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3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
辽宁省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共30小题,共60分) 1. 如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是指 A. 土地荒漠化 B. 臭氧层空洞 C. 水土流失 D. 全球气候变暖 2. 下列关于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类从环境中获取资源的数量超过环境的承载力时,易产生环境污染问题 B. 人类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自净能力时,会造成生态破坏问题 C. 人类活动必然导致环境问题 D. 环境问题包括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短缺等 3. 下列现象属于环境污染的是() A. 森林面积减少,生物物种减少 B. 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C. 汽车排放尾气造成光化学烟雾 D. 宁夏地区农田灌溉不当造成土壤盐渍化 地表漫流系统是将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坡度为2%~8%的坡面上,通过土壤—草本植物系统,使得污水得到净化的土地处理工艺系统。读图,完成下列4、5、6题。 4. 该污水处理系统最适宜处理( ) ①城市生活污水 ②印染厂污水 ③罐头厂污水 ④石油化工厂污水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1. 该污水处理系统( ) A. 工程复杂,基建投资大 B. 污水处理能耗低,维护方便 C. 对改善局部气候效果明显 D. 净化效率大,对地下水无影响 2. 地面坡度要在2%~8%之间,原因是( ) A. 保证地表污水尽可能下渗,增加污水处理效果 B. 有效控制污水在地表的流速,利于污水净化 C. 保证污水净化后汇流利用,提高水利用率 D. 避免表层植被被污水浸泡,降低土壤污染 下图为垃圾焚烧发电流程示意图,据此完成7、8问题。 3. 垃圾焚烧发电的主要影响是 A. 加剧了固体废弃物污染 B. 解决了能源短缺状况 C. 加重了交通运输压力 D. 减少了固体废弃物污染 4. 该流程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 公平性原则 B. 持续性原则 C. 共同性原则 D. 系统性原则 2018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塑战速决”Beat Plastic Pollution。呼吁世界齐心协力对抗一次性塑料污染问题,塑料污染已无处不在,我们使用完的塑料包装,绝大多数会一直存在,并最终流入海洋。“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是我国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18年环境日主题。据此回答9、10题。 5. 有关一次性塑料污染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俗称白色污染 ②无法回收利用 ③大都难以降解 ④仅造成视觉污染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1. 作为一名有社会责任感的中学生,能为“美丽中国”做到的行动有 ①参与环保公益宣传活动 ②用塑料袋购物 ③参加植树活动 ④步行或骑自行车上学 ⑤使用一次性餐具 ⑥节水节电 A. ①③⑤⑥ B. ①②④⑤ C. ①③④⑥ D. ①④⑤⑥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其在大气中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富含有毒、有害物质,是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物。读“北京市某日PM2.5浓度变化图”,完成11、12、13题。 2. 图中PM2.5浓度高峰出现时段() A. 汽车尾气激增 B. 雷雨交加 C. 工地扬尘增多 D. 风力强劲 3. PM2.5污染导致() ①呼吸系统疾病增加 ②臭氧层破坏 ③大气能见度降低 ④沙尘暴频发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 可以有效减少北京市雾霾天气发生的主要措施是() A. 人工降雨,加快污染物的沉降 B. 尽量减少外出,外出时戴口罩 C. 发展清洁能源,优化产业结构 D. 加强空气污染监测,及时预报 2013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其主题是“思前,食后,厉行节约”。减少粮食浪费,就是减少对有限资源的无序消耗,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我国在各地推行“光盘行动”,不剩饭,不剩菜。下列行为正确的有 5. ①禁止吃不完打包带走 ②提倡“按量取食” ③反对“舌尖上的浪费” ④倡导豪华型餐宴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能源资源是人类生产活动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动力。能源的利用和发展对人类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全球能源消费历史及趋势图中体现的1900~2100年全球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特点是( ) A. 固体燃料的消费比重上升 B. 液体、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降低 C. 气体燃料的消费比重迅速上升 D. 液体燃料的消费比重稳步上升 2. 下图表示的是某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这种能源消费结构易引发的环境问题是( ) ①大气污染加剧 ②土壤肥力下降 ③土壤污染严重 ④水污染严重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3. 随着风力发电市场规模的逐渐扩大,部分地区“弃风”现象比较突出(弃风是指风机处于正常情况下,由于当地电网接纳能力不足等导致风电场风机暂停发电的现象),解决弃风现象最有效的措施是() A. 大力发展有色冶金工业消耗多余电能 B. 控制风力发电规模,大力发展火电 C. 大力提高当地的工业化水平消耗电能 D. 并入国家电网使用超高压输电技术跨区输电 我国决定在部分城市倡导推广使用乙醇作为汽车燃料,替代汽油,降低汽油的消耗,从而减少石油进口量。据此回答18、19题。 4. 用乙醇代替汽油的前景广阔,其主要原因是 A. 乙醇可以从植物中提炼,具有可再生资源的特点 B. 乙醇可以改变石油成分,提高能源利用率 C. 汽油价格过于昂贵 D. 我国的乙醇生产处于过剩状况 1. 使用乙醇替代汽油,可产生的影响是 A. 推动了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 B. 延长了汽车的使用寿命 C. 减轻大气污染 D. 提高汽车的行驶速度 图为我国部分防护林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20、21问题。 2. 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根本目的是() ①增加木材产量 ②改善生态环境 ③增加农民收入 ④调整农业结构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3. 关于图中各防护林主要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B. ②—防风固沙、保持水土、保护农田 C. ③—抵御海风、海浪和暴雨、寒潮的袭击 D. ③—进行平原绿化、美化城市环境 4. 黄土高原某地生态脆弱,多年来人们因地制宜,总结形成了“山顶戴林帽,山坡技草褂,山腰系田带,山下覆地膜,沟底筑水池”的治理开发模式。如图为该模式简图,据此完成该开发模式的主要作用是( ) A. 减轻水土流失 B.提高土壤肥力 C. 扩大土地面积 D. 减少水分蒸发 三江平原有中国面积最大的沼泽湿地,曾有“北大荒”之称。经过多年开垦,“北大荒”已变成“北大仓”。据此回答23、24、25题。 1. 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是( ) ①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环境质量 ②消纳一切来自自然和人为的污染 ③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 ④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2. 目前国家已下令停止围垦三江平原的沼泽荒地,其主要原因是( ) A. 粮食大量过剩 B. 保护湿地,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C. 劳动力缺乏 D. 转向煤炭、石油等矿产资源的开发 3. 下列关于沼泽地开发的做法,正确的是 A. 大规模开垦为商品粮基地 B. 提高地下水位改良沼泽地 C. 沼泽地含水多,肥力低,不宜开发 D. 综合利用与保护沼泽地 近几个世纪以来,人类大规模的社会生产活动大大加快了地球上的物种灭绝速度,下图为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原因图。据此完成。 4. 鸟类濒危或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 A. 偷猎 B. 栖息地的丧失 C. 外来物种入侵 D. 其他原因 5. 如表为1999年主要土地覆被类型的面积.如图为该区域1999~2007年土地覆被类型面积变化率,正值表示增长,负值表示减少.该区域生态环境已呈退化趋势.据此完成. 土地覆被类型 面积/万hm2 沙 地 468.7 草 地 58.8 盐碱地 32.1 耕 地 16.6 沼泽地 10.7 建设用地 1. 4 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首先应( ) A. 治理盐碱地 B. 退耕还草 C. 保护沼泽地 D. 植树造林 1. 2015年4月某日,沙尘天气横扫我国西北和华北地区,局部地区出现沙尘暴和强沙尘暴天气。如图是此次沙尘天气影响范围示意图,读图回答。 能有效减轻b地沙尘危害的可行措施有( ) A. 营建防风林体系、削弱近地面风力 B. 大力发展灌溉农业、增加地面湿度 C. 扩大农作物种植面积、增强植被覆盖 D. 建设硬化地面、抵抗风蚀扬尘 2. 读“我国部分地区生态问题的分布区图”,回答。 下列关于图示地区主要生态问题的搭配,正确的是() A. 丙地区——水土流失 B. 丁地区——土壤盐碱化 C. 乙地区——水土流失 D. 甲地区——土地沙漠化 30、排污量相同的情况下,赤潮(赤潮是沿海水域的富营养化现象)发生频率是: A:珠江口>长江口>渤海湾。 B:长江口> 珠江口>渤海湾 C:渤海湾>长江口>珠江口。 D:珠江口﹦长江口﹦渤海湾 二、综合题(共三题,40分) 31、简答题(13分) (1)简要回答水体富营养化的危害?(4分) (2)垃圾处理与综合利用应当遵循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原则,结合实际分析?(5分) 资源化: 。 减量化: 。 无害化: 。 (3)我国耕地不断减少,主要原因是?(4分) 32、简答题(13分) (1)雾霾是常见的大气污染事件,请你提出治理雾霾的可行措施?(4分) (2)化石燃料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容易产生环境问题,请就开采,运输与存放,利用三方面分别说明?(5分) A、开采: 。 B、运输与存放: 。 C、利用: 。 (3)我国石油进口量大,如何解决我国石油安全问题,请你提出合理的措施?(4分) 33、简答题(14分) (1)简要分析我国三江平原湿地形成的自然原因?(4分) (2)简要分析湿地的生态效益?(4分) (3)有利于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6分) 高二期末考试地理试题答案 一、单选题(共30小题,共60分) 1——5: C D C D B 6——10:B D B A C 11——15:A B C B C 16——20:A D A C D 21——25:A A D B D 26——30:B B A C A 31、简答题(13分) (1)水体富营养化危害:氮、磷污水引起藻类繁生。遮挡日照。水体缺氧,鱼虾窒息死亡。湖泊沉积加剧。自净能力减弱,水质差。影响供水水质和旅游发展。(4分) (2)垃圾综合利用原则(垃圾处理):(5分) 资源化:分类回收,综合利用,原料类回收利用,堆肥,燃烧发电等。 减量化:清洁生产,文明消费,从源头上减少垃圾排放,适度包装,不用一次性产品,焚烧发电等。 无害化:科技投入,增加净化设施无害化处理,消毒、发酵、焚烧发电等。 (3)我国耕地减少的原因:生态退耕占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用地;城市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占地;灾害侵蚀耕地。(4分) 32、简答题(13分) (1)治理雾霾的可行措施?(4分) 禁烧秸秆。清洁生产、清洁煤。集中供暖。提高能源利用率,发展公交,鼓励使用新能源和小排量汽车,减少汽车尾气排放。保护植被。建筑工地大风天不作业,工地洒水,遮挡。区域合作,共同治理。 (2)化石燃料开发与利用中的环境问题(5分) A、开采:1)破坏地表,露天开采容易引起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井下空采易塌陷。2)占耕地、污染水、土壤等。 B、运输与存放:污染大气、水、土壤。占耕地。 C、利用:容易导致污染大气,全球增温、酸雨危害。 (3)我国石油安全措施?(4分) 国外进口,进口源地和路线及运输方式多样化。增加储备。国内加强勘探。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多利用新能源、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节约,发展公交等,提高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多发展低耗能产业,例如高新技术产业,第三产业等。 33、简答题(14分) (1)简要分析我国三江平原湿地形成的自然原因?(4分) 地形平坦。多条河流汇聚。年均气温低蒸发弱。夏季降雨多。春季积雪融化水多。有冻土,水难下渗。植被茂密涵养水源多。有凌汛。 (2)湿地的生态效益?(4分) 调节气候,减小温差,增加降水。减少水旱灾害等。水源地,蓄水池。调节径流,增加水资源。降解水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 (3)有利于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6分) 1)景点具有非凡、独特、多样;集群、地域组合好;游览价值高。 2)离经济发达区近。 3)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 4)基础设施完善,接待能力强。 5)景区环境容量大。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