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3 发布 |
- 37.5 KB |
- 19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山西省太原市第二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单项选择,共20题,每题2分) 土壤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形成的,土壤能够反映其所在地域的自然环境特征。我国古代用青、红、黄、白、黑五色来描述我国五个方位的土壤(如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关于我国古代按照土壤颜色划分的五个区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与实际土壤类型分布一致 B. 边界具有确定性 C. 区域之间有明显差异 D. 区域内部无差异 2. 从青到黄再到白,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逐渐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 A. 热量条件变化 B. 水分条件变化 C. 地势高低差异 D. 农业类型差异 【答案】1. C 2. 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和土壤,学生要掌握区域的基本特征,熟悉土壤分布和形成条件。 基础性较强,难度不大。 【1题详解】 在我国根据地域环境不同,土壤一般分为砖红壤、赤红壤、红壤和黄壤、黄棕壤、棕壤、暗棕壤、寒棕壤、褐土、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黑垆土、荒漠土、草甸土及漠土。我国古代按照土壤颜色划分的五个区域与实际土壤类型分布不一致,A错;土壤之间有过渡地带,边界不确定,B错;区域内部有自己的特征,区域之间有明显差异,C对;区域内部也有差异,差异是绝对的,D错。故选C。 【2题详解】 由图可知,有青到黄再到白,体现的是土壤由我国东部到中部再到西部土壤有机质含量逐渐减少,根据我国降水特点可知,东中西的差异主要是水分条件变化,故选B。 【点睛】自然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包括地带性分布规律和非地带性规律,地带性分布规律分为从赤道向两极分异规律、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垂直地带分布规律。从赤道向两级分异规律主要表现为自然带东西延伸、南北更替,主要以热量为基础形成的。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表现为南北延伸、东西更替,主要是以水分为基础形成的;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主要表现为由山麓到山顶自然带有规律的更替,主要是以水分和热量不同形成的。 兰郑长管道起于甘肃省兰州市,止于湖南省长沙市,途经甘肃、陕西、河南、湖北和湖南5省67个县、市。该工程是国家实施西油东送、北油南调战略工程的具体体现。读兰郑长输油管线示意图。 回答下列小题。 3. 在沿途的配套油库中,中石油投资3.6亿元打造的郑州油库扩建工程,在河南7个油库中容量最大。扩建郑州油库的主要原因是( ) A. 地理位置优越 B. 交通便捷 C. 市场需求量大 D. 运营成本低 4. 修建兰郑长输油管线的积极意义有( ) ①实现西部资源与石油消费地区供需的对接 ②有利于油品安全、平衡、高效运输 ③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能源短缺问题 ④为国家的能源安全战略部署提供保障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3. C 4. B 【解析】 【3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油库扩建的原因。郑州油库扩建工程,在河南7个油库中容量最大,这是由于郑州是河南的省会城市,市场对油需求大,油库扩建,归根结底与市场需求量大有关。 【4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资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该管线的修建有利于缓解区域之间能源紧张的局势,而且相对安全、高效,但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能源短缺问题。因此①②④正确,③错误。故答案选B项。 中国某地居民就地取材,用竹木扎制屋架,茅草覆顶,建造的传统民居远看像船底,因而被称为船形屋(见下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5. 该传统民居最可能位于 ( )。 A. 青藏高原 B. 黄海沿岸 C. 海南岛山区 D. 东北平原 6. 该传统民居能够反映当地的环境特点是 ( )。 A. 高寒缺氧 B. 潮湿、多虫鼠 C. 多火山、地震 D. 干旱缺水 【答案】5. C 6. B 【解析】 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意在考查学生获取地理图文信息和运用所学区域地理、自然地理等知识的能力。 【5题详解】 结合材料“居民就地取材,用竹木扎制屋架”可知竹子为当地生长的植物,而竹子的生长区域主要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北方温带地区有少量竹子分布但普遍矮小不能用作建筑材料。青藏高原为高寒区,黄海沿岸北部和东北平原为温带地区,热量条件较差,竹子难以生长,而海南岛属热带地区热量条件好,故选C。 【6题详解】 观察图中信息,竹片地板下有30-40厘米的中空区域,将房子架高有利于减轻室内湿气和减少地面虫鼠危害,说明当地潮湿、多虫鼠,B对,房屋的这一设计不能起到减轻寒冷的作用,也不能防地震、干旱,A、C、D错。 背篼又名背篓,是用竹条、藤、柳条等编成的背在背上运送物品的筐状背具,适合“爬坡上坎”。“背篼军”指的是城市内大街小巷出现的一群以背篼作为劳动工具的劳动者,群体数量庞大,靠体力赚钱。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7. “背篼军”最可能出现的地区是:( ) A. 新疆北部 B. 华北平原 C. 珠江三角洲 D. 大巴山地 8. 我国某地理研究性小组经过研究得出,“背篼军”正逐步走向消失,下列选项能成为其论据的是:( ) ①城市工资水平升高 ②城市服务行业兴起 ③国家户籍管理改革 ④青壮年就业机会增多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7. D 8. B 【解析】 【7题详解】 背篼适合“爬坡上坎”说明“背篼军”出现的地区地表崎岖不平,起伏明显;背篼又名背篓,是用竹条、藤、柳条等编成的背在背上运送物品的筐状背具,据此推测“背篼军”应出现在我国南方地区。大巴山地地形起伏大,行车不便,靠人背运形成“背篼军”;新疆北部是准噶尔盆地、华北平原、珠江三角洲地形平坦,行车方便,对人背运货物需求少。据此选D正确。 【8题详解】 城市工资水平升高,所需要的服务人群增多,对“背篼军”走向消应有促进作用,排除①;国家户籍管理改革促进人口流动,不会对“背篼军”的发展起削弱作用,排除③;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服务行业兴起,青壮年就业机会增多,导致大多数青壮年转向其他就业岗位,②④正确。据此选B正确,A、C、D错误。 位于南岭北麓的江西赣州市南康区的森林覆盖率为60.82%,家具产业是其特色主导产业,产品销往全国各地。近年来,南康地区提出“打造千亿家具主产业集群”的发展目标。读南康区地理位置示意图。 完成下列各题。 9. 促进南康区家具产业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A. 常绿硬叶林资源丰富 B. 资金雄厚,交通便利 C. 历史悠久,产业基础好 D. 劳动力丰富且接近珠江三角洲消费市场 10. “打造千亿家具产业集群”目标的实施可以使南康区( ) A. 现代物流业发展迅速 B. 农业总产值减少 C. 加剧企业竞争 D. 吸引高技术人才引入 【答案】9. D 10. A 【解析】 【9题详解】 家具生产是市场指向型,促进南康区家具产业发展的优势区位条件是接近珠江三角洲消费市场,D对。常绿阔叶林资源丰富是原料因素,不是主要条件,A错。有多条交通干线经过,交通便利,历史悠久,产业基础好不是主导因素,B、C错。 【10题详解】 家具产业是其特色主导产业,产品销往全国各地。“打造千亿家具产业集群”目标的实施可以使南康区现代物流业发展迅速,A对。经济发展,农业总产值可能增加,所占比重减少,B错。产业集聚,减少企业竞争,C错。家具产业不需要高技术人才,D错。 读我国新疆(土地面积166.48万km2)荒漠化情况统计数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表1 新疆的荒漠化土地类型(万km2) 荒漠化土地总量 耕地 林地 草地 未利用土地 111.32 2.35 4.31 50.54 54.12 表2 新疆荒漠化土地形成因素(万km2) 水蚀 风蚀 冻融 盐碱化 12.53 83.93 5.24 9.398 11. 下列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荒漠化土地面积小于非荒漠化土地面积 B. 荒漠化主要是滥伐林木造成的 C. 保护草地、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手段 D. 荒漠化主要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区 12. 下列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形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主要由于人类不合理农牧活动所造成的 B. 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农田灌溉不合理 C. 只要人类改变了粗放经营的活动方式,就不会形成荒漠化 D. 新疆荒漠化形成的主要动力是近地面水平气流和地表径流 【答案】11. C 12. D 【解析】 【11题详解】 通过数据可以计算出荒漠化土地面积大于非荒漠化土地面积;新疆主要的农业用地是草地,荒漠化土地形成因素主要是风蚀,这是由于过度放牧形成的;保护草地,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是治理该地区荒漠化的主要措施,C正确;在自然条件下也能形成荒漠化,只是过程一般很缓慢。故选C。 【12题详解】 荒漠化是人类不当的活动作用于脆弱的地理环境引起的土地退化,从表中数据和新疆的环境特点可以分析得知,新疆的荒漠化主要是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破坏地表植被,土壤遭受风蚀、水蚀等形成的,从形成的动力条件来看,主要是近地面水平气流和地表径流(风蚀、水蚀),D正确。故选D。 下图是我国两大淡水湖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3. 甲湖湖面比上个世纪缩小了近一半,其原因是( ) ①湘江等河流的上游地区植被破坏严重,导致水土流失,淤塞湖泊 ②围湖造田 ③气候异常,降水减少 ④湖滨土地沙化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14. 治理乙湖污染应采取的针对性措施是( ) ①该湖流域内禁用含磷洗涤剂 ②建设污水处理厂,实施污水达标排放 ③减少网箱养殖面积 ④引水入湖,使湖水能不断循环和流动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②③ 【答案】13. A 14. 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湖泊萎缩的原因及污染的治理,试题难度一般。 【13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湖是我国的洞庭湖,上个世纪缩小了近一半,主要是因为长江上游及湘江、沅江等支流的上游地区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带来的泥沙沉积于湖底,①对;再一个原因就是洞庭湖沿岸围湖造田,造成湖泊面积萎缩,②对;③气候异常对湖泊萎缩影响不大,③错误;湖滨土地沙化,是湖泊萎缩湖底裸露后出现的现象,④错误;综上可知,①②正确,故选A。 【14题详解】 读图可知,乙湖泊是太湖;太湖的污染物主要来自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排放的污染物和湖水养殖业造成湖水养营化,故可以在湖泊流域内禁止使用含磷洗涤剂;建设污水处理厂,实施污水达标排放;减少网箱养殖面积;引水入湖,使湖水能不断循环和流动;①②③④均正确,故选A。 读金沙江下游梯级开发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5. 金沙江干流适于水电梯级开发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是( ) A. 位于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 B. 华中、华东地区能源短缺,电力缺口大 C. 径流量丰富,且季节变化大 D. 地质条件稳固,适于建坝 16. 水库建设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可能有( ) ①库区及周围地区云量增多、湿度增加 ②上、下游间物种交流受到阻隔 ③流速减缓造成水质下降,河口三角洲面积萎缩 ④引发旱涝灾害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15. A 16. C 【解析】 【15题详解】 金沙江干流适于水电梯级开发的主要自然区位因素是位于一二级阶梯交界处,落差大,适宜进行梯级开发,A对。华中、华东地区能源短缺,电力缺口大是社会经济因素,B错。径流量季节变化大不是有利因素,C错。该河段地质条件不稳固,D错。故选A。 【16题详解】 水库建设必须修建大坝,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可能有上、下游间物种交流受到阻隔,②对。库区及周边地区云量增多、湿度增加,调节气候能力增强,是有利影响,①错。库区蓄水,水位抬高,流速减缓造成水质下降。下游泥沙含量减少,河口三角洲面积萎缩,③对。水库调蓄径流,减少旱涝灾害,④错。故选C。 读“美国农业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7. 图中①附近工农业生产的主要类型是 A. 传统工业和乳畜业 B. 高技术产业和商品谷物农业 C. 新兴工业和水稻种植业 D. 分散型工业和密集型农业 18. 图中带标号的四个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和农业地域类型与我国松嫩平原大体相同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17. A 18. B 【解析】 【17题详解】 ①所在地区为美国东北部五大湖沿岸,矿产资源丰富,主要发展以钢铁工业为代表的传统工业。本区纬度较高,气候温凉,不适合谷物种植;且人口城市集中,市场广阔,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乳畜业。故选A。 【18题详解】 我国松嫩平原纬度较高,主要粮食作物为春小麦,松嫩平原地广人稀,农业地域类型为商品谷物农业。美国中部平原农业地域类型主要为商品谷物农业,专业化程度高,其中①地为乳畜带,②地为春小麦带,③地为棉花带,④地为冬小麦带。故选B。 山西是我国煤炭大省,其所在的黄土高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输出地。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9. 把能源工业作为黄土高原地区的主导产业的条件是: ①丰富的能源资源 ②良好的开采条件 ③适中的地理位置 ④便利的水陆交通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20. 下列工业部门宜在山西能源基地布局的是: ①化学工业 ②有色冶金 ③电力工业 ④电子工业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19. D 20. A 【解析】 【19题详解】 把能源工业作为黄土高原地区的主导产业,主要是该地有丰富的能源资源,①对。有良好的开采条件,易于开采,②对。地理位置适中,便于能源的输出,③对。黄土高原地区水源短缺,水运不便。陆地交通条件较差,④错。D对。 【20题详解】 山西煤炭资源丰富,适宜发展煤化学工业,①对。能源丰富,利于发展有色冶金,②对。利于进行火力发电,发展电力工业,③对。电子工业是高技术产业,该地技术力量较差,④错。宜在山西能源基地布局的是①②③,A对。 二、综合题(共5小题,24、25题任选其一完成,共60分) 21.阅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西南部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广大地区没有原油供应和炼油厂,所需油品全靠兰成渝管道和沿长江逆流运输。缅甸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丰富,据目前探测情况显示,未来还可能发现更多天然气储量。 材料二 中缅原油管道的起点位于缅甸西海岸皎漂港东南方的小岛马德岛,天然气管道起点在皎漂港,管道穿过缅甸多个邦后从云南瑞丽进入中国,在贵州安顺实现油气管道分离,原油管道最终延伸到被“油荒”困扰的重庆,天然气管道则南下到达广西。中缅油气管道的石油主要来源于中东和非洲地区;天然气主要来源是韩国、印度等国投资公司在缅甸印度洋大陆架开发的天然气田,目前我国石油公司也正与缅甸政府合作勘探海上、陆上气田。 材料三 经过12年筹备建设,2017年4月10日中缅原油管道工程正式投运,下图为中缅油气管道运输线路图。 (1)从自然条件角度,分析中缅油气管道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2)目前中缅油气管道已经全线贯通使用,分析该工程对缅甸带来的有利影响。 【答案】(1)①经过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边界,地质条件复杂,多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和次生灾害;②穿越横断山区和喀斯特地貌区,沿线地形复杂、崎岖;③穿过多条大江大河;④沿途多为热带季风气候区,雨季时间长,降雨量大,雨季施工困难;⑤沿线多热带雨林区,基础设施差,施工环境恶劣,闷热潮湿多蚊虫;⑥跨越海峡,施工难度大;⑦沿途地区生态环境脆弱。 (2)对缅甸:①推动缅甸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将缅甸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②通过合作带动缅甸相关产业(石化工业)的发展,满足缅甸国内对能源的需求;③带动管道沿线的经济发展,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④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民众经济收入;⑤油气过境费将能为缅甸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收益。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中缅油气管道建设为背景,考查能源跨区域调配的意义等高中地理主干知识,总体难度适中,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详解】(1)读图可知,中缅油气管道经过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边界,地质条件复杂,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等地质灾害,岩石破碎,降水丰富,多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穿越横断山区和喀斯特地貌区,沿线地形复杂、崎岖;穿过多条大江大河,跨越的障碍多,成本高;沿途多为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湿润,雨季时间长,降雨量大,雨季施工难度大;沿线多热带雨林区,当地经济水平低,基础设施差,施工环境恶劣,闷热潮湿多蚊虫;跨越海峡,施工难度大,成本高;沿途地区生态环境脆弱,铺设油气管道对生态环境影响大。 (2 )该工程对缅甸带来的有利影响:通过油气管道的铺设,扩大了缅甸油气资源的海外国际市场,推动缅甸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将缅甸的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通过合作开发缅甸的油气资源,一方面满足缅甸国内对能源的需求,另一方面带动缅甸相关产业,如石化工业的发展;带动管道沿线的经济发展,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民众经济收入;油气过境费将能为缅甸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收益。 2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冬枣果实含有较多的维生素A、维生素E、钾、钠、铁、铜等多种微量元素,营养价值为百果之冠,有“百果王”之称。冬枣鲜食可口、皮脆、肉质细嫩,品质极佳,是北方落叶果树中的高档鲜食品种。冬枣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对肥水要求不严格。 (1)简述近年来冬枣的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 (2)分析P地成为优质冬枣分布区的主要自然条件。 (3)你认为在黄河三角洲地区大面积推广冬枣种植是否可行?说明理由。 【答案】(1)冬枣营养丰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消费量增大;交通运输条件改善和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2)位于黄河三角洲,灌溉便利;土层深厚,土壤较肥沃;地形平坦;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秋季光照较充足,温差大。(水源、地形土壤、气候三大方面) (3)观点1:可行。黄河三角洲冬枣种植的自然条件优越;劳动力充足,生产经验丰富;市场需求量大;可增加居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 观点2:不可行。过度种植,产量大增,价格下跌,收入下降;大量种植,管理难度上升,质量下降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的分析、 变化以及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详解】(1)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区位因素的变化。结合材料能够推断出冬枣营养丰富,市场需求量大;现代交通运输 条件的改善和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也扩大了其销售范围。 (2)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区位。自然区位主要从地形、气候、水源、土壤等方面进行分析。从图中可知 P 地位于黄河三角洲,据此可判断其土壤肥沃、深厚,河流流经,水分等条件较好;根据纬度位置分析,该地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秋季光照较充足,温差大。 (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可以表明不同的观点,言之有理即可。认为可行则主要考虑该地区的有利条件和有利影响,由上题分析可知,黄河三角洲冬枣种植的自然条件优越;劳动力充足,生产经验丰富,市场需求量大;大面积推广冬枣种植可增加居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认为不可行则主要从不利条件和不利影响来进行分析,如果过度种植,产量大增,价格下跌,收入下降;大量种植,管理难度上升,质量下降。 【点睛】商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针对商品农业生产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今后商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调整农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根据各地的实际条件合理安排农、林、牧、副、渔业的比重,各业要全面发展;重视发展第二、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2)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积极推进农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建设,延长产业链,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良不利于农业耕种的土地,治理易受旱、涝威胁的土地,改善水源灌溉条件,创造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 (4)加快农业技术应用和推广。依靠科技,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5)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一系列措施,治理土地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盐碱化以及林木的乱砍滥伐等现象,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优良的生态环境。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东营市地处黄河三角洲湿地的中心位置,“湿地之中有城市,城市之中有湿地”已成为该城市的一大特色。该市准备在10年内投资600多亿元打造“东方湿地之城”,形成“大水面,大绿地,大空间”的城市特色,创造“天蓝、水清、地绿、气爽”的最佳人居环境,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1)简述黄河三角洲湿地形成的主要原因。 (2)黄河三角洲湿地可以发挥哪些生态功能? (3)依据材料,简要说明东营市为何要打造“东方湿地之城”。 【答案】(1)黄河三角洲位于黄河入海口附近,地势低洼;黄河不仅能从中游带来大量泥沙在这里沉积,还能给这里补给大量水源;加之这里水体流动缓慢,使得地表常年处于过湿状态,从而使得这里形成了大片湿地。 (2)湿地是蓄水池,能调节气候;是众多珍稀濒危鸟类的栖息地,湿地中的植物也是一种重要的环境资源,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3)因为湿地具有美化环境、调节城市气候、降解污染、净化空气、改善居住环境等功能(答出四点即可)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中国区域地理、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详解】(1)仔细读图,注意黄河三角洲湿地所处位置,结合湿地形成的基本条件地势条件、水分条件等进行分析。黄河三角洲位于黄河入海口附近,地势低洼,黄河不仅能从中游带来大量泥沙在这里沉积,还能给这里补给大量水源,加之这里水体流动缓慢,使得地表常年处于过湿状态,从而使得这里形成了大片湿地。 (2)黄河三角洲湿地的生态功能,可以借鉴东北地区三江平原的湿地生态功能;湿地内部水源充足,是蓄水池,也是水源地;能调节气候;是众多珍稀濒危鸟类的栖息地;湿地中植物也是一种重要的环境资源,生物多样性丰富。 (3)东营市人口规模较大、石油资源丰富,工业较为发达城市,建设“东方湿地之城” ,可以美化环境、调节城市气候、降解污染、吸烟除尘、过滤空气、改善居住环境等方面的作用。有利于东营市的可持续发展。 24、25题任选其中一题完成,多做不多得分,只将24题的得分计总分。 24.读珠江流域图及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珠江流域图。 材料二 红水河,为西江上游的别称,流域内山岭连绵,地形崎岖,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被我国政府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 (1)说明红水河水力资源丰富的原因。 (2)简述红水河水电梯级开发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影响。 (3)根据图中信息,分析红水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的方向(水电除外)。 【答案】(1)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水量大;地势崎岖,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 (2)满足珠江三角洲地区用电需求的增长;改变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质量;入海泥沙减少,珠江三角洲出现淤积减慢或侵蚀后退;有利于提高珠江三角洲的防洪和防旱能力。 (3)发展旅游业;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发展木材加工和制药工业;发展水产养殖。 【解析】 【详解】(1)水力资源丰富的原因应从水量和落差两方面分析。水量主要考虑补给方式,该河段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河流流量大。大落差考虑流域内的地形特点,该河段主要流经云贵高原,地形崎岖地势落差大,河流水能蕴藏量丰富。 (2)红水河位于珠江上游,对河口地区的珠江三角洲的影响应结合西电东送,从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方面分析。珠三角为我国重要工业区,城市化水平高,用电需求量大,该地进行流域梯级开发可以将电能输送到珠三角从而缓解其能源紧缺状况,并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从而保护环境。水库的建设可以对河流水量进行调节,从而起到防汛抗旱功能。由于水库具有拦沙功能,会导致入海泥沙减少,河口三角洲增长缓慢甚至退缩。 (3)红水河流域的开发要结合当地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图例中的信息综合分析。该流域内植被覆盖率较高,自然环境优美可以开展旅游业。据图可知,当地有锰、锡等有色金属资源,利用丰富的电脑可以发展高耗能的有色金属冶炼工业。流域内森林覆盖率较高,可以发展林业和特产业。水库蓄水后形成大片水域可以开展水产养殖业。 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面左图是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示意图,右图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线路示意图。 材料二 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年调水量52亿立方米,受益于该调水工程,加州发展成为美国人口最多、灌溉面积最大和粮食产量最高的一个州。 材料三 黄淮海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1%,有2亿多人口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工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计划于2014年底通水,将大大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 (1)试对两调水工程进行比较,完成下表。 调水工程 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美国加州北水南调工程 水资源南北差异的气候原因 单位调水量耗能 大小 原因 (2)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跨流域调水对调入区的主要影响。 【答案】(1) 调水工程 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美国加州北水南调工程 水资源南北差异的气候原因 南方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北方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少 北部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少雨 单位调水量耗能 大小 小 大 原因 地势南高北低 地势南高北低,向南调水需逐级提水 (2)满足生活用水;促进工农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三方面分析,表达准确即可。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和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为背景,考查水资源跨流域调配的影响等高中地理主干知识,总体难度适中,重在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 【详解】(1)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经过地区水资源南北差异的气候原因:南方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水资源相对有富余;北方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水资源短缺。美国加州北水南调工程沿线经过地区水资源南北差异的气候原因:北部为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水资源相对富余;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少雨,水资源短缺。 从单位调水量耗能看,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经过地区地势南高北低,向北输水,可以利用地势自流,耗能少。而美国加州北水南调工程沿线地势南高北低,向南调水需逐级提水,耗能大。 (2)结合材料可知,南水北调工程等跨流域调水工程,可以缓解调入区的饮水困难,满足生活用水,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可以弥补工农业发展用水量不足,促进工农业生产发展,进而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调入区改善生态环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