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3 发布 |
- 37.5 KB |
- 27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版步步高《考前三个月》专题课件:专题四 必考点14 城市区位因素
必考点 14 城市区位因素 专题四 影响人类活动的区位因素 栏目索引 明考向 对点练 析考点 悟真题 01 02 03 04 考向 城市区位因素 1.(2016· 天津文综 ) 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汉唐时期的北方 “ 丝绸之路 ” 主要经过水草丰美的欧亚草原,沿线有许多古文明中心,是东、西方物资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后来逐渐衰落。 悟 真题 随着陆上 “ 丝绸之路 ” 经济带的建设,我国西部一些城市作为新 “ 丝绸之路 ” 上的重要节点,将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这些城市应如何适应这种变化? 解析 随着陆上 “ 丝绸之路 ” 经济带的建设,我国西部地区的一些城市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这些城市应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提升对外服务功能等 。 答案 发展外向型经济;提升对外服务功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 答出 2 点即可 ) 解析答案 2.(2015· 江苏地理 ) 下图为《清明上河图》 ( 局部 ) ,反映了北宋都城东京 ( 今河南开封 ) 繁华的城市风貌。读图回答 (1) ~ (2) 题 。 (1) 东京城形成的最有利条件是 ( ) A. 文化底蕴深厚 B. 商业繁荣发达 C. 人口高度集聚 D. 水陆交通 便利 √ 解析 解析 从 《清明上河图》可以看出,该城市临河而建,水运便利,水源充足;同时陆路交通也比较便利,故 D 项正确。 (2) 东京的城市功能主要以 ( ) A . 行政功能为主 B. 军事功能为主 C. 文化功能为主 D. 经济功能 为主 解析 从 材料可知该城市为北宋都城,是当时的政治中心,故以行政职能为主, A 项正确 。 √ 解析 3.(2015· 福建文综 ) 下图示意关中地区和楚河地区。阅读图文材料,完成问题 。 简述甲、乙城市共同的区位优势。 解析答案 返回 解析 结合甲乙两城市所在地区的图示可以看出,两地都位于河流附近, 水源充足,地形平坦,气候适宜,农业发达,为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基础;同时两城市靠近交通干线,交通便利,还是区域经济文化和政治中心。 答案 地处河谷平原,地势平坦宽阔;气候较温和;河流较多,水源充足;周边地区农业基础较好,农产品丰富;交通便利;是当地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 返回 明考向 返回 1. 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区位条件。 2. 城市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1) 资源因素、军事因素、宗教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减弱。 (2) 交通因素对城市区位的影响增强。 (3) 还出现了一些新的城市区位因素,如旅游城市、科技城等。 析考点 1. 城市区位因素及其影响 区位因素 对城市分布的影响 地形 城市主要分布在平原地区;热带城市主要分布在高原上;山区城市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 气候 城市主要分布在气温适中,降水适度的中低纬度地带 河流 河流的供水、运输和军事防卫功能,对城市特别是古代城市的区位选择影响更明显;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城市布局的一般规律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易出现城市 ( 工矿业城市 ) 交通 城市分布趋向于交通方便的位置;沿海、沿江、沿铁路干线、沿高速公路可形成城市轴线;不同交通运输时代的城市产生的区位因素不同,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会对该区城市的分布和发展带来很大影响 ( 如扬州和济宁的兴衰 ) 政治、军事、宗教 古今中外,城市多为政治中心;有些城市是由军事中心发展起来的;历史上许多城市同时是一些地区宗教活动的中心,宗教建筑在城市建筑中占有突出地位 城市区位因素的变化 交通、自然资源等因素对城市区位一直有巨大影响;军事、宗教因素对现代城市区位影响变弱;新的因素 ( 如科技、旅游等 ) 在城市区位中的影响加强 2. 分析评价城市区位因素的方法 分析一个城市的区位因素,首先应该考虑这个城市刚刚诞生的时候,是什么因素把它吸引到这一地点的;其次要分析是什么原因促进或限制了它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找出该城市的主要区位因素。 在分析、评价城市的区位特点时要运用综合思维,从影响城市区位的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 ( 人文因素 ) 及其发展变化来进行。在这两大因素中,社会经济因素相对于自然因素发展变化较大,因此自然因素可以称之为静态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可以称之为动态因素。而自然因素中的气候、地形与河流相比,前两者可以称之为宏观因素,后者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城市最初形成的具体位置,可以称之为微观因素 。 3. 城市群、城市圈分布图的判读 技巧 ① 判读核心城市:核心城市就是城市圈 ( 群 ) 中级别最高的城市。如上图两城市群的核心城市分别是济南市和青岛市。 ② 分析城市等级:结合图例可找出不同级别的城市。如上图中的聊城、威海等地级城市为二级中心城市。 ③ 分析城市群形成条件:结合图中自然、人文等信息分析城市群形成和发展的区位条件,对其区位条件进行合理评价。 ④ 分析城市联系:根据图文信息,分析城市圈 ( 群 ) 之间的交通联系、经济互补等关联性。 ⑤ 提出发展措施:分析城市群建设的意义,提出城市群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 返回 易错点 (1) 自然因素往往是通过影响人口分布来影响城市形成和发展的。 (2) 平原是城市发育最理想的环境,但并不是所有的平原上都分布有密集的城市,如亚马孙平原。 (3) 一般情况下,河流交汇处有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但在山高谷深的山区,河流交汇处不利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 (4) 每个城市的形成与发展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在其发展历程中区位因素也是不断变化的,即城市诞生、发展、衰落的主导因素可能是不同的因素。 题组 城市区位因素 1 . 右 图 中甲地所在的国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据此完成 (1) ~ (3) 题 。 (1) 该国农业生产紧缺的自然资源是 ( ) A. 土地资源 B . 水资源 C. 生物资源 D . 太阳能资源 对点练 1 2 解析 √ 解析 图示 区域位于亚丁湾沿岸,主要是热带沙漠气候。该国农业生产紧缺的自然资源是水资源, B 对 。 土地资源 不是紧缺资源, A 错 。 生物资源 受水热条件影响, C 错 。 该 区域降水少,太阳能资源丰富, D 错。 1 2 (2) 在甲地形成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 ) A. 地形 B . 气候 C. 公路交通枢纽 D . 港口 解析 √ 1 2 解析 根据 图例,甲地的铁路、公路众多,交通便利,是重要港口,便于海陆联运,发展成为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港口, D 对 。 图示 区域的地形、气候相似,都不是甲地发展成为城市的主导因素, A 、 B 错 。 甲 地的公路交通不是主导区位因素, C 错。 1 2 (3) 该城市发展成为该国首都的优势条件是 ( ) A. 位置适中 B . 资源丰富 C. 气候宜人 D . 经济中心 解析 √ 1 2 解析 根据 材料,该国的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该城市是该国主要的港口城市,经济发展水平高。发展成为该国首都的优势条件是其为该国的经济中心, D 对 。 位于 该国边缘,位置较偏, A 错 。 该 国整体资源都不丰富, B 错 。 热带 沙漠气候,气候条件差, C 错。 1 2 2. 读 “ 某城市用地变化示意图 ” ,回答 (1) ~ (2) 题 。 1 2 (1) 关于交通条件对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 , 叙述 正确的是 ( ) ① 城市空间形态沿交通干线扩展, 这些 交通 干线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 ② 一个地区主要交通线发生变化, 不会 引起 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 ③ 交通线的发展对城市形态没有什么影响 ④ 交通线的衰落会影响城市空间形态的演变 A.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④ D . ①④ 解析 √ 1 2 解析 从 图中不同年份的城市用地与交通线的关系可以看出,城市空间形态基本上是沿着交通干线扩展的,这些干线往往也成为聚落的主要发展轴,当新的交通线出现的时候,该聚落就会沿着新交通线延伸,这说明一个地区的交通线发生变化,会引起该地区聚落空间形态的变化,交通线对城市形态的影响显著。 1 2 (2) 早期沿运河发展的城市,历史上商业贸易很繁荣,但后来发展速度明显变慢,其原因是 ( ) A. 矿产资源日趋枯竭 B. 商人大量外迁 C. 海运和铁路运输的出现 D. 人口增长速度变慢 解析 √ 解析 沿 运河发展的城市,早期发展是依靠便利的水运,当更廉价的海运和速度更快的铁路运输方式出现后,运河的运输价值会大幅度下降,从而使沿线城市发展速度明显变慢。 返回 1 2 本课结束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