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3 发布 |
- 37.5 KB |
- 33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河北省唐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唐山一中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共60小题,每小题1 分,计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1 个选项符合题意) 读我国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1. 图示区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在该区域修水库,b点会被淹没 B. 从甲点可以看到乙点 C. 图中最大高度差是800米 D. 从c点看不到a点 2. 图中MN剖面线对应的剖面图是( ) A. B. C. D. 【答案】1. D 2. D 【解析】 【1题详解】 图示区域,若在该区域修水库,应利于南部的盆地地形,a点会被淹没,A错。甲点和乙点间有山脊阻挡,从甲点不能看到乙点,B错。根据等高线,图中最高点海拔1400-1600米,最低点海拔200-400米,高差范围是1000-1400米,最大高度差是1399米,C错。有山脊阻挡,从c点看不到a点,D对。 【2题详解】 根据等高线数值,图中MN剖面线,从M到N,海拔先升高,后降低,对应的剖面图是图D, 其它剖面图与实际海拔高度变化不符合,A、B、C错。所以选D。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该区域拟建一条海拔400米桥隧结合的平直公路,并在附近建一座可欣赏到“长河落日圆”美景的观景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拟建公路中隧道路段长度约为 A. 10km B. 20km C. 27km D. 45km 4. 拟建公路中需修建桥梁的数量为 A. 一座 B. 两座 C. 三座 D. 四座 5. 观景台应选址在 A. ①处 B. ②处 C. ③处 D. ④处 【答案】3. C 4. B 5. C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为背景材料,考查了等高线以及比例尺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3题详解】 由图中的左下角的比例尺可知图上一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千米,经测量图中的拟建公路可知该公路在图上的长度约为5.4厘米,可知拟建公路中隧道路段长度约为5.4×5千米=27千米,可知ABD错误,故C正确。 【4题详解】 当该公路穿越山谷或者河流的时候,才需要建桥梁,读图可知在图中的右下方拟建公路穿越了一次山谷,因此该处需要建一座桥梁,在图的左上方拟建公路穿越了一次河流,因此该处业需要建设一座桥梁,可知拟建公路中需修建两座桥梁,可知B正确,故ACD错误。 【5题详解】 读图中左上角的指北针可知在图中左下方表示的是正北,可知若站①④两处面朝南的时候其左侧是西,读图可知其西侧为山脊,会对视线造成阻挡作用,因此在①④两处建设观看日落平台不合适,可知AD错误;在读图可知②处于山谷之中其地势比较低,视野不好,因此观景台不应该建在②处,可知B错误;当站在③处面朝北的时候其左侧是西,读图可知③处的西侧海拔比较低,视野比较开阔,利于观看日落,因此观景平台应当建在③处,故C正确。 【点睛】第3题解答本题时一定要认真研读本题所给的图,尤其是图中左上角的指北针对于解答本题来说至关重要。 2018年春节期间,小明一家人到一岛国进行了旅游,结合该岛国(面积为21.1平方千米)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6. 该岛位于( ) A. 东半球 大西洋 B. 东半球 太平洋 C. 西半球 大西洋 D. 西半球 太平洋 7. 若图中A、B之间的图上距离为5厘米,则该图的比例尺接近于( ) A. 1∶10 000 B. 1∶50 000 C. 1∶100 000 D. 1∶500 000 【答案】6. D 7. C 【解析】 【6题详解】 根据该岛的经度可推测是在平洋中,所以选项A、C应舍去;东西半球的分界线为20°W和160°E,由图可知该国所在经线经度为166°55′E,在160°E以东,属于西半球,选项D正确。 【7题详解】 该岛的面积为21.1平方千米,结合其形状可推断出其长和宽在5千米左右。若图中A、B之间的图上距离为5厘米,其比例尺约为5:500000=1:100000。故选C。 下图是我国东南某地旅游景区等高线地形图,图中虚线为观光索道线,索道运行速度保持恒定。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 图中清水溪流向是 A. 西南向东北 B. 东北向西南 C. 西北向东南 D. 东南向西北 9. 该景区图示地区内可以游览的景色有 A. 激流飞瀑 B. 湖畔午阳 C. 湖光山色 D. 沿海风光 10. 据图分析和计算,关于索道 MP 和 PQ 段的下列结论可能正确的是 A. MP 段地势起伏相对较大 B. PQ 段容易遭受山洪摧毁 C. MP 段运行时间相对较长 D. PQ 段运行时间相对较长 【答案】8. D 9. C 10. D 【解析】 【8题详解】 水往低处流,首先根据图中的等高线标出清水溪流向,然后再根据指向标确定方向,图中清水溪流向是东南向西北,选择D。 【9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整个河流没有激流飞瀑,也就无法游览急流飞瀑,A错误;根据指向标和等高线可以判断湖泊的南侧为山地,不利于游览湖畔午阳,B错误;图中显示有山和湖泊,可以游览湖光山色,C对;此地临湖,没有沿海风光,D错误。 【10题详解】 根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原理可知,P为洼地,Q 为凸丘,MP 段小于150,PQ大于200,PQ地势起伏相对较大,A错误;索道在空中,不容易遭受山洪摧毁,B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MP 段和PQ 段水平距离差不多,但是PQ地势起伏相对较大,索道长度较长,索道运行速度保持恒定,PQ 段运行时间相对较长,C错,D对。 下图为某架飞机从北京飞往赫尔辛基(60ºN,25ºE)路线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1. 该飞行路线 A. 从始至终,一路顺风 B. 横跨东、西两个半球 C. 先向西南,再向西北方飞行 D. 终点比起点正午太阳高度小 12. 本架飞机途经国家均 A. 地处高纬度 B. 属同一大陆 C. 位于地震带 D. 为发达国家 【答案】11. D 12. B 【解析】 【11题详解】 根据二者的相对位置可知,该飞行路线大部分为迎着西风逆风飞行;飞行位置均在东半球;飞行方向为先向西北,再向西南方飞行;由于赫尔辛基比北京纬度高,故赫尔辛基比北京正午太阳高度小,也即终点比起点正午太阳高度小,所以选D。 【12题详解】 本架飞机途经国家主要为中国、蒙古、俄罗斯等国;中国大部分在中纬地区;起终点均属于亚欧大陆;蒙古没有位于地震带;蒙古、中国不是发达国家,选B。 下图表示某产业部门从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的布局变化(图中箭头表示该产业部门转移方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3. 该产业部门属于 A. 资源密集型产业 B. 资金密集型产业 C. 技术密集型产业 D. 劳动密集型产业 14. 这种产业转移主要原因是 A. 占领更多国家的市场,获得更大经济效益 B. ①国家出现经济衰退 C. 降低土地、工资成本,获得更大经济效益 D. ②③④地区经济发展超过①国家 【答案】13. D 14. C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某产业部门从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的布局变化”为背景材料,考查了产业转移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13题详解】 资源密集型产业不可能从日本转移到韩国,因为韩国本身自然资源比较缺乏,故A错误;读图可知该产业部门有一部分转移到东南亚的发展中国家,资金密集型产业不会由发达的日本转移到经济比较落后的东南亚国家的,故B错误;东南亚一带技术比较落后,技术密集型的产业也不会从日本转移到东南等国的,故C错误;读图可知该产业部门的转移主要在东亚和东南亚进行的,由材料中的时间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产业部门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故D正确。 【14题详解】 结合产业转移的知识可知占领更多国家的市场仅是这种产业进行转移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故A错误;读图可知①国家为经济发达的日本,该国家到目前为止经济也是非常发达,因此可知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从日本向外转移不是因为该国经济衰退才进行的,而是该国为了进行产业升级才向外转移的,可知B错误;这种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之所以从转出地转出,主要是因为转出地的土地、劳动力等成本随着经济的发展有所上涨,进驻到转入地主要是因为转入地的地租水平以及劳动力价格都比低廉,有利于较低生产成本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故C正确;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②③④多数为发展中的国家和地区,发达程度不如日本,可知D错误。 【点睛】韩国、中国台湾、中国大陆以及马来西亚等国家和地区人口众多,劳动力比较丰富。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5. 卡塔尔虽然三面临海,但气候干燥,境内无常年性河流,缺水特别严重。卡塔尔气候干燥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 A. 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盛行上升气流 B. 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带的交替控制 C. 终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D.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 16. 卡塔尔是全球第15大原油出口国,若将该国的石油通过海轮运往德国最大港口汉堡港,沿途经过海峡的顺序是( ) A. ①②④③ B. ④②③① C. ③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15. C 16. A 【解析】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成因。读图分析可知,卡塔尔位于回归线附近,根据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可知,该地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干燥少于,形成热带沙漠气候。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 【16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世界的海峡和世界主要的航线。读图,根据海峡的轮廓和走向分析判断可知,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英吉利海峡、直布罗陀海峡,根据四地的分布,卡塔尔的石油通过海轮运往德国最大港口汉堡港,要从波斯湾进入印度洋,然后经过红海和苏伊士运河到达地中海,从地中海经直布罗陀海峡进入大西洋,再经英吉利海峡到达汉堡港。沿途经过海峡的顺序是霍尔木兹海峡、曼德海峡、直布罗陀海峡、英吉利海峡,顺序为①②④③ ,故答案选A。 某年3月P地(如图)发生强烈地震,引发大规模海啸,导致附近某核电站核物质泄漏。泄漏到海洋的核物质主要通过洋流扩散。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 图中所示甲、乙、丙、丁四地中,环境受本次核物质泄漏影响最大的是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18. P 地位于 A. 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挤压带 B. 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挤压带 C. 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带 D. 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挤压带 【答案】17. C 18. A 【解析】 【17题详解】 根据轮廓和经纬度位置判断,题干描述P地日本位于日本东部沿海。根据洋流分布规律,日本东部有自西南向东北流的日本暖流经过,会把P地泄漏的核物质顺着洋流带到丙地,因此C正确;甲乙位于日本东南和西南部海域,不会受到污染;而丁受南下的千岛寒流影响,P地污染不会到达此地。故选C。 【18题详解】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相关知识,板块挤压处,多火山地震,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P地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处,所以A正确。故选A。 合掌造(左图)是日本的一种木造建筑物,屋顶厚且陡,以便适应当地的地理环境。右图为“日本轮廓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9. 图中所示建筑物的屋顶造型设计是为了适应当地( ) A. 旱灾频发 B. 多洪涝灾害 C. 冬季暴雪 D. 地震、火山活动频繁 20. 下列四地中,合掌造最可能位于( ) A. a地 B. b地 C. c地 D. d地 【答案】19. C 20. C 【解析】 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不同区域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气候的分布及成因。 【19题详解】 从图中信息可知,“合掌造”屋顶厚,可以防寒保暖,屋顶陡,说明可以排水,说明该地降水多,冬季多发生暴雪天气,故C正确;要注意题中设问关键在“屋顶造型设计”。其他选项都不能被“屋顶造型设计”反应。故选C。 【20题详解】 结合图示材料“合掌造……屋顶厚且陡”分析,说明屋顶有排水和保温作用。最可能位于冬季降水多的地区。日本地处东亚季风气候区,冬季盛行西北季风,c地正处于冬季风的迎风坡位置,降水充沛。与c相比,a、b、d地均纬度低,温度高,且位于太平洋一侧,夏季多雨,不用建设厚屋顶。故选C。 受热带季风气候影响的薄荷岛,位于菲律宾中部,森林茂密。但岛上多座高度在40~120米的石灰岩小山上却只长草不长树,形似草堆,每年热季,“草堆”干枯,转为褐色,犹如一排排巧克力摆放在大地上,因此它们被当地人称为“巧克力山”。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21. 巧克力山“只长草不长树”的原因是( ) A. 土层过薄,树木难生长 B. 地势较高,热量条件差 C. 森林破坏,石漠化严重 D. 山坡陡峻,水源难保持 22. 能够观赏到该岛地面褐色“巧克力”的旅游时间在( ) A. 3~5月 B. 6~8月 C. 9~11月 D. 12~2月 【答案】21. A 22. A 【解析】 本题考查区域地形特征和独特旅游资源的欣赏时机知识。 【21题详解】 由图文信息“草堆干枯,转为褐色”可知,这些小山主要由石灰岩构成,为喀斯特地貌,表面土层过薄,树木难以长,A对;由材料可知,这里地处热带季风气候区且小山高度不超过120米,热量条件好,B错;由图文信息可知,这里森林茂密,且不存在石漠化现象,C错;结合图文信息可知,这里的山坡较为平缓,D错。故选A。 【22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这里属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有明显的旱、雨两季,雨季约在每5~10月期间。对于热带季风气候,雨季来临之前为热季,在每年热季,当地草木干枯,“巧克力山”的草堆呈现褐色,所以能够观赏到该岛地面褐色“巧克力”的旅游时间应在雨季来临前,结合选项可知3~5月较为合适,故选A。 伊塞克湖湖面平均海拔约1608米,面积6300多平方千米,是世界最深的高山大湖,湖水清澈澄碧,终年不冻。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23. 关于伊塞克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伊塞克湖东岸降雪多于西岸 B. 伊塞克湖水补给主要来源于降水 C. 伊塞克湖水位季节变化小 D. 伊塞克湖春季水位最高 24. 伊塞克湖终年不冻的主要原因是 ①纬度低 ②山地环绕 ③湖水盐度高 ④湖泊水深量大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23. A 24. C 【解析】 考查湖泊水源补给及特征,意在考查学生迁移知识分析具体湖泊自然地理特征的能力。 【23题详解】 结合图中经纬度和天山等信息判断,该地受西风带影响,西风吹过湖面后水汽较多,且受东部地形的抬升作用,容易形成降水(降雪),因此东岸降雪多于西岸,A对;该地气候为温带大陆性性气候,年降水量少,河水的补给主要依靠东部高山冰雪融水,B错;夏季冰雪融水水量大,湖泊水位高,冬季来水量少,湖泊水位低,C、D错。 【24题详解】 伊塞克湖位于42-43°N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纬度较高且冬季气温低,①错;山地环绕,尤其是东部的高大山脉阻挡了冷空气,使其冬季气温下降幅度较小,不易结冰;该湖为内陆湖,湖水盐度越高结冰越慢;该湖是世界最深的高山大湖,水深大难以结冰,故②③④对,选C。 下图所示沙漠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不超过150mm,冬季稳定积雪日数在100—160天,积雪深度可达20cm以上,其植被覆盖率较我国其他沙漠高。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25. 与其他沙漠相比,图示沙漠区域植被覆盖率更高的主要原因是( ) A. 年均温低蒸发弱 B. 山地降水丰富 C. 积雪融水丰富 D. 高山冰雪融水丰富 26. 形成该沙漠冬季稳定积雪的水汽主要来源于( ) A. 大西洋 B. 北冰洋 C. 太平洋 D. 印度洋 【答案】25. C 26. A 【解析】 【25题详解】 由图文信息可知,该地位于我国准噶尔盆地,该地降水稀少,蒸发旺盛。但冬季稳定积雪日数在100-160天,积雪深度可达20cm以上,说明冬季降雪量较大,春季融雪量大,所以此处沙漠区域植被覆盖率较高,故C正确,A、B、D错误。 【26题详解】 根据图中经纬度可知,该沙漠位于我国准噶尔盆地中,冬季稳定积雪的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故A正确。 下图一组世界区域地图,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27. 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 ) A. 光热、降水 B. 土壤、水源 C. 风向、地势 D. 地形、河流 28. 乙地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 A. 水土流失 B. 沙尘暴 C. 土地盐碱化 D. 洪涝灾害 【答案】27. A 28. C 【解析】 本题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及区域地理环境问题。 【27题详解】 根据经纬线和海陆轮廓可知,图中甲为波德平原,乙为图兰平原。波德平原纬度高,为温带海洋气候,全年湿润多雨,太阳辐射较弱,热量不足,主要制约因素为光热;图兰平原,位于亚欧大陆深处,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量较小,主要制约因素为降水,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28题详解】 根据经纬线和海陆轮廓可知,图中乙为图兰平原。不合理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加之该地蒸发强,水分蒸发使得水中的盐分附着于地表,引发土地盐碱化,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下图中左图是面包树景观,面包树为了能够顺利度过降雨很少的旱季,在雨季就大量吸收水分,贮藏在肥大的树干里。右图示意某区域Ⅰ~Ⅳ类气候带和Q山分布,Q山垂直自然带丰富。 完成下列各题。 29. 面包树在右图中主要分布在气候带 A. Ⅰ B. Ⅱ C. Ⅲ D. Ⅳ 30. Q山垂直自然带丰富的原因是 ①纬度低 ②相对高度大 ③土壤肥沃 ④水源充足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31. Ⅳ气候带的地带性土壤 ①因植被茂盛多枯枝落叶,有机质含量高 ②因降水丰富淋溶作用强,有机质含量低 ③因全年微生物分解旺盛,有机质含量低 ④因风化作用强风化壳厚,有机质含量高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④ 【答案】29. C 30. A 31. 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非洲气候类型及植被、土壤特点。 【29题详解】 面包树为了能够顺利度过降雨很少的旱季,在雨季就大量吸收水分,贮藏在肥大的树干里,说明面包树主要是为了适应有干湿两季的热带草原气候;右图中Ⅰ是地中海气候,Ⅱ是热带沙漠气候,Ⅲ是热带草原气候,Ⅳ是热带雨林气候,C正确,ABD错误。 【30题详解】 纬度越低、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谱越复杂; Q山位于赤道附近,纬度较低,海拔高度可达5895米,相对高度大,故垂直自然带丰富,①②正确;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不影响自然带谱的复杂程度,③④错误;A正确。 【31题详解】 由上题分析可知Ⅳ气候类型为热带雨林气候,该地区虽然植被茂盛多枯枝落叶,但全年多雨,降水丰富淋溶作用强,并且该地全年高温,微生物分解作用旺盛,而导致有机质含量低,②③正确,①④错误。C正确。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及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尼日利亚经济以农矿业为主,是非洲第一大石油出口大国,东亚的中国、日本、韩国等是其主要的原油进口国,下图为尼日利亚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2. 尼日利亚热带经济作物油棕在南部大面积种植的自然区位优势是 A. 平原地形,地势低平 B. 降水稀少,土壤肥沃 C. 热量充足,降水丰富 D. 沿河分布,灌溉水源充足 33. 尼日利亚原油运输到东亚可能经过 A. 英吉利海峡、苏伊士运河 B. 好望角、马六甲海峡 C. 苏伊士运河、霍尔木兹海峡 D. 巴拿马运河、直布罗陀海峡 34. 尼日利亚北部地区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A. 草场退化,土地荒漠化 B. 森林破坏,水土流失 C. 经济发达,污染严重 D. 水网稠密,湖泊萎缩 【答案】32. C 33. B 34. A 【解析】 【32题详解】 油棕适合在水热丰富的地区生长;该国南部受暖流及西南风的影响,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丰富,热量充足,故C项正确,B项错误;南部地区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故A项错误;据图知,油棕的分布区域没有完全沿河分布,故D项错误。 33题详解】 尼日利亚位于西非东南部,从该国运送石油到东亚的航线为向非洲南端过好望角,经马六甲海峡,到东亚,故B项正确;英吉利海峡位于欧洲西部,故A项错误;霍尔木兹海峡位于西亚,扼守着波斯湾地区,故C项错误;巴拿马运河位于中美洲地区,故D项错误。 【34题详解】 尼日利亚北部为热带草原带与荒漠带的过渡地区,受东北信风的影响,荒漠带向南移动,且当地的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过度樵采加剧了荒漠化的程度,故A项正确;北部的地表植被为草地不是森林,故B项错误;尼日利亚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故C项错误;该国北部地区,河流较少,故D项错误。 玉米为一种喜温农作物,春玉米一般在春季中后期播种,夏季末收获。下图为某地区春玉米生育期(作物播种到成熟所需的天数)等值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5. 图示区域春玉米生育期大致分布规律是 A. 海拔越高生育期越长 B. 自东向西生育期变长 C. 降水越多生育期越长 D. 自南向北生育期变长 36. 导致M、N两地春玉米生育期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 纬度 B. 地形 C. 土壤 D. 洋流 37. 该地区春玉米生育期内,我国海口昼长的变化规律是 A. 逐渐增长 B. 先减短后增长 C. 逐渐减短 D. 先增长后减短 【答案】35. B 36. D 37. B 【解析】 【35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春玉米生育期并不完全随海拔高度的增加生育期越长,特别是西部沿海地区海拔低生育期长,A错;整体上看,春玉米生育期大致自东向西生育期变长,B对;春玉米生育期与降水关系不大,C错;从图中的等值线可以看出生育期并不是自南向北变长,D错。 【36题详解】 M春玉米生长期比较长,主要是因为沿岸是寒流,气温低生长期长;N春玉米生长期比较短,主要是因为沿岸是暖流,气温高生长期长,选择D。 【37题详解】 春玉米一般在春季中后期播种,夏季末收获。该地区位于南半球,我国季节与南半球相反,春玉米生育期内,我国处于秋季中后期到冬末,海口昼长的变化规律是先减短后增长,选择B。 非洲被称为高原大陆和热带大陆,下图示意非洲北部降水类型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8. Ⅰ与Ⅲ地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同的主导因素是( ) A. 洋流 B. 海陆位置 C. 地形地势 D. 大气环流 39. 图示Ⅳ沿岸地区多雾的形成条件是( ) A. 海洋水汽来源充足 B. 加那利寒流流经沿岸 C. 气温昼夜变化较大 D. 寒冷冬季风势力强大 40. Ⅱ地区极端干旱 ,表现为( ) A. 物理风化强烈,砾石遍布 B. 动物随季节南北迁徙 C. 地表水短缺,荒漠广布 D. 大牧场放牧业发达 【答案】38. D 39. B 40. C 【解析】 【38题详解】 I是北部冬雨型,是因为I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区,冬季受南移的西风带控制,降水多;Ⅲ是热带草原气候区,夏季多雨型,是由于Ⅲ地区受北移的赤道低气压带的影响,降水多。因此造成I和Ⅲ两地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同的主要是所受的气压带和风带不同。D项正确。洋流影响小,A错误;海陆位置和地形地势是稳定因素,不随季节发生变化,B、C错误。故选项D正确。 【39题详解】 Ⅳ沿岸地区多雾的主要原因是沿岸有加那利寒流流经。由于冷洋面的减温作用,使其上的水汽遇冷凝结,形成雾。选项B正确。 【40题详解】 Ⅱ地区为撒哈拉大沙漠地区,这里气候极为干旱的表现一是地表水短缺,二是荒漠广布。荒漠中既有沙漠也有砾漠,但A项中的砾漠不如C项中荒漠表达完整,本题考查学生思维全面性。故选项C正确。动物随季节南北迁徙出现在热带草原气候区,B项错误。该地植被稀少,草场资源不足,不利于发展大牧场放牧业,D项错误。综合分析C项正确。 北京雨燕属小型候鸟,常在房屋屋檐下筑巢。在我国北方地区繁殖,在非洲南部越冬。为研究和保护候鸟,科研人员为北京雨燕装上光敏定位仪,根据定位仪所获取的数据,绘制出2014—2015年北京雨燕迁徙线路图。光敏定位仪在良好气象条件下得到的数据相对准确。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41. 图中四地光敏定位仪得到的数据误差最大的可能在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42. 北京雨燕 A. 越冬期间,周围稀树草原一片枯黄 B. 飞越天山、东非高原等地区 C. 迁徙中经过岩石圈两大板块 D. 繁殖地受到城市化的威胁 【答案】41. C 42. D 【解析】 【41题详解】 结合图中各地比较,可以得出丙地为热带雨林气候区,降水多、阴雨天气多,其他均为气候降水较少,晴天较多,所以C正确。 【42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繁殖地在甲位于北京,所以称为“北京雨燕”,受到城市化的威胁较大,D正确。越冬期间,周围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A错误。北京雨燕属小型候鸟,天山难以飞越,没有飞过东非高原,B错误。迁徙中经过岩石圈三大板块,C错误。 43.读下图,完成问题。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 植被类型相同的是 A. 甲、乙、丙 B. 甲、乙、丁 C. 甲、丙、丁 D. 乙、丙、丁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以本题非洲局部示意图为为背景材料,考查了植被分布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甲地的气候为热带草原气候,丁和丙地的气候也是热带草原气候,因此可知甲丙丁三地的植被类型都为热带草原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乙处于刚果河盆地之中,该地的气候为热带雨林气候,其植被带的为热带雨林带,可知甲、乙、丙、丁四地中, 植被类型相同的是甲、丙、丁,可知ABD错误,故C正确。 【点睛】读图可知甲地所在的岛屿为马达加斯加岛,该岛屿的东侧为热带雨林气候,西侧为热带草原气候。 全球米贵已经令粮食安全危机成为世界性难题,为缓解粮食安全危机,不少国家走上了海外屯田之路。日本早就积极开发海外粮库,现在海外屯田面积已是国内耕地面积的3倍。苏丹由于拥有粮食生产的区位优势,成为海外屯田的热点目的地。 结合图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44. 日本积极开展海外屯田的原因不包括( ) A. 农村人口比重大 B. 山地多,平原少 C. 人多地少 D. 经济发达 45. 下列有关苏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降水稀少,水资源短缺 B. 气温年较差大,有利于农作物养分积累 C. 光照充足,粮食品质好 D. 东南部多平原,耕地面积广阔 【答案】44. A 45. C 【解析】 【44题详解】 影响农业发展的区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地形、气候、土壤、水源、自然灾害)、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技术、劳动力、政策等)。 日本积极发展海外屯田主要是本国粮食生产不足,主要原因是:日本国土面积狭小,人多地少;山地多、平原面积少;日本属于岛国,易受自然灾害影响,农业生产不稳定;日本国内经济发达,对粮食的需求量大。结合选项可知A选项错误,日本书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45题详解】 苏丹位于非洲东北部,红海沿岸,撒哈拉沙漠东端,有青尼罗河、白尼罗河流经。 C项,苏丹大部分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由于纬度低,光照资源丰富。有尼罗河河谷贯穿,青尼罗河、白尼罗河汇合处一带土质最为肥沃,且水源充足,农业产出的粮食品质好,故C项正确。 A项,苏丹最南部地区降水多,中部地区降水少,但境内因有尼罗河流经,水资源丰富,故A项错误。 B项,苏丹大部分地区为热带气候,气温年较差小,故B项错误。 D项,苏丹东南部为高原(东非高原),耕地面积较少,故D项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 随着T海峡海底隧道开通,国家间和大洲间的流通进一步加大。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46. 图示铁路连通了( ) A. 非洲和亚洲 B. 北美和南美 C. 欧洲和亚洲 D. 亚洲和北美 47. 开凿T海峡海底隧道面临的最大的自然威胁最可能为( ) A. 寒潮 B. 地震 C. 潮汐 D. 飓风 【答案】46. C 47. B 【解析】 考查世界著名海峡,交通运输建设的影响因素。 【46题详解】 读图根据海陆轮廓及经纬度判断,该海峡为土耳其海峡,该海峡位于亚洲和欧洲分界线上,所以铁路的修建连通了欧洲和亚洲,故选C。 【47题详解】 图示海峡位于板块交界处,属于消亡边界,地壳不稳定,所以开通T海峡海底隧道面临的最大的自然威胁为地震,海底隧道不会受到寒潮、飓风、潮汐的影响,故选B。 罗讷河发源于瑞士阿尔卑斯山脉的罗讷冰川,流经法国东南部,注入地中海。法国于1931年成立“国立罗讷河公司”,作为罗讷河综合整治和开发的唯一授权机构。下图示意罗讷河流域。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8. 罗讷河上游水位最高的季节和主要补给水源分别是 A. 春季,季节性冰雪融水 B. 夏季,积雪冰川融水 C. 秋季,山区地形雨 D. 冬季,地下水 49. 罗讷河流域开发前,位于中上游的里昂很少遭受洪涝灾害的根本原因是 A. 上游修筑梯级大坝 B. 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小 C. 气候干旱降水量少 D. 上游流经大面积沼泽 50. 长度仅500千米的罗讷河上曾有20多座水电站,为河流水能梯级开发的“世界之最”。主要原因是 A. 沿岸人口稀少,利于施工 B. 河流平均流量大,多高山峡谷 C. 流域内农业发达,航运需求大 D. 法国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 【答案】48. B 49. D 50. B 【解析】 【分析】 本题以罗讷河为背景材料,考查了河流补给以及流域开发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48题详解】 该区域春季的气温还比较低,积雪和冰川的融水量还比较小,因此春季的水位不是最高的,故A错误;罗讷河上游发源于瑞士境内的阿尔卑斯山,其主要河流补给为积雪和冰川融水,故C错误;由材料信息可知罗讷河发源于瑞士境内阿尔卑斯山的罗讷冰川,该处海拔较高,积雪以及冰川积存量比较大,每年的夏季气温较高,积雪和冰川会大量融化,积雪和冰川融水量比较大,因此可知罗讷河上游水位最高的季节是夏季,主要补给水源是积雪和冰川融水,可知D错误,故B正确。 【49题详解】 罗讷河流域开发前,该河流还未修建大坝,故A错误;由第1题的解析可知里昂上游地区的河段夏季水位最高,其他季节水位较低,可知其水位季节变化还是比较大的,可知B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位于中上游的里昂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较多,故C错误;读图可知里昂的上游地带有大面积的沼泽分布,该沼泽对所在区域的河流具有较大调蓄作用,具有削弱洪峰的作用,故D正确。 【50题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河流流域内人口数量较多,故A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讷河所在的区域气候主要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和地中海气候,区域内降水量较大,河流的平均径流量比较大,且该河流的上游地带流经高山地带,多峡谷地貌,河流的落差比较大,水能资源比较丰富,这些为该河的梯级开发提供重要的先决性条件,因此可知该河成为水能资源梯级开发的“世界之最”主要是因为河流平均流量大,流域内多高山峡谷,故B正确;流域内发达的农业与该河流成为梯级开发之最的关系不大,故C错误;法国发达的经济,科技水平高,是该河成为梯级开发之最的重要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故D错误。 【点睛】第3题法国发达的经济河先进的科技仅是罗讷河成为世界梯级开发之最的重要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 1996年我国与M国签订海洋渔业发展合作规划,至2010年我国有20多家沿海渔业企业(总部设在国内)在M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产品除满足M国需求外,还远销其他国家。下图示意M国的位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1. 中资企业在M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的主要目的是( ) A. 满足我国需求 B. 拓展国际市场 C. 提高技术水平 D. 增加当地就业 52. 如考虑运输成本,在下列国家中,M国中资企业的产品首先应销往( ) A. 美国 B. 日本 C. 澳大利亚 D. 法国 【答案】51. B 52. D 【解析】 本题组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材料信息获取能力,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工业区位因素分析,需要抓住材料中关键信息,结合基础知识分析答题。 【51题详解】 由文字材料“我国有20多家沿海渔业企业(总部设在国内)在M国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产品除满足M国需求外,还远销其他国家”可以看出,中资企业在M国(摩洛哥)从事渔业捕捞和渔业产品加工的主要目的是拓展国际市场,增加收入,故答案选B。 【52题详解】 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法国四国中距离M国(摩洛哥)最近的是法国,如考虑运输成本,在以上四个国家中,M国中资企业的产品考虑降低运费首先应销往法国,故答案选D。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以下右图是风力统计曲线,其中两条折线对应左图中的中甲、乙两地。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53. 甲、乙两地对应的风力统计曲线是 A. 甲—①、乙—② B. 甲—②、乙—① C. 甲—②、乙—③ D. 甲—③、乙—② 54. 造成影响甲、乙两2级以上风力天气持续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纬度 B. 海陆位置 C. 地形 D. 洋流 55. 造成甲、乙两地风力在1月和7月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 纬度变化 B.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C.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D. 寒暖洋流影响 【答案】53. B 54. A 55. C 【解析】 【分析】 本题以“世界某区域图”为背景材料,考查了气候以及影响气候的因素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53题详解】 读图结合等高线图,可知甲地西部的海拔较高,可知甲地位于背风坡,冬季风力较乙地小,对应②曲线,乙地冬季风力大,对应①曲线,可知A错误,故B正确;甲、乙位于地中海沿岸,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风力小,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风力大,③曲线夏季风力大,冬季风力小,故CD错误。 【54题详解】 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乙位于地中海沿岸,属于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风力大,甲地纬度较高,受西风带控制时间长,乙地纬度低,受西风控制时间短,因此甲地2级以上风力天气持续时间比乙地的长,故A正确,BCD错误。 【55题详解】 甲乙两地的纬度位置不会因为季节变化而改变的,故A错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仅是造成甲、乙两地风力在1月和7月发生变化的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可知B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中海沿岸风力大小季节性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的根本原因是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故C正确;寒暖洋流是常年性的,不会随季节的变化而改变,寒暖洋流和甲乙两地风力大小的变化没有关系,故D错误。 【点睛】第3题本题答案容易误选B项,因此在解答本题时要特别注意。 下图示意伏尔加河三角洲位置变化及里海海平面变化,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56. 1900—1978年伏尔加河三角洲变化的特点有 ①增速先慢后快 ②向东南方向扩展 ③面积不断增大 ④坡度逐渐趋缓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57. 2000年该三角洲的前缘位置可能位于 A. 甲处 B. 乙处 C. 丙处 D. 丁处 58. 若在该河中上游修建大型水库,将导致河口及附近水域 A. 河口盐碱化加剧 B. 生物多样性增加 C. 三角洲面积缩小 D. 水位季节变化增大 【答案】56. C 57. B 58. A 【解析】 本题组主要考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原理以及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等相关知识。 【56题详解】 读图可知,1900-1978年伏尔加河三角洲逐渐向东南方向扩展,三角洲的面积不断增大,②③正确;通过三角洲的外缘与里海的交界线的疏密变化可以看出,三角洲的面积先变快后变慢,①错;1900年-1978 年期间,里海海平面呈下降趋势,且三角洲范围等值线逐渐密集,说明三角洲的坡度趋于陡峭,④错,故选C。 【57题详解】 2000年湖泊水位高度升高,水位高度与1920-1940年湖泊水位高度相当,因此三角洲前缘位于1920年三角洲与1940年三角洲之间的位置,乙正确,故选B。 【58题详解】 若在该河中上游修建大型水库,则入湖水量减少,湖泊盐度增加,河口以及河口附近的盐碱化加剧,A正确;湖泊面积减小,生物多样性减少,B错;湖泊面积减小,湖泊水位下降,滨湖三角洲向湖心一侧移动,三角洲面积增大,C错;由于水库对水库下游河段的径流量调节作用,导致河口及附近水域水位季节变化减小,D错误,故选A。 白俄罗斯(图)重工业发达,汽车生产以重型汽车和拖车为主,民用轿车几乎全部依赖进口。2017年,由中国浙江J公司和白俄罗斯当地企业合资的B民用轿车组装厂建成。B厂生产依托J公司的核心技术,所用的零部件大多来自本土。为适应当地气候条件,B厂对J公司原有车型进行改造。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59. 中国浙江J公司在白俄罗斯建民用汽车组装厂考虑的主要因素是() A. 产业基础 B. 零部件成本 C. 市场前景 D. 优惠政策 60. 与中国浙江相比,B厂改造车型新增加的功能最有可能是() A. 电气设备防潮功能 B. 高温天气防爆胎功能 C. 轮胎防滑功能 D. 座椅、挡风玻璃加热功能 【答案】59. C 60. D 【解析】 【59题详解】 本题考查阅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所给信息可知,白俄罗斯轿车生产落后,民用轿车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市场需求量大。因此中国J公司在白俄罗斯建民用汽车组装厂主要考虑的市场前景,而不是零部件成本,C正确;当地民用轿车几乎全靠进口,说明当地技术落后,工业基础薄弱,且汽车的核心技术来源于中国,故A错误;优惠政策材料没有体现,D错误。综上本题选择C。 【60题详解】 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中国浙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白俄罗斯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因此浙江比白俄罗更潮湿,夏季更炎热,冬季更寒冷,故D正确,A、B错误。白俄罗斯冬季降水较少,因此防滑不是最可能增加的功能,故C错误。故选D。 二.综合题(共2小题) 6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埃及及周边区域略图。 材料二 埃及耕地面积约占国土的3.7%,耕地、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尼罗河两岸尤其是三角洲地区。 材料三 埃及是非洲第二人口大国、第二大经济体,与欧盟、非洲、阿拉伯国家等签有自由贸易协议(成员国之间货物流通免除关税和各种非关税壁垒)。中国巨石集团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玻璃纤维制造企业,产品大量销往欧盟,2017年巨石首个海外玻纤生产基地在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全面建成,成为非洲唯一的玻璃纤维生产基地。 (1)指出埃及耕地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 (2)简要说明在埃及投资建厂对提高巨石集团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作用。 (3)随着埃及石油消费量的增长,该国大力发展石化工业。有观点认为“与乙地相比,在甲城加工石油会产生更多的环境问题,并带来更大的危害”。请阐述支持该观点的理由。 【答案】(1)气候干旱、沙漠广布,耕地数量少;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少;工业化城市化建设占用耕地。 (2)人口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土地成本低;石油、石英砂矿丰富,降低能源、原材料成本;避开关税及贸易壁垒;离欧盟市场更近。 (3)石化工业(大气、水等)环境污染严重,大力发展还会加剧水资源短缺,耕地退化;甲城人口较多,经济活动较密集;甲城位于沿海,加重海洋环境污染,破坏海洋生态环境(如鱼类死亡、渔业减产等)等。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埃及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农业区位条件以及工业区位条件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了考生获取解读地理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详解】(1)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埃及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沙漠广布、气候干旱,区域内降水总量少,耕地面积较小;由材料信息可知,埃及人口众多、人均耕地面积比较小;此外,埃及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占用了大量的耕地资源。以上这些原因都是埃及耕地资源短缺的重要原因。 (2)由材料信息可知埃及人口众多,该国劳动力丰富且廉价,劳动力成本低;埃及为发展中国家,经济较为落后,地租水平较低;读图可知埃及国内石油、石英砂矿等自然资源比较丰富,有利于巨石集团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成本;由材料信息可知埃及与欧盟、非洲、阿拉伯国家等签有自由贸易协议,利于巨石集团避开关税及贸易壁垒,从而有利于其开展国家贸易;埃及距离欧洲的地理距离更近,离欧盟市场更近,可以减少运输成本。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石油化工行业对大气以及水体等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大力发展石化行业还会加剧埃及水资源短缺的局面,会进一步导致耕地退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读图可知甲城市位于地中海沿岸地区,该市人口较多,经济活动量比较大;在甲城市大力发展石化行业会加重沿海海洋环境污染,从而破坏海洋生态环境,使得海洋生物大量死亡。 【点睛】第1题在解答本题时其答案可以从气候、人口工业化以及城市化等方面去组织。 6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可可树属热带作物。1847年英国人利用可可生产出第一块固体巧克力,此后欧洲和北美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巧克力生产地。上世纪80年代以来,印度尼西亚人采用可可树与椰子树间作种植模式,该国逐渐成为世界上重要的可可种植国和出口国,但可可加工业长期相对落后。2010年印度尼西亚开始对可可原料出口征收出口税,对本国可可产业带来深远影响。下图示意印度尼西亚苏拉威西岛位置和该岛某可可种植园椰树与可可树间作模式。 (1)依据苏拉威西岛的可可树种植环境,推测可可树生长喜好的气候条件。 (2)分析欧洲、北美成为世界最主要的巧克力生产地的原因。 (3)简析印度尼西亚征收可可原料出口税对本国可可产业发展的影响。 【答案】(1)苏拉威西岛纬度低,热量充足,可可树喜好高温;苏拉威西岛地处赤道多雨地带,降水丰富,可可树喜好湿润;赤道附近太阳高度角大,光照较强,椰树林为可可树遮挡部分阳光,可可树喜好适当的荫蔽;地处赤道无风带,风力和缓,且有椰树林挡风,可可树喜好弱风。 (2)欧洲、北美地区纬度较高,气温较低,适宜固体巧克力生产与贮存;欧洲、北美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居民喜爱巧克力,消费市场广阔;欧洲、北美巧克力生产技术领先;欧洲、北美巧克力生产历史悠久,产业基础雄厚。 (3)印度尼西亚征收可可原料出口税使得可可出口利润降低,短期不利于本国可可种植业的发展;提高欧美等国可可加工企业的原料成本,有利于吸引可可加工企业在印度尼西亚投资,促进印度尼西亚本国可可加工业的发展(提高印度尼西亚可可加工附加值)。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为农业、工业的区位条件,第三小题与政治学科有一定联系,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详解】(1) 植物生长的气候条件包括热量、光照、降水、风力大小等因素。苏拉威西岛的可可树种植环境依据图文信息分析即可。读图可知苏拉威西岛纬度低,为热带雨林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富,说明可可树喜好高温、湿润的环境。椰树林与可可间种,椰子树高大,为可可遮挡部分阳光,说明可可树喜好适当的荫蔽。赤道地带盛行上升气流,属赤道无风带,风力和缓,且有椰树林挡风,说明可可树喜好弱风。 (2) 欧洲、北美地区纬度较高,而制作巧克力的原料可可属热带经济作物,因此欧洲、北美成为世界最主要的巧克力生产地主要是因为社会经济原因。主要包括:市场、技术、生产历史、劳动力、政策、交通等因素。“1847年英国人利用可可生产出第一块固体巧克力”说明欧洲、北美巧克力生产历史悠久,产业基础雄厚。从市场角度分析,欧洲、北美经济发达,人口密集 欧美居民喜爱可可制品,消费市场广阔。从技术角度分析,欧洲、北美可可加工业技术领先,历史悠久。此外生活实践表明,巧克力在高温下以融化,而欧洲、北美地区纬度较高,气温较低,适宜固体巧克力生产与贮存。 (3)出口税是出口国海关在本国产品输往国外时对出口国征收的关税。由于征收出口税会提高本国产品在国外市场的销售价格,降低竞争能力,因此各国很少征收出口税。目前征收出口税的国家主要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保障国内供应、保护本国资源等。从短期看,印度尼西亚征收可可出口税使得可可出口利润降低,短期不利于本国可可种植业的发展。从长期看,会提高欧美等国可可加工企业的原料成本,有利于吸引可可加工企业在印尼投资,促进印尼本国可可加工业的发展,提高印尼可可加工附加值。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