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陕西省洛南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陕西省洛南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陕西省洛南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共25题;共50分)‎ ‎1. 区域( )‎ A. 都有明确的界限 B. 不受人为因素影响 C. 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 D. 内部的特定性质绝对一致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区域的特征:区域界线的模糊性,通常每一个区域的特征,在其中心区域典型地段表现最清楚、最完善,但到分区的边缘,其特征就慢慢地与相邻区域的特征融合起来.因此,地理学上的区域界线往往是一个过渡带,具有模糊性,A错误;区域的面积、形状、范围或界线是人们划定的,例如亚洲、中国、东北地区等范围或界线.由于人们多用一定的指标体系去划分区域的范围、界线,所以也有人认为区域是按照一定指标划分出来的地表空间单位,B错误;区域的划分是建立在地域差异的客观基础之上的,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C正确;区域是地球表层的一个片段。它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或界线,其内部的特定性质或功能相对一致而有别于外部邻区,而不是绝对一致。D错误,故选C。‎ ‎2. 以下区域的边界,最不明显的是( )‎ A. 国界 B. 流域边界 ‎ C. 板块边界 D. 日界线 ‎【答案】C ‎【解析】国界属于行政区界线,有明确的界线,日界线以0点和180°经线为界,明确;流域边界以分水岭(山脊和山顶等)为界,明确;而板块边界是由海岭、海沟等断裂带分界,往往是某一区域。所以选C。‎ ‎3. “西气东输”、“南水北调”等工程的实施体现了区域特征的( )‎ A. 整体性 B. 阶段性 ‎ C. 开放性  D. 综合性 ‎【答案】C ‎【解析】南水北调工程的实施说明区域的发展可以从其他地区引进本地所缺少的资源,而实现本地区更好更快的发展。现了区域特征的开发性,所以选C。‎ ‎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 )‎ A. 无划分指标依据 B. 与自然河道一致 C. 无对应的自然标志 D. 两侧地理差异显著 ‎5. 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 )‎ A. 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 B. 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 C. 相互联系的促进作用 D. 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 ‎6. 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 )‎ A. 市场 B. 技术 C. 资金 D. 交通 ‎【答案】4. C 5. D 6. D ‎【解析】‎ ‎【4题详解】‎ 在区域特征中,区域之间界线有实有虚,秦岭-淮河线是一个虚拟的界线。区域的划分总是有划分依据的,或单一,或综合,选项A是错误的;选项D两侧地理差异只能是过渡体现差异,不可能差异显著,所以也是错的;由于19世纪50年代黄河夺淮,使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实际洪泽湖以东并无淮河干流,所以B选项是错的。正确选项为C,虽无对应的实际河流,但表达的是一个大致的位置。‎ ‎【5题详解】‎ 江苏以长江为界划分苏南、苏北,实际两地大部分地区自然地理区域一致(我国南方,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也不存在人文地理区域上的显著差异,因为长江在历史上(桥梁较少时期)成为阻断南北交往的主要障碍而划分了南北,所以正确选项为D。‎ ‎【6题详解】‎ 从材料中可知,江苏境内修建多座长江大桥,交通更加便利,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所以交通是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所以选D。‎ ‎7. 受地理环境影响,我国南北方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比如我国北方地区冬季穿衣比较厚重,而南方穿衣相对比较单薄。关于南北方地域差异表述错误的是( )‎ A. 饮食方面南米北面 B. 建筑方面南尖北平 C. 历史交通方面南船北马 D. 气象灾害方面南旱北涝 ‎【答案】A ‎【解析】由于我国季风气候为主,南北方气象灾害都有旱涝灾害。夏季风强,形成南旱北涝;夏季风弱,形成南涝北旱。气象灾害不是一定就南旱北涝,所以错误的是D项。‎ 某学校地理小组进行文化与地理环境关系课题研究,并已完成下表中部分内容。据此回答下列问题。菜系与地域文艺风格对比 菜系 原料 烹调 文艺 风格 ‎①鲁菜 畜禽珍异 排场壮观 ‎“小白菜”‎ 浑厚深沉 ‎②川菜 土产山珍 灵巧多样 竹枝词 ‎③苏菜 ‎?‎ 清淡平和 吴侬民歌 ‎?‎ ‎④粤菜 ‎?‎ 华丽奇特 广东音乐 ‎?‎ ‎⑤蒙古菜 牛马羊 质朴浓烈 ‎?‎ ‎8.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②菜系以清淡酸甜为主要特点 B. ④菜系源地文艺风格显现温婉清丽的特点 C. ③菜系原料以生猛海鲜为主 D. ⑤菜系源地的文艺特色是长调牧歌 ‎9. 下列人文景观对自然环境具有明确指示性的是( )‎ ‎①梯田 ②菜系 ‎ ‎③戏曲 ④水电站 A. ①② B. ③④ ‎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8. D 9. D ‎【解析】该题考查菜系、人文对自然环境的指示作用。‎ ‎【8题详解】‎ 鲁菜的特点:咸鲜为主,突出本味,擅用葱姜蒜,原汁原味;川菜取材广泛,调味多变,菜式多样,口味清鲜醇浓并重,以善用麻辣著称;苏菜保持原汁,风味清鲜;粤菜选料繁多、善于模仿创新、口味清淡;内蒙古菜烹调方法相对比较简单,以烤最为著名。菜点崇尚丰满实在,注重原料的本味。D项正确。故选D。‎ ‎【9题详解】‎ 梯田是对地形的改造,菜系的形成有自然因素也有人文因素,戏曲的形成有自然因素也有人文因素,水电站建在地势起伏大、河流径流量大的地区。D项正确。故选D。‎ ‎10. 西气东输工程对东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是( )‎ A. 促进东部地区改变能源结构 B. 促进东部地区轻重工业的结构调整 C. 有效改善大气环境 D. 有利于带动东部地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答案】C ‎【解析】题意表明西气东输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所以它改善了我国东部地区的能源消费结构,使天然气所占比重上升,煤炭所占的比重下降,所以向大气中排放的污染气体减少,能有效改善大气环境。故选C。‎ ‎11. 区域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的改变而改变。长江中下游平原誉称“鱼米之乡”,但汉代“或火耕而水耨,或江南卑湿,丈夫早夭”,农业经济落后。古代不利开发的自然条件是( )‎ ‎①水系分隔 ②土质黏重 ‎ ‎③气候潮湿 ④交通落后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A ‎【解析】长江中下游平原,由于地处平原,地势低平,且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河网密集,湖泊众多;由于当地的气候、地形、水文条件,使得当地的土壤质地黏重。而依靠丰富的水系,有便利的水运条件,故排除④。选A。‎ 希巴姆古城(1982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于阿拉伯半岛南部的也门共和国,建在哈德拉毛河(部分为季节河)河谷旁边的低山丘陵之上。古城内密布着500余座5—10层不等的“摩天大楼”,这些大楼完全由泥土和木头建造而成。古城所在地区总体上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年降水量却在1000毫米左右,季节分配不均且多暴雨。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2. 古城所在地区年降水量在‎1000mm左右,其降水较多的原因是( )‎ A. 西风影响,水汽多 ‎ B. 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降水多 C. 山谷地形影响,多夜雨 ‎ D. 西南季风和山地的影响,多地形雨 ‎13. 古城楼房墙厚、窗小、分上下排窗,其原因是( ) ‎ ‎①墙厚:隔热降温 ②窗小:抵御冬季寒流 ‎ ‎③分排:利于室内外冷暖气体交换 ④分排:采光条件好 A. ①② B. ①③ ‎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12. D 13. B ‎【解析】本题组主要考查世界区域气候特征的判断及西南季风、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2题详解】‎ 由图可知,古城地处北印度洋沿岸附近,夏季盛行西南季风所携带的海洋水汽,可沿图示谷地深入,受地形的抬升作用多地形雨,使古城所在地区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左右。所以本题D选项正确。‎ ‎【13题详解】‎ 希巴姆古城位于阿拉伯半岛南端,为热带气候,故墙厚是为了隔热降温;窗小是用来抵御风沙;分上下排窗有利于凉爽的空气从下窗进来,室内的热气从上窗排出,即为了通风透气。①③正确,B选项符合题意。‎ 读南水北调工程图,回答下列各题。‎ ‎14. 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配套实施的首要工程是(  )‎ A. 航运设施工程 B. 灌溉工程 ‎ C. 治污工程 D. 节水工程 ‎15. 南水北调东线与中线相比,其优点是(  )‎ A. 水质好 B. 工程量小 ‎ C. 全线可以自流 D. 供给范围大 ‎16. 有专家指出,东线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有关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①沿途有些地区潜水面较低,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 ‎ ‎②沿途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 ‎ ‎③沿途地区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 ‎④沿途地区主要地处半湿润地区,非雨季时段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 ‎⑤沿途地区有大量的海水侵入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 C. ③④⑤ D. ②③⑤‎ ‎【答案】14. C 15. B 16. B ‎【解析】‎ ‎【14题详解】‎ 根据国家提出的“先节约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方针,说明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配套实施的首要工程是治污工程,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5题详解】‎ 南水北调东线利用原有的京杭大运河,中线需要开挖新的河道,所以与中线相比,其优点是工程量小,B正确。东线地区工业发达水质较差,南水北调东线黄河以南需要抽水,它们的供给范围差不多;故ACD错误。故选B。‎ ‎【16题详解】‎ ‎①沿途有些地区地势低平,潜水面较低,河水可能渗漏补给地下水,故①正确;‎ ‎②随着地下水位的上升,沿途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故②正确;‎ ‎③沿途地区城市生活污水不会大量排放,要先治污,再通水,故③错误;‎ ‎④沿途地区主要地处半湿润地区,非雨季时段,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故④正确;‎ ‎⑤沿途地区据海洋较远,不会有海水侵入,故⑤错误;‎ 故B①②④正确,ACD错误。‎ 故选B。‎ 陆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随时代变化而不断变化,有明显的阶段性。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7. 人类文明的演进顺序是(  )‎ A. 采集和狩猎阶段→农业社会阶段→工业社会阶段→后工业化阶段 B. 采集和狩猎阶段→工业社会阶段→农业社会阶段→后工业化阶段 C. 采集和狩猎阶段→农业社会阶段→前工业社会阶段→工业社会阶段 D. 后工业化阶段→工业社会阶段→农业社会阶段→采集和狩猎阶段 ‎18. 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大河流域冲积平原、三角洲、盆地是农业文明的发源地,因为这里具有(  )‎ ‎①平坦的地形 ②肥沃的土壤 ③便利的河水灌溉 ④适宜的气温 ‎⑤充足的日照 ⑥较多的农业人 ⑦较大的城市市场需求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③④⑤⑥ ‎ C. ③④⑤⑥⑦ D. ①④⑤⑥⑦‎ ‎【答案】17. A 18. A ‎【解析】该题考查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农业文明发源地的自然条件。‎ ‎【17题详解】‎ 人类文明的演进顺序依次为采集和狩猎阶段、农业社会阶段、工业社会阶段、后工业化阶段。所以选A。‎ ‎【18题详解】‎ 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纬度较低,温度适宜、光照充足;大河流域冲积平原、三角洲、盆地等往往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因此适宜农业的发展,成为农业文明的发源地。所以选A。‎ 黄淮海流域有2亿多人口不同程度地存在饮水困难,工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计划于2014年底通水,该工程将大大缓解黄淮海地区的用水紧张状况。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9. 下列有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 增大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 B. 有利于提高晋煤外运的能力 C. 有利于解除海河流域的洪涝灾害 D. 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 ‎20. 黄淮海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原因是(  )‎ ‎①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需水量大  ②降水较少,径流量不足 ‎ ‎③地面硬化,降水利用率低  ④水资源的污染、浪费严重 ‎ ‎⑤植被缺乏,水土流失严重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⑤ D. ②④⑤‎ ‎【答案】19. D 20. B ‎【解析】考查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黄淮海地区水资源短缺的原因。‎ ‎【19题详解】‎ 大量调水,汉江水量会减小,从而减轻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晋煤主要是靠铁路运输,不是水运;中线工程对海河流域影响不大。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北方地区的缺水状况,促进北方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D正确。故选D。‎ ‎【20题详解】‎ 黄淮海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的原因:自然因素主要有降水较少,径流量不足;人为原因有人口稠密,经济发达,需水量大;水资源的污染浪费严重。所以B正确。与地面硬化关系不大,地表缺乏植被,水土流失严重时黄土高原不是华北平原。故选B。‎ 下图为“两条大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 ‎21. 甲河下游和乙河上游流域面积均较狭小,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甲河下游受气候影响,乙河上游受地形约束 ‎ B. 两河均受地形约束 C. 甲河下游受地形约束,乙河上游受气候影响 ‎ D. 两河均受气候影响 ‎22. 目前,乙河下游三角洲增长速度快于甲河三角洲是因为乙河(  )‎ A. 流域降水丰沛,河流流量大 B. 流域植被破坏严重,河流含沙量增大 C. 流速缓慢,泥沙沉积严重 D. 潮汐和海浪的顶托作用强 ‎【答案】21. A 22. B ‎【解析】试题考查河流水文特征、三角洲成因 ‎【21题详解】‎ 根据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可判断出甲是尼罗河,下游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缺少支流汇入,流域面积狭小;乙是澜沧江(湄公河),上河地区山高谷深,南北纵列分布,河流流域面积狭小,A正确。‎ ‎【22题详解】‎ 三角洲增长速度快主要原因是河流含沙量大,甲是尼罗河,乙是澜沧江,河口形成湄公河三角洲,由于乙流域内植被破坏严重,河流含沙量增大,导致湄公河三角洲增长快于尼罗河三角洲,B正确。‎ 新疆的煤炭资源丰富且集中,呈现“北富南贫”格局。下图为新疆煤炭外运市场示意图(箭头代表煤炭运输方向)。据此完成下列题。‎ ‎23. 甘肃煤炭资源丰富,但河西走廊仍需从新疆大量购入煤炭,推测其原因有( )‎ ‎①公路、铁路、水运便利  ②国家经济政策影响 ‎ ‎③区域供给不平衡 ④季节性需求波动大 A. ①② B. ②③ ‎ C. ③④ D. ①④‎ ‎24. 西南地区水能等能源资源丰富,但仍需要从新疆调运优质煤的直接原因是( )‎ A. 云、贵、川、渝等省市没有优质煤炭 B. 水能发电量不能满足需求 C. 经济发展对高热值煤的需求量增大 D. “一带一路”亚欧通道的带动 ‎【答案】23. C 24. C ‎【解析】本题考查甘肃煤炭资源丰富,但河西走廊仍需从新疆大量购入煤炭的原因。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掌握河西走廊的环境特征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3题详解】‎ 河西走廊的水运交通不便捷,①错误;国家经济政策是西北大开发,将西部的资源开发到东部地区,②错误;甘肃煤炭资源丰富,但区域供给不平衡,冬季北方气候寒冷,需要煤炭取暖,季节性需求波动大,③④正确。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4题详解】‎ 从能源的分布来看,西南地区水量大,地势起伏大,水能资源丰富,但仍需要从新疆调运优质煤的直接原因是有的工业对能源的发热量的高低要求更高,需要高热值煤,所以仍需要从新疆调运优质煤,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 二、综合题(共4题;共50分)‎ ‎25.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承接日韩产业转移,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呼之欲出。在中国加入WTO、制造业全球基地初露端倪的大背景下,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及其与日韩产业转移的对接,成为更加迫切的现实。山东半岛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在产业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上存在着一定的“梯度错位”空间,发展国际合作和承接产业转移具有很强的互补性。‎ 材料二  山东省、日本、韩国位置图 ‎(1)日韩产业转移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 ‎(2)山东半岛成为日韩产业转移承接地的优势有哪些? ‎ ‎(3)从工业地域分布来看,日韩产业向山东半岛转移的工业类型可能有哪些? ‎ ‎(4)简要说明产业转移对日本经济的不利影响。‎ ‎【答案】(1)两国人多地少,土地价格高;劳动力成本高;资源、能源相对短缺;‎ 国内市场狭小 ‎(2)山东半岛与日韩距离近;经济在全国相对比较发达;市场广阔;廉价劳动力丰富;交通运输发达;土地廉价;煤铁石油资源丰富。‎ ‎(3)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高能耗工业。‎ ‎(4)国内生产困难,失业率上升,市场萎缩等。‎ ‎【解析】‎ ‎(1)产业转移的目的是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优的生产区位,降低成本,增加利润。日韩产业转移的重要原因是随着两国的经济发展,两国的劳动力成本、地租水平上升,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利润下降;国内经济面临结构优化升级,需要发展的空间;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有廉价的劳动力,土地租金低,优惠政策的支持。日韩两国的国土面积小,矿产资源贫乏,国内市场小,因此,日韩两国出现产业转移。‎ ‎(2)题目强调自然区位。从山东半岛的地理位置离日韩距离近,土地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丰富等方面分析。‎ ‎(3)从工业地域分布来看,日韩产业向山东半岛转移的工业类型应该是在当地丧失优势的产业或者有污染的产业如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密集型产业;高能耗工业。‎ ‎(4)由于产业转移,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使得日本国内的工作岗位减少,国内生产困难,失业率上升;国民收入减少,从而导致市场萎缩等。‎ ‎26.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金门自大陆引水工程(海底管道)”施工仪式于‎2016年6月24日在福建省晋江市金井镇举行。金门引水工程的水源地是晋江流域,这些水源将汇集到金鸡拦河闸,以此为起点,通过管道、隧洞、箱涵等方式引水到围头,再经海底管道穿过围头湾至金门岛的田埔水库,金门引水线路将全线封闭。金门岛(118°327′,24°447′)位于福建省东南海上,位于九龙江出海口外,与厦门岛遥望,面积约132平方千米。图(a)为金门引水工程示意图。‎ ‎(1)金门岛缺水严重,分析其缺水的原因。 ‎ ‎(2)金门县政府计划把金门的龙头工业——制酒业转移到晋江市,金门居民有人反对,有人赞同。假如你是金门居民,谈谈你的观点及理由。‎ ‎【答案】(1)纬度较低,气温高,蒸发最大;岛屿面积小,储存水的空间小;岛屿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河流短小,流速快,储水时间短;金门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需水量不断提高。‎ ‎(2)赞同。理由:缓解金门水资源紧张;改善金门生态环境质量;促进产业调整和升级。‎ ‎(或反对。理由:将造成失业人口增加;引水工程可为制酒业提供充足优质的水源;龙头产业转出影响金门经济发展速度。)‎ ‎【解析】‎ ‎(1)金门岛缺水的原因应从供、需两个方面来回答;从图中可看出该地纬度较低,气温高,蒸发最大;岛屿面积小,储存水的空间小;岛屿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河流短小,流速快,储水时间短;总体来说该地水资源数量较少;但金门经济发达,生活水平提高,需水量大,因此缺水严重。‎ ‎(2)产业转移可缓解资源紧张,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可赞同产业转出去;但产业转出也会造成失业人口增加,引水工程可为制酒业提供充足优质的水源;龙头产业转出影响金门经济发展速度,因此不赞同产业转出。‎ ‎27. 我国不同区域的地理环境存在着较大差异,地理环境的差异对农业生产和景观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都江堰和坎儿井工程都是我国劳动人民根据当地地理环境成功建设的水利工程。结合图回答问题。‎ ‎(1)比较都江堰和坎儿井及其所在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 ‎(2)坎儿井由明渠、竖井、暗渠、涝坝四部分组成,修建暗渠的目的是(  )‎ A.增加冰川融化量 B.减少水分蒸发量 C.减少地下径流量 D.增加大气降水量 ‎(3)由于所在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都江堰既能灌溉,还能________。随着时代的发展,都江堰和坎儿井还成为重要的________资源,又焕发出新的生机。‎ ‎【答案】(1)‎ ‎(2)B ‎ ‎(3)防洪 旅游 ‎【解析】考查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都江堰位于四川盆地,属于东部季风区,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较好。坎儿井则居于吐鲁番盆地,属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光照充足,但水资源条件较差。‎ ‎(2)坎儿井位于西北内陆地区,降水量少,蒸发量大,修建暗渠的目的是将水体引入地下以减少水分蒸发量,故选B。‎ ‎(3)由于所在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都江堰既能灌溉,还能防洪。随着时代的发展,都江堰和坎儿井因其特殊性还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又焕发出新的生机。‎ ‎2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准东-皖南(新疆昌吉-安徽宣城)±1100千伏特高压査流输电工程是目前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送容量最大、输送距离最远、技术水平最先进的特高压输电工程。这一工程首次采用了±1100千伏的电压等级,与现在的±800千伏相比,它的输电容量提升50%,经济输电距离由原来的2000公里提升到3000~5000公里,开启了特高压翰电技术发展的新纪元。准东-皖南工程途经新甘宁陕豫皖6省(区),线路全长3324公里。工程投资407亿元,计划2018年建成投运。‎ ‎(1)简述该工程选用特高压输电的原因。‎ ‎(2)推测新疆输出的电力资源有哪些类型,并简述各类资源丰富的原因。‎ ‎(3)分析工程建成后对华东地区的意义。‎ ‎【答案】(1)特高压输电容量提升,输电能力强;电力输出地和输入地距离远;特高压经济输电距离远,损耗少。‎ ‎(2)火电; 煤炭资源丰富;风电; 离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大,地表植被覆盖率低,山口区域有狭管效应,风力大。太阳能发电气候干旱,太阳辐射强。‎ ‎(3)①缓解能源资源短缺问题,促进经济发展;②带动能源相关产业发展和电力基础设施的完善;③促进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④改善生态环境,减轻大气污染,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解析】考察资源跨区域调配相关知识。包括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以及对于输入区和输出区的影响,紧扣综合思维以及人地协调观这两个地理核心素养考查学生提取地理信息和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观这两个地理核心素养,考查学生提取地理信息和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1)有材料可知,该工程由新疆输往安徽,运输距离长,同时发电量提升50%,采用特高压输电能力强,容量大,并且损耗较少。‎ ‎(2)新疆气候干旱降水较少,今天多,因此太阳能资源丰富,多大风天气,风能资源丰富,可以开发太阳能和风能资源,同时离冬季风原地较近风力较大,山口尤其狭管效应的影响,增大风力。新疆煤炭资源丰富,可以利用煤炭进行火力发电。‎ ‎(3)对于输入区的影响,主要是有利影响,可以从资源能源的短缺,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大气污染等方面去谈。‎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