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3 发布 |
- 37.5 KB |
- 12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安徽省合肥市第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解析版)
安徽省合肥市第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 下学期期中考试(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 温馨提示: 1.同学们现在拿到的这份试卷满分为100分,你将有70分钟的答题时间; 2.这份试卷共有试题卷4页;请你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 3.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读图“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甲、乙、丙、丁表示不同的国家),完成下面小题。 1. 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的国家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 容易出现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1. D 2. C 【解析】 【1题详解】 由题中数据可知: 四地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分别约为: 甲1.2%、 2.9%、—1.7%;乙4.0%、1.2%、2.8%;丙1.1%、0.9%、0.2%;丁3.8%、3.8%、0.0%。故D正确。 【2题详解】 丙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应为发达国家或地区,容易出现人口老龄化。故C正确。 下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 该国人口数量达到顶峰的时期为(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 下列各国,目前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④阶段相似的是( ) A. 埃及 B. 中国 C. 德国 D. 印度 【答案】3. D 4. C 【解析】 【3题详解】 由题中图可以看出,图示④点之前,人口自然增长率始终为正数,即人口数量增加,而④点之后,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数,则人口数量开始减少,故④点为人口数量由增到减的转折,人口数量最大,D正确,ABC错误。故选D。 【4题详解】 ④之后,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数,即人口数量出现负增长,四选项中只有德国出现负增长,C正确,ABD错误。故选C。 武汉市为实施“百万大学生留汉创业就业工程”,2018年7月14日在网上公布了大学生留汉落户试行政策通知:留汉大学毕业生年龄不满40周岁的,可凭毕业证申请登记为武汉市常住户口,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不受年龄限制。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5. 武汉市实施这一政策的最主要目的是为了( ) A. 扩大城市人口规模 B. 减轻农村人口压力 C. 吸纳高端人才 D. 城乡均衡发展 6. 大学生留汉落户政策的实施,将有利于当地( ) ①减缓人口老龄化速度 ②增加城市发展活力 ③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④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5. C 6. A 【解析】 【5题详解】 学生留汉落户试行政策主要是针对大学生和高学历人才,故其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吸纳高端人才,C项正确。 【6题详解】 大学生留汉落户政策主要是针对40岁以内的,能减缓人口老龄化速度,带动消费和技术的进步,增加城市发展活力,①②对;大学生留汉落户政策主要针对的是大学生等高学历人才,对城乡一体化进程影响较小,人口增加会加大城市生态环境压力,不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③④错,故A项正确。 中国科学院发表了《中国土地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报告。该报告认为,我国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是7亿左右,最多人口数量应控制在16亿左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报告中所指的“7亿左右”人口数值,其含义是指我国的( ) A. 人口合理容量 B. 环境承载力 C. 维持最低生活消费水平的人口数量 D. 环境所能供养的人口极限 8. 为提高我国的环境承载力,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 A. 加大资源开采力度 B. 开发新能源 C. 放开计划生育,人口越多越好 D. 变耕地为工业用地 【答案】7. A 8. B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合理容量。 【7题详解】 报告中指的“7亿左右”是我国最适宜人口数量,即指在有效和持续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下的人口数量,即人口合理容量,A对。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支持能力的限度,即环境所能供养的人口极限,B和D错。并不是维持最低生活消费水平的人口数量,而是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水平,同时又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最适宜的人口数量,C错。故选A。 【8题详解】 加大对资源的开采力度,但资源总量不变,则我国的环境承载力不变,A错。开发新能源,能增加资源总量,故提高我国的环境承载力,B对。人口过多即对资源消费变大,不利于提高环境承载力,C错。变耕地为工业用地,使粮食总量减少,可能使环境承载力下降,D错。故选B。 9. 下列城市功能区中占地面积最大的是( ) A. 商业区 B. 住宅区 C. 工业区 D. 行政区 【答案】B 【解析】因为城市的土地有限,而各类经济活动又要占据一定的空间,为了更有效地进行各种活动,所以各类经济活动之间必然发生空间竞争,从而导致功能区的形成。住宅区是城市最基本的一项职能,不但要容纳城市的所有人口,包括劳动人口和非劳动人口。城市中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住宅功能用地,并非其他如商业区、工业区和行政区,B对。故选B。 10. 影响城市地域结构的主要因素是( ) A. 自然因素 B. 经济因素 C. 社会因素 D. 政治因素 【答案】B 【解析】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因素有:历史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等。其中历史因素是城市功能分区的形成基础,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分区分化影响显著,社会因素主要影响住宅区的分化。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最主要因素,B对。故选B。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城镇体系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在图示城镇中,甲城发展成为中心城市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 A. 水能丰富 B. 地形平坦 C. 交通便利 D. 气候宜人 12. 下列关于图中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城出现了明显的逆城市化现象 B. 乙内部功能区住宅面积比例最大 C. 丙与丁的服务范围互不重叠 D. 区域内城市等级越高数量越多 【答案】11. C 12. B 【解析】 【11题详解】 甲位于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C正确;水能不及河流上游丰富,A错误;河流下游地形更平坦,B错误;气候相差不大,D错误。故选C。 【12题详解】 无法看出城市发展阶段,不能判断甲城出现了明显的逆城市化现象,A错误;住宅区一般占城市面积最大,故乙内部功能区住宅面积比例最大,B正确;丙的城市等级高于丁,且距离较近,故丙的服务范围与丁的服务范围可能重叠,C错误;区域内城市等级越高数量越少,D错误;故选B。 下图是阶段性城市化进程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3. 有关世界城市化进程de 阐述,正确的是( ) A. 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增长快 B. 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增长慢 C. 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小、增长慢 D. 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增长快 14. 目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分别处于图中的哪个阶段(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② 15. 阶段②中出现的郊区城市化伴生的社会现象有( ) A. 城市建成区面积稳定 B. 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市中心迁移 C. 大量城市人口向周边小城镇迁移 D. 交通拥挤、住房紧张 【答案】13. B 14. D 15. D 【解析】 【13题详解】 当今世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表现出不同特点。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城市人口比重大,城市化速度慢。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城市人口比重小,城市化速度快。对应正确的只有B项,故选B。 【14题详解】 当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特征:水平较低,发展速度快;发达国家城市化特征:水平高,速度慢。故判断发展中国家处于②阶段即城市化加速阶段;发达国家处于③阶段即城市化成熟阶段,对应正确的为D项。故选D。 【15题详解】 阶段②即城市化的加速阶段,后期出现了郊区城市化。城市化的加速阶段人口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推进很快,面积在逐渐增大,A错。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市中心迁移并不是郊区城市化的特征,是城市化加速阶段的前期阶段产生的现象,B错。随着现代交通工具普及和发展,人口从中心区向边缘区移动,并非小城镇(逆城市化时期现象),C错。随着人口和产业向城市集中,伴随出现交通拥堵现象严重、地价上升、环境污染严重,D对。故选D。 图为我市元旦期间某地草莓塑料大棚图,完成下面小题。 16. 塑料大棚主要改善了农业生产的( ) A. 热量 B. 水分 C. 光照 D. 地形 17. 塑料大棚农业运用的原理类似于( ) A. 大气热力环流原理 B. 大气保温作用原理 C. 水循环原理 D. 岩石圈物质循环原理 【答案】16. A 17. B 【解析】 【16题详解】 元旦冬季寒冷,热量不足,不利于农业生产,利用塑料温室大棚通过加强温室效应,改善了大棚内的热量条件,A对。大棚可以防水汽蒸发,但在冬季水分条件对农业生产影响不是主要的,排除。光照和地形并没有变化,排除B、C和D。故选A。 【17题详解】 结合上题可知,塑料大棚农业是增强了大气逆辐射,加强温室效应,改善了大棚内的热量条件,B对。大气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排除A。水循环是指地球上不同的地方上的水,通过吸收太阳的能量,改变状态到地球上另外一个地方,排除C。岩石圈物质循环原理即岩石圈的物质在内外力作用下不断运动和变化,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周而复始的情形,排除D。故选B。 18. 我国农业耕作方式的“东耕西牧”,粮食作物分布的“北麦南稻”以及糖料作物的“南蔗北甜”的分布特点,反映出农业生产活动具有( ) A. 季节性 B. 周期性 C. 地域性 D. 计划性 【答案】C 【解析】材料反映了农业生产的地域差异,故属于农业生产活动的地域性特征。故选C。 近三年来,我国云南省持续发生旱灾。2011年泰国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下图为“部分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 图示农业地域类型为( ) A. 商品谷物农业 B. 季风水田农业 C. 混合农业 D. 乳畜业 20. 云南、泰国两地旱涝灾害频发的共同原因是( ) A. 台风活动频繁 B. 锋面活动频繁 C. 气温变化大 D. 季风的不稳定性 21. 在农业生产中,为防御旱涝灾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 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B. 培育良种 C. 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D. 改良土壤 【答案】19. B 20. D 21. C 【解析】 【19题详解】 由图可知“部分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其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地区,为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区,B对。商品谷物农业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和地区,排除A。混合农业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等地,排除C。乳畜业主要分布在北美洲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排除D。故选B。 【20题详解】 云南与泰国同属于季风气候,受到西南季风影响。旱涝灾害频发的原因是西南季风不稳定,当西南季风强盛,来得早,退得晚,持续时间长,则容易发生洪涝;当西南季风风力较弱,来的晚,退得早,持续时间短,则容易发生旱灾,D对。两地受到台风影响小,A错。云南受锋面影响降水多,泰国受到锋面影响小,并不是旱涝的原因,B错。纬度较低,气温变化不大,C错。故选D。 【21题详解】 由图可知“部分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季风气候区,由于季风不稳定多旱涝灾害,为防御旱涝灾害保证农业高产稳产需加强水利工程建设,C对。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培育良种和改良土壤并不能有效防御旱涝灾害,排除A、B和D。故选C。 读某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图,完成下面小题。 22. 图中甲、乙农业地域类型相同之处是( ) A. 地广人稀 B. 接近市场 C. 劳动力充足 D. 畜牧业为主 23. 甲、乙两地形成不同农业地域类型的原因是( ) ①市场距离不同 ②气候条件不同 ③人口分布密度差异 ④产品不同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22. D 23. A 【解析】 【22题详解】 读某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图,图中甲是乳畜业,乙是大牧场放牧业,都是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D对。甲处所在地区地广人稀,但往往会远离市场;乙地主要位于城市周围,接近市场,人口较为密集,排除A和B。两区域对劳动力数量要求较低,C错。故选D。 【23题详解】 大牧场放牧业需要大面积草场,因此所在地区地广人稀,但往往会远离市场。乳畜业主要受城市市场影响,主要分布于城市周围,人口密集,③对。美国五大湖周围地区和美国西部地区气候条件不同,市场距离不同,草场面积不同,因此形成不同的畜牧业类型,②对。美国五大湖周围地区形成的乳畜业,而美国西部形成的是大牧场放牧业,两种畜牧业的商品率均较高,商品化程度并不代表一定离市场近,①对。产品不同是两地农业地域不同的结果,而不是两地形成不同地域类型的原因,④错。故选A。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24. 该气候类型在世界上分布最典型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 大牧场放牧业 B. 乳畜业 C. 季风水田农业 D. 商品谷物农业 25. 该农业地域类型在该地区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①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②城市众多,消费市场广阔 ③劳动力丰富 ④机械化水平低 A. ①③ B. ②④ C. ③④ D. ①② 【答案】24. B 25. D 【解析】从统计图分析,该地全年温和湿润,为温带海洋性气候。 【24题详解】 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光照不足,不利于粮食作物生长,但适合多汁牧草生长,再加上当地人口稠密,市场广阔,主要发展乳蓄业。故B项正确。 【25题详解】 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光照不足,不利于粮食作物生长,但适合多汁牧草生长,再加上当地人口稠密,市场广阔,主要发展乳蓄业。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50分) 26. 按照经济发展规律,通常,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口平均年龄越大,老龄化水平越高。下图表示两类不同经济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读图回答问题。 (1)通常,A表示_______国家,B表示_______国家(发达或发展中)。 (2)人口增长模式为:A_______型,B_______型。 (3)以上两种人口年龄构成面临的问题是:A_______,B_______。 (4)针对不同的人口问题,两国应采取的人口政策分别是A_______, B_______。 【答案】(1)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 (2)现代型 传统型 (3)人口老龄化 人口增长过快 (4)鼓励生育,接纳移民 控制人口增长 【解析】(1)按照经济发展规律,通常经济发展水平越高,人口平均年龄越大,老龄化水平越高。再结合图中表示两类不同经济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A类65岁以上比例较高,为发达国家;B类65岁以上人口比例较低,为发展中国家。 (2)根据两幅图的特点可以归纳出A发达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是现代型(人口增长三低型模式);B发展中国家是以传统型(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为主,0-14岁的比例相对较高,65岁以上比例相对低一些。 (3)发达国家的现代型人口增长很容易出现老龄化问题(人口结构老龄人口多);而发展中国家因为人口增长率较高,容易出现人口增长过快等问题。 (4)A国面临着人口老龄化问题,可以采取鼓励生育,接纳移民的方法,降低社会年龄结构;B面临着人口增长过快,可以采取措施控制人口增长,以抑制人口压力带来的问题。 27.城市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优越的地理环境更有利于城市的发展。读我国某城市规划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示信息,比较A、B、C三地地租高低,并说明地租最低处的判断依据。 (2)请在A、B、C、D四地中,选择高级住宅区的最佳建造位置,并简析理由。 (3)随着城市经济迅速发展,汽车数量急剧增加,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请你为该市治理交通拥堵献计献策。 【答案】(1)A>B>C。C地远离市中心和交通干线,地租最低。 (2)D地。①靠近文化区;②地势较高;③临近森林公园,处在上风地带,环境优美;④处在河流上游,水质较高;⑤交通比较便利。 (3)①合理规划城市道路;②加强和完善交通管理;③优先发展公共交通;④限制私家车的数量和出行等。 【解析】(1)根据图示信息,A地位于城市中心的中心商务区,交通通达度好,地租最高,B和C两地离市中心越来越远,地租依次降低。地租最低处是C地,读图可以看出,C地远离市中心和交通干线,又在河流的下游,盛行风的下风向,所以,地租最低。 (2)读图可以看出,在A、B、C、D四地中,D地靠近文化教育中心;临近森林公园,环境优美;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地带,空气质量好;处在河流的上游,水质好;交通比较便利,是高级住宅区的最佳建造位置。 (3)根据题干的提示“随着城市经济迅速发展,汽车数量急剧增加,城市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因而治理该城市交通拥堵需优先发展公共交通,限制私家车的数量和出行,同时合理规划城市道路,加强和完善交通管理等。 28.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B、所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别是: ①商品谷物农业②季风水田农业 A________,B________。(填序号) (2)分析B处农业地域类型的优势区位条件。 (3)简述美国发展A类农业的优越社会经济条件。 【答案】(1)①;② (2)①季风气候,雨热同期;②地势平坦;③土壤肥沃;④人们喜食稻米的习惯,市场广阔;⑤劳动力资源丰富;⑥水稻种植历史悠久。 (3)①交通运输便利;②市场广阔;③地广人稀;④机械化水平高;⑤农业科学技术进步。(任答3点满分) 【解析】(1)读图可知,图中A美国中部平原农业地域类型是商品谷物农业,图中B东亚、东南亚地区,典型的为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 (2)东亚、东南亚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种植地区多为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本地区水稻种植历史悠久,稻米是人们喜爱的主要粮食;气候条件雨热同期(热量丰富,雨水充足)。这些都是季风水田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3)交通:离城市距离近,交通运输便利;市场:地区经济发达,消费水平高,习惯以肉,蛋,奶等乳畜产品为主;科技:美国科技发达,技术水平高。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