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3 发布 |
- 37.5 KB |
- 20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合肥一中、合肥六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地理 解析版
安徽省合肥市合肥一中、合肥六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地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 假设甲、乙、丙三地有三艘船同时出发驶向180°经线,而且同时到达,则速度最快的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乙和丙 2. 有关甲、乙、丙附近三个阴影区域比例尺大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甲处比例尺最小,丙处比例尺最大 B. 甲、乙、丙处比例尺相同 C. 甲处比例尺大于乙,乙处比例尺大于丙 D. 乙处比例尺最小 3. 若一架飞机从甲点起飞,沿最短的航线到达丁点,则飞机飞行的方向为( ) A. 一直向东 B. 一直向西 C. 先向东北再向东南 D. 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答案】1. B 2. D 3. C 【解析】 试题分析: 【1题详解】 甲、乙、丙三地与180度经线都相差了10个经度,但甲、乙、丙三地的纬度位置不同,虽然经度间隔相同但纬线长度不同,相同经度间隔的纬线长自赤道向两极递减,纬度越高纬线越短,纬度越低,距离越大,所用时间相同,纬度越低,速度越快,因而乙地船速度最快。故选B。 【2题详解】 纬度相差一度的经线长任何地方都是相等的,结合上面的分析可知,甲、乙、丙附近三个阴影区域的面积是乙大于丙,丙大于甲。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代表的实际面积越大,比例尺越小,从而可以判断三地的比例尺是甲处大于丙处,丙处大于乙处。故选D。 【3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和丁均位于北纬60°纬线上,两点间最短距离为过两点间大圆的劣弧,而过两点大圆劣弧经过所在半球的高纬度地区,若一架飞机从甲点起飞,沿最短的航线到达丁点,则飞机飞行的方向为,东北后东南,故选C。 考点:经纬线长度 比例尺 最短航线 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简图,该区域东面临海,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图中河流流向为( ) A. 先由西向东,再向东南 B. 先由南向北,再向东北 C. 先由东北向西南,再向南 D. 先由东南向西北,再向西 5. 图中村庄夏季能看到而冬季看不到海上日出的是 ( ) A. 甲村 B. 乙村 C. 丙村 D. 丁村 6. 图中陡崖顶部P点( ) A. 海拔可能为450米 B. 距丁村的水平距离约为600米 C. 可直视丙村 D. 距陡崖底部垂直距离可能为398米 【答案】4. B 5. C 6. D 【解析】 【4题详解】 考查等高线的应用。据图可知,左上角有个指向标,按照指向标的方向来定方向;河流流向是自高向低流动,且河谷地区会形成河流,故河流的流向先由南向北,再向东北,B项正确,A、C、D项错误。 【5题详解】 该地位于我国,夏季日出东北方向,冬季日出东南方向;甲村东北部有山脊阻挡,夏季看不到日出,故A项错误;乙村冬季和夏季均可看到日出,故B项错误;丙地东南部有山地阻挡,东北部无山地阻挡,故冬季看不到海上日出,夏季可以看到日出,C项正确;丁村冬季和夏季均可以看到日出,故D项错误。 【6题详解】 考查陡崖顶部的海拔高度。根据图中等高线海拔高度可知,陡崖顶部P点的海拔可能会大于500米,故A项错误;根据图中比例尺的大小,测量计算两地之间的距离,P点距离丁村的水平距离大于600米 ,故B项错误;P点与丙村之间有山脊阻挡,无法看到丙村,故C项错误;图中等高距为100米,陡崖处有三条等高线重合,根据陡崖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可知, (n-1)d≤H<(n+1)d,计算可得200≤H<400,距离陡崖底部垂直距离可能为398米,D项正确。 下图表示108°E的地形剖面图与气候要素图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7. 图中①~④条曲线表示地形剖面、一月平均气温、七月平均气温和年平均降水量,其中表示年平均降水量的曲线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8. 图中乙地形区是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下面表述正确的是 A. 地势一二级阶梯分界线 B. 种植业与畜牧业分界线 C.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 D.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分界线 【答案】7. B 8. D 【解析】 试题分析: 【7题详解】 我们先要读图名,图表示“108°E的地形剖面图与气候要素图示意图”,。D错误。我们再来找出气温曲线,③①在地势高的地方低,说明它们是气温曲线,AC错误。②总 体南多北少,在山的南坡大于北坡,此地南坡为迎风坡,所以它表示的是降水量,B正确。 【8题详解】 从图中曲线可知④起伏最大,是地形剖面,再结合纬度位置可知这是我国秦岭,它我国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分界线,D正确。秦岭不是其他三个分界线,ABC错误。 【考点定位】我国地形、气温、降水量等的分布规律。 “秋行。车行很慢,前不见五十米开外路面;车窗外,蓝天白云,大山苍翠,垂直分异显著,山腰间苹果染黄挂满枝,却始终不敢看路下方。”这是一游客发微信的内容。 据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9. 该游客乘坐的车辆最有可能行驶在我国( ) A. 西南山区 B. 太行山区 C. 东南丘陵 D. 天山山区 10. 该地区种植苹果的优势是( ) A. 热量充足 B. 降水丰富 C. 光照充足 D. 气温年较差大 【答案】9. A 10. C 【解析】 【9题详解】 据材料内容分析,前不见五十米开外路面,说明地形崎岖;秋季,大山苍翠,垂直分异显著,说明该地位于南方地区,且地势高;山腰间苹果染黄挂满枝,却始终不敢看路下方,说明该地地势高,符合该特征的地区,最可能是我国西南山区,A项正确;不太可能是太行山区、东南丘陵、天山山区,不符合描述的特征,故B、C、D项错误。 【10题详解】 据上题可知,该地位于西南山区,且“山腰间苹果染黄挂满枝”,说明海拔高,空气稀薄,光照充足,C项正确;山区海拔高,热量不足,A项错误;降水丰富,光照不足,不是苹果种植的优势,故B项错误;气温年较差不是苹果种植的优势,故D项错误。 下图为“我国棉花的两大优势生产基地及两地气温降水资料示意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1. 该农产品的集中产区,在甲基地呈点状分布,在乙基地主要成片分布。形成这种分布差异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 A. 水源、地形 B. 气候、土壤 C. 交通线、市场 D. 劳动力、土地 12. 与乙基地相比,甲基地棉花生产最明显的优势是 ( ) A. 耕地面积大 B. 热量条件好 C. 光照条件好 D. 机械化水平高 【答案】11. A 12. C 【解析】 试题分析: 【11题详解】 甲地位于我国西北地区,为温带大陆气候,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棉花生产分布于绿洲上,呈点状分布;乙地主要位于我国华北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水热较充足,棉花产地集中连片。 【12题详解】 从上题分析可知,甲地气候干旱,晴天多,因此光照充足是该地棉花生产的最大优势。 考点:我国农业的区域发展条件差异 读我国“十二五规划”中的“城市化战略格局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3. 据图可知 A. 东部沿海地区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B. 第一级阶梯城市分布较密集 C. 主要城市化地区多沿交通线分布 D. 乡村人口将大规模流向东南沿海城市 14. 在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 ①特大城市急剧增加 ②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③耕地资源日益减少 ④城市规模不断缩小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13. C 14. C 【解析】 考查我国城市布局的影响因素。 【13题详解】 从图中分析,东部沿海是我国主要城市化地区,逆城市化现象不明显;第一级阶梯只有在拉萨为主要城市化地区,城市分布稀疏;主要城市化多沿交通线分布;随着我国经济的均衡发展,乡村人口向东南沿海城市流动的趋势将减缓。故选C。 【14题详解】 城市化发展可能出现的问题有环境污染,交通拥堵,居住困难等,就我国而言,特大城市急剧增加不符合实际情况;环境问题突出,耕地减少;城市化规模在增加。故选C。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某地理事物分布示意图。据此分析回答下列各题。 15. 图中图例数值的单位最可能是 A. ℃ B. 人/km2 C. mm(降水量) D. m(海拔) 16. 城市②周围有大面积地区数值大于400,对其原因的分析,准确的是 A. 位于沿海,对外交通便利 B. 地处亚热带高原地区,气候凉爽宜人 C. 盆地地区,人员外出困难,聚居于盆地内 D. 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农业发达 【答案】15. B 16. D 【解析】 试题分析: 【15题详解】 读图,根据图例数值判断,最大值超过400,不可能是温度,A错。我国降水量在秦岭-淮河以南地区大于800mm,C错。我国人口密度东南大,西北及青藏地区小,图中图例数值的单位最可能是人/km2,B对。西南部是青藏高原,海拔应是最高,D错。 【16题详解】 城市②周围有大面积地区数值大于400,其原因是区域内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农业发达,人口多,D对。城市②周围是内陆地区,对外交通不便利,A错。地处亚热带盆地地区,气候闷热,B错。 人口密度大与人员外出困难关系不大,C错。 考点:读图能力,不同事物分布特点,区域人口密度魇原因。 下图是非洲部分区域和内罗毕的气候资料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7. 一年中,内罗毕有两个气温最高值的原因是( ) A. 地处南半球 B. 靠近大湖泊 C. 地处高原 D. 地处赤道附近 18. 人们到内罗毕附近的天然动物园去看野生动物,一年中最适宜的时间是( ) A. 2月 B. 5月 C. 8月 D. 10月 【答案】17. D 18. B 【解析】 【分析】 该题考查非洲部分区域和气候特点的相关知识。 【17题详解】 读图,根据图中纬度可以判断,内罗毕位于赤道附近,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所以有两个气温最高值。故D正确。 【18题详解】 图示区域是非洲的热带草原气候区,野生动物逐水草迁徙,所以去天然动物园看野生动物,最好是在当地的湿季。根据图中的降水柱状图分析,5月份,降水多,水草丰富,野生动物多;2月、8月、10月降水少,是干季,野生动物少,故B正确。 【点睛】该题的关键是从图中所示纬度分析内罗毕位于赤道附近,从而判断气温最高值出现两次的原因。通过气候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判断看野生动物的最适宜时间。该题难度一般。 读世界海陆分布随纬度的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19. 从世界海陆分布随纬度的变化图,可以看出( ) A. 甲表示海洋、乙表示陆地 B. 北半球海洋面积大于陆地 C. 甲面积大小随纬度增加而增大 D. 乙面积随纬度增加而增大 20. 关于图中纬线穿过的大陆说法,正确的是( ) A. 赤道穿过的陆地面积最广 B. 30°N穿过的陆地面积最广 C. 60°N穿过的陆地面积最小 D. 90°S附近陆地跨经度最广 【答案】19. B 20. D 【解析】 试题分析: 【19题详解】 在北半球,陆地面积广阔,占比例较大,面积比南半球陆地面积大。读图,根据图中的纬度和甲乙所占的比重判断,甲表示陆地,乙表示海洋,A错。读图可以看出,北半球虽然陆地面积较大,但仍然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B对。根据纬线的特征,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其它纬线,纬度越高,长度越小。所以甲在中纬度地区面积最大,C错。乙在低纬地区面积最大,D错。 【20题详解】 赤道穿过的地区以海洋和群岛为主,陆地面积小,A错。从图中看,30°N穿过的陆地面积较广,不是最广,B错。60°N的长度是赤道的一半,但图中可以看到,穿过的陆地面积不是最小,C错。90°S附近陆地是南极洲,跨经度最广,共360°,D对。 考点:地球表面海陆分布面积,几条重要的纬线。 网球运动起源于法国,是一项“绅士”运动,主要在户外举行。下图是“2013年WTA女子赛事举办地分布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21. 对举办地分布影响最小的因素( ) A. 人种分布 B. 经济水平 C. 自然环境 D. 地域文化 22. 赛事举行期间最可能受雨水侵袭的是( ) A. 9月份美国公开赛(纽约) B. 2月份卡塔尔公开赛(多哈) C. 6月份温布尔登公开赛(伦敦) D. 10月份中国公开赛(北京) 【答案】21. A 22. C 【解析】 【21题详解】 从图上可看出,欧美与亚非拉地区都有分布,故与人种无关。且“五环”精神要求种族平等。故答案选A。 【22题详解】 纽约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9月份降水较少,A错误;卡塔尔属于热带沙漠气候,终年干旱少雨,B错误;伦敦属于温带海洋气候,终年温和湿润,6月份有可能受雨水侵袭,C正确;北京属于温带季风气候,10月份为秋高气爽的气候,降水少,D错误。故选C。 下图中左图是“某国部分地区示意图”,右图是“甲地气候统计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23. 左图中阴影部分农作物最可能是( ) A. 水稻 B. 小麦 C. 黄麻 D. 甜菜 24. 季风为甲地带来丰沛降水,与该季风的成因紧密相关的是( ) A. 东南信风北移 B. 东北信风南移 C. 赤道低气压带北移 D. 副热带高压带南移 【答案】23. B 24. A 【解析】 【23题详解】 左图中阴影区降水较少,为小麦主产区。 【24题详解】 西南季风是东南信风随太阳直射点越过赤道偏转形成的。 考点:印度的气候特点;印度的农业。 读“世界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25. 关于图中所示区域叙述正确的是 ( ) A. 自然景观以热带草原为主 B. 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 C. 甲、乙两国均大量出口棉花 D. 乙国耕地资源较甲国丰富 26. 关于乙国境内的河段描述正确的是 ( ) A. 径流量大 B. 多“V”型谷 C. 流速平缓 D. 有凌汛现象 【答案】25. D 26. C 【解析】 试题分析: 【25题详解】 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析、先空间定位。根据回归线和20°经线,结合轮廓特征判读甲为利比亚、乙为埃及,图示区域地形为高原为主。本区受副高和东北信风向影响,气候为热带沙漠气候,埃及出口棉花,地处尼罗河中下游和尼罗河三角洲,故耕地面积大于利比亚。 26题详解】 河流特征:尼罗河下游,水流量不大,河流在高山峡谷中多“V”型谷。因为地处河流下游,多“U”形谷该区为热带区域,河流不结冰。 考点:本题考查空间定位能力、主要国家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27.下列区域的划分不是以单一指标为依据的有( ) ① 热量带 ② 干湿区 ③ 我国三大自然区 ④ 文化区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D 【解析】 【详解】下列区域的划分不是以单一指标为依据的有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主要依据是气候、地貌,③对。热量带以热量为依据,①错。干湿区的划分依据是降水,②错。文化区划分依据以地理和经济特征为主,④对。D对,A、B、C错。 28.下列有关区域含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 B. 区域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或界线 C. 区域没有明确的区位特征 D. 区域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区域是某项指标或某几个特定指标的结合,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故D项正确。在地球表面划分出具有一定范围的连续而不分离的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区域具备一定面积大小、几何形状,具有一定边界范围,具有一定地理位置特征(即区位特征)。故A、B项正确,C项错误。C项为符合题意的选项。 考点:区域含义 点评:该题难度一般,属于基础性题目,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区域概念的认知能力。 某市寻找适合布局工厂的地点,该厂址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地形平坦;②距河流1千米范围内。下图中“空间资料”是该市地形与河流的空间分布,每一小方格代表1平方千米(该区面积共16平方千米);“属性资料”是地形和河流的类别资料。根据选址条件,对照空间资料和属性资料,符合条件为“1”,不符合条件为“0”,若同一小方格内有两种不同属性类别分布时,为求简化,占有面积比例较大的属性作为评估对象。 完成下列各题。 29. 下图是四幅“河流”资料的评估值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30. 根据地形、河流两项资料的综合评估,图中适合布局工厂的地点是 ( ) A. 甲、乙 B. 乙、丙 C. 乙、丁 D. 甲、丙 【答案】29. B 30. A 【解析】 试题分析: 【29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读图判断,地形平坦条件只有右上角四个格不符合,关键是距河流1km范围内。方格面积是1 km2,图中右半部分上面6个格不符合,其它都满足厂址距河流1km范围条件,所以符合条件评估值图是②,B对。①、③、④错。 【30题详解】 根据上题中图②,适合布局工厂的地点是甲、乙,A对。丙地形条件不适合,B、D错。丙、丁河流条件不适合,C错。 考点:读图能力,影响工厂布局的条件。 二、综合题 3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印度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国家,其水稻种植历史悠久。水稻好暖喜湿,对土壤要求不严。稻谷发芽最低温度10°C~12°C,最适宜温度28°C~32°C。如果三天以上平均气温低于12°C会出现烂秧、死苗。下图为印度水稻种植分布图及甲地气候资料。 (1)简析甲地气候的形成原因。 (2)评价图中甲地种植水稻的自然条件。 【答案】(1)纬度低,海拔低,常年气温高;6-10月份由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甲地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来自海洋的水汽多,降水量多;11-次年5月,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甲地受东北季风的影响,水汽量少,降水少。 (2)有利:热量充足,雨热同期,有利水稻的生长;靠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地形平坦,利于耕作。不利:旱灾、洪涝灾害等对水稻生长不利。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印度水稻种植分布图为背景,考查农业生产的区位条件,考查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详解】(1)根据甲地的气候资料图可知,该地全年高温,夏季多雨,冬季少雨,分旱季和雨季,是热带季风气候;从纬度分析,该地纬度较低,位于恒河平原地区,常年气温较高;6-10月份由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甲地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来自海洋的水汽多,降水量多,是甲地的雨季;11-次年5月,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甲地受东北季风的影响,水汽量少,降水少,是甲地的旱季。 (2)评价农业种植的自然条件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分析。结合农业区位条件,主要从热量、降水、水源、地形等方面分析。有利条件,该地位于热带地区,热量条件丰富,夏季: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的生长;靠近河流,有水源进行灌溉;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形平坦,利于发展种植业。不利因素:夏季多雨,冬季少雨,旱季和雨季分明,旱灾、洪涝灾害等对水稻生长不利。 【点睛】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纬度位置。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附近降水少。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2.海陆位置。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3.地形因素。通常情况下,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形成“地形雨” 4.洋流因素。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如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就直接得益于暖湿的北大西洋暖流。寒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如沿岸寒流对澳大利亚西海岸、秘鲁太平洋沿岸荒漠环境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3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面两幅图分别示意某区域水系分布及该区域 K 地降水量月份分配。 材料二下表为 R 河径流量季节分配表。 季节 冬季 12 月~次年 2 月 春季 3 月~6 月 夏季 7 月~8 月 秋季 9 月~11 月 占全年径流 量的比重 6% 51% 22% 21% (1)根据材料一,简述该区域的地形特征。 (2)图甲中 R 河西岸沼泽广布,试从气候的角度分析其成因。 (3)R 河是流经国水量最大的河流,是世界第五长河,但其航运价值很低。请结合材料一 和材料二说出该河最主要的补给形式,并从河流水文特征角度分析其航运价值较低的原因。 【答案】(1)该区域地形以高原和平原为主;R 和干流以东以高原为主,以西为平原; 地势东高西低;多沼泽分布。 (2)所处纬度较高,气温低,蒸发弱(或蒸发量小于降水量);气温低于 0℃的时 间长,地下冻土广布,不利下渗;气温低,R 河结冰期长,且自低纬度流向高纬度, 多凌汛现象发生,造成 R 河沿岸地区河水常泛滥,从而形成大面积沼泽。 (3)补给形式: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原因:所处纬度较高,气温低,结冰期长(2 分);R 河自低纬度地区流向高纬度地区,有凌汛现象,不利于航行;河水水量季 节变化大,通航能力不稳定。 【解析】 试题分析: (1)据图中信息判断,该区域为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地形特征一般从地形类型及其分布和地势两方面来简述。根据等高线及河流流向可分析该区域地形特征。 (2)沼泽广布主要从地表为什么积水来分析,从水的来源、蒸发、下渗、地势、径流等方面回答。该区域所处纬度较高,气温低,蒸发弱;地势低洼,易积水;地下冻土广布,下渗困难;R河结冰期长,且自低纬度地区流向高纬度地区,多凌汛现象发生,造成R河沿岸地区河水常泛滥。 (3)从材料一,可以看出R河流域降水量并不多,但所处纬度较高,气温低,冬季多积雪,材料二中R河径流量春季所占比例最大,所以补给形式应为积极性积雪融水补给。河流的航运价值从水文、水系特征和流域内资源、经济状况来分析,前者影响通航能力,后者决定需求。 考点:本题考查世界主要国家。 3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每当季节变换,生活在新疆阿尔奏山、天山、帕米尔高原的牧民便开始“搬家”,更换牧场,从山前平原的春秋牧场,搬至深山里的夏牧场;等到气温下降,再从高山带逐级往下迁,以便赶在冬天来临前,回到河谷低地或沙地周围温暖的冬牧场。生活在新疆草原和高山牧场的牧民们世世代代形成了不同季节利用不同高度草场的迁徙游牧方式。下图为新疆某山地冬、夏牧场分布示意图。 (1)简析图示地区草原牧场分布在林带以上和以下的主要原因。 (2)分析生活在阿尔泰山、天山、帕米尔高原的牧民随季节转场的自然原因。 (3)阐释新疆牧民迁徙游牧方式带来的经济与生态效益。 (4)说明新疆牧民在转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 【答案】(1)含有水汽的气流遇山脉阻挡被迫抬升遇冷凝结形成降水,先是降水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后是随海拔升高而下降。海拔1000米至2000米之间降水最多,形成森林带;1000米以下因降水较少形成草原牧场;2000米以上因降水减少,气温较低,又形成了草原牧场。 (2)水草丰美和气候适宜是满足牧民放牧的两个基本条件。夏季林带以上降水较多,水草丰美,气候凉爽,是牲畜抓膘增壮的良好场地;冬季山下的河谷低地和盆地,没有厚雪覆盖,便于牲畜觅食牧草,且气候不太寒冷,牲畜可安全过冬。因而阿尔泰山、天山、帕米尔高原的牧民随季节转场放牧。 (3)不同季节在不同海拔的草场放牧,既充分利用不同海拔的草场资源,获得丰美水草,促进牲畜增长增壮增肥;也利于不同海拔的草场休生养息和自然恢复,保护草场资源,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牧区可持续发展。 (4)牧道漫长崎岖,转场速度较慢;途中易受山地暴风雪、洪水等自然灾害影响和野兽侵袭;牧民生活用品转移量大,转场不便。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新疆山地冬、夏牧场分布为背景,考查降水随高度的变化规律,考查牧民随季节转场的自然条件,考查转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意在考查学生对材料解读与分析能力、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和相关知识的迁移应用能力。 【详解】(1)考查降水随海拔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对植被的影响。降水随高度的变化规律先是降水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后是随海拔升高而下降。形成的原因是含有水汽的气流遇山脉阻挡被迫抬升遇冷凝结形成降水,故1000米以下因降水较少,海拔1000米至2000米之间降水最多,2000米以上因水汽变少而导致降水减少。植被的垂直变化与降水量有关,海拔1000米至2000米之间降水最多,能够满足森林所需要的水分条件,故形成森林带;1000米以下因降水较少,水分条件不足,只能形成草原牧场;2000米以上因降水减少,气温较低,只能是形成草原牧场。 (2)考查牧民随季节转场的自然原因,主要从气候条件和草场条件等方面分析。夏季,林带以上降水量较多,有利于牧草的生长,水草丰美且气候凉爽,是牲畜增壮的良好场地;冬季,林带以下的河谷低地核盆地,气温较高,没有厚雪覆盖,便于牲畜觅食牧草,气候条件有利于牲畜安全过冬,故阿尔泰山、天山、帕米尔高原的牧民随季节转场放牧。 (3)从转场利于草场资源的充分利用,利于草场的自然恢复等方面阐释新疆牧民的迁徙游牧方式带来的经济与生态效益。夏季在林线以上进行放牧,可以充分利用高海拔的草场资源,获得丰美的水草,有利于牲畜的生长增肥;冬季在林线以下放牧,有利于林线以上区域的草场休生养息和自然恢复,保护草场资源,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牧区可持续发展。 (4)从道路漫长、自然灾害等方面说明新疆牧民在转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由于牧道漫长且道路崎岖,不利于转场,故转场的速度较慢;由山下到山上转场,可能会遇到洪水灾害,由山上到山下转场,容易遇到山地暴风雪的影响,此外牧道人烟稀少,会有野兽袭击;牧民生活用品转移量大,转场不便。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