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3 发布 |
- 37.5 KB |
- 1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20届《创新设计》高考地理二轮复习:技法一利用地理规律
题型一 选择题常用解题技法 技法一 利用地理规律 1.技法领悟 地理规律主要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在发展变化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高 考常考的地理规律主要是自然地理的五大规律:地球运动规律、大气运动规律、 水体运动规律、地壳物质运动规律、自然环境地域分异规律。利用地理规律解题 的一般思路: (1)提取试题的图文信息,明确考查的知识和能力范围; (2)回忆相关规律的完整表述; (3)调用相关的地理规律,对地理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按照试题要求进行作答。 2.增分策略 (1)利用分布规律解题 分布规律即各种地理事物或现象在空间、时间上的分布规律,反映地理事物与空 间位置之间的必然联系,如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由低纬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递 减;夏季陆地气温高于同纬度海洋,冬季相反。 【典题试做 1】 (2018·北京文综,6~7)下图为北半球某日 02 时海平面气压分 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回答(1)~(2)题。 (1)据图推断,( ) A.北京风速大,风向偏东南 B.甲地可能出现强降水天气 C.极地气温低,气压值最高 D.热带太平洋洋面生成台风 (2)依据气压分布,该日最接近( ) A.冬至 B.小满 C.夏至 D.立秋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北京周边地区等压线较稀疏,风速较小,且风向为 西北风;甲地位于低压(气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可能出现强降水天气;读图 可知,图示时刻北半球的气压高值区出现在蒙古境内;热带太平洋洋面无低压中 心生成。综上可知,选项 B 正确。第(2)题,读图可知,图示时刻北半球的气压 高值区出现在蒙古境内,该高压系统为亚洲高压,中心气压高于 1 060 百帕,势 力强盛;正常年份,亚洲高压在 1 月份时势力最强,因此该日最接近冬至日。选 项 A 正确。 答案 (1)B (2)A (2)利用演变规律解题 演变规律即各种地理事物或现象随时间、空间变化的规律,反映地理事物发展变 化的必然趋势,如我国雨带推移的一般规律(4、5 月在华南,6 月在江淮,7、8 月在东北、华北,9 月南撤,10 月退出大陆)。 【典题试做 2】 夏季风进退早晚会给我国东部地区降水带来很大的影响。下图 是 110°E~120°E 区域夏季风前沿进退等纬度线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示范围内,夏季风最北可达( ) A.东北北部 B.华北地区 C.江淮地区 D.华南北部 (2)我国东部地区最易出现“南旱北涝”现象的年份是( ) A.1955 年 B.1965 年 C.1975 年 D.1995 年 解析 解答本题需要利用我国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可以归 纳“三停”“两跳”“一退”。“三停”:“一停”是 4、5 月份雨带停留在南 部沿海一带,我国华南地区进入雨季;“二停”是 6、7 月份雨带停留在江淮地 区,形成“梅雨”;“三停”是 7、8 月份雨带停留在东北、华北地区,多暴雨。 “两跳”分别是从南部沿海一带跳到江淮地区(一般在 5、6 月),从江淮地区再 跳到东北、华北地区(一般在 7 月中旬)。“一退”是 9 月份雨带受北方强大冷空 气影响,迅速退到长江以南;10 月份退出我国大陆地区。此外,受夏季风的强 弱、进退的早晚等不稳定因素的影响,我国旱涝灾害频繁。夏季风强的年份,锋 面雨带很快被推移到北方地区,我国易出现北涝南旱;夏季风弱的年份,锋面雨 带长时间停留在南方地区,我国易出现北旱南涝。解题时要看清雨带分布的地区 和停留时间的长短,从而确定“南旱北涝”出现的时间。第(1)题,从图中等值 线可以读出,夏季风到达的最高纬度为 45°N 左右,应为华北地区。东北北部在 50°N 以北,江淮地区、华南北部纬度较低。选 B。第(2)题,我国夏季的降水是 由夏季风带来的锋面雨,它分布在夏季风的前沿。由图中可以看出,与其他年份 相比,1955 年雨带分布在 35°N 以北地区的时间长,而分布在 35°N 以南地区的 时间短,易造成“南旱北涝”。选 A。 答案 (1)B (2)A 选择题技法专练一 利用地理规律 选择题(本题共 20 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的) (2019·河南省名校第一次联考)下图为冬季某时刻海平面气压形势图,读图完成 1~3 题。 1.甲、乙、丙、丁四地中,此时最可能出现降雪的地点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2.甲、乙、丙、丁四地中,该日气温日较差最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3.关于 P 地的准静止锋摆动规律及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 A.白天太阳辐射强,大气增温快,暖气团势力增强,锋面向北移动 B.白天大气逆辐射弱,地面增温慢,冷气团势力增强,锋面向南移动 C.夜间地面辐射强,大气降温慢,暖气团势力增强,锋面向北移动 D.夜间大气逆辐射强,地面降温快,冷气团势力增强,锋面向南移动 解析 第 1 题,冷锋的锋后、暖锋的锋前最可能出现降水天气。据图可知,甲、 乙、丙、丁四地中,只有乙地位于冷锋的锋后,此时最可能出现降雪。第 2 题, 甲、乙、丙、丁四地中,乙、丙、丁地位于低压槽附近,多为阴雨天气,云量较 多,气温日较差小;甲地位于高压中心附近,天气晴朗,白天太阳辐射削弱少, 气温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气温低,该日气温日较差最大。第 3 题,本题主要 利用准静止锋摆动规律进行分析。由图可知,P 地的准静止锋为昆明准静止锋, 白天太阳辐射强,大气增温快,暖气团势力增强,锋面向北移动;夜间地面辐射 强,散失的热量多,大气降温快,暖气团势力减弱,锋面向南移动。 答案 1.B 2.A 3.A 读某海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回答 4~5 题。 4.甲洋流( ) A.是北太平洋暖流 B.主要动力是盛行西风 C.所经海域终年风平浪静 D.对沿岸地区增温增湿 5.乙、丙两地的主要植被类型分别是( ) A.森林、荒漠 B.森林、草原 C.草原、荒漠 D.荒漠、草原 解析 第 4 题,本题要利用世界表层洋流分布规律进行分析。读图可知,该洋流 模式为以副热带海区为中心的逆时针方向大洋环流,根据图中经度判断,其应位 于南半球太平洋海域。甲为西风漂流,主要动力为盛行西风;其经过的海域,风 高浪急;西风漂流为寒流,对沿岸地区起降温减湿作用。第 5 题,本题要利用洋 流分布规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读图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洋流模式位 于南太平洋地区,乙附近为东澳大利亚暖流,受其影响,沿岸地区植被以森林为 主,丙附近为秘鲁寒流,其对沿岸地区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沿岸地区为热带荒 漠景观。 答案 4.B 5.A (2019·哈尔滨市模拟)下图为我国长江某支流的一段河道示意图,图中①②两点 为河流水文固定监测点。据此回答 6~8 题。 6.图中①②两处相比,河水流速和含沙量的差异是( ) A.①处流速快、含沙量小,②处流速慢、含沙量大 B.①处流速快、含沙量大,②处流速慢、含沙量小 C.①处流速慢、含沙量小,②处流速快、含沙量大 D.①处流速慢、含沙量大,②处流速快、含沙量小 7.在自然状态下,多年之后,①②两处河水流速与往年同期相比( ) A.①变快,②变慢 B.①变慢,②变快 C.都变快 D.都变慢 8.一艘采沙船在②处附近水域作业时,发现从不同深度采上来的沉积物颗粒大小 不同,不仅有大量细沙,还有较多的砂砾甚至鹅卵石。此处沙、砾共存的原因可 能是( ) A.该河流域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搬运能力强 B.该河段地势起伏较大,水流急,侵蚀力强 C.该河段河道弯曲,流速缓慢,沙、砾一起沉积 D.该河流域降水季节变化大,河流流速变化大 解析 第 6 题, 本题要利用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的规律进行分析。读图可 知,该处位于河流曲流处,①处位于凹岸,②处位于凸岸,根据凹岸侵蚀、凸岸 堆积的规律,①处受侵蚀,河流的流速快,河流的挟带泥沙能力强,含沙量大。 ②处受沉积,河流流速慢,流水挟带泥沙能力弱,含沙量小。第 7 题,结合上题 分析,在自然状态下,多年以后,①处受冲刷,河道逐渐左偏,越来越靠近中心 航道,水流流速加快,②处受淤积作用明显,航道逐渐变浅,越来越靠近河岸, 流速越来越慢。第 8 题,该处采沙船开采的泥沙是由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与搬 运作用无关。地势起伏大,水流急,不利于砂砾沉积。流速慢,沉积物颗粒小, 不会沙、砾一起沉积。流域内降水季节变化大,流量大时沉积物颗粒大,流量小 时沉积物颗粒小。 答案 6.B 7.A 8.D (2019·黑龙江双鸭山市期末)琵拉大沙丘坐落于法国西南部波尔多市(0°34′W, 44°50′N)的大西洋畔,它的东边是郁郁葱葱的森林。琵拉大沙丘以每年 5 米的速 度持续向内陆推进,它吞没了部分房屋、道路乃至森林,给附近居民的生产生活 造成诸多不便。据此完成 9~11 题。 9.琵拉大沙丘东侧的森林为( ) A.落叶阔叶林 B.常绿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针叶林 10.琵拉大沙丘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盛行西风将沙吹向岸边,使沙丘扩大 B.山地阻挡海洋水汽的深入 C.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 D.寒流流经,具有降温减湿的作用 11.该地景观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C.非地带性现象 D.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解析 第 9 题,本题要利用陆地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进行分析。由材料可知, 图中沙丘位于北纬 44°附近的大陆西岸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植被为温带 落叶阔叶林。第 10 题,琵拉大沙丘位于大陆西岸,受盛行西风影响。根据沙丘 移动方向判断,盛行西风将沙吹向岸边,会使沙丘扩大。山地阻挡海洋水汽,在 迎风坡会产生较多降水,不是沙丘形成的原因。根据纬度判断,该地不受副热带 高气压带控制。其沿岸洋流应为暖流。第 11 题,本题要利用自然环境的差异性 原理进行分析。该地景观只是局部小范围内的情况,不属于地带性规律,反映了 自然地理环境的非地带性现象。 答案 9.A 10.A 11.C (2019·辽宁沈阳市调研)下图为我国新疆、青海和西藏三地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 图,根据区域内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的差异,分为Ⅰ~Ⅴ区。读图回答 12~13 题。 12.该区域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多的地区是( ) A.Ⅰ B.Ⅱ C.Ⅳ D.Ⅴ 13.如果在Ⅴ区建设一批光伏电站,其不利的条件是( ) A.太阳能缺乏 B.缺少资金、技术 C.消费市场狭小 D.政策制约 解析 第 12 题,本题需要利用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进行分析。根据材料可知, 本区域为青藏高原及我国新疆地区。根据我国年太阳辐射分布规律可知,青藏高 原是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最多的地区,自青藏高原向北、向东,年太阳辐射总量 减少。新疆年太阳辐射总量较青藏高原少,可推断图示区域年太阳辐射总量南多 北少,Ⅳ、Ⅴ地区多,Ⅰ、Ⅱ、Ⅲ地区少;同时Ⅴ所示地区是该区域年太阳辐射 总量最多的地区。选 D。第 13 题,本题需要运用光伏电站区位原理来分析。光 伏电站建设除了要考虑太阳能资源是否丰富,还要考虑距市场远近、技术水平高 低、资金多少、前期电网等基础设施完善程度等。读图可知,Ⅴ区位于西藏北部 高原地区,太阳能资源丰富,但经济落后,资金、技术缺乏。选 B。 答案 12.D 13.B 阿瓦什国家公园(图 a)野生动物种类繁多。公园内食草动物逐水草而居,食肉动 物随之迁徙。中国建造的亚吉铁路穿越该国家公园。为了保护野生动物的安全, 铁路沿线设置了供动物通行的涵洞通道(图 b)和路堤通道(图 c)。据此完成 14~15 题。 14.该地野生动物从北向南穿越通道最频繁的月份是( ) A.1 月 B.4 月 C.7 月 D.10 月 15.与涵洞通道相比,设置路堤通道有助于( ) A.食草动物安全通过 B.食肉动物捕食猎物 C.列车顺利穿行 D.观光旅客沿线游览 解析 第 14 题,本题需要利用野生动物迁徙规律进行分析。非洲大草原野生动 物逐水草而居。读图可知,该公园位于北半球低纬地区,属于热带草原气候区, 北半球草原即将进入干季、南半球草原即将转入湿季时,是野生动物向南迁移的 高峰。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的湿季为 6 月份到 10 月份,可推知该地野生动物从 北向南穿越通道最频繁的月份是 10 月。第 15 题,比较两种通道可知,路堤通道 上有大量的植被,通道建在铁路之上,可推知有利于食草动物安全通过。 答案 14.D 15.A 下图为澳大利亚某时刻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 16~17 题。 16.推测图中气压分布最可能出现在( ) A.2 月 B.5 月 C.8 月 D.10 月 17.下列四地中,近期最可能出现降水天气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解析 第 16 题,据图可知,同纬度海洋上出现高压中心,陆地上气压较低,应 是南半球夏季、北半球冬季,最可能出现在 2 月,A 对;5 月、8 月北半球是夏 半年,南半球是冬半年,B、C 错;10 月澳大利亚是春季,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 起的气压差异并不明显,D 错。第 17 题,丙地靠近低压中心,易形成降水。 答案 16.A 17.C 钱塘江河口段河床高度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在不同季节、不同河段受侵蚀或 堆积作用而发生明显变化。研究人员曾连续多年对闸口至澉浦段河床高度进行测 量,结果表明:枯水期仓前以西升高,以东降低。历史上钱塘江河口潮强流急, 河床宽且浅,冲淤幅度很大,导致主河道摆动频繁。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水利 部门对钱塘江河口进行了治理,缩窄江道是其中重要措施(如下图所示)。据此完 成 18~20 题。 18.江道缩窄前,关于夏季仓前东西两侧河段河床高度的变化及其形成,推测合 理的是( ) A.以河流作用为主,西侧侵蚀降低,东侧堆积升高 B.以河流作用为主,西侧堆积升高,东侧侵蚀降低 C.以潮流作用为主,西侧侵蚀降低,东侧堆积升高 D.以潮流作用为主,西侧堆积升高,东侧侵蚀降低 19.缩窄江道的主要目的是( ) A.减小海水入侵强度 B.增加陆地面积 C.缩短南北航运距离 D.稳定入海河道 20.江道缩窄后,钱塘江最佳观潮点( ) ①东移 ②西移 ③潮差增大 ④潮差减小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 第 18 题,本题需要利用河床地貌的演化规律进行分析。淤积作用使得河 床变浅、变宽、变高;侵蚀作用使得河床变深、变窄、变低等。在入海口处,河 流和潮流共同作用,影响侵蚀和堆积作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夏季钱塘江处于 汛期,河流径流量大。联系材料可知,枯水期仓前以西升高,以东降低。联系河 床地貌的演变规律判断,汛期仓前西侧河流流速加快,侵蚀增强,河床降低,东 侧河流和潮流相遇,流速减慢,堆积作用增强,河床升高。第 19 题,本题需要 利用材料信息进行分析。根据材料“历史上钱塘江河口潮强流急,河床宽且浅, 冲淤幅度很大,导致主河道摆动频繁”可推断,缩窄河段的主要目的是避免河道 摆动。第 20 题,本题需要利用潮汐的形成原理进行分析。潮汐受天体引力、海 岸地形、纬度位置、河流等多个因素影响。根据材料分析,江道缩窄,河流流速 增加,河床水位上升,联系潮汐形成原理可推知,河水与潮流的相遇点将东移, 且潮差将增大。 答案 18.A 19.D 20.A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