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3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选考)
双牌二中2019年下期高二期中考试地理试卷(高考) 一、选择题 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他首先把中国分成东部与西部,再分别分成南北两部分,形成如图中所示①②③④四块区域,并把四块区域命名为“黄色中国”、“绿色中国”、“银色中国”和“金色中国”。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关于图中各区域说法正确的是( ) A. 决定各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是气候和地貌 B. 各区域间具有明确的界限 C. 各区域内部没有明显的分异 D. 各区域间不存在广泛联系 2. 各色分区与主要成因的组合,正确的是( ) A. ①—“金色中国”—海陆位置影响 B. ②—“银色中国”—纬度位置影响 C. ③—“绿色中国”—流水侵蚀作用 D. ④—“黄色中国”—流水侵蚀作用 【答案】1. A 2. A 【解析】 【1题详解】 决定各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是气候和地貌,A正确;由于是自然地理区域,其界线有明显过渡性质,各区域间没有明确的界线,B错;各区域内部有明显的分异,C错;各区域间存在广泛的联系,D错。 【2题详解】 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区域大致是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寒区、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对应的四色中国及成因大致是:①因海陆位置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气候干旱多沙漠而呈金色,A对;②因高寒而多冰雪呈银白色,B错;③降水多、气温高而森林和农作物四季常绿,C错;④因有风力作用形成黄土广布而呈黄色,D错。 读“我国某城市近30年来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3. 按照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图中a、b、c三点所代表的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 A. abc B. cab C. cba D. bac 4. a时期该城市的主要工业部门最有可能是:( ) A. 采矿业 B. 食品工业 C. 汽车工业 D. 电子工业 5. 关于各阶段区域发展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 a时期城市化水平最高 B. b时期环境质量最佳 C. c时期产业结构以制造业主体 D. b~c时期可能出现企业外迁现象 【答案】3. A 4. B 5. D 【解析】 【3题详解】 a点第一产业为55%,第二产业为20%,第三产业为25%,以第一产业为主;b点第一产业为20%,第二产业为55%,第三产业为25%,以第二产业为主;c点第一产业为15%,第二产业为30%,第三产业为55%,此时以第三产业为主。根据各点的产业数值可以看出一般的规律是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三产业比重上升,区域发展高级阶段的典型特征是第三产业的比重明显提高。故答案选择A。 【4题详解】 a点第一产业为55%,第二产业为20%,第三产业为25%,此时以第一产业为主,城市化水平较低,工业刚刚起步,以小型的轻工业为主,最有可能是食品工业。故答案选择B。 【5题详解】 a此时以第一产业为主,城市化水平较低,A错;b由于第二产业的比重较大,工业带来的环境问题较大,环境质量较低,B错;c点第一产业为15%,第二产业为30%,第三产业为55%,此时以第三产业为主,C错;b随着人们对环境的要求提高,将要迫使一部分企业外迁,c点不需要外迁。故答案选择D。 2018年2月11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篇关于“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设想的文章,引起了广泛热议,红旗河为雅鲁藏布江的一条支流,调水工程分为一条主线、三条支线。下图为“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设想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6. 推测“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可调水量最大的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7. 有关“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对受水区有利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解决水资源紧张问题 B. 加剧土地荒漠化程度 C. 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D. 加大当地的人地矛盾 【答案】6. B 7. C 【解析】 【6题详解】 “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主要向新疆、宁夏、甘肃、内蒙古等缺少地区调水,这些地区夏季气温高、降水相对较少,但生活和农业需水量较大,故需要调入更多的水。春季气温较低农活不忙且受水区有积雪融水;冬季严寒,生活和农业需水量都不大;秋季为农作物成熟季节,需水量较小;同时,“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的调水区其河流水量主要受降水及融水影响。夏季受季风影响降水量大,夏季气温高,山地积雪冰川融水量也大,这使得河流可调水量在夏季也是最大。据此分析选B。 【7题详解】 该调水工程如果得以实施,将极大地改善新疆的水源条件,有利于促进新疆地区工农业发展,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C正确;调入区水资源增加,会减轻荒漠化,B错误;当地缺水量较大,调水会缓解但无法解决受水区的水资源紧张问题,A错误;新疆地广人稀,当地的人地矛盾不大,D错误。据此分析选C。 下表为2012年甲、乙两城市某类企业单位产品成本构成和市场平均价格表。读表,回答下列问题。 城市 生产成本(元) 市场平均 价格(元) 技术 原料 劳动力 其他 甲 1.2 6 11 3 30 乙 1.2 6 20 6 30 8. 为了降低生产成本,该类企业将会在两地之间发生转移,其转移的方向及影响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 A. 从甲市向乙市转移 技术 B. 从甲市向乙市转移 原料 C. 从乙市向甲市转移 劳动力 D. 从乙市向甲市转移 市场 9. 该类企业转移造成的影响可能有( ) A. 不利于乙市产业结构升级 B. 促进甲市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C. 导致甲市大量工人失业 D. 提高了乙市该类产品的市场价格 【答案】8. C 9. B 【解析】 试题分析: 【8题详解】 根据表格数据分析,乙地劳动力价格高,利润低。所以劳动密集型企业将从从乙市向甲市转移,主要是为了降低劳动力成本,C对。技术、原料、市场的影响相同,A、B、D错。 【9题详解】 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有利于乙地产业结构升级,A错。可以促进甲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B对。增加甲地的就业机会,失业减少,C错。没有提高乙地该类产品的市场价格,D错。 考点:产业转移的方向及原因,产业转移的影响。 美国西部的加利福尼亚州北水南调工程年调水量52亿立方米,受益于该调水工程,加利福尼亚州发展成为美国人口最多、灌溉面积最大的一个州。下图是“美国加州地区的水系分布图”。 完成下面小题。 10.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 A. 乳畜业 B. 商品谷物农业 C. 水稻种植业 D. 地中海式农业 11. 受北水南调工程影响,南部灌区易引发的生态问题是( ) A. 水土流失 B. 湿地退化 C. 土地盐渍化 D. 土地沙漠化 12. 加利福尼亚州的农业生产由早期粗放的放牧业向以蔬菜、水果、乳酪为主体的方向转变,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 水热条件 B. 技术 C. 市场 D. 交通 【答案】10. D 11. C 12. C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察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 【10题详解】 由图中加利福尼亚州位置可知该地区位于30°-40°N大陆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区,故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地中海式农业,D选项正确,排除ABC。故选D。 【11题详解】 加利福尼亚州南部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干旱少雨,蒸发旺盛,大规模引水灌溉容易导致土壤中水分蒸发盐分累积,从而引发土地盐渍化问题,C正确;ABD选项的形成与“灌区”的灌溉活动无关。故选C。 【12题详解】 影响农业生产类型与规模的决定性因素为市场因素,随经济发展人们对于蔬菜、水果、乳酪等产品的市场需求不断增加,经济效益不断提升,导致加利福尼亚州的农业生产由早期粗放的放牧业向以蔬菜、水果、乳酪为主体的方向转变,故C正确。 水热条件在短期内不会改变,技术主要影响农业生产的产量与生产效率,交通影响农产品的销售范围,A、B、D对农业类型的变化影响均较小。故选C。 近年来,该县承接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建材、精细化工等产业,逐步形成产业集群。下图为该县相关信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郁南县成为全国县级最大的干电池生产基地,主要优势在于() A. 消费市场广阔 B. 水资源丰富 C. 矿产资源丰富 D. 科学技术水平先进 14. 该地承接珠江三角洲产业转移的主要条件为() ①环境质量好 ②能源资源丰富 ③劳动力充足 ④土地成本低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5. 产业集群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A. 加剧就业困难,环境压力更大 B. 利于东西协作,实现经济共赢 C. 促进资源开发,增加就业机会 D. 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生产利润 【答案】13. C 14. B 15. D 【解析】 试题分析: 【13题详解】 从题干中信息可知,“高纯硫酸锰是锂电池的重要原材料”,从图中可以看出,郁南县硫和锰等矿产资源丰富,因此矿产资源丰富是该县成为全国县级最大的干电池生产基地的主要优势。 【14题详解】 从题干中信息推断,该地工业(干电池生产)发展时间较长,环境质量较差;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能源资源短缺;和逐渐三角洲相比,该地劳动力充足且土地成本较低,因此便于承接珠江三角洲的产业转移。 【15题详解】 产业集群影响,主要表现为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生产利润。 考点:工业区位因素、产业转移的区位条件、工业集聚的好处。 读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地区调配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6. 箭头①和③均表示 A. 管道运输 B. 高压输电 C. 水陆联运 D. 利用地势落差输送水资源 17. ④工程对华北地区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 缓解了该地区能源紧张 B. 可能出现局部地区的土地盐碱化 C. 减轻了该地区交通运输压力 D. 有利于华北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 18. ②工程对我国经济和环境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是 ①促进西部开发,有利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②改善能源消费结构,保护生态环境 ③初步解决西部水资源缺乏问题 ④减轻东部地区能源压力,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 ⑤今后我国不再使用煤炭作能源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③④⑤ D. ②③④ 【答案】16. B 17. B 18. B 【解析】 考查我国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16题详解】 图中①③是西电东送的北、南通道,具有的共性是高压输电。故选B。 【17题详解】 图中④工程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华北地区的影响是可能出现局部地区的土地盐碱化,B正确。 【18题详解】 ②工程是西气东输,③工程是西电东送南部通道,能够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状况,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和大气环境。故选B。 乌克兰是世界三大黑土分布区之一,黑土面积约占全国三分之二,其北部地区与美国中部平原、中国东北地区并称为世界三大商品性玉米产地。下图是乌克兰简图。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9. 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年降水量最多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0. 与美国中部地区相比,乌克兰玉米种植不利的自然因素是 ( ) A. 土壤 B. 水源 C. 热量 D. 光照 【答案】19. A 20. C 【解析】 试题分析: 【19题详解】 由题干可知,该地为乌克兰,再结合该地经度为30ºE--40ºE,50 ºN地区可知,处于欧洲,欧洲的气候深受盛行西风与大西洋的影响,降水由西向东逐渐减少,因此①最多,④最少。故选A。 【20题详解】 由题干可知,该地为乌克兰,再结合该地经度为30ºE--40ºE,50 ºN地区可知,相对美国中部来说,纬度偏高,热量不足。光照好,有河流经过,水源充足。故选C。 【考点定位】地形对降水的影响 农业区位因素 青海省共和县塔拉滩(图1)以戈壁沙丘为主,是黄河上游风沙危害最严重地区之一。2011~2017年,塔拉滩地区大力发展光伏产业,建成数十个光伏企业集聚的产业园。光伏产业发展促进了生态改善,植被不断恢复,沙丘移动明显减缓。但植被恢复对光伏发电效卒产生了不利影响,为此园区引入牧羊业(图2),形成了良性循环。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 塔拉滩地区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A. 草场退化 B. 水土流失 C. 森林破坏 D. 土地盐碱化 22. 光伏产业促进了塔拉滩的植被生长,关键是因为太阳能电池板 A. 阻挡风沙,减弱风力侵蚀 B. 吸收热量,增加土壤温度 C. 反射阳光,改善光照条件 D. 减弱蒸发,提高土壤水分 23. 光伏产业园区引入牧羊业,有利于 A. 增加植被覆盖率 B. 提高水电发电量 C. 提高土地利用率 D. 减缓沙丘移动速度 【答案】21. A 22. D 23. C 【解析】 【21题详解】 塔拉滩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地表典型植被为高原草甸草场。由材料信息可知这里植被遭到严重破坏,因此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是草场退化,A正确;根据材料当地以戈壁沙丘为主,水土流失、森林破坏、土地盐碱化不太可能,BCD错误。 故选A 【22题详解】 沙丘广布地区植被生长的关键要素是水分条件。减弱风力不会直接导致植被生长,A错误;太阳能电池板因遮挡阳光会降低土壤温度,电池板下的光照条件相对较差,据此BC错;塔拉滩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多晴天,太阳辐射强,地表蒸发强,太阳能电池板能遮挡阳光,减弱蒸发,提高土壤湿度,促进草类生长,故D正确。 故选D 【23题详解】 减少杂草对电池板的遮挡,提高光伏发电效率;园区光伏发电和牧羊并存,可提高土地利用率,提高经济效益,据此C正确;光伏产业园区与水电发电量无关,B错误;羊群啃食园区草地,会降低植被覆盖率,可能会促进沙丘发展,故A、D错。 故选C 叠图分析是科学选址最常用的方法。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24. 叠图分析最常用的信息技术是( ) A. RS B. GPS C. GIS D. 数字地球 25. 图示选定的区域最适合建设( ) A. 大型垃圾处理场 B. 大型仓储式超市 C. 汽车加油站 D. 水源保护区 【答案】24. C 25. D 【解析】 【24题详解】 根据三种地理信息技术的用途的不同,RS即遥感,主要是指从高空获取地理信息;GPS即全球定位系统,主要是空间定位功能;GIS是地理信息系统,主要是通过叠加不同图层,“分析”空间信息,形成成果;数字地球是指地球信息的数据化;由题干可知,叠图“分析”最常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GIS。故选C。 【25题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提示,选定的区域具备地质条件适宜、人口密度小(不适合建大型仓储式超市或大型垃圾处理场)、远离主要道路(不适合建汽车加油站)、植被保护好(水质好)的特点,则可知该区域适合建设水源保护区,D正确。故选D。 【点睛】RS主要适用于影像的获取及动态追踪等情境。GIS是地图的延伸,适用于数据分析及区域定位。GPS则适用于导航定位,注意GPS是点定位。 二、非选择题 26.虎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部,其得名于横穿境内的七虎林河,是满语的音译,意思是“沙鸥云集之所”。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虎林所在的三江平原湿地面积大的原因? (2)近年来,虎林市“把绿色水稻变成方便米饭、米粉,把大豆变成磷脂,把原木变成家具”。简述虎林市发展绿色水稻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3)为了进一步促进虎林市农业的良性发展,简述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答案】(1)三江平原纬度高,气温比较低,蒸发微弱;地下有冻土层,地表水不容易下渗;年降水量比较多;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导致土壤中水分多,形成大面积湿地 (2)夏季高温多雨,能满足水稻生长需要;地处平原,地势平坦;黑土广布,土壤肥沃;河流多,水源充足;冬季寒冷,害虫不易越冬,病虫害少 (3)调整农业经济结构;积极发展多种农业;因地制宜,根据市场需求,合理布局农业生产;延长产业链,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还湿,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任答3点,言之有理也可给分) 【解析】 (1 )三江平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纬度高,气温比较低,蒸发微弱;地下有冻土层,地表水不容易下渗;位于东部季风区,年降水量比较多;三江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导致土壤中水分多,因而形成大面积湿地。 (2)虎林市位于季风气候区,夏季雨热同期,能满足水稻生长需要;平原地形,地势平坦开阔;黑土广布,土壤肥沃;河流多,水源充足;冬季寒冷漫长,害虫不易越冬,所以农作物的病虫害少。 (3)虎林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①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基础上,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绿色农业,因地制宜,根据市场需求,合理布局农业生产;促进农业全面发展,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②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强以农畜产品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建设,延长产业链,提高农畜产品附加值;③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改良不利于农业耕作的土地,治理易受旱涝、盐碱威胁的土地,改善水源灌溉条件,创造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④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依靠科技,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增加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⑤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还湿,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通过一系列措施,治理土地污染、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盐碱化以及林木的乱砍滥伐等现象,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优良的生态环境。 27.图Ⅰ是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图Ⅱ是图Ⅰ中甲处的气候资料示意图。据道光、咸丰年间的县志记载,图Ⅰ中甲处当时森林茂密,柳竹成荫,河深水清,舟楫畅行;然而现在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却是被切割得支离破碎的光山秃岭,一片“红色荒漠”景观。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分析图Ⅰ中甲处形成“红色荒漠”景观的原因。 (2)图Ⅰ中甲处形成的“红色荒漠”带来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在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的基础上,我们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防治图示区域日渐扩大的“红色荒漠化”? 【答案】(1) “红色荒漠”是南方低山丘陵红壤水土流失的结果。其形成原因如下: 自然原因:①以山地丘陵为主,起伏大;②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且降水集中多暴雨;③河流众多,流水侵蚀切割强烈。 人为原因:①开发历史悠久,人多地少,毁林开荒;②能源短缺,乱砍滥伐。 (2)低山丘陵地区,水土流失使山坡土层变薄,土壤肥力降低,使粮食减产;使地表变得崎岖不平,影响交通等;山麓地带水冲沙压,旱涝严重;平原地区,水土流失会造成河湖淤塞,河湖调洪能力降低,使旱、涝灾害加剧;同时还影响航运。 (3)发展立体农业;搞好优势资源的系列开发;建设水电站,开发利用本区丰富的水能资源;切实解决农村生活用能问题,如大力推广生活用煤,进行技术革新,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大办沼气和营造速生薪炭林等;封山育林,提高植被覆盖率。 【解析】 【详解】(1)“红色荒漠”是南方低山丘陵红壤水土流失的结果,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从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来分析。自然原因从地形(坡度大)、气候(降水集中且多暴雨)、植被(覆盖率低)等方面分析;人为原因从破坏植被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等方面分析。 (2)分析水土流失带来的危害,主要考虑对当地的农业、交通和生态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还要考虑对河流下游地区洪涝、航运的影响。 (3)图示区域的资源主要有气候资源、土地资源、水能资源和矿产资源等,在开发利用这里的资源时,要保护本区的生态环境,增加植被覆盖率,防治水土流失。 【点睛】荒漠化的原因与防治 (1)荒漠化的成因 从自然因素看,西北地区的地表除山丘陵外,平地覆盖着深厚的疏松沙质沉积物,加上大风日数多而且集中,这就为风沙活动提供条件。 气候因素特别是年降雨量的变化,往往影响着荒漠化的进程。多雨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相反,持续干旱则促进荒漠化的进程,但并非决定性作用。 人类不仅是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也是荒漠化的受害者。人为因至素主要表现为过度樵柴、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资源利用不当和工矿交通不注意环保等方面。 (2)荒漠化的防治 核心:人与自然的协调 内容:一是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危险的土地;二是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三是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整治模式: 首先有明确的整治目标,即贯彻国家环境和资源法规,建立既防治荒漠化,又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防治体系,求得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 其次,针对不同自然条件和各种外力作用的性质,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 第三,要有健全而完善的治理实施系统。这是因地制宜实施治理措施,完成荒漠化防治目标的基本保证。 建立早期预警系统,是预防荒漠化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手段。任何有效的防治荒漠化的战略和对策都应以消除贫困为核心。 (3)治理措施和经验 干旱、半干旱流沙地区飞机播种、设置沙障固沙、钻孔深栽等造林技术世界领先 宁夏中卫沙坡头采用草方格沙障。一方面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另一方面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 恢复自然植被是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荒漠植物一般具有强大的耐旱力,有的根系和地下茎特别发达,以便从土壤和岩隙间吸收水分;有的茎叶具有毛或细刺;或者退化无叶,以减少蒸腾;有的具有耐盐特性。 “三北”防护林被称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 28.读意大利波河流域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波河流域图。 材料二 波河是意大利最大的河流,水量充沛,常发生大洪水,流域面积约7.5万平方千米,流域内水能资源丰富。该河流中下游流经著名的波河大平原(该平原西部和北部接高大连绵的阿尔卑斯山脉,南临亚平宁山脉),没有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多在其一些支流上游兴建水利工程。波河中下游含沙量高,河道蜿蜒曲折,极易淤塞,现在河口三角洲每年新增土地约81公顷。 (1)简述波河流域的水系特征。 (2)波河丰水期持续时间较长,枯水期仅出现在夏末秋初,试分析其原因。 (3)对波河流域的上、中、下游的开发利用,提出合理的建议。 【答案】(1)干流较长,自西向东流;支流众多,基本呈南北对称分布;流域面积较大;干、支流河床比降大 (2)春末夏初,气温升高,发源于阿尔卑斯山区的支流得到冰雪融水补给,形成汛期;冬春季节,大部分处于地中海气候区的波河(发源于亚平宁山脉的支流)得到雨水补给,径流丰富。所以波河的丰水期持续时间长,枯水期仅出现在夏末秋初。 (3)在中下游地区对河道进行裁弯取直;下游地区开挖新入海河道;切实有效保护上游山区的植被,配合水利建设,大力开发水电。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以及流域的综合开发利用。 【详解】第(1)题,河流水系特征可以从①河流长度、流向,②流域面积,③支流数量及其形态,④河网密度,⑤落差或峡谷分布,⑥河道的宽窄、弯曲、深浅等方面作答。由图知该河干流较长,自西向东流,支流众多,基本呈南北对称分布;由材料“流域面积约7.5万平方千米,流域内水能资源丰富。该河流中下游流经著名的波河大平原(该平原西部和北部接高大连绵的阿尔卑斯山脉,南临亚平宁山脉)”可知该流域面积较大,干、支流河床比降大。 第(2)题,由图知该河北部支流发源于阿尔卑斯山区,春末夏初,气温升高,发源于阿尔卑斯山区的支流得到冰雪融水补给,形成汛期;该河流南部支流及中下游流经区域属于地中海气候区,冬季降水多,受雨水补给,冬季径流丰富。所以波河的丰水期持续时间长,枯水期仅出现在夏末秋初。 第(3)题,由材料知波河“水量充沛,常发生大洪水”,中下游流经的波河大平原地势低平易受洪水威胁,因此中下游开发利用应以防洪为主,可采取的开发措施包括在中下游地区对河道进行裁弯取直,下游地区开挖新入海河道等;波河上游为山地,地形起伏大,水能丰富但不合理开发易发生水土流失,因此应采取保护性开发措施,切实有效保护上游山区的植被,配合水利建设,大力开发水电。 【点睛】河流水系特征可以从①河流长度、流向,②流域面积,③支流数量及其形态,④河网密度,⑤落差或峡谷分布,⑥河道的宽窄、弯曲、深浅等方面作答。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