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昌吉州木垒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新疆昌吉州木垒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地理期中试卷 满分:100分 时间:100分钟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1.对图中①②③④所示箭头的含义,判断正确的是 A. ①风向 ②摩擦力 ③水平气压梯度力 ④地转偏向力 B. ①水平气压梯度力 ②风向 ③地转偏向力 ④摩擦力 C. ①水平气压梯度力 ②摩擦力 ③地转偏向力 ④风向 D. ①地转偏向力 ②风向 ③水平气压梯度力 ④摩擦力 ‎【答案】B ‎【解析】‎ ‎【详解】近地面的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共同作用,水平气压梯度力始终垂直等压线且由高压区指向低压区,决定了风的初始方向,是风形成的直接动力;地转偏向力与风向垂直,改变风向,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摩擦力与风向相反,影响风向,减弱风力;近地面风受三个力达到平衡时,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等压线且由高压区指向低压区,摩擦力与地转偏向力的合力与其相反,即与气压梯度力方向成180°角;图中①为水平气压梯度力、②为风向、③为地转偏向力、④为摩擦力,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 北京时间‎2015年9月29日,美国宇航局公布有关火星的重大发现:火星表面一些陨坑坑壁上观察到的暗色条纹说明火星上存在液态水。‎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2. 火星是人类迄今所知的与地球最为相似的天体,下列地理事物不属于天体的是( )‎ A. 轮廓模糊的星云 B. 天空中飘动的云朵 C. 太空中的流星 D. 行星爆炸瞬间的碎片 ‎3. 火星属于( ) ‎ ‎①类地行星  ‎ ‎②地月系  ‎ ‎③银河系  ‎ ‎④太阳系  ‎ ‎⑤河外星系 A. ①③④ B. ②④⑤‎ C. ①③⑤ D. ②③④‎ ‎【答案】2. B 3. A ‎【解析】‎ ‎【2题详解】‎ 天体是宇宙中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呈模糊状的星云、太空站的流星和行星爆炸瞬间的碎片都属于天体,而天空中飘动的云朵属于地球的附属物,不属于天体。故本题选B符合题意。‎ ‎【3题详解】‎ 根据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特点可知,火星属于类地行星,属于太阳系、银河系,不属于地月系、河外星系。故选A符合题意。‎ ‎【点睛】天体是宇宙中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宇宙间的天体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下图为四种气候类型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4. 终年受盛行西风控制形成的气候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5. 我国有大面积分布的气候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6. ③气候夏季降水少的主要原因是 A. 地处山地背风坡,气流下沉 B. 受副热带高气带压控制 C. 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较小 D. 受大陆吹向海洋气流控制 ‎【答案】4. D 5. A 6. B ‎【解析】‎ ‎【分析】‎ 考查气候类型分布、成因、特点,气候类型的判读。‎ ‎【4题详解】‎ 根据气温和降水量柱状图,终年受盛行西风控制形成的气候是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各月降水分配均匀,与图④特征符合,D对;①是亚热带季风气候,②是热带沙漠气候,都不受西风带影响,A、B错;③是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C错。故选D。‎ ‎【5题详解】‎ 结合上题分析,①是亚热带季风气候,②是热带沙漠气候,③是地中海气候,④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我国地处亚欧大陆东部,季风气候典型,有大面积分布气候是①,A对。我国没有其它三种气候类型分布,B、C、D错。故选A。‎ ‎【6题详解】‎ 图③气候是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带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所以降水少,B对。与地处山地背风坡无关,A错。位于大陆西岸沿海地区,受海洋影响较大,C错。冬季受由海洋吹向大陆的气流控制,D错。故选B。‎ ‎【点睛】根据气温和降水特征判断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各月降水分配均匀。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带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所以降水少;冬季受西风带控制,降水较多。‎ 美国东部时间(西五区区时)‎2014年10月22日10时28分,太阳黑子发生强烈爆发。下图为“太阳黑子与木星、地球大小的对比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7. 太阳黑子发生强烈爆发时,北京时间为 A. 21日21时28分 B. 22日15时28分 C. 22日13时28分 D. 22日23时28分 ‎8. 太阳黑子强烈爆发可能产生的影响是 A. 导致全球海平面上升 B. 引发严重的低温冻害 C. 形成大范围雾霾天气 D. 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 ‎【答案】7. D 8. D ‎【解析】‎ 此题考查区时的计算和太阳活动。‎ ‎【7题详解】‎ 西5区与东8区相差5+8=13个小时,由于东8区在西5区的东边,所以东8区的区时为10:28+13:00=23:28,故选D。‎ ‎【8题详解】‎ 太阳黑子与耀斑同时爆发,所以太阳黑子强烈爆发的时候,也是耀斑爆发的时候。耀斑爆发时会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故选D。‎ ‎9.下列属于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的是(  )‎ A. 黄赤交角的存在 B. 地球自转和公转周期较长 C. 适宜的温度、液态水和大气 D. 地球不透明、不发光 ‎【答案】C ‎【解析】‎ ‎【详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的是有适宜的温度、液态水和大气,C对。黄赤交角的存在,不是生命存在的条件,A错。地球自转和公转周期长度适中利于生命存在,B错。地球不透明、不发光是有昼夜现象的原因,D错。‎ ‎10. 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A. B. C. D. ‎ ‎【答案】B ‎【解析】‎ ‎【分析】‎ 考查地球自转的方向。‎ ‎【详解】‎ 地球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图A是自东向西转,A错。图B是自西向东自转,B对。在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自转,在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自转,C、D错。故选B。‎ ‎11. 下列地区中,地壳厚度最大的是( )‎ A. 青藏高原 B. 东北平原 C. 太平洋 D. 四川盆地 ‎【答案】A ‎【解析】‎ ‎【分析】‎ 考查地壳厚度分布特点。‎ ‎【详解】‎ 整个地壳平均厚度约‎17km,其中大陆地壳厚度较大,平均为‎33km,一般海拔越高,地壳厚度越大,故高山、高原地区地壳更厚,最高可达‎70km,A正确;平原、盆地地壳相对较薄。大洋地壳则远比大陆地壳薄,厚度只有几千米。BCD错误。故选A。‎ ‎12.下图是黄赤交角和太阳光照射地球示意图,读图关于黄赤交角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图中角α是黄赤交角 ‎②图中角β是黄赤交角 ‎③目前度数为23°26′‎ ‎④目前度数为66°34′‎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图示地轴的位置判断赤道面,太阳光所在的平面为黄道面,故黄赤交角为角β,目前黄赤交角为23°26′。②③正确。故选B。‎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 ‎1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层和②层属于地壳 B. 地壳在海洋中缺失 C. ②是软流层 D. 岩石圈的范围是指①②层的全部和③的大部分 ‎14. 关于图中大气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圈层是只由气体组成的圈层 B. 该圈层的物质密度自下而上递减 C. 该圈层中没有生物生存 D. 该圈层是不连续且不规则的 ‎【答案】13. A 14. B ‎【解析】‎ 本题组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涉及到的知识点主要是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和外部圈层大气圈的特点,需要重视基础知识的掌握。‎ ‎【13题详解】‎ 据图分析,①为硅铝层②为硅镁层,①层和②层都属于地壳,故A正确,地壳在水平方向上分为大陆地壳和大洋地壳,大陆地壳比较厚,大洋地壳比较薄,故B不符合题意;据图分析,②为硅镁层,故C不符合题意;岩石圈包括上地幔顶部和整个地壳,所以应该包括①②的全部和③的小部分(上地幔的顶部),故D不符合题意。‎ ‎【14题详解】‎ 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质组成的,A错误;大气圈的物质密度自下而上递减,B正确;大气圈中有各种生物生存,C错误;大气圈是连续且不规则的,D错误。‎ 读图,回答下列题。‎ ‎15. 与②地相比,⑤地()‎ A. 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大 B. 角速度和线速度都小 C. 角速度相等,线速度小 D. 角速度小,线速度相等 ‎16. 当③地日出时,北京时间是()‎ A. 5时 B. 6时 C. 17时 D. 23时 ‎【答案】15. C 16. D ‎【解析】‎ ‎【15题详解】‎ 地球自转的角速度除极点为0外,其它各点均相等,为15°/小时;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自赤道向极点逐渐减小为0。图中②地位于赤道,⑤地位于30°S,与②地相比,⑤地角速度相等,线速度小。故选C。‎ ‎16题详解】‎ ‎③地位于赤道,赤道上昼夜平分,日出时间为6点,根据图中0°经线可以判断③地经线为135°W,因此45°E的地方时为18点,北京时间为120°E地方时,根据“东早西晚、东加西减”,北京时间为23点。故选D。‎ ‎17.按照天体系统的层次,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天体系统,正确的是(  )‎ A. ①是河外星系 B. ②是太阳系 C. ③是银河系 D. ④是地月系 ‎【答案】D ‎【解析】‎ 按照天体系统的层次,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天体系统,①是银河系,②是河外星系,河外星系与银河系是并列关系,A、B错误。③是太阳系,C错误。④是地月系,D正确。‎ ‎18.太阳活动的周期大约为多长时间(  )‎ A. 10年 B. 9年 C 12年 D. 11年 ‎【答案】D ‎【解析】‎ ‎【详解】太阳大气由里往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光球层上的太阳活动类型为黑子,色球层上的太阳活动类型为耀斑专。黑子数目和耀斑大小变化的周期大约都为11年,黑子数目的多少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故选D。‎ 读甲、乙两地等压面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 ‎19. 下面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中,与上图所示气压分布状态相符的是 A. B. ‎ C. D. ‎ ‎20. 关于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甲地为海洋,乙地为陆地 B. 乙地可能出现阴雨天气 C. ①处气压比②处高 D. 甲地可能形成台风 ‎【答案】19. B 20. B ‎【解析】‎ ‎【19题详解】‎ 等压面分布的基本原理:高压处等压面向上凸,低压处等压面向下凹;故判断近地面的气压乙处高于甲处,则判断乙处盛行下沉气流,而甲处盛行上升气流,近地面水平方向的气流由乙流向甲;高空气压和近地面气压状况相反,故高空的水平气流由甲流向乙,热力环流呈顺时针,可知环流应由甲→乙→②→①→甲。故选B。‎ ‎【20题详解】‎ 根据图示等压面形态,近地面,甲地气压高,气流下沉,天气晴朗。乙地气压低,气流上升,可能出现阴雨天气,B正确。但不能判断甲地为海洋,乙地为陆地,A错误。高空与近地面气压状况相反,①处气压比②处低,C错误。甲地是高压,不可能形成台风,D错误。故选B。‎ 读下图“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21. 我国每年国庆时,太阳直射点最接近图中(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2. 图中地球公转速度(   )‎ A. ①到②先加快后变慢 B. ②到③逐渐加快 C. ③到④先变慢后变快 D. ④到①逐渐变快 ‎【答案】21. C 22. B ‎【解析】‎ 试题分析:‎ ‎【21题详解】‎ 期中考试在11月举行,在秋分日(‎9月23日)到冬至日(‎12月22日)之间,读图可知,③点位于秋分日后,冬至日前,故选C。‎ ‎【22题详解】‎ 地球公转速度在1月初最快,7月初最慢。①到②先慢后变快,A错。②到③逐渐加快,B对。③到④先变快后变慢,C错。④到①逐渐变慢,D错。故选B。‎ ‎【考点定位】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及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名师点睛】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1)移动范围:南北回归线之间。(2)移动位置:‎3月21日春分,太阳直射赤道;过后,直射点北移,到夏至‎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以后直射点南移,秋分(‎9月23日)时又直射赤道.继续南移,冬至日(‎12月22日)直射南回归线(南纬23度26分),以后又北移。(3)移动周期:一回归年,为365日5时48分46秒。(4)移动速度:一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移动速度快,七月初,地球位于远日点,移动速度慢,大约每4日移动1纬度。‎ 读“大气热量平衡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 ‎23. 图中序号含义正确的是 A. ①--太阳辐射 B. ②--大气辐射 C. ③--大气逆辐射 D. ④--地面辐射 ‎24. 对流层大气增温的主要直接热源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5. 我国西北地区昼夜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是 A. ①强,②强 B. ②强,③弱 C. ①强,④强 D. ②强,④弱 ‎【答案】23. A 24. C 25. D ‎【解析】‎ ‎【23题详解】‎ 根据大气增温原理结合图中箭头顺序即可推出图中箭头①为到达地球大气层上界的太阳辐射,②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为地面长波辐射,④为大气逆辐射;故A选项正确。‎ ‎【24题详解】‎ 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对流层大气并不能直接吸收增温,而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地面辐射,故由上题可知C选项符合题意。‎ ‎【25题详解】‎ 我国西北地区降水少晴天多,白天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和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故②强,气温高;夜晚天气晴,大气逆辐射弱保温作用弱,故应是④弱,气温低;所以昼夜温差大;故D选项符合题意。‎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0分)‎ ‎26.读“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下左图)及“火山喷发图”(下右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表示________波,B表示________波。‎ ‎(2)图中C—H分别表示地球内部构造,D表示________界面,该面以上C代表________,该面以下E代表________。‎ ‎(3)图中F处,A波完全________,B波速度________并继续往深处传播,F面表示________界面,G+H为________。‎ ‎(4)地震发生时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震通过地震波向外释放出能量 B.地球的内能主要来自太阳辐射 C.地震发生时,首先到达地面的是地震波中的横波 D.发生在海洋中的强烈地震不会对人类产生危害 ‎(5)地震发生时,在农田里耕作的农民的感受是( )‎ A.左右摇晃B.上下颠簸 C.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D.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 ‎(6)火山喷发的物质来源于( )‎ A.地壳上部 B.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 C.下地幔 D.地核 ‎【答案】 (1). 横 (2). 纵 (3). 莫霍 (4). 地壳 (5). 地幔 (6). 消失 (7). 突然减慢 (8). 古登堡 (9). 地核 (10). A (11). D (12). B ‎【解析】‎ ‎【分析】‎ 主要考查了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内部圈层的划分依据并能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1)读图,图中波速相对较大的是纵波,相对较小的是横波。‎ ‎(2)D为地壳与地幔的分界线,为莫霍界面,该面以上为地壳,以下为地幔。‎ ‎(3)在2900千米处,横波消失,纵波下降,该界面为古登堡界面,为地核与地幔的分界线,该面以下为地核。‎ ‎(4)地震通过地震波向外释放出能量,A对。地球的内能主要来源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B错。地震发生时,首先到达地面的是地震波中的纵波,C错。发生在海洋中的强烈地震,可能引发海啸,对人类产生危害,D错。故选A。‎ ‎(5)波速相对较大的是纵波,相对较小的是横波,地震发生时,纵波先到达地面,横波后到达地面,在农田里耕作的农民的感受是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故选D。‎ ‎(6)在地幔的上部存在一个由塑性物质组成的软流层,是岩浆的重要发源地,火山喷发的物质来源于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故选B。‎ ‎27.读下图,C点所在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完成下列问题。‎ ‎(1)该日北半球的节气是_____,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____。‎ ‎(2)此时北京时间为____时。‎ ‎(3)图中昼夜半球的分界线为_______(填“晨线”或“昏线”)。‎ ‎(4)按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图中A、B、C各点的排序为_____。‎ ‎(5)某物体在C点做向北的水平运动,其运动方向偏向____(填“向东”或“向西”)。‎ ‎(6)此日图中A、B、C三地为昼长夜短的是___(填字母),处于极夜状态的是_‎ ‎(填字母),位于热带的是_____(填字母)。‎ ‎(7)此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 ‎【答案】 (1). 夏至日 (2). 23°26′N (3). 12 (4). 晨线 (5). B>C>A (6). 向东 (7). C (8). A (9). B (10). 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本题难度不大,解题关键是能通过光照图判断节气。‎ ‎【详解】(1)读图可知此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为极昼说明此时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2)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判断图中昼夜分界线由黑夜进入白天,为晨线,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的经线为6:00,C所在经线较6:00所在经线西侧15,时间晚2小时,为4时,C点所在的经线为本初子午线,北京时间较其早8中时,为12时。‎ ‎(3)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判断图中昼夜分界线由黑夜进入白天,为晨线。‎ ‎(4)纬度越低,自转线速度越大,B位于赤道纬度最低,A位于极圈以内,纬度最高,按自转线速度由大到小的顺序,图中A、B、C各点的排序为B>C>A。‎ ‎(5)C点位于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转,某物体在C点做向北的水平运动,其运动方向偏向东。‎ ‎(6)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相反,B位于赤道昼夜分平,A位于南半球,昼短夜长,C位于北半球,昼长夜短,B位于南极圈以南,处于极夜状态,B位于赤道昼,有太阳直射现象,位于热带。‎ ‎(7)此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28.下图为北半球某地等压线分布图和锋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C、D四处所绘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 。‎ ‎(2)图中天气系统②是 ,中心气流 ‎ ‎(上升或下沉),在其控制下天气状况多 。‎ ‎(3)图中A、B两处相比,风力较大的是 ,原因是 。‎ ‎(4)入冬以来‎12月16日当地出现了最强一次降雪,并伴随强风,气象台发布了道路结冰黄色预警信号,提醒政府及相关部门做好防范工作.据此分析,此次天气变化主要受 天气系统(填甲或乙)的影响.该天气系统过境后的天气状况为 。‎ ‎【答案】(1)B ‎(2)气旋(或低压);上升;阴雨 ‎ ‎(3)A;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 ‎(4)甲;气温降低、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解析】‎ ‎【详解】(1)本题考查风的形成。大气的水平运动称之为风,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并指向低压。在高空风向只受到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最终和等压线平行;在近地面风向还要受到摩擦力的影响,风向最终和等压线斜交。所以图中A、B、C、D四处所绘箭头能正确表示当地风向的是B。‎ ‎(2)根据图示:图中②天气系统中央是低压。所以图中天气系统②是气旋,中心气流上升,在其控制下天气状况多阴雨。‎ ‎(3)风力大小取决于等压线的疏密。图中A处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大,风速较大。‎ ‎(4)题干中显示天气变化包括降雪和强风,能带来这种天气变化的天气系统是冷锋,图甲锋面下方的气团(锋面下方是冷气团)一直向前没有转向,为冷锋。‎ ‎【点睛】锋面侧视图上冷锋和暖锋的最大区别在冷气团的移动方向上。无论冷锋、暖锋还是准静止锋,都是冷暖气团交会所形成的,二者交会后,暖气团上升、冷气团下俯,因此侧视锋面图中锋面下方的气团一定是冷气团。若冷气团一直向前,为冷锋;若冷气团方向发生逆转,为暖锋。‎ ‎29.读“亚洲季风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时是北半球的 (填季节),我国东部地区的气候特征是 。‎ ‎(2)半年后,A处盛行 季风(风向),其性质是 。‎ ‎(3)B处气候类型是 。‎ ‎(4)在下图中用箭头画出A处湖滨地区白天的大气环流图。‎ ‎【答案】(1)夏季 高温多雨 ‎(2)西北 寒冷干燥 ‎ ‎(3)热带季风气候 ‎(4)顺时针转动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气候类型、特征,风向和性质以及热力环流图示。‎ ‎【详解】(1)读图可知,北半球此时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应该是夏季,我国东部受夏季风影响气候特征是高温多雨。‎ ‎(2)半年后就是冬季,A地我国东部地区盛行西北风,其性质是寒冷干燥。‎ ‎(3)B地是印度半岛,其气候类型是热带季风气候。‎ ‎(4)白天,陆地升温快,是热源,气流上升,海洋升温慢,是冷源,气流下沉,大气呈顺时针转动。‎ ‎30.读下面世界部分地区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A气压带的名称为________气压带,B风带的名称为_______带(风带)。‎ ‎(2)据图中气压带、风带分布的位置判断,全球气压带、风带向________(方向)移动,此时正是北半球的________季,亚欧大陆出现_______气压中心。‎ ‎(3)该季节M处盛行________风(风向),若用干、湿、冷、热表示其对气候的影响,则该风控制下形成________气候特征,其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4)N处分布着________气候,该季节其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简述该气候类型形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赤道低 (2). 盛行西 (3). 北 (4). 夏 (5). 低 (6). 东南 (7). 湿热 (8).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9). 地中海 (10). 干旱少雨(或炎热干燥) (11).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盛行西风带的交替控制而形成,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冬季受盛行西风的影响,温和多雨。‎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以及季风气候的相关知识。考查内容较为基础,需要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详解】(1)A位于赤道附近,为赤道低气压带,B位于40°-60°附近,为盛行西风带。‎ ‎(2)读图可知,此时全球气压带风带位置偏北,说明全球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表示北半球的夏季,亚欧大陆出现低压中心(印度低压)。‎ ‎(3)该季节表示北半球夏季,M位于东亚地区,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此季节盛行东南风,性质湿热。‎ ‎(4)N 位于地中海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炎热干燥,冬季受盛行西风的影响,温和多雨。该季节表示北半球的夏季,故该地气候炎热干燥。‎
查看更多

相关文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