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3 发布 |
- 37.5 KB |
- 11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2018-2019学年江西省临川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题 Word版
2018—2019学年度下学期临川一中(实验学校) 高二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30题共60分) 通过多年探索,地处非洲北部内陆的N国终于在沙漠咸水湖中养鱼成功,使鲜鱼摆脱“奢侈”标签而进入普通家庭的餐桌。研究过程中发现,鱼苗直接投入湖泊养殖则会当天死亡,而将鱼苗投入室内装满湖水的鱼缸中养殖则能正常生长。据此完成1~3题。 1.鲜鱼曾是N国的“奢侈”标签,其直接原因是( ) A.活鱼运输成本过高 B.鱼类养殖成本过高 C.鱼类养殖技术落后 D.境内鱼类资源匮乏 2.N国在沙漠咸水湖中养鱼成功的关键措施是( ) A.降低湖水盐度 B.投放大量饵料 C.增加湖泊水量 D.调节湖水温度 3.与滨海鱼类养殖相比,沙漠咸水湖鱼类养殖的优势在于( ) A.水域广 B.污染少 C. 热量足 D.品种全 下图表示地球上某两个区域等压线分布状况,图中数值a>b>c。读图回答4~5题。 4.以下关于两图的正确说法是( ) A.甲、乙两天气系统在同一季节达到强盛 B.甲冬季强盛,乙夏季强盛 C.甲是由副热带高压北移形成的 D.乙是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的 5.当乙达到强盛时期( ) A.我国华北处于雨季 B.非洲南部动物向北部迁徙 C.地中海沿岸炎热干燥 D.全球海洋上等温线向北凸出 伊朗亚兹德(如下图所示)拥有5000多年历史,被称为“地球上最古老的城市”,完整的保留了大量传统文化区域及古建筑。受自然条件影响,当地人把房子建在地下,并发明了 “风塔”来通风。2017年7月,亚兹德历史城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据此完成6~7题。 6.伊朗亚兹德传统文化区域及古建筑保留完整的主要原因是亚兹德( ) A.地质构造稳定 B.气候条件干燥 C.地理环境闭塞 D.定期维护修理 7.当地人把房子建在地下,主要是由于当地( ) A.土壤直立性强 B.气温年较差较大 C.风沙侵袭频繁 D.地下水资源丰富 自北往南流的F河流经M城,每年均有长满青草的“岛屿”飘浮于水面顺流而下穿过M城区,为当地著名的旅游景观之一。该“浮岛”是深层冻土融化等原因导致远郊区河段河岸的一部分脱离河岸而形成的。据此完成8~10题。 8.M城可能位于( ) A.英国 B.澳大利亚 C.俄罗斯 D.阿根廷 9.流经M城区的F河段水位最高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0.外地游客到M城区观赏“浮岛”奇观的最佳月份是( ) A.1月 B.4月 C.7月 D.10月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甲、乙两个时期的海岸线变迁图,图中a、b为对应时期的月均温等值线(月份和温度值均相同)分布状况,在只考虑全球气温变化对海岸线的影响下,a对应甲时期,b对应乙时期。据此完成下面11~12题。 11.图示信息表明,该区域此时( ) A. 受暖流影响 B. 处于夏半年 C. 南部炎热干燥 D. 盛行西南风 12.与乙时期相比,甲时期全球( ) A. 大陆冰盖范围小 B. 平均气温高 C. 山地雪线低 D. 平均湿度大 慕尼黑(德国南部城市)郊区农业被认为是创意农业的经典,其主要内容为文化休闲、环境保护和生态农业,被称为“绿腰带”。绿腰带项目实施的目的是保持农业用地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种植与当地生态环境相符的农作物,为城市居民提供优质的农产品和适宜的休闲场所。据此完成下面13~15题。 13.发展绿腰带项目的前提是当地拥有( ) A. 高度发达的交通网 B. 都市居民的消费需求 C. 充足的剩余劳动力 D. 掌握现代科技的农民 14.与一般郊区农业相比,绿腰带农产品的突出优势在于( ) A. 种类多 B. 成本低 C. 新鲜度高 D. 品质佳 15.绿腰带项目对慕尼黑郊区的影响是( ) A. 完善了服务功能 B. 地域范围得到扩展 C. 推动了城市化进程 D. 改变了土地利用类型 下图是北半球某大陆东西部同温度带的甲、乙两地气候资料图,读图回答下列16~18题。 16.根据甲地的气候资料判断最适宜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乳畜业 B.水稻种植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混合农业 17.乙地月均温低于0℃有( ) A.3个月 B.4个月 C.5个月 D.6个月 与“全球变暖”伴随的还有“全球变暗”,即地球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增加,能够使到达地面的阳光逐渐减少,地球因此而变得越来越“暗”。据此回答第18题。 18.“全球变暖”、“全球变暗”均会导致( ) A.西欧气温降低 B.中国自然带北移 C.冰川的覆盖面积扩大 D.海平面上升 按照成因,荒漠可以分为回归线型、寒流海岸型、大陆内部型等荒漠。下图示意各大陆热带荒漠和温带荒漠的面积。读图回答19~20题。 19.代表南美大陆及其南部高原荒漠所属类型的序号分别是( ) A.① Ⅰ B.③ Ⅱ C.② Ⅱ D.④ Ⅰ 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大陆I型荒漠是寒流海岸型荒漠和回归线型荒漠 B.②大陆无I型荒漠的原因是地形起伏 C.③大陆Ⅱ型荒漠是回归线型荒漠和寒流海岸型荒漠 D.④大陆Ⅱ型荒漠是大陆内部型荒漠和寒流海岸型荒漠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德雷克海峡内的海冰进退对全球气候变化有重大影响,冰进(海冰较常年增多)会导致德雷克海峡水流通量减少,海峡西侧水位增高,北上水流增加。冰退则相反。下图示意南太平洋附近海域洋流分布,据此完成21~22题。 21. 多年统计资料表明,南极大陆附近海域的海冰面积在9月达到最大,2月最小,据此可推断( ) A.海水结冰速度9月最快,2月最慢 B.海水融冰速度9月最快,2月最慢 C.海水结冰速度总体上比融冰速度慢 D.海水结冰速度总体上比融冰速度快 22.德雷克海峡发生冰进时短期内将导致图中区域( ) A.赤道向南极输送的热量减少 B.赤道附近海域东西温差增大 C.澳大利亚东岸地区降水减少 D.南美大陆西岸地区降水增加 叠加同一地区不同时期的等高线图,可以用来计算地面高程的空间变化。下图是某地不同时期的等高线图(单位:米),读图完成第23题。 23.下列图中能够示意该地被侵蚀部分的是( ) 读世界某区域图,某日城市①(48°W,16°S)的白昼时间为12小时40分钟。据此回答24~25题。 24.居住在城市①的某人,该日上午8:00出发,坐4小时飞机到达城市②(78°W),将停留几天。此人这一天经历的白昼时间应为( ) A.14小时20分钟 B.12小时 C.12小时40分钟 D.11小时40分钟 25. 甲地常年被大雾笼罩,当地的居民制作“捕雾网”收集水资源(如右上图所示)。下列四个地区,最适合这种水资源收集方式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读下面两图,回答下列26~27题。 26.读上面的右图,分析此时段最有可能出现凌汛的河段是( ) A. 甲附近河段 B. 乙附近河段 C. 丙附近河段 D. 丁附近河段 27.下列有关叶尼塞河流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右图中的某月最有可能是9月 B. 雨水补给是该河暖(夏)季的主要来源 C. 右图所示月份后,穿过叶尼塞河流域的0℃等温线一定北移 D. 影响叶尼塞河水温的主要因素是纬度、植被和地壳运动 物种丰富度是反映一个地区生物多祥性最基本的指标,大尺度植物物种丰富度的分布格局主要受气候因素影响。科学研究发现,在水分充足的区域,植物物种丰富度与能量呈正相关;而在水分缺乏的区域,植物物种丰富度则与能量呈负相关。右图是我国某省(区)植物物种丰富度分布趋势图。据此完成28~30题。 28.该省(区)可能是( ) A.台湾 B.甘肃 C.新疆 D.湖南 29.N地植物物种丰富度多于M的主要原因是( ) A.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较多 B.有西风带来水汽,降水较多 C.纬度较低,热量条件更好 D.晴天较多,太阳辐射更强 30.在水分缺乏的区域,植物物种丰富度与能量呈负相关的原因是( ) A.蒸发量大,加剧水分不足 B.太阳辐射强,气温日变化较大 C.气温较高,光合作用减弱 D.土壤温度高,有机质含量较少 二、综合题(两大题,共40分) 31.(2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罗讷河是欧洲的一条重要河流,发源于瑞士伯尔尼山的罗讷冰川,先由东向西流经日内瓦湖后进入法国境内。从源头至日内瓦湖,罗讷河为冰川、峡谷河段,两岸巍峨峭壁,河水奔流直下,将泥浆水倾入清澈的日内瓦湖。罗讷河是“吐纳”日内瓦湖水的主要河流。 在瑞士日内瓦的附近,罗讷河与阿尔沃河在此交汇。从日内瓦湖流出的罗讷河水清澈见底,而从欧洲第一高峰勃朗峰流出的阿尔沃河水却湍急浑浊,两河交汇形成非常明显的界线,成为“泾渭分明”的奇特景观(左下图)。右下图示意罗讷河部分流域。 (1)判断图中罗讷河、阿尔沃河交汇处形成“泾渭分明”的奇特景观最可能出现的季节,并分析其原因。(8分) (2)简述罗讷河对日内瓦湖的影响。(6分) (3)根据罗讷河流域特征,说明其在瑞士境内的主要开发方向及理由。(6分) 32. (2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塞内加尔地处非洲西部,地形以平原为主,70%的人口从事农业生产,以种植花生、棉花、小米、高梁、玉米、木薯等为主;渔业是塞内加尔主要创汇产业之一。塞内加尔河是一条国际性河流,巴克尔以下的河谷地带是人口较为稠密的地区,也是主要的种植业区。下图为塞内加尔河水系示意图。 (1)概括图示区域年降水量空间分布规律,并分析其形成原因。(6分) (2)说明塞内加尔河流经巴克尔后径流量的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6分) (3)评价塞内加尔发展种植业的区位条件。(4分) (4)分析沿海洋流对塞内加尔西北部海域渔业生产活动的影响。(4分) 答案 1~5:ADBAD 6~10:CBCAC 11~15:BCBDA 16~29:ACADC 21~25:CBBAA 26~30:CBCBA 31. (20分) (1)夏季(2分) 原因:罗讷河上游河流搬运来的泥沙在湖中沉积,使得该河流出湖时泥沙含量大大减少,河水清澈;(2分)阿尔沃河源自阿尔卑斯山区,夏季冰雪融化量大,径流量大,(2分)由于地势落差大,水流湍急,侵蚀作用强烈,导致该河的含沙量大,河水浑浊。(2分) (2)罗讷河是日内瓦湖的主要补给水源;(2分)携带泥沙在湖中沉积抬高湖床。(2分)也是日内瓦湖的下泻通道。(2分) (3)发电和漂流(旅游)。(2分)瑞士境内以山地为主,河流落差大,流量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适宜水电开发;(2分)瑞士境内山清水秀,风光秀丽,对游客吸引力大。(2分) 32. (20分) (1)年降水量由南向北递减(2分)。(或:降水量南部多,北部少)形成原因:图示区域受赤道低气压带与东北信风带交替控制,从南到北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间变短,受东北信风带控制时间变长,降水量减少。(4分)(或北部东北信风带控制时间更长,南部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间更长。) (2) 变化特点:河流径流量不断减少(1分)。 原因:降水量减少,(1分)支流汇入少,(1分)河水补给少;气温高,河水蒸发旺盛(1分);流经沙漠地区,河水下渗量大(1分);河谷地带人口稠密且是主要的种植业区,生产生活用水量大(1分)。 (3) 有利条件: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有河流流经,有灌溉水源;纬度低,光热充足。(每点1点,3分)不利条件:降水量较少,蒸发旺盛,缺水严重,土地荒漠化严重(1分)。 (4)有利:在离岸风吹拂下,沿岸盛行上升流,饵料丰富,渔业资源丰富;(2分) 不利:受寒流影响多雾,能见度低,不利于捕捞作业和运输。(2分)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