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09-13 发布 |
- 37.5 KB |
- 18页
申明敬告: 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文档介绍
浙江省金丽衢十二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
金丽衢十二校 2019 学年高三第一次联考 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 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藜麦,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喜耐“高冷旱”(高海拔、冷气温、盐碱旱地)。2019 年 7 月,山东省齐河县的藜麦优质育种基地试种的藜麦新品种开始收获,这是藜麦首次在平 原地区规模化试种成功。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仅考虑生长习性,下列地区中最适合藜麦种植的是 A. 柴达木盆地 B. 河西走廊 C. 东北平原 D. 云贵高原 2. 藜麦在山东平原地区规模化试种成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土壤 B. 地形 C. 技术 D. 市场 【答案】1. A 2. C 【解析】 本题组以藜麦种植为背景,考查了农作物生长习性、区域地理特征、农业区位因素等相关知 识,注重培养考生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素养。 【1 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藜麦喜高海拔、冷气温、盐碱旱地。柴达木盆地高海拔的环境与南美洲安第斯 山区藜麦种植环境近似,因此该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柴达木盆地,A 正确;河西走廊海拔较低; 东北平原海拔较低,以肥沃的黑土、黑钙土为主;云贵高原纬度低,气温较高,以喀斯特地 貌为主,石灰岩广布。三地均不是藜麦最适合种植区,BCD 错误。故选 A。 【2 题详解】 藜麦喜高海拔、冷气温、盐碱旱地。我国山东平原地区引种藜麦,必须加强科学研究,选育 高产高品质良种加以改良,使之适应山东平原地区的自然条件,或利用科学技术改造山东平 原地区不利于藜麦种植的条件,如光照、昼夜温差、病虫害、环境污染等因素,使当地条件 符合藜麦生长习性。故 C 项正确。 下图为我国制造业中部分行业对美国出口需求拉动的产出比例和研发投入强度示意图, 中美贸易摩擦下,部分行业可能向东南亚国家转移。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 图中最容易转移到东南亚国家的行业是 A. 计算机 电气设备 B. 交运设备 食品饮料 C. 木材加工 纺织服装 D. 食品饮料 纺织服装 4. 中美贸易摩擦下,我国大规模对外产业转移并未发生,主要是因为我国 ①劳动力成本较低 ②科技实力较高 ③内需市场广阔 ④产业配套完善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答案】3. C 4. D 【解析】 【3 题详解】 图中显示,计算机和电气设备研发投入强度较大,与中国相比,东南亚国家的研发能力较差, 因此计算机和电气设备不容易转移到东南亚国家,排除 A。图中显示,交运设备和食品饮料对 美国出口需求拉动的产出比例较小,因此在中美贸易摩擦下这些行业向东南亚转移的必要性 不大,排除 B、D。图中显示,木材加工和纺织服装对美国出口需求拉动的产出比例大,受贸 易摩擦影响大,且研发投入强度小,劳动力成本和原料成本比例高,东南亚劳动力成本较低、 木材原料丰富,因此木材加工和纺织服装最容易转移到东南亚国家,C 符合题意。 【4 题详解】 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劳动力的工资水平也不断提高,与许多发展中地区相比,我 国劳动力成本不具有优势,①不符合题意;近年来,随着技术投入加大,我国科技实力发展 迅速,与大多数发展中地区相比,我国科技实力较高,使得许多对科技要求较高的产业很难 向外转移,②符合题意;中国人口众多,内需市场庞大,大多数企业离不开中国市场,向外 迁移会增加成本,③符合题意;中国是世界上工业部门最齐全的国家,产业配套最完善,对 协作化要求高的产业不能向外转移,④符合题意。综上所述,D 符合题意,排除 A、B、C。 国内研究一般把人口持续净流出 3 年及 3 年以上的城市认为是“收缩型城市”,地域分布 上主要集中在东北三省,下图为“钢都”鞍山市常住人口与户籍人口变化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5. 2011~2018 年期间,鞍山 ①处于逆城市化阶段 ②就业机会显著增加 ③人口的老龄化加剧 ④住房的空置率提高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6. 鞍山成为“收缩型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①产业结构单一 ②铁矿趋于枯竭 ③人口出生率下降 ④上海的虹吸效应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5. C 6. A 【解析】 【5 题详解】 逆城市化一般是城市化达到高水平后人口从大城市向小城镇甚至农村迁移的现象,而鞍山城 市化水平还较低,且鞍山市减少的人口一般进入了更大的城市和都市区,很少进入小城镇和 农村,因此 2011~2918 年期间鞍山没有处于逆城市化阶段,①错;图中显示,鞍山在此期间 人口减少,表明大量人口向外迁移,说明当地就业机会较少,②错;图中表明,鞍山人口向 外迁移,而青壮年人口为了就业更易出现迁移,从而导致人口的老龄化加剧,③对;大量人 口向外迁移,导致住房的空置率提高,④对。综上所述,选项 C 符合题意,排除 A、B、D。 【6 题详解】 鞍山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单一,对市场的适应性不强,导致经济效益差, 大量企业停产和开工不足,就业机会减少,导致城市成为“收缩型城市”,①符合题意。鞍山 是建立在铁矿资源的基础上的,由于多年的高强度利用,目前铁矿趋于枯竭,资源优势逐渐 消失,导致经济效益差,使城市成为“收缩型城市”,②符合题意。鞍山人口减少不是自然增 长的结果,是人口迁移的结果,因此人口出生率下降不是成为“收缩型城市”原因,③不符 合题意。上海离鞍山较远,因此鞍山人口净流出与上海的虹吸效应关系不大,④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选项 A 符合题意,排除 B、C、D。 冰海啸,亦称冰壅,是指大量的冰从湖或海中涌上陆地的灾害现象。2018 年某月,新疆 天山赛里木湖中断裂消融的冰块,不断向岸边堆积,形成了罕见的冰海啸现象。读新疆天山 赛里木湖冰海啸景观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7. 此次塞里木湖的冰海啸现象发生于 A. 1 月 B. 4 月 C. 7 月 D. 10 月 8. 赛里木湖冰海啸现象发生的原因最可能的是 ①湖底地震 ②温度变化 ③冰川搬运 ④湖水搬运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7. B 8. C 【解析】 【分析】 本题组以赛里木湖冰海啸为背景,考查了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等相 关知识,注重培养考生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素养。 【7 题详解】 根据材料“湖中断裂消融的冰块,不断向岸边堆积,形成冰海啸现象”可推知,冰海啸现象 形成的条件必须是白天化冰,夜晚结冰。赛里木湖位于新疆北天山山脉之中,春季的时候白 天气温高,夜晚气温低,湖面出现白天化冰,夜晚结冰现象,加上春季多大风,形成冰海啸 现象;冬季湖面结冰,夏季湖面融化不会出现冰海啸现象;秋季湖中冰块数量较少,风力较 小,不易出现大量冰从湖中涌上陆地的冰海啸现象。故 B 项正确。 【8 题详解】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冰海啸现象 发生是由于湖泊水面昼化夜冻,在风和湖水的共同作用下 形成的,②④正确;冰海啸现象指湖中断裂消融的冰块,不断向岸边堆积的现象,与湖底地 震、冰川搬运关系不大,①③错误。故 C 项正确。 【点睛】新疆春季(3—5 月),冷暖空气交替频繁,地区间气压梯度加大,常出现强劲的大风。 黑龙江大庆宏福现代农业小镇的现代智能温室,运用物联网技术,通过信息传感设备监 测各类环境参数,利用嵌入式系统实现对温室的自动控水、控肥、控温等,从而获得植物生 长的最佳条件,右图为玻璃温室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9. 玻璃温室能够 A. 增强①-太阳辐射 B. 减弱②-地面辐射 C. 加强③-大气逆辐射 D. 使②难以穿透温室屋顶 10. 智能温室中监测环境参数和自动控水控肥控温,应用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分别是 A. RS GIS B. GIS RS C. RS GPS D. GPS RS 【答案】9. D 10. A 【解析】 【9 题详解】 玻璃温室不能增强太阳辐射,还有可能因反射减弱太阳辐射,即①减弱,A 错误。玻璃温室因 的 具有保温作用,使得温室内地温比室外高,因此地面辐射会增强,即②增强,B 错误。图中③ 主要是指温室顶向地面的辐射,不是大气逆辐射,C 错误。地面辐射(②)几乎全部被室内大 气和温室屋顶吸收,温室屋顶吸收的能量大部分通过辐射的方式射向地面和温室内空气,使② 难以穿透温室屋顶射向室外,起到保温作用,D 正确。 【10 题详解】 材料信息表明,智能温室通过信息传感设备监测各类环境参数,这使用的是 RS 技术;材料信 息表明,智能温室利用嵌入式系统实现对温室的自动控水、控肥、控温等,这使用的是 GIS 技术。由此判断,A 符合题意,排除 B、C、D。 下图表示我国某主要地形区中某山地自然带的垂直分布。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1 该山地位于 A. 新 B. 晋 C. 鲁 D. 川 12. 东西两坡自然带分布高度差异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 海拔 B. 坡向 C. 热量 D. 水分 【答案】11. B 12. D 【解析】 【11 题详解】 图中显示,该山山顶海拔近 3000 米,山麓海拔约 1000 米,基带为落叶阔叶林带。新疆(新) 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山地基带应为温带荒漠带,与图示信息不符,排除 A。山西(晋)位 于黄土高原,山麓海拔较高,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基带应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与图示信息 相符,B 符合题意。山东(鲁)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山麓海拔较低,最高山峰(泰山) 海拔仅 1000 多米,与图示信息不符,排除 C。四川(川)位于西南地区,多为亚热带季风气 候,1000 米左右的基带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与图示信息不符,排除 D。 【12 题详解】 东西两坡自然带分布高度差异是由水热状况差异导致的。图中山体东西两侧海拔高度没有明 . 显差异,不会导致自然带分布高度差异,排除 A。坡向对自然带分布高度差异有一定影响,但 不是直接影响因素,排除 B。图中山体东西两坡获得的太阳辐射差异不大,热量条件相似,因 此不是导致自然带分布高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排除 C。该山地位于我国,基带为落叶阔叶林带, 说明该山位于我国温带季风区,东坡位于夏季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而西坡位于夏季风 背风坡,降水东坡多于西坡,水份条件差异明显,导致东西两坡自然带分布高度差异明显, 选项 D 符合题意。 【点睛】 根据不同山体自然带分布海拔的不同判断山体坡向:东西走向的山体,自然带海拔分布高的 为阳坡,自然带分布低的为阴坡;南北走向的山体,自然带海拔分布高的为背风坡,自然带 低的为迎风坡。 在气象上,把梅雨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分别称为“入梅”和“出梅”,下图为浙江省 2010~2019 年出入梅日期及梅雨期间雨量图,浙江省平均每年 6 月 10 日入梅,7 月 10 日出 梅,年均梅雨量为 301mm。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3. 图示期间,浙江省 A. 梅雨季持续时长呈增加趋势 B. 梅雨季时日降水强度都不大 C. 梅雨量与入梅早晚呈正相关 D. 梅雨出入梅日期年际变化大 14. 通常情况下 A. 入梅偏早时雨带北侧的副高势力偏强 B. 入梅偏晚时副高脊线的纬度位置偏南 C. 出梅偏晚时雨带南侧的副高势力偏强 D. 出梅偏早时副高脊线的纬度位置偏南 【答案】13. D 14. B 【解析】 【13 题详解】 图中显示,梅雨季持续时长年际变化大,没有明显呈增加趋势,如 2010 年梅雨季长,而 2018 年梅雨季很短,A 错。图中显示,2011 年梅雨季时长约 20 天,降水量达到 400~500mm,每日 平均降水达 20 多 mm,降水强度较大,B 错。图中显示,2012 年和 2013 年,入梅较早,但梅 雨量仅 200~300mm,而 2019 年入梅较晚,梅雨量达 400~500mm,因此梅雨量与入梅早晚不呈 正相关关系,C 错。图中显示,入梅时间有些年份相差近 1 个月,出梅时间有些年份相差 1 个 多月,梅雨出入梅日期年际变化大,D 对。 【14 题详解】 我国锋面雨带是来自副高 夏季风(暖湿气流)与北边的冷气团交汇形成的,因此副高位于 雨带的南侧,A 错。入梅偏晚,表示锋面雨带推移至此较迟,说明此时副高势力较弱,导致副 高脊线的纬度位置偏南,B 对。出梅偏晚,表示锋面雨带向北推移较晚,说明南侧的副高势力 偏弱,C 错。出梅偏早,表示锋面雨带提早向北推移,说明此时副高势力较强,导致副高脊线 的纬度位置偏北,D 错。 【点睛】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的位置与我国雨带的推移 5 月:副高位置大约在 15°N-20°N,雨带常位于华南; 6 月:副高位置大约在 20°N 左右,雨带北进到长江中下游地区直至日本南部(梅雨季节); 7-8 月:副高位置北进到 25°N-30°N,雨带随之北推到华北、东北,长江中下游地区出 现伏旱; 9 月:副高南退,雨带随之南移,北方雨季结束。 副高位置偏南时,我国南涝北旱;副高位置偏北时,北涝南旱。 牡蛎生长在气温适宜、清澈小河入海的河口海岸潮间带区域,牡蛎礁是由牡蛎不断附着 在蛎壳上、长时期稳定堆积而成。牡蛎礁体具有明显的层状结构特征,其中的水平夹层厚度 较薄,牡蛎个体由于环境的变迁而快速窒息死亡。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牡蛎礁分布(左 图)及某礁体局部剖面(右图),礁体Ⅰ-Ⅵ由老到新。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的 15. 在牡蛎礁从Ⅰ到Ⅵ的形成时期,该区域 A. 海岸线持续性向海洋推进 B. 海平面间歇性下降 C. 河流入海口泥沙含量稳定 D. 地壳持续性下沉 16. 礁体中任一水平夹层形成时期,该区域可能 A. 处于枯水期,营养物质减少 B. 处于洪水期,河流输沙量大 C. 处于寒冷期,海平面上升快 D. 处于温暖期,植被覆盖率高 17. 礁体顶部泥沙沉积层形成的主要沙源及外力作用分别是 A. 海底淤泥 海水搬运、沉积 B. 海底淤泥 风力搬运、沉积 C. 河流泥沙 流水搬运、沉积 D. 河流泥沙 风力搬运、沉积 【答案】15. B 16. B 17. C 【解析】 【15 题详解】 材料信息表明,牡蛎礁是由牡蛎不断附着在蛎壳上、长时期稳定堆积而成,如果海岸线持续 性向海洋推进,则潮间带持续性在改变,牡蛎礁不可能有长时期稳定堆积,不可能产生牡蛎 礁,而图中有多条牡蛎礁,说明海岸线不是持续性向海洋推进,A 错。材料信息表明,礁体Ⅰ-V 由老到新,表明海岸潮间带是向海洋推进,说明海平面下降;每个牡蛎礁形成需要长时期稳 定堆积,说明每一条牡蛎礁形成时期,海平面是稳定不变,由此推断海平面间歇性下降,B 对。 如果河流入海口泥少含量稳定,则海岸线会持续向海洋推进,导致形成牡蛎礁的可能性小, 不符合题意,C 错。地壳持续性下沉,会导致海平面持续性上升,海岸线会向陆地方向推进, 与题意不符,D 错。 【16 题详解】 材料信息表明,牡蛎生长在气温适宜、清澈小河入海的河口海岸潮间带区域,水平夹层是因 为牡蛎个体由于环境的变迁而快速窒息死亡而形成的。枯水期,水量小,流速慢,河流含沙 量小,河口清澈,利于牡蛎生长,不会形成水平夹层,A 错。洪水期,水量大,流速快,河流 含沙量大,河口混浊,导致牡蛎个体快速窒息死亡,礁体沉积泥沙形成水平夹层,B 对。寒冷 期,冰雪融化较少,海水遇冷收缩,海平面可能下降,不可能上升快,C 错。温暖期,植被覆 盖率高,水土保持功能强,河流泥沙含量小,河口清澈,利于牡蛎生长,不利于水闰夹层形 成,D 错。 【17 题详解】 图中显示,泥沙堆积在牡蛎礁体之上,说明这些泥沙是在牡蛎礁体停止生长之后堆积的,说 明此时牡蛎礁已经不在河口海岸潮间带区域,海岸已经向海洋推进了,因此海水不可能把海 底淤泥搬运至此沉积,排除 A。风力不可能搬运海底淤泥,排除 B。当地河流经常泛滥,泛滥 时淹没牡蛎礁体,大量河流泥沙沉积在礁体之上形成泥沙沉积层,C 符合题意。河口地区多湿 地,泥沙湿度较大,风力很难搬运河流泥沙沉积,排除 D。 水星离太阳太近,总是湮没在太阳的光辉里,只有在水星大距时,出现短暂的观测机会。 水星大距是指在地球上看,水星和太阳之间的角距离达到最大,当水星在太阳东边时为东大 距、在太阳西边时为西大距。下图为 2019 年 6 月 24 日水星东大距时太阳系部分天体某时刻 相对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8. 图中水星东大距时,水星所处的轨道位置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9. 图中水星东大距时水星的观测时间、观测方位分别是 A 日出前 东南 B. 日出后 西北 C. 日落前 东南 D. 日落后 . 西北 【答案】18. B 19. D 【解析】 本题组以 2019 年 6 月 24 日水星东大距时太阳系部分天体某时刻相对位置示意图为背景,考 查了宇宙中的地球、日出、日落方位的判断、影子问题等相关知识,注重培养考生的综合思 维和区域认知素养。 【18 题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水星大距是指在地球上看,水星和太阳之间的角距离达到最大,当水星在太 阳东边时为东大距。根据图中地球自转方向可知,水星处在轨道②位置时,水星在太阳的东 边,且此时在地球上看,水星和太阳之间的角距离达到最大。故 B 项正确。 【19 题详解】 根据材料“水星总是湮没在太阳的光辉里,只有在水星大距时,出现短暂的观测机会”可知, 观测水星的时间只能在日落后或日出前。结合上题分析可知,水星东大距时,水星处在轨道② 的位置,所以观测水星的时间只能选择在日落以后。根据图中地球自转方向,结合太阳东升 西落生活常识可以推断,轨道②位置位于地球上观测者的西北方向。故 D 项正确。 20. 下图表示某地一天中两个不同时刻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a 时刻太阳位于正南天空, ∠β-∠θ=20°。据此完成下列试题。 该地 A. 纬度为 80°S B. 此日∠β=40° C. 此日过后白昼变短黑夜变长 D. 此日日影轨迹呈顺时针转动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题干知,a 时刻太阳位于正南天空。读图,从图中太阳光线角度来看,一天中从 正北与正南两个方向都有阳光,说明该地有极昼现象,θ 为当地 0 点时的太阳高度,β 为正 午太阳高度。0 时太阳位于正南天空,说明该地位于南半球极昼区。根据公式:太阳高度 =90°—该地与直射点的纬度差可以推出,一天中,最大太阳高度—最小太阳高度=180°—当 地纬度×2,结合材料∠β-∠θ=20°,可以算出当地纬度为 80°S,A 正确;80°S 最高的 正午太阳高度为 33.5°(冬至直射 23.5°S 时),因此此日∠β 不可能等于 40°,B 错误。 此日当地 0 时太阳高度大于 0°,此日过后,无论直射点如何运动,当地还有一段时间出现极 昼现象,因此白昼不会马上变短,C 错误。此日当地自转方向为顺时针,则太阳视运动呈逆时 针方向旋转,日影也呈逆时针转动,D 错误。 二.非选择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埃及及周边区域略图。 材料二 历史上尼罗河的定期泛滥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1970 年阿斯旺大坝建成后, 大坝下泄的水清澈无悬沙,农田由季节性灌溉改为常年灌溉。埃及耕地面积约占国土的 3.7%, 耕地、人口、城市主要分布在尼罗河两岸尤其是三角洲地区。 材料三 埃及是非洲第二人口大国、第二大经济体,与欧盟、非洲、阿拉伯国家等签有 自由贸易协议(成员国之间货物流通免除关税和各种非关税壁垒)。中国巨石集团是全球规模 最大的玻璃纤维制造企业,产品大量销往欧盟,2017 年巨石首个海外玻纤生产基地在中埃苏 伊士经贸合作区全面建成,成为非洲唯一的玻璃纤维生产基地。 (1)简析埃及耕地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 (2)简述阿斯旺大坝的修建对尼罗河谷地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主要影响。 (3)简要说明在埃及投资建厂对提高巨石集团产品市场竞争力的作用。 (4)随着埃及石油消费量增长,该国大力发展石化工业。有观点认为“与乙地相比,在甲城 市加工石油会产生更多的环境问题,并带来更大的危害”。请阐述支持该观点的理由。 【答案】(1)气候干旱;沙漠广布;水源短缺;人口众多、增长快;工业化与城市化建设占 用耕地 (2)利:减轻旱涝灾害;提供稳定的灌溉水源;增加耕地面积;不利:土壤肥力下降;土壤 盐碱化加重。 (3)人口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土地成本低;石油、石英砂矿丰富,降低能源、原材料成本; 。 避开关税及贸易壁垒;离欧盟市场更近,海运便利,降低运输成本。 (4)甲城人口较多,经济活动较密集;石化工业(大气、水等)环境污染严重,加剧水资源 短缺,耕地退化,危害更大;甲城位于沿海,加重海洋环境污染,破坏海洋生态环境(如鱼 类死亡、渔业减产等)等。 【解析】 【分析】 本题组以埃及为背景,考查了耕地短缺的原因、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产业 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危害等相关知识,注重 培养考生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人地协调观素养。 【详解】(1)注意审题,一是注意“耕地资源”,二是“短缺的原因”,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 因之分。从图中经纬度及文字沙漠可以判断,埃及大部分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少,沙漠广 布;根据材料“埃及是非洲第二人口大国、第二大经济体”可知,埃及人口众多,经济发展 快,工业化与城市化建设占用耕地。 (2)注意审题,一是注意“阿斯旺大坝的修建”,回答水库的作用;二是“对农业生产自然 条件的影响”,主要从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方面分析,从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两方面进 行分析。水库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可减轻水旱灾害,调节气候,提供稳定的灌溉水源, 库区泥沙可以用来增加耕地面积。水库蓄水拦沙,使水库以下水量减少,泥沙沉积量减少, 三角洲面积减小,土壤肥力下降;海水倒灌,土壤盐碱化加重。 (3)本题主要从在埃及投资建厂的有利区位条件进行分析。埃及为发展中国家,劳动力丰富 廉价,土地租金低,石油、石英砂矿丰富,离欧盟市场近。根据材料知,埃及与欧盟、非洲、 阿拉伯国家等签有自由贸易协议,成员国之间货物流通免除关税和各种非关税壁垒。 (4)在回答过程中注意限定词,要从“在甲城市加工石油”和“产生的环境问题”角度作答。 读图文可知,甲城位于尼罗河三角洲,人口、耕地较多,经济活动较密集。石化工业污染大 气和水体,加剧水资源短缺,耕地退化。甲城临海,石化工业排放废水会造成海洋污染,危 及海洋生物生存。 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左图为四川省西部地形略图。 材料二 右图为澜沧江某河段的白水运动图。白水(形容激流卷起清澈的白浪的形象说 法)运动指在有波浪白滩的江河中漂流。横断山区江河尤其是怒江,是世界白水运动的天堂, 每年旱季(10 月~次年 5 月),尤其 10~11 月是最佳月份。金沙江在大量水电大坝修建后白 水河段大为减少。 材料三 溜索被称为“空中渡口”,与其它运输方式相比,曾经一度是金沙江中游峡谷两 岸人们普遍使用的交通工具。2018 年 7 月随着溜索改桥,金沙江上最后一座溜索(右下图) 退出历史舞台。 材料四 攀枝花位于金沙江河谷,地处“藏彝文化走廊”腹地,是一座移民城市。海拔 937~ 4195m,日照时间长,年均温 19-21℃,最冷月均温在 11℃以上。攀枝花率先提出“康养” (健康与养老服务)理念,大力发展“康养+农业、工业、旅游等”产业,曾经的“百里钢城” 正向“阳光花城”转型,目前正在抢抓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机遇。2017 年,从外地入攀过冬 的“候鸟老人”达 15 万人次。 (1)从水文角度分析怒江开展白水运动的最佳月份为 10~11 月,以及金沙江白水河段大为 减少的主要原因。 (2)从地形与天气角度分析攀枝花干热河谷光照、热量充足的成因。 (3)历史上金沙江溜索成为河谷两岸的主要交通方式,说明其形成原因。 (4)简述攀枝花发展“康养 +”产业的积极意义。 【答案】(1)怒江:(雨季刚结束)水量较丰富;水位较高;(旱季)含沙量较小;(秋季) 水温适宜.金沙江:(水电大坝大量修建)河流流速减缓;险滩大量淹没。 (2)热量:谷地盛行下沉气流,气流下沉增温;谷地地形闭塞,风力小,热量不易散发;冬 季北部山地阻挡冬季风入侵。光照:旱季长,多晴天,太阳辐射强;海拔较高,日照时间长。 (3)山高谷深坡陡,公路运输不便;河流流速快,多险滩,不利河运;历史上资金不足、科 技落后,桥梁少;人口稀少,经济落后,运输量小;溜索易修建,大大缩短两岸时空距离。 (4)有利:促进房地产、旅游、养老服务等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交通运 输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带动当地的消费,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增加就业机 会;促进多元文化交流。 【解析】 【分析】 本题组以横断山区干热河谷为背景,考查了河流水文特征、气压带与风带、山谷风、交通运 输区位条件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等相关知识,注重培养考生的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人地协 调观素养。 【详解】(1)在回答过程中注意限定词,要从“水文角度”,如水量、水位变化、汛期、含沙 量、水温、流速等和“最佳月份 10~11 月”角度作答。根据材料可知,白水运动指在有波浪 白滩的江河中漂流。10~11 月怒江雨季刚结束水量较丰富,水位较高,旱季含沙量较小,秋 季水温适宜。根据材料“金沙江在大量水电大坝修建后白水河段大为减少”可知,水电大坝 蓄水拦沙,可减缓洪水期河流流速,大坝以上水位上升,淹没大量险滩。 (2)在回答过程中注意限定词,要从“地形与天气”和“干热河谷”角度作答。攀枝花干热 河谷位于横断山区,两侧多高山,山脉走向大体上垂直于西南季风或者东南季风,背风坡降 水少,背风坡气流下沉增温,致使河谷干旱。白天,山坡接受太阳光热较多,山坡上的暖空 气不断膨胀上升,并在山谷的上空积聚下沉,谷地地形闭塞,风力小,热量不易散发,冬季 北部山地阻挡冬季风入侵,加剧了河谷底部的干热环境。该地海拔较高,降水少,多晴天, 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 (3)注意审题,一是注意“金沙江河谷两岸”,回答金沙江河谷及两岸地理环境特征对交通 运输的影响;二是“原因”,有自然原因和社会经济原因之分。金沙江河流流速快,多险滩不 利河运。山高谷深坡陡,公路运输不便。经济落后,科技落后,建设桥梁少。运输量小,溜 索易修建。 (4)攀枝花发展“康养 +”产业的意义主要从经济、社会、生态三方面进行分析。经济意义: 促进房地产、旅游、养老服务等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交通运输等基础设 施的建设;带动当地的消费,促进经济发展。社会意义: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多元文化交流。 生态意义:降低传统重工业的比重,从而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查看更多