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3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9-2020学年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 期中考试试卷高一地理 注: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下列天体系统中,不包含地球的是 A. 总星系 B. 银河系 C. 河外星系 D. 太阳系 【答案】C 【解析】 【详解】地球位于地月系,地月系位于太阳系中,太阳系位于银河系中,银河系位于总星系中,银河系、河外星系合称总星系,是人类目前可以观测到的宇宙部分,河外星系不包含地球,ABD错误,C正确。故选C。 电影《流浪地球》讲述了在不久的将来,太阳即将毁灭.面对绝境,人类开启“流浪地球”计划。 完成下列小题。 2. 太阳与人类生产生活密不可分,与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无关的是( ) A. 极光现象 B. 磁暴现象 C. 地热资源 D. 水能资源 3. 在电影中,即将与地球相撞的木星是( ) A. 卫星 B. 恒星 C. 行星 D. 彗星 【答案】2. C 3. C 【解析】 【分析】 该题考查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2题详解】 A、太阳活动激烈时,释放的高能粒子流形成太阳风,太阳风冲击地球高层大气,在极地地区可以看到绚丽多彩的极光,A不符合题意; B、太阳耀斑发生时,会引起地球电离层中强烈的电磁扰动—磁暴现象。B不符合题意; C、地热资源来自地球内部的放射性衰变产生的能量,与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无关,C符合题意; D、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水循环过程中,水从高山上流下来,产生水能,因此水能资源的能量来源于太阳辐射,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题详解】 木星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故C正确,A、B、D错误。 【点睛】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运转的八大行星及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流星体、彗星和行星际物质等)。八大行星的距日由近及远依次为: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有:纬度因素、天气状况、海拔高低及光照时长等因素。 太阳活动的表现有光球层的黑子、色球层的耀斑及日珥、日冕层的太阳风,太阳活动加强时,会导致射向地球的射电增多,扰乱地球上空的电离层,使地面的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甚至中断;带电粒子流可以引发地球上的磁暴现象;地球两极地区能出现极光现象;也会对地球气候产生一定影响。 4.与地球上存在生命无关的因素( ) A.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B. 地球自西向东绕日公转 C. 日地距离适中,地球表面温度适宜 D. 附近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条件。 【详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形成生命条件的原因:首先是宇宙环境:太阳光照稳定,太阳从诞生至今没有明显的变化。安全的宇宙环境:地球附近的大、小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的特征,它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其次是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使得地面有适宜的温度,水以液态存在;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形成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自转周期适中,使地球表面温度的日、年变化都较小,适合生物生长。故B符合题意。 【点睛】该题的关键是了解地球自身的特征及运动特点,和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难度一般。 5.太阳能量的来源是 A. 耀斑爆发产生的 B. 太阳内部核裂变反应释放的 C. 黑子活动释放的 D. 太阳内部核聚变反应释放的 【答案】D 【解析】 【分析】 考查太阳能量的来源。 【详解】耀斑属于太阳活动,不是能量来源,故A不符合题意;太阳能量是来源于核聚变反应,不是核裂变,故B不符合题意;黑子属于太阳活动,不是能量来源,故C不符合题意;太阳能量来源于内部核聚变反应,即为4个氢原子核聚变成1个氦原子,产生质量亏损从而释放出大量的能量,故D正确。 6.太阳活动最主要的类型是 A. 黑子和光球 B. 耀斑和色球 C. 黑子和耀斑 D. 光球和色球 【答案】C 【解析】 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为黑子和耀斑,而光球、色球属于太阳大气层的一部分,不是太阳活动,故选C。 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的是( ) A. 使地球上出现风云雨雪等天气现象 B. 为生物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光热 C. 造成火山、地震等自然灾害 D. 为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能源 【答案】C 【解析】 【详解】A.风的形成与太阳辐射有关,云雨雪等天气现象也离不开太阳辐射的影响,故不符合题意; B.太阳辐射为生物提供生长发育所需的光热,故不符合题意; C.火山喷发能量来源是地球内部的热能,与太阳辐射无关,故正确; D.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的能源太阳能、煤、石油、天然气等能量来源属于太阳辐射,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该题主要需要掌握的是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直接为地表提供光能和热能,维持地表温度;为生物的繁衍生长、大气和水体的运动等提供能量提供太阳能以及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 8.今年国庆小长假期间,太阳直射点 ( ) A. 在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 在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C. 在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D. 在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 根据二分二至日,秋分日,9月23日太阳直射赤道。冬至日,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国庆节这天,是10月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和南回归线之间,即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D对。A、B、C错。 考点:太阳直射点移动规律。 读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9. 当太阳直射点位于B点这一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亚洲大部分地区为冬半年 B.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 C. 太阳黑子数目最多 D. 晨昏线与经线重合 10. 当太阳直射点位于C点这一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南极圈出现极昼 B. 北极圈出现极昼 C. 南半球中高纬度昼长夜短 D. 北京、伦敦、莫斯科、圣保罗昼夜平分 11. 当太阳直射点位于D点这一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 B. 地球公转速度最快 C. 地球自转速度越来越快 D. 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 【答案】9. B 10. D 11. A 【解析】 【9题详解】 当太阳直射点位于B点这一天,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是北半球的夏季,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晨昏线与经线斜交;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产生的,与太阳辐射位置无关。选B正确。 【10题详解】 当太阳直射点位于C点这一天,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选D正确。 【11题详解】 地球公转速度在1月初最快,7月初最慢,当太阳直射点位于D点这一天,是12月22日,地球的公转速度越来越快;这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短;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角速度各地相等,与太阳直射的位置无关。选A正确。 【点睛】春分,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后北移,直至6月22日(即夏至)到北回归线。 夏至,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此后南移,直至9月23日(即秋分)到赤道。 秋分,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此后继续南移,直至12月22日(即冬至)到南回归线。 冬至,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上,此后北移,又在3月21日(即春分)回到赤道。 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时,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越往北昼越长夜越短; 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时,北半球昼短夜长,南半球昼长夜短;越往北昼越短夜越长。 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时,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 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时,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 12. 经度相同而纬度不同的两地,它们的( ) A. 太阳高度相同 B. 地方时相同 C. 日出时间相同 D. 自转速度相同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经度相同而纬度不同的两地,它们的地方时相同,B对。太阳高度、日出时间、自转速度不相同,A.C.D错。 考点:地球运动基本知识,地方时,太阳高度,日出时间。 13.下列各图正确表示12月22日日照情况(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详解】A图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反映图示为北半球俯视图,北极圈内出现极昼,故可判断此时为夏至日,A错误; B图自转方向为顺时针,显示为南半球,图示南极圈内出现极昼,故判断为冬至日,即12月22日前后,故B正确; C图晨昏线经过极点,即与经线重合,判断为春分或秋分日,C错误; D图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判断为南半球,南极圈内出现极夜,判断为北半球夏至日,D错误。 故选B 14.人类活动排放的物质中,能造成温室效应的有( ) A 二氧化硫 B. 二氧化碳 C. 氧化氮 D. 硫化氢 【答案】B 【解析】 【详解】大气中二氧化碳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使大气升温,然后以大气逆辐射返回地面,从而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而二氧化硫、氧化氮、硫化氢不吸收地面辐射,不是吸收地面辐射,不属于温室气体。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15.下图中A、B、C、D四地,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陆地与海水相比,陆地热容量小。陆地白天吸收太阳光少,地面升温快,对地面附近空气加热比较明显,其反射的太阳光对近地层空气也有加热作用,而海水则相反,因此陆地上的空气白天升温快,升温幅度大,而海上空气升温慢,升温幅度小。在夜晚,陆地由于热容量小,降温较快,而海水的热容量大,又有流动性,温度接近恒定,当空气温度下降时,它可以对空气加热,使得空气降温幅度较小。所以A、D两点的昼夜温差大于B、C两点。再读图得知,B点上空没有云,而C点上空时有云的。在有云的情况下,白天云层遮蔽太阳光对底层大气和海水的加热,使得云层下面的空气升温幅度较无云区小,夜晚云层反射底层空气的长波辐射也就是大气逆辐射,使得气温下降幅度较无云区小。综上所述,四点中,C点的昼夜温差最小。故本题选择C。 16.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是( ) A. 风 B. 大气环流 C. 热力环流 D. 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故C正确。 故选C 17. 下列四幅“海陆风示意图”中,表示近地面大气运动正确方向的是 (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海陆风示意图,白天陆地增温快,气压低,风由海洋吹向陆地,为海风;夜晚相反。海陆风的正确画法如下图所示: 考点:本题考查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海陆风。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海陆风的成因。 18.引起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 ) A. 重力 B. 地转偏向力 C. 水平气压梯度力 D. 摩擦力 【答案】C 【解析】 【详解】只要水平面上存在着气压梯度,就产生了促使大气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的水平气压梯度力,它是引起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故C正确。地转偏向力主要影响空气运动的方向,摩擦力是大气运动的阻力。 故选C 19.7月份,被亚洲低压切断的气压带是( ) A. 极地高气压带 B. 副极地低气压带 C. 副热带高气压带 D. 赤道低气压带 【答案】C 【解析】 7月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亚洲大陆受热快近地面形成低气压区,海洋上保留了原有的副热带高气压带;即亚洲低压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选C正确。 20.岩石圈是指( ) A. 地壳 B.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C. 软流层及其以上部分 D. 上地幔 【答案】B 【解析】 【详解】岩石圈是指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的总称,它们都是由坚硬的岩石组成,B正确。故选B。 21.当地球公转速度最慢时,下列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 A. 广州 B. 上海(31°N) C. 哈尔滨(46°N) D. 北京 【答案】C 【解析】 根据地球绕日公转规律,公转速度最慢时,为远日点,时间是7月初。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半球各地(除极昼地区外)纬度越高昼越长。广州(23°N),上海(31°N),哈尔滨(46°N),北京(40°N),因此当地球公转速度最慢时,白昼最长的是哈尔滨(46°N),故选C。 22.如果黄赤交角变大 ( ) A. 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没有变化 B. 热带范围缩小 C. 温带范围缩小 D. 寒带范围缩小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黄赤交角的相关知识 【详解】如果黄赤交角变大,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范围变大,A错;热带、寒带范围变大,温带范围变小,C正确,BD错,故选C。 【点睛】热带、寒带与黄赤交角变化情况相同,温带与黄赤交角变化情况相反。如:黄赤交角变小,则热带、寒带范围变小,温带范围变大。 23. 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旗与太阳同时升起,下列日期中升旗仪式最早的是( ) A. 5月1日 B. 7月1日 C. 8月1日 D. 10月1日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昼夜长短。升旗最早即日出最早,日出最早则昼长最长,北半球昼最长为夏至日,故7月1日最接近夏至日。 24. 一条自北向南流的河流,西岸受水流的冲刷比东岸严重,该河位于(只考虑地转偏向力) A. 北半球 B. 南半球 C. 赤道地区 D. 跨东西半球 【答案】A 【解析】 自北向南流的河流,西岸受水流的冲刷比东岸严重,反映水流向右偏,故判断为北半球。 考点:本题考查地转偏向力。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典型性试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地转偏向力的特征:南半球向左偏,北半球向右偏,赤道上不偏,解题时可画图更直接明了。 25.从全球风带考虑,南极某考察基地(69.5°S,76.3°E)建筑物门窗应避开的风向是( ) A. 东南 B. 东北 C. 西南 D. 西北 【答案】A 【解析】 【详解】该考察基地处在南半球的极地东风带,盛行东南风;由于南极地区终年寒冷干燥,因此该基地的门窗应避开东南风。故选A。 26.下图是形成北半球近地面风的各种力的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图中a是使空气水平运动的水平气压梯度力; ②图中b是使风力偏转的地面摩擦力; ③图中c是使风向发生变化的水平气压梯度力; ④图中c是使风向向右偏转的地转偏向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近地面的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的共同作用,风向总与等压线斜交. ①水平气压梯度力是水平面上的气压梯度力,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图中a是从气压1005百帕的高压区流向1000百帕的低压区,且和等压线垂直,故正确; ②据图可知,b的方向与风向相反,应该是摩擦力,但摩擦力不会使风力偏转,故不符合题意; ③图中c向右偏转,应该是北半球的地转偏向力,不是水平气压梯度力,故不符合题意; ④图中c向右偏转,应该是北半球的地转偏向力,故正确. 综上,C①④正确。 故选:C 【点睛】地表受热不均导致同一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异,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叫做气压梯度,水平面上的气压梯度产生了水平气压梯度力,它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且与等压线垂直,从而形成风,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在近地面,风除了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的影响,还要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近地面风向总是与等压线斜交. 27.中正确表示北半球反气旋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反气旋即为高气压中心,水平方向上辐散,AC排除;北半球受向右地转偏向力影响呈顺时针,B正确,D错误。故选B。 28.分布在大陆西岸,常年受海洋和盛行西风影响的气候是( ) A. 温带大陆性气候 B. 地中海气候 C. 温带海洋性气候 D. 温带季风气候 【答案】C 【解析】 【详解】 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中纬地区的大陆西岸.由于这些地方常年受到来自海洋的西风影响,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内降水均匀,故C正确;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于大陆内部,受大陆气团控制,冬冷夏热,A不符合题意;地中海气候分布于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B错误;温带季风气候分布于大陆东岸,受冬夏季风交替控制,D错误。 故选C。 29. 东亚季风最典型的原因是 ( ) A. 海陆热力对比最强烈 B.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C. 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 D. 太平洋西部洋流的影响 【答案】A 【解析】 东亚位于世界上最大的陆地(亚欧大陆),面临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太平洋),两者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也是最大的,故选A。 30.读北半球中高纬度环流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B. 乙点位于30°N C. ①极地东风 D. ②是盛行西风 【答案】A 【解析】 【详解】90°是极地高压带,60°是副极地低压带,30°是副热带高压带,0°是赤道低压带。0-30°之间近地面的风带是信风带,北半球风向是东北风,南半球风向是东南风.30-60°之间的近地面风带是西风带,北半球风向是西南风,南半球风向是西北风.60°-90°之间的近地面风带是极地东风带,北半球风向是东北风,南半球风向是东南风。 A.甲地空气下沉,且①气流在锋面处上升,故判断甲地应位于30°N附近,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故A正确; B.乙点气流下沉,且气流运行与锋面之下,判断乙位于90°N,故B错误; C. ①气流运行至锋面处上升,故①是北半球西风带,故C错误; D.②气流运行与极锋之下,判断是极地东风,故D错误; 故选A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综合题(本题共4小题 ,共计40分) 31.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南北半球看,此图所示的是______半球;此图所示日期是_______前后。 (2)图中所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经线是__________ ,纬线是__________。 (3)这一天发生极夜现象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弧CE表示______线(晨线或昏线)。 (5)此刻,图中A、B两处的地方时是:A_______时,B_______时。 (6)A、E、F三点的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_。 【答案】 (1). 北 (2). 6.22 (3). 90°E (4). 23°26′N (5). 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 (6). 昏 (7). 6 (8). 12 (9). AFE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光照图的判读,光照图上时间的计算,日期的判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计算,晨昏线的判读等。以极点为中心的地球自转方向为北逆南顺;根据极圈内的昼夜分布状况可以确定节气和日期。根据极圈内的昼夜分布状况可以确定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平分昼半球的经度为太阳直射点的经度。由于地球不透明不发光,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面向太阳的一半是昼半球,背向太阳的一半是夜半球,其分界线是晨昏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到夜半球的是昏线,由夜半球到昼半球的是晨线。地球自转线速度的特点是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 【详解】(1)读图可知,该图的地球自转方向呈逆时针,所以该图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区域图。北极圈内为极昼,说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所以在6月22日前后。 (2)从上题可知,北极圈内为极昼,说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即23°26′N;图中E点所在经线为平分夜半球的经线,地方时为0时,与90°E组成经线圈,故太阳直射的经线是90°E,所以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23°26′N,90°E。 (3)该日为夏至日,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出现极夜。 (4)顺着地球自转方向过CE线由昼半球到夜半球,所以CE线为昏线,AE线为晨线。 (5)根据上题可知,AE线为晨线,A点位于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处,地方时为6时。B点所在经线与A点相差90°经度,地方时相差6小时,根据东加西减原则计算,B点地方时为12时。 (6)读图可知,图中A点在赤道,F点在北回归线,E点在北极圈,由于地球自转线速度的特点是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递减,所以图中A、F、E三点的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A>F>E。 3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各字母所代表的气压带名称: A__________带,B__________带 C__________带,D__________带 (2)根据气压梯度力画出三个风带的方向。______ (3)填写出三个风带名称:A、B间为________风带,B、C间为________风带,C、D间为_______风带。 【答案】 (1). 极地高气压 (2). 副极地低气压 (3). 副热带高气压 (4). 赤道低气压 (5). 按要求绘出即可 (6). 极地东 (7). 盛行西 (8). 东北信 【解析】 【分析】 (1)此题考查气压带的位置.根据图中的纬度判断位置.90°是极地高压带,60°是副极地低压带,30°是副热带高压带,0°是赤道低压带. (2)此题考查风带的风向.根据风从高压带吹向低压带,北半球右偏,画出各个风带的风向.0-30°之间近地面的风带是信风带,北半球风向是东北风,南半球风向是东南风.30-60°之间的近地面风带是西风带,北半球风向是西南风,南半球风向是西北风.60°--90°之间的近地面风带是极地东风带,北半球风向是东北风,南半球风向是东南风. (3)此题考查风带的位置.根据风带的纬度带判断它们的位置.0-30°之间近地面的风带是信风带,30-60°之间的近地面风带是西风带,60°--90°之间的近地面风带是极地东风带. 【详解】(1)90°是极地高压带,60°是副极地低压带,30°是副热带高压带,0°是赤道低压带.图中D在赤道附近,C在30度附近,B在60度附近,A在90度附近.所以A是极地高压带,B是副极地低压带,C是副热带高压带,D是赤道低压带. (2)根据风从高压带吹向低压带,北半球右偏,画出各个风带的风向.0-30°之间近地面的风带是信风带,北半球风向是东北风.30-60°之间的近地面风带是西风带,北半球风向是西南风.60°--90°之间的近地面风带是极地东风带,北半球风向是东北风. (3)根据风带的纬度带判断它们的位置.0-30°(CD之间)近地面的风带是东北信风带,30-60°(BC之间)的近地面风带是西风带,60°--90°(AB之间)的近地面风带是极地东风带. 33.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一种形式。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①中,甲地空气 (上升或下沉),其近地面气压 (高于或低于)乙地。 (2)请在图①中a、b线段上分别补画箭头,完成甲—乙和甲—丙之间的热力环流。 (3)图②所示的海陆热力环流现象通常出现在 (白天或夜间)。 (4)热力环流是由地面 不均形成的。 【答案】(1)上升 低于(2)略(每个箭头1分)(3)夜(2分)(4)冷热 【解析】 (1)据图可知,甲地空气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气压,乙地空气应下沉,近地面形成高气压 (2)热力环流箭头首尾相接。据图可知,a处盛行下沉气流,b处盛行下沉气流。 (3)据图②可知,近地面陆地盛行下沉气流,形成高气压,海洋盛行上升气流,形成低气压。说明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应为夜间。 (4)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形成的。 34.分析北半球某地的天气系统示意图,依次回答: (1)图中的高低气压中心:C为____;D为____。 (2)图中的天气系统:C为 ____;D为____。 (3)气流的垂直运动方向:C处____气流;D处____气流。气流的水平运动方向 :C处气流呈____时针方向_____ ; D处气流呈____时针方向_____ 。 (4)图中的风向:C处东侧为偏_____风;D处东侧为偏______风。 (5)图中冷、暖锋,左侧为______;冷锋雨区位置在(甲乙丙丁中的)_______地;暖锋雨区位置在(甲乙丙丁中的)______地。 【答案】 (1). 高气压 (2). 低气压 (3). 反气旋 (4). 气旋 (5). 下沉 (6). 上升 (7). 顺 (8). 辐散 (9). 逆 (10). 辐合 (11). 北 (12). 南 (13). 冷锋 (14). 甲 (15). 丁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等压线图的判读,高低气压的判读,风向和天气系统的判断等,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读图分析能力。 【详解】 (1)图示C处中心气压较四周高,故判断为高压中心,D处中心气压较四周低,判断为低压中心。 (2)就气流状况而言,C处高压中心,水平方向上盛行辐散气流,故为反气旋;D为低压中心,水平方向上盛行辐合气流,故为气旋。 (3)C为高压中盛行下沉气流。D为低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水平气流运动而言,C处为高压,水平气流由中心指向四周,且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形成顺时针辐散气流。而D为低压中心,水平气流由四周指向中心,且地转偏向力向右偏,形成逆时针的辐合气流。 (4)画图北半球高压和低压中心四周的水平气流直接读图即可。根据图示的等压线分布,风向斜穿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故C处形成偏北风,D处形成偏南风。 (5)直接根据图示的锋面符号,右侧为暖锋,左侧为冷锋。雨区都位于冷气团一侧,故冷锋雨区位于甲处,而暖锋雨区位于丁处。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