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3 发布 |
- 37.5 KB |
- 1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地理】江苏省沭阳县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解析版)
江苏省沭阳县2019-2020学年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读“中国人口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关于中国的人口分布叙述正确的是( ) A. 主要分布于地势较高的中东部地区 B. 干旱地区比湿润地区人口更加密集 C. 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大于内陆地区 D. 城市地区的人口数量总是大于乡村地区 2. “黑河—腾冲”一线是我国人口分界线,多年来基本保持不变,其形成的基础是( ) A. 气候和地形 B. 科技和军事 C. 政治和军事 D. 宗教和科技 【答案】1. C 2. A 【解析】 【1题详解】 中国的人口主要分布于地势较低的中东部地区,A错误;湿润地区比干旱地区人口更加密集,B错误;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大于内陆地区,C正确;西部地区有相当一部分城市地区的人口数量小于乡村地区,D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黑河—腾冲一线以西地区主要是青藏地区和西北内陆地区,地形复杂,气候条件恶劣,人口稀少;黑河—腾冲一线以东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季风区,平原面积广阔,气候条件优越,人口稠密,A正确。故选A。 下图为某网上商城通过大数据分析绘制的“城市牵挂”示意图。由于迁出人口比例较高,甲地网购收货量中,从异地下订单的寄达商品所占比例最高,从而成为2016年全国最受异地牵挂的城市。当然,这种牵挂也暗含着甲地高素质人才或劳动力的流失。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3. 据图可推断,甲地迁出人口在地区分布上( ) A. 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高 B. 所有直辖市比省会城市高 C. 长江三角洲比成都平原高 D. 内陆城市比沿海城市高 4. 为缓解甲地区高素质人才或劳动力流失的现状,以下措施不可行的是( ) A.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及第三产业 B. 推进小城镇建设 C. 政府发挥职能,指导就业 D. 调整户籍政策,限制人口迁移 【答案】3. C 4. D 【解析】 【3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人口迁出比例南方比北方高,沿海城市比内陆城市高,故A、D项错误;甲地迁往重庆市的人口比例并不高,故B项错误;甲地人口迁出比例珠江三角洲比四川盆地高,故C项正确。故选C。 【4题详解】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及第三产业,推进小城镇建设,政府发挥职能,指导就业,提高当地的就业率,减少高素质人才或劳动力流失;限制人口迁移不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可行,D正确。故选D。 读江苏省江阴市各种资源可承载规模上限(单位:万人)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5. 影响江阴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 ) A. 水资源 B. 能源 C. 水环境 D. 大气环境 6. 为了提高江阴市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下列措施效果最明显的是( ) A. 改善城市水环境 B. 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 C. 扩大对外开放程度 D. 提倡节俭的生活方式 【答案】5. C 6. A 【解析】 【5题详解】 据图可知,水环境可承载的人口规模上限为300万人,小于土地资源、水资源、能源和大气环境可承载的人口规模上限,因此影响江阴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水环境。C正确。故选C。 【6题详解】 制约江阴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因素是水环境,故改善城市水环境对提高江阴市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效果最明显。而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扩大对外开放程度、提倡节俭的生活方式效果都不如其明显。A正确。故选A。 短视频是指时长在五分钟以内,用户可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传播分享的视频形式。近年来,短视频成为全民热捧的传播方式,不少城市借助短视频,实现城市形象的优化,一跃成为“网红城市”。下图是某短视频app统计的2016—2018年国内某市市中心短视频上传量分布图。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7. 该城市的地域形态可能是( ) A. 同心圆模式 B. 扇形模式 C. 多核心模式 D. 放射状模式 8. 图中短视频上传量最高的区域可能是( ) A. 工业区 B. 商业区 C. 住宅区 D. 行政区 9. 下列短视频的内容,在该市出现可能性较小的是( ) A. 汽车在屋顶和隧道“上天入地” B. 共享单车在街道上泛滥成灾 C. 道路高低起伏,建筑物错落有致 D. 地铁在高架桥上穿梭 【答案】7. C 8. B 9. B 【解析】 【7题详解】 根据图示的上传量分布的区域,该城市空间分布形态呈多个团块状,根据图例可判断由于地形和河流的阻隔影响该城市地域形态为多核心模式。故选C。 【8题详解】 不少城市借助短视频的传播,实现域市形象的优化,一跃成为“网红城市”。图中短视频上传量高的区域有可能为商业中心,展示商业繁荣;工业区、住宅区和行政区对城市形象优化作用不明显。故选B。 【9题详解】 从图中等高线分布,该城市位于丘陵地区,市内地势起伏大,城市交通错综复杂,汽车在屋顶和隧道“上天入地”,地铁线与河流相交,地铁在高架桥上跨江面过,高楼俯拍的建筑物错落有致,可能出现在短视频中,ACD说法可能出现。因地势起伏大,单车骑行困难,故该城市共享单车不会太多,B不正确。故选B。 下图为某城区地价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0. 城市中最繁华的商业街是 ( ) A. L1-①及L3-① B. L2-①及L4-① C. L1-①及L2-① D. L3-①及L4-① 11. 下面反映该城市地价剖面的曲线,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10. A 11. A 【解析】 【10题详解】 城市地价主要受交通的通达性与距离市中心远近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①为城市中心,最繁华的商业街应是地价最高的街区,所以A正确。 【11题详解】 根据图上信息,离市中心(①)等距离的四条街中,L1-①和L3-①等地价线弯曲大,说明沿线的商业活动多。L1-①及L3-①的地价高,地价随离市中心距离变长下降的速度慢,等地价线沿街道向外凸出更加明显。A对。 经过多年探索,四川成都在农村地区成片成带推进,“ 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取得显著效果。其中“小规模”要求,山地、丘陵区、坝区因地制宜控制农户数量,每个小组团控制在50户以内,人均综合用地面积控制在50—70m2。 据此完成下面下列问题。 12. 新农村综合体各组团间距离不超过30米,这样建设的主要优点是( ) A. 交通运输更加便利,方便居民出行 B. 靠近农田,方便居民从事农业生产 C. 有效利用公共设施,方便居民生活 D. 保护农村的环境,集中处理污染物 13. 新农村综合体的田园景观显著不同于大都市的城市景观,反映了( ) A. 不同地理环境,形成不同的地域文化 B. 农村地域与城市地域的经济水平差异 C. 农村地域与城市地域的生活水平差异 D. 城市地域空间设计水平领先农村地域 【答案】12. C 13. A 【解析】 【12题详解】 与过去的松散分布相比,新农村综合体各组团距离不超过30米,相对聚集,可以整合各要素,有效利用公共基础设施,节省建设成本,方便居民生活,C正确。改善交通不是主要优势,保护农村的环境、集中处理污染物不是主要优势,A、D错误。居民点靠近,未必靠近农田,B错误。故选C。 【13题详解】 新农村综合体的田园景观以农业自然环境为基础,大都市人口集中,以人文景观为主,农村和城市景观的差异,反映了不同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A正确。经济水平差异、生活水平差异、地域空间设计水平不是主要影响因素。B、C、D错误。故选A。 天际线反映城市建筑的整体结构和布局,又称为城市轮廓或全景。读南京市主城区天际线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2000—2012年间,南京市最主要的扩张方向是( ) A. 东南 B. 西南 C. 东北 D. 西北 15. 造成南京市向该方向扩张的主要原因是( ) A. 建设高级住宅区 B. 新区开发 C. 旧城改造 D. 保护文化古迹 16. 2000—2012年,城市重心变化对该市发展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 A. 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B. 增大中心区人口密度 C. 城市热岛效应增强 D. 缓解市中心用地压力 【答案】14. B 15. B 16. D 【解析】 【14题详解】 仔细读图,注意对比 2000年与2012年城西、东、南、北不同方位的城市轮廓差异,由图可知2012年在城西与城南方向,建筑物的高度、密度增加,说明南京市最主要的扩张方向是西南;故选B。 【15题详解】 旧城改造位于城市的市中心附近,图示扩张方向区域在城市的边缘地带,通过在城市的边缘地带进行新区开发,可以缓解中心城区的压力。高级住宅区建设的范围较小,影响较小;保护文化古迹不是主要原因。故选B。 【16题详解】 逆城市化现象是人口由城市向农村或者小城镇转移,南京市仅仅是城市周边范围的扩大,故排除选项A;建设新区,部分人口、工业等外迁,会降低中心区人口密度,减轻城市热岛效应,缓解市中心用地压力,排除选项BC,D正确。故选D。 雨季一来,“城里看海”一度成为全民讨论的热点,是全国多座城市的尴尬。为此,上海市积极探索,将“海绵城市”由概念走向实践,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蓄水,需要时“放水”。下图是两种不同地面水循环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与城市路面相比,自然路面( ) A. 下渗明显增多 B. 地表径流加大 C. 地面蒸发减少 D. 地下径流减少 18. 为缓解“城里看海”现象,下列措施切实可行的是( ) A. 加大对地表水的使用 B. 大力建设人工湖 C. 加快城市绿地建设 D. 大力修建柏油路 19. 上海建设“海绵城市”,除能够提高地下水位外,对地理环境产生的影响还有( ) A. 加强城郊间热力环流 B. 防止海水倒灌 C. 减缓地面沉降 D. 减弱酸雨污染 【答案】17. A 18. C 19. C 【解析】 【17题详解】 读图可知,自然路面与城市路面相比,地表径流减少,蒸发增多,浅层渗透(25%与10%)多,深层渗透多(25%对5%),下渗明显增多,地下径流增多,故选A。 【18题详解】 加大对地表水的利用,可能会水资源短缺,对城市内涝没有影响,故A不可取;大力建设人工湖,可以缓解城市内涝,但是会占用大量土地,故B不可取;加快城市绿地建设,可以增加地表水的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可以缓解城市内涝,故C可取;大力建设柏油路面,使得下渗减少,城市内涝加剧,D错。故选C。 【19题详解】 海绵城市的建设,利于雨水下渗,补充地下水,抬高地下水位,减轻因地下水过度使用而出现的地下漏斗区,利于减缓地面沉降,C正确;城郊间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与水运动无关;海水倒灌是河流水位低造成的,海绵城市建设对其影响小;酸雨是天气和污染现象也与海绵城市无关;故选C。 贵州省遵义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位于黔北崇山峻岭之中,露天种植的蔬菜深受上海消费者喜爱。为解决遵义蔬菜进入上海面临的问题,上海采用“终端订单+批发市场中转集配+合作社绑定建档立卡贫困户”模式,推动了“遵义入沪”,助力精准扶贫。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 遵义蔬菜深受上海消费者喜爱的主要原因是( ) A. 价格低 B. 产量少 C. 品质好 D. 需求大 21. “遵菜入沪”模式对遵义蔬菜种植的突出影响是( ) ①促进规模化种植②保证蔬菜质量③减少自然灾害④增加蔬菜品种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20. C 21. A 【解析】 【20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该地在崇山峻岭之中、蔬菜的种植是露天种植,说明海拔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蔬菜有机质积累多,质量好,深受消费者喜爱,C正确;遵义离上海远,运输费用高,销往上海的蔬菜价格并不低,A错;产量少并不一定让消费者喜爱,且遵义蔬菜的产量较多,可满足上海市场的需要,B错;需求的多少是由消费者决定的,消费者喜爱该类产品因而需求量大,而不是因为需求大导致消费者喜爱,逻辑错误,D错。故选C。 【21题详解】 蔬菜的销路打通后,当地蔬菜的销量增大,有利于鼓励村民规模化种植蔬菜,①对;由用户订单、批发市场、合作社等推动农户种植蔬菜,有利于保障蔬菜生产、收购的质量,②对;自然灾害与当地气候、地形等条件相关,该模式没有起到减少自然灾害的作用,③错;该模式重在保障蔬菜的销售,没有要求增加蔬菜品种,④错,故选A。 “南果北种”现象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种普遍趋势,也是发展高附加值、高效农业的可行之路。目前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南方的火龙果、香蕉、荔枝、阳桃、木瓜等水果不断在北方的京、津、鲁、新等地开花结果。回答下面各题。 22. “南果北种”得以成功实施,主要依赖于( ) A. 全球气候变暖 B. 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 C. 国家政策的支持 D. 现代农业科技的进步 23. 与新疆塔里木盆地北缘相比,在京津发展“南果北种”产业园的突出优势在于( ) A. 光热充足 B. 土地廉价 C. 市场广阔 D. 空气质量好 【答案】22. D 23. C 【解析】 “南果北种”得以成功实施,是在温室大棚中进行生产,主要依赖于现代农业科技的进步。在京津发展“南果北种”产业园的突出优势在于京津地区经济发达,市场广阔。 【22题详解】 “南果北种” 现象是发展高附加值、高效农业的可行之路。“南果北种”得以成功实施,是在温室大棚中进行生产,主要依赖于现代农业科技的进步,D对。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小,A错。市场需求、国家政策的支持不是成功实施的主要原因,B、C错。 【23题详解】 与新疆塔里木盆地北缘相比,在京津发展“南果北种”产业园的突出优势在于京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高,市场广阔,C对。新疆的光热更充足、土地廉价、空气质量好,A、B、D错。 20世纪中叶,美国乙地区出现新的棉花种植区。下图为美国部分农业专门化地区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 甲地农业地域类型属于( ) A. 乳畜业 B. 混合型农业 C. 商品谷物农业 D. 大牧场放牧业 25. 乙地棉花种植区与原棉花带相比,单产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光照充足 B. 降水丰富 C. 技术先进 D. 市场广阔 【答案】24. C 25. A 【解析】 【24题详解】 甲地位于美国的中央大平原,农业地域类型属于商品谷物农业,故答案选C项。 【25题详解】 原棉花带所在的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雨热同期,降水较多,乙地棉花种植区无语美国的西部地区,降水少,光照充足,有利于棉花的光合作用,产量较大,故答案选A项。 “快时尚”源于上世纪中叶的欧洲,是时尚服饰企业对服装秀场设计的模仿,制成紧贴最新时装潮流的产品,以低廉的价格流入卖场,主攻主流消费者的一种销售模式近年来,“快时尚”销售模式在我国纷纷涌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6. 影响“快时尚”服装企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A. 市场 B. 原料 C. 劳动力 D. 技术 27. “快时尚”销售模式开始进人中国,最可能选择( ) A. 上海市 B. 重庆市 C. 西安市 D. 乌鲁木齐市 【答案】26. A 27. A 【解析】 【26题详解】 “快时尚”制成紧贴最新时装潮流的产品,产品应该是尽快的进入市场,“以低廉的价格流入卖场,主攻主流消费者的一种销售模式”说明了市场对“快时尚”服装企业重要影响,A正确;原料、劳动力、技术不是主导因素,B、C、D错误。故选A。 【27题详解】 “快时尚”主攻主流消费者、产品紧贴最新时装潮流,因此应该首先选择在经济实力较强的地区开展,四个选项中上海是经济最发达的地方,A正确,B、C、D错误。故选A。 手机零部件种类多,生产分工细,部分零部件需要在不同的工厂间进行往返加工。美国某知名品牌手机零部件生产供应商主要分布在中国(391家)、日本(139家)和韩国(32家)。目前美国国内出现了该品牌手机基础零部件生产和整机组装是否回归的争论。下表示意该品牌手机生产分工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 该品牌手机零部件生产供应商集聚分布在中、日、韩的驱动力主要来自( ) A. 协作条件 B. 土地租金 C. 同质化竞争 D. 品牌效益 29. 美国国内有人支持该品牌手机的基础零部件生产和整机组装回归美国,首要考虑的是( ) A. 完善产业链 B. 提高经济效益 C. 产业升级 D. 扩大就业 30. 目前我国自主品牌手机发展的主要瓶颈是( ) A. 劳动力成本上升 B. 核心零部件研发能力弱 C. 市场趋于饱和 D. 基础制造业薄弱 【答案】28. A 29. D 30. B 【解析】 【28题详解】 中、日、韩三国距离较近,协作条件好,A正确。日、韩劳动力成本不低,B错误。三国生产的零部件和生产环节都不完全相同,不存在同质化竞争,品牌效益较低,C、D错误。故选A。 【29题详解】 手机的基础零部件生产和整机组装位于产业链的末端,对完善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和产业升级的影响不大,但可以增加就业机会,D正确。故选D。 【30题详解】 我国手机的生产分工中,主要负责机壳、电池、整机组装部分,技术含量较低,核心零部件主要依靠进口,核心零部件研发能力弱是影响我国自主品牌手机发展的主要因素,B正确。故选B。 二、综合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本部分共3题,共40分) 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人口净迁移率是一定地区、一定时期迁入和迁出人口数量的差值与平均人口数之比,其中正值反映人口净迁入,负值反映人口净迁出。 材料二 下图为“中国2005~2010年省域人口净迁移率分布图”。 (1)影响甲、乙两省区人口净迁移的主要因素分别是甲______,乙_____。 (2)试分析丙省人口迁移对当地的有利影响______。 (3)甲省环境人口容量较大的原因可能是下列条件中:①经济发达;②科技水平高;③对外开放程度高;④水资源等资源丰富;⑤人口受教育水平高;⑥消费水平高( ) A.①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⑥ C.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 (4)概括丁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______。 【答案】 (1)经济 政策 (2)缓解当地的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利于提高经济收入;有利于地区间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交流。(任答两点) (3)D (4)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任答两点) 【解析】 (1) 读图分析可知,甲、乙两省的人口都是净迁入。人口迁移的原因要从自然要素(地形、土壤、气候、淡水、矿产资源、自然灾害)和社会经济因素(经济、交通、文化教育、婚姻家庭、政策、战争、政治变革) 等方面分析。最主要的因素是经济因素。甲地为广东,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因经济因素,吸引大量务工人员迁入。乙地为新疆,形成人口迁入的原因主要有优惠的国家政策(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的发展),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的开发,边境贸易的发展等。 (2) 丙省为人口净迁出区,从环境角度看,利于缓解人地矛盾,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利于保护植被,减轻水土流失,减少自然灾害;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从社会经济角度看利于合理利用剩余劳动力,提高经济收入;利于加强与外界社会的经济、科技、思想、文化的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3) 分析人口容量主要从资源的丰富程度、科技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对外开发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消费水平、技术水平、资源基础、环境变化趋势等要素分析。广东省纬度低水热资源丰富;位于沿海地区,海洋资源丰富;珠江三角洲,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经济发达;对外开发程度高;人口受教育水平高,①②③④⑤正确;消费水平高环境人口容量小。故选D。 (4) 丁地区位于我国东北地区,为商品谷物农业,其特点是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率高。 32. 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例①、②中,表示住宅区的是_____;若开发商在a地开发高级住宅区,主要原因是______。 (2)能大致表示PQ间地租变化情况的曲线是_____。 A. B. C. D. (3)城市建设过程中,会对地理环境产生诸多不利影响。为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有效措施_______。 【答案】(1) ② 靠近大学城,文化氛围好;靠近风景区,环境优美;远离工业区;交通便利等(任答两点) (2) C (3)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治理环境污染;开发新区,建立卫星城;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交通和居住条件等。(任答两点) 【解析】 (1)根据城市功能分区的规律,①所代表的区域位于市中心位置,且位于主干道的交会处,交通通达度高,为商业区;②所代表的区域位于位于商业区的外围为住宅区;高级住宅区一般分布在地势高、通风好、风景优美、交通便利、远离工业区、近文化区社会知名度高、基础设施完善的地方。从图中可以看出a处开发成高级住宅区的原因有靠近大学城、科研所,文化氛围好;靠近风景区,环境优美;远离工业区,污染小;靠近公路,交通便利等。 (2)看这种地租剖面线主要把握三点,即起点、终点和转折点。P点位于工业区,远离市中心地租水平较低,Q点近高级住宅区地价高于P,中心商业区的地租水平最高,河流处交通通达度低,地租水平较低,主干道附近交通通达度高,地租水平高,C项正确。故选C。 (3)城市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是生态问题(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耕地面积减少,水资源短缺、地面下沉、水质恶化,城市热岛)、污染问题(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垃圾污染)和社会环境问题(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社会秩序混乱),产生城市化问题的根本原因是城市规模的无限扩大,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工厂的集聚,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城市化水平不相适应。对此可采取的措施有合理布局城市功能区,减少各功能区之间的干扰;治理环境污染;开发新区,建立卫星城,分散城市职能;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优化美化环境;改善交通和居住条件,方便人们生活和工作等。 33. 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19年,河北省粗钢产量24157.7万吨,占全国产量的24.2%,钢铁产业是河北省的支柱产业。其中,唐山和张家口分别占全省产量近50%和4%。 材料二 下图为河北省煤铁资源分布与水系图。 (1)河北省成为我国主要钢铁工业基地的条件有( ) ①煤铁资源丰富 ②市场广阔 ③生产生活用水丰富 ④交通便利 ⑤科技发达 ⑥工业基础好 A.①②⑤⑥ B.①②④⑥ C.①②③④ D.③④⑤⑥ (2)在下列地区发展钢铁工业对京津地区环境的影响最大的是( ) A.唐山 B.沧州 C.衡水 D.张家口 (3)唐山市钢铁产业布局比较集中,试分析该产业集聚的积极意义_____。 (4)评价河北省发展钢铁工业的利弊,利_____。弊_____。 【答案】 (1) B (2) D (3) ①充分利用基础设施;②加强彼此间信息交流与技术协作;③有利于扩大总体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④便于集中处理污染(任答两点) (4) 利: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任答两点) 弊:加剧水资源短缺,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加大能源、交通压力。(任答一点) 【解析】(1)结合图可知河北省煤、铁资源丰富,①正确;位于我国京津唐工业区,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利,工业基础好,②④⑥正确;位于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科技力量主要集中在京津地区,该地技术力量不足;故选B。 (2)张家口位于冬季风的上风向,易造成京津地区大气污染;位于水源地的上游,易造成京津地区水源污染,故选D。 (3)钢铁产业集中布局可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减少投资;加强彼此间信息交流与技术协作,促进产业发展;有利于扩大总体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便于集中处理污染,减少污染,降低治污成本。 (4)分析河北省发展钢铁工业的利弊,应从经济、社会和生态入手。河北省发展钢铁工业可以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促进区城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但是钢铁工业生产过程中燃烧大量的煤炭,耗费大量的水资源。排放大量的废气、废水、废渣,加剧水资源短缺,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加大能源、交通运输压力。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