挡海潮侵袭,B不符合题意。荷兰国土被曲折的海湾分割,土地破碎,交通运输不便,需要填海造陆,增加交通通达度,C不符合题意。荷兰降水丰富,纬度较高,蒸发较弱,导致地表水资源较丰富,淡水不稀缺,D符合题意。故选D。‎ ‎【27题详解】‎ 要想须德海水域盐度降低,必须通过拦海大坝阻碍并减少了高盐度的海水涌入,①符合题意。要想把原有的盐度较高的海水排泄出去,就必须要有陆地淡水汇入量大,当地降水较丰富,淡水径流量大,②符合题意。寒流降低水温,与海水降低盐度关系不大,且当地没有寒流流经,③不符合题意。当地位于西风带,终年盛行西风,风力较大,可利用风车把高盐度的海水排除出去,④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判断,选项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28题详解】‎ 南部的佛莱佛兰岛借由桥梁连接西北本土,而不是直接填海修建陆上交通来连接西北本土,其主要目的是保留阿阿姆斯特丹等港口的出海通道,选项C符合题意。修建大桥是会营造新城镇景观,促进旅游业发展,但不是主要目的,排除A。艾瑟尔湖湖水较浅,填海造陆的施工成本和技术难度不如修建大桥大,排除B。材料信息表明,湖内洼地被划为数个垦区并分期开发,因此维持原海岸地貌,保护滨海环境,不是修建大桥的主要目的,排除D。故选C。‎ 如下图为东非高原基塔莱和多多马的降水资料及两地之间游牧路线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29. 该游牧活动(  )‎ A. 需要穿越热带雨林 B. 易受飓风灾害侵扰 C. 向南可至南回归线 D. 随着雨季南北移动 ‎30. 人们到多多马附近的天然动物园去看野生动物,一年中最适宜的时间是(  )‎ A. 2月 B. 5月 C. 8月 D. 10月 ‎【答案】29. D 30. A ‎【解析】‎ 本题考查气候特征的判断及成因分析。‎ ‎【29题详解】‎ 东非高原的基塔莱和多多马均为热带草原气候,受信风带和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分为明显的干季与湿季,而放牧一般在有水草的地方。放牧逐水草而居,热带草原气候分干湿两季,随着气压带风带移动而迁移,故D项正确;东非高原是热带季风气候,为热带季雨林,因此不需要穿越热带雨林,故A项错误;飓风指大西洋和北太平洋东部地区形成的强大而深厚的热带气旋,赤道附近地转偏向力较小,难以形成热带气旋,故B项错误;图中,向南未至南回归线,故C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 ‎【30题详解】‎ 图示区是非洲的热带草原气候区,野生动物逐水草迁徙,所以去天然动物园看野生动物,最好是在当地是雨季的季节。根据图中多多马的降水柱状图分析,2月份,赤道附近降水多,水草丰富,野生动物多,最适宜,A对。图中5月、8月、10月降水少,是干季,野生动物少,不是最适宜时间,B、C、D错。故选A。‎ 顿河因前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而被世人所熟悉。顿河流域冬季有大量降雪。读顿河流域示意图(如图),完成下面小题。‎ ‎31. 沃罗涅日水文站测得的河流流量峰值最可能出现在(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32. 与“静静的顿河"密切相关的水文特征是( )‎ ‎①含沙量小,水质洁净 ‎②结冰期长,结冰后河面平静 ‎③流经平原,流速较缓 ‎④流量较小且较稳定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31. A 32. D ‎【解析】‎ ‎【31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顿河流域冬季有大量降雪。那么春季积雪融化,河流流量大才会大,A对;夏秋季降水较少,蒸发量较大,且人类大量抽取河水用于灌溉,河流流量较小,BC错。故本题选择A。‎ ‎【32题详解】‎ ‎“静静的顿河”主要指顿河水流动时声音很小,主要是因为顿河主要流经平原地区,地势起伏小,流速平缓,③对;顿河流经地区降水较少,且全年降水较为均匀,流量较少且稳定,④对。和含沙量和结冰期无关,故本题选择D。‎ 非洲的玫瑰湖位于达喀尔市偏北方向30多千米处,如图1所示,无水源与外界相通。每年的某一季节水中的微生物和大量外来的矿物质在充足阳光的作用下发生反应,湖面呈现如同绸缎一般的粉色,玫瑰湖的名称由此而来。‎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3. 玫瑰湖呈现出绸缎般的粉色时,北京所处的主要季节是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34. 以下关于玫瑰湖形成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 地处高原,气候凉爽适宜藻类生长 B. 雨季时水分充足,微生物繁殖较多 C. 气压带风带北移,光照充足的结果 D. 受信风影响,从沙漠带来矿物质多 ‎35. 以下关于玫瑰湖北侧海域洋流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属于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 B. 所流经海域等温线向北凸出 C. 对沿岸环境有增温增湿的作用 D. 所流经海域易出现多雾天气 ‎【答案】33. D 34. D 35. D ‎【解析】‎ ‎【分析】‎ 考查气候成因与特点,玫瑰湖形成原因,洋流分布规律及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33题详解】‎ 读材料可知,玫瑰湖呈现出绸缎般的粉色是由于水中的微生物和大量外来的矿物质在充足阳光的作用下发生反应所形成。湖中的喜盐生物在盐分浓度高的盐湖中旺盛生长,玫瑰湖美丽的色彩是那些嗜盐微生物盐藻的杰作。随着季节变化,湖水的含盐度会改变它的颜色,会呈现出从淡绿到深红的色调。每年12月到次年1月,由于阳光和水中的微生物以及丰富的矿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它们呈现出如同绸缎一般的粉色,是玫瑰湖最美的时候,玫瑰湖的名称也由此而来。此时北京所处的主要季节是冬季。故选D。‎ ‎【34题详解】‎ 由上题分析可知,玫瑰湖形成原因是由于水中的微生物和大量外来的矿物质在充足阳光的作用下发生反应所致。玫瑰湖位于非洲西部凸出部位的最西端塞内加尔,玫瑰湖西边几百米就是大西洋,中间是金黄的海滩将它与碧蓝的海洋隔开,故地处平原地形,A错误;每年12月到次年1月,由于阳光和水中的微生物以及丰富的矿物质发生了化学反应,它们呈现出如同绸缎一般的粉色,此季节是旱季,B错误;气压带风带北移,即赤道低压带北移控制该地,此季节处于湿季,多雨光照减弱,C错误;受东北信风影响,从沙漠带来矿物质多,在阳光充足条件下与水中的微生物反应,呈现玫瑰色,D正确。故选D。‎ ‎【35题详解】‎ 读图可知,图中玫瑰湖北侧海域洋流甲是加那利寒流。属于中低纬海区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A错误;根据洋流流向与等温线凸向一致可知,甲所流经海域等温线向南凸出,B错误;寒流对沿岸环境有降温减湿的作用,C错误;寒流流经海面水温较低,导致海面上空气降温,使所流经海域易出现多雾天气,D正确。故选D。‎ ‎【点睛】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 总体来说,暖流增加温度和湿度,寒流降低温度和湿度。‎ 对气温的影响,洋流使低纬度的热量向高纬度的热量传输,特别是暖流的贡献。洋流对同纬度大陆两岸气温的影响:暖流经过的大陆沿海气温较高,寒流经过的大陆沿海气温较低。‎ 对降水和雾的影响,暖流上空有热量和水汽向上输送,使得层结不稳定、空气湿度增大而易产生降水。而寒流产生逆温,层结稳定,水汽不易向上输送,蒸发又弱,下层相对湿度有时虽然很大,但只能成雾,不能成雨,故寒流表面多平流雾。‎ ‎2019年7月4日‎,一则“英国海军陆战队扣押油轮,引发与伊朗外交争端”的消息受到各大媒体的关注。这艘油轮在绕道好望角向叙利亚运送原油途中,在英国领地直布罗陀的周边海域被英国特种部队扣押。作为反制措施,伊朗于当地时间‎7月19日下车在霍尔木兹海峡扣押了一艘悬挂着英国国旗的油轮。下图为a、b、c、d四海峡区域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6. 事件涉事海域分别是( )‎ A. a、b B. d、a C. d、b D. b、c ‎37. 伊朗油轮未选择苏伊士运河而绕道好望角的原因可能有( )‎ A. 缩短航程 B. 减少运费 C. 油轮吨位大 D. 海上风浪小 ‎38. 一油轮从波斯湾出发驶往德国汉堡港,最短航线依次经过上图中四海域的顺序是( )‎ A. a-b-c-d B. a-b-d-c C. a-c-b-d D. b-c-d-a ‎【答案】36. B 37. C 38. B ‎【解析】‎ ‎【36题详解】‎ 根据图示经纬度位置和海陆轮廓判断a为霍尔木兹海峡,b为曼德海峡,c为英吉利海峡,d为直布罗陀海峡,结合材料信息事件涉事海域分别是直布罗陀海峡和霍尔木兹海峡,即d和a,故选B。‎ ‎【37题详解】‎ 伊朗油轮经苏伊士运河到大西洋的航线路程短,故绕道好望角的原因不可能是缩短航程和减少运费,A、B错误;‎ 途径苏伊士运河,运河水域狭窄,大吨位邮轮不能通行,故油轮吨位大是绕道好望角的原因,C正确;‎ 绕道好望角,好望角水域广阔受西风影响,风浪大,D错误。‎ ‎【38题详解】‎ 一油轮从波斯湾出发需经过霍尔木兹海峡即a,然后通过曼德海峡即b到红海,再经过苏伊士运河到地中海,然后经过直布罗陀海峡即d到大西洋,最后通过英吉利海峡即c到德国汉堡港,故最短航线依次经过上图中四海域的顺序是a-b-d-c,B正确。‎ ‎2014年2月7日至23日,第22届冬奥会在俄罗斯南部城市索契举行。‎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39. 索契独特的地理优势,使之成为世界纬度最高的亚热带气候区。其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①北部有高大的山脉阻挡,削弱了冬季南下的冷空气 ‎②受西风带控制,终年温和多雨 ‎③位于黑海沿岸,冬季有增温作用 ‎ ‎④大高加索山脉是温带和亚热带气候的地理分界线 A. ①③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40. 从水循环的过程和地理意义看,伏尔加河 ‎①流域内总体上蒸发旺盛 ‎②流域的部分降水源自西风带 ‎③河水主要参与陆地水循环 ‎④使东欧平原总体趋于高低不平 ‎⑤促进里海的水分和热量平衡 A. ①②④ B. ①③⑤ C. ②③⑤ D. ②④⑤‎ ‎【答案】39. A 40. C ‎【解析】‎ ‎【39题详解】‎ 索契位于大高加索山脉南麓,黑海沿岸,大高加索山脉阻挡了北方的冷空气,黑海又像巨大的“暖水袋”一样散发热量,使索契冬季气温较高;得益于依山傍海的独特地理条件,索契成为地球最北端的亚热带气候区;终年受西风带控制多形成温带气候,大高加索山脉不是温带和亚热带气候的地理分界线,②④不对;故选A。‎ ‎【40题详解】‎ 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河,主要流经在东欧平原,是一条内陆河,注入里海,参与的内陆循环;东欧平原地势低,来自大西洋的水汽给流域内带来了部分降水,流域纬度高,蒸发弱;东欧平原高低起伏主要是冰川作用结果。故选C。‎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41.根据相关知识和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 ‎ ‎(1)土尔扈特汗国和伊犁河谷地都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但水草丰美,适合游牧业的发展。分别说明两地水资源丰富的原因。‎ ‎(2)土尔扈特于‎1771年1月17日踏上东归征程,于‎7月8日到达伊犁河流域。在回归途中历经艰辛,其中来自自然的威胁主要有哪些?‎ ‎【答案】(1)土尔扈特汗国:河流较多(有伏尔加河、乌拉尔河等),距大西洋较近,西风带来的水汽较多。伊犁河谷地:西风带来的水汽较少,但因地形抬升,降水量增加,同时有高山冰雪融水。‎ ‎(2)冻害(气候寒冷);缺水(干旱);缺草(料)。‎ ‎【解析】‎ ‎【详解】(1)读图,土尔扈特汗国河流较多,有伏尔加河、乌拉尔河等,该地主要是距大西洋较近,西风带来的水汽较多。伊犁河谷地受西风带来的水汽影响较少,但因地形抬升,降水量增加,同时有高山冰雪融水。所以两地的水资源丰富。‎ ‎(2)回归途经地区纬度高,气候寒冷,受冻害威胁。经过内陆干旱区,有缺水威胁。冬季沿途草木缺乏,有牲畜缺草料的威胁。‎ ‎4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葡萄的糖分含量越高,酿制出的葡萄酒酒精度越高.葡萄生长过程中,特别是成熟期的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糖分积累呈正相关.下图中甲、乙两地均为优质葡萄产地.世界上酒精度最高(16.2度)的优质葡萄酒就是使用乙地及其附近所产的葡萄酿制而成的。‎ ‎(1)分析甲地有利于种植葡萄的地形、气候条件。‎ ‎(2)分析乙地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堆积的原因。‎ ‎【答案】(1)甲地位于(南北向的)河谷中,灌溉(和排水)条件好;(北纬45°附近)葡萄生长季节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葡萄成熟季节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 ‎(2)乙地位于(罗讷河)河流出山口附近。河流出山口前,穿行于峡谷,水流急,可携带砾石;河流出山口后,流速变缓,携带的砾石首先在此处堆积。‎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地中海的葡萄种植为背景材料,考查地中海沿岸葡萄生长的优势条件、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堆积的原因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材料信息的提取和应用能力,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详解】(1‎ ‎)从题目文字信息分析,影响葡萄品质的因素主要有光照与昼夜温差。分析甲地有利于种植葡萄的地形、气候条件,首先明确甲地的位置在哪,读图可知甲地位于罗讷河上游的河谷地区。因此,从地形上说,甲地位于河谷地区,水源充足且利于排水;从气候条件上分析,该地在葡萄生长季节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葡萄成熟季节昼夜温差大,利于糖分积累。注意气候对葡萄种植的影响,一要体现光照和温差两要素,二要指出其对葡萄生长的哪一生长期(阶段)的影响。‎ ‎(2)分析乙地葡萄种植园地表鹅卵石堆积的原因,要关注乙地所处的河流位置,考生只需要弄清,该地为什么会有大量鹅卵石。本题实际上在考查地表鹅卵石堆积的自然地理过程。分析时要明确以下几个要点:乙地位于山口处;河流水流急携带砾石;随流速减慢,逐渐堆积。‎ ‎【点睛】该题答题要注重地理要素的联系分析、区域空间定位、自然地理过程分析。‎ ‎4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东非大裂谷的边缘,有两座神秘的盐湖,位于肯尼亚境内的马加迪湖和位于坦桑尼亚境内的纳特龙湖。马加迪湖受低纬信风季节移动的影响一年内面积通常是在300到900平方公里之间变化,湖水含有大量的碳酸钙,湖底沉积厚约‎4米的天然碱,枯水期时湖边会有沉淀的盐层。纳特龙湖湖水来自埃瓦索恩吉罗河和含丰富矿物质的温泉,水温可高达摄氏50度,同样有高浓度的碱性矿物质。两湖有着极其独特的生态系统,这里的环境不适合大多数生物存活,水中生长蓝绿色藻类,也成为火烈鸟繁殖孵化基地、小火烈鸟的“天堂”。‎ 材料二 纳特龙湖和马加迪湖位置示意图。‎ ‎(1)推测纳特龙湖地质作用的形成过程。‎ ‎(2)分析马加迪湖一年内面积变化较大的原因。‎ ‎(3)试分析纳特龙湖水温高、碱性矿物质浓度高的原因。‎ ‎(4)为什么两湖泊成为小火烈鸟的“天堂”?‎ ‎【答案】(1)地处东非裂谷带边缘,地壳断裂下陷;低处积水成湖。‎ ‎(2)北半球冬季(1月),马加迪湖流域受干燥的东北信风控制,降水较少,补给水量小,且湖面蒸发旺盛,造成湖面较小;北半球夏季(7月),马加迪湖流域受来自海洋的湿润东南信风影响,降水较多,补给水量大,造成湖面较大。‎ ‎(3)水温高原因:湖水的主要补给水源是温泉,地处断裂带,地壳运动活跃,地球内能释放造成湖水温度高。碱性矿物质浓度高的原因:纳特龙湖为内流湖,入湖淡水携带的碱性物质逐渐积累;地处热带,水分大量蒸发造成碱性矿物质浓度升高。‎ ‎(4)湖中生长耐盐碱的藻类,为小火烈鸟提供丰富的食物;湖岸高盐碱环境造成肉食动物少,生长栖息环境安全。‎ ‎【解析】‎ ‎【分析】‎ 该题考查纳特龙湖的成因、水温高、盐碱度高的原因、火烈鸟大量繁殖的原因,考查学生读图、材料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以及综合调用所学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 ‎【详解】(1)纳特龙湖是坦桑尼亚北部的咸水湖,位于东非大裂谷东部,由断层陷落形成,低处长期积水形成了湖泊。‎ ‎(2)马加迪湖位于热带草原气候区,位于南半球。北半球冬季(1月),东北信风南移控制该地区,东北信风从陆地吹来,降水较少,湖泊得到的补给水量小,纬度低,湖面蒸发旺盛,造成湖面较小;北半球夏季(7月),气压带风带北移,马加迪湖流域受来自海洋的湿润东南信风影响,风从海上吹来,降水较多,湖泊得到的补给水量大,造成湖面较大。‎ ‎(3)水温高:“纳特龙湖湖水来自埃瓦索恩吉罗河和含丰富矿物质的温泉,水温可高达摄氏50度”,温泉主要补给水源。温泉形成是因为地处断裂带,地壳运动活跃,地球内能释放造成湖水温度高。‎ 碱性矿物质浓度高:读材料可知,纳特龙湖是一个依靠周边河流及火山温泉补给的内流湖,盐碱物质随地表水、火山温泉等汇入湖泊,火山温泉使湖水水温升高,同时地处热带,蒸发旺盛,使水体中的盐碱物质浓度不断升高,该湖为内流湖,没有外泄通道,盐碱物质难以排出等使得湖水盐碱度高。‎ ‎(4)从食物、栖息地、天敌等自然条件思考。读材料可知,该湖水高盐高碱盛产藻类,给火烈鸟提供充足的食物;“在湖中露出水面的盐滩上筑巢繁殖”,湖中滩涂裸露,为火烈鸟提供充理想的栖息地;湖水强碱性和有毒气体溢出,阻挡肉食动物,没有天敌,生长环境安全。‎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